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總復習.docx_第1頁
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總復習.docx_第2頁
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總復習.docx_第3頁
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總復習.docx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象版科學六年級上冊總復習小結第一單元、植物角里的科學1、生物無論生活在什么樣的環(huán)境中,都會受到環(huán)境中(各種因素)的影響。小麥的生長發(fā)育不僅受到(陽光)、(溫度)、(水)、(肥料)、(空氣)等非生物因素的影響,還受到麥蚜、蝗蟲、鼠等生物因素的影響。2、(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法之一。制定實驗方案時,根據(研究內容),找出實驗所涉及的因素。3、植物角里的花草,把頭探向窗外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生長具有向陽性),根系向著有水的一面伸展的原因是(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4、植物是通過(根)吸收水分,并由(莖)輸送到葉片,一部分水后來又由( 葉片 )蒸發(fā)到空氣中。5、(陽光)、(水)等是植物生長最基本的需求。在陽光、水等的刺激下,植物的莖、葉具有(向光生長)的特性,這樣有利于接收充足的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有利于吸收足夠的水分,植物的根還具有(向地生長的特性),既有利于植株的固定,又有利于從土壤中吸收水和養(yǎng)分。這些都是植物長期進化的結果。6、陽光、水、空氣等是植物生存所共同依賴的條件。竹、松、柏、云杉等能夠在白雪皚皚、冰天雪地的環(huán)境中正常生活,而西紅柿、黃瓜、香蕉、菠蘿等,在10以下就會被凍傷。仙人掌能在干旱缺水的沙漠里生長,而菱離開水面就會枯死,這些植物的不同喜好,是它們世世代代適應某種環(huán)境的結果。我們了解和掌握各種植物的喜好,對農業(yè)、林業(yè)的發(fā)展以及花卉的種植,都有積極的指導意義。7、引起植物傾斜生長的原因是光源方向、水份供應方向和距離。第二單元:讓生活充滿陽光1、本身能發(fā)光的物體叫光源。光從光源發(fā)出后沿直線傳播,人類最早記錄光的直線傳播的,是我國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墨翟。他在墨經中對(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做了完整的記載。2、光照射到一些物體的表面上,光的路線會被改變,這種現象叫做光的反射。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能力也不同。3、人們除了利用平面鏡來改變和控制光的傳播方向外,還發(fā)明了光導纖維、放大鏡等來控制光的路線。4、放大鏡又稱凸透鏡,平行的光線透過它時,將會發(fā)生偏折,聚集到一個點上。人們利用這個屬性,發(fā)明了照相機、顯微鏡等,有時裝滿水的圓形瓶子也能產生與放大鏡類似的作用。5、一個成功的設計,往往要經歷(反復實驗)和(不斷改進)的過程。對新的改進方案,需要再次用(實驗)來驗證其可行性,多試幾次,我們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6、陽光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的光組成的。普通的白光是由七種顏色組成的,不同的物體會對不同的色光產生(吸收和反射)作用,比如:紅花只反射紅色的光,而其他光則被吸收了。7、五彩玻璃具有變色效果、調光玻璃根據需要調節(jié)透明程度,從而改變透進光的強度。8、(紅、綠、藍)是最基本的三種顏色,稱為光的三原色。各種顏色的光都是由這三種色光組成的,彩色電視機正是運用了這個原理。9、自動調控房間采光的(傳導器)是由(接收器、光導纖維、散射器)等三部分組成。傳動器由電腦控制,接收器安裝在屋頂,并且能全天自動跟蹤太陽。這種裝置不但能解決高層建筑群中背陰房間的采光問題,還能應用于日光浴及花卉栽培等。10、美國研制開發(fā)的“太陽能窗”,是由嵌入兩個大玻璃天窗的多個透明塑料板構成的。每個小塑料板都有幾十個小金字塔的模塊。11、陽光讓我們的生活充滿生機和光明,樂觀開朗的心情有利于病人康復。12、1870年,英國物理學家丁達爾在一次實驗中發(fā)現,光線能沿著彎曲的水流傳播。人們根據這一發(fā)現發(fā)明了光導纖維。光導纖維廣泛應用于通訊、醫(yī)療等行業(yè)。13、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是沿著直線傳播的,沒有光源,我們就看不到周圍的物體。第三單元 大家動手做樂器1、音樂是流動的詩篇,編鐘是中國古代的打擊樂器,古琴入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骨笛是世界上最早的樂器。2、我國古典流水被錄在美國“航天者”號太空飛船攜帶的一張鍍金唱片上,于1977年8月22日發(fā)射到外太空。3、常見的管弦樂器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弦樂器),如小提琴;(管樂器),如小號;(打擊樂器),如木琴。4、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有規(guī)則的、有準確高度的聲音叫樂音;振動無規(guī)則的、無固定音高或音高聽起來不明顯的聲音稱為噪聲。5、一件樂器僅僅能發(fā)出聲音是不夠的,還必須能使聲音的大小和高低發(fā)生變化,這樣才能演奏音樂。6、樂音有三個要素:響度(或音量)、音高(或音調)和音色。(樂音的強弱叫響度),(樂音的高低叫音高)。不同的樂器都有自己獨特的音色。7、弦樂器是通過彈撥琴弦、擊打琴弦或用琴弓拉琴弦,使之振動發(fā)聲的。8、用手指彈撥琴弦,琴弦的振動會引起琴弦下盒內的空氣產生振動,同時空氣的振動又引起盒本身的振動,這種現象叫做共鳴。共鳴使得聲音變大。所以,弦樂器都有一個共鳴箱。9、什么叫音樂療法?就是利用音樂的特殊功能,針對不同的病情,采用相應的音樂,使其產生治療的作用。如:悠揚歡快的旋律,可以使人全身心投入于樂曲之中,增強肺的呼吸功能,使肌肉放松,消除神經緊張,幫助驅散煩悶,減輕人們工作、生活上的壓力。 10、人們以分貝為單位來測量聲音的響度(音量)。0分貝是人能聽見的左微弱的聲音。落葉聲10分貝,耳語聲30分貝,圖書館中40分貝,正常談話65分貝,吸塵器工作80分貝,摩托車發(fā)動95分貝,耳機的最大音量100分貝,民用噴氣式飛機起飛120分貝,軍用噴氣式飛機起飛140分貝。為了保護聽力,聲音不能超過90分貝,為了保證工作和學習,聲音不能超過70分貝,為了保證休息和睡眠,聲音不能超過50分貝。11、人能聽到聲音需要三個條件:發(fā)出聲音的物體(聲源)、傳遞聲音的物質(介質)和能夠接收聲音的聽覺系統。12、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氣體、液體和固體的振動都會產生聲音。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傳播的速度各不相同,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在水中時每秒1400米,在鋼鐵中是每秒5000米。真空不能傳遞聲音。13、人是怎樣聽到聲音的?(聲源產生的聲音,通過物質傳到人的耳朵里,耳朵通過聽覺系統把聲音信號傳遞給大腦,人就聽到聲音了。)14、什么叫噪聲?(指嘈雜、刺耳的聲音。) 15、噪聲有什么危害?(噪聲使人感到厭煩,分散注意力,影響工作,妨礙休息。比較強的噪聲,使人難受,時間久了,會引起耳聾。極強的噪聲,對人體的危害更大,假如一個人突然置身于極強的噪聲中,聽覺器官就會發(fā)生急性外傷,并且整個肌體會受到嚴重損害,雙耳變聾,語言混亂,神志不清,甚至會造成腦震蕩、休克或死亡。)16、如何控制噪聲?(一、在聲源處控制:如禁止鳴笛,給汽車、摩托車安裝消聲器,二、在傳播途徑上控制:如在路邊植樹形成“綠色音屏”、或安裝隔音板,三、在接收處控制:如人佩戴耳塞或者耳機狀消聲器。)第四單元 登上健康快車1、在人體內擔負指揮和協調工作的是神經系統。神經系統包括腦、脊髓、神經。脊髓在人體的背部中央、藏在脊柱里,與腦相連。從腦和脊髓發(fā)出許多條神經,遍布全身各處。2、腦是人體的司令部,腦掌管著人體的全身知覺、運動和思維、記憶等活動。3、人的循環(huán)系統由心臟、血管和血液組成。心臟的作用類似于“水泵“,使血液在血管內循環(huán)流動。4、我國青少年一般從1012歲開始進入青春期。5、青春期的第一個生理變化是身高和體重的迅速增長;第二個生理變化是第二性征的出現。6、青春期的心理有哪些變化?進入青春期的少年,個人考慮問題、自我感覺以及與他人相處的方式開始有所變化。許多青少年對自己經歷的一些變化有許多復雜的感受。有時自我感覺良好。有時又感到害羞和困惑。有的青少年會提出存在心中已久的問題,比如“我是誰”。有的青少年開始嘗試新的體驗,如無償地幫助他人、交朋友或打扮自己,穿一些時髦的衣服等。7、青春期應補充哪些營養(yǎng)?(1、蛋白質,2、糖類和脂肪,3、維生素,4、礦物質和微量元素,5、水。)蛋白質是生長發(fā)育的基礎身體的細胞主要由蛋白質組成。維生素不僅可以預防某些疾病,還可以提高機體免疫力。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