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學課程表_第1頁
老年大學課程表_第2頁
老年大學課程表_第3頁
老年大學課程表_第4頁
老年大學課程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老年大學課程表專業(yè)上課時間學制任課老師授課地點書法班3月到8月每單周周二上午8:3010:306個月解國華老干部中心 健身秧歌3月到8月每雙周周三上午8:3010:30 6個月修華老干部中心 太極拳班7月到12月,每單周周四下午2:304:306個月修華老干部中心 2012龍泉鎮(zhèn)老年大學太極拳教學計劃一、教學目的與任務太極拳是一種武術項目,也是體育運動和健身項目,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歷代圣賢的智慧結(jié)晶,歷代圣賢依據(jù)中醫(yī)的經(jīng)絡學綜合地創(chuàng)造有陰陽性質(zhì)、符合人體結(jié)構(gòu)、大自然運轉(zhuǎn)規(guī)律的一種拳術。太極拳被稱之為“國粹”,越來越受到全世界各地的重視,并蓬勃開展,為構(gòu)建和諧社會,弘揚中華傳統(tǒng)文化,提

2、高全民身體素質(zhì),起著重要作用。太極拳通過教學用科學的訓練方法,因人施教,活動筋骨,特別是中老年人能使之身心愉悅,增強體質(zhì)。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基本功訓練,根據(jù)老年人的特點做到簡單易學,強度宜小,幅度適中,動作柔緩,從頭到腳活動有序,全身伸展,用力適度。使身體素質(zhì)得到發(fā)幅度提高。二、教學原則與方法1、根據(jù)老年人的特點和實踐情況,堅持循序漸進。動作由簡到繁,強度由小到大的教學原則。2、教學方法: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反復細分來教,手把手的糾正,使之動作盡量做到規(guī)范。3、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教學原則,組織學員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會及一定程度的武術表演,有機會學習高手們的技藝,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4、課

3、堂采用集體授課方式,課外進行適當輔助。三、教學時間安排太極拳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每兩個月為一個階段1、第一階段 7月到8月 講解示范秧歌基本步行、基本招式。講授太極拳的基本功訓練方法、訓練招式、訓練目的。2、第二階段9月到10月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通過馬步、丁步、弓步、并步、跟步等步型組合的前后左右行進變化,增加腿部力量。二十四式太極拳的分解、分步教學。第三階段11月到12月鞏固復習太極拳的基本招式。加強基本功訓練,特別是抱球姿勢基本樁功練習,改善練功姿態(tài),調(diào)節(jié)呼吸。二十四式太極拳的套路練習。 安排一次匯報演出2012龍泉鎮(zhèn)老年大學健身秧歌教學計劃一、教學目的與任務健身秧歌是在傳統(tǒng)秧歌的基礎上,根

4、據(jù)人體運動生理規(guī)律,把運動和舞蹈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編而成的,既能鍛煉身體又能學習舞蹈的一項新興的群眾體育項目。通過參加健身秧歌運動使中老年女性體脂百分比下降 ,體力增強, 提高心肺功能. 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能狀況和健康水平,預防心血管疾病 ,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二、教學原則與方法1、根據(jù)老年人的特點和實踐情況,堅持循序漸進。動作由簡到繁,強度由小到大的教學原則。2、教學方法: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反復細分來教,手把手的糾正,使之動作盡量做到規(guī)范。3、努力實現(xiàn)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jié)合的教學原則,組織學員參加一些體育運動會及一定程度的武術表演,有機會學習高手們的技藝,從而提高自己的水平。4、課堂采用集體授課方式,課

5、外進行適當輔助。三、教學時間安排健身秧歌的學習分為三個階段:每兩個月為一個階段四、教學內(nèi)容安排四、教學內(nèi)容安排1、第一階段 3月到4月 講解示范秧歌的基本步行、基本招式。講授秧歌的基本功訓練方法、訓練招式、訓練目的。2、第二階段5月到6月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通過各種步伐組合的前后左右行進變化,增加腿部力量。健身秧歌的分解、分步教學。第三階段7月到8月鞏固復習秧歌的基本套路。加強基本功訓練。 參加市組織的匯報演出2012龍泉鎮(zhèn)老年大學書法班教學計劃 1、教學目的:通過舉辦書法班開展藝術教育,培養(yǎng)老年人對書法藝術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和實際表現(xiàn)水平,組織學員自愿參加各種競賽活動。2、教學形式:通過課堂教

6、學,輔之以互相觀摩、單獨輔導、組織小型展覽等形式開展教學活動。3 展覽形式:書法班的展覽可分為作業(yè)展覽和作品展覽兩大部分。作業(yè)展覽是根據(jù)教學計劃和步驟,選擇完成較好的作業(yè)進行展覽;作品展覽是在教學工作進行到一半,學員掌握了一定基礎之后,規(guī)定內(nèi)容,完成作品,在學習結(jié)束后舉辦作品展示活動。4、 教學進度:以月為單位完成相應的教學計劃和內(nèi)容。5、 教學內(nèi)容:本期的書法教學主要以基本筆畫的教學為主,在掌握基本筆畫的同時,把筆畫應用到寫字當中。三月:教會學員站姿、坐姿;執(zhí)筆姿式。認知各種書體,了解其特點。進行簡單的運筆訓練。四月:進入基本筆畫的教學:學習點、橫、豎幾種筆畫。與臨摹范字同步進行,在實踐中逐

7、步掌握筆法。五月:基本筆畫的教學:學習撇、捺、折幾種筆畫。與臨摹范字同步進行,在實踐中逐步掌握筆法。組織學生進行創(chuàng)作練習。六月:基本筆畫的教學:學習提、鉤兩種筆畫。與臨摹范字同步進行,在實踐中逐步掌握筆法。舉辦一次作品展示活動。根據(jù)書法教學的特點,書法班的學習以單獨輔導為主,以上內(nèi)容(進度)根據(jù)書法興趣班每月報名的學員情況隨機調(diào)整。龍泉鎮(zhèn)老年大學書法教學內(nèi)容 第一講:中國硬筆書法發(fā)展史教學內(nèi)容:1、陶 文(公元前六七千年),筆畫簡單、古拙而質(zhì)樸2、甲骨文(公元前六七千年),意象合一3、秦 漢,硬筆書法退守民間a 秦代陶文 b 秦漢金文 c 漢代磚文4、晉唐以降、漫漫求索a 竹絲筆、荊筆、藤筆、

8、竹筆、木筆5、鋼筆從歐美來到中國(清化末年)6、現(xiàn)代硬筆書法a 中日硬筆書法交流 b 現(xiàn)代硬筆書法的蓬勃發(fā)展第二講 硬筆書寫材料的選擇和運用教學目的:了解多種工具、材料的特點和性能,做到得心應手。一、書寫工具材料及其特點1、羽毛筆(羽毛筆的制作)2、鋼 筆(最普及的書寫工具)(彎頭)3、鉛 筆4、圓珠筆5、粉 筆6、竹 筆(竹筆的制作)7、紙 張:宣紙、書寫紙、牛皮紙、報紙二、書寫姿勢與執(zhí)筆方法三、進行不同工具材料的書寫示范第三講:臨貼硬筆書法學習的基本思路教學目的:正確選擇適合自己的古代碑貼,借鑒毛筆書法的用筆特點,感受運筆、結(jié)體的一些技巧,領略提、按、輕重、急緩等有益硬筆書法的東西,促進硬

9、筆書法的學習。教學內(nèi)容:一、讀貼:認真觀察整體形態(tài)、用筆特征、結(jié)字規(guī)律、揣摩范貼的風格韻致、讀貼與臨貼相互聯(lián)系。二、臨貼: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a 對臨 b 背臨 c 意臨在臨習過程中,應遵循一定的先后關系,先形似后神似,先結(jié)構(gòu)后筆法,先專后博。三、出貼:融合貫通、博采眾長、寫出自己的風貌和個性,“臨”是手段,“出”是目的。臨習張猛龍碑、曹全碑第四講:楷書技法教學目的:楷書是書法的基本功,讓學生掌握楷書的基本筆劃和簡架結(jié)構(gòu),為行書的書寫奠定基礎。教學內(nèi)容:一、楷書的基本筆法a 八種基本筆畫 b 衍生的筆畫二、楷書的偏旁部首練習三、楷書的結(jié)體原則 a 重心平穩(wěn) b 比例適當 c 疏密勻稱四、楷書臨習

10、及參考碑貼a 唐代鐘紹京靈飛經(jīng) b 東晉王獻之洛神賦十三行c 唐代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d 元代趙孟汲黯傳以上碑貼均可作為硬筆楷書學習的范本。龍泉鎮(zhèn)老年大學秧歌教學內(nèi)容秧歌是中國民間歌舞體裁的一種。流行于中國北方漢族地區(qū)。主要在傳統(tǒng)的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于廣場表演。因源于農(nóng)民勞動生活中所唱之歌而得名。秧歌的歷史 據(jù)清代吳錫麒新年雜詠抄載:“秧歌,南宋燈宵之村田樂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漁婦、裝態(tài)貨郎、雜沓燈術,以得觀者之笑。”由此可見,秧歌幾乎有1000余年的歷史。秧歌的發(fā)展演變過程經(jīng)歷了3個階段,即:從伴隨勞動生活的小曲到獨立的民間歌舞演唱,由歌舞演唱逐漸向小戲過渡。秧歌演

11、唱的內(nèi)容多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此外,有些小段如于七抗清十二月、宋景詩造反、洪秀全起義等,具有反抗封建統(tǒng)治,歌頌農(nóng)民起義的內(nèi)容。秧歌表現(xiàn)男女愛情大膽、直率,曾為歷代封建王朝所不容,屢遭查禁。到了近代,秧歌才有了較大的發(fā)展,尤其是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發(fā)表講話以后,陜甘寧邊區(qū)掀起了一場群眾性的“新秧歌運動”,許多革命文藝工作者到農(nóng)村去,創(chuàng)造出具有革命內(nèi)容,形式健康的新秧歌。如秧歌劇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等。由于陜北的影響,出現(xiàn)了山東解放區(qū)的秧歌劇張得寶歸隊、河北的寶山參軍以及東北的改革大秧歌等。1949年后,秧歌的活動已不限于傳統(tǒng)節(jié)日,各種歡慶集會都有秧歌表演。秧歌的舞蹈語匯,已成為舞

12、蹈創(chuàng)作與教學的重要素材。秧歌已成為一些專業(yè)歌舞團體經(jīng)常演出的保留節(jié)目,東北大秧歌、山東鼓子秧歌以及脫胎于秧歌的“紅綢舞”、“腰鼓舞”等,隨同出國訪問演出的藝術團體登上了世界各國舞臺。秧歌的表演形式可分為地秧歌(徒步在地面上歌舞)與高蹺(雙腿縛以木蹺,雙腳踩在木蹺上歌舞,亦名“踩高蹺”)兩種。一般由十余人到數(shù)十人組成,舞者扮成生活中和神話傳說里的各種人物,手執(zhí)扇子、手帕、傘、鼓、棒等道具。舞蹈開頭和結(jié)尾為大場,中間穿插各種小場。大場是集體舞,由12名領舞者率領秧歌隊邊舞邊走各種隊形圖案,如“二龍吐須”、“卷白菜心”、“門轉(zhuǎn)子”等。秧歌的基本動作為揮臂跳躍,扭腰甩肩,1步1拍,以4拍為1組,前3拍

13、向前行進,后1拍退后 1步。小場為2、3個人的舞蹈和歌舞小戲表演。秧歌的音樂,一般分為3個部分:小場演唱;鑼鼓打擊樂;嗩吶吹奏。后兩部分主要伴舞用。演唱包括“領唱秧歌”(又名“小秧歌”)與“走戲調(diào)”。開場時由秧歌頭 1個人演唱“小秧歌”,一般詼諧風趣,起著開場曲的作用。走戲調(diào)邊舞邊唱,大都是從小調(diào)中移植過來的獨立小曲,結(jié)合舞蹈,在尾句前后加入鑼鼓過門。此外,還有演唱情節(jié)比較簡單的秧歌小劇。這類唱腔大都一劇一曲,或小曲聯(lián)唱;也有吸收了地方戲曲的成分,發(fā)展成類似板腔體的結(jié)構(gòu)。過場音樂的打擊樂曲目不多,常用的有三點水、殺鑼鼓、狗相咬、老三堆、鳳凰亂點頭、什樣錦等。嗩吶曲牌常用的有句句雙、滿堂紅、小翻

14、車、趕子、小磨房、五匹馬、柳搖金、小對五等。以上3部分音樂結(jié)合秧歌舞步,大都是4拍,個別地區(qū)快速秧歌也有3拍。各地秧歌的表演特點東北秧歌流行在黑龍江、吉林、 遼寧等省,其中有代表性的地區(qū)是營口、 撫順、海城、金縣、扶余等地。以演唱秧歌小曲為主,帶故事的小戲較少。一般為男女25人,由 1人領唱,眾人和。開場的小曲叫“秧歌柳子”,音調(diào)高亢、潑辣。演唱的小調(diào)有50余種,其中以鬧五更、鋪地錦、放風箏、茉莉花、繡花燈、文武咳咳等最為常用。帶簡單情節(jié)的小段有王婆罵雞、鋸大缸、小老媽開、瞎子觀燈、合、藍橋會、張生戲鶯鶯、姜太公釣魚、孫悟空與豬八戒等。舞蹈包括大鼓秧歌、小鼓秧歌和地秧歌 3大類。前兩種屬于高蹺

15、。地秧歌當?shù)赜址Q“地崩子”。表演者扮成克力吐(持長鞭)、傻公子、漁夫、樵夫、田夫、秀才、唐僧、孫悟空等各種人物。表演分花場、小場、唱喜歌、對歌等程序?;▓鲈谏倒拥穆暑I下走各種隊形,有“長蛇陣”、“八卦陣”、“盤腸”等。小場有放風箏、撲蝴蝶等舞蹈。伴奏樂器除嗩吶、鑼鼓外,還有二胡、笛子、竹板等。東北秧歌的風格特點比較統(tǒng)一:潑辣、風趣、熱情、爽朗。節(jié)奏鮮明,富于棱角。它吸收了河北、山東秧歌的一些因素,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民間藝人稱之為“穩(wěn)中浪、穩(wěn)中逗、穩(wěn)中俏”。河北秧歌以冀中秧歌(定縣、蔚縣)、榆林秧歌(榆林)最有特點。冀東秧歌,開場小秧歌叫“秧歌綹子”,以演唱小曲為主,曲調(diào)有數(shù)十種,多為當?shù)亓?/p>

16、行的傳統(tǒng)小調(diào)。舞蹈由扮成梁山泊好漢武松或魯智深的表演者打棒開路、出場,后面跟著八仙過海、西游記、白蛇傳中各種人物,手提花籃、拂塵等隨舞。舞蹈隊形圖案有“編花寨”、“馬蜂窩”、“篩子眼”、“葫蘆蔓”等幾十種。男角動作神態(tài)幽默、風趣;女角活潑、優(yōu)雅,以舞扇技巧見長。冀中秧歌以定縣最為聞名,它以演唱秧歌劇為主,在棚內(nèi)臺上演唱,已從歌曲形式發(fā)展為戲曲表演。伴奏樂器主要有鼓、鑼、鈸、旋子等。曲目有50余種。其中最具當?shù)靥厣挠薪?、借女孝、崔光瑞打柴等。蔚縣秧歌吸收了梆子的腔調(diào),形成一種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板腔體秧歌唱腔。冀西北張家口一帶的榆林秧歌,明末清初較盛,曲牌眾多,素有“九腔十八調(diào)”之稱。河北各地秧

17、歌風格不一,其中以冀東秧歌的淳樸、抒情最為典型。山東秧歌流傳在山東北部平原的稱北路秧歌,以鼓子秧歌為代表;流傳在膠東半島的稱東路秧歌,以膠州秧歌、海陽秧歌為代表。鼓子秧歌以商河、惠民兩縣為代表,風格較為悍粗獷。它的演唱部分主要是“哈爾虎”,又名“搖葫蘆”,為一種說唱性歌曲形式,有頭腔、尾腔、中段敘述性部分組成。所唱曲目,大都幽默詼諧風趣,其中有大觀燈、大實話、鴛鴦嫁老雕等,有領有和。舞蹈分文武兩種場子,角色有傘、鼓、拉花、丑等。持傘者左手握傘,傘把插在腰間或扛在肩上,右手握牛骨板或響鈴,為秧歌的指揮和領舞者。丑角穿插在秧歌隊中間插科打諢或表演小場節(jié)目。隊形有“黃瓜架”、“八條街”、“東四門”等

18、。平陰秧歌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品種,所唱曲調(diào)大都是歷史悠久的曲牌,其中有耍孩兒、山坡羊、疊斷橋、清江引、照鳳陽、桂枝香等。它的代表性曲目有十八大姐斗王皮,內(nèi)容為諷刺權(quán)貴,滑稽幽默。唱腔是十幾個曲牌聯(lián)綴而成。海陽秧歌常唱的小曲有小貨郎、小機匠、賣油郎、小羅匠、小二姐作夢、十二棵樹、十根手巾、吹大氣、繡花燈等。膠東秧歌受京戲影響,形成撥子秧歌、二簧聯(lián)彈秧歌等。膠東秧歌的扭步、舞扇都有獨特風格,為山東秧歌中有代表性的流派之一。其大場氣氛熱烈,小場細膩風趣。膠州秧歌在演唱音調(diào)上吸收了當?shù)氐牡胤綉蚯?、柳腔的唱?分“女腔”、“小腔”、“老腔”等。常唱的曲調(diào)有南鑼、東坡、扣腔、上廟調(diào)、打皂調(diào)等。曲目有梁祝

19、、打水、尋親、鬧學等20余種。膠州秧歌的跑場動作火熱夸張,扭的幅度大,動作柔韌舒展,腳步重抬輕落,婀娜多姿,民間以“扭斷腰”加以形容,在舞蹈上自成一派。魯西秧歌,又名“小蕩子”,以演唱小曲為主,代表性曲目有長工與二姐。山東秧歌的風格特點是:北部粗獷、豪放;中部典雅、抒情;東部火熱、活潑;西部淳樸、細膩。各有秋。山西秧歌以祁縣、太谷、沁源、武鄉(xiāng)、襄垣、朔縣等地聞名。祁太秧歌也叫晉中秧歌,以唱小曲為主,曲調(diào)十分豐富,約有 300多個調(diào)子,常唱的有揀爛炭、賣燒土、撿麥根、賣櫻桃、走西口、十二月、珍珠倒卷簾、繡花瓶、打凍漓、踢銀燈、小趕會等。秧歌小戲有張璉賣布、起解、借糧等。其風格特點是高亢、粗獷、豪

20、放、明快。襄垣、武鄉(xiāng)秧歌已逐漸向戲曲過渡,唱腔有“快板”、“慢板”、“哭腔”等簡單的板腔體式。朔縣秧歌舞蹈豐富,男角稱“踢鼓”,女角稱“拉花”,當?shù)赜纸小疤吖淖友砀琛?。表演時,“踢鼓”引路,每一 “踢鼓”后跟一 “拉花”。隊形單引場有“小五柱”、“單盤”、“滿天星”等。雙引場有“剪子股”、“十字梅花陣”等。表演中間觀眾可以進場同舞,稱“串會”。兩隊比賽演出稱“算會”,兩隊合演稱“合會”。陜北秧歌以米脂、 綏德、 佳縣、清澗、吳堡等地聞名。 所唱曲調(diào)多來自。 最常用的有崗調(diào)、銀紐絲、對花、戲秋千、緊符調(diào)、大挑菜、小放牛等。以大鼓、大鑼、大鈸、小鑼、小鈸和一對嗩吶伴奏。演唱時用板胡托腔。也有秧歌小

21、戲,半說半唱,生活氣息濃厚。常演曲目有張良賣布、牧牛、草帽等。陜北秧歌舞蹈豐富,大場以一個“傘頭”領舞,人們持有彩燈、綢巾等道具,基本舞步有平走步、前走步、跳躍步、抖肩步、斜身步、十字步、圓場步等。舞姿瀟灑大方、活潑。小場有28人,表演“旱船”、“推小車”等節(jié)目。表演順序一般為:引場;安四門;豁四門;剁四門;收場。隊形圖案有“剪小股”、“牛眼睛”、“里外城”等。陜北秧歌的風格健壯、有力,節(jié)奏自由、奔放,演唱富有高原音調(diào)特色。秧歌的藝術特征它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系由詩歌、音樂、舞蹈、戲劇表演等成分組成,是 4種藝術形式的綜合體。它是一種過渡性的藝術形式,不斷地發(fā)展變化。從只有鑼鼓伴奏的民間舞蹈,

22、發(fā)展為歌舞表演的民歌小唱;再進一步形成比較成熟的載歌載舞的形式;到分扮人物的小型戲曲,一直在不斷變化,往往幾種形式同時存在。它是一種復合體的藝術。秧歌很少單獨存在,大都與小車、旱船、花燈、打連廂、打花棍、蓮花落、霸王鞭等多種藝術形式結(jié)合在一起演出。它是風俗性活動中的一種產(chǎn)物,按照特定的時間、場合演唱,集體性較強,非少數(shù)人能表演,無職業(yè)藝人。秧歌中的“歌”與“樂”,都是直接從民間小調(diào)與民間鼓吹樂中移植選用的,在音樂上個性特征較少。而舞蹈部分則不同,它有著多種風格特色,為中國漢族舞蹈的重要組成部分。龍泉鎮(zhèn)老年大學太極拳教學內(nèi)容太極拳知識(一)按:太極拳基本技法。“太極十三勢”之一。亦為太極推手八法

23、之一。按法主要為防守、化解之法。可破擠、肘、靠的攻擊。降敵來勢阻截,并引而向下,卸于無形。有平按、斜按、截按等之分。拳譜中云:“按勁意何解?運用如水行,柔中寓剛強,激流勢難當,遇高則膨滿,逢洼向下潛。波浪有起伏,有孔無不入”。其外形是:手心向外、下,迎截外勁。身體后坐穩(wěn)固。勁力感覺:整體下沉,勁走下盤。神意:手臂中的勁道與足跟上下隨應,如天際來水,順流入海。卦象:屬兌卦,卦象為澤,方向為西,對應人體的膻中等穴,養(yǎng)生中主練肺經(jīng)。太極拳知識(二)八卦學說中國古典哲學、拳學理論。以八卦為基本來揭示事物發(fā)展的定量關系?!鞍素浴笔枪湃嗽谔珮O、河圖、洛書等思想的基礎上推演而成的體系,它包含了陰陽、八卦、六

24、十四卦等要素。周易是一部系統(tǒng)地闡述八卦學說的著作。八卦學術的基本理論為:一、八卦源于無極,可按爻的重疊推至無限大,其核心為陰陽互動。二、八卦有先天與后天之分,各代表不同的功能階段。三、卦與卦之間有相互作用的連帶關系。四、世上萬物均可以八卦分類,以六十四卦來解說功能與結(jié)構(gòu)。五、八卦是一個特殊的時空系統(tǒng),事物的運動符合卦象理論。六、八卦與人體相對應,即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卦的結(jié)構(gòu)?;镜膶P系式:頭-乾,腹坤,耳坎,目離,口兌,股巽,手艮,足震。白鶴亮翅太極拳式之一。雙臂分張開如鶴之展翅,前腳虛起又如鶴之獨立,故名?;疽I為:一腳實一腳虛,手臂上展下按,懸頂圓襠。行式時氣貼脊背,收斂入骨,勢雖開展

25、而不散亂,尤需尾閭中正。含仰之彌高、俯之彌深之意。白蛇吐信太極拳式之一。有時為“轉(zhuǎn)身白蛇吐信”。此式中翻身轉(zhuǎn)臂有如蛇之探頭吐舌,故名。基本要領為:先以一臂向外翻轉(zhuǎn)前探,再收回腰前,進而以另一掌前推。目視前方。此式有兩次打擊功效。在技擊中,當?shù)貜暮蠓揭u擊時,翻身以一手揉化,并開步以另一手進步擊其胸、面部。百會太極拳修煉的重要穴位。位于頭頂正中,入前發(fā)際5寸,約在兩耳尖直上連線的中點。太極拳練習中頭微上頂即以百會為帥,統(tǒng)一身陽氣。拳論中有“頭懸頂”之要領,即與百會穴有關。百煉不如一站太極拳拳諺。站樁是中國武術中獨具特色的訓練方式。通過特殊的靜態(tài)練習,使形體放松、神意安然、內(nèi)氣順暢,使拳法體用兼?zhèn)洹?/p>

26、沒有內(nèi)在基礎的拳架乃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拳界又有“練拳無樁步,房屋無立樁”之說。故站樁為練習太極拳不可缺的必修課。避風如避箭太極拳名言。在中醫(yī)里,風被認為是“邪”,風入體,易損傷氣血,降低免疫力。練習太極拳時,要求全身放松,處于開放的狀態(tài),此時如有邪風,極易深入體內(nèi),對身體造成危害。故練拳時應選擇避風所在。太極拳知識(三)人身太極解傳統(tǒng)太極論文,作者不詳。將傳統(tǒng)太極論說、八卦論、五行論與人身各部位及一些生理現(xiàn)象、過程相對應,是古典養(yǎng)生理論的一種典型模式。原文如下: 人之周身,心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極”也。二目為日月,即“兩儀”也。頭像天,足像地,人中之人及中脘,合之為“三才”也。四肢乃“四

27、象”也。 腎水、心火、肝目、肺金、脾土。皆屬陰;膀胱水、小腸火、膽木、大腸金、胃土,皆陽也,茲為內(nèi)也。顱丁火、地閣、承漿水,左耳金,右耳木,兩命門土也,茲為外也。 神出于心,目眼為心之苗。精出于腎,腦腎為精之本。氣出于肺,膽氣為肺之源。視思明心動神,流也。聽思聰腦動腎,滑也。鼻之息香臭,口之呼吸出入。水咸、木酸、土辣、火苦、金甜,及言語聲音,木亮、火焦、金潤、土滃、水漂。鼻息、口呼吸之味,皆氣之往來肺之門戶。肝膽巽震之風雷,發(fā)之聲音,出入五味。此言口、目、鼻、舌、神、意,使之六合,以破六欲也。此內(nèi)也。手、足、肩、膝、肘、胯,亦使之六合,以正六道也,此外也。眼、耳、鼻、口、大小便、肚臍,外七竅也

28、。喜、怒、憂、思、悲、恐、驚,內(nèi)七情也。七情皆以心為主,喜心、怒肝、憂脾、悲肺、恐腎、驚膽、思小腸、怕膀胱、愁胃、慮大腸,此內(nèi)也。夫離:南、正、午、火、心經(jīng);坎:東正、卯、木、肝經(jīng);兌:西正、酉、金、肺經(jīng);乾:西北隅、金大腸化水;坤:西南隅、土、脾化土;巽:東南隅、胃土化火。此內(nèi)八卦也。外八卦者,二、四為肩,六、把為足,上九、下一,左三、右七也??惨弧⒗ざ?、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此九宮也。內(nèi)九宮亦如此。表里著:乙肝,左肋,化金通肺;甲膽,化土通脾;丁心,化中膽,通肝;丙小腸,化水通腎;己脾,化土通胃;戊胃,化火通心,后背前胸,山澤通氣;辛肺,右肋,化水通腎;庚大腸,化金通肺

29、;癸腎,下部,化火通心;壬膀胱,化木通肝。此十天干之內(nèi)外也。十二地支亦如此之內(nèi)外也。 明斯理,則可與言修身之道矣。太極拳知識(四)人不知我,我獨知人太極拳拳諺。太極拳練習達到一定水平時的技擊境界。由于高度的體察力與反應靈敏度,使我處處占得先機,使對方茫然不覺。太極拳知識(五)太極處處皆是手太極拳拳諺。人體為一太極,處處含陰陽。太極體處處無極,每點相等。每一點都可以為發(fā)力點。一動無有不動。太極拳知識 (六) 丹田:太極拳內(nèi)功名詞。也是中國古代人體科學的重要概念之一,一般有以下幾種含義:1、指人體一定的部位。 有三丹田之說,分別為“上丹田”,位于頭部兩眉中間;“中丹田”,位于心窩部;“下丹田”,位

30、于腹部臍下。 2、指具體的穴位,如“關元”穴等。3、指意念凝注之處,可以是體內(nèi)也可以是體外。4、指與練功過程有關的人體任何一處,所謂“處處皆丹田”。道家將一定方式的修持稱煉丹,這種思想也貫穿在太極拳當中。王宗岳太極拳論中言論:“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將丹田視為內(nèi)功練習的重要部位。太極拳知識(七) 丹田內(nèi)轉(zhuǎn):太極拳內(nèi)功術。 在陳式太極拳中,尤其得到提倡。有動練與靜練之分。靜練時取坐式或站樁,以意念默守丹田,引氣內(nèi)轉(zhuǎn),形成以丹田為中心的內(nèi)氣旋動模式。動練即結(jié)合拳式,“以腰為主宰,結(jié)合丹田帶動”,“緊要處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丹田內(nèi)轉(zhuǎn)形之于外,即為胸腰折疊。太極拳知識(八)丹田學說中國內(nèi)功養(yǎng)生學及拳學

31、理論?!暗ぬ铩痹谥袊鴤鹘y(tǒng)內(nèi)練理論體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圍繞著丹田的位置、功能及修煉方法,建立了一套系統(tǒng)理論和實踐程序。丹田的概念:1、認為丹田為內(nèi)功修煉產(chǎn)生內(nèi)丹的部位;2、認為丹田為意念注處;3、認為丹田為內(nèi)氣轉(zhuǎn)換的核心處等。丹田的部位:對于丹田的位置有不同層次的幾種說法,1、定位說法:即認為丹田處于小腹部位,有的指其為臍下一寸三分,有的指其為臍下三寸。2、三丹田說法:認為丹田有三,上丹田位于腦部,乃藏氣之府;中丹田位于胸部,為藏神之府;下丹田位于腹部,為藏精之府。3、多部位說法:認為處處皆丹田,只要是人練意所在,無論體內(nèi)體外,均為丹田,此為天人合一的具體體現(xiàn)之一。丹田的功用:1、精、氣、神的匯聚之所,為人生之本。2、氣機升降之樞紐,即氣上升起于丹田,下降歸于丹田。3、男子生精、女子養(yǎng)胎之處,為生命的動力源。4、為呼吸之根,太極拳中通過丹田內(nèi)轉(zhuǎn)來調(diào)整呼吸即根于此。丹田的練法:1、意守:意守丹田是最為常用的練習方法,將意念緩緩存入丹田處。2、溫養(yǎng):通過細均的呼吸調(diào)節(jié)或針對性的形體運動來逐漸積蓄丹田能量。3、開合:以意念引導及肢體旋轉(zhuǎn)帶動丹田的開合,來啟發(fā)生機。4、內(nèi)固:通過站樁或其他靜態(tài)練習來固神、固精、平衡內(nèi)氣,“實其腹”,“明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