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1頁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2頁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3頁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4頁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1閉卷部分(共40分答題時間20分鐘) (一)認識歷史離不開實物史料,離不開實物、文獻等多種史料的比對互證。(共10分)下列六幅圖片中的實物均可作為認識歷史的證據(jù)。1可用于證明“半坡人制陶技藝水平”的是。(用字母表示)2可用于證明“秦朝加強對全國統(tǒng)一管理”的是。(用字母表示)3可用于證明“清朝時西藏地區(qū)接受中央政府管轄”的是。(用字母表示)4可用于證明“商代青銅文化杰出成就”的是。(用字母表示)5研究商朝歷史最可信的材料來自( )A神話傳說與民間故事B小說戲曲與影視作品C打制石器與洞穴譬畫D文獻記載與遺址遺物(二)百年世博,追懷歷史淵源,折射文明進程,凸顯時代風云,昭示人類愿景。(共18分)1展現(xiàn)源遠流長的文明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眾多國家館的主題之一。館內(nèi)有象征養(yǎng)育這片古老文明的母親河尼羅河的景觀設計;伊拉克館內(nèi)重現(xiàn)了目前所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成文法典 法典。21851年,倫敦世博會展出了國人改良的蒸汽機,以此為動力的大機器生產(chǎn)使該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展出了發(fā)電機,預示人類即將進入 時代。31958年,布魯塞爾世博會的蘇聯(lián)館展出了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模型;1970年,大阪世博會的美國館陳列著小小的“月亮石”。美蘇兩國科技展品的背后折射出( )A區(qū)域沖突如火如茶B亞非國家不斷崛起C民權運動方興未艾D超級大國爭奪霸權41958年,“原子球”成為布魯塞爾世博會的標志性建筑,標志著 作為一種新能源將越來越多地運用于和平事業(yè)。5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陜西館以盛唐時期的長安城為背景。 (皇帝)統(tǒng)治時期出現(xiàn)的“貞觀之治”局面奠定了盛世唐朝的基礎。6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上海館以“永遠的新天地”為主題。1921年7月23日,新天地的石庫門見證了的誕生:1990年,她還見證了上海開發(fā)開放。(三)抗戰(zhàn)時期的漫畫作品,藝術地再現(xiàn)了那段令人悲憤、激昂的歷史,透射出藝術家的敏銳、良知與情感。(共12分)下列五幅漫畫創(chuàng)作于20世紀30年代。1圖一創(chuàng)作于1936年,標題為“蜿蜒南下”。該圖揭露了日寇 ( )A制造“九一八事變”奴役我東北人民B從長城以北地區(qū)向華北地區(qū)侵略擴張C發(fā)動“盧溝橋事變”開始了全面侵華D占領南京時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2按照圖二作者的意圖,畫中士兵們正在思考的( )A聲討張楊兵諫,B堅持安內(nèi)攘外C擁護全民抗戰(zhàn)D放棄反蔣抗日3圖三創(chuàng)作于1937年,畫中的“刀”喻指( )A淞滬會戰(zhàn)B平型關大捷C武漢會戰(zhàn)D臺兒莊戰(zhàn)役 4使圖四中日寇犯愁、惱火的勁旅是( )A蔣介石嫡系部隊B八路軍和新四軍C中國人民解放軍D各地軍閥的軍隊5圖五創(chuàng)作于1938年,標題是“日本的泥腳”。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是: 6作為史料,上列五幅漫畫足以說明()A抗戰(zhàn)后期敵我軍事力量的變化B日本帝國主義必將失敗的下場C國民政府在抗日戰(zhàn)爭中的作用D作者對抗日戰(zhàn)爭的立場和態(tài)度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II開卷部分(共60分答題時間40分鐘)(一)歷史文獻名作,凝聚著人類文明發(fā)展的智慧,留下了人類思想解放的軌跡。(共8分)1“凡未經(jīng)議會同意,以國王權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實施之僭越權力,為非法權力”。出自 。2“這些聯(lián)合一致的殖民地從此成為、而且按其權利必須成為自由獨立的國家”。出自 。3“在權利方面,人們生來是而且始終是自由平等的”。出自 。4“無產(chǎn)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自己頸上的鎖鏈。而他們所能獲得的卻是整個世界”。出自 。(二)新航路的開辟,催生了全球化的浪潮,改變了各個民族、國家的命運。(共12分)下面兩幅地圖反映了1519世紀世界歷史進程的主要特點。1上圖為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圖中所示航線的開辟者是及其船隊這一航線的開辟證實了 學說。219世紀60年代通過自上而下改革確立資本主義制度的是 和 。(用下圖中的字母表示)3有人說,19世紀末非洲大陸被西方瓜分的根本原因是新航路的開辟。這個說法是否正確?為什么?(三)歷史題材的藝術作品不僅能再現(xiàn)歷史場景,而且反映了創(chuàng)作者對歷史的認識。(共12分)下列四幅劇照選自美國影片拯救大兵瑞恩中諾曼底登陸的場景。1 四幅劇照是否屬于研究諾曼底登陸的原始史料?為什么?(2分)2.這些劇照反映了諾曼底登陸的哪些重要信息?(至少寫出2個,4分)3.如果要核實這些信息的真實性,可以通過哪些途徑或方法?(至少寫出3個,6分)(四)各國的對外交往都呈現(xiàn)出鮮明的時代特點,也反映了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綜合實力。(共28分)1古代中國著名的絲綢之路最早開通于( )A秦朝B漢朝C唐朝D宋朝2佛教經(jīng)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對中國的思想文化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下列四幅圖片中能說明這種影響的是( ) 3氣象恢弘的唐朝加強了與周邊各國的聯(lián)系。下列四幅圖片中可用于說明唐代中外交往史實的是( )ABCD4“明朝前期,鄭成功七下西洋,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促進了與亞非各國的經(jīng)濟文化交流”。這句話中,表述錯誤的是( )A時間B人物C地點D影響5今天數(shù)學課中關于點、線、面等幾何名詞的確定,歸功于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貢獻的( )A徐光啟與利瑪竇B祖沖之與馬可波羅C祖沖之與利瑪竇D徐光啟與馬可波羅6突出反映清朝統(tǒng)治者帝國心態(tài)的言論是( )A“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B“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C“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萬不能及”D“天朝物產(chǎn)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來貨物以通有無”7列強的隆隆炮火打開了中國閉關鎖國的大門,民族危機。日益加深。鴉片戰(zhàn)爭后,作為“國中之國”的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但客觀上也成為中國了解和學習西方文化與制度的窗口。進入20世紀,先進的中國人曾高舉起“民主”與“科學”的旗幟,掀起了 運動。之后,中國共產(chǎn)黨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贏得了民族獨立和解放。8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走向世界的歷程中,對外交往取得了巨大成就。寫出共和國“對外交往、走向世界”歷程中的三個重要年份,并說出選擇的標準及理由。2010年上海市初中學生學業(yè)考試歷史試卷答案要點和評分說職明注意:下列屬于解釋性的回答,大意正確,均可酌情給分。I閉卷部分(共40分)一、(每空2分,共10分)1C2B3F4E5D二、(每空2分,共18分)1埃及漢穆拉比2英電氣3I)4核能(原子能)5李世民(或唐太宗)6中國共產(chǎn)黨浦東三、(每空2分,共12分)1R2C3A4B5。中國軍民的頑強抵抗;日軍速戰(zhàn)速決戰(zhàn)略的失敗;抗戰(zhàn)進入相持階段等(任答l條即可)6D開卷部分(共60分)一、(每空2分,共8分)1.權利法案2.獨立宣言3.人權宣言4.共產(chǎn)黨宣言二、(每小題4分,共12分)1麥哲倫(2分)地圓(2分)2BC(各2分)(順序可顛倒)3不正確。(2分)新航路開辟以后,西歐國家走上了殖民擴張道路,伴隨著這些國家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和殖民擴張的持續(xù),到19世紀末非洲被瓜分完畢。所以導致非洲被瓜分的根本原因是資本主義的殖民擴張體制。(2分)三、(共12分)1不是。(1分)因為它們不是歷史事件本身的遺跡遺物(或“因為它們經(jīng)過了電影藝術方式的加工處理”)。(1分)2登陸的時間;登陸的地理環(huán)境(氣候、地形等);美軍的武器裝備(頭盔、軍服、槍械等);參戰(zhàn)部隊;戰(zhàn)爭的狀況(規(guī)模、慘烈程度等)。(任寫2條即可,每條2分)3查找檔案資料;查閱當事人的回憶錄;實地探訪考察;比對戰(zhàn)地記者的影像資料;考察諾曼底登陸的博物館、展覽館;查考史學家的相關研究成果等。(任寫3條即可,每條2分)四、(共28分)1B(2分)2C(2分)3.C(2分)4B(2分)5.A(2分)6D(2分)7租界(2分)新文化(2分)8本小題評分可從下列五個方面考慮:(12分)(1)舉例:每列出一個符合題意的年份給1分,共3分。(2)理由:針對年份分別列出有說服力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