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 鼻科學一、名詞解釋1Little區(qū)1為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內動脈血管匯聚成叢,稱為鼻腔易出血區(qū)。2總鼻道2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下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不規(guī)則腔隙稱為總鼻道。3鉤突3中鼻道外側壁上有兩個突起,前下方呈弧形嵴狀者稱為鉤突,位于鉤突后上方的圓形隆起稱篩泡。4篩板4即分隔顱前窩與鼻腔的篩骨水平板。5竇口鼻道復合體5是指以篩漏斗為中心的包括有中鼻甲、鉤突、半月裂、篩漏斗、篩泡、額隱窩及前組鼻竇開口的一組解剖學結構。6鼻丘6中鼻甲前方的鼻腔外側壁上有一丘狀隆凸,稱為鼻堤,又名鼻丘。7鼻梁7鼻根與鼻尖之間的部位稱為鼻梁。8鼻唇溝8鼻翼與面頰交界處的皮膚略呈溝狀凹陷,稱為鼻唇溝。9篩孔篩骨水平板上分布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系嗅神經(jīng)穿過之處10嗅裂10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上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間隙稱為嗅裂,又稱嗅溝。11鼻閾11鼻前庭與固有鼻腔的交界處稱為鼻閾,又稱鼻內孔。12鼻肺反射當鼻腔的阻力增高和化學氣體對鼻粘膜刺激時均可引起支氣管的收縮,從而減少肺通氣量,該現(xiàn)象稱之為鼻肺反射。其反射弧的傳入纖維是鼻粘膜的三叉神經(jīng)末梢,傳出纖維是支配支氣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經(jīng),中樞是三叉神經(jīng)核和迷走神經(jīng)核。變應性鼻炎引起支氣管哮喘即通過此反射引起,其臨床意義現(xiàn)受到重視13鼻周期正常人兩側下鼻甲有交替性血管收縮與擴張,存在交替性阻力變化,約每27小時輪換變化一次而不自知,此現(xiàn)象稱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14鼻癤發(fā)生于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為鼻癤。15鼻衄又稱為鼻出血,是鼻科常見急癥之一,輕者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休克,多由鼻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而引起。16鼻息肉鼻腔與鼻竇受變態(tài)反應與慢性炎癥的刺激,發(fā)生極度水腫,繼而日久局部組織變形,形成光滑半透明灰白色如葡萄狀或鮮荔枝狀的新生物,稱為鼻息肉。17鼻前庭炎以鼻前庭附近皮膚紅腫、糜爛、結痂、灼癢,反復發(fā)作,經(jīng)久不愈的鼻病,稱為鼻前庭炎。18鼻竇粘液囊腫各種原因引起的竇口阻塞、竇內分泌物潴留,都可形成粘液囊腫,多發(fā)生于篩竇、額竇、上頜竇,蝶竇較少見。二、填空題1鼻可分為 、 和 三部分。2鼻腔由 圍成,內面襯以 ,由 分為左、右兩腔。3鼻中隔由 、 和 等覆以粘膜而成。4鼻腔粘膜的嗅區(qū)位于 ;呼吸區(qū)是指 。鼻腔的Little區(qū)位于 。5每側鼻腔可分為位于前部的 和后部的 ,兩者之間可借 作為分界標志。6鼻竇是由 襯以粘膜而成,包括有 ,對發(fā)音有 作用。7外鼻的靜脈經(jīng) 與 匯入頸內、頸外靜脈,還可匯入 。8鼻腔外側壁表面高低不平,有三個梯形排列,凸出而呈貝殼形的長條骨片附著,分別稱為 、 與 。9中鼻道外側壁上有兩個突起,前下方呈弧形嵴狀者稱 ,位于其后上方的圓形隆起稱 ,兩者之間有一裂隙,稱為 。10下鼻道前方有 開口,下鼻甲前端的下鼻甲附著處外側壁骨壁較薄,為 操作時進針的最佳部位;下鼻甲后端約1cm為 。11鼻腔頂壁 、 、 與 構成。12鼻腔底壁為 ,以此與口腔相隔,前2/3為 ,后1/3為 。13鼻竇是鼻腔周圍顱骨中的含氣空腔,共四對即 、 、 及 。14鼻腔與鼻竇的動脈主要來自 與 。15下鼻道外側壁后方有 ,為老年人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16鼻腔具有 、 、 與 功能。17鼻前庭最狹窄處又稱 。18鼻腔外側壁與三個鼻甲之間形成三個間隙,分別稱為 、 與 。19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上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間隙稱為 。20中鼻甲前方的鼻腔外側壁有一丘狀隆起,稱為 。21鼻竇可分為前后兩組,其中前組鼻竇包括 、 、 ,后組鼻竇包括 、 。22上頜竇穿刺沖洗對上頜竇炎具有 及 雙重意義。23面部靜脈無靜脈瓣膜,擠壓鼻癤時,易引起嚴重的顱內并發(fā)癥 。24 俗稱“感冒”,并具有傳染性。25急性鼻炎由 引起,經(jīng)飛沫途徑傳播;最常見的致病因素有 、 等;尚可繼發(fā)細菌感染,常見者有 、 、 。26急性鼻炎開始時鼻粘膜血管短時間收縮,使局部貧血,分泌物減少,繼而 、腺體分泌增多,涕為水樣。27急性鼻炎易于診斷,但必須與 、 以及 等進行鑒別。28急性鼻炎初期治療原則是 、 ,末期治療原則 、 。29慢性單純性鼻炎的病理變化是 ;而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病理則是 。30肥厚性鼻炎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 、 與 。31萎縮性鼻炎的病理特征為 ;其臨床表現(xiàn)有 、 、 、 等。32變應性鼻炎是發(fā)生在鼻粘膜的變應性疾病,分為 與 兩種。33變應性鼻炎屬 型變態(tài)反應,變應原侵入鼻粘膜后,機體產(chǎn)生抗體免疫球蛋白 ,并與 、 等介質細胞膜上的 受體結合,而使機體致敏。34變應性鼻炎的病理主要是 、 。35變應性鼻炎臨床表現(xiàn)為 、 、 、 。36上頜竇癌多見于40歲以上男性,癌瘤中以 多見, 次之,肉瘤少見。37鼻骨骨折復位術應盡早進行,不宜超過 ,以免錯位愈合使復位困難。38鼻息肉主要是由 與 所致。39鼻中隔偏曲的病因有 、 與 。40鼻中隔偏曲的臨床表現(xiàn)有 、 、 與 。41鼻出血屬急癥,應在短時間內確定 ,并估計 、判斷 ,以便及時做出有效的治療方案。42鼻出血嚴重,失血過多,已出現(xiàn)休克者,應首先 。43鼻中隔前下方距前鼻孔約12mm處是 區(qū),為最易發(fā)生出血的部位,約80%鼻出血發(fā)生于此處;40歲以上中、老年人鼻出血多見下鼻甲后端 。44鼻出血止血方法有 、 、 與 。45鼻前孔附近皮膚紅腫、糜爛、結痂、灼癢為主要表現(xiàn)的鼻病稱為 。46鼻梁骨復位時器械伸入鼻腔不宜超過 ,以免損傷篩板。47鼻外傷鼻骨骨折初期腫脹疼痛的外治方法為 。48鼻腔填塞止血的方法一般有兩種,分別為 與 。49鼻出血病人的體位最好采用 。50小兒單側鼻塞,流濁膿涕或膿血性鼻涕而腥臭,應首先考慮的診斷是 。51發(fā)生在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癤腫稱為 。三、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鼻腔外側壁有多少鼻道A一個B二個C三個D四個E五個2鼻腔外側壁有多少鼻甲A一個B二個C三個D四個E五個3下鼻甲后端距咽鼓管咽口的距離為A11.5cmB22.5cmC33.5cmD44.5cmE55.5cm4對鼻通氣影響最大且體積經(jīng)常變化的部位是A上鼻甲B中鼻甲C下鼻甲D鼻中隔E中鼻道5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在A鼻中隔上部B鼻腔頂部C鼻腔外側壁下部D鼻中隔前下部E以上都不對6關于鼻中隔的敘述,下列哪項正確A由梨骨被覆粘膜而成B由篩骨正中板與梨骨被覆粘膜而構成C由鼻中隔軟骨被覆粘膜而成D與嗅覺無關E以上都不正確7下列哪項結構含有嗅細胞A上鼻甲內側面的粘膜B中鼻甲內側面的粘膜C下鼻甲內側面的粘膜D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E以上都不對8關于鼻腔的敘述,哪項正確A鼻腔頂壁由鼻骨構成B鼻前庭與嗅覺無關C鼻腔向后借梨狀孔與咽腔鼻部相通D鼻中隔是兩側鼻腔共同的內側壁,都位居鼻腔的正中E以上都不正確9鼻丘位于A上鼻甲前方B中鼻甲前方C下鼻甲前方D中鼻道E下鼻道10鼻腔粘膜的纖毛運動方向A由后向前運動B由前向后運動C由上向下運動D由下向上運動E由外側向內側運動11前組篩竇與后組篩竇的分界是A篩板B篩骨正中板C篩泡D鉤突E中鼻甲基板12分隔鼻腔與前顱底的結構是A篩板B篩骨正中板C篩泡D鉤突E上鼻甲13總鼻道位于A上鼻甲與鼻中隔之間B中鼻甲與鼻中隔之間C下鼻甲與鼻中隔之間D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上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E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下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14中鼻甲屬于A一個獨立的骨片B篩骨的一個結構C上頜骨的一個結構D額骨的一個結構E蝶骨的一個結構15下鼻甲屬于A一個獨立的骨片B篩骨的一個結構C上頜骨的一個結構D額骨的一個結構E蝶骨的一個結構16鼻閾位于A前鼻孔B后鼻孔C鼻咽部D鼻前庭與固有鼻腔交界處E下鼻甲后端與后鼻孔交界處17嗅裂位于A上鼻甲與鼻中隔之間B中鼻甲與鼻中隔之間C下鼻甲與鼻中隔之間D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上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E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下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18上頜竇穿刺沖洗的最佳進針位置A下鼻道外側壁前段近下鼻甲附著處B下鼻道外側壁中段近下鼻甲附著處C中鼻道外側壁前段近下鼻甲附著處D中鼻道外側壁中段近下鼻甲附著處E中鼻道外側壁前段近中鼻甲附著處19篩竇分為前組與后組,其開口情況A前組與后組共一個開口B前組與后組分別有開口,但均引流于中鼻道C前組與后組分別有開口,但均引流于上鼻道D前組與后組分別有開口,但均引流于蝶篩隱窩E前組與后組分別有開口,前組引流于中鼻道,而后組引流于上鼻道20額竇有急性炎癥時,??捎|到壓痛部位A眼眶內上角B眼眶外上角C尖牙窩D鼻梁E顴骨21鼻癤最突出的癥狀是A鼻塞B鼻痛C鼻涕多D嗅覺減退E鼻出血22萎縮性鼻炎最突出的癥狀是A經(jīng)常有鼻內干燥不適感B經(jīng)常流清涕C經(jīng)常流大量膿涕D經(jīng)常打噴嚏E經(jīng)常鼻痛23鼻息肉最突出表現(xiàn)是A間歇性鼻塞B交替性鼻塞C持續(xù)性鼻塞D經(jīng)常鼻衄E經(jīng)常鼻痛24鼻竇炎最突出的表現(xiàn)為A經(jīng)常覺鼻內干燥B經(jīng)常流大量清涕C經(jīng)常流大量膿涕D經(jīng)常打噴嚏E經(jīng)常鼻出血25診斷鼻竇炎最有意義的是A頭昏頭痛B鼻塞C流涕D嗅覺減退E中鼻道或嗅裂有膿性分泌物26關于萎縮性鼻炎,下列哪項不正確A因有惡臭味,故也稱為臭鼻癥B常于青春期發(fā)病,女多于男C可伴有明顯嗅覺障礙D絕無鼻塞癥狀E鼻腔寬大27鼻腔異物取出后,局部紅腫者,選用滴鼻藥最好是A滴鼻凈B復方薄荷油C石蠟油D芝麻油E生理鹽水28經(jīng)前鼻孔難以取出的異物,可將其推向咽部經(jīng)口腔取出,此時采用的體位最好是A平臥位B側臥位C仰臥垂頭位D半臥位E坐位29一男性病人,24歲,因反復鼻出血3個月而就診,每次出血量較多,時而左鼻出血,時而右鼻出血,亦有時兩側同時出血,無鼻部外傷史,無煙酒嗜好,亦無挖鼻的習慣,來診時暫無活動性出血。此時最恰當?shù)奶幚泶胧┦茿暫不處理,囑病人下次出血時再來醫(yī)院檢查B進行詳細的鼻部及鼻咽部檢查以尋找可能的出血灶C行前鼻孔填塞以防再次出血D囑病人經(jīng)常冷敷前額及頸部以防再次出血E開一些止血藥(中藥或西藥)服用30鼻腔異物多見于A兒童B中年人C老年人D女性E男性31鼻腔異物最主要的診斷依據(jù)是A異物史B單側鼻塞C膿涕帶血D嗅覺減退EX線檢查32鼻出血不止時,最有效的止血方法是A冷敷B滴鼻C填塞D吹鼻E冷凍33鼻骨骨折復位后為防止移位,最常采用的固定措施是A鼻部打石膏B鼻部繃帶包扎C鼻腔填塞D后鼻孔填塞E不須采取特殊措施固定,只須交待病人慎勿碰撞鼻部34病人半小時前鼻部遭鈍器擊傷就診時鼻痛劇烈,檢查見鼻梁根部塌陷,觸之有骨擦感,鼻腔無活動性出血,應診斷為A鼻外傷B鼻骨骨折C篩骨骨折D鼻衄E鼻擊傷35鼻骨骨折復位時機最遲不宜超過A3天B5天C7天D10天E14天36患者女性素有挖鼻的習慣,近10多天來自覺前鼻孔灼熱干燥不適,有時疼痛,常有痂塊,檢查見雙側鼻前庭皮膚潮紅,有痂皮積結。最可能的診斷是A鼻癤B鼻前庭炎C鼻炎D鼻竇炎E鼻衄37患者昨天淋雨后,今天早晨開始打噴嚏、鼻塞、流清涕、頭痛,檢查見鼻粘膜急性充血,雙下鼻甲腫脹,可診斷為A鼻前庭炎B急性鼻炎C變應性鼻炎D血管運動性鼻炎E鼻竇炎38患者鼻痛已5天,未經(jīng)治療,現(xiàn)頭痛劇烈,煩躁高熱,惡心嘔吐,檢查見外鼻腫脹,上唇也腫脹,明顯觸痛,應診斷為A鼻癤B酒渣鼻C鼻前庭炎D鼻外傷E海綿竇感染39萎縮性鼻炎病人,滴鼻宜用A鼻眼凈B1%麻黃素C0.5%麻黃素D呋喃西林麻黃素E復方薄荷石蠟油40患兒4歲,家長代訴,左側鼻塞,流臭穢膿血樣鼻涕3天,首先應考慮的診斷是A急性鼻炎B鼻衄C慢性鼻炎D鼻竇炎E鼻腔異物41對鼻外傷皮膚裂傷最先采取的處理措施是A冷敷B熱敷C濕熱敷D清創(chuàng)縫合E服用止痛藥物42對鼻外傷24小時以內的瘀腫疼痛的處理最恰當?shù)氖茿冷敷B熱敷C濕熱敷D四環(huán)素軟膏外敷E服止痛藥物43對鼻骨骨折最具診斷意義的是A鼻部疼痛劇烈B鼻出血較多C鼻部腫脹青紫D鼻部塌陷或歪曲畸形E鼻部有傷口出血44病人左側漸進性鼻塞2年,嗅覺減退,檢查見左側鼻腔有光滑柔軟、狀如葡萄的贅生物,應診斷為A鼻炎B鼻息肉C鼻血管瘤D鼻竇炎E鼻乳頭狀瘤45鼻息肉最主要的診斷依據(jù)是A持續(xù)性鼻塞B嗅覺減退C鼻涕多D鼻腔檢查發(fā)現(xiàn)有光滑、柔軟,狀如葡萄贅生物E鼻腔檢查發(fā)現(xiàn)鼻甲肥大46行鼻骨復位時,復位鉗伸入鼻腔不宜超過某一界限以防損傷篩板、此界限為A鼻閾B下鼻甲前端C中鼻甲前端D后鼻孔E兩眼內眥線47對鼻損傷皮膚裂傷而污染較明顯之病人,為預防破傷風,可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A立即注射破傷風抗毒素B立即清洗傷口C立即縫合傷口D立即包扎傷口E立即服用抗生素48一女性患者,30歲,半小時前鼻部遭不明物體猛擊,就診時鼻部仍鮮血淋漓,擦干血跡后見鼻背左側有一2cm長的傷口,深達骨質,雙鼻孔內有血跡,但無活動性出血,此時除建立“鼻外傷”診斷外,尚需考慮“鼻骨骨折”可能性,因此進一步檢查中最值得重視的是A詢問病人有無鼻塞B詢問鼻出血量多少C病人有無鼻痛D注意病人有無外鼻畸形或塌陷E注意病人鼻部有無腫脹青紫49對鼻腔細小的異物最好的取出方法是A槍狀鑷夾出B異物鉤鉤出C手術取出D推入咽部取出E擤出50對鼻腔形態(tài)不整的異物最好的取出方法是A槍狀鑷夾出B異物鉤鉤出C手術取出D推入咽部取出E擤出51以突然反復發(fā)作的鼻癢、噴嚏、流清涕、鼻塞為特征的鼻病是A急性鼻炎B鼻前庭炎C變應性鼻炎D萎縮性鼻炎E鼻竇炎52以鼻腔干燥,粘膜萎縮,鼻腔寬大為主要特征的鼻病是A急性鼻炎B鼻竇炎C變應性鼻炎D鼻癤E萎縮性鼻炎53以流膿涕、頭痛、頭悶為主要特征的鼻病是A鼻竇炎B急性鼻炎C變應性鼻炎D鼻前庭炎E鼻癤54由病毒或細菌引起的以鼻塞、流涕、噴嚏為主要癥狀的鼻病是A變應性鼻炎B急性鼻炎C鼻竇炎D鼻前庭炎E血管運動性鼻炎55以鼻干為突出癥狀的疾病是A急性鼻炎B萎縮性鼻炎C鼻竇炎D鼻癤E變應性鼻炎56以反復噴嚏、流清涕為主要特征的疾病是A急性鼻炎B鼻竇炎C鼻癤D變應性鼻炎E鼻前庭炎57某女,30歲,常鼻癢,流清涕,打噴嚏,鼻塞已3年,檢查見鼻粘膜蒼白水腫,最可能的診斷為A急性鼻炎B慢性鼻炎C變應性鼻炎D萎縮性鼻炎E鼻腔異物58某男,25歲,間歇、交替性鼻塞1年,檢查雙下鼻甲充血腫脹,最可能的診斷是A慢性鼻炎B鼻竇炎C變應性鼻炎D萎縮性鼻炎E鼻前庭炎59開放性鼻外傷最突出的表現(xiàn)是A鼻出血B鼻部腫脹C鼻部塌陷D鼻部皮膚裂傷E鼻痛60變應性鼻炎屬于AI型變態(tài)反應BII型變態(tài)反應CIII型變態(tài)反應DIV型變態(tài)反應E特殊免疫反應61急性額竇炎頭痛特點是A晨起輕,午后重B晨起重,午后輕,晚間消失C晨起重,午后漸重,晚間消失D晨起輕,午后輕,晚間最重E前額部痛,晨起輕,午后重62急性上頜竇炎頭痛規(guī)律是A前額部痛,晨起輕,午后重B晨起重,午后輕C晨起重,午后輕,晚間消失D晨起重,午后重,晚間最重E全天變化無規(guī)律63急性蝶竇炎頭痛特點A早晨重,午后輕B前額痛,早晨輕,午后重C頭頂痛,早晨輕,午后重D頸根部痛,早晨重,午后輕E枕部痛,早晨輕,午后重64生理性鼻甲周期,又稱為鼻周期,是指正常人下鼻甲有交替性血管收縮與擴張,出現(xiàn)交替性阻力變化,大約 小時:A12小時B25小時C24小時D18小時E27小時(二)多項選擇題1構成外鼻的骨性支架包括A額骨鼻部B鼻骨C上頜骨額突D上頜骨腭突E犁骨2構成梨狀孔的骨性支架包括A鼻骨下緣B上頜骨額突內緣C上頜骨腭突游離緣D篩骨正中板前緣E犁骨上緣3構成鼻中隔的軟骨和骨性支架包括A鼻中隔軟骨B蝶骨翼突C大翼軟骨D篩骨正中板E犁骨4構成鼻頂?shù)墓切灾Ъ馨ˋ鼻骨B額骨鼻突C蝶竇前壁D篩骨正中板E篩板5以下結構位于中鼻道者有A鉤突B篩泡C半月裂孔D篩漏斗E篩板6前組鼻竇包括A上頜竇B蝶竇C前組篩竇D后組篩竇E額竇7后組鼻竇包括A上頜竇B額竇C前組篩竇D后組篩竇E蝶竇8開口于中鼻道的鼻竇有A上頜竇B額竇C前組篩竇D后組篩竇E蝶竇9嗅區(qū)粘膜分布在A下鼻甲內側面B中鼻甲內側面C上鼻甲內側面D與中鼻甲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E與上鼻甲相對應的鼻中隔部分10鼻的生理功能有A呼吸功能B保護功能C嗅覺功能D發(fā)聲功能E共鳴功能11鼻腔對吸入的空氣進行初步處理的過程包括A清潔B加溫C干燥D濕潤E充氧12中鼻道見到有膿性分泌物引流,提示可能有炎癥的鼻炎是A上頜竇B額竇C前組篩竇D后組篩竇E蝶竇13嗅裂見到有膿性分泌物引流,提示可能有炎癥的鼻竇是A上頜竇B額竇C前組篩竇D后組篩竇E蝶竇14臨床高度懷疑鼻竇有病變而常規(guī)鼻腔檢查未發(fā)現(xiàn)陽性體征時,尚可考慮的檢查項目有A體位引流B上頜竇穿刺沖洗CX線拍片DCT掃描E腦電圖15對鼻塞癥狀的病史詢問應注意A鼻塞發(fā)病的時間長短B單側或雙側鼻塞C間歇性鼻塞或持續(xù)性鼻塞D伴隨癥狀E治療經(jīng)過16對鼻涕的觀察應注意A起病的時間長短B鼻涕的性質C鼻涕的顏色D鼻涕的量E單側或雙側流涕17對鼻衄的觀察應注意A起病的時間長短B鼻出血的部位C鼻出血的顏色D鼻出血量的多少E鼻出血的方式18對嗅覺減退的病史詢問應注意A新病或久病B間歇性或持久性C嗅覺減退的程度D鼻甲的大小E是否伴鼻塞19鼻源性頭痛的特點是A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律B有一定的部位C多伴有鼻部癥狀D多伴有眩暈E鼻腔檢查多有陽性體征20鼻竇炎的主要癥狀A鼻塞B鼻涕多C頭痛D嗅覺減退E鼻出血21鼻竇炎的主要體征有A中鼻道見膿性分泌物B嗅裂見膿性分泌物C尖牙窩有壓痛D眼眶內上角有壓痛E鼻梁有壓痛22鼻癤的診斷要點A鼻涕多B鼻痛C外鼻部局限性紅腫D鼻出血E多有挖鼻史23鼻前庭炎的診斷要點有A鼻前孔皮膚潮紅、皸裂B鼻前孔皮膚糜爛、結痂C外鼻部局限性紅腫D鼻前孔內灼熱癢痛E多有挖鼻史24急性鼻炎的診斷要點A多有受涼史B起病較急,病程較短C鼻塞、流涕、噴嚏D鼻粘膜蒼白水腫E鼻粘膜紅腫25鼻癤患者,應禁忌 A局部擠壓B外敷魚石脂軟膏C早期切開排膿D外敷紅霉素軟膏E外敷四環(huán)素軟膏26慢性鼻炎的診斷要點A病程較長B間歇性、交替性鼻塞或持續(xù)性鼻塞C流大量清水樣鼻涕D下鼻甲腫脹或肥大E經(jīng)常性頭痛27變應性鼻炎的診斷要點A相同癥狀反復發(fā)作,并突然出現(xiàn)B每次發(fā)作癥狀均不同,緩慢發(fā)病C病程較長D鼻粘膜多為蒼白水腫E鼻粘膜多為紅腫28萎縮性鼻炎的主要癥狀與體征有 A鼻內干燥B嗅覺減退C鼻粘膜萎縮D鼻腔寬大E鼻粘膜紅腫29一側流膿血性鼻涕,應考慮的疾病有A鼻前庭炎B鼻腔異物C上頜竇癌D萎縮性鼻炎E鼻腔乳頭狀瘤30常出現(xiàn)鼻塞的疾病有A急性鼻炎B慢性鼻炎C鼻竇炎D變應性鼻炎E萎縮性鼻炎31急性鼻炎與變應性鼻炎的共同癥狀有A鼻塞B發(fā)熱C頭痛D打噴嚏E流清涕32急性鼻炎若擤鼻方法不當可并發(fā) A急性卡他性中耳炎B慢性鼻炎C變應性鼻炎D鼻竇炎E萎縮性鼻炎33正確的擤鼻方法是A捏緊雙側鼻孔用力擤出鼻涕B按住一側鼻翼清潔另一側鼻腔,然后交換C開放雙側鼻孔,擤出鼻涕D堵塞雙外耳道,然后擤出鼻涕E將鼻涕倒吸入咽部再吐出34經(jīng)常挖鼻可引起的鼻病有A鼻癤B慢性鼻炎C變應性鼻炎D鼻前庭炎E萎縮性鼻炎35鼻前庭炎主要癥狀與體征有A鼻癢B鼻痛C鼻前孔皮膚糜爛D鼻前孔皮膚紅腫E鼻前孔皮膚結痂36急性鼻炎的主要癥狀有 A鼻塞B鼻痛C流涕D打噴嚏E嗅覺減退37急性鼻炎的護理及預防要點 A適當休息B多喝開水C注意正確的擤鼻方法D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E鍛煉身體,增強體質38鼻出血不止,可采取的外用止血措施有A填塞鼻腔B冷敷前額或頸部C熱敷前額或頸部D用麻黃素滴鼻E冰敷足部39慢性鼻炎的預防措施有A戒煙酒B避免粉塵長期刺激C避免長期用過強的血管收縮劑滴鼻D積極防治感冒E鍛煉身體,增強體質40變應性鼻炎的主要癥狀A鼻塞B鼻痛C打噴嚏D流清涕E鼻癢41變應性鼻炎的主要體征有 A鼻粘膜蒼白B鼻粘膜腫脹C鼻粘膜充血D鼻腔有痂皮E中鼻甲肥大42萎縮性鼻炎的外治可選用的滴鼻藥有A復方薄荷油B石蠟油C芝麻油D1%麻黃素E鼻眼凈43萎縮性鼻炎的預防要點有A保持鼻腔清潔濕潤B禁用血管收縮劑滴鼻C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D避免長期粉塵刺激E鍛煉身體,增強體質44對變應性鼻炎的預防應注意A尋找病因,盡量避免B減少塵埃、花粉等刺激C避免過食生冷食物D鍛煉身體,增強體質E禁用血管收縮劑滴鼻45鼻竇炎的外治方法有A麻黃素類藥滴鼻B鼻眼凈滴鼻C上頜竇穿刺沖洗D蒸氣吸入E鼻竇置換療法46鼻腔異物的可能原因有A小兒玩耍B醫(yī)療疏忽C嘔吐D槍彈傷或爆炸傷E昆蟲進入47鼻腔異物診斷要點有A異物史B單側鼻塞C膿涕帶血D嗅覺減退E鼻腔檢查發(fā)現(xiàn)異物48鼻出血運用冷敷時,冷敷的部位一般在A前額部B后枕部C腳底D手心E同側頸部49鼻衄的護理應注意A安定病人的情緒B取半臥位C取平臥位D忌辛辣刺激食物E減少活動50對鼻衄的預防應注意A避免挖鼻B易用力擤鼻C少吃辛辣燥熱食物D減少活動E鍛煉身體,增強體質51鼻骨骨折的處理措施有A骨折復位B鼻腔填塞C注射破傷風抗毒素D口服止血藥物E交待病人慎勿觸碰鼻部52鼻外傷皮膚裂傷的處理應包括 A鼻部冷敷B鼻部熱敷C清創(chuàng)縫合D注射破傷風抗毒素E預防傷口感染53鼻骨骨折的診斷要點包括A鼻部外傷史B鼻畸形C鼻部觸診有骨擦感DX片有骨折影E鼻出血54鼻外傷常見的癥狀有A鼻痛B鼻出血C鼻外部出血D鼻塞E鼻涕增多55鼻息肉發(fā)生鼻塞的特點為A間歇性鼻塞B持續(xù)性鼻塞C漸進性鼻塞D突發(fā)性鼻塞E交替性鼻塞56慢性鼻炎與萎縮性鼻炎的共同癥狀有A鼻塞B鼻干C鼻出血D嗅覺減退E涕多且有腥臭味57鼻息肉常繼發(fā)于A慢性鼻炎B鼻竇炎C變應性鼻炎D萎縮性鼻炎E鼻前庭炎58屬于鼻內窺鏡手術重要標志性解剖結構A鉤突B中鼻甲C篩泡D鼻閾四、問答題1為何稱鼻中隔前下方為“易出血區(qū)”?2試述外鼻靜脈血回流的特點及其臨床意義?3敘述上頜竇的位置、開口部位與功能?上頜竇炎癥時,為什么易積膿?臨床上一般在何處進行上頜竇穿刺?4為什么老年人易發(fā)生后鼻部出血?5鼻源性頭痛有何特點?6為何少量鼻涕總是“倒流”入咽部?7臨床常用的藥物滴鼻法主要作用有哪些?其適應證是什么?8請述鼻呼吸對下呼吸道的保護作用。9請述鼻腔的生理功能與鼻竇的生理功能。10鼻癤的病因有哪些?11鼻癤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12鼻前庭炎的常見病因有哪些?13鼻前庭炎的治療原則有哪些?14如何診斷急性鼻炎?15急性鼻炎的治療原則有哪些?16急性鼻炎如何與流感和變應性鼻炎相鑒別?17如何預防急性鼻炎的發(fā)生?18如何鑒別慢性單純性鼻炎與慢性肥厚性鼻炎?19慢性單純性鼻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20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21萎縮性鼻炎的病理特征有哪些?22萎縮性鼻炎的臨床表現(xiàn)有哪些?23敘述變應性鼻炎的發(fā)病機制?24變應性鼻炎如何診斷?25變應性鼻炎與血管運動性鼻炎的鑒別要點有哪些?26變應性鼻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27如何診斷鼻竇炎?28急性鼻竇炎的治療措施有哪些?29慢性鼻竇炎的治療方法有哪些?30敘述鼻息肉的基本病理特征。31請述鼻息肉的診斷要點。32鼻息肉應如何治療?33如何防止鼻息肉的復發(fā)?34鼻外傷的原因有哪些?35如何診斷鼻骨骨折?36開放性鼻外傷應如何治療?37鼻骨骨折時應如何防止損傷篩板?38鼻骨骨折復位后如何才能防止再度移位?39鼻衄多發(fā)生于鼻腔何處?40鼻衄如何與咯血、嘔血相鑒別?41填塞止血的方法有哪些?42對鼻衄病人的護理應注意什么?43敘述鼻竇粘液囊腫的發(fā)病機制。44鼻竇囊腫的臨床表現(xiàn)有什么?如何治療?45請述訴上頜竇癌的臨床表現(xiàn)。46如何診斷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47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如何治療?48鼻真菌病的分型,各自的臨床表現(xiàn)。49鼻內窺鏡手術的基本原理。(王斌全)參考答案一、名詞解釋1為鼻出血的好發(fā)部位,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內動脈血管匯聚成叢,稱為鼻腔易出血區(qū)。2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下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不規(guī)則腔隙稱為總鼻道。3中鼻道外側壁上有兩個突起,前下方呈弧形嵴狀者稱為鉤突,位于鉤突后上方的圓形隆起稱篩泡。4即分隔顱前窩與鼻腔的篩骨水平板。5是指以篩漏斗為中心的包括有中鼻甲、鉤突、半月裂、篩漏斗、篩泡、額隱窩及前組鼻竇開口的一組解剖學結構。6中鼻甲前方的鼻腔外側壁上有一丘狀隆凸,稱為鼻堤,又名鼻丘。7鼻根與鼻尖之間的部位稱為鼻梁。8鼻翼與面頰交界處的皮膚略呈溝狀凹陷,稱為鼻唇溝。9篩骨水平板上分布有許多小孔,稱為篩孔,系嗅神經(jīng)穿過之處。10中鼻甲游離緣水平以上的鼻甲與鼻中隔之間的間隙稱為嗅裂,又稱嗅溝。11鼻前庭與固有鼻腔的交界處稱為鼻閾,又稱鼻內孔。12當鼻腔的阻力增高和化學氣體對鼻粘膜刺激時均可引起支氣管的收縮,從而減少肺通氣量,該現(xiàn)象稱之為鼻肺反射。其反射弧的傳入纖維是鼻粘膜的三叉神經(jīng)末梢,傳出纖維是支配支氣管平滑肌的迷走神經(jīng),中樞是三叉神經(jīng)核和迷走神經(jīng)核。變應性鼻炎引起支氣管哮喘即通過此反射引起,其臨床意義現(xiàn)受到重視。13正常人兩側下鼻甲有交替性血管收縮與擴張,存在交替性阻力變化,約每27小時輪換變化一次而不自知,此現(xiàn)象稱為生理性鼻甲周期或鼻周期。14發(fā)生于鼻尖、鼻翼及鼻前庭部位的皮脂腺或毛囊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為鼻癤。15又稱為鼻出血,是鼻科常見急癥之一,輕者涕中帶血,重者可引起休克,多由鼻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而引起。16鼻腔與鼻竇受變態(tài)反應與慢性炎癥的刺激,發(fā)生極度水腫,繼而日久局部組織變形,形成光滑半透明灰白色如葡萄狀或鮮荔枝狀的新生物,稱為鼻息肉。17以鼻前庭附近皮膚紅腫、糜爛、結痂、灼癢,反復發(fā)作,經(jīng)久不愈的鼻病,稱為鼻前庭炎。18各種原因引起的竇口阻塞、竇內分泌物潴留,都可形成粘液囊腫,多發(fā)生于篩竇、額竇、上頜竇,蝶竇較少見。二、填空題1外鼻 鼻腔 鼻竇2骨和軟骨 粘膜與皮膚 鼻中隔3犁骨 篩骨垂直板 鼻中隔軟骨4中鼻甲以上及其對應的鼻中隔粘膜 除嗅區(qū)以外的其余大部分鼻腔粘膜 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5鼻前庭 固有鼻腔 鼻閾6位于同名骨內的骨性鼻竇 額竇、上頜竇、篩竇與蝶竇 共鳴7內眥靜脈 面靜脈 顱內海綿竇8上鼻甲 中鼻甲 下鼻甲9鉤突 篩泡 半月裂孔10鼻淚管 上頜竇穿刺 咽鼓管咽口11額骨鼻部 鼻骨 篩骨水平板 蝶骨12鼻底部 上頜骨的腭突 腭骨的水平部13上頜竇 額竇 篩竇 蝶竇14頸內動脈的眼動脈 頸外動脈的上頜動脈15鼻咽靜脈叢16呼吸 保護 嗅覺 共鳴17鼻閾18下鼻道 中鼻道 上鼻道19嗅裂20鼻丘21額竇 上頜竇 前組篩竇 后組篩竇 蝶竇22診斷 治療23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24急性鼻炎25病毒 鼻病毒 冠狀病毒 溶血性鏈球菌 肺炎雙球菌 葡萄球菌26血管擴張27流行性感冒 變應性鼻炎 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猩紅熱與傷寒等的前驅癥狀28增加鼻腔濕度,改善鼻通氣狀態(tài),阻止病情發(fā)展,支持療法對癥治療為主防止并發(fā)癥 促使鼻分泌物排出,促進鼻腔生理機能的恢復29粘膜下層血管失去收縮功能,呈慢性擴張狀態(tài) 鼻粘膜固有層血管周圍淋巴細胞及漿細胞浸潤,血管擴張,粘膜水腫,肥厚30持續(xù)性鼻塞 嗅覺減退 閉塞性鼻音31鼻粘膜毛細血管纖維組織增生,腺體、骨膜、骨質萎縮 鼻干 涕血 失嗅 頭痛32常年性變應性鼻炎 季節(jié)性變應性鼻炎33I IgE 嗜堿細胞 肥大細胞 IgE34鼻粘膜固有層水腫 嗜酸性細胞浸潤35鼻癢 噴嚏 流清水涕 鼻塞36鱗狀細胞癌 腺癌372周38變態(tài)反應 慢性炎癥39外傷 發(fā)育異常 腫瘤或異物的推壓40鼻塞 鼻出血 頭痛 嗅覺障礙41出血部位 出血量 出血原因42搶救休克43Little Woodruff鼻咽靜脈叢44簡易止血法 燒灼法 冷凍法 填塞法 血管結扎法45鼻前庭炎46兩眼內眥連線47冷敷48前鼻孔填塞 后鼻孔填塞49半臥位50鼻腔異物51鼻癤三、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1C2C3A4C5D6E7A8B9B10B11E12A13E14B 15A 16D17D18A19E20A21B22A23C24C25E26D27B28C29B30A31A32C33C34B35E36B37B38E39E40E41D42A43D44B45D46E47A48D49E50A51C52E53A54B55B56D57C58A59D60A61B62A63E64E(二)多項選擇題1ABCD2ABC3ADE4ABCE5ABCD6ACE7DE8ABC9BCDE10ABCE11ABD12ABC13DE14ABCD 15ABCDE16BCDE17BCDE18ABCE19ABCE20ABCD21ABCD22BCE23ABDE 24ABCE25AC26ABD27ACD28ABCD29BCE30ABCDE31ADE32AD33BE34AD35ABCDE36ACDE37ABCDE38ABD39ABCDE40ACDE41AB42ABC43ABCDE44ABCD45ACDE46ABCDE47ABCDE48ABE49ABDE50ABCD51ABE52CDE53ABCD54ABC55BC56AD57ABC58ABC四、問答題1由于鼻中隔前下方的粘膜內動、靜脈血管匯聚成叢,易因外傷、挖鼻、干燥等原因而引起出血,故臨床上稱該部位為“易出血區(qū)”。2外鼻的靜脈主要經(jīng)內眥靜脈和面靜脈匯入頸內靜脈,但內眥靜脈又可經(jīng)眼上、下靜脈與顱內的海綿竇相通,且面部靜脈無瓣膜,血液可正逆向流動。外鼻靜脈回流的這一特點的臨床意義是:當外鼻部患癤腫時,如誤擠壓或治療不當,則有引起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而危及生命之虞。3位置:上頜竇在上頜骨內,它是由位于同名骨內的骨性上頜竇襯以粘膜而成。開口部位:上頜竇通過覆以粘膜的上頜竇開口于固有鼻腔的中鼻道。功能:由于上頜竇位于鼻腔的兩旁,又與鼻腔相通,所以可對發(fā)聲起共鳴作用。另外,上頜竇的粘膜與鼻腔的粘膜相互延續(xù),故與鼻腔粘膜一樣,也吸入空氣有加溫與濕潤等作用,但是鼻炎發(fā)生時,也易蔓延而引起上頜竇炎。上頜竇因其開口位置遠高于竇底,故當其炎癥化膿時,引流常不通暢,易引起積膿,所以鼻竇炎中,上頜竇炎最常見且不易治愈,臨床常經(jīng)下鼻道前份穿通骨質較薄的上頜竇內側壁進行上頜竇穿刺。4老年人下鼻道外側壁兩部近鼻咽處有表淺擴張的鼻后側靜脈叢,即吳氏鼻鼻咽靜脈叢,常是后部鼻出血的主要來源,故老年人易發(fā)生鼻出血。5鼻源性頭痛的特點是:有一定的時間規(guī)律,有特定的部位,多伴有鼻部癥狀且頭痛的輕重與鼻部癥狀的輕重有一定的關系,鼻腔檢查多有陽性體征。6由于鼻粘膜的纖毛擺動方向為由前向后,推動鼻粘膜表面的粘膜毯由前向后運動,故少量的鼻涕一般總是向后流入咽部。7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滴鼻法的主要作用有兩類:一是收縮鼻腔粘膜使鼻腔通暢,適用于急、慢性鼻炎與變應性鼻炎等病人;二是滋潤鼻腔粘膜防止其干燥。適用于干燥性、萎縮性鼻炎等病人。8經(jīng)鼻呼吸對呼吸道的保護作用有:空氣清潔:分布在鼻前庭的鼻毛可以過濾吸入的空氣中較大的粉塵,吸入鼻腔的異物、顆粒或刺激性的氣體可借反向性的噴嚏排出體外,而鼻粘膜表面的粘液毯借纖毛的擺動不停地由前向后運動,可使進入鼻腔的較小顆粒隨之送入咽部經(jīng)口吐出,從而避免其進入呼吸道??諝饧訙兀罕钦衬は碌暮>d狀血竇有豐富的血管,可對吸入的不同溫度的空氣進行加溫,使之接近人體的體溫,從而避免寒冷的空氣對下呼吸道的刺激??諝鉂駶櫍罕钦衬ぶ械恼骋合倜咳辗置诖罅康恼骋海蓪ξ氲目諝膺M行濕潤,使其濕度達到95%以上,避免過于干燥的空氣對下呼吸道的刺激。9鼻腔的生理功能:呼吸功能;保護功能:外界空氣通過鼻腔及呼吸道處理后,才適應肺泡交換需要,鼻腔對吸入空氣進行清潔過濾、調溫與加濕。嗅覺功能;共鳴功能。鼻竇的生理功能:鼻竇對發(fā)音有共鳴作用,可使發(fā)音悅耳;能減輕顱骨重量,使頭部靈活,且易保持身體平衡;鼻竇內充滿空氣,可以緩沖外力的撞擊,使腦部及眼眶組織免受震蕩損傷。10鼻癤的病因:多因挖鼻、拔鼻毛等不良習慣,造成皮膚損傷,金黃色葡萄球菌乘機而入。鼻腔或鼻竇,有化膿性炎癥時,膿液反復刺激而誘發(fā)感染。患有糖尿病與一般全身抵抗力弱者,易患本病。11鼻癤主要表現(xiàn)為鼻尖、鼻翼或鼻前庭部位局限性紅腫疼痛,初起堅硬,數(shù)日后可出現(xiàn)黃白色小膿點,甚者可出現(xiàn)上唇或面頰部腫脹。一般全身癥狀不明顯,或可出現(xiàn)發(fā)熱、頭痛、全身不適等。12鼻前庭炎多為鼻分泌物刺激引起,故多見于急或慢性鼻炎、鼻竇炎、變應性鼻炎及鼻腔異物的病人。糖尿病人也易患此病。職業(yè)性者多呈慢性。13鼻前庭炎的治療原則:去除病因,應及時與徹底治愈鼻腔疾病,加強鼻腔保護,避免有害粉塵刺激,改正挖鼻不良習慣;急性期濕熱敷或局部紅外線照射。慢性結痂者用3%雙氧水清洗,然后局部涂用緩和的保護性油膏如10%硼酸軟膏,1%2%黃降汞軟膏等。皮膚有糜爛與皸裂者,涂以10%硝酸銀,爾后再涂抗生素軟膏。14急性鼻炎的診斷要點:病史上多有疲勞、受涼或寒熱不調等誘因,起病較急,病程較短(一般不超過1周)。主要癥狀為鼻塞、流涕(清涕或黃色涕)、打噴嚏,可伴有嗅覺減退或頭痛、惡寒、發(fā)熱等癥狀。檢查可見鼻粘膜充血腫脹。15急性鼻炎的治療原則:早期主要是增加鼻腔濕度,改善鼻通氣狀況,以防止病情發(fā)展;急性期以支持療法與對癥治療為主,并注意防止發(fā)生并發(fā)癥;后期為促使分泌物排出,促進鼻腔生理機能的恢復。16急性鼻炎、流感與變應性鼻炎的鑒別要點急性鼻炎流感變應性鼻炎病因病毒引起,常見有鼻病毒、冠狀病毒;尚可繼發(fā)細菌如溶血性鏈球菌、肺炎球菌等感染由流感病毒引起對一種或多種變應原具有易感性、如霉菌、花粉、螨類等發(fā)病機制當機體受全身與局部因素影響而抵抗力下降,sIgA減少;病毒乘虛而入侵入機體生長繁殖,毒力增強而致病。短期內局部散發(fā)或集體突發(fā),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生長繁殖,毒力增強而發(fā)病。IgE介導免疫細胞釋放化學介質,導致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強,腺體分泌亢進。傳染性有一定傳染性傳染性較強無全身癥狀程度輕重不一全身癥狀重,如高熱、寒戰(zhàn)、頭痛、肌痛等無局部癥狀鼻塞,流清涕,打噴嚏較輕鼻癢,流清水樣涕,連續(xù)打噴嚏,嗅覺減退明顯發(fā)病規(guī)律單發(fā)、偶發(fā)或易發(fā)短期內同一地區(qū)人群,有大量人群發(fā)病季節(jié)性或常年性癥狀發(fā)作皮試陰性陰性一種或多種抗原陽性鼻分泌物檢查無免疫細胞化學介質無免疫細胞化學介質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檢測出免疫細胞化學介質免疫療法無效無效有效治療對癥與抗病毒,合并細菌感染可用抗生素對癥與抗 病毒避免接觸變應原,脫敏療法,藥物治療等17預防急性鼻炎應注意: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起居有常,疲勞或汗出后尤當注意避免受涼。感冒流行期間,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并可用姜糖大棗湯煎水服,以達預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財務業(yè)務工作目標設定計劃
- 計算機圖形處理技術試題及答案
- 2025屆深圳市重點中學七下數(shù)學期末教學質量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預測2025年VB考試題型及試題與答案
- 工作重心和優(yōu)先級排列計劃
- 語言能力提升活動計劃
- 水務行業(yè)安保工作總結與建議計劃
- 提升班級文化品位的具體方法計劃
- 法官職業(yè)的基本素養(yǎng)試題及答案
- 2024年西藏自治區(qū)財政廳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粉筆線上協(xié)議班合同
- 護士分層級培訓及管理
- 2025-2030中國體聲波濾波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急診護理團隊精神
- 食品科學與工程實踐應用題集
- 世界環(huán)境日主題班會《生物多樣性保護》班會課件
- 智聯(lián)網(wǎng)汽車技術 課件 13.9自動緊急制動系統(tǒng)
- 危廢轉運合同范例
- DBJT13-323-2019 土壤固化劑應用技術規(guī)程
- 手術患者管路安全管理
- 數(shù)字化轉型下的對公客戶業(yè)務場景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