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診(望、聞)ppt課件_第1頁
四診(望、聞)ppt課件_第2頁
四診(望、聞)ppt課件_第3頁
四診(望、聞)ppt課件_第4頁
四診(望、聞)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診之望診、聞診,2,概述,四診:是指中醫(yī)診察和收集疾病有關資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聞、問、切四法,簡稱“四診” 原理: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皮肉筋骨脈、經(jīng)絡與臟腑息息相關,且以臟腑為中心,以經(jīng)絡相通聯(lián),外部的征像與內(nèi)臟功能關系密切,因而局部病變可影響及全身,內(nèi)臟病變也可以從神色、形態(tài)及五官、四肢、體表等各個方面反映出來。,3,四診合參:指診察疾病時,必須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資料全面結(jié)合分析,切不可偏執(zhí),才能對病證作出準確的判斷。,4,第一節(jié)、望診,望診:是醫(yī)生運用視覺觀察病人的神色、形態(tài)、局部表現(xiàn)、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質(zhì)的變化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望診在中醫(yī)診斷學中占有重要

2、的地位,被列為四診之首,并有“望而知之謂之神”之說。 由于人體臟腑、氣血、經(jīng)絡等變化,均可以反映于體表的相關部位或出現(xiàn)特殊表現(xiàn),因而通過望診能夠認識和推斷病情。 望診的分類:全身望診和局部望診,5,一、全身望診,全身望診:是醫(yī)生在診察病人時首先對病人的精神、面色、形體、姿態(tài)等整體表現(xiàn)進行扼要地觀察,以期對病性的寒熱虛實和病情的輕重緩急獲得一個總體的印象。然后再在此基礎上,根據(jù)診病的需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觀察。,6,(一)望神,望神:是觀察人體生命活動的整體表現(xiàn)來判斷病情的方法。 神的含義:廣義是指高度概括的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xiàn),狹義是指神志、意識、思維活動。 意義:觀察病人神的旺衰,可以了解其精

3、氣的盛衰,判斷病情的輕重和預后。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7,1、得神:提示正氣充盛,臟腑功能未衰,或病情較輕,預后良好。 2、少神:提示正氣已傷,臟腑功能不足,多見于虛證。 3、失神:提示正氣大傷,臟腑功能虛衰,病情嚴重,預后較差。 4、假神:“回光返照”或“殘燈復明”,提示乃病情惡化,臟腑精氣將絕,預后不良。,8,(二)望色,皮膚色澤,是臟腑氣血之外榮,因而望色能了解臟腑功能狀態(tài)和氣血盛衰情況。 素問:“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 根據(jù)五行學說和藏象理論,五色配五臟,故五色變化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精血盈虧。,9,1、常色:分主色和客色。主色指由稟賦所致、終生不變的色澤;客色指受季節(jié)氣候、生

4、活和工作環(huán)境、情緒及運動等不同因素影響所致氣色的短暫性改變。 2、病色:包括五色(青、黃、赤、白、黑)善惡與變化。 五色善惡主要通過色澤變化反映出來,提示病情輕重與預后吉兇。,10,青色:主寒證、痛證、驚風、血瘀。 赤色:主熱。 黃色:主濕、虛、黃疸。 白色:主虛、寒、失血。 黑色:主腎虛、水飲、瘀血。,11,(三)望形體、動態(tài),一、望形體:形體指病人的外形。 1.胖瘦 2、浮腫 3、瘦癟 二、望動態(tài):動態(tài)指病人的行、走、坐、臥、立等體態(tài)。 1、動靜 2、咳嗽 3、抽搐 4、偏癱 5、痿痹,12,二、局部望診,局部望診是在全身望診的基礎上,再根據(jù)病情和診斷的需要,對病人的某些局部進行深入、細致

5、地觀察。人為有機整體,整體的病變可反映于各個局部,局部的病變也可影響全身,故觀察局部的異常變化,亦有助于了解整體的病變。 局部望診的內(nèi)容包括望頭面、五官、頸項軀體、皮膚、毛發(fā)等。,13,一、望頭面 二、望五官 1、望眼:眼部內(nèi)應五臟,其中目眥血絡屬心,白睛屬肺,黑眼屬肝,瞳子屬腎,眼泡屬脾。 2、望耳:主要反映腎與肝膽的情況。 3、望鼻:主要反映肺與脾胃的情況。 4、望口唇:主要反映脾胃的情況。 5、望齒齦:主要反映腎與胃的情況。 6、望咽喉:主要反映肺胃與腎的情況。,14,三、望頸項軀體 四、望皮膚 1、望外形 2、望斑疹 2、望癰毒疔癤 五、望毛發(fā) 注意色澤、分布及有無脫落等情況。,15,

6、三、望排出物,望排出物是觀察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和某些排出體外的病理產(chǎn)物的形、色、質(zhì)、量的變化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1、望痰、涎、涕、唾 2、望嘔吐物 3、望大便 4、望小便,16,四、望小兒指紋,1、望小兒指紋:是通過以觀察小兒食指掌側(cè)前緣淺表絡脈的部位及形色變化來診察病情的方法。 適用于3歲以內(nèi)的小兒,于成人診寸口脈有相同的診斷意義。 小兒指紋是手太陰肺經(jīng)的分支,按部位可分為風、氣、命三關、 2、要點:浮沉分表里、紋色辨病性、淡滯定虛實、三關測輕重。,17,18,19,五、望舌,舌診是通過觀察舌象,了解機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診察方法,是望診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中醫(yī)診法的特色之一。 望舌主要是

7、觀察舌質(zhì)與舌苔的變化。 前人在長期臨床實踐中發(fā)現(xiàn)舌的特定部位與相應的臟腑密切相關:舌尖主心肺、舌邊主肝膽、舌中主脾胃、舌根主腎。 正常舌象:淡紅舌、薄白苔。,20,21,22,舌根,23,24,25,診舌的方法:一般是先看舌尖,再舌中、舌側(cè),最后看舌根部。 診舌的注意事項 1、光線的影響 2、飲食或藥品的影響 飲服某些食物或藥物,可以使舌苔著色,稱為染苔。如牛奶、蛋黃、橘子、核黃素、酸梅等。 3、口腔對舌象的影響下:鑲牙等。,26,舌象的生理變異 1、年齡因素:如兒童舌質(zhì)多淡嫩,舌苔少或剝;而老年人舌色較暗紅或帶紫暗色。 2、體質(zhì)、稟賦因素 3、性別 4、氣候因素,27,(一)望舌質(zhì),望舌神:

8、是判斷疾病預后的關鍵。 舌質(zhì)紅活明潤為有神,說明津液充足,氣血充盈,或病情輕淺,正氣未傷; 舌質(zhì)干癟晦暗為無神,說明津液虧乏,氣血虛衰,正氣已傷,病較危重的表現(xiàn)。,28,望舌色: 1、淡白舌:舌色紅少白多,主虛證、寒證。 2、紅舌:舌色鮮紅或正紅,主熱證。 3、絳舌:舌色深紅甚于紅舌,主邪熱熾盛,主瘀。 4、青紫舌:色淡紫無紅者為青舌,舌深絳而暗是紫舌,兩者常常并見。青舌主陰寒,淤血;紫舌主氣血瘀滯,瘀血。,29,30,望舌形 老嫩、胖瘦、芒刺、裂紋、 齒印、舌瘡、舌下絡脈,31,32,望舌態(tài) 1、痿軟:見于氣血兩虛筋脈失養(yǎng);肝腎陰液枯涸或熱灼陰液。 2、強硬:見于熱入心包,灼傷津液;中風;痰

9、濁阻滯。 3、震顫:見于熱極生風;虛風內(nèi)動。 4、歪斜:見于風中經(jīng)絡;風痰阻絡。,33,5、卷縮:見于熱極傷陰;陽氣暴脫,寒凝經(jīng)脈;痰濁內(nèi)阻。 6、吐弄:見于心脾有熱;疫毒攻心;小兒弄舌是驚風先兆,或久病危候;先天不足,智能低下。 7、麻痹:見于虛風內(nèi)動或肝風挾痰。 8、舌縱:見于氣血兩虛;風痰或痰火擾心;或見于危重兇兆。,34,35,36,37,(二)望舌苔,1、苔質(zhì) (1)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淺和重輕。 (2)潤燥:反映津液之存亡。 (3)腐膩:反映中焦?jié)駶峒拔笟獾氖⑺デ闆r。 2、苔色 白苔:多主表證,寒證,濕證 黃苔:多主里證,熱證 灰苔:多主痰濕,里證 黑苔:多主里證,見于病情較重者,3

10、8,3、苔形:可分全苔、偏苔、剝苔。 1)全苔主痰濕阻滯; 2)苔偏舌之左右者,多屬肝膽病證; 3)苔剝多處而不規(guī)則稱“花剝苔”,主胃陰不足; 4)小兒苔剝,狀如地圖者,多見于蟲積; 5) 舌苔光剝,舌質(zhì)絳如鏡面,稱為“鏡面舌”,為肝腎陰虛或熱邪內(nèi)陷。,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三)望舌的臨床意義,1.舌質(zhì)與舌苔的關系 2.望舌質(zhì)與望舌苔的臨床意義 1)判斷正氣的盛衰 2)辨病位深淺 3)區(qū)別病邪的性質(zhì) 4)推斷病勢的進退 5)預知病情的預后,56,第二節(jié) 聞 診,聞診是通過聽聲音和嗅氣味來診察疾病的方法。由于聲音和氣味都是在臟腑生理活動和病理變化中產(chǎn)生的,所以通過聞聲音與嗅氣味的異常變化便可診察病情。 聞診是診察病人的重要方法之一,頗受歷代醫(yī)家重視。如早在內(nèi)經(jīng)中就有根據(jù)病人發(fā)出的聲音來測知內(nèi)在病變的記載。,57,一、聽聲音 1、聲音:實熱:高亢,重粗;虛寒:輕清,懶言 2、語言 譫語:神志不清,語無倫次,語意數(shù)變,聲音高亢,為熱擾心神這實證 鄭聲:神志不清,聲音細微,語多重復,時斷時續(xù),為心氣大傷,精神散亂之虛,. 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