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苗移栽技術.doc_第1頁
玉米育苗移栽技術.doc_第2頁
玉米育苗移栽技術.doc_第3頁
玉米育苗移栽技術.doc_第4頁
玉米育苗移栽技術.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玉米育苗移栽技術 摘要:玉米是吉林地區(qū)主要糧食作物之一,玉米育苗移栽是玉米豐產栽培搶抓農時配套技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關鍵詞:玉米;育苗;移栽技術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5-0089-11 規(guī)范化育苗1.1 苗床選擇選擇背風、向陽、距離移栽地較近或移栽地里。苗床地向陽有利于增大采光面和延長光合時間。背風是有利于增溫、保墑,有利幼苗健壯生長。1.2 建造苗床建造坑式苗床,一般寬1.5m,覆膜寬2.2m,床體長度隨實際自然情況而定。每個育苗床的面積按移栽667m2需15m2計算。育苗床提前十天準備好,床底土層要求精細平整,并撒一層沙土,以利通氣性。1.3 育苗土的配制育苗土采用“55115”配方,即每667m2本田苗床(即15m2)用500kg過篩的疏松肥沃表土,500kg篩細的優(yōu)質腐熟有機肥,10kg篩細的過磷酸鈣,1kg硫酸鋅,500克硼肥加適量清糞水充分拌勻,其濕度以手捏成團,落地即散為宜。床土配制好后即可使用。1.4 肥球制作將事先拌好的營養(yǎng)土捏成直徑5cm,高8cm的紡錘型球體,球中心鑿一個直徑0.5cm大小,深大約2.22.5cm的小窩,整齊擺放在育苗床內。1.5 種子催芽育苗播種前將優(yōu)質精選的玉米種子進行浸種催芽,用約3841的溫水浸種812小時后(按品種適當控制時間),撈起種子進行催芽24小時,當種子露白,即可播種,播種時將胚朝下播一粒催芽的種子于播種孔里,要求播種深度一致。1.6 蓋土覆膜種子播好后,撒蓋11.5cm厚的細土,澆足、澆透水分,使表土略有水漬,待收水后,在苗床四周開一淺溝,用2m長的竹片每間隔1m搭一拱架,再覆膜保溫育苗,四周用土壓實,同時苗床周圍施放殺鼠藥防鼠害。1.7 苗床管理苗床管理的兩個硬性指標是溫度和濕度。玉米苗在二葉前這段時間:覆膜內的溫度一般控制在2026之間,當覆膜內的溫度超過30時,要及時揭膜降溫;覆膜內的濕度一般憑借視覺感官掌握,土壤表面不發(fā)白為好,如苗床表土發(fā)白,要及時進行澆水,然后將覆膜蓋嚴,防止水分蒸發(fā),使土壤常保持濕潤。二葉期至煉苗前,重點是防止幼苗的徒長,覆膜內的溫度控制在1820,早晚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濕潤,移栽前一周左右,根據(jù)外界氣溫情況,逐漸增加揭膜的面積,第一天揭覆膜1/3,第二天揭覆膜2/3,第三天將覆膜全部揭開,移栽前一天澆足水,以利定根成活。2 本田移栽,合理密植2.1 本田移栽移栽最佳苗齡一般在二葉一心期至三葉一心期為宜,本田移栽最晚不得超過四葉一心期。確保移栽成活率的關鍵是保護根系,縮短緩苗期甚至沒有緩苗期,提高成活率。避開雨天移栽,選擇晴天或陰天的早晚移栽。移栽時按苗大小、強弱分級,分片移栽,并實行定向移栽,即葉片與行向垂直,移栽深度以齊莖上綠白分界處為佳。移栽前610天(或當天)大田開溝施入腐熟的有機肥1500公斤/畝,尿素10公斤/畝,過磷酸鈣2535公斤/畝,氯化鉀520公斤/畝,混合肥作底肥,并覆土。移栽時將肥球等距、定向、錯窩排列在溝里,栽后隨即澆定根糞水,使根土自然緊密,再于其上蓋一層干土,以減少蒸發(fā)。緩苗后,再澆一次返青水。及早追提苗肥與中耕松土,促使發(fā)根壯苗。2.2 移栽密度根據(jù)品種特性或種植方式而定。寬窄行帶狀種植方式,依帶狀種植的寬度而定。分帶輪作以1.67m(5尺)開廂居多,即小麥、玉米帶,各占0.83m(2.5尺),種植兩行玉米,株距:2023cm(0.60.7尺),凈作地:0.83+0.5m(2.5+1.5尺)2325cm(0.70.75尺)。并根據(jù)品種確定合理種植密度。平展型移栽密度:3000株/畝,緊湊型和半緊湊型移栽密度:35004000株/畝。3 本田管理本田管理主要以肥水為主,玉米移栽緩苗后根據(jù)不同生育期需肥的特點,采用提早施用苗期肥,生長中期主攻穗肥,生長后期補足粒肥技術,是提高玉米籽粒產量的關鍵措施。3.1 施肥3.1.1 苗肥 玉米苗移栽本田緩苗后提早追肥,畝用尿素67公斤,兌清糞水1400公斤淋施,結合中耕松土和除草。3.1.2 穗肥 當玉米達到910片葉時,重施肥料。畝用尿素1525公斤,同時可增施10001500公斤腐熟廄肥或復混肥1525公斤。此時期施肥量約占施肥總量的60%左右,主要以氮肥為主,補施一定數(shù)量的鉀肥也很重要。這時如果供肥不足,勢必造成植株大、果穗小而產量不高。3.1.3 粒肥 在吐絲期時追施粒肥:如葉色漸淡,每畝可補追尿素5公斤,窩施植株根旁,或用磷酸二氫鉀100150克,加尿素0.5公斤對水25公斤,葉面噴施。3.2 病蟲鼠害防治以防為主,綜合防治。主要病蟲害的藥劑防治如下:3.2.1 大小斑病 玉米抽雄穗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灑12次,每隔15天噴一次。3.2.2 紋枯病 發(fā)病初期用5%井岡霉素10001500倍液或25%菌核凈8001000倍液,或50%托布津、多菌靈,退菌特8001000倍液,或65%可濕性代森鋅500倍液噴于發(fā)病部位12次。3.2.3 地老虎 用5%辛硫磷1000倍噴苗防治。3.2.4 玉米螟 在玉米心葉末期,采用1.5鋅硫磷顆粒劑,直接放于喇叭口內。3.2.5 大螟 在玉米苗期,5植株出現(xiàn)枯心苗和田間孵化始期,采用90%敵百蟲,或50%殺螟松或25%殺蟲脒,或50%巴丹乳劑和敵殺死8001000倍液噴苗。3.2.6 粘蟲與蚜蟲 用10%大功臣或吡蟲啉可濕粉劑1000倍液噴霧防治。3.2.7 鼠害 播種前用溴敵隆毒鉺,即0.5%溴敵隆水濟1:100倍拌抄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