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必知的法律法規(guī).doc_第1頁
教師必知的法律法規(guī).doc_第2頁
教師必知的法律法規(guī).doc_第3頁
教師必知的法律法規(guī).doc_第4頁
教師必知的法律法規(guī).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必知的法律法規(guī)甘肅教師學苑 微信號 gsjsxy 功能介紹 感謝您關注甘肅教師學苑微信公眾平臺!本平臺由甘肅省教育廳主管、甘肅省電化教育中心主辦、甘肅捷通教育咨詢有限公司提供技術支持。平臺主要為廣大教師開展教育教學提供政策、業(yè)務服務與支持,歡迎您的意見和建議! 教育事關千家萬戶,依法治教,提升教育治理方式與學校管理水平,是人民群眾最直接、最現(xiàn)實、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核心要求。廣大教師是依法治校的主體,校長和教師的法律素養(yǎng)高低,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迫切愿望,也是教育事業(yè)的迫切要求?,F(xiàn)代教育是開放性教育,也是教育法制化的時代,我國教育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為從教者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出了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要成為一名新時代合格的人民教師,除了具備扎實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理論知識之外,還需要了解一些相關的教育法律法規(guī)知識,做到依法施教、依法育人。本期,我們?yōu)榇蠹医榻B一些校長、教師們必須知道的法律法規(guī),并解析這些法律法規(guī)在學校管理及教學實踐中的運用,以期增強諸位從教者依法執(zhí)教的意識,并把學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識貫徹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一、學校須承擔的安全職責有哪些?(一)、法規(guī)規(guī)定未成年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以下稱為監(jiān)護人)應當依法履行監(jiān)護職責,配合學校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工作。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但法律有規(guī)定的或者學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擔相應監(jiān)護職責的情形除外。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二)、法規(guī)解析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七條第二款明確規(guī)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但法律有規(guī)定的或者學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擔相應監(jiān)護職責的情形除外”。這一條文從普通情形和特殊情形兩個方面來規(guī)定學校是否對未成年學生承擔監(jiān)護職責的問題。1、普通情形: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在普通情形之下,“學校對未成年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為什么呢?讓我們先來看看法律關于“監(jiān)護人”、“監(jiān)護職責”的相關規(guī)定。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的相關規(guī)定,監(jiān)護人的職責包括四個方面:一是照顧和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身體健康;二是管理和保護被監(jiān)護人的財產,代理其進行民事活動;三是對被監(jiān)護人進行教育和管理;四是在被監(jiān)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fā)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2、誰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沒有監(jiān)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jiān)護能力的人擔任監(jiān)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jiān)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沒有前面所規(guī)定的監(jiān)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的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jiān)護人。這是一條關于監(jiān)護人范圍的詳盡表述,它并未將學校列入其范圍??梢姡凑瘴覈傻囊?guī)定,學校并非在校未成年學生的監(jiān)護人,在普通情形下,學校對學生不承擔監(jiān)護職責。3、特殊情形:學校對未成年學生承擔相應的監(jiān)護職責所謂“特殊情形”,是指在“法律有規(guī)定的或者學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擔相應監(jiān)護職責的情形”之下,學校對在校未成年學生承擔相應的監(jiān)護職責。這里的特殊情形又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法律有規(guī)定的情形”,也就是某一法律直接、明確規(guī)定學校對學生負監(jiān)護職責。二是“學校依法接受委托承擔相應監(jiān)護職責的情形”。在某些寄宿制學校,學校有可能會與學生的家長簽訂專門的協(xié)議,約定學生的家長將部分監(jiān)護職責委托給學校承擔??傊疤厥馇樾巍笔且浴胺捎幸?guī)定”或者“學校與學生的家長之間有約定”為前提,若法律無規(guī)定,或學校與學生的家長之間無約定,則特殊情形即不存在。4、學校須承擔的安全職責有哪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規(guī)章的規(guī)定,學校對在校未成年學生負有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實踐中,學校對在校未成年學生的安全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主要表現(xiàn)為:學校應當提供符合安全標準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應當對在校學生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和自護自救教育;應當按照規(guī)定,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應的管理措施,預防和消除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當發(fā)生傷害事故時,應當及時采取措施,救助受傷害學生。對于業(yè)已發(fā)生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如有過錯(即未履行前述職責),則應當承擔與其過錯大小相適應的法律責任。5、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學校安全職責比較監(jiān)護人的監(jiān)護職責和學校的教育、管理、保護職責,在侵權責任的歸責中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監(jiān)護人承擔的是無過錯責任(沒有過錯也要擔責),而學校承擔的是過錯責任(有過錯才擔責,無過錯則不擔責)。對于學校而言,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因為這樣既可以督促學校勤勉、謹慎地保護學生的安全,又可以避免因無限制地加大學校的責任而導致學校無法正常運行的不良后果的出現(xiàn)。這既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xiàn),又可以保護學校的正當權益。二、日常教學中的安全及防范(一)、法規(guī)規(guī)定“學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應當遵循教學規(guī)范,落實安全管理要求,合理預見、積極防范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第二十八條第一款(二)、法規(guī)解析在上學期間,學生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堂上度過的,因此,建立教學活動常規(guī),保護課堂上學生的安全,是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未成年學生生性好動,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較為欠缺,如果對其疏于教育和管理,很有可能會招致意想不到的后果。鑒于此,學校應當建立教學活動的基本安全規(guī)范,并要求任課教師切實承擔起安全管理職責,保護學生的安全和健康。1課前查考勤,發(fā)現(xiàn)學生缺勤要及時通知班主任學生缺勤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請假、遲到、早退、逃課以及上學途中發(fā)生意外等。某些緊急情形如果學校和家長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并采取措施,就有可能錯過挽救學生的最好時機。因此,教師上課的第一件事應當是檢查學生的出勤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有學生缺勤,教師應當詢問其他同學,對于無故缺勤的學生,任課教師應當立即通知其班主任,由班主任與學生的家長進行聯(lián)系。2按時上課,中途不能隨意離開課堂教師履行課堂安全管理職責的前提是,上課時間教師要堅守崗位,不得缺崗。為此,首先,教師要做到按時上課,不得遲到。教師晚到哪怕只是一分鐘,學生在教室里都有可能會鬧翻天,弄出什么亂子也并非不可能。其次,在上課過程中,教師不能隨意撇下學生而離開課堂。須知,一旦教師脫離課堂,學生即處于管理和保護的“真空”狀態(tài),在學習的壓力和紀律的約束突然解除之后,他們很有可能會做出出格的舉動。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之前應當做好各個方面的準備工作,在課堂進行過程中,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任課教師都不能撇下學生離開課堂而讓學生處于“放羊”狀態(tài)?;剞k公室取教具、上廁所或者外出看病,都不能成為教師中途離崗的理由。確因情況特殊必須離開課堂的,任課教師應當事先征得學校領導的同意,并由學校安排其他教師代課。否則,在教師脫崗期間一旦發(fā)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將會因疏于履行對學生的管理、保護之責而需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3管理課堂紀律,制止學生做出的危險性行為良好的課堂紀律,是教師開展教學和學生正常學習的基本前提條件。相反,學生不守紀律、課堂秩序混亂,不但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進行,還有可能引發(fā)安全事故。紀律是秩序和安全的基本保障,管理課堂紀律是每一名任課教師的基本職責。放棄對課堂紀律的管理,任憑學生為所欲為,是教師失職的表現(xiàn)。在學生的各種課堂違紀行為中,最應當引起教師警惕的是學生做出的危險性行為。此類行為包括:攜帶危險物品或動物進教室;違規(guī)操作、玩弄帶有一定危險性的教學設備、器物;手持小刀、剪刀、筆或其他尖銳物、硬物對著他人揮舞、比劃;毆打他人;在教室內追逐、奔跑等。在上課過程中,一旦有學生做出此類危險性行為,教師應當立即予以有效制止,并做好教育工作。必要時,應當將違紀學生交給學校相關部門進行教育和處理。在實踐中,如果教師對學生做出的危險性行為“視而不見”,或未及時、有效予以制止,一旦發(fā)生安全事故,學校則必須對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4發(fā)現(xiàn)學生身體不適,應當進行緊急處理在課堂上,學生有時會出現(xiàn)身體不適,某些情形之下對患病學生如果未能及時采取救助措施,將有可能會產生嚴重后果。為此,一方面,學校、教師平時應當教育學生,生病了就請假,盡量不要來學校;在上課過程中,萬一出現(xiàn)身體不適,務必要立即告訴老師,聽從老師的安排,盡量不要帶病上課。另一方面,任課教師在課堂上一旦發(fā)現(xiàn)學生突發(fā)疾病,應立即通知其班主任,班主任視其病情輕重,與其他教師一起帶學生到學校醫(yī)務室檢查,或者直接送往醫(yī)院救治,并同時通知學生家長。對生病的學生,任課教師絕不能不聞不問,否則,一旦因此導致學生延誤救治的,校方需要對加重的損害后果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需要特別強調注意的是,發(fā)現(xiàn)學生患病后,學校一定要及時通知學生的家長,以便家長及早介入孩子的救治工作。5不得提前讓學生下課任課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如果提前完成了課堂任務,或者臨時有事,能否提前宣布下課而后自顧離去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學校對在校未成年學生負有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按照學校的內部分工,在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場合,這一職責往往由不同的教師代表學校來履行。對于某一節(jié)課的任課教師而言,其履行職責的時間一般始于規(guī)定的上課時間,終于規(guī)定的下課時間。如果教師為了讓自己得以抽身離開而提前讓學生下課,使得學生處于無人監(jiān)管的“放羊”狀態(tài),則意味著該教師個人打亂了學校的職責分工和安排,導致學校未能履行對學生的教育、管理和保護的職責。在提前下課期間一旦發(fā)生學生傷害事故,學校必須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因此,除非學校做出統(tǒng)一安排,或者發(fā)生自然災害等危及師生安全的緊急意外情況,任課教師原則上不得提前讓學生下課,而應當嚴格遵守學校關于課時的規(guī)定。除此而外,在體育課、實驗課的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在課前還應當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在課上要通過教師演示和示范向學生講清動作要領和操作規(guī)則,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運動技能和操作方法,并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教學,防范課堂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三、劃清教育懲戒與體罰的界限體罰是指通過對身體的責罰,特別是造成疼痛,來對學生進行懲罰的行為。體罰有損人格尊嚴,會造成兒童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甚至會導致長大后的行為問題;體罰是在宣揚暴力,不僅教育效果有限,而且會破壞師生關系,不利于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一)、體罰及其法律責任由于體罰具有危害性,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以及聯(lián)合國兒童權利公約都予以明令禁止。根據我國現(xiàn)行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教師體罰學生可能面臨著三個方面的法律責任:1、行政責任對學生實施體罰行為的教師,可能會被相關部門給與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其中行政處分由學?;蚪逃姓块T做出,其種類包括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和開除等種形式。行政處罰則由教育行政部門或公安機關做出,其中前者做出的處罰主要包括警告、撤銷教師資格等;后者做出的處罰是予以治安拘留(期限為一至十五日),主要適用于教師的體罰給學生的身體造成明顯的傷害(輕微傷等級),但又不夠刑事立案標準的情形。2、民事責任體罰給學生造成身體傷害的,按照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屬于侵害生命權、健康權的侵權行為,應當賠償受害者醫(yī)療費、營養(yǎng)費、護理費、誤工費等損失和支出;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死亡賠償金、喪葬費;造成受害者精神痛苦的,還應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3、刑事責任體罰造成學生身體受到嚴重傷害(輕傷或重傷等級)或導致學生死亡的,按照刑法的規(guī)定,構成故意傷害罪,應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需要指出的是,對于實施了體罰學生行為的教師而言,根據違法情節(jié)輕重程度的不同,有可能只是承擔以上三種責任的一種,也有可能是同時承擔兩種或三種責任。比如,體罰造成學生重傷的,可能會被教育行政部門撤銷教師資格,被要求賠償學生的各種損失(由于教師的行為系職務行為,受害學生索賠的對象是學校,但學校在賠償之后,可以向教師追償),還要承擔刑事責任。(二)、懲戒及其策略建議體罰行為不僅傷害了學生,也會給教師本人帶來風險。然而,不能體罰學生并不意味著教師對犯錯誤的學生就束手無策了,教師對學生享有正當?shù)慕逃龖徒錂?。教育懲戒是一種以不損害學生身心健康為前提、以幫助學生改正錯誤為目的、以懲罰為特征的一種教育方式。1、懲戒方式當學生犯了錯誤而不知悔改時,正當?shù)慕逃龖徒涫遣豢扇鄙俚摹_@些懲戒方式包括:(1)口頭嚴厲批評;(2)教育性懲罰,如不讓參加其喜歡的活動、完成額外的任務(如罰唱歌、罰辦黑板報等)、暫時代管其攜帶的物品、短時留校等;(3)紀律處分(如警告、記過等)。2、懲戒提醒教師在行使教育懲戒權的時候,需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懲戒要依法行使。所選擇的懲戒方式及其強度不能侵犯學生的生命健康權、人格尊嚴權、隱私權、名譽權、財產權、受教育權等法定權利,如體罰、侮辱或對學生進行經濟處罰等做法就是非法的。二是懲戒要講究程序的正當性。懲戒規(guī)則必須提前確定并讓每一個學生知曉,實施懲戒之前要給犯錯誤的學生以足夠的提醒、告誡,懲戒方式的嚴厲程度要拿捏適度。三是懲戒的適用要遵循普適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