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斜管.doc_第1頁
測斜管.doc_第2頁
測斜管.doc_第3頁
測斜管.doc_第4頁
測斜管.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原理: 測斜監(jiān)測的原理示意在現(xiàn)場使用中 ,一般要對被測結構物逐段 ( 標準基本長度為 500m m) 進行測量 ,這樣就需要在被測結構物上埋設測斜管 。測斜管內(nèi)徑上有兩組互成 90 的導向槽 ,將測斜儀順導槽放入測斜管內(nèi) 。當被測結構物產(chǎn)生傾斜變形時 , 通過安裝基尺傳遞給傾斜傳感器 ,由于傳感器內(nèi)裝有電解液和導電觸點 ,所以液面相對觸點的部位會改變 , 從而導致輸出電量的改變 。 傾斜儀隨結構物的傾斜變形量與輸出的電量呈線性關系 ,以此可算出被測結構物角度的變化量 。即 :當被測結構物發(fā)生傾斜變形時 , 傾斜儀將同步感受變形 , 其變形量 s 與輸出的讀數(shù)F 具有如下線性關系 : s = L si n ( / 3600) ( 1) = K F = K ( F - F0) ( 2) 式中 : s 為被測結構物在基尺標距長度上相對于基準軸的傾斜變形量 , 單位為 m m; L 為傾斜儀安裝基尺的標準基本長度 , 單位為 m m; 為被測結構物相對于基準點的傾斜角變化量 , 單位為秒 ; K 為傾斜儀測量傾斜角度的最小讀數(shù) , 單位為秒/ m v ; F為傾斜儀實時測量值相對于基準值的電壓變化量 ,單位為 m v ; F 為傾斜儀的實時電壓測量值 , 單位為m v ; F0 為傾斜儀的基準電壓測量值 , 單位為 m v 。根據(jù)結構物的傾斜變形量 , 從而可換算出標準基本長度范圍內(nèi)的水平位移 , 通過算術和得到測孔全長范圍內(nèi)的水平位移 。 即 : s = ni = 1 s i( 3) 式中 : s 為測孔全長范圍內(nèi)的水平位移 , 單位為m m; n 為測孔全長范圍內(nèi)的測試點數(shù) 。也可測量出以儀器安裝基尺為標準基本長度的角位移變化量 ,同時它的測值可顯示出以基準值為零點傾斜角變化的正負方向 , 即可描述出測斜管隨結構物變形的曲線 。構造: PVC高精度測斜管是用于跟測斜儀探頭結合,實施監(jiān)測基坑圍護結構不同深度處的水平位移。測斜管一般長度為2m /根或4m/根兩種規(guī)格,使用時需要一根一根地連接到設計的長度。測斜管與測斜管接頭采用凹凸槽連接,并用自攻螺絲固定。測斜管內(nèi)有供測斜儀探頭定向的90間隔的導槽。施工方法:在基坑監(jiān)測中測斜管有兩種安裝埋設方法,一是埋設在基坑基坑周圍地層內(nèi),二是埋設在圍護樁(墻)體的混凝土內(nèi)。以第二種安裝方法為例說明安裝與埋設的操作要點。 測斜管的連接拿起一根測斜管,在沒有外接頭的一端套上底蓋,用3只M410自攻螺釘擰緊(這是每孔最下面的一節(jié)管子),下一節(jié),再向外接頭內(nèi)插一節(jié)管,這時必須注意的是一定要插到管子端平面相接為止,再用3只M410自攻螺釘把它固定好,才算該接頭連接完畢,按此方法一直連接到設計的長度。 測斜管的綁扎為了保護測斜管及監(jiān)測方便,測斜管安裝平面位置如圖3-1所示。在縱向,測斜管沿鋼筋籠中的1條主筋垂直向下布置,管的底端短于鋼筋端面0.5m,防止孔底渣土對測斜管產(chǎn)生擠壓。對于一次起吊通長的鋼筋籠,把連接到設計長度的測斜管順放在鋼筋內(nèi)側,每隔2m設置一個抱箍(可用扎絲綁扎),一次就可以安裝到位,注意保持測斜管順直,以保證測斜管的垂直度。如果鋼筋籠分兩節(jié)或幾節(jié)起吊,測斜管也要與鋼筋籠對應分節(jié)安裝,然后進行對接。為防止鋼筋籠對接電焊高溫損壞測斜管,用濕麻袋包裹測斜管。一般在此位置也是測斜管對接位置,需將此處上下范圍的固定抱箍在鋼筋籠對接完成后補裝,對接時安裝好接頭管并做好防水。 調(diào)正方向測斜管安裝到位后,需要調(diào)正方向,調(diào)正方向的要求是,管子內(nèi)壁上有兩對凹槽,首先需把孔口以上那節(jié)測斜管上的外接頭拿掉(松開3只螺釘就可以拿掉了)才能看清管內(nèi)凹槽,需要把管內(nèi)的一對凹槽垂直于測量面就可以了(見圖3-2),轉動管子就可以實行。由于測斜管是綁扎在鋼筋籠上的,調(diào)正安裝方向時要考慮鋼筋籠的安裝方向,同時鋼筋籠安放時要按預設的位置安裝,才能保證測斜管的一對凹槽垂直于測量面。 灌注混凝土時的保護措施在下放鋼筋籠過程中,向側斜管內(nèi)注入一定量的清水,測斜管隨鋼筋籠全部下到位置后,一定要把清水充滿測斜管,這樣(1)可以防止測斜管上浮;(2)可以減少管內(nèi)外的壓力差,防止泥漿或水泥漿通過漏點向管內(nèi)滲漏,減少泥漿或水泥漿進入管內(nèi)形成沉淀;(3)混凝土澆注完成后起吸熱作用,防止變形。 位置標示在設置測斜管的位置處施工影響不到的地方設置標記,以便在破除樁頭時知道那個樁內(nèi)有測斜管,并采取針對性保護措施。 破樁頭及澆筑冠梁時的保護 破除樁頭后,用接頭管接長測斜孔,使孔口頂面高出冠梁頂20cm左右,并加設頂蓋,在冠梁鋼筋綁扎及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做好保護。測斜管基坑開挖線測斜管圖3-2 調(diào)正測斜管方向圖3-1 圍護樁內(nèi)測斜管綁扎的位置鋼筋測斜管圍護樁基坑開挖線 注意事項(1)因測斜儀的探頭在管內(nèi)每隔0.5m測讀一次,故對測斜管的接口位置要精確計算,避免接口設在探頭滑輪停留處。(2)測斜管中有一對槽口應自上而下始終垂直于基坑邊線,若因施工原因致使槽口轉向而不垂直于基坑邊線,則須對兩對槽口進行測試,然后在同一深度取矢量和。(3)測點間距應為0.5m,以使導輪位置能自始至終重合相連,而不宜取1.0m測點間距,導致測試結果偏離。計算原理: i=Lsini式中:L為探頭輪距,一般為0.5m;i為某一深度傾斜角。當測斜管埋設進入相對穩(wěn)定土層或非變形土層時,則可認為管底是位移不動點管口的水平位移值Sn即為各分段位移量的總和:試用步驟(1)觀測前,首先用模擬測頭檢查測斜管導槽是否暢通,檢查模擬測頭或真探頭上是否有螺絲松動。模擬探頭反復導槽,可提高采集數(shù)據(jù)的精度。(2)采集數(shù)據(jù)時將測試電纜的大接頭與測頭連接,并用扳手擰緊,防止進水燒壞儀器內(nèi)部電子元件。將測試電纜的小接頭插入測讀儀上的“傳感器”插頭,順時針旋轉,直至定位銷到位。(3)將測頭導輪插入測斜管的導槽內(nèi),緩緩下到孔底,并停留1015分鐘,使探頭與測量環(huán)境一致,一般先測可能出現(xiàn)最大位移的方向(A0),即滑坡主位移方向。(4)測讀儀預熱后,將測頭由孔底開始自下而上沿導槽全長每隔1m測讀一次,隨時檢查儀器上顯示孔深與儀器電纜上的標記孔深是否一致,量測完畢后,將測頭旋轉180插入同一對導槽,按以上方法再測一次(A180),兩次量測的部位應該一致,在此條件下,各測點的正反兩讀數(shù)值接近,符號相反,如果在測量過程中有可疑數(shù)據(jù)時,應及時補測。(5)測完一對導槽以后,將測頭以A0為基準,順時針旋轉90,再測另一對導槽的兩個方向,得到B0、B180兩方向測值。具體步驟同(4)。(6)測斜管的初始觀測值應該是連續(xù)、獨立兩次以上觀測值的平均值,如果幾次讀數(shù)相差較大,則應重測。(7)數(shù)據(jù)傳輸時,先連接好傳輸線,再開機啟動專用軟件進行傳輸,蜂鳴兩聲完成。值得注意的是:輸出端口傳輸數(shù)據(jù)時,采集端口要空閑。(8)數(shù)據(jù)分析可用廠家自帶軟件(測斜儀使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