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21 XXXXX—XXXX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報批稿).doc_第1頁
DB 21 XXXXX—XXXX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報批稿).doc_第2頁
DB 21 XXXXX—XXXX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報批稿).doc_第3頁
DB 21 XXXXX—XXXX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報批稿).doc_第4頁
DB 21 XXXXX—XXXX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報批稿).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DB 21 XXXXXXXXX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報批稿) ICS67.080.10B31遼寧省地方標準DB21DB21/T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Technical regulationof strawberrysuper-forcing cultivationin solargreenhouseXXXX-XX-XX發(fā)布XXXX-XX-XX實施遼寧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DB/TI前言本標準按照GB/T1.1xx給出的規(guī)則編寫。 本標準由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提出并歸口管理。 本標準起草單位沈陽農業(yè)大學。 本標準起草人雷家軍、薛莉、趙珺、鄭洋、王沖、馬廷東、楊遠杰、張屹、武建、代漢萍、畢曉穎。 本標準發(fā)布實施后,任何單位和個人如有問題和意見建議,均可以通過來電和來函等方式進行反饋,我們將及時答復并認真處理,根據實際情況依法進行評估及復審。 歸口管理部門通訊地址遼寧省農業(yè)農村廳(沈陽市和平區(qū)太原北街2號),聯系電準起草單位通訊地址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東陵路120號,聯系電B/T1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技術規(guī)程1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的術語和定義、品種選擇、育苗、短日夜冷處理、施肥整地、定植、栽培管理、果實采收包裝與貯運、病蟲害防治的要求。 本標準適用于遼寧省草莓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 2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T2787草莓采收與貯運技術規(guī)范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 3.1促成栽培forcing cultivation是指在草莓花芽形成后,在植株進入自然休眠之前,利用設施條件阻止其自然休眠,使其連續(xù)生長、開花結果,從而達到提早采收上市的栽培方式。 3.2超促成栽培super-forcing cultivation是指在促成栽培的基礎上,利用提早育苗方法完成大苗培育,采取短日夜冷育苗、營養(yǎng)缽育苗、假植育苗等措施,提早花芽分化而進行的比促成栽培更早熟的栽培方式。 3.3短日夜冷處理short daylightand nightly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是指采用縮短白天自然光照時間、夜間低溫處理促進草莓苗花芽分化的措施。 DB/T24品種選擇宜選擇休眠淺、早熟、連續(xù)結果能力強、質優(yōu)、抗病、耐貯運的品種,如紅顏、香野、章姬等。 5育苗5.1地塊選擇要求排灌方便、疏松透氣、微酸性、富含有機質、未栽培過草莓或已輪作過其他作物的地塊。 5.2施肥與整地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3000kg、磷酸二銨15kg、硫酸鉀10kg,深翻地30cm,耕勻耙細,做成寬1.8m平高畦,畦間開排水溝。 5.3母苗定植3月上旬將母苗栽到營養(yǎng)缽中,缽直徑10cm,置于溫室中培育成大苗,4月中下旬定植到露地繁苗,或者直接在塑料大棚中3月上旬定植母苗進行育苗。 母苗栽植株行距為0.25m(1.5m1.6m),每667m2栽植約1800株。 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宜,栽后立即澆透水。 5.4田間管理定植后保持田間土壤相對濕度在60%左右。 將匍匐莖向畦面均勻擺開,待子苗即將扎根時,澆水后用濕潤土壤壓住幼苗基部,促使幼苗生根。 經常中耕松土并清除雜草,及時去掉母株的病葉、老葉,若現蕾則要摘除全部花序。 防治炭疽病、白粉病、葉斑病、蚜蟲、紅蜘蛛、地老虎等病蟲害。 5.5營養(yǎng)缽育苗育苗基質為無病蟲害、未種植過草莓的肥沃表土,加入一定比例的草炭、腐葉土、腐熟秸稈、山皮土、炭化稻殼等腐殖質,可因地制宜選取,再加入優(yōu)質腐熟農家肥。 育苗基質按表土腐殖質肥=532的比例配制。 在7月上旬進行。 從育苗圃選取二葉一心以上已經生根的健康匍匐莖子苗,將子苗從母株上切下,栽入直徑10cm的塑料營養(yǎng)缽中,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淺不露根”為宜。 栽植后立即澆透水,進行遮蔭。 將栽好的缽苗擺放在苗床上培養(yǎng)約30d40d。 第1周遮蔭,適時澆水。 栽植成活后每周葉面噴施1次0.2%磷酸二氫鉀,并進行病蟲害綜合防治。 及時摘除匍匐莖和枯葉、病葉。 末期適當控水控肥,育成具45片展開葉、莖粗1.0cm以上、根系發(fā)達的壯苗。 6短日夜冷處理6.1冷庫短日夜冷處理法DB/T36.1.1低溫冷藏庫準備按每年處理苗量建造或租用低溫冷藏庫,控溫范圍530。 利用推拉可移動式的多層套式架床,層間距約40cm,每層架床上放置營養(yǎng)缽苗,對應架床不同直徑安裝軌道,每天按處理時間要求將載放營養(yǎng)缽苗的架床推入庫或拉出庫。 也可采用將缽苗裝入塑料筐中,每天按處理時間要求搬運入庫和出庫。 6.1.2處理時間及方法按5.5缽栽育苗方法培育壯苗,夜間置于冷庫中進行低溫處理。 自8月上中旬開始處理15d20d。 每天早上6時出庫,下午16時入庫,給予光照10小時以內光照。 夜冷處理第1周夜溫緩慢降低,前3天比室外溫度低23,后逐漸下降,3d內夜溫降至15,之后控制在1215,第2周、第3周夜溫繼續(xù)逐漸降低,控制在1012,處理結束前3d夜溫緩慢上升至15。 缽苗土壤基質持水量保持在60%70%。 入庫開始每周噴施一次殺菌劑,防治灰霉病、白粉病。 6.2大棚短日夜冷處理法6.2.1搭建拱形塑料大棚選地勢平坦、背風向陽、排水良好、無樹木或建筑物擋光的地塊搭建,拱形塑料大棚跨度為7m8m,高度2.8m,長度按處理的苗數和制冷機功率設計,安裝制冷裝置。 每667m2大棚內地面單層能擺放缽苗5萬6萬株,棚中留人行操作步道。 覆蓋大棚的塑料薄膜要求無破損,遮光處理材料可選用防水棉被或雙層草簾,要求不透光、并在低溫處理時保溫效果良好。 安裝自動噴灌系統(tǒng),要求噴淋均勻。 6.2.2處理時間及方法按5.5缽栽育苗方法培育壯苗,易將缽苗擺放在搭建的拱形塑料大棚內培養(yǎng)。 自8月上旬開始處理約20d。 每天給予光照10小時,即每天早上6時打開棚膜和保溫被或草簾,接受日光照射,下午16時覆上棚膜和保溫被或草簾,啟動制冷。 短日夜冷處理同6.1.2。 7施肥整地7.1土壤消毒在采果結束后的 7、8月份溫室閑置期,清除棚內植株、雜草,每667m2施入稻殼或碎稻草1000kg-2000kg。 翻耕土壤30cm35cm,耙碎、耙平、混均,灌水,覆蓋地膜及大棚膜,利用太陽輻射進行高溫消毒處理30d。 消毒結束后撤除地膜,種植前再施肥翻耕土壤、做壟。 7.2施肥將溫室內上茬作物根、草清除,施入無污染、充分腐熟的優(yōu)質農家肥,每667m2施腐熟農家肥4000kg5000kg、復合肥25kg、過磷酸鈣50kg、硫酸鉀15kg,翻耕30cm35cm,將土壤耙平、細碎。 7.3做壟DB/T4南北向做壟,壟間距85cm95cm,壟高30cm35cm,壟面寬35cm40cm,壟溝寬25cm30cm。 壟要做直、牢固、避免垮塌。 定植之前安裝滴灌,將壟上土壤滴水至濕潤。 8定植8.1定植時間8月下旬定植。 選擇根莖粗度達到1.0cm以上、展開葉片數4片以上、根系發(fā)達、葉片無病蟲害的生長健壯苗定植。 提前覆蓋遮陽網,選陰天或晴天傍晚定植,忌在高溫、陽光暴曬天氣定植。 8.2定植方法采用大壟雙行品字形栽植,每壟栽2行,壟內行距20cm25cm,株距15cm18cm。 每667m2定植8000株10000株。 栽植深度應使根莖與地面平齊,做到“深不埋心、淺不露根”。 先在疏松的壟面挖穴,將缽苗栽直栽正,弓背朝向壟溝,使根與土壤結合,填土壓實,距離均勻。 定植時應邊栽苗邊澆水,確保緩苗快、成活率高。 8.3定植后管理栽后應及時澆水,并在1周內每天2次或每天1次,保持土壤濕潤。 緩苗后撤下遮陽網。 在覆蓋地膜前,經常中耕松土除草,并保持壟的高度和形狀。 9生產管理9.1覆膜外界最低氣溫降到10時覆蓋棚膜,遼寧地區(qū)日光溫室超促成栽培覆蓋棚膜時間約在9月中旬。 外界最低氣溫降到5時,夜間棚膜上覆蓋保溫被等保溫。 覆蓋棚膜1周后在壟上覆蓋黑色地膜,并破膜提苗。 9.2溫度管理植株營養(yǎng)生長期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1518。 現蕾期白天控制在25-28,夜間控制在1012。 開花期白天控制在2225,夜間控制在810。 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白天控制在2025,夜間控制在610。 溫度的調節(jié)可通過風口大小、放風時間、揭放簾早晚等方法來調節(jié)。 9.3水分管理采用膜下滴灌澆水。 覆蓋地膜后以“濕而不澇、干而不旱”為原則。 溫室內整個生長期要盡可能降低室內空氣濕度,保持白天空氣相對濕度50%60%。 濕度大可通過通風和控制澆水量來調節(jié)。 9.4追肥DB/T5追肥與灌水結合進行。 在開花結果期,每隔15d20d追肥一次,每667m2施氮磷鉀復合肥、磷酸二氫鉀5kg10kg,液肥濃度0.2%0.4%;也可追施泡在缸內漚制腐熟的豆餅肥、麻醬渣肥等有機液肥,液肥濃度5%。 使用的肥料應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 9.5植株管理在日光溫室整個生長發(fā)育期間,及時摘除植株的老葉、病葉和匍匐莖。 在頂花序抽出后,新莖側芽適當選留,其余掰掉。 及時疏花疏果,每個花序保留24個果實。 及時去掉結完果后的花序。 植株初花時將蜜蜂蜂箱搬入溫室,前期開花少時適量喂糖養(yǎng)蜂或喂花粉養(yǎng)蜂,每個溫室放1箱5000只蜜蜂。 10病蟲害防治10.1防治原則按GB/T8321規(guī)定執(zhí)行。 優(yōu)先采用農業(yè)措施,如選擇抗病蟲品種、種苗檢疫、培育壯苗、加強栽培管理、中耕除草、耕翻曬垡、清潔田園、輪作倒茬等;盡量利用物理和生物措施,如用燈光、色彩誘殺害蟲、釋放害蟲天敵、機械或人工除草等。 11.2防治方法11.2.1農業(yè)防治選用抗病蟲性強的品種,使用脫毒種苗防止病毒病、線蟲危害發(fā)生。 發(fā)現病株、病葉、病果,要及時清除銷毀或深埋;收獲后深耕,借助自然條件,如低溫、太陽紫外線等殺死一部分土傳病菌;合理輪作等。 11.2.2物理防治利用懸掛黃板誘殺蚜蟲和白粉虱。 密度為每20m2一塊,掛在行間,懸掛高度在植株上方5cm10cm,在棚室放風口處設防蟲網防止蚜蟲進入;利用懸掛藍板誘殺薊馬,密度為每30m2一塊,懸掛高度與植株持平。 11.2.3生物防治在開花結果期釋放捕食螨可以防治紅蜘蛛等,11月末第一次,以后每月釋放1次,整個生長季釋放捕食螨3次4次。 11.2.4化學防治農藥種類選擇及安全使用標準參照GB/T8321(所有部分)執(zhí)行,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機合成農藥。 優(yōu)先采用煙熏法,在干燥晴朗天氣可噴霧藥劑防治,同時注意交替用藥。 草莓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可參考資料性附錄A。 DB/T611果實采收、包裝與貯運草莓果實采收、包裝與貯運按NY/T2787執(zhí)行。 DB/T7附錄A草莓主要病蟲害化學防治建議方案資料性附錄防治對象防治方法安全間隔期(天)白粉病硫磺熏蒸,扣棚保溫后隔隔天一次,每次3-4小時,傍晚進行30%醚菌酯可濕性粉劑225g/hm2600g/hm2噴霧512.5%四氟醚唑水乳劑225ml/hm2375ml/hm2噴霧542.4%唑醚氟酰胺懸浮劑150ml/hm2300ml/hm2噴霧7灰霉病80%克菌丹水分散粒劑6001000倍液噴霧5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劑450g/hm2675g/hm2噴霧538%唑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