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課》說課稿.doc_第1頁
《最后一課》說課稿.doc_第2頁
《最后一課》說課稿.doc_第3頁
《最后一課》說課稿.doc_第4頁
《最后一課》說課稿.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最后一課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說課的內容是最后一課,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片教讀課。我將從教材、教學目標、學情分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最后一課進行陳述。一、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處于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這一單元的課文都是表現愛國主題的文學作品。學習本單元,教材要求要反復朗讀,整體感知課文的思想內容,培養(yǎng)崇高的愛國主義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學習語言運用的技巧。本文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chuàng)作的一部短篇小說,不僅它在內容上表現了愛國主義思想,還在于它具有卓越的藝術特色。小說通過阿爾薩斯省的一個小學生小弗朗士在最后一堂法語課中的見聞和感受,真實地反映了法國淪陷區(qū)的人民慘遭異族統治的悲憤和對祖國的熱愛,集中地表現了法國人民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作者把普魯士侵略者頒布禁教法語令,作為情節(jié)發(fā)展和展示人物性格的關鍵。異族統治者強行施教德語,表明它對阿爾薩斯、洛林人民的奴役加深了,民族矛盾激化了,這就更加激發(fā)了弗郎士、韓麥爾老師以及郝叟老人的愛國熱情,他們崇高感人的形象躍然紙上?!白詈笠徽n”的結束,情節(jié)發(fā)展到高潮,并急轉為尾聲,小說的主題進一步升華。結尾表明“最后一課”結束了,然而它已經播下了愛國主義的種子,法蘭西一定會重獲解放。作為一篇小說,本文具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典型的社會環(huán)境和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所以本篇課文可以引導學生對作品中有關小弗朗士和韓麥爾先生的精彩段落和生動描寫進行揣摩,學習借助人物的心理變化來梳理小說情節(jié)的方法和分析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方法。再引導學生對文中的細節(jié)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進行分析,理解典型環(huán)境對于揭示人物性格的幫助作用,進而理解小說的主題,并借助課文的學習理解小說的概念。二、教學目標 :1、設計思路 “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本設計將著眼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在尊重學生情感體驗的基礎上,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究欲望,由粗到精、由整體到局部進行感知、感受、感悟。結合本篇課文特點,確立最后一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2、教學目標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科學地確立學習目標是教學的首要環(huán)節(jié)。”并強調“有效地教學始于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么?!币虼耍鶕抡n程的教育理念,現行教育大綱的要求,(大綱對初中階段在文學作品方面的閱讀要求主要有:1 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2 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以及教材重點和學生的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的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通過聽讀,了解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這樣,才能更好體味和推敲作品語言的意義和作用。學習本文通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表現人物思想感情,突出中心思想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以教師點撥,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究、合作研討為主。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小說所表現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yǎng)他們對漢語的熱愛之情。 3、重難點的確立及依據: 重點: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感受韓麥爾先生生動的藝術形象。 難點:(1)找到體現小弗朗士心理變化的關鍵詞語,按句式說話,并進一步分析揣摩關鍵句子的含義,分析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2)以韓麥爾先生為第一人稱,完成文章從上課到下課部分的內容改寫。依據:本教材要求閱讀課文要揣摩精彩段落和關鍵語句,本文中有大段關于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尤其是小弗朗士明確了“最后一課”的意義時,他明白了很多。文中有許多含義深刻的句子將可能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感知文章內容,找到含義,理解小弗朗士變化的原因。韓麥爾先生的心理描寫的改寫將是在對其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的揣摩分析之上的寫作訓練,既能考查學生對人物形象的把握程度,又能引導學生仿照小弗朗士的心理描寫進行改寫。三、學情分析:我所在的學校處在城鄉(xiāng)結合部的郊區(qū)。目前我的學生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許多學生對學習缺乏興趣,或者沒有明確的目標和內在的動力,缺乏主動精神。2、由于先天的行為傾向或后天的不良習慣,許多學生注意力分散,聽課效果較差。3、由于學習基礎薄弱或者缺乏科學的訓練,許多學生學習方法僵化,學習效率低下。4、小班額,為我們開展課堂教學改革提供了便利條件。四、教學過程分析:根據“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真還給學生,讓我們的課堂動起來,活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有學習的過程”理念。我把本課設計了導學示標、預習展示、合作探究、互動釋疑、達標檢測幾個環(huán)節(jié)。1、導學示標:通過學生自己設計本課開場白的形式引出本課,同時向學習出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首先談一下我是怎樣設計導入新課的:從現實生活入手,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我們可以給孩子們播放北京申奧成功的宣傳片,讓學生感受申奧成功后全國上下歡慶的景象,引入什么是愛國主義精神,然后說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篇愛國主義題材的文章。 2、預習展示:要想讓我們的語文課堂動起來、活起來,預習占有十分重要重要的位置,通過預習,學生了解了本課的基礎知識,培養(yǎng)了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1)給生詞注音,初一的學生還處于識字認字過程,出示投影(2) 解釋重點詞語(3)作者簡介:都德,法國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小說家(4)背景資料: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法國戰(zhàn)敗。3、閱讀課文:整體把握內容,理請文章思路。 (1)聽讀課文,感知主要人物。放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人物?(板書:小弗郎士、韓麥爾先生) (2)默讀全文,討論文章思路 指導學生集中注意力默讀全文,不動唇、不指讀邊讀邊思考這篇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最后讓學生分組討論,并用簡要的語言表達出來。最后老師要明確全文按情節(jié)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 4、跳讀課文,合作探究:出示探究問題(1)、小說中景物描寫和主題的表現是怎樣聯系的?小說插入對鎮(zhèn)上人物的描寫的作用是什么?、小弗郎士在上課途中見到、聽到、想到了什么?文中為什么不直接從上課寫起?教師在這個話題中需要明確:直接描寫小弗郎士的同時,也間接表現了先生的嚴厲,對下文寫老師態(tài)度的變化,突出主題,有烘托作用。不直接從上課寫起,而是著意渲染一種和平的氣氛,跟下文的悲劇氣氛形成鮮明對比。、最后一課的情形與平日上課時大不一樣,你能從文中找出不一樣的具體表現嗎?并說說這種不一樣說明了什么?教師要向學生明確以下幾點:首先是氣氛不一樣、學生不一樣、老師不一樣,這種種不同為最后醫(yī)科渲染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為下文蓄足了氣勢。教學要點: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的見聞和心理活動的描寫;教室中異常情景的描寫;,小弗郎士心理反應和思想感情變化的描寫。首先先讓學生閱讀第一、第二部分,從以下幾個話題入手:5、品讀課文,體味語言,感悟思想。怎樣理解“亡了國當了奴隸的人民,只要牢牢記住他們的語言,就好象拿著一把打開監(jiān)獄大門的鑰匙”?教師在小結時要指出這里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請一名同學讀第20自然段,引導同學進行分析6、精讀課文。(1)分析主人公小弗朗士的人物形象。梳理小弗朗士的情感變化,分析其改變原因。(設計意圖:小說是以小弗朗士的視角展開的,以他的所見、所聞、所為、所感為線索。從上學路上直到下課,小弗朗士的心理發(fā)生一系列的變化,從一個厭學、討厭法語分詞的孩子變成一個認真學習、熱愛民族語言的學生,他學習態(tài)度的改變正是因為他心中的民族感情以及周圍人物的愛國情感對他的影響。所以分析清楚小弗朗士發(fā)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對把握人物形象和深層次理解小說主題至關重要。)、 過渡語:本篇小說是從小弗朗士的視覺角度來寫的,突出了對他的心理活動的描寫,你能找出文中最能體現小弗朗士的心理變化、思想成長的詞語嗎?(此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跳讀課文會很容易的找到“怕”“詫異”“懊悔”這三詞語,“明白”會稍微難一些。教師可提示學生在16段中尋找。教師板書:小弗朗士 心理 怕 詫異 懊悔 明白) 、 過渡語:請你抓住“怕”等四個詞語,從文中找出相關內容,按句式說話。以“我怕”為格式說話。如:“我”怕遲到了韓麥爾先生罵我,用戒尺打我。以“我詫異”為格式說話。以“我懊悔”為格式說話。以“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為格式說話。(此環(huán)節(jié)教師應提示學生不要局限于文中的某一句話,要通觀全文,整體把握。教師可給出范例,學生模仿,按句式說話。說的重點是要引導學生逐步走向深入,緊扣文章主題,關鍵性的句子應細細品味。通過四個句式的說話訓練,即引導學生揣摩體味文中細節(jié)之處的描寫,又理解了小弗朗士改變的原因。這部分以學生的自主活動為主,先瀏覽、再勾畫、書邊空白處做批注。在小組交流、選出代表全班發(fā)言。應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充分鼓勵學生多說,經過上課實踐,學生按句式說話說得相當精彩,而且能依照原文背著說,效果極好。對于最后一個句式“我明白之所以是因為”學生說得有些難度。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到文中有關的句子進行揣摩理解。請你概括一下小弗朗士是一個怎樣的學生?他又是因為什么原因改變了學習態(tài)度呢?(通過上個環(huán)節(jié)的說話練習,這個問題會容易許多。只是第二問應引導學生讀課文,勾劃,找到小弗朗士改變的所有外因:韓麥爾先生強烈的愛國心和使出全身力氣教完法語的勇氣,郝叟老頭捧著書邊破了的初級讀本發(fā)出的顫抖的聲音,以及那陣陣緊逼的教堂的鐘聲和普魯士士兵操練結束的號角聲。以及內因:法國人民的民族感情和不愿受奴役的決心。通過理解,學生會明確最能體現文章主題的人物應是小說的主人公,小弗朗士算一個。)(2)分析文中另一主要人物韓麥爾先生的形象文中大量的描寫都體現了韓麥爾先生的愛國方法是朗讀法和討論法。要引導學生仔細揣摩文中的描寫,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和語言運用的技巧。 讓同學接力讀11-19段,引導同學對下面的問題進行分析:(1)在最后一課里韓麥爾先生為什么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綠色禮服,打著皺邊的領結,戴著那頂繡邊的小黑絲帽?(2)韓麥爾先生講話,連用了兩個“最后”,它們的含義各是什么?表達了他什么樣的心情?(3)“小弗郎士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看周圍的東西,好象把小教室里的東西都裝在眼睛里”,讓同學猜想他此刻在想些什么?(4)他寫出“法蘭西萬歲”這幾個字時,為什么要使出全身的力量?以上幾個問題分別從韓麥爾先生的服飾、語言、神情、動作進行分析的,解決了這幾個問題,也就突破了重點的第一點。 7、互動釋疑:這是讓本節(jié)課升華的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實際,提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作出自己的判斷。達到解放學生,給學生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思考 ;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討論;給學生一個權力,讓他們自己去選擇。這一環(huán)節(jié)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語文課堂成為充滿活力的現代課堂。8、課堂小結,以板書設計作結(設計意圖:學生總結課上所學知識,既是對課堂老師授課內容的反饋,有利于教師把握授課情況;又是對小說三要素環(huán)境人物情節(jié),便于鍛煉學生的口頭歸納提煉能力。)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