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7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二單元第5課張中丞傳后敘,【助讀鏈接】一、背景回放追記英雄事跡彰顯正義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安慶緒(安祿山之子)部將尹子奇率領(lǐng)十三萬大軍攻睢陽,張巡、許遠率兵七千人堅守數(shù)月,終因糧盡兵絕,睢陽陷落。張巡及部將三十,六人殉國,許遠被叛軍擄至洛陽,不屈而死。睢陽保衛(wèi)戰(zhàn)遏制了叛軍的攻勢,捍衛(wèi)了江淮地區(qū)人民的生命與財產(chǎn),為唐軍積蓄力量,準備反攻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因而張巡、許遠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贊揚傳頌。但當(dāng)時一些坐觀睢陽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為開脫自己的罪過,為自己的可恥行為辯解,同某些嫉妒張、許功績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詆毀張、許等人。說他們不該困守孤城,使百姓遭殃。張巡的友人李翰寫了張巡傳來紀念張巡。但是沒有為許遠、雷萬春等人作傳。,韓愈對污蔑張、許等人的行為深惡痛絕,又因為他有希望改革朝政,重振大唐雄風(fēng),強烈反對藩鎮(zhèn)割據(jù)的政治抱負,所以于元和二年(807),寫下了這篇文章。,二、文體知識序“序”是文章體裁的一種,古人常用它來說明著作寫作出版的情況,和對作家作品的介紹評論,一般放在書前,變稱作“敘”或“引”?!昂笮颉背邆洹靶颉钡淖饔猛?還可對著作進行補充、批語或反駁,一般放在書后。,三、文化常識古代的審計監(jiān)察官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官名。漢代御史大夫下設(shè)兩丞,一稱御史丞,一稱御史中丞。因中丞居殿中而得名。掌管蘭臺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nèi)領(lǐng)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東漢以后,以中丞為御史臺長官,統(tǒng)領(lǐng)十三州刺史和侍御史,指揮他們監(jiān)察天下郡國官吏、審計上報的各類文件賬簿等,對三公、九卿有彈劾之權(quán)。,微言大義韓愈名言警句1.讀書患不多,思義患不明;患足已不學(xué),既學(xué)患不行。2.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3.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4.書山有路勤為徑,學(xué)海無涯苦作舟。5.少年樂新知,衰暮思故友。,【初讀思考】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第1段是引子,借評論李翰的張巡傳交代了本文寫作的緣起。b.文章先后否定了許遠辭服于賊、城之陷自許遠與責(zé)巡、遠二公死守危城的錯誤觀點。,c.南霽云向賀蘭進明求救兵不成,想投降敵人,以便找機會報賀蘭進明見死不救之仇。d.文章最后詳敘張巡博學(xué)與英勇就義的事跡,簡敘許遠寬厚的為人,主次分明。,【解析】選c?!跋胪督禂橙?以便找機會報賀蘭進明見死不救之仇”于文無據(jù)。,2.“后敘”是一種怎樣的文體?韓愈為什么要寫張中丞傳后敘?答案:寫在文章后面的跋文叫后敘。因為作者認為張巡傳對張巡等的記敘有所缺漏,所以寫“后敘”對張巡、許遠等人的事跡做出補充。,一、閱讀課文1、2自然段,完成下面問題。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愈與吳郡張籍閱家中舊書,得李翰所為張巡傳。翰以文章自名,為此傳頗詳密,然尚恨有闕者:不為許遠立傳,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遠雖材若不及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1)與巡死先后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為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于賊。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2)當(dāng)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3)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眾,必以其言為信。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為。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為之邪?,1.下列有關(guān)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序”是文章體裁的一種,古人常用它來說明著作寫作出版的情況,和對作家作品的介紹評論,一般放在書前,便稱作“敘”或“引”。b.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學(xué)校,后也泛稱學(xué)?;蚪逃聵I(yè)。孟子中有:“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c.太學(xué),是中國古代的國立學(xué)校。太學(xué)博士是學(xué)校里學(xué)位最高、學(xué)問最淵博的人。d.“后敘”可對著作進行補充,一般放在書后。本文是作者在閱讀李翰所寫的張巡傳后,對有關(guān)材料做的補充和議論,所以題為“后敘”。,【明確】選c。古代太學(xué)博士是學(xué)校的主持和講授者,不是一種學(xué)位。,2.第2段中,韓愈駁斥了什么論調(diào)?是如何駁斥的?【明確】韓愈駁斥了“畏死而辭服于賊”的錯誤論調(diào)。在駁斥時,韓愈列舉了兩個事實論據(jù):第一,大敵當(dāng)前,許遠不顧身份尊貴,與張巡齊心抗戰(zhàn);第二,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許遠仍舊“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3.解釋下列句中的詞語。(1)翰以文章自名(以:介詞,_。名:名詞作動詞,_)(2)然尚恨有闕者(尚:副詞,_。恨:動詞,_。闕:_)(3)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載:動詞,_。首尾:古今異義詞,古義:_;今義:頭和尾),憑,稱,道,還,遺憾,缺失,記載,始末,事跡詳情,(4)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竟:副詞,_。俱:副詞,_)(5)城陷而虜(虜:動詞本身表被動,_)(6)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古今異義詞,古義:_;今義:把事項告訴人知道;通知事項的文書或口信。志:名詞,_),最終,都,被(叛軍)俘虜,深知,深,入了解,心志,(7)疑畏死而辭服于賊(辭服:動詞,_)(8)所欲忠者(忠:形容詞作動詞,_)(9)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待:_。相:_。且:_),請降,投降,效忠,等待,互相,將,(10)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數(shù)日:古今異義詞,古義:_;今義:多日)(11)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烏:疑問代詞,_。壞:_),計算著日子,哪,被,攻破,4.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譯文:_(2)譯文:_(3)譯文:_,睢陽城失陷后,(許遠)被叛軍俘虜。,憑借(這些條件)來與敵人對抗而不投降呢?,他們所想效忠的,就是國家和皇帝。,二、閱讀課文第3自然段,完成下面問題。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1):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于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當(dāng)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茍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dāng)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shù);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huán)也(2):不追議此,而責(zé)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于逆亂,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1.第3段中,作者認為睢陽陷落不是張巡、許遠的個人過失,其理由是如何提出的?,【明確】作者先以人死和繩斷兩個比喻,論證了睢陽之陷落,許遠不當(dāng)獨任其責(zé)。后又從張巡、許遠“以千百就盡之卒,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和當(dāng)時一部分袖手旁觀的朝廷官員進行正反對比,充分揭示并證明了睢陽城陷入敵手是必然的后果,守城的烈士沒有責(zé)任。,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詬:_。見:_)(2)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引:_。絕:_。絕:動詞作名詞,_),毀謗,見,解,見地,拉,斷,斷裂的地方,(3)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從而:古今異義詞,古義:_;今義:連詞,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結(jié)果、目的等;因此就。尤:動詞,_)(4)如此卓卓(卓卓:形容詞,_)(5)寧能知人之卒不救(寧:疑問副詞,_。卒:副詞,_),從,跟從;而,表修飾,責(zé)備,責(zé)怪,突出,難道、豈,最終,(6)棄城而逆遁(逆:副詞,_)(7)及其無救而且窮也(而且:古今異義詞,古義:_;今義:連詞,表示進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僅”等跟它呼應(yīng)。窮:形容詞,_),事先,預(yù)先,而,而,且;且,副詞,將要,困頓,絕望,(8)將其創(chuàng)殘餓羸之余(將:動詞,_。創(chuàng):_。羸:形容詞,_)(9)其講之精矣(講:名詞,_。精:形容詞,_)(10)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也(設(shè):動詞,_),帶領(lǐng),受傷,弱,謀劃,周密,編造,3.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譯文:_(2)譯文:_,拉一根繩子而把它拉斷,它一定有個斷裂的,地方。,掌握著強大的兵力而見死不救的人,睢陽城,四周都有。,三、閱讀課文4、5自然段,完成下面問題。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親祭于其所謂“雙廟”者。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云: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币虬嗡宓稊嘁恢?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圖,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愈貞元中過泗州,船上人猶指以相語。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即不屈。,張籍曰:有于嵩者,少依于巡。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籍大歷中于和州烏江縣見嵩,嵩時年六十余矣。以巡初嘗得臨渙縣尉,好學(xué)無所不讀。籍時尚小,粗問巡、遠事,不能細也。云:巡長七尺余,須髯若神。嘗見嵩讀漢書,謂嵩曰:“何為久讀此?”嵩曰:“未熟也?!毖苍?“吾于書讀不過三遍,終身不忘也?!币蛘b嵩所讀書,盡卷不錯一字。嵩驚,以為巡偶熟此卷,因亂抽他帙以試,無不盡然。嵩又取架上諸書試以問巡,巡應(yīng)口誦無疑。嵩從巡久,亦不見巡常讀書也。為文章,操紙筆立書,未嘗起草。初守睢陽時,士卒僅萬人,城中居人戶亦且數(shù)萬,巡因一見問姓名,其后無不識者。巡怒,須髯輒張。及城陷,賊縛巡等數(shù)十人坐,且將戮,巡起旋,其眾見巡起,或起或泣。巡曰:“汝勿怖!死,命,也?!北娖荒苎鲆?。巡就戮時,顏色不亂,陽陽如平常。遠寬厚長者,貌如其心,與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為兄,死時年四十九。嵩貞元初死于亳、宋間?;騻麽杂刑镌谫?、宋間,武人奪而有之,嵩將詣州訟理,為所殺。嵩無子。張籍云。,1.文中講了賀蘭進明的哪些事?表現(xiàn)了他的什么性格?【明確】事例:(1)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2)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性格:善嫉,自私,愛才。,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屢道于兩府間(從事:古今異義詞,古義:_;今義:投身到(事業(yè)中去)。道:名詞作動詞,_)(2)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嫉:動詞,_。聲威:名詞,_),任職,來往,忌妒,聲名威望,(3)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聽:_。具:_。延:_)(4)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食:名詞作動詞,_。義:名詞作狀語,_)(5)此矢所以志也(志:通假字,_),接受、,聽從,準備,延請,吃,從道義上,通“識”,標志,標識,(6)即牽去(牽:動詞,_)(7)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降:動詞的使動用法,_。應(yīng):動詞,_)(8)嵩常在圍中(常:通假字,_),綁縛,使投,降,答應(yīng)、回答,同“嘗”,(9)因亂抽他帙以試(因:副詞,_。試:動詞,_)(10)巡因一見問姓名(因:介詞,_)(11)巡起旋(旋:動詞,_),就,試驗,憑借,環(huán)視、向四周看,3.將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譯文:_(2)譯文:_(3)譯文:_,(他)備辦了佳肴和音樂,請南霽云入座。,我回去打敗叛軍后,一定要消滅賀蘭進明,這支箭就是我這一決心的標志!,張籍當(dāng)時年紀還小,只是粗略地問了一下張,巡、許遠的事,未能問得很仔細。,(4)譯文:_(5)譯文:_,曾經(jīng)看見于嵩讀漢書,對于嵩說:“為,什么老讀這本書?”,張巡就刑時,面色不變,神態(tài)自若像平常一,樣。,歸類記一記一、通假字1.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2.及巡起事,嵩常在圍中,二、一詞多義1.名(1)翰以文章自名(名詞作動詞,稱道)(2)其名為鯤(逍遙游)(名詞,名字、名稱)(3)名余曰正則兮(離騷)(動詞,命名、取名)(4)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處也(口技)(動詞,說出),2.志(1)不能通知二父志(名詞,心志)(2)此矢所以志也(通“識”,標志,標識)(3)便扶向路,處處志之(桃花源記)(動詞,做標志),(4)齊諧者,志怪者也(逍遙游)(動詞,記錄,記載)(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陳涉世家)(名詞,志向),3.蒙(1)獨蒙愧恥求活(動詞,蒙受、遭受)(2)尋蒙國恩,除臣洗馬(陳情表)(動詞,受)(3)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陳情表)(敬辭,承蒙),4.見(1)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名詞,見解,見地)(2)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動詞,看見,見到)(3)扁鵲復(fù)見(扁鵲見蔡桓公)(動詞,進見、會見)(4)漸見愁煎迫(孔雀東南飛)(表被動,被)(5)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敕勒歌)(動詞,出現(xiàn)),5.引(1)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動詞,牽,拉)(2)引喻失義(出師表)(動詞,援,據(jù))(3)恭疏短引(滕王閣序)(名詞,文體名,序)(4)引而不發(fā)(動詞,開弓),三、詞類活用1.名詞的活用(1)名詞作動詞翰以文章自名屢道于兩府間云雖欲獨食,(2)名詞作狀語外無待而猶死守戰(zhàn)百萬日滋之師云雖欲獨食,義不忍,2.動詞的活用(1)動詞作名詞其絕必有處(2)動詞的使動用法又降霽云,云未應(yīng),3.形容詞的活用(1)形容詞作名詞不樂成人之美(2)形容詞作動詞所欲忠者遠之不畏死亦明矣,四、古今異義1.又不載雷萬春事首尾2.不能通知二父志3.雖愚人亦能數(shù)日而知死處矣4.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5.及其無救而且窮也,6.愈嘗從事于汴、徐二府7.其老人往往說巡、遠時事8.皆感激為云泣下9.巡應(yīng)口誦無疑10.顏色不亂,五、特殊句式1.無所疑忌(固定句式)2.城陷而虜(被動句,無被動標志)3.所欲忠者,國與主耳(判斷句,“者”表判斷)4.何為久讀此?(賓語前置句,賓語“何”置于“為”前)5.遠寬厚長者(判斷句,“者”表判斷),【審美鑒賞】1.寫張巡,卻從許遠入手,韓愈為何這樣處理?【明確】寫許遠就是為了寫張巡,因為二人同為睢陽保衛(wèi)戰(zhàn)的靈魂人物,同樣忠君愛國,彪炳千古。義正詞嚴地為許遠辯白,就是為了凸顯張巡的愛國精神。這種寫法大筆開合,具有大家風(fēng)范。,2.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映襯和襯托的手法,請舉例分析。,【明確】(1)許遠官職本在張巡之上,因巡賢能,授權(quán)于巡,自然其下,并最后一起守城而死。這里既突出了許遠的謙和讓賢,又映襯出張巡的杰出才能。(2)睢陽城被攻破后,敵人勸降南霽云,張巡呼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這里一呼一答,既寫出了張巡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又寫出南霽云想保存實力,伺機復(fù)仇的心理。而且從他的答語中,可見張巡在部下眼中的崇高威望,兩個相互映襯,更見英雄氣概。(3)文中南霽云乞救于賀蘭進明一段,是以反面人物賀蘭進明的卑鄙無恥,襯托南霽云的忠肝義膽和剛烈性格,刻畫人物極其傳神。,3.本文題為“張中丞傳后敘”,而第四段卻寫南霽云乞師就義,第五段則寫于嵩逸事。作者為什么這樣寫?,【明確】南霽云乞師就義一事,一方面敘寫的是整個睢陽戰(zhàn)役無數(shù)忠勇義烈事跡中的一例,是對張巡的襯托;另一方面,又是用事實進一步加強對“設(shè)淫辭而助之攻”的小人的回擊。南霽云乞師的對象,就是“擅強兵坐而觀”的賀蘭進明。南霽云不受誘惑,不僅表現(xiàn)了他和戰(zhàn)士同甘苦共患難的感情,又是對賀蘭之流的斥責(zé)。,至于于嵩逸事,乍看似閑筆,但嵩之死可反襯出當(dāng)時叛軍的猖獗。而這種混亂,正是思想輿論的社會根源。把于嵩的不幸遭遇置于篇末,既讓人在掩卷之時想出張、許等人的冤屈,又暗示了鏟除割據(jù)勢力的刻不容緩。這些事,看似不經(jīng)意地信手拈來,但卻都圍繞主旨展開,章法渾成而絲毫不游離文章中心。,【備選要點】1.文章第二、三段已經(jīng)有力地駁倒了誣蔑張巡、許遠的流言,為何還要寫四、五兩段呢?,【明確】從表達方式來看,前者雖有擺事實,但主要是通過議論、抒情,用熾熱嚴密的文筆直接為英雄辯白明志;而后者主要是記敘、描寫,將張巡的形象通過具體事件的刻畫展示于讀者眼前,真實可感,令人心生感佩。從人物形象塑造來看,前者主要塑造了張、許忠君報國之形象;后者通過南霽云形象的陪襯以及張,巡就義之場景的描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1年中國筷子/更座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甘肅省隴南市名校2024年中考三模數(shù)學(xué)試題含解析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qū)龍江鎮(zhèn)重點達標名校2024屆中考四模數(shù)學(xué)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公司廠級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B卷】
- 2025企業(yè)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答案典型題匯編
- 2025年項目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答案精練
- 說題比賽-福建漳州地區(qū)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上學(xué)期期中聯(lián)考短文寫作答題技巧解析課件
- 2025新入職員工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全面
- 2025年公司廠級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及答案(真題匯編)
- 2025員工三級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附參考答案【預(yù)熱題】
- 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qū)2024-2025學(xué)年統(tǒng)編版二年級下冊期中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鐵路調(diào)車綜合實訓(xùn)鐵鞋的使用和注意事項課件
- 加油站安全事故案例課件
- 無人機配送技術(shù)發(fā)展-全面剖析
- 第14課 遼宋夏金元時期的科技與文化 教案2024-2025學(xué)年七年級歷史下冊新課標
- 廣東省江門市2025屆高三下學(xué)期一?;瘜W(xu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 監(jiān)理實施細則模板(信息化、軟件工程)
- 2025年中共涼山州委辦公室面向全州考調(diào)所屬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高頻重點模擬試卷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夏季貨車行車安全教育
- 【基礎(chǔ)卷】同步分層練習(xí):五年級下冊語文第14課《刷子李》(含答案)
- 2025年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zé)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