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語文八上第18課《阿里山紀行》練習題_第1頁
蘇教版語文八上第18課《阿里山紀行》練習題_第2頁
蘇教版語文八上第18課《阿里山紀行》練習題_第3頁
蘇教版語文八上第18課《阿里山紀行》練習題_第4頁
蘇教版語文八上第18課《阿里山紀行》練習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四單元 十八 阿里山紀行一、雙基積累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A.莽莽(mn) 山嵐(ln) 濃稠(chu)B.風靡(m) 堪稱(kn) 幢頂(chun)C.靜謐(m) 茸茸(rn) 諦聽(d)D.紅檜(hu) 雄踞(j) 鑲嵌(qin)2.下列各組詞語中書寫有誤的一項是( )A.人跡罕至 峰回路轉 清轍 姊妹B.龐然大物 分外醒目 青苔 純粹C.姿態(tài)各異 排列整肅 驟然 融會D.接風洗塵 恍如隔世 幽情 隧道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即令受此巨創(chuàng),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神木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B.下山的路上,不知誰哼

2、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個游程卻沒有看到一位阿里山姑娘。C.席上,一位美學家的夫人對我說:“臺灣人最喜歡唱的大陸歌曲是大海啊,大海,就像媽媽一樣,有些重要的活動還把它作為合唱的歌曲?!盌.售票和入站檢票的方式都使人瞬間有一種感受像是在另一個時代。4.仿照示例,以“江上白帆”為開頭寫一句話。示例:山上樹林不是倒映潭中,而是山林與水潭鑲嵌在一起,成了一幅倒置的水墨畫。仿寫:江上白帆_,_,_。5.綜合性學習?!班l(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每每讀這句詩,總會引發(fā)人們對祖國統一的熱切盼望。最近,學校開展了了解寶島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主動參與。(1)請你根據自己了解的知識,

3、向家人介紹一處阿里山的名勝。答:_(2)臺灣不僅風景優(yōu)美,而且物產豐饒,請你寫出其中的兩種物產。答:_(3)臺灣那方沃土滋養(yǎng)了精邃的文化,請你寫出對你影響較大的一位臺灣作家或一部臺灣影視作品名字。答:_二、課內閱讀閱讀課文“在樹身之間穿行了一陣”至“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回答69題。6.用四個字概括臺灣著名的紅檜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答:_、_、_、_。7.“它的樹齡大約有三千年”“這些或許是它被冠名為神木的原因吧”中的“大約”和“或許”能否刪去?為什么?答:_8.“神木”已遭雷劈,為什么“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答:_9.前文提到“不到神木,又何以能說到了阿里山”,聯系全文內

4、容,你認為選文對表達中心有什么作用?答:_三、美文品析閱讀下文,回答1014題。竹海來去王 謹大自然給四川長寧人恩賜了這片神奇的竹海。這是一片由翠綠釀造的海,是一片典雅絕美的海。 竹,系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還有人將“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可見竹是國人喜愛的典雅之物。竹枝挺拔,竹干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時青翠,凌霜傲雪,古往今來的中國文人騷客無不詠竹示雅。唐代詩人劉禹錫以詩詠竹云: “露滌鉛粉節(jié),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睋f大畫家鄭板橋一生愛竹、敬竹,竟無竹不居,并常畫竹詠竹以自勉。大詩人蘇東坡則留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言。川南長寧的竹海游,讓我的心靈得到一

5、次洗禮。在這片土地上, 開門見竹,睜眼是竹,合目記憶之簾映出的仍然是竹。竹,成為長寧人生活中的一部分,給長寧人生活注入寧靜、休閑和典雅。我們行走在120平方公里的竹海深處,導游不時給我們講解竹海的歷史與現狀,并不時穿插一些故事,增添了我們這些采風者的情趣。據說,北宋詩人黃庭堅曾來此一游,當他登上峰頂,看到如此秀美成片的竹海時,他情不自禁地贊道:“壯哉,竹波萬里,峨眉姊妹耳!”鄉(xiāng)人聞訊紛紛前來獻酒,詩人在石壁上書寫了“萬嶺箐”三個大字。至今竹海內有兩個鄉(xiāng)仍名“萬嶺鄉(xiāng)”和“萬里鄉(xiāng)”。如今的蜀南竹海保護區(qū)位于四川長寧、江安兩縣毗連的南部連天山余脈中,景區(qū)內28座山嶺全是茂密的竹林,竹波蕩漾,連片成海

6、,綠透了天府的南端。如此廣闊無際的楠竹海洋,實為國內外所罕見。1988年蜀南竹海被國務院列為中國重點風景名勝區(qū),1991年榮獲“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和“中國自然風景區(qū)十佳”的稱號。21年前,我來過一次竹海,那時的蜀南竹海,完全是一片原生態(tài)的、幽靜的綠海。沿著一條沙土路穿越竹海,可欣賞到沿路兩旁一眼望不到邊的翠竹。夜宿全部用竹材料建成的“竹海賓館”,傾聽竹濤聲聲,是難得的一種原生態(tài)的美的享受。自那以后,在我生命的旅程中,就多了一份對這片土地的情思。今天重游竹海,映現在視野里的人為開發(fā)的景點多了,停車場多了,汽車多了,游人多了,竹制紀念品一條街多了。盡管旅游開發(fā)增加了當地市縣的旅游收入,但對原生態(tài)

7、的蠶食不能不令人擔憂。呵護好竹海這一片上天的賜物,既是長寧人的責任,也是所有游人的責任。我們應有保護重于開發(fā)的理念。建議景點對汽車和游人有所限制。廣泛倡導步行或自行車的游覽方式,既環(huán)保低碳,又能讓游人更密切地親近大自然。我愿借用一句古語祝愿長寧:“竹苞松茂,日月悠長?!?(摘自2012年2月4日人民日報)10.文中說“竹是國人喜愛的典雅之物”,那么竹的典雅表現在哪里?答:_11.第段畫線句中的“據說”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答:_12. 文章第段穿插介紹了黃庭堅的故事有何用意?答:_13. 文章題目中的“竹?!痹谖闹惺窃鯓芋w現的?答:_14. 文章第段主要采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有何作用?答:_四、

8、寫作訓練15.【寫法借鑒】本文采用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按照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從進山到下山,把行蹤交代得十分清楚,并表現了景物在不同時間里的風貌神韻,給人一種動態(tài)美和整體美?!酒畏聦憽空埬阌靡撇綋Q景的寫作手法,把自己熟悉的一個景點介紹給朋友吧?。?50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選C。A項中“莽”應讀mn;B項中“靡”應讀m;D項中“檜”應讀u。2.【解析】選A。A項中的“轍”應為“澈”。3.【解析】選A。句中的頓號應改為逗號。4. 答案(示例):不是漂流江上 而是白帆與江水融合為一體 成了一幅流動的畫卷5.(1)答案(示例):阿里山的云海是臺灣八景之一。在晴天的破曉時分,登阿里山的塔山觀賞

9、云海,確是賞心樂事。但見云海茫茫,瞬息萬變,時而像連綿起伏的冰峰從山谷中冒出,時而像波濤洶涌的大海,從天外滾滾而來。(2)答案(示例):水稻 甘蔗 茶葉(3)答案(示例):作家:瓊瑤 三毛 影視作品:流星花園6.【解析】此題考查對語言的概括能力?;卮饡r,應圍繞選文第一段對紅檜樹的介紹進行概括。答案:香 高 粗 老7.【解析】此題考查對語言的品析。回答時,一般先說明詞語在句中的含義,再說明去掉后句子表達的意思與實際不相符,最后點明該詞語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答案:不能刪去?!按蠹s”和“或許”都是表示估計,不確定。說明樹齡三千年、被稱為“神木”的原因并沒有經過精確的考證。如果去掉就變成事實了,與

10、實際不相符?!按蠹s”和“或許”體現了說明語言的準確性。8.【解析】此題考查對句意的理解?;卮饡r,從“神木”表現出來的精神方面思考。答案:因為即令受此巨創(chuàng),被用碗口粗的鋼索系在另幾棵原始大樹上,神木依然拔地參天,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它那“八面威風,雄踞山間,無可匹敵”的精神依然存在,所以“它仍然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9.【解析】此題考查語段對表達中心的作用分析。要圍繞神木百折不撓的精神去領悟。答案:神木是阿里山的標志、靈魂,而阿里山又是臺灣的標志性風景區(qū),選文揭示了神木的不怕挫折,百折不撓的深邃內涵,所以也揭示了全文的思想內涵。10.【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應緊扣第段對竹的

11、描寫來回答,且應突出竹的典雅特點。答案:竹枝挺拔,竹干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時青翠,凌霜傲雪。11.【解析】此題考查對詞語作用的分析。對于這類修飾限制類詞語,應主要從詞語的意思和語言的準確度來分析。答案:不能。“據說”表示所要介紹的鄭板橋的事例不一定真實,而是聽別人傳說的。“據說”體現了用詞的嚴謹、周密。12.【解析】此題旨在考查對所敘故事作用的理解。這里在講解竹海的歷史與現狀時,插入了歷史人物的故事,能增強文章的趣味性。答案:照應前面總括的“不時穿插一些故事”一句,激起游覽者的情趣,引發(fā)人們的深思,也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13.【解析】此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卮饡r要緊扣“海”字,即是寫竹的多,體現竹的連綿無邊。答案:景區(qū)內28座山嶺全是茂密的竹林,竹波蕩漾,連片成海,綠透了天府的南端??尚蕾p到沿路兩旁一眼望不到邊的翠竹。14.【解析】此題考查對寫作手法及作用的辨析。本段中重點寫了21年前后游覽竹海的所見所感的不同,因此屬于對比。其作用是強調人們應保護大自然。答案:對比的寫作手法。通過對比,告誡人們,保護原生態(tài)環(huán)境,重于開發(fā)景點旅游;呼吁人們節(jié)制對原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