沖擊地壓專項應急預案_第1頁
沖擊地壓專項應急預案_第2頁
沖擊地壓專項應急預案_第3頁
沖擊地壓專項應急預案_第4頁
沖擊地壓專項應急預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孤島工作面沖擊地壓事故專項應急預案1.總則1.1編制目的為及時、妥善地處理好井下孤島工作面施工范圍內發(fā)生沖擊地壓安全事故,做好應急救援和搶險的組織工作,建立完善可靠的應急體系,增強我礦應對突發(fā)事故的處理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人員生命和國家財產的安全,減少事故損失。1.2編制依據依據煤礦安全規(guī)程等法律法規(guī);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應急預案編制導則、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guī)定、安全生產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山東省煤礦沖擊地壓防治規(guī)定等國家行業(yè)標準等上級文件。2.工程概況王晁煤礦20306工作面和20308工作面位于203采區(qū)東部,20306工作面北部為203采區(qū)東翼軌道巷和皮帶巷,西部

2、為20305工作面采空區(qū)(開采時間2010年2月9月),東部為20307工作面采空區(qū)(開采時間2010年10月2011年8月),南部為井田邊界煤柱,相鄰的新安礦在此區(qū)域邊界附近100米范圍內沒有采掘活動。20306工作面煤層標高為-281-344米,地面標高為+35.00+36.00m。 20308工作面西部為20307工作面采空區(qū),東部為203采區(qū)邊界煤柱。南部為井田邊界煤柱,相鄰的新安礦在此區(qū)域邊界附近100米范圍內沒有采掘活動。張莊斷層是201采區(qū)和203采區(qū)邊界,兩側均留設有50米煤柱,張莊落差在此區(qū)域變小,落差在2539米左右,東部201采區(qū)正在回采。采空區(qū)邊界距20308工作面平面

3、距離115米, 20308工作面煤層標高為-258-303米,地面標高為+35.00+36.00m。 2013年1月5日我礦邀請對滕北煤田12下煤開采情況比較熟悉的部分專家對203采區(qū)12下煤20306采煤工作面的安全情況進行了論證。經專家組討論后,一致認為我礦20306工作面煤層埋藏深度不超過380米,且12下煤屬于軟煤,12下煤頂板為泥巖,原生垂直裂隙發(fā)育,根據我礦12下煤實際開采情況和礦壓觀測的規(guī)律,該采區(qū)開采順序是由深及淺開采,開采中從未出現過動壓現象,不具備發(fā)生沖擊地壓的條件,但我礦為了促進安全生產,避免人為造成隱患,引發(fā)沖擊地壓事故,由總工程師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編制了孤島工作面沖

4、擊地壓事故專項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3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3.1沖擊地壓3.1.1沖擊地壓事故危險性分析沖擊地壓事故是煤礦嚴重的事故災難之一,易造成群死群傷、巷毀人亡、設備損壞、支架損毀、頂板冒落;通風構筑物破壞,引起礦井通風系統(tǒng)混亂。沖擊地壓在一定條件下會卷掃巷道積塵,可能引起煤塵爆炸,造成更大的損失。3.1.2沖擊地壓事故易發(fā)地點沖擊地壓事故一般多發(fā)生在采煤工作面和煤巷掘進工作面等井下作業(yè)地點。當遇有褶曲構造和斷裂構造、局部地應力異常、煤層厚度和傾角的突然變化時也易發(fā)生沖擊地壓。多發(fā)時段為煤巷掘進貫通前后、巷道開門前后、工作面初次來壓、周期來壓等時期。3.1.3事故前可能出現的預兆

5、沖擊地壓預兆:一些單個碎塊從處于高應力狀態(tài)下的煤或巖體上射落,并伴有強烈聲響,地壓活動劇烈,巷幫來壓發(fā)生片幫、煤層中產生震動,手扶煤壁感到震動和沖擊、煤炮聲連續(xù)不斷、由遠及近,先小后大,先單響后連響等異常響聲,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煤塵飛揚以及在施工過程中打眼時出現眼口收縮等現象;4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發(fā)生沖擊地壓事故后,必須立即組織搶救人員,及時向調度室、公司領導匯報情況,在公司領導統(tǒng)一指揮下制訂具體的處理措施。(1)堅持以人為本、保護人員安全優(yōu)先的原則。(2)堅持積極搶救、控制事故蔓延優(yōu)先的原則。(3)堅持自救互救、通訊暢通的原則。(4)堅持統(tǒng)一指揮、高效協(xié)調的原則。5 應急組織機構及職責5.

6、1應急自救組織形式及人員構成情況:隊屬單位應急自救組織以班組為單位,由全班組人員組成。應急自救組織組長由班長擔任,成員為全體班組人員組成。5.1.1應急自救組織組長職責(1)負責察看事故性質、范圍和發(fā)生原因等情況,并快速報告給調度室。(2)帶領全班組人員,開展自救、互救工作。當巷道堵塞無法撤離時,此時所有人員必須靜臥,不能急躁,減少氧氣,熱量等消耗,等待人員來救援。如果巷道內有壓風管,可打開壓風管供人員呼吸,確保被困人員的安全,并經常敲打管路,向外報警。 5.1.2應急自救組織成員職責(1)在班組長的帶領下開展自救、互救工作。(2)盡可能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擴大,減小人員傷亡。5.2應急組織機構及

7、人員的具體職責5.2.1成立救災指揮部為保證沖擊地壓安全事故發(fā)生后,能夠及時有效地實施應急救援,減少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結合我礦現場實際,成立棗莊王晁煤礦有限責任公司沖擊地壓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下稱指揮部),負責組織指揮應急救援工作(應急指揮部人員通訊錄見附表1)。指揮部下設辦公室和8個工作組,辦公室設在調度室。在礦井救援指揮部的統(tǒng)一組織下,由礦調度中心負責統(tǒng)一協(xié)調應急救援工作,指揮部成員組織如下:總指揮由董事長和總經理擔任,副總指揮及成員按照事故類型分別由礦分管礦領導擔任,分管副總和安全科、調度室、救護隊、通防科、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地測科、供應科、行政辦公室、醫(yī)務所、保衛(wèi)科、各采掘區(qū)隊

8、、輔助區(qū)隊等部門主要負責人任成員,負責制定處理災害事故方案,全面指揮救災工作。地面指揮部設在調度室,井下出現事故時,現場設立臨時指揮所,指揮所設在距災區(qū)較近的新鮮風流、頂板完好的地點,并在此安設一部礦用通訊電話,以便及時向指揮部反映救災情況,并向指揮部請示新的指示。指揮所負責人應由生產礦長擔任,并按照礦指揮部的命令具體實施救災工作。沖擊地壓事故應急組織體系生技科機電科地測科供應科醫(yī)務所保衛(wèi)科辦公室勞資科財務科調度室救護隊通防科安全科各副總副總指揮: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總指揮:總經理5.2.2 指揮機構及職責5.2.2.1應急救援總指揮部職責:(1)為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

9、救援工作。(2)根據現場的危險等級、潛在后果等,決定本預案的啟動。(3)指揮和組織協(xié)調應急行動期間各救援小組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4)批準向主管部門、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和對外信息發(fā)布。(5)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繼續(xù)發(fā)展,超出集團公司處置能力時,向政府應急救援機構提出救援申請。5.2.2.2應急救援副總指揮職責:(1)協(xié)助總指揮組織或根據總指揮授權,指揮完成應急行動。(2)向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輕事故后果的應急程序和行動建議。5.2.2.3應急救援指揮部辦公室(1)辦公室設在調度室,辦公室主任由安全副總兼任,副主任由調度室主任兼任。(2)辦公室主任:安全副總、調度室主任(3)成員:

10、生產技術科、機電科、通防科、地測科、運搬工區(qū)、行辦、保衛(wèi)科、醫(yī)務所、供應科、等相關科室、工區(qū)(單位)負責人及救護隊。5.2.2.4辦公室主要職責是:(1)承接公司范圍內所發(fā)生事故、事件或災情報告,請示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總指揮是否啟動事故應急救援預案;(2)按照應急救援總指揮部的決定負責通知搶險總指揮部成員和各專業(yè)組人員到調度室集合;(3)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4)在事故搶救過程中,負責各專業(yè)組的碰頭會,協(xié)調各專業(yè)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5)組織、協(xié)調對外求援等有關事宜,負責事故的上報;(6)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

11、關記錄。(7)組織公司各類事故應急預案演練。5.2.2.5現場搶救指揮部現場搶救指揮部由總經理及各分管領導、救護隊、事故單位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負責指揮現場搶救工作,及時處理突發(fā)災害。5.2.2.6搶險救災組搶險救災組由救護隊、礦兼職事故應急救援小分隊、事故單位和指揮部緊急調集的有關單位人員組成,每個部門每個小組確立一個領導指揮者,各小組領導指揮者聽從現場指揮部領導統(tǒng)一指揮,具體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迅速地控制并消除事故,營救受害人員。 5.2.2.7技術專家組應急救援技術組由礦總工程師及各生產副總工程師、有關科室技術負責人、工程技術人員、安全科技術人員、事故發(fā)

12、生單位技術負責人組成,在應急救援中起到技術指導作用,包括對潛在的重大危險的評估、應急資源的配備、事態(tài)及發(fā)展趨勢的預測、應急力量的重新調整及部署、個體防護、公眾疏散、搶險、監(jiān)測、消防、現場恢復等行動,提出決策性建議。5.2.2.8醫(yī)療救護組醫(yī)療救護組由衛(wèi)生所、事故單位及有關醫(yī)療機構組成。主要負責設立現場醫(yī)療急救站,對傷員進行現場分類和急救處理,并及時合理轉送醫(yī)院進行救治,對現場救援人員進行醫(yī)學監(jiān)護。5.2.2.9物資供應組物資供應組由供銷科、調度室組成。主要負責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及時調度和供應。5.2.2.10警戒保衛(wèi)組警戒保衛(wèi)組由公安部門、礦保衛(wèi)科、安全科等有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對危害區(qū)外圍

13、的交通路口實施定向、定時封鎖,阻止事故危害區(qū)外的人員進入,指揮調度撤出危害區(qū)的人員和使用車輛順利地通過通道,及時疏散交通阻塞,對重要目標實施保衛(wèi),維護社會治安。5.2.2.11后勤保障組后勤保障組由調度室、機電科、供應科、行政辦、運搬工區(qū)及事故單位組成,主要負責整個救援系統(tǒng)的通訊暢通、應急救援所需各種設施、設備、物資以及生活、醫(yī)藥等的后勤保障。5.2.2.12信息發(fā)布組信息發(fā)布組主要由行政辦、調度室、井口信息站、救護隊等有關人員組成。負責現場各種信息的記錄,收集匯報、反饋及事故和救援信息的統(tǒng)一發(fā)布,及時準確地向公眾發(fā)布有關保護措施的緊急公告等。5.2.2.13善后處理組善后處理組由礦工會、行政

14、辦、勞資科、財務科、事故單位及社保機構等有關人員組成,主要負責傷亡人員家屬安撫、撫恤、理賠。5.2.2.14成員職責5.2.2.14.1董事長或總經理:是處理沖擊地壓災害事故的全權指揮者,在總工程師、礦山救護隊隊長的協(xié)助下,集團公司董事長、集團公司總工程師的領導下,制定搶救遇險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計劃。5.2.2.14.2總工程師:是董事長、總經理處理災害事故的第一助手,在董事長、總經理的領導下組織制定搶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計劃。5.2.2.14.3局(集團公司)總工程師:在不防礙總經理有效工作的原則下,參加搶險救災指揮工作,并根據需要,代表局(董事)長采取應急措施,從局(集團公司)所屬

15、各礦處調度人員、設備和器材。5.2.2.14.3各有關副總經理:根據搶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作戰(zhàn)計劃,負責組織處理事故所必需的工人待命、調整及救護,及時調集救災所必要的設備材料,并由指定副總經理嚴格控制入井人員,簽發(fā)搶救事故用的入井特別許可證。5.2.2.14.4副總工程師:根據總經理的命令,負責某一方面的搶救工作。5.2.2.14.5礦山救護隊長:對礦山救護隊的行動具體負責,全面指揮礦山救護隊和輔助救護隊,根據搶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戰(zhàn)計劃所規(guī)定的任務,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計劃和措施,按照計劃和措施完成對災區(qū)遇難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如需與外援救護隊聯合作戰(zhàn)時,應成立礦山救護聯合指揮部,由事故

16、所在區(qū)域的救護隊長擔任指揮,直接負責各救護隊的行動。5.2.2.14.6安全科科長:根據制定的搶救遇難人員和處理事故的作按計劃,按照煤礦安全規(guī)程的規(guī)定。對搶險救災的安全和入井人員的控制實行有效地監(jiān)督。5.2.2.14.7通防科科長:按照礦長的命令負責改變礦井通風制度,注意主通風機的狀況和組織完成必須的通風工程,并執(zhí)行與通風有關的其它措施。檢查爆炸區(qū)域和全礦井的通風系統(tǒng)及瓦斯涌出情況。5.2.2.14.8生產技術科科長:按照總經理的命令,負責調各方面的工作,協(xié)助總經理進行搶救和處理災害。5.2.2.14.9有關的區(qū)、隊、班長: 負責查兌留在本區(qū)域工作場所內的人數,并采取措施將他們有組織的帶到安全

17、地點,直至地面,將在現場看到的事故性質、范圍和發(fā)生原因等情況如實詳細地報告給礦調度室,并隨時接受總經理命令,完成有關搶救和處理災害任務。5.2.2.14.10調度室值班員:負責記錄事故所發(fā)生的時間、地點和情況,并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礦山救護隊、總經理、總工程師、集團公司調度室以及其他領導和有關單位,及時向下傳達總經理的命令,召集有關人員到調度室待命,隨時調度井下搶險救災情況,統(tǒng)計掌握上井、下井人數和留在井下各地區(qū)的人數。5.2.2.14.11礦燈和自救器負責人:應根據入井人數領取的礦燈和自救器牌號碼,查清在井下的人數及其姓名并迅速報告公司調度室。5.2.2.14.12供應科長:及時準備好必需的搶

18、救器材,并根據總經理的命令迅速送到指定地點。5.2.2.14.13機電科長:負責改變主要通風機工作制度,并保證其正常運轉;制訂送斷電措施,掌握礦井的停、送電工作。及時搶救和安裝機電設備;保證提升、運輸、排水、供電系統(tǒng)的運行;保證地面主扇、空氣壓縮機的正常運轉,并完成其它任務。5.2.2.14.14地測科長:負責準備好必要的圖紙和資料,并根據總經理命令完成測量打鉆工作。5.2.2.14.15運搬工區(qū)區(qū)長:負責將遇險人員及時送往井上,保證救災人員和器材能及時運到事故地點,滿足救災需要。救護隊礦兼職救援小分隊等搶險救災組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安全科長任組長,事故單位主要負責人任副組長,公司應急救援指揮

19、部緊急調集的有關單位人員組成,具體負責實施指揮部制定的搶險救災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傊笓]職責:(1)為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全面負責救援工作。(2)根據現場的危險等級、潛在后果等,決定本預案的啟動。(3)指揮和組織協(xié)調應急行動期間各救援小組工作,保證應急救援工作的順利完成。(4)批準向主管部門、政府有關部門報告和對外信息發(fā)布。(5)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繼續(xù)發(fā)展,超出集團公司處置能力時,向政府應急救援機構提出救援申請。技術科通防科地測科機電科衛(wèi)生室救護大隊等由公司總工程師任組長,分管副總工程師、事故單位技術負責人、事故單位有關專業(yè)人員組成,主要研究制定搶救技術方案和措施,解決事

20、故搶救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技術專家組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任組長,醫(yī)療室負責人任副組長,有關醫(yī)療專家、事故單位分管負責人、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主要負責對受傷人員的醫(yī)療救護。衛(wèi)生室及有關醫(yī)療機構等棗莊王晁煤礦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安全事故指揮 部醫(yī)療救護組總指揮董事長總經理副總指揮各分管副總經理總工程師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任組長,供銷科長任副組長,調度室主任、事故單位分管負責人、供應、行辦等部門負責人組成,主要保證搶險救災物資和設備的及時調度和供應。供銷科調度室等物資供應組 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任組長,保衛(wèi)處處長任副組長,事故單位、安全科等部門負責人參加,主要負責事故發(fā)生后的人員疏散、戒嚴和維持秩序等工作

21、。保衛(wèi)科安全科等警戒保衛(wèi)組副總指揮職責:(1)協(xié)助總指揮組織或根據總指揮授權,指揮完成應急行動。(2)向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輕事故后果的應急程序和行動建議。 調度室供應科行辦等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任組長,黨辦主任任副組長,機電科、調度中心等部門人員參加,負責統(tǒng)一掌握事故態(tài)勢和處理情況,收集救援行動的有關信息資料,向有關人員、單位、媒體等通報情況。后勤保障組黨辦安全科機電科調度室等信息發(fā)布組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任組長,行辦、供應科為成員,負責食宿、接待、車輛調度等工作。善后處理組勞資科財務科工會等由公司分管副總經理任組長,勞資科長任副組長,工會、行辦等部門負責人參加,負責傷亡人員家屬安撫、撫恤、理賠

22、。6 預防與預警6.1 危險源監(jiān)控6.1.1主要監(jiān)測監(jiān)控方式、方法:6.1.1.1建立完善安全信息和工程質量質量管理網絡,及時發(fā)現和消除不安全隱患。公司加強對各采掘頭面的巡查,對生產隱患實行閉合管理。每天都有專人現場檢查,責任到人,發(fā)現隱患及時匯報,及時處理, 確保頂板安全。6.1.1.2加強工程質量檢測。堅持采掘工作面頂板壓力日常監(jiān)測和班檢制度,發(fā)現頂板壓力異常時,要及時通知調度室和相關領導并及時將壓力監(jiān)測情況反饋至生產單位。6.1.1.3嚴格堅持敲幫問頂制度。6.1.1.4加強安監(jiān)員、管理人員巡回檢查。6.1.1.5地質科加強生產地質工作,做好地質預報工作。過斷層等地質構造時,提前制訂補充

23、措施,加大支護密度,防止冒頂事故。6.1.1.6加強支護材料的使用管理,杜絕使用不合格支護材料。6.1.2 主要預防措施:6.1.2.1采用合理的開采方法。6.1.2.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組織設計,確定科學的支護方式,嚴格按作業(yè)規(guī)程及安全技術措施施工。6.1.2.3按規(guī)定編制作業(yè)規(guī)程、安全技術措施,并根據現場實際修改完善。落實好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次來壓及周期來壓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根據采場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工作面支護6.1.2.4嚴格按規(guī)程、措施和工程質量標準施工。6.1.2.5作業(yè)人員掌握自救互救知識。6.2 預警行動6.2.1采煤工作面推進達到來壓步距時,要發(fā)出預警。6.2.2采掘工作面接近地

24、質構造帶時,要發(fā)出預警。6.2.3采掘工作面發(fā)現頂板情況異常時,出現地質構造時,要發(fā)出預警并立即匯報調度室。6.2.4出現沖擊地壓預兆時,現場人員立即撤離,同時應迅速向事故可能波及的區(qū)域發(fā)出警報,使其他工作人員盡快知道災情,撤離危險區(qū)域,并立即匯報調度室。6.2.5發(fā)生沖擊地壓事故時,要立即匯報調度室,調度室接到信息后,立即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預案,并匯報值班礦長,并迅速查明事故發(fā)生的類型、性質和原因,根據性質的不同,迅速召集有關人員進行搶險工作。確需啟動本預案的,立即按本預案組成指揮部實施指揮,并通知專業(yè)救助力量趕付現場實施救護。7 信息報告程序7.1 報警系統(tǒng)及程序事故發(fā)生后,事故發(fā)生單位應

25、立即通過電話將事故情況上報調度室,匯報清事故發(fā)生的性質、時間、地點、災區(qū)人數,危害程度及現狀。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要根據災害波及范圍下達某個生產區(qū)域或整個礦井立即停止生產,撤離作業(yè)人員的調度指令,然后應立即向公司值班礦長和總工程師匯報,并向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報告,由領導小組確定是否啟動本預案,確需啟動本預案的,立即按本預案組成指揮部實施指揮,并通知專業(yè)救助力量趕赴現場實施救護。7.2 現場報警方式現場發(fā)生沖擊地壓災害事故后,事故發(fā)生單位應立即通過電話將事故情況上報調度室和本單位。應急反應人員應采用大聲呼叫、晃燈、通知周圍人員迅速撤離危險區(qū)域,若被堵埋,應冷靜,節(jié)省體力,采用敲打管路和鐵

26、軌等方法,發(fā)出有規(guī)律不間斷的向外求援信號。現場有電話時,直接通過電話向調度室匯報。調度室電話:201, 202, 203, 急呼。值班室電話:286 8.3 通訊、聯絡方式8.3.1調度中心、安監(jiān)部門等部門公開24小時調度值班電話;要有應急指揮部成員名單及其電話聯系方式。附表8.3.2應急指揮人員及有關人員配備24小時開通的電話(手機)。附表8.3.3井下所有作業(yè)地點、機房硐室必須安裝直通調度中心的電話。附表:發(fā)生事故后必須立即召集的單位和人員名單順序單位和負責人姓名電 話 號 碼住址電話通知時間接電話人辦公室小靈通手機住宅手機1救護隊4073200棗莊2董事長2426766242676624

27、3176613706325606王晁礦3總經理24260202426020242608513561135087王晁礦4總工程師24263382426338242605515864450736王晁礦5安全副總經理24260172426017242612613963200870王晁礦6生產副總經理24260302426030242613513562216011王晁礦7副總經理2426016242601613656321000王晁礦8機電副總經理24312992431299243156913863239191王晁礦9經營副總經理2426008242600815063255607王晁礦10采掘副總24

28、2609713869420526王晁礦11防治水副總242608013863219032王晁礦12地測科長2426186242618613561120852王晁礦13調度室主任24260902426090242612913869445981王晁礦14安全副總24260872426087242613813516370670王晁礦15通防副總24261082426108242616013863203796王晁礦16生產科長24260432426043242646315266324109王晁礦17供應科長2426073242607313969412966王晁礦19機電科長24260882426088

29、242603913963249191王晁礦20運搬區(qū)長2696250979242601913963235307王晁礦21醫(yī)院院長2426050242613713869475804王晁礦22行辦主任2426035242609913589618589王晁礦23保衛(wèi)科長2426052243068813969466556王晁礦24掘進一工區(qū)2606256738243126713581105343王晁礦25掘進二工區(qū)2656256728242612813969419229王晁礦26先鋒一工區(qū)2636251559242605613963237695王晁礦27采煤一工區(qū)2626256839242613613

30、863250398王晁礦28采煤二工區(qū)2666256736242613313563258176王晁礦29采煤三工區(qū)2766250839242613913806322299王晁礦30皮帶工區(qū)2646256836242613113561119582王晁礦附表:王晁煤礦生產調度電話號碼一覽表單位電話名稱電話號碼單位電話名稱電話號碼單位電話名稱電話號碼單位電話名稱電話號碼單位電話名稱電話號碼采一工區(qū)辦公室262掘一20304材料道221皮帶20308二部機頭241機電科地面變電所292運搬工區(qū)工區(qū)辦公室26920112上材料道23720306材料道227裝載259機電門衛(wèi)337副井上井口2802011

31、2平巷溜頭24420304運輸巷218卸載282機安裝291副井下井口25820112下材料道250皮帶工區(qū)工區(qū)辦公室264原煤倉機頭295電安裝281副暗斜井上把鉤303采二工區(qū)辦公室266-315一部機頭231調度室手選338機修廠340副暗斜井下把鉤21120115泵站243-400東翼一部機頭229調度室機房207運轉車間287-400翻煤22020115平巷溜頭251-400東翼二部機頭309調度臺201主絞車房272201一部下把鉤213-400東翼三部機頭297調度臺202付絞車房278201一部絞車238采三工區(qū)辦公室276主暗斜井皮帶機頭234調度臺203矸子山車房27420

32、1二部絞車23620308材料道219400水平-400煤倉下口228礦燈房285201三部絞車25220308平巷溜頭241-400一部機頭229安全科信息站290扇風機房271201翻煤236-400二部機頭256二水平藥庫306地面壓風機房293行人暗斜井上口312先一工區(qū)辦公室263-400三部機頭255兼職救護隊210鍋爐房270行人暗斜井下口325-400東翼運輸巷300-400四部機頭246安全培訓中心283污水處理廠273清理撒煤硐室214-400東翼軌道巷253201一部機頭222許可證辦公室336中央泵房257礦車組284-400東翼40絞車318201二部機頭224-40

33、0泵房230204避難硐室30520115皮帶機頭317掘二工區(qū)工區(qū)辦公室265副暗斜井車房29820112皮帶機頭313201四部絞車245201變電所239掘一工區(qū)辦公室260203煤倉下口22520116皮帶巷301203變電所248通防科值班室267203軌道巷上把鉤235203一部機21620117聯絡巷217-400安裝硐室296西北門275203軌道巷下把鉤24820303一部機32220119材料道249204變電所305調度會議室34120306皮帶巷247203東翼皮帶機頭24220114下材217空調機房294機電值班室277203北翼軌道巷22320308一部機頭240

34、201避災硐室245集控中心2797.4 相互認可的通告、報警形式和內容5.4.1沖擊地壓事故確認發(fā)生后,立即向調度指揮中心電話匯報。5.4.2值班人員接到事故匯報后,及時向單位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匯報。內容包括: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事故現場情況;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已經采取的措施。7.5向外求援方式調度室接到事故報告后,通過電話向有關單位匯報:王晁煤電集團公司電話:6619200; 6619266 ;臺兒莊區(qū)煤炭局電話:6611217, 6681887;滕州煤炭局調度室:5513821;滕州市安監(jiān)局值班電話:5512485; 魯南分局電話:8691128

35、救護大隊電話:4073200 。發(fā)生死亡、重傷或有可能造成死亡、重傷的傷亡事故或較嚴重損失的非傷亡事故發(fā)生后,事故單位1小時內必須及時報告滕州市煤炭局和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局。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fā)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1)事故發(fā)生單位概況;(2)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3)事故簡要經過;(4)事故已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5)事故原因、性質的初步判斷;(6)已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7)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8 應急

36、處置8.1 響應分級8.1.1事故分級按照沖擊地壓事故的嚴重程度、救災難度和影響范圍,可將沖擊地壓事故分為四級: 級: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事故造成30人以上(含30人)死亡或100人以上(含100人)重傷,或1億元以上(含1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級:發(fā)生重大傷亡事故。事故造成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含50人)100人以下重傷,或5000萬元以上(含5000萬元)1億元以下的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級:發(fā)生較大事故。發(fā)生較大傷亡事故,事故造成3人以上(含3人)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含10人)50人以下重傷,或1000萬元以上(含1000萬元)5000萬元以下的直接

37、經濟損失的事故。級:發(fā)生一般事故。發(fā)生一般傷亡事故,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傷,或1000萬元以下的直接經濟損失的事故。8.1.2應急響應分級應急響應由低到高依次分為iv、四級。(1)iv級響應:發(fā)生一般事故,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不再發(fā)展,由公司或縣級地方政府啟動應急預案。(2)級響應:發(fā)生較大事故,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不再發(fā)展,啟動iv級響應后,立即請求集團公司或市級地方政府啟動應急預案。(3)級響應:發(fā)生重大事故,事故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不再發(fā)展,啟動iv、級響應后,立即請求省級人民政府啟動應急預案。(4)級響應:發(fā)生特別重大事故,啟動iv、級響應后,由省級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啟

38、動應急預案。8.2 響應程序根據事故的大小和發(fā)展態(tài)勢,明確應急指揮、應急行動、資源調配、應急避險、擴大應急等響應程序。 8.2.1應急指揮(1)發(fā)生非傷亡、經濟損失較小的事故,啟動基層單位應急救援預案,公司專項應急預案進入預備狀態(tài);(2)發(fā)生一般事故,立即啟動本預案,同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3)發(fā)生較大及以上傷亡事故,立即啟動本預案,同時報告上級有關部門,請求上級部門啟動相應預案。(4)調度中心接到事故報告后,必須立即向單位主要領導匯報,由單位主要領導下達命令,啟動相應的事故專項應急預案。調度值班人員接到啟動預案命令后,立即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中心集合或趕赴指定地點。8.2.2應急行動(1)

39、指揮部成員到達調度中心或指定地點后,總指揮下達救援命令,根據事故情況,分析判斷事故嚴重程度、波及范圍、存在的威脅,確定先期救援方案。(2)按照指揮部的指令,現場搶險救災組(救護隊),進行現場偵查,組織或協(xié)助事故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3)專家組針對事故現場情況,制定詳細的搶險救災方案,報搶險指揮部批準后實施,營救受難人員。8.2.3資源調配根據事故性質、影響范圍、災害程度,及時調集專業(yè)救援隊伍、醫(yī)療救護隊伍、技術專家成員等救援資源;同時,有針對性地做好應急物資資源的調配工作。8.2.4應急避險(1)、清除災區(qū)巷道的堵塞物。沖擊地壓發(fā)生后,巷道發(fā)生冒頂、底鼓、兩幫位移變形,或大量的煤(矸)涌出,

40、造成巷道堵塞。若巷道堵塞嚴重,救護隊員在短時間內不能清除時,應考慮其他能盡快恢復通風救人的可行辦法,一旦通路打開,立即進入災區(qū)搶救遇險人員。(2)、迅速恢復災區(qū)通風。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措施,迅速恢復災區(qū)的通風,讓新鮮空氣不斷供給災區(qū)?;謴屯L設施時,首先恢復主要的最容易恢復的通風設施。損壞嚴重,一時難以恢復的通風設施可用臨時設施代替。恢復獨頭通風時,除將局部通風機安在新鮮空氣處外,應按照排放瓦斯的要求進行。(3)、巷道發(fā)生冒頂后,判斷冒頂的范圍、大小,分析巷道頂板巖性,根據現場情況和分析結果采取有效的支護措施。搶救人員根據救災指揮部制訂的方案和安全措施,采取各種可能的方法,盡快搶救遇險人員。搜

41、救人員時,要用呼喊、敲擊等方法確定遇難人員位置、人數。大塊矸石可用千斤頂、撬棍等工具掀開。頂板如有冒落危險時,必須采取臨時支護,防止二次冒落。(4)、處理冒頂時,必須在可靠的臨時支護下作業(yè),嚴禁空頂作業(yè)。處理冒頂前,應先加固好冒頂區(qū)前后的支護。應急救援使用單體棚支護時,應根據圍巖壓力大小加密棚距,把棚梁扶正扶穩(wěn)。棚梁之間要用木枇背嚴頂板等,使支架形成一個聯合體,處理冒頂事故必須由有經驗的工人進行,必須有專人觀察頂板。(5)、現場搶救一定要保持頭腦清醒、行動沉著、處理果斷,對事故的發(fā)生和可能導致的后果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分析。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時進行現場搶救,將事故消滅

42、在初始狀態(tài)或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6)、遇險人員要正視已發(fā)生的災害,切忌驚慌失措。應迅速組織起來,主動聽從領導和班組長的指揮(若現場無跟班人員或班組長,要聽從有經驗的老工人的指揮),盡量減少體力和隔堵區(qū)的氧氣消耗。如果被堵地點有電話,應立即向調度匯報災情、遇險地點、遇險人數。否則應采用敲擊鋼軌、管路等方法盡快發(fā)出有規(guī)律的呼救信號,以便營救人員了解災情,組織力量進行搶救。(7)、盡快加固冒頂地點和人員躲避處,以防冒頂事故的進一步擴大。如果被困地點有壓風管,應打開壓風管輸送新鮮空氣,以稀釋隔堵空間的瓦斯含量。對傷及頭部、內臟、腰、頸椎和嚴重骨折及其他傷勢較重的工傷,采取急

43、救措施后,必須迅速到醫(yī)院救治.8.2.5擴大應急如事故不能及時得到控制,或有擴大趨勢,由指揮部及時向上一級部門匯報,請求上一級部門啟動應急預案響應。8.3 處置措施(1)發(fā)生沖擊地壓事故后,必須立即組織好人員、準備好器材,隨時接受搶險指揮部的命令,及時投入搶險救災工作。(2) 進行處理前有關人員應及時到現場進行監(jiān)測分析判斷危險性,做好現場勘查、記錄,現場是否仍有沖擊危險可能,及時將現場有關情況向指揮部匯報,經監(jiān)測無沖擊危險,方可開展救援工作。(3)對事故發(fā)生地點進行支護,如頂板完好,只是幫部煤體沖出,可采用沿已沖擊幫打貼幫點柱或架設抬棚等支護措施;如頂板破碎,可采用掏梁窩架設單腿棚進行處理。 (4)發(fā)生沖擊地壓后,若現場無人員傷亡,災區(qū)現場管理人員必須清點人數,組織人員應立即撤至距該區(qū)域150m外的進風流安全地帶,避開巷道交叉口,揭示警標,等候礦調度的搶險救災命令。若現場出現人員被困,被困者應立即采用呼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