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版--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doc_第1頁
學生版--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doc_第2頁
學生版--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doc_第3頁
學生版--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doc_第4頁
學生版--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生版 中考課外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 班級 姓名 (一)芙蕖閱讀導航:選文通過對荷花“可目”、“可鼻”、“可口”、“可用”的描寫,充分肯定了它的實用價值,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之情。 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搖之態(tài),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迨至菡萏(hn dn)成花,嬌姿欲滴,后先相繼;及花之既謝,乃復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杀?,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f),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只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終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 【注釋】荷錢:指初生的小荷葉。莖葉:指長大了的荷葉。逸致:情趣。菡萏:未開的荷花。異馥:異香。1下列句中加點的“而”與“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面山而居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乃記之而去 D溪深而魚肥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迨至菡萏成花 (2)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致矣。 (2)無一時一刻,不適耳目之觀 4本文表達了作者對荷花的贊美與喜愛之情,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贊美喜愛的原因。 5“出淤泥而不染”常給人帶來深刻的思考,請從文中找出類似的句子,并簡略說說它給你的啟迪。句子: 啟迪: 6某市在確定市花的活動中,居于民意調(diào)查前三名的是蘭花、梅花、桂花。如果讓你從這三種花中選擇一種,你贊成哪種花?并談談理由。 (二)習慣說閱讀導航:對于一個人來說,無論是培養(yǎng)好習慣,還是克服壞習慣,都應當從少年時期開始。因為這個時期,是形成各種習慣的最初階段,培養(yǎng)好習慣容易,克服壞習慣也容易。這正如文中所說:“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蓉少時,讀書養(yǎng)晦堂之西俯一室,俯而讀,仰而思,思有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洼,徑尺,侵淫日廣。每履之,足若躓(zh)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來室中坐,語之,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顧胃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急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習之中(zhng)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洼適也;及其久,則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zh)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選自養(yǎng)晦堂文集)【注釋】俯:低頭。弗得:沒有心得。徑尺:直徑一尺。侵淫:同“浸淫”,逐漸擴展。履:腳踏。 躓:絆倒。先君子:舊時自稱死去的父親。先,稱已亡故的前輩時使用的尊稱。語之:對他談了這事。何為:哪里還談得上。顧:回頭看。童子:未成年的仆人。蹶然:猛然。既:已。習:積習、習慣。中人:適合于人,這里是影響人的意思。窒:阻礙。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語之,顧而笑曰 (2)顧謂童子取土平之 (3)每履之,足若躓焉 (4)甚奇之 2把文中畫線的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 3文中作者舉室內(nèi)有洼洞的例子,目的在于 4本文揭示的道理是:(用原文回答) ;表達的中心思想是:(用原文回答) 。(三)孝者榮,不孝為恥閱讀導航:為人子女的一定要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今天我們更應認識到:孝者為榮,不孝為恥。文章先曉之以理,后動之以情,最終父親被感悟。原谷有祖,年老,谷父母厭憎,欲捐之。谷年十有五,諫父曰:“祖育女生兒,勤儉終身,豈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負義也?!备覆粡?,作輿,捐祖于野。谷隨,收輿歸。父曰:“汝何以收此兇具?”谷曰:“他日父母老,無需更乍此具,是以收之?!备笐M,悔之,乃載祖歸養(yǎng)。(選自原谷諫父)【注釋】捐:拋棄,舍棄。輿:手推辜。 更:再。是以:即“以是”,因此。1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是負義也 (2)捐祖于野 (3)無需更作此具 (4)乃載祖歸養(yǎng)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父慚,悔之,乃載祖歸養(yǎng)。 3原谷先后采用什么方法規(guī)勸父親?(用自己的話回答)4這個故事告訴人們的道理是: (四)誡子書閱讀導航:諸葛亮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身居相位仍不忘告誡子女修身養(yǎng)性,生活上儉樸,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仔細閱讀下面的文段,想想看,你今天要不要也應這樣做呢?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dn)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qū)W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注釋】:行:指操守,品德。澹泊:同“淡泊”,安靜而不貪圖功名利祿。寧靜:這里指安靜,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淫慢:指過度的享樂。淫,過度。慢,怠惰。勵精:振奮精神。勵,奮勉,振奮。險躁:這里指暴躁,與上文“寧靜”相對而言。接世:接觸社會,有“為社會所用”的意思。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不同的一項是 ( )A卒中往往語 B非澹泊無以明志 C先帝知臣謹慎 D靜以修身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靜以修身 (2)儉以養(yǎng)德 (3)非澹泊無以明志 (4)非寧靜無以致遠 3本文作者就哪幾個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又是怎樣展開論述的? 4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5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 (五)鳴機夜課圖記閱讀導航:選文作者蔣士銓回憶自己年少時得到母親的悉心培育的經(jīng)歷。給我們的啟示是:尊師和孝敬父母是我們的傳統(tǒng)美德;青少年在學習的道路上要有不怕困難、刻苦學習的精神,不辜負長輩對我們的期望。 銓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聲。銓每病,母即抱銓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兒低吟之以為戲。母有病,銓則坐枕側(cè)不去。母視銓,輒無言而悲。銓亦凄楚依戀,嘗問曰:“母有憂乎?”曰:“然!”“然則何以解憂?”曰 :“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銓誦聲瑯瑯然,爭藥鼎沸。母微笑曰:“病少差(chi) 矣。”由是母有病,銓即持書誦于側(cè),而病輒能愈。 【注釋】銓:蔣士銓,清代著名學者。 爭藥鼎沸:與燒滾的湯藥爭著發(fā)出響聲。差:同“瘥”,病愈。1下面每組句中加點的詞意思相同,請解釋其含義。(1)手自筆錄 (2)嘗趨百里外暇更錄唐宋人詩 未嘗寢錄: 嘗: 2選文中“兒能背誦所讀書,斯解也”感人至深,表達了母親什么樣的情感? 3請用簡潔的語言分別概括這段選文的大意。 4選文中對待母親,蔣士銓“坐枕側(cè)不去”,“誦聲瑯瑯然”,“持書誦于側(cè)”。結合自己的學習經(jīng)歷和體驗,談談在做人方面你所得到的啟示。 (六)陶母責子閱讀導航: 陶侃年輕的時候,做了掌管漁業(yè)的小官。有一天,他派人送一陶罐腌魚給母親吃。他母親把原罐封好交給送來的人退還,回信責備陶侃說:“你是官吏,把公家的東西送給我吃,不但對我毫無裨益,反而增加了我的憂慮??!”這表現(xiàn)了陶侃母親對兒子從嚴要求的好品質(zhì)。 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gn)鲊(zh)餉母。母封鲊付使,反書責侃曰:“汝為吏,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選自世說新語賢媛)【注釋】陶公:對陶侃的敬稱。 少時:青年時代。 魚梁吏:掌管漁業(yè)的官。魚梁,在水中筑堰用以捕魚的一種裝置。 坩:盛東西的陶器。 鲊:經(jīng)過加工的魚類食品,如腌魚、糟魚之類。 餉:贈送。 官物:公物。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反書責侃日_ (2)汝為吏_ (3)以官物見餉_ (4)非唯不益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以官物見餉,非唯不益,乃增吾憂也。 _3這個故事表現(xiàn)了陶母_ (用四字短語)的好品質(zhì)。(七)鴝鵒效言閱讀導航: 鴝鵒學舌,能說幾句人話,就傲笑蟬鳴。然而蟬之鳴唱,雖非人言,卻是自己的心聲,這個寓言故事有力地諷刺了效言學舌的不良風氣。 鴝鵒(q y)之鳥出于南方,南人羅而調(diào)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數(shù)聲而已,終日所唱,惟數(shù)聲也。 蟬鳴于庭,鳥聞而笑之。蟬謂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嘗言也,曷若我自鳴其意哉!”鳥俯首而慚,終身不復效人言?!咀⑨尅盔z鵒:鳥名,俗名“八哥”,一種經(jīng)過人訓練后能模仿人說話的鳥。 南人:指南方人。 羅:捕鳥的網(wǎng),這里作動詞,意為用網(wǎng)捕捉。 調(diào)其舌:調(diào)整它的舌頭。效:模仿。 庭:庭院,院子。 鳥:指鴝鵒。 謂:告訴,對說。 未嘗言:意為未曾說過自己要說的話。1下面句中加點的“之”,跟“鳥聞而笑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個是 ( ) A鴝鵒之鳥 B久之 C蟬謂之日 D吾欲之南海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然子所言者,未嘗言也,曷若我自鳴其意哉 _ 3你認為文中的鴝鵒和蟬各喻指什么人? _ 4鴝鵒“終身不復效人言”的原因是什么? _ 5從做人的角度,簡要談談你讀了本文受到的啟發(fā) _(八)臨江之麋閱讀導航: 這則寓言通過臨扛之麋前后截然不同的遭遇,辛辣地諷刺了那些恃寵放縱、輕舉妄為的人,指出了他們必然滅亡的命運。今天讀來,你一定也會受到一些啟發(fā)。 臨江之人,畋(tin)得麋(m麑(n),畜(x)之。入門,群犬垂涎(xin),揚尾皆來,其人怒,怛(d)之。自是日抱就犬,習示之,使勿動。稍使與之戲。積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為犬良我友,抵觸偃仆,益狎(xi)。犬畏主人,與之俯仰甚善。然時啖(dn)其舌。三年,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選自柳宗元柳河東集)【注釋】畋:打獵。麋麑:小鹿。畜:養(yǎng)。涎:口水。怛:恐嚇。偃仆:放倒。狎:親近而不莊重,此處指玩得過分。俯仰:周旋,應付。啖:吃,此處有舔的意思。狼藉:亂七八糟的樣子。1本文的作者柳宗元是我國_(朝代)_家;初中階段,我們學過他的文章有_2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1)群犬垂涎( ) (2)抵觸偃仆,益狎( ) (3)畋得麇麑( ) (4)狼藉道上( )3與“自是日抱就犬”中“就”字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自是指物作詩立就 B瞬息可就 C持就火煬之 D就地取材4“麇至死不悟”的根本原因是(用文中原話回答):_。5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什么人? _(九)秦西巴縱麑閱讀導航:仁慈的人可能一時被誤會,但仁慈的人終會被別人認可。這就應了一句俗話:是金子總會發(fā)光。讀讀選文中的秦西巴的故事,你一定受到不少啟示。 孟孫獵而得麑(n),使秦西巴持歸烹之。麑母隨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縱而予之。孟孫歸,求麑安在。秦西巴對曰:“其母隨而啼,臣誠弗忍,竊縱而予之。”孟孫怒,逐秦西巴。居一年,取以為子傅。左右曰:“秦西巴有罪于君,今以為子傅,何也?”孟孫曰:“夫一麑而不忍,又何況于人乎?” 【注釋】孟孫:魯國的大夫。麑:小鹿。 秦西巴:人名。竊:私下,謙詞。 傅:任輔導責任的官或負責教導的人。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1)使秦西巴持歸烹之_ (2)居一年,取以為子傅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夫一麂而不忍,又何況于人乎? _3秦西巴“縱麂”的原因是_。(用文中的話回答)4從孟孫對秦西巴前后態(tài)度的變化中,你得到的啟示是_ (十)北人啖菱閱讀導航: 北人啖菱是一個笑話。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強不知以為知,只能出丑。今天讀來仍值得我們青少年深思。 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殼入口?;蛟唬骸班⒘忭毴?。”其人自護所短,曰:“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產(chǎn),此坐強不知以為知也。 【注釋】菱:即菱角,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殼內(nèi)果肉可供食用及制淀粉。 并殼:連同皮殼一起吞下。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席上啖菱_ (2)仕于南方_2下列句中加點的“或”與“或曰:啖菱須去殼?!敝械摹盎颉币馑枷嗤氖? ) A而或長煙一空 B或異二者之為 C一食或盡粟一石 D或以為死,或以為亡3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的句子。 我非不知。并殼者,欲以清熱也。 _4本文說明了什么道理? _(十五)盲人墜橋閱讀導航:選文中的這位盲人實在是可笑而又可悲。自己看不見河水已經(jīng)干涸,又不相信別人的好心勸告,自以為有橋,橋下便有水,唯恐掉進深淵,雙手抓住欄桿不放,吊在半空長號,嚇得魂不附體。等他堅持不住,掉在地上時才恍然大悟。想一想,在你周圍有沒有這種人?這類人都有哪些表現(xiàn)?其根源是什么? 有盲子道涸(h)溪,橋上失墜,兩手攀楯(shn),兢兢握固,自分(fn)失手必墜深淵已。過者告曰:“毋怖,第史下,即實地也?!泵ぷ硬恍?,握楣長號(ho),久之,力憊,失手墜地。乃自哂(shn)曰:“嘻!蚤知即實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執(zhí)一隅以自矜(jn) 嚴者,視此省哉!【注釋】道:經(jīng)過。涸:水干了。檐:欄桿。兢兢:戰(zhàn)戰(zhàn)兢兢,害怕的樣子。自分:自料。已:通“矣”了。毋怖:不要害怕。毋,不要。第:只管。長號:大聲哭叫。憊:疲勞。哂:嘲笑。嘻:笑聲。蚤:通“早”。夫:發(fā)語詞。 大道:公認的道理。 夷:平坦,平常。沈空守寂:拘泥固守不切實際的想法。沈,同“沉”。矜:自夸。?。盒盐蜷喿x訓練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有盲子道涸溪_ (2)視此省哉_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毋怖,第放下,即實地也。_(2)久之,力憊,失手墜地。_3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是什么? _ (十二)王安石待客閱讀導航:王安石貴為宰相,仍艱苦樸素、勤儉持家。這在今天有極大的現(xiàn)實意義,我們要學習這種精神,從自身生活做起,杜絕奢侈浪費,為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 王安石在相位,子婦之親蕭氏子至京師,因謁公,公約之飯。翌日,蕭氏子盛服而往,意為公必盛饌。日過午,覺饑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餅兩枚,次供豬臠(lun)數(shù)四,頃即供飯,傍置菜羹而已。蕭氏子頗驕縱,不復下箸,惟啖胡餅中間少許,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注釋】子婦之親:兒媳婦家的親戚。京師:京城。果蔬:泛指菜肴。酒三行:指喝了幾杯酒。臠:切成小塊的肉。箸:筷子。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的意思。 (1)公約之飯_ (2)又久之,方命坐一_ (3)惟啖胡餅中間少許_ (4)其人愧甚而退_2用“”劃出下句的郎讀節(jié)奏(只斷一處)。 子婦之親蕭氏子至京師。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公取自食之_4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感悟? _(十三)人無棄人,物無棄物閱讀導航: 公孫龍把一個善于呼喊的人納入自己的門下。此人也確實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發(fā)揮了作用。這個小故事說明,在對待人才問題上,不要求全責備,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使用懷有一技之長的人。 昔者公孫龍在趙之時,謂弟子曰:“人而無能者,龍不能與游?!庇锌鸵潞謳鞫娫唬骸俺寄芎??!惫珜O龍顧謂弟子曰:“門下故有能呼者?”對曰:“無有?!惫珜O龍日:“與之弟子籍。”后數(shù)日,往說燕王。至于河下,而航在一汜(s)。使善呼者呼之,一呼而航來。故曰:“圣人之處世,不逆有技能之士?!惫世献釉唬骸叭藷o棄人,物無棄物,是謂襲明?!?(選自淮南子道應訓)【注釋】公孫龍:戰(zhàn)國時趙人,姓公孫,名龍,字子乘,名家代表人物。 衣褐帶索:穿著粗布衣服,系著破舊腰帶。 門下:弟子,學生。 籍:登記名冊。河下:河岸。 航在一汜:航,船。汜,通“涘”,指水邊。逆:拒絕。1下面是從古漢語詞典中查出的“游”字的4個義項,請為“龍不能與游”的“游”字選擇一個正確的義項。( )A游玩,游覽 B游歷,游學 C交往,交際 D游走,游動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 (1)有客衣褐帶索而見曰_ (2)公孫龍顧謂弟子曰_ (3)門下故有能呼者_ (4)往說燕王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人無棄人,物無棄物,是渭襲明。 _4請對“公孫龍”(或“善呼者”)的所作所為,作一簡評。 _(十四)不易旃衣閱讀導航: 選文中的婁敬誠實的品德十分可貴。誠實,不僅意味著對自己高度負責,而且也是對他人的極端負責?,F(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不努力學習,而是用浮華的言辭一味地“包裝自己”,“推銷自己”,其最終只能是自欺欺人。 婁敬始因虞將軍請見高祖,衣旃(zhn)衣,披羊裘(qi)。虞將軍脫其身上帛以衣之,敬曰:“敬本衣帛,則衣帛見。敬本衣旃,則衣旃見。今舍旃褐,假鮮華,是矯常也。”不敢脫羊裘,而以旃衣以見高祖。(選自晉葛洪西京雜記)【注釋】婁敬:即西漢建信侯劉敬。 因:依靠。 衣:名詞活用為動詞,穿。 旃衣:旃同“氈”,旃衣,粗毛上衣。 裘:毛皮衣服。 衣帛:穿綢織的衣服。 褐:粗毛或粗麻織的短衣,多為貧民所穿。 鮮華:鮮艷華麗的衣服。 矯常:改變了常規(guī)。即裝模作樣,弄虛作假。 不敢:這里是不愿意的意思。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的意思。(1)衣旃衣_ (2)今舍旃褐_ (3)假鮮華_ (4)是矯常也_2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虞 將 軍 脫 其 身 上 衣 帛 以 衣 之3請補出下面句子的省略成分。 (1)( )衣旃衣,披羊裘 (2)( )今舍旃褐,假鮮華4請用簡潔語言概括選文的大意。 _5我們應怎樣看婁敬“不易旃衣”見高祖這件事? _(十五)寒號蟲閱讀導航: 在生活中,總有這樣一些人,在順境之中或者取得一點成績的時候,他們就會自鳴得意、目空一切;而當他們稍稍遇到一點困難和挫折時,就灰心喪氣、得過且過。讀了該文,你會受到一定的教益。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蟲。四足,有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觳(ku)雛,遂自鳴曰:“得過且過!” 【注釋】五靈脂:中藥名,用寒號蟲的糞制成的,狀態(tài)如凝脂,因而得名。 比:等到。 索然:沒有味道,此指冷落的樣子。 鷇雛:剛從鳥蛋孵化出來的小鳥。鷇,初生的鳥兒。1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斷一處)。 比 至 深 冬 嚴 寒 之 際2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1)乃自鳴日:“鳳凰不如我!”_ (2)遂自鳴日:“得過且過!”_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當盛暑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日:“鳳凰不如我!” _4讀了全文,你有什么感想呢? _(十六)雁奴閱讀導航: 這則寓言告誡人們,凡事要審時度勢、明察是非、謹慎行事,絕不能讓像雁奴那樣忠于職責的人蒙受冤屈,使集體事業(yè)遭受損失。 雁奴,雁之最小者,性尤機警。群雁夜必擇棲,恐人弋(y) 也,每群雁夜宿,雁奴獨不瞑,為之伺察?;蛭⒙勅寺?,必先號鳴,群雁則雜然相呼引去。 后鄉(xiāng)人熟其故,巧設詭計。爇(ru)火照之,雁奴戛(ji)然鳴,鄉(xiāng)人遽(j)沉其火。群雁驚起,視之,無物也,復就棲焉。 如是者四三。群雁以奴紿(di) 己也,共啄之,又就棲焉。 未幾,鄉(xiāng)人執(zhí)火前,雁奴畏眾啄,不敢鳴,群雁方寐,一網(wǎng)無遺者。 【注釋】弋:一種帶繩的箭,這里作動詞,用箭射殺。 熟其故:熟悉其中的緣故。爇火:點燃火把。 戛然:雁叫聲。 遽:馬上。四三:再三再四,屢次。 紿:欺騙。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1)恐人弋也_ (2)雁奴獨不瞑_(3)或微聞人聲_ (4)群雁則雜然相呼引去_2用“”給下面的句子劃分節(jié)奏(只斷兩處)。 雁 奴 畏 眾 啄 不 敢 鳴3群雁為什么認為雁奴在欺騙它們? _4請你對文中的雁奴、群雁分別加以評說。請選擇其中一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 _5縱觀全文,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_(十七)海鳥閱讀導航: 選文中的魯侯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用自己喜歡的生活條件對待海鳥,卻不是用海鳥所習慣的生活條件飼養(yǎng)它,最終導致海鳥“三日而死”的結果。讀讀本文,你會明白什么道理呢? 昔者海鳥止于魯郊,魯侯御而觴(shng)之于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 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lun),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非以鳥養(yǎng)養(yǎng)鳥也。 【注釋】魯:國名,今山東曲阜一帶。魯侯:魯國國君。御:同“迓”(y),迎接。觴:獻酒,進酒。九韶:古代樂曲名。太牢:指牛羊豬三牲全備的祭品。眩:迷亂,眼花繚亂。臠:肉塊。養(yǎng)養(yǎng):前一個是名詞,指生活條件;后一個是動詞,喂養(yǎng)。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魯侯御而觴之于廟_ _(2)鳥乃眩視憂悲_(3)不敢食一臠_ (4)此以己養(yǎng)養(yǎng)鳥也_2文段中議論的一句是:_ 這句話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出來是:_3這個故事要說明的道理是:_(十八)蛛與蠶閱讀導航: 選文通過蜘蛛與蠶的對話,描寫了人生觀截然不同的兩種人:一種人利己不利世,自私自利;一種人利世不利己,舍身為人。作者贊揚后一種人,并感嘆社會上這種人太少了。 蛛語蠶曰:“爾飽食終日以至于老,口吐經(jīng)緯,黃口燦然,固之自裹。蠶婦操汝入于沸湯,抽為長絲,乃喪厥(ju)軀。然則其巧也,適以自殺,不亦愚乎!”蠶答蛛曰:“我固自殺。我所吐者,遂為文章,天子袞(gn)龍,百官紱(f)繡,孰非我為?汝乃枵(xio)腹而營,口吐經(jīng)緯,織成網(wǎng)羅,坐伺其間,蚊虻蜂蝶之見過者無不殺之,而以自飽。巧則巧矣,何其忍也!”蛛曰:“為人謀則為汝自謀,寧為我!”噫,世之為蠶不為蛛者寡矣夫! 【注釋】經(jīng)緯:織物的直線叫經(jīng),橫線叫緯。厥:代詞,義同“其”。 適:恰好。 文章:指帶花紋的織品。 袞龍:龍衣,古時帝王的禮服。紱繡:祭祀時穿的禮服。枵腹:空腹。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 (1)固之自裹_ (2)我固自殺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為人謀則為汝自謀,寧為我! _3這個寓言故事中,贊揚了蠶的_,抨擊了蜘蛛的_;作者寫本文的意圖應該是_ _。(十九)蜀商賣藥閱讀導航: 選文中賣好藥者門可羅雀,賣次藥者反而顧客盈門。雖說時過境遷,但此等現(xiàn)象并未絕跡:假冒偽劣商品無處不有,害人害圓,決不能聽任此種現(xiàn)象肆意存在。 蜀賈(g)三人,皆賣藥于市。其一人專取良,計入以為出,不虛價,亦不過取贏。一人良不良皆取焉,其價之賤貴,惟買者之欲,而隨以其良、不良應之。一人不取良,惟其多賣,賣則賤其價,請益則益之,不較,于是爭趨之;其門之限,月一易;歲余而大富。其兼取者,趨稍緩,再期(j) 。亦富。其專取良者,肆日中如宵,旦食而昏不足。 【注釋】?。褐甘召彙H耄褐纲忂M的價格。出:指賣出的價格。虛價:要謊的價格,漫天要價。贏:盈利。賤:使賊,使動用法。益:增添。較:計較。趨:奔向。限:門坎。 再期:兩周年。一期,一周年。肆:店鋪。日中:白天。夜晚。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意思。(1)蜀賈三人_ (2)賣則賤其價_(3)再期,亦富_(4)請益則益之_2依據(jù)下列句中加點詞語在句中的意義,寫出一個成語。(1)其一廉 成語:_ (2)請益則益之 成語:_3為下面句子選出正確的譯文。 ( ) 計入以為出 A計算收價來決定售價。 B計算收價把它當作售價。 C計算收入和支出作為自己的任務。 D合理支出可以作為增加收入的手段。4讀了這篇短文,說說你的感悟。 _(二十)勢利鬼吳生閱讀導航: 見有權有勢的便低三下四,而見無權無勢的則嗤之以鼻的人,古往今來不可謂不多。選文講的勢力鬼吳生的故事意在告誡人們:切莫做像吳生那樣的勢利鬼。 有吳生者,老而趨勢。偶赴廣席,見布衣者后至,略酬其揖,意色殊傲。已而見主人恭甚,私詢之,乃張伯起也。更欲殷勤致禮,張笑曰:“適已領過半揖,但乞補還,勿復為勞?!?【注釋】趨勢:趨炎附勢。 廣席:大的宴會。 略酬其揖:稍微回謝一下對方的打拱。 意色殊傲:神態(tài)極為高傲。 已而:不久。 私:悄悄地。乃:原來是。 張伯起:即張鳳翼,明朝著名戲曲作家,字伯起。 適:剛才。 但:只需。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語。 (1)偶赴廣席_ (2)意色殊傲_ (3)已而見主人恭甚_ (4)適已領過半揖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1)見布衣者后至。 _ (2)但乞補還,勿復為勞。 _3讀了這個故事,請你把感受最深的一點寫出來。_4請寫出一句古代有關待人處世的名言警句。(課內(nèi)外皆可) _(二十一)起之為將閱讀導航: 吳起之所以成為一代名將,是因為他是一個與士卒同甘共苦的將軍,是一個愛護士兵的將軍,讀了本文你不會不對吳起的事跡所感動。 起之為將,與士卒最下者同衣食。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親裹贏糧,與士卒分勞苦。卒有病疽(j)者,起為吮(shn)之,。卒母聞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母曰:“非然也。往年吳公吮其父,其父戰(zhàn)不旋踵,遂死于敵。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注釋】起:吳起,軍事家。設席:鋪設柔軟的墊褥。裹:背。贏糧:多余的糧食。病疽:害著惡性的毒瘡。吮:用嘴吸。不旋踵:腳跟不向后轉(zhuǎn),即奮勇沖殺。1解釋下面句中的加點的字,并依據(jù)(3)句中“踵”在句中的意義,寫出一個成語。 (1)起之為將_ (2)起為吮之_ (3)其父戰(zhàn)不旋踵_ 成語:_ (4)遂死于敵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人日:“子,卒也,而將軍自吮其疽,何哭為?” _ (2)吳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_3“卒母聞而哭之”,這是什么原因? _4從這段文字可以看出吳起是怎樣的一個人? _(二十二)楚人學舟閱讀導航: 不論做什么事,凡淺嘗輒止者,未有能成功者;凡在學習或工作中能不斷進取者,一定會到達勝利的彼岸。想想看,選文講的是不是這個道理。 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tu)?!咀⑨尅砍汗艊?折旋:調(diào)頭。旋:轉(zhuǎn)彎。椎:用椎敲。古代作戰(zhàn),前進時以擊鼓為虧。亟:突然。犯:碰到。 柁:同“舵”。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1)其始折旋疾徐_ (2)乃四顧膽落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 (1)遂以為盡操舟之術 _ (2)惟舟師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