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學課時作業(yè)化學反應與能量_第1頁
高三化學課時作業(yè)化學反應與能量_第2頁
高三化學課時作業(yè)化學反應與能量_第3頁
高三化學課時作業(yè)化學反應與能量_第4頁
高三化學課時作業(yè)化學反應與能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化方案課時作業(yè)第6章化學反應與能量高三化學(配人教)優(yōu)化方案課時作業(yè)第6章化學反應與能量第一節(jié)化學反應的熱效應1(2011年江蘇南京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通常表現(xiàn)為熱量的變化,如ba(oh)28h2o與nh4cl的反應要吸收熱量,在化學上叫做吸熱反應,其原因是()a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b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c在化學反應中需要加熱的反應就是吸熱反應d在化學反應中需要降溫的反應就是放熱反應解析:選b??疾榛瘜W反應中能量變化的實質原因。吸熱反應是由于反應物所具有的總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2已知化學反應2c(s)o2(g)2co

2、(g),2co(g)o2(g)2co2(g)都是放熱反應。據(jù)此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12 g c所具有的能量一定高于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b56 g co和32 g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88 g co2所具有的總能量c12 g c和32 g o2所具有的總能量大于44 g co2所具有的總能量d將一定質量的c燃燒,生成co2比生成co時放出的熱量多解析:選a。據(jù)2c(s)o2(g)2co(g)為放熱反應可知,12 g c(s)和16 g o2(g)所具有的總能量高于28 g co(g)所具有的能量,但12 g c所具有的能量與28 g co所具有的能量無法比較;根據(jù)2co(g)

3、o2(g)2co2(g)是放熱反應知,56 g co(g)和32 g o2(g)的總能量大于88 g co2(g)的能量;由c(s)o2(g)co2(g)為放熱反應知12 g c(s)和32 g o2(g)的總能量大于44 g co2(g)的能量;c燃燒生成co2放出的熱量應等于同質量的c燃燒生成co放出的熱量加上co燃燒生成co2放出的熱量。3(2011年臨沂統(tǒng)考)發(fā)射“嫦娥一號”探月衛(wèi)星用的燃料是h2,氧化劑是o2。已知:1 g氫氣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142.9 kj的熱量,表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2h2(g)o2(g)=2h2o(l)h142.9 kjmol1b2h2(g)o

4、2(g)=2h2o(l)h571.6 kjmol1c2h2(g)o2(g)=2h2oh571.6 kjmol1d2h2(g)o2(g)=2h2o(l)h571.6 kjmol1解析:選b。由于反應熱與反應物的物質的量的多少有關,對應于不同的化學計量數(shù)的熱化學方程式,h有不同的值,但要與化學計量數(shù)相對應,且放熱用“”;吸熱用“”。c中沒有表示出h2o的狀態(tài)。4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則下列關于該反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舊鍵斷裂需吸收能量,新鍵形成需放出能量,所以總能量不變b上述熱化學方程式中的h的值與反應物的用量有關c該反應的化學能可以轉化

5、為電能d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解析:選a。任何一個化學反應,其反應前后都有能量的變化。在所給反應中,反應放熱,則反應物的總能量高于生成物的總能量。5(2011年成都統(tǒng)考)下列各組熱化學方程式中,反應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 bc d解析:選c。h值大小比較包含“、”號,

6、即比較的是正數(shù)、負數(shù)。前者為完全燃燒,后者為不完全燃燒,熱效應是前者大于后者,但h1、h2均為負數(shù),故數(shù)值h1h2h3 bh1h3h1h3 dh1h3h2解析:選d。強酸的h與強堿的oh在稀溶液中發(fā)生中和反應的熱效應:h(aq)oh(aq)=h2o(l)h57.3 kjmol1。由于稀醋酸中主要是醋酸分子,當醋酸和naoh發(fā)生中和反應時,醋酸的電離平衡向電離的方向移動,電離過程要吸熱,因此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小于57.3 kjmol1,h157.3 kjmol1;而濃h2so4稀釋時要放出熱量,所以h257.3 kjmol1。故d符合題意。7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2so2(g)o2(g) 2

7、so3(g)h197 kjmol1現(xiàn)有容積相同的甲、乙、丙三個容器,在上述條件下分別充入的氣體和反應放出的熱量(q)如下表所列:容器so2(mol)o2(mol)n2(mol)q(kj)甲210q1乙10.50q2丙10.51q3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1 mol so3氣體放熱98.5 kjb上述條件下每摩爾該反應進行到底時放出的熱量為197 kjcq12q22q3197 kjd2q22q3q12q2,丙容器與乙容器等容積將處于相同的平衡狀態(tài),不影響熱量的變化,故q2q3,所以c錯誤;d項正確。8(2011年濰坊質檢)已知:1 mol h2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

8、需要吸收436 kj的能量1 mol cl2分子中化學鍵斷裂時需要吸收243 kj的能量由h原子和cl原子形成1 mol hcl分子時釋放431 kj的能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氯化氫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是h2(g)cl2(g)=2hcl(g)b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2 mol氯化氫氣體,反應的h183 kjmol1c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2 mol氯化氫氣體,反應的h183 kjmol1d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1 mol氯化氫氣體,反應的h183 kjmol1解析:選c。氫氣和氯氣生成氯化氫的反應熱等于氫氣鍵能加氯氣鍵能減去氯化氫鍵能的2倍,即h436 kjmol1243 kjmol12

9、431 kjmol1183 kjmol1,故氫氣和氯氣反應生成2 mol氯化氫氣體的熱化學方程式:h2(g)cl2(g)=2hcl(g)h183 kjmol1。9(2011年沈陽統(tǒng)考)已知:h2(g)f2(g)=2hf(g)h270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 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 l氫氣和1 l氟氣吸收270 kj熱量b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反應生成2 mol液態(tài)氟化氫放出熱量小于270 kjc在相同條件下,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d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氣體分子放出270 kj的熱量解析:選c。熱化學方

10、程式表達的含義是物質按化學方程式確定的物質的量之比反應時的焓變。10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 kj,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ach3oh(l)o2(g)=co2(g)2h2o(l)h725.8 kjmol1b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1c2ch3oh(l)3o2(g)=2co2(g)4h2o(l)h725.8 kjmol1d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 kjmol1解析:選b。本題考查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及有關的計算。因1 mol甲醇燃燒生成c

11、o2和液態(tài)水,放出22.68 kjg132 g725.8 kj熱量,所以2 mol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的h1452 kjmol1。110.3 mol氣態(tài)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o2中燃燒,生成固態(tài)三氧化二硼和液態(tài)水,放出649.5 kj熱量,其熱化學方程式為_。又知h2o(l)=h2o(g)h44 kjmol1,則11.2 l(標準狀況)乙硼烷燃燒生成氣態(tài)水時放出的熱量為_kj。解析:0.3 mol乙硼烷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649.5 kj熱量,則1 mol乙硼烷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為:1 mol649.5 kj/0.3 mol2165 kj。因此乙硼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b2h6

12、(g)3o2(g)=b2o3(s)3h2o(l)h2165 kjmol1。由于1 mol水汽化需吸熱44 kj,則3 mol液態(tài)水全部汽化應吸熱:3 mol44 kjmol1132 kj,所以1 mol乙硼烷完全燃燒產生氣態(tài)水時放熱:2165 kj132 kj2033 kj,則11.2 l(標準狀況)乙硼烷完全燃燒產生氣態(tài)水放出熱量是:0.5 mol2033 kjmol11016.5 kj。答案:b2h6(g)3o2(g)=b2o3(s)3h2o(l)h2165 kjmol11016.512磷在氧氣中燃燒,可能生成兩種固態(tài)氧化物p2o5和p2o3。3.1 g單質磷(p)在3.2 g的氧氣中燃燒

13、,至反應物耗盡,并放出x kj熱量。(1)通過計算確定反應產物的組成(用化學式表示)是_,其相應的質量(g)為_。(2)已知單質磷的燃燒熱為y kjmol1,則1 mol p與o2反應生成固態(tài)p2o3的反應熱h_。(3)寫出1 mol p與o2反應生成固態(tài)p2o3的熱化學方程式_。解析:(1)n(p)0.1 mol,n(o2)0.1 mol。4p3o2=2p2o34p5o2=2p2o5由以上兩反應分析知:0.1 mol p全轉化為p2o3時,需消耗o20.075 mol,全轉化為p2o5時,需消耗o20.125 mol,而現(xiàn)有o2 0.1 mol,故所得固體產物應為p2o3和p2o5的混合物。

14、設轉化為p2o3需要的p的物質的量為x,轉化為p2o5需要的p的物質的量為y,則:解得所以生成p2o3的質量為:0.05 mol2110 g/mol2.75 g;生成p2o5的質量為:0.05 mol2142 g/mol3.55 g。(2)0.05 mol p燃燒生成p2o3放出的熱量為:(x0.05y)kj,則1 mol p燃燒生成p2o5(s)放出的熱量為:kj(20xy)kj。答案:(1)p2o3、p2o52.75、3.55(2)(20xy)kjmol1(3)p(s)o2(g)=p2o3(s)h(20xy)kjmol113用50 ml 0.50 moll1的鹽酸與50 ml 0.55 m

15、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在如圖所示的裝置中進行中和反應,通過測定反應過程中所放出的熱量可計算中和熱?;卮鹣铝袉栴}:(1)燒杯間填滿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2)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能否用環(huán)形鐵質攪拌棒代替?_(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_。(3)實驗時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要用0.55 moll1 的原因是_。實驗中若改用60 ml 0.5 moll1的鹽酸與50 ml 0.55 moll1的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反應,與上述實驗相比,所放出的熱量_(填“相等”或“不相等”),若實驗操作均正確,則所求中和熱_(填“相等”或“不相等”);(4)已知在稀溶液中,強酸和強堿發(fā)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 h2o時,放出

16、57.3 kj的熱量,則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解析:考查學生對中和熱測定的實驗能力、對出現(xiàn)問題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誤差分析等。由于本實驗的關鍵是如何防止熱量的損失,所以填充大量泡沫、使用玻璃攪拌器、稍過量的氫氧化鈉等;(3)中由于參加反應的鹽酸(60 ml 0.50 moll1)與氫氧化鈉(50 ml 0.55 moll1)完全反應后生成的水的物質的量(50 ml 0.55 moll1)比原先(50 ml0.50 moll1)多,所以放出的熱量多,但中和熱不變。答案:(1)減少熱量損失(2)不能鐵會和鹽酸反應,鐵導熱性好,熱量損失較大(3)為了確保鹽酸完全被中和不相等

17、相等(4)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14將煤轉化為水煤氣的主要化學反應為c(s)h2o(g)co(g)h2(g);c(s)、co(g)和h2(g)完全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s)o2(g)=co2(g)h393.5 kjmol1h2(g)o2(g)=h2o(g)h242.0 kjmol1co(g)o2(g)=co2(g)h283.0 kjmol1請回答:(1)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寫出c(s)與水蒸氣反應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_。(2)比較反應熱數(shù)據(jù)可知,1 mol co(g)和1 mol h2(g)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之和比1 mol c(s)

18、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多。甲同學據(jù)此認為“煤轉化為水煤氣可以使煤燃燒放出更多的熱量”;乙同學根據(jù)蓋斯定律做出下列循環(huán)圖:并據(jù)此認為“煤轉化為水煤氣再燃燒放出的熱量與煤直接燃燒放出的熱量相等”。請分析:甲、乙兩同學觀點正確的是_(填“甲”或“乙”);判斷的理由是_。(3)將煤轉化為水煤氣作為燃料和煤直接燃燒相比有很多優(yōu)點,請列舉其中的兩個優(yōu)點_。(4)水煤氣不僅是優(yōu)良的氣體燃料,也是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合成:甲醇甲醛甲酸乙酸。試分析當co和h2按11的體積比混合反應,合成上述_(填序號)物質時,可以滿足“綠色化學”的要求,完全利用原料中的原子,實現(xiàn)零排放。解析:(1)利用蓋

19、斯定律將反應反應反應可得c(s)h2o(g)=co(g)h2(g),故該反應焓變?yōu)椋篽393.5 kjmol1242.0 kjmol1283.0 kjmol1131.5 kjmol1。(2)化學反應過程中能量守恒。(4)按“綠色化學”的標準應完全利用原料中的原子,實現(xiàn)零排放,故二者11反應時生成物為hcho(甲醛)或ch3cooh(乙酸)。答案:(1)c(s)h2o(g)=co(g)h2(g)h131.5 kjmol1(2)乙將煤轉化為水煤氣燃燒放出熱量比直接燃煤放熱多,多出的能量為煤轉化為水煤氣時吸收的能量(3)燃料燃燒充分;產生污染物少;便于輸送等(4)第二節(jié)原電池化學電源1(2011年吉

20、林省高考復習質量檢測)關于原電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構成原電池的兩極必須是兩種不同的金屬b原電池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c原電池工作中總是負極溶解,正極上有物質析出d在原電池正極上發(fā)生反應的物質是還原劑,總是溶液中的陽離子在此被還原解析:選b。由原電池的定義及其工作原理不難得出b選項為正確答案。2可以將反應znbr2=znbr2設計成蓄電池,下列4個電極反應br22e=2br2br2e=br2zn2e=zn2zn22e=zn其中表示充電時的陽極反應和放電時的負極反應分別是()a和b和c和 d和解析:選a。放電時負極應是氧化還原反應中還原劑的反應,為;充電時陽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應為br失電

21、子的反應,為。3(2011年泰安模擬)科學家近年來研制出一種新型細菌燃料電池,利用細菌將有機酸轉化為氫氣,氫氣進入以磷酸為電解質的燃料電池發(fā)電。電池負極反應為()ah22oh2e=2h2obo24h4e=2h2och22e=2hdo22h2o4e=4oh解析:選c。由題意知,h2在負極上反應,且以磷酸為電解質,則負極反應為:h22e=2h。4關于鉛蓄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在放電時,正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so(aq)2e=pbso4(s)b在放電時,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鉛板c在充電時,電池中硫酸的濃度不斷變小d在充電時,陽極發(fā)生的反應是pbso4(s)2e=pb(s)so(aq)解析:選b。

22、放電時為原電池裝置,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a錯b對。充電時為電解池,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陰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溶液中有硫酸生成,c、d錯。5實驗室用鉛蓄電池做電源電解飽和食鹽水制取氯氣。已知鉛蓄電池放電時發(fā)生如下反應:負極:pbso2e=pbso4,正極:pbo24hso2e=pbso42h2o。今若制得0.050 mol cl2,這時電池內消耗的h2so4的物質的量至少是()a0.025 mol b0.050 molc0.10 mol d0.20 mol解析:選c。該題只要明確原電池和電解池原理,抓住轉移電子守恒即可。由2cl2e=cl2可知,制0.05 mol cl2需轉移0.10

23、 mol電子,再由鉛蓄電池總反應:pbpbo24h2so=2pbso42h2o可看出,每轉移2 mol電子消耗2 mol h2so4,現(xiàn)轉移0.10 mol電子,將消耗0.10 mol硫酸。6(2011年鄭州統(tǒng)考)將純鋅片和純銅片按圖示方式插入同濃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時間,以下敘述正確的是()a兩燒杯中銅片表面均無氣泡產生b甲中銅片是正極,乙中銅片是負極c兩燒杯中溶液的ph均增大d產生氣泡的速率甲比乙慢解析:選c。由題目所給圖示,甲為原電池,銅作正極,發(fā)生反應:2h2e=h2,反應速率加快;乙不能構成原電池(無閉合回路),只在鋅片上發(fā)生反應:zn2h=zn2h2,二者都消耗h,故溶液的ph都增大。

24、7據(jù)報道,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產權的氫氧燃料電池車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為運動員提供服務。某種氫氧燃料電池的電解液為koh溶液,下列有關該電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正極反應式為:o22h2o4e=4ohb工作一段時間后,電解液中koh的物質的量不變c該燃料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為:2h2o2=2h2od用該電池電解cucl2溶液,產生2.24 l cl2(標準狀況)時,有0.1 mol電子轉移解析:選d。用該電池電解cucl2溶液,產生2.24 l cl2(標準狀況)時,有0.2 mol電子轉移。8(2011年湖北八校高三第一次聯(lián)考)鎳鎘(nicd)可充電電池在現(xiàn)代生活中有廣泛應用。已知某鎳鎘電池的電解質溶

25、液為koh溶液,其充、放電按下式進行:cd2nio(oh)2h2ocd(oh)22ni(oh)2有關該電池的說法正確的是()a充電時陽極反應:ni(oh)2eoh=nio(oh)h2ob充電過程是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過程c放電時負極附近溶液的堿性不變d放電時電解質溶液中的oh向正極移動解析:選a。充電過程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b錯。放電時負極附近溶液的堿性減弱,因cd2結合了溶液中oh,同時溶液中的oh向負極移動,c、d錯。9如下圖所示,將緊緊纏繞不同金屬的鐵釘放入培養(yǎng)皿中,再加入含有適量酚酞和nacl的瓊脂熱溶液,冷卻后形成瓊膠(離子在瓊膠內可以移動),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a中鐵釘附近呈

26、現(xiàn)紅色bb中鐵釘上發(fā)生還原反應ca中銅絲上發(fā)生氧化反應db中鋁條附近有氣泡產生解析:選b。a中形成的原電池鐵作負極,銅作正極,b中形成的原電池鋁作負極,鐵作正極。在nacl溶液中均發(fā)生吸氧腐蝕。10(2011年南京模擬)堿性電池具有容量大、放電電流大的特點,故得到廣泛應用。鋅錳堿性電池以koh溶液為電解液,電池總反應式為zn(s)2mno2(s)h2o(l)=zn(oh)2(s)mn2o3(s),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電池工作時,鋅失去電子b電池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2mno2(s)h2o(l)2e=mn2o3(s)2oh(aq)c電池工作時,電子由正極通過外電路流向負極d外電路中每通過0.2 m

27、ol電子,鋅的質量理論上減小6.5 g解析:選c。根據(jù)題意,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鋅,電池工作時,鋅本身失去電子而發(fā)生氧化反應,失去的電子通過外電路移向另一極(正極),在該電極上,mno2獲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mn2o3:2mno22e=mn2o3,從元素守恒的角度來看,左側還多1個o。一般規(guī)律是:在酸性條件下h結合氧變?yōu)閔2o,在堿性或者中性條件下h2o結合氧變?yōu)?oh。正極反應為2mno2h2o2e=mn2o32oh。反應中轉移0.2 mol電子,消耗掉0.1 mol鋅,質量為6.5 g。11下圖中a為生鐵,a、b兩個燒杯中為海水,c燒杯中為1 moll1的稀硫酸。(1)c中cu極的電極反應

28、式為_。(2)a中fe的腐蝕過程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3)b中zn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zn極附近溶液的ph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比較a、b、c中鐵被腐蝕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順序是_。解析:(1)c中鐵、銅、稀h2so4構成原電池,發(fā)生還原反應的是溶液中的h。(2)a中鐵、碳、海水構成原電池,鐵被氧化,溶于海水中的o2被還原。(3)b中鋅被氧化成zn2,在溶液中發(fā)生水解使溶液ph減小。形成原電池時,兩電極活動性相差越大時,反應進行越快,當電解質溶液與電極直接反應時,反應較快。答案:(1)2h2e=h2(2)2feo22h2o=2fe(oh)2、4fe(oh)2o22h2o=

29、4fe(oh)3(3)zn2e=zn2減小cab12(2011年連云港模擬)(1)今有反應2h2o22h2o,構成燃料電池,則負極通的氣體應是_,正極通的氣體應是_,電極反應式為:正極_,負極_。(2)如把koh改為稀硫酸作電解質,則電極反應式為:正極_,負極_。(1)和(2)的電解質溶液不同,反應進行后,其溶液的ph的變化是_。(3)如把h2改為甲烷,koh作導電物質,則電極反應式為:正極_,負極_。解析:(1)根據(jù)電池反應式可知在反應中h2被氧化,o2被還原。h2應該在負極上反應,o2應該在正極上反應,又因為是堿性溶液不可能有h參加或生成,故負極的電極反應為h22oh2e=2h2o,正極的

30、電極反應為o22h2o4e=4oh。(2)若將導電物質換為酸性溶液,此時應考慮不可能有oh生成,故負極的電極反應為h22e=2h,正極的電極反應為o24h4e=2h2o。由于前者在堿性條件下反應,koh的量不變,但工作時h2o增多,故溶液變稀,ph將變小;而后者為酸溶液,h2so4的量不變,h2o增多,故溶液變稀,ph將變大。(3)如把h2改為甲烷,koh作導電物質,則正極為2o24h2o8e=8oh;此時不會有co2放出,負極為ch410oh8e=co7h2o。答案:(1)h2o2o22h2o4e=4ohh22oh2e=2h2o(2)o24h4e=2h2oh22e=2h前者變小,后者變大(3

31、)2o24h2o8e=8ohch410oh8e=co7h2o13(2011年江西南昌模擬)有甲、乙兩位同學均想利用原電池反應檢測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兩人均使用鎂片與鋁片作電極,但甲同學將電極放入6 moll1h2so4溶液中,乙同學將電極放入6 moll1naoh溶液中,如圖所示:請回答:(1)寫出甲池中正極的電極反應式:_。(2)寫出乙池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負極反應式:_;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3)如果甲、乙同學均認為“構成原電池的電極材料如果都是金屬,則構成負極材料的金屬應比構成正極材料的金屬活潑”,則甲會判斷出_活動性更強,而乙會判斷出_活動性更強。(填寫元素符號)

32、(4)由此實驗,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確結論?答:_(填寫字母序號)。a利用原電池反應判斷金屬活動性順序時應注意選擇合適的介質b鎂的金屬性不一定比鋁的金屬性強c該實驗說明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已過時,已沒有應用價值d該實驗說明化學研究對象復雜,反應受條件的影響較大,因此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5)上述實驗也反過來證明了“直接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電池的正負極”的這種說法_(填“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請你提出另一個判斷原電池正負極的可行實驗方案_。(如可靠,此空不填)解析:(1)甲中電解質溶液為稀h2so4溶液,由于金屬活潑性mgal,故負極為mg,正極為al,正極的電極反應式:2h2e=h2。(2

33、)乙中電解質溶液為naoh溶液,該溶液不能與mg反應,故mg作正極,al作負極,負極的電極反應式:al4oh3e=alo2h2o,總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3h2。(3)一般情況下,構成原電池的兩極(都是金屬),負極比正極活潑,所以甲會判斷出mg的活動性更強,這是正確的,乙會判斷出al的更強,這是錯誤的。(4)兩種相同的金屬在電解質溶液不同時,得出兩種不同的結果,說明反應條件對反應結果的影響較大,故應選a、d。(5)很明顯,這種方法不可靠;可以在兩極之間連一個電流計,測電流的方向,根據(jù)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來判斷。如圖所示答案:(1)2h2e=h2(2)al4oh3e=a

34、lo2h2o2al2oh2h2o=2alo3h2(3)mgal(4)ad(5)不可靠在兩電極之間連上一個電流計,測電流的方向,根據(jù)“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來判斷14將潔凈的銅片和其它金屬片a、b、c、d分別放在浸有nacl溶液的濾紙上并壓緊(如圖所示),在每次實驗時,記錄電壓表指針的移動方向和電壓表的讀數(shù)如下:金屬指針移動方向電壓fe()0.65a()0.78b()0.25c()1.35d()0.20請回答下列問題:(1)在第組組成的原電池中,一段時間后,鐵片上出現(xiàn)了紅褐色物質,請用電極反應方程式和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其產生紅褐色物質的過程_。(2)a、b、c、d四種金屬的金屬性強弱順序_;金屬_

35、一定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3)若濾紙改用naoh溶液浸潤,則在濾紙上能看到有藍色物質析出的是_(填字母)金屬。其對應的原電池的電極反應式為:負極_;正極_。解析:(1)首先根據(jù)組實驗,fe比cu活潑,組成原電池,指針向()移動;表明a、c、d都比cu活潑;而b不如銅活潑。組成的原電池中,fe是負極:2fe4e=2fe2;cu是正極:2h2oo24e=4oh,后續(xù)反應: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2)與cu組成的原電池,活潑性差異越大,電壓越大;所以金屬活潑性為:cadb;由于b不如銅活潑,則b一定

36、不能從硫酸銅溶液中置換出銅。(3)要有藍色物質析出,說明生成了cu(oh)2,則需要cu作負極,失電子生成cu2,只有用不如cu活潑的b與cu組成原電池。此時cu是負極:cu2e=cu2;正極:2h2oo24e=4oh。答案:(1)2fe4e=2fe2,2h2oo24e=4oh,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2fe(oh)3=fe2o33h2o(2)cadbb(3)bcu2e=cu22h2oo24e=4oh第三節(jié)電解池金屬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1下圖中,兩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如下:a極:cu22e=cu;b極:fe2e=fe2,則以下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37、()a該裝置一定是原電池ba極上一定發(fā)生還原反應ca、b可以是同種電極材料d該過程中能量的轉換可以是電能轉化為化學能解析:選a。由兩極反應可看出,a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b極上發(fā)生氧化反應。該裝置可為原電池,如鐵、石墨電極放到cuso4溶液中。該裝置也可為電解池,鐵電極為陽極,cuso4溶液為電解質溶液。2(2011年河南鄭州一中第二次診斷)用惰性電極分別電解下列各物質的水溶液一段時間后,向剩余電解質溶液中加入適量水能使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的是()aagno3bna2so4ccucl2 dhcl解析:選b。既然電解一段時間后,向剩余溶液中加水,就能使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這說明電解過程中消耗的

38、是水,那么,在兩個電極上放電的離子分別是h和oh,即溶液中陽離子的放電能力只能小于h;溶液中陰離子的放電能力也只能小于oh。常見的這樣的物質有強堿、含氧酸和強堿對應的最高價含氧酸鹽。3(2011年南京統(tǒng)考)在水中加入等物質的量的ag、pb2、na、so、no、cl,該溶液放在用惰性材料作電極的電解槽中,通電片刻,則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比為()a35.5108 b16207c81 d10835.5解析:選c。本題應先考慮離子反應問題,用惰性電極對該溶液進行電解時,實際上電解的是nano3溶液,陽極產生o2、陰極產生h2,o2與h2的質量比為81,選項c符合題意。4用p作陰極,q作陽極,電解m

39、的水溶液,電解一段時間后,再加入n能使溶液恢復到電解前的狀態(tài),符合題意的一組是()pqmnacucucuso4cuso4bfe石墨nacl鹽酸cptptcuso4cu(oh)2dptptnaohh2o解析:選d。a項,分別用金屬銅作陰、陽極電解cuso4溶液,陰極是cu2放電生成cu,而陽極是cu放電生成cu2,溶液中的cu2濃度不變,電解m相當于電鍍cu,所以加入cuso4不能使電解質溶液復原;b項,用石墨作陽極電解nacl溶液,陽極是cl放電生成cl2,陰極是h2o電離出的h放電生成h2,電解總反應為:2cl2h2ocl2h22oh,從溶液中析出的物質是cl2與h2,且二者物質的量比為11

40、,析出的成分相當于hcl,所以加入鹽酸(含有水)不會復原;c項,用pt作陰、陽極電解cuso4溶液,其實是電解cuso4和h2o,電解總反應為:2cuso42h2o2cuo22h2so4,從溶液中析出的物質是cu和o2,且二者物質的量比為21,析出的成分相當于cuo,顯然加入cu(oh)2并不能使電解質溶液復原;d項,分別用pt作陰、陽極電解naoh溶液,其實是電解水,所以電解后加入h2o能使電解質溶液復原。5(2011年陜西西安模擬)如圖為直流電源電解稀na2so4溶液的裝置。通電后在石墨電極a和b附近分別滴加一滴石蕊溶液。下列實驗現(xiàn)象中正確的是()a逸出氣體的體積,a電極小于b電極的b一電

41、極逸出無味氣體,另一電極逸出刺激性氣味氣體ca電極附近呈紅色,b電極附近呈藍色da電極附近呈藍色,b電極附近呈紅色解析:選d。電解na2so4溶液,實質是電解水,陰極(a)發(fā)生還原反應,h被還原而使溶液顯堿性,陽極(b)發(fā)生氧化反應,oh被氧化而使溶液顯酸性。6某同學按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電解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雙選)()a電解過程中,銅電極上有h2產生b電解初期,主要反應方程式為:cuh2so4cuso4h2c電解一段時間后,石墨電極上有銅析出d整個電解過程中,h的濃度不斷增大解析:選bc。cu作陽極被消耗、溶液中h放電在陰極析出h2。因此,電解后一段時間c(h)減小,當生成的cuso4濃

42、度不斷增大后,cu2在陰極放電而析出cu。7(2009年高考安徽卷)cu2o是一種半導體材料,基于綠色化學理念設計的制取cu2o的電解池示意圖如下,電解總反應為:2cuh2ocu2oh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電極上產生氫氣b銅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c銅電極接直流電源的負極d當有0.1 mol電子轉移時,有0.1 mol cu2o生成解析:選a。石墨作陰極,陰極上是溶液中的h放電,電極反應為:2h2e=h2,a選項正確;由電解總反應可知,cu參加了反應,所以cu作電解池的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b選項錯誤;陽極與電源的正極相連,c選項錯誤;陽極反應為2cu2oh2e=cu2oh2o,當有0.1 mo

43、l電子轉移時,有0.05 mol cu2o生成,d選項錯誤。8(2011年河南平頂山模擬)以惰性電極電解cuso4溶液。若陽極上產生氣體的物質的量為0.0100 mol,則陰極析出cu的質量為()a0.64 g b1.28 gc2.56 g d5.12 g解析:選b。根據(jù)電極反應,陽極:4oh4e=2h2oo2,陰極:2cu24e=2cu可得出關系式o22cu1 mol264 g001 mol 1.28 g9(2009年高考北京卷)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鐵表面鍍鋅,鐵作陽極b船底鑲嵌鋅塊,鋅作負極,以防船體被腐蝕c鋼鐵吸氧腐蝕的正極反應:o22h2o4e=4ohd工業(yè)上電解飽和食鹽水的陽極反

44、應:2cl2e=cl2解析:選a。電鍍時鍍層金屬作陽極,鍍件作陰極,含有鍍層金屬陽離子的溶液作電鍍液。10某學生想制作一種家用環(huán)保型消毒液發(fā)生器,用石墨作電極電解飽和氯化鈉溶液,通電時,為使cl2被完全吸收,制得有較強殺菌能力的消毒液,設計了如右圖的裝置,則對電源電極名稱和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判斷正確的是()aa為正極,b為負極;naclo和naclba為負極,b為正極;naclo和naclca為陽極,b為陰極;hclo和naclda為陰極,b為陽極;hclo和nacl解析:選b。實際是考查對電解飽和食鹽水的認識與理解。cl2在陽極上生成;h在陰極上得到電子生成h2,同時在陰極附近得到naoh。為了使生成的cl2與naoh能充分接觸,反應完全,cl2應該在下面的電極上生成。下面的電極應為陽極即b是正極。cl2與naoh反應為:cl22naoh=na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