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孟子》心得_第1頁
讀《孟子》心得_第2頁
讀《孟子》心得_第3頁
讀《孟子》心得_第4頁
讀《孟子》心得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讀孟子心得 孟子的文章在中學課本上屢見不鮮,他那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婦孺皆知。那時讀起就被他的淺顯易懂的文字所吸引,并折服于他那極富雄辯的口才。于是,找來全著來看,頃刻間,一個偉大先賢矗立在我眼前。 司馬遷曾給孟子很高的評價,稱其“道既通”,并將他與孔子并稱為“孔孟”以流傳后世。東漢的趙歧注解孟子時說 :孟子一書無所不包 , 天地萬物、 仁義道德、 人命禍福 ,承傳并弘揚了儒家思想 ,所以他稱孟子為亞圣。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他生于戰(zhàn)國,看到天下這么亂,百姓們受苦受難,時代問題太嚴重,就決定要盡力傳播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能成功,于是他退而著述,和他的學生完成了充滿光彩的孟子一書。孟子一書共

2、有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他的語言風格干凈有力、滔滔不絕、極富雄辯。他所講的內容多為嚴肅的內容,不過他生動的行文,讓人讀起忍俊不禁。想起個例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他從莊暴哪里知道齊宣王喜歡音樂,他見到齊宣王后就問:“我聽莊暴說大王愛好音樂,有沒有呢?”齊宣王知道孟子又要講大道理,便“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又有一次孟子對他講了一通仁義的話,齊宣王不耐煩的說:“大哉鹽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泵献又皇怯昧撕喓唵螁蔚囊痪湓捑颓逦墓蠢粘隽她R宣王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孟子有淵博的知識和很高的道德修

3、養(yǎng),他的精神境界的崇高之處在我國學術史上影響至深,并親他的思想對我國的哲學思想的發(fā)展、民族道德觀的形成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鬃拥乃枷牒诵氖恰叭省保献右怖^承了孔子的這個思想,他勸告那些統(tǒng)治階級要對老百姓們實行“仁政”,而這一學說成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他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的思想,他認為,一個國家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還說過:國君與錯,臣民可以規(guī)勸,規(guī)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奥務D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希望“仁政”統(tǒng)一天下,反對兼并戰(zhàn)爭。在經(jīng)濟上,發(fā)展“仁政”就必須“制民恒產”,每家要有最起碼的生產資料;要“無奪農時”,要保證農民有勞動時間

4、;要“省刑罰,薄稅斂”,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質生活條件。儒家的思想原則是向善,而“性善”這個詞也在孟子里出現(xiàn)了兩次。第一次的用語是學生的綜合記載,如“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第二次也是出于學生之口,公都子問:“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孟子常說:孝悌、孝悌忠信、仁義忠信、仁義禮智,他認為孝悌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是善的開始,(“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孟子把對老人的尊重作為實現(xiàn)其理想的王道政治的必要條件和重要標志。他主張“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即不只是敬養(yǎng)一己之父母,而且還要尊重別人的父母、所有的老人、長者;不只是慈愛自己的子女,同時也慈愛別人的子女。只有

5、這樣,才能做到“天下可運于掌”。 還有從孟子所說的“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可以看出。孝是孟子“仁政”主張的重要內容和基本條件之一。孟子對孔子孝論的提升對于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對今天,弘揚孝與尊老傳統(tǒng),從而促進家庭和睦,保持社會穩(wěn)定,有著重要意義。他所推崇的是“仁義忠信,樂善不倦”,便直接把“仁”和“善”聯(lián)系到一起。他認為善行必須出于真誠。 “不明乎善,不誠其身矣.” ,“是故,

6、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蔽矣X得孟子的這一觀點對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從性本善的先天品德出發(fā),通過后天的學習、教育,去發(fā)現(xiàn)人們思想中的“善”,用富有道德意義的教育內容去感化教育對象,不僅能夠提高個人的道德境界,而且可以為社會創(chuàng)造更多的價值。我之所以喜歡孟子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是他有著大丈夫精神,那種浩然之氣是儒家特有的,正是因為他修煉了內心,就會覺得心安理得,于是就充滿了正義的力量,做了好事,做久了內心就會覺得充實吧。堅持自己的志向是孟子培養(yǎng)浩然之氣的一個表現(xiàn)。孟子有一段著名的文字:“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

7、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徵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彼焉钌系囊磺写煺?,都列為修養(yǎng)心志的方法,越立于厄境,越能鍛鑄自己之精神。在面對外在的誘惑時,在面對失敗、身體的痛楚時,個人需要緊緊抓住自己的理想信念,堅持原有的志向而不變,所以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什么時候,面對什么樣的情況和誘惑,都不能夠干擾、影響自己的志向。這有個例子: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8、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痹唬骸八木持畠炔恢?,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在孟子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許多類似的片段。我們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孟子在面對君王時的凜然正氣。他敢于說出自己的真實見解,敢于批駁諸侯王的暴政和不仁不義。孟子,是個真人,敢于說真話的人。與孔子相比,孟子更坦誠,率真,對統(tǒng)治者的批判更犀利,更不留情面。我感覺,孟子有豪俠之氣。他自述:“我知言,我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边@種浩然正氣,正是孟子更親近庶人民眾,所以,他才會最終發(fā)展為那種崇高的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痹诿献又?,還沒有人敢“顛覆”君位“至高無上”的傳統(tǒng)。他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仰望孟子這樣的先賢,也懷念魯迅、巴金等作家學者,他們都是敢說真話,敢于直面現(xiàn)實的偉人!只有這樣的人多了,社會才會興旺發(fā)達??!讀懂孟子就會發(fā)現(xiàn),孟子一書在現(xiàn)在社會最有益處的就是告訴我們。人應該要有主觀,一定要有原則性,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