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與計算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1.gif)
![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與計算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2.gif)
![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與計算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3.gif)
![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與計算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4.gif)
![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與計算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27/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6b1edce3-a9d5-4314-8796-d551dbfc342b5.gif)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 第四章 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計算 橫向荷載作用下樁身內(nèi)力與位移的計算方法國內(nèi)外已有不少 我國普遍采用的是將樁 作為彈性地基上的梁 按文克爾假定 梁身任一點的土抗力和該點的位移成正比 進行求 解 簡稱彈性地基梁法 根據(jù)求解的方法不同 通常有半解析法 冪級救解 積分方程解 微分算子解等 有限差分法和有限元解等 以文克爾假定為基礎(chǔ)的彈性地基梁解法從土力 學的觀點認為不夠嚴密 但其基本概念明確 方法較簡單 所得結(jié)果一般較安全 故國內(nèi) 外使用較為普遍 我國鐵路 水利 公路及房屋建筑等領(lǐng)域在樁的設(shè)計中常用的 m 法以 及 K 法 常數(shù) 法 或稱張有齡法 C 法等均屬于此種方法 第一節(jié) 單排樁基樁內(nèi)力和位移計算 一 基本概念 一 土的彈性抗力及其分布規(guī)律 1 土的彈性抗力 樁基礎(chǔ)在荷載 包括軸向荷載 橫軸向荷載和力矩 作用下產(chǎn)生位移 包括豎向位移 水平位移和轉(zhuǎn)角 樁的豎向位移引起樁側(cè)土的摩阻力和樁底土的抵抗力 樁身的水平位移 及轉(zhuǎn)角使樁擠壓樁側(cè)土體 樁側(cè)土必然對樁產(chǎn)生一橫向土抗力 zx 見圖 4 1 及圖 4 2 它 起抵抗外力和穩(wěn)定樁基礎(chǔ)的作用 土的這種作用力稱為土的彈性抗力 zx即指深度為 Z 處 的橫向 X 軸向 土抗力 其大小取決于土體性質(zhì) 樁身剛度 樁的入土深度 樁的截面 形狀 樁距及荷載等因素 假定土的橫向土抗力符合文克爾假定 即 4 zzx Cx 1 式中 zx 橫向土抗力 kN m2 C 地基系數(shù) kN m3 xz 深度 Z 處樁的橫向位移 m 2 地基系數(shù) 地基系數(shù) C 表示單位面積土在彈性限度內(nèi)產(chǎn)生單位變形時所需要的力 它的大小與地 基土的類別 物理力學性質(zhì)有關(guān) 如能測得 xz并知道 C 值 zx值即可解得 地基系數(shù) C 值是通過對試樁在不同類別土質(zhì)及不同深度進行實測 xz及 zx后反算得到 大量試驗表明 地基系數(shù) C 值不僅與土的類別及其性質(zhì)有關(guān) 而且也隨深度而變化 由于 實測的客觀條件和分析方法不盡相同等原因 所采用的 C 值隨深度的分布規(guī)律也各有不同 常用的幾種地基系數(shù)分布規(guī)律如圖 4 2 所示 相應(yīng)的基樁內(nèi)力和位移計算方法為 1 m 法 2 假定地基系數(shù) C 隨深度呈線性增長 即 C mZ 如圖 4 2a 所示 m 稱為地基系數(shù)隨 深度變化的比例系數(shù) kN m4 2 K 法 假定地基系數(shù) C 隨深度呈折線變化即在樁身第一撓曲變形零點 圖 4 2b 所示深度 t 處 以上地基系數(shù) C 隨深度呈凹形拋物線增加 該點以下 地基系數(shù) C K kN m3 為常數(shù) 3 c 法 假定地基系數(shù) C 隨深度呈拋物線增加 即 cZ0 5 當無量綱入土深度達 4 后為常數(shù) 如圖 4 2c 所示 c 為地基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 kN m3 5 4 常數(shù) 法 又稱 張有齡法 假定地基系數(shù) C 沿深度為均勻分布 不隨深度而變化 即 C K0 kN m3 為常數(shù) 如 圖 4 2d 所示 圖 4 1 圖 4 2 地基系數(shù)變化規(guī)律 上述四種方法各自假定的地基系數(shù)隨深度分布規(guī)律不同 其計算結(jié)果有所差異 實測 資料分析表明 對樁的變位和內(nèi)力起主要影響的為上部土層 故宜根據(jù)土質(zhì)特性來選擇恰 當?shù)挠嬎惴椒?對于超固結(jié)粘土和地面為硬殼層的情況 可考慮選用 常數(shù) 法 對于其 它土質(zhì)一般可選用 m 法或 C 法 當樁徑大 容許位移小時宜選用 C 法 由于 K 法誤差較大 現(xiàn)較少采用 本節(jié)介紹目前應(yīng)用較廣并列入 公橋基規(guī) 中的 m 法 按 m 法計算時 地基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 m 值可根據(jù)試驗實測決定 無實測數(shù)據(jù)時可 參考表 4 1 中的數(shù)值選用 對于巖石地基系數(shù) C0 認為不隨巖層面的埋藏深度而變 可參 考表 4 2 采用 非巖石類土的比例系數(shù) m 值 表 4 1 3 序 號土 的 分 類m 或 m0 MN m4 1流塑粘性土 IL 1 淤泥3 5 2軟塑粘性土 1 IL 0 5 粉砂5 10 3硬塑粘性土 0 5 IL 0 細砂 中砂10 20 4堅硬 半堅硬粘性土 IL 0 粗砂20 30 5礫砂 角礫 圓礫 碎石 卵石30 80 6密實粗砂夾卵石 密實漂卵石80 120 巖石 C0值 表 4 2 Rc MPa C0 MN m3 1 3 102 25 150 102 注 Rc為巖石的單軸向抗壓極限強度 當 Rc為中間值時 采用內(nèi)插法 3 關(guān)于 m 值 1 由于樁的水平荷載與位移關(guān)系是非線 性的 即 m 值隨荷載與位移增大而有所減少 因此 m 值的確定要與樁的實際荷載相適應(yīng) 一般結(jié)構(gòu)在地面處最大位移不超過 10mm 對 位移敏感的結(jié)構(gòu)及橋梁結(jié)構(gòu)為 6mm 位移較大 時 應(yīng)適當降低表列 m 值 2 當基礎(chǔ)側(cè)面為數(shù)種不同土層時 將地面 或局部沖刷線以下 hm深度內(nèi)各土層的 mi 根據(jù)換算前后地基系數(shù)圖形面積在深度 hm內(nèi)相 等的原則 換算為一個當量 m 值 作為整個深度的 m 值 當 hm深度內(nèi)存在兩層不同土時 見圖 4 3 4 2 2 2212 2 11 2 m h hhhmhm m 式中 h d hm 1 2 5 2 5 2 h h d 樁的直徑 樁一土變形系數(shù) 見后述 按上述換算方法將存在如下問題 根據(jù) m 法假定 土的彈性抗力與位移成正比 而此換算忽視了樁身位移這一重要影響因素 換算土層厚 hm僅與樁徑有關(guān)而與地基土類 樁身材料等因素無關(guān) 顯然過于簡單 為了克服按地基系數(shù)面積換算所存在的不足 可采用按樁身撓曲線的大概形狀并考慮深度影響建立綜 合權(quán)函數(shù)進行換算 該法可參見有關(guān)資料 3 樁底面地基土豎向地基系數(shù) Co為 圖 4 3 比例系數(shù) m 的換算 4 C0 m0h 4 3 式中 m0 樁底面地基土豎向地基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 近似取 m0 m h 樁的入土深度 當 h 10m 時 按 10m 計算 二 單樁 單排樁與多排樁 計算基樁內(nèi)力先應(yīng)根據(jù)作用在承臺底面的外力 N H M 計算出作用在每根樁頂?shù)暮?載 Pi Qi Mi值 然后才能計算各樁在荷載作用下的各截面的內(nèi)力與位移 樁基礎(chǔ)按其作 用力 H 與基樁的布置方式之間的關(guān)系可歸納為單樁 單排樁及多排樁兩類來計算各樁頂?shù)?受力 如圖 4 4 所示 所謂單樁 單排樁是指在與水平外力 H 作用面相垂直的平面上 由單根或多根樁組成 的單根 排 樁的樁基礎(chǔ) 如圖 4 4a b 所示 對于單樁來說 上部荷載全由它承擔 對于單排樁 如圖 4 5 所示橋墩作縱向驗算時 若作用于承臺底面中心的荷載為 N H My 當 N 在承臺橫橋向無偏心時 則可以假定它是平均分布在各樁上的 即 4 n M M n H Q n N P y iii 4 式中 n 樁的根數(shù) 當豎向力 N 在承臺橫橋向有偏心距 e 時 如圖 4 5b 所示即 Mx Ne 因此每根樁上的 豎向作用力可按偏心受壓計算 即 4 2 i ix i y yM n N p 5 當按上述公式求得單排樁中每根樁樁頂作用力后 即可以單樁形式計算樁的內(nèi)力 多排樁如圖 4 4c 指在水平外力作用平面內(nèi)有一根以上的樁的樁基礎(chǔ) 對單排樁作橫 橋向驗算時也屬此情況 不能直接應(yīng)用上述公式計算各樁頂作用力 須應(yīng)用結(jié)構(gòu)力學方法 另行計算 見后述 所以另列一類 三 樁的計算寬度 試驗研究分析可得 樁在水平外力作用下 除了樁身寬度范圍內(nèi)樁側(cè)土受擠壓外 在 樁身寬度以外的一定范圍內(nèi)的土體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空間受力 且對不同截面形狀 的樁 土受到的影響范圍大小也不同 為了將空間受力簡化為平面受力 并綜合考慮樁的 截面形狀及多排樁樁間的相互遮蔽作用 將樁的設(shè)計寬度 直徑 換算成相當實際工作條 件下 矩形截面樁的寬度 b1 b1稱為樁的計算寬度 根據(jù)已有的試驗資料分析 現(xiàn)行規(guī)范認 為計算寬度的換算方法可用下式表示 4 01 dbKKKb f 或 6 5 式中 b 或 d 與外力 H 作用方向相垂直平面上樁的寬度 或直徑 Kf 形狀換算系數(shù) 即在受力方向?qū)⒏鞣N不同截面形狀的樁寬度 乘以 Kf 換算為相當于矩形截面寬度 其值見表 4 2 K0 受力換算系數(shù) 即考慮到實際上樁側(cè)土在承受水平荷載時為空間受力 問題 簡化為平面受力時所給的修正系數(shù) 其值見表 4 3 圖 4 4 單樁 單排樁及多排樁 圖 4 5 單排樁的計算 計算寬度換算表 表 4 3 基 礎(chǔ) 形 狀 名 稱符 號 形狀換算系數(shù)Kf1 00 9 1 0 1 B d 0 9 受力換算系數(shù)K0 1 b 1 1 d 1 1 B 1 1 d 1 K 樁間的相互影響系數(shù) 當樁基有承臺聯(lián)結(jié) 在外力作 用平面內(nèi)有數(shù)根樁時 各樁間的受力將會相應(yīng)產(chǎn)生影 響 其影響與樁間的凈距 L1的大小有關(guān) 當 L1 0 6h1時 圖 4 6 K 1 0 1 1 11 6 0 1 6 0 h Lb bKhL 時 式中 L1 沿水平力 H 作用方向上的樁間凈距 h1 樁在地面或最大沖刷線下的計算深度 可按 h1 3 d 1 米 但不得大于 h 關(guān)于 d 值 圖 4 6 相互影響系數(shù)計算 6 對于鉆孔樁為設(shè)計直徑 對于矩形樁可采用受力面樁的邊寬 b 為與一排中的樁數(shù) n 有關(guān)的系數(shù) 當 n 1 時 b 1 0 n 2 時 b 0 6 n 3 時 b 0 5 n 4 時 b 0 45 當樁徑 d2 5 或支承樁且 ah 3 5 時 Mh幾乎為零 且此時 Kh對 0 x A 等影響極小 可以認為 Kh 0 則式 4 16 可簡化為 0 x B 4 00 00 0 2 0 0 2 0 3 0 0 B EI M A Ei Q B EI M A EI Q x xx 17 式中 3443 3443 3443 3443 00 BABA CBCB B BABA DBDB A xx 3443 3443 3443 3443 00 BABA CACA B BABA DADA A 均為 Z 的函數(shù) 已根據(jù) Z 值制成表格 可參考 公橋基規(guī) 0 x A 0 x B 0 A 0 A 2 嵌巖樁 的計算 0 0 x 如果樁底嵌固于未風化巖層內(nèi)有足夠的深度 可根據(jù)樁底 xh h等于零這兩個邊界條 件 將式 4 11 4 12 寫成 0 1 3 0 1 2 0 1 0 10 D EI Q C EI M BAxxh 0 2 3 0 2 2 0 2 0 20 D EI Q C EI M BAX h 聯(lián)解得 4 000 2 0 0 0 2 00 3 0 0 00 00 B EI M A EI Q B EI M A EI Q x xx 18 11 式中 2112 21120 2112 21120 00 BABA CBCB B BABA DBDB A xx 2112 21120 2112 21120 00 BABA CACA B BABA DADA A 也都是 Z 的函數(shù) 根據(jù) Z 值制成表格 可查閱有關(guān)規(guī)范 0 0 x A 0 0 x B 0 0 A 0 0 B 大量計算表明 時 樁身在地面處的位移 x0 轉(zhuǎn)角 0與樁底邊界條件無關(guān) 因0 4 h 此時 嵌巖樁與摩擦樁 或支承樁 計算公式均可通用 0 4 h 求得 x0 0后 便可連同已知的 M0 Q0一起代入式 4 11 4 12 4 13 4 14 及式 4 15 從而求得樁在地面以下任一深度的內(nèi)力 位移及樁側(cè)土抗力 二 計算樁身內(nèi)力及位移的無量綱法 按上述方法 用基本公式 4 11 4 12 4 13 4 14 計算 xz z Mz Qz時 計算工作量相當繁重 若樁的支承條件及入土深度符合一定要求 可采用無量綱法進行計 算 即直接由已知的 M0 Q0求解 1 的摩擦樁及的支承樁5 2 h 5 3 h 將式 4 17 代入式 4 11 得 1 3 0 1 2 00 2 01 1 2 0 3 0 0000 D EI Q C EI M B EI M A EI QB AB EI M A EI Q x xxz 111 2 0 111 3 0 0000 CBBBA EI M DABAA EI Q xx 4 xx B EI M A EI Q 2 0 3 0 19a 式中 111 00 DABAAA xx 111 00 CBBBAB xx 同理 將式 4 17 分別代入式 4 12 4 13 4 14 再經(jīng)整理歸納即可得 4 B EI M A EI Q z 0 2 0 19b 4 mmz BMA Q M 0 0 19c 4 QQz BMAQQ 00 19d 2 h 2 5 的嵌巖樁 將式 4 18 分別代入式 4 11 4 12 4 13 4 14 再經(jīng)整理得 12 4 0 2 00 3 0 xxz B EI M A EI Q x 20a 4 000 2 0 B EI M A EI Q z 20b 4 0 0 00 mmz BMA Q M 20c 4 0 0 0 0QQz BMAQQ 20d 式 4 19 4 20 即為樁在地面下位移及內(nèi)力的無量綱計算公式 其中 Ax Bx A B Am Bm AQ BQ及 為無量綱 0 x A 0 x B 0 A 0 B 0 m A 0 m B 0 Q A 0 Q B 系數(shù) 均為 h 和 Z 的函數(shù) 已將其制成表格供查用 見附表 1 12 使用時 應(yīng)根據(jù)不同 的樁底支承條件 選擇不同的計算公式 然后按 h Z 查出相應(yīng)的無量綱系數(shù) 再將這些 系數(shù)代入式 4 19 4 20 求出所需的未知量 當 h 4 時 無論樁底支承情況如何 均可采用式 4 19 或式 4 20 及相應(yīng)的系數(shù) 來計算 其計算結(jié)果極為接近 由式 4 19 及 4 20 可較迅速地求得樁身各截面的水平位移 轉(zhuǎn)角 彎矩 剪力 以及樁側(cè)土抗力 從而就可驗算樁身強度 決定配筋量 驗算樁側(cè)土抗力及樁上墩臺位移 等 三 樁身最大彎矩位置 ZMmax和最大彎矩 Mmax的確定 計算樁身各截面處彎矩 Mz 主要用于檢驗樁的截面強度和配筋計算 關(guān)于配筋的具體 計算方法 見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原理教材內(nèi)容 為此要找出彎矩最大的截面所在的位置及相 max M Z 應(yīng)的最大彎矩 Mmax值 一般可將各深度 Z 處的 Mz值求出后繪制 Z Mz圖 即可從圖中求 得 也可用數(shù)解法求得及值如下 max M Z max M 在最大彎矩截面處 其剪力 Q 等于零 因此 Qz 0 處的截面即為最大彎矩所在的位置 max M Z 由式 4 19d 令 Qz Q0AQ M0BQ 0 則 Q Q Q C B A Q M 0 0 4 21 13 式中 CQ為與 Z 有關(guān)的系數(shù) 可按附表 13 采用 CQ值從式 4 21 求得后即可從附表 13 中求得相應(yīng)的 Z 值 因為為已知 所以最大彎矩所在的位置值即可求 5 1 EI mb max M ZZ 得 由式 4 21 可得 或 4 QQD M Q 0 Q C Q M 0 0 22 將式 4 22 代入式 4 19c 則得 4 mmmQ KMBMADMM 000max 23 式中 亦為無 mQmm BDAK 量綱系數(shù) 同樣可由附表 13 查取 QmmQ CBAK 四 樁頂位移的計算公式 如圖 4 10 為置于非巖石地基 中的樁 已知樁露出地面長 l0 若 樁頂為自由 其上作用了 Q 及 M 頂端的位移可應(yīng)用疊加原理計 算 設(shè)樁頂?shù)乃轿灰茷?x1 它 是由 樁在地面處的水平位移 x0 地面處轉(zhuǎn)角 0所引起在樁頂?shù)?位移 0l0 樁露出地面段作為懸臂 梁樁頂在水平力 Q 作用下產(chǎn)生的 水平位移 xQ以及在 M 作用下產(chǎn)生 的水平位移 xm組成 即 4 24a mQ xxlxx 0001 因 0逆時針為正 故式中用負號 樁頂轉(zhuǎn)角 1則由 地面處的轉(zhuǎn)角 0 樁頂在水平力 Q 作用下引起的轉(zhuǎn)角 Q及彎矩作用 下所引起的轉(zhuǎn)角 m組成即 圖 4 10 樁頂位移計算 14 4 mQ 01 24b 上兩式中的 x0及 0可按計算所得的及分別代入式 4 19a 及式MQlM 00 QQ 0 4 19b 此時式中的無量綱系數(shù)均用 Z 0 時的數(shù)值 求得 即 a xx B EI QlM A EI Q x 2 0 3 0 b B EI QlM A EI Q 0 2 0 式 4 24a 4 24b 中的 xQ xm Q m是把露出段作為下端嵌固 跨度為 l0的懸 臂梁計算而得 即 4 EI Ml EI Ql EI Ml x EI Ql x mQ mQ 0 2 0 2 0 3 0 2 2 3 25 由式 a b 及式 4 25 算得 及 代入式 4 24a 4 0 x m x Q x m x Q m 24b 再經(jīng)整理歸納 便可寫成如下表達式 4 11 11 2 1 23 1 B EI M A EI Q B EI M A EI Q x xx 26 式中 均為及的函數(shù) 列于附表 14 16 1 x A 11 ABx 1 Bhh 00 ll 對樁底嵌固于巖基中 樁頂為自由端的樁頂位移計算 只要按式 4 20a 4 20b 計 算出 Z 0 時的即可按上述方法求出樁頂水平位移 x1及轉(zhuǎn)角 1 其中 xQ xm Q m 00 x 仍可按式 4 25 計算 當樁露出地面部分為變截面 其上部截面抗彎剛度為 E1I1 直徑為 d1 高度為 h1 下 部截面抗彎剛度為 EI 直徑 d 高度 h2 如圖 4 11 所示 設(shè) 則樁頂 x1和 1分 EI IE n 11 別為 11 11 1 1 1 2 1 BMA a Q aEI BMA a Q EIa x xx 4 27 15 式中 1 3 3 2 11 n n h AA xx 1 2 2 2 111 n n h AABx 1 2 11 n n h BB 22 ahh 五 單樁及單排樁樁頂按彈性嵌固的計算 前述的單樁 單排樁露出地面段的樁頂點 是假定為自由端 但對一些中小跨徑的簡支梁 或板式橋梁其支座采用切線 平板 橡膠支座 或油毛氈墊層時 樁頂就不應(yīng)作為完全自由端考慮 由于梁或板的彈性約束作用 在受水 平外力作用時 限制了樁墩蓋梁轉(zhuǎn)動 甚至不能產(chǎn)生轉(zhuǎn)動 而僅產(chǎn)生水平位移 形成了所 謂彈性嵌固 若采用樁頂彈性嵌固的假定 則可使樁入土部分的樁身彎矩減少 從而可減 少樁身鋼筋用量 如所要計算的單樁或單排樁基礎(chǔ)樁頂符合上述彈性嵌固條件 在樁頂受水平力 H 作用 時 它就只產(chǎn)生水平位移 而不產(chǎn)生轉(zhuǎn)動 如圖 4 12 所示 則 0 0 aa x 式中 xa A 截面的水平位移 A 截面的轉(zhuǎn)角 a 可將彈性嵌固端用雙聯(lián)桿支點表示 并 以未知彎矩 Ma 使頂端不產(chǎn)生轉(zhuǎn)動的彎矩 代替聯(lián)桿的約束轉(zhuǎn)動作用后 利用前述的無 量綱法 即可求出 Ma和 Xa 令式 4 27 中 1 0 其相應(yīng)的 M 即為 Ma 故 4 1 1 B AH Ma 28 同理 1 11 13 B BA A EI H x x xa 4 29 當樁墩為等截面時 圖 4 12 圖 4 11 16 4 a xa A EI H x 3 30 式中 亦為無量綱系數(shù) 可由附表 20 查取 1 11 1 B BA AA x xxa 六 單樁 單排樁計算步聚及驗算要求 綜上所述 對單樁及單排樁基礎(chǔ)的設(shè)計計算 首先應(yīng)根據(jù)上部結(jié)構(gòu)的類型 荷載性質(zhì) 與大小 地質(zhì)與水文資料 施工條件等情況 初步擬定出樁的直徑 承臺位置 樁的根數(shù) 及排列等 然后進行如下計算 1 計算各樁樁頂所承受的荷載 Pi Qi Mi 2 確定樁在最大沖刷線下的入土深度 樁長的確定 一般情況可根據(jù)持力層位置 荷載大小 施工條件等初步確定 通過驗算再予以修改 在地基土較單一 樁底端位置不 易根據(jù)土質(zhì)判斷時 也可根據(jù)已知條件用單樁容許承載力公式計算樁長 3 驗算單樁軸向承載力 4 確定樁的計算寬度 b1 5 計算樁 土變形系數(shù) 值 6 計算地面處樁截面的作用力 Q0 M0 并驗算樁在地面或最大沖刷線處的橫向位移 x0不大于 6mm 然后求算樁身各截面的內(nèi)力 進行樁身配筋及樁身截面強度和穩(wěn)定性驗算 7 計算樁頂位移和墩臺頂位移 并進行驗算 8 彈性樁樁側(cè)最大土抗力是否驗算 目前無一致意見 現(xiàn)行 公橋基規(guī) 對此 maxZX 也未作要求 三 單排樁基礎(chǔ)算例 雙柱式橋墩鉆孔灌注樁基礎(chǔ) 一 設(shè)計資料 參閱圖 4 13 1 地質(zhì)與水文資料 地基土為密實細砂夾礫石 地基土比例系數(shù) m 10000kN m4 地基土的極限摩阻力 70kPa 地基土內(nèi)摩擦角 40 內(nèi)聚力 c 0 地基土容許承載力 0 400kPa 土容重 11 80kN m3 已考慮浮力 17 地面標高為 335 34m 常水位標高 為 339 00m 最大沖刷線標高為 330 60m 一般沖刷線標高為 335 34m 2 樁 墩尺寸與材料 墩帽頂標高為 346 88m 樁頂標高 為 339 00m 墩柱頂標高為 345 31m 墩柱直徑 1 50m 樁直徑 1 65m 樁身混凝土用 20 號 其受壓彈性 模量 Eh 2 6 104MPa 3 荷載情況 橋墩為單排雙柱式 橋面寬 7m 設(shè)計荷載汽車 15 級 掛 80 人行荷載 3kN m2 兩側(cè)人行道各寬 1 5m 上部為 30m 預(yù)應(yīng)力鋼筋混凝土梁 每一根柱承荷載為 兩跨恒載反力 N1 1376 00kN 蓋梁自重反力 N2 256 50kN 系梁自重反力 N3 76 40kN 一根墩柱 直徑 1 5m 自重 N4 279 00kN 樁 直徑 1 65m 自重每延米 已知除浮力 kNq10 3215 4 65 1 2 兩跨活載反力 N5 558 00kN 一跨活載反力 N6 403 00kN 車輛荷載反力已按偏心受壓原理考慮橫向分布的分配影響 N6在順橋向引起的彎矩 M 120 90kN 制動力 H 30 00kN 縱向風力 蓋梁部分 W1 3 00kN 對樁頂力臂 7 06m 墩身部分 W2 2 70kN 對樁頂力臂 3 15m 樁基礎(chǔ)采用沖抓錐鉆孔灌注樁基礎(chǔ) 為摩擦樁 二 計算 1 樁長的計算 由于地基土層單一 用確定單樁容許承載力 公橋基規(guī) 經(jīng)驗公式初步反算樁長 該 樁埋入最大沖刷線以下深度為 h 一般沖刷線以下深度為 h3 則 3 2 1 32200 hKAmlUPN iih 圖 4 13 18 式中 Nh 一根樁受到的全部豎直荷載 kN 其余符號同前 最大沖刷線以下 入土深 度 的樁重的一半作外荷計算 當兩跨活載時 05 1661 281310 32 2 1 10 32 66 33000 339 00 55800 27940 7650 25600 1376 2 1 054321 kNhh qhqlNNNNNNh 計算 P 時取以下數(shù)據(jù) 樁的設(shè)計樁徑 1 65m 沖抓錐成孔直徑 1 80m 樁周長 mmU65 5 80 1 已扣除 3 2020 2 2 80 11 00 400 0 4 8 0 7 0 14 2 4 65 1 mkNkPaKmmA 浮力 kPa 所以得70 mh hN hhP h 40 9 05 1661 2813 368 4 8 110 4400 14 2 8 07 0 708 1 2 1 現(xiàn)取 h 10m 樁底標高為 320 66 上式計算中 4 68 為一般沖刷線到最大沖刷線的高度 取 h 10m 樁的軸向承載力符合要求 2 樁的內(nèi)力及位移計算 1 確定樁的計算寬度 b1 mdKb f 385 2 165 1 9 0 1 1 2 計算樁 土變形系數(shù) 1 5 7 5 1 327 0 364 0 106 267 0 385 2 10000 m EI mb 其中 IEEImI h 67 0 364 0 65 1 049087 0 44 樁的換算深度 所以按彈性樁計算 5 2 27 3 10327 0 hh 3 計算墩柱頂外力 Pi Qi Mi及最大沖刷線處樁上外力 P0 Q0 M0 墩帽頂?shù)耐饬?按一跨活載計算 mkNM kNQ kNP i i i 25 170 31 6 06 7 00 3 57 1 00 3090 120 00 3300 3 00 30 00 177900 40300 1376 換算到最大沖刷線處 mkN M kNQ kNP 70 684 49 117 240 153 66 33088 346 00 3090 120 70 3570 2 00 3 00 30 60 2658 34 8 1 32 00 27940 7650 25600 1779 0 0 0 4 樁身最大彎矩位置及最大彎矩計算 19 由得 0 z Q272 6 7 35 70 684327 0 0 0 Q M Cq 由 Cq 6 272 及查附表 13 得 故27 3 h463 0 max M ZmZM42 1 327 0 463 0 max 由及查附表 13 得 Km 1 051463 0 max M Z27 3 h 故 mkNMKM m 62 71970 684051 1 0max 5 配筋計算及樁身材料截面強度驗算 最大彎矩發(fā)生在最大沖刷線以下 Z 1 42m 處 該處 Mmax 719 62kN m 0 40347 1 2 1 42 1 8 170 42 1 1 32 2 1 00 40360 2658 26 1 j N kN06 3109 91 127 282 16364 1730 3 1 9 120365 1 j M mkN 9 963 m N M e j j 31 0 06 3109 9 963 0 188 0 65 1 31 0 0 d e 348 0 143 0 3 0 1 0 0 d e e mhllp34 181034 8 0 kPaEh 7 106 2 364 0 64 4 d Ih 應(yīng)考慮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 712 11 d lp 72 1 95 0 364 0 106 2348 010 34 1806 310925 1 1 1 10 1 1 7 22 bhhe pjc IE lN me533 0 31 0 72 1 0 mr825 0 2 65 1 若樁身采用 20 砼 I 級鋼筋 則 MPaRa11 MPaRg240 按 公路橋涵設(shè)計手冊 墩臺與基礎(chǔ) 圓截面配筋表進行配筋設(shè)計 偏心距系數(shù) 6461 0 825 0 533 0 0 r e Er 軸力系數(shù)94 4567 2 r N N j r 20 彎矩系數(shù) 6 1716 3 r M EN j r 若取 g 0 9 由 手冊 附表 E 2 查得 0 002 時 E 0 6481 Er 0 6461 此時 0 46 由 N 2 及 EN 2 查得 在 g 0 9 0 002 0 46 時 N 8703 2 Nr EN 5640 8 ENr 故樁身只需按構(gòu)造要求進行配筋 若取 0 002 樁身材料足夠安全 樁身裂縫寬不需進行驗算 6 樁在最大沖刷線以下各截面的橫向土抗力計算 計算式為 4 xxZX BZ b M AZ b Q 1 0 2 1 0 31 無量綱系數(shù) Ax Bx由附表 1 4 查得 值計算列表于下 其結(jié)果以圖 4 14 示之 ZX ZZZ AxBx X AZQ b 0 1 X BZM b 0 2 2 kPa ZX 0000000 0 6150 22 275661 361582 238 3610 59 1 230 41 944951 063873 8113 06916 87 2 150 71 478820 690805 0714 8419 91 3 081 01 065420 401505 2112 3317 54 4 621 50 513920 081323 773 747 51 6 152 00 13201 0 086281 29 5 30 4 01 7 382 4 0 08284 0 15312 0 97 11 28 12 25 9 233 0 0 32946 0 20592 4 83 18 96 23 79 圖 4 14 7 樁頂縱向水平位移驗算 樁在最大沖刷線處水平位移 x0和轉(zhuǎn)角 0的計算 614 2 1014 2 699 1 364 0 327 0 106 267 0 70 684 614 2 364 0 327 0 106 267 0 70 35 3 27 27 2 0 3 0 0 符合規(guī)范要求mmmmm B EI M A EI Q x xx 21 rad B EI M A EI Q 4 7 27 0 2 0 0 1080 6 788 1 364 0 327 0 106 267 0 70 684 699 1 364 0 327 0 106 267 0 70 35 由 EEmI 1 4 4 1 248 0 64 5 1 4 4 364 0 64 65 1 mI 得 683 0 65 1 5 1 4 4 11 EI IE n 墩頂縱橋向水平位移的計算 ml 5 14 0 8 4 0 l mh34 8 2 73 2 2 h 查附表 14 和附表 15 得 873 96 1 x A785 21 1 A 由式 4 27 中計算得 021 100 1 xA515 23 1 xB 故由 1 112 1xx BMA EI x 得 mmmx 8 200208 0 1 水平位移容許值 1 4 2774 2 305 0 xmmcm 墩頂位移符合要求 第二節(jié) 多排樁基樁內(nèi)力與位移計算 如圖 4 15 所示多排樁基礎(chǔ) 其具有一個對稱面的承臺 且外力作用于此對稱平面內(nèi) 在外力作用面內(nèi)由幾根樁組成 并假定承臺與樁頭的聯(lián)結(jié)為剛性的 由于各樁與荷載的相 對位置不盡相同 樁頂在外荷載作用下其變位也就不同 外荷載分配到樁頂上的 Pi Qi Mi也各異 因此 Pi Qi Mi的值就不能用簡單的單排樁計算方法進行計算 此時 可將外力作用平面內(nèi)的樁作為一平面框架 用結(jié)構(gòu)位移法解出各樁頂上的作用力 Pi Qi Mi后 再應(yīng)用單樁的計算方法來進行樁的承載力與位移驗算 一 樁頂荷載的計算 一 計算公式及其推導 為計算群樁在外荷載 N H M 作用下各樁樁頂?shù)?Pi Qi Mi的數(shù)值 先要求得承臺的 變位 并確定承臺變位與樁頂變位的關(guān)系 然后再由樁頂?shù)淖兾粊砬蟮酶鳂俄斒芰χ?22 假設(shè)承臺為一絕對剛性體 樁頭嵌固于承臺內(nèi) 當承臺在外荷載作用下產(chǎn)生變位后 各樁頂之間的相對位置不變 各樁樁頂?shù)霓D(zhuǎn)角與承臺的轉(zhuǎn)角相等 現(xiàn)設(shè)承臺底面中心點 0 在外荷載 N H M 作用下 產(chǎn)生橫軸向位移 a0 豎軸向位移 b0及轉(zhuǎn)角 0 a0 b0以坐標軸 正方向為正 0以順時針轉(zhuǎn)動為正 則可得第 i 排樁樁頂 與承臺聯(lián)結(jié)處 沿 x 軸和 z 軸 方向的線位移 ai0 bi0和樁頂?shù)霓D(zhuǎn)角 i0分別為 4 32 00 000 00 i ii i xbb aa 式中 xi 第 i 排樁樁頂?shù)?x 坐標 若以分別代表第 i 排樁樁頂處沿樁軸向的軸向位移 橫軸向位移及轉(zhuǎn)角 則樁 iii ab 頂軸向位移為 4 iiiiiiii iiiiiiii xbabaa xbabab sin cossincos cos sincossin 00000 00000 樁頂橫軸向位移為 33 樁頂轉(zhuǎn)角 00 ii 式中 第 i 根樁樁軸線與豎直線夾角即傾斜角 見圖 i 4 15 所示 若第 i 根樁樁頂產(chǎn)生的作用力 Pi Qi Mi 如圖 4 16 則 可以利用圖 4 17 中樁的變位圖式計算 Pi Qi Mi值 若令 當?shù)?i 根樁樁頂處僅產(chǎn)生單位軸向位移 即 bi 1 時 在樁頂引起的軸向力為 1 當?shù)?i 根樁樁頂處僅產(chǎn)生單位橫軸向位移 即 ai 1 時 在樁頂引起的橫軸向力為 2 當?shù)?i 根樁樁頂處僅產(chǎn)生單位橫軸向位移 即 ai 1 時 在樁頂引起的彎矩為 或當樁頂產(chǎn)生單位轉(zhuǎn)角 即 3 時 在樁頂引起的橫軸向力為 1 i 3 當?shù)?i 根樁樁頂處僅產(chǎn)生單位轉(zhuǎn)角 即 時 在樁頂引起的彎矩為 1 i 4 由此 當承臺產(chǎn)生變位 b0 時 第 i 根樁樁頂引起的軸向力 Pi 橫軸向力 Qi及 0 a 0 圖 4 15 23 彎矩 Mi值為 4 sin cos sin cos cos sin 00030434 03000232 00011 iiiiii iiiiii iiiii xbaaM xbaaQ xbabP 34 只要解出及 單樁的樁頂剛度系數(shù) 后 即可從式 4 37 求解 000 ba 4321 出任意一根樁樁頂?shù)?Pi Qi Mi值 然后就可以利用單樁的計算方法求出樁的內(nèi)力與位移 1 的求解 1 樁頂受軸向力 P 而產(chǎn)生的軸向位移包括 樁身材料的彈性壓縮變形 及樁底地基土的沉降兩部分 C K 計算樁身彈性壓縮變形時應(yīng)考慮樁側(cè)土的摩阻力影響 對于打入摩 擦樁和振動下沉摩擦樁 考慮到由于打入和振動會使樁側(cè)土愈往下愈擠 密 所以可近似地假設(shè)樁側(cè)土的摩阻力隨深度成三角形分布 如圖 4 18a 所 示 對于鉆 挖孔樁則假定樁側(cè)土摩阻力在整個入土深度內(nèi)近似地沿樁 身成均勻分布 如圖 4 18b 所示 對端承樁則不考慮樁側(cè)土摩阻力的作 用 當樁側(cè)土的摩阻力按三角形分布時 設(shè)樁底平面 A0處的摩阻力為 樁身周長為 U h 令樁底承受的荷載與總荷載 P 之比值為 則 Uh P h 1 2 作用于地面以下深度 Z 處樁身截面上的軸向力 PZ為 1 2 2 P h Z PPZ 因此樁身的彈性壓縮變形為 C 2 1 3 21 0 0 0 h EA P EA Pl dZP EAEA Pl h ZC 4 35 P EA hl hl EA P 0 0 2 1 3 2 式中 系數(shù) 摩阻力均勻分布時 2 1 3 2 1 2 1 圖 4 16 24 A 樁身的橫截面積 E 樁身的受壓彈性模量 樁底平面處地基沉降的計算 假定外力借樁側(cè)土的摩阻力和樁身作用自地面以角擴 4 散至樁底平面處的面積 A0上 為土的內(nèi)摩擦角 如此面積大于以相鄰底面中心距為直徑 所得的面積 則 A0采用相鄰樁底面中心距為直徑所得的面積 參看圖 4 15 因此樁底地基 土沉降即為 K 00A C P K 式中 C0為樁底平面的地基土豎向地基系數(shù) C0 moh 比例系數(shù) mo按 m 法規(guī)定取用 因此樁頂?shù)妮S向變形 Ki b 0 圖 4 17 圖 4 18 4 00 0 AC P AE hlP bi 36 式 3 35 中一般認為可暫不考慮 公橋基規(guī) 對于打入樁和振動樁由于樁側(cè)摩阻力假 定為三角形分布取 鉆挖孔樁采用 柱樁則取 3 2 2 1 1 由式 3 36 知當 bi 1 時 求得的 P 值即為 因此可得 1 4 00 0 1 1 1 ACAE hl 37 25 2 的求解 432 從單樁的計算公式中得知樁頂?shù)臋M軸向位移 x1及轉(zhuǎn)角 1為 11 11 2 1 23 1 B EI M A EI Q B EI M A EI Q xa i xxi 解此兩式 得 4 1 1 2 1 1 23 1 1 11 1 1 11 xx iix xx ixi BABA aEIAaEIA M BABA EIBaaEIB Q 38 當樁頂僅產(chǎn)生單位橫向位移 ai 1 而轉(zhuǎn)角時 代入上式得0 i 4 1111 1 3 2 xx BABA EIB Q 39a 4 1111 1 2 3 xx BABA EIA M 39b 又當樁頂僅產(chǎn)生單位轉(zhuǎn)角 而橫軸向位移時 代入式 4 38 得1 i 0 i a 4 1111 1 4 xx x BABA EIA M 39c 如令 1111 1 1111 1 1111 1 xx x m xx m xx Q BABA A BABA A x BABA B x 26 則式 4 39a 4 39b 4 39c 為 4 m m Q EI EIx EIx 4 2 3 3 2 39d 上列式中也是無量綱系數(shù) 均是 mmQ xx 的函數(shù) 已制成附表 00 llhh 及 17 18 19 當設(shè)計的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 可查用 的摩擦樁 的支5 2 ah5 3 ah 承樁 的嵌巖樁 對于的4 ah45 2 ah 嵌巖樁另有表格 可在有關(guān)設(shè)計手冊中查用 3 b0 的計算 0 a 0 b0 可按結(jié)構(gòu)力學的位移法求得 0 a 0 沿承臺底面取隔離體 如圖 4 19 所示 考慮 作用力的平衡 即 對0 0 0 MHN 0 點取矩 可列出位移法的典型方程如下 圖 4 19 27 4 0 0 0 000 000 000 Mba Hba Nba b a a b aaa bbbba 40 式中 九個系數(shù)為樁群剛度系數(shù) 即當承臺產(chǎn)生單位橫軸向位移時 aaba 所有樁頂對承臺作用的豎軸向反力之和 橫軸向反力之和和及反彎矩之和為1 0 a aaaba 4 coscossin cossin cossin 3 1 21 2 1 2 2 1 1 21 iiii n i a i n i iaa ii n i ba x 41 式中 n 表示樁的根數(shù) 承臺產(chǎn)生單位豎向位移時 b0 1 所有樁頂對承臺作用的豎軸向反力之和 橫軸向反 力之和及反彎矩之和為 bb ab b 4 n i iiiib baab i n i ibb x 1 3 2 2 2 1 2 1 2 2 1 sin sincos sincos 42 承臺繞坐標原點產(chǎn)生單位轉(zhuǎn)角 所有樁頂對承臺作用的豎軸向反力之和 橫1 0 軸向反力之和及反彎矩之和為 bb ab b n i iiiii aa bb xx 1 43 22 2 2 1 sin2 sincos 4 43 聯(lián)解式 4 40 則可得承臺位移 a0 b0 0各值 求得 a0 b0 0及 1 2 3 4后 可一并代入式 4 34 即可求出各樁樁頂所受作 28 用力 Pi Qi Mi值 然后則可按單樁來計算樁身內(nèi)力與位移 二 豎直對稱多排樁的計算 上面討論的樁可以是斜的 也可以是直的 目前鉆孔灌注樁常采用全部為豎直樁 且 設(shè)置成對稱型 這樣計算就可簡化 將坐標原點設(shè)于承臺底面豎向?qū)ΨQ軸上 此時 代入式 4 40 可得0 bbbaab 4 n i bb NN b 1 1 0 44 4 2 1 3 11 1 2 1 42 1 3 11 1 2 4 2 0 n i n i n i i n i n i n i n i i aaa abb x MHx MH a 45 4 2 1 3 11 1 2 1 42 1 3 1 2 2 0 n i n i n i i n i n i n i aaa aaa x HM HM 46 當樁基中各樁直徑相同時 則 4 1 0 n N b 47 4 2 3 2 1 2 142 3 1 2 14 0 nxnn MnHxn a n i i n i i 48 4 2 3 2 1 2 142 32 0 nxnn HnMn n i i 29 49 因為樁均為豎直且對稱 式 4 34 可寫成 4 0304 0302 0011 aM aQ xbbP i i iii 50 求得樁頂作用力后 樁身任一截面內(nèi)力與位移即可按前述單樁計算方法計算 二 多排樁算例 如圖 4 20 所示為雙排式鋼筋混凝土鉆孔灌注樁橋墩基礎(chǔ) 一 設(shè)計資料 1 地質(zhì)及水文資料 河床土質(zhì)為卵石 粒徑 50 60mm 約占 60 20 30mm 約占 30 石質(zhì)堅硬 孔隙 大部分由砂密實填充 卵石層深度達 58 6m 地基系數(shù)的比例系數(shù) m kN m4 密實 卵石 地基基本容許承載力 kPa1000 0 樁周土極限摩阻力 kPa400 土的容重 未計浮力 3 kN m00 20 土內(nèi)摩擦 40 地面 河床 標高 69 54m 一般沖刷 線標高 63 54m 最大沖刷線標高 60 85m 承臺底標高 67 54m 常水位標高 69 80m 2 荷載 上部為等跨 30m 的鋼筋混凝土預(yù)應(yīng)力 梁橋 荷載為縱向控制設(shè)計 作用于混凝土橋墩承臺頂面縱橋向的荷載如下 恒載及一孔活載時 kN40 6791 N 制動力及風力 kN60 358 H 豎直反力偏心距 制動力 風力等引起的彎矩 mkN30 4617 M 圖 4 20 雙排樁計算例題圖 30 恒載及二孔活載時 0kN 0 7798 N 承臺用 20 號混凝土 尺寸為 2 0 4 5 8 0m 作用在承臺底面中心的荷載為 恒載加一孔活載 控制樁截面強度荷載 時 kN40 859100 250 85 40 240 6791 N kN60 358 H mkN50 53340 260 35830 4617 M 恒載加二孔活載 控制樁入土深度荷載 時 kNN00 9598 250 85 40 2 00 7798 3 樁基礎(chǔ)采用高樁承臺式摩擦樁 根據(jù)施工條件 樁擬采用直徑 d 1 0m 以沖抓錐施 工 樁群布置經(jīng)初步計算擬采用 6 根灌注樁 其排列見圖 4 20 所示 為對稱豎直雙排樁基 礎(chǔ) 經(jīng)試算樁底標高擬采用 50 54m 二 計算 1 樁的計算寬度 b1 KddKKKb f 1 9 0 01 767 0 6 5 1 6 0 4 0 6 0 6 0 1 1 1 h Lb bK 6 0 2 m6 1 3 m5 1 11 bndhL m38 1 767 0 11 9 0 1 b 2 樁 土變形系數(shù) 4 5 1 kN m120000 m EI mb kN m106 267 0 67 0 27 h EE 4 4 m0491 0 64 d I 1 5 7 m72 0 0491 0 106 267 0 38 1 120000 樁在最大沖刷線以下深度 h 10 31m 其計算長度則為 故按彈性樁計算 5 2 42 7 31 1072 0 hh 3 樁頂剛度系數(shù) 值 1 2 3 4 計算 31 00 0 1 1 1 ACAE hl h 2 2 0 m785 0 4 2 1 m31 10 m69 6 d Ahl 36 00 m kN10237 1 31 10120000m hC 16 88m2 2 0 4 40 tan31 10 2 0 1 A 按樁中心距計算面積 故取 22 0 m91 4 5 2 4 A 1 67 1 91 4 10237 1 1 106 2785 0 31 10 2 1 69 6 EI567 1 1034 1 6 已知 取用 4 4 42 7 31 1072 0 hh 82 4 69 6 72 0 00 ll 查附表 17 18 19 得 由式 4 42d 得59526 0 13433 0 04074 0 mmQ xx EIEIxQ0152 0 3 2 EIEIxm0696 0 2 3 EIEI m 429 0 4 4 計算承臺底面原點 0 處位移 a0 b0 0 單孔活載 恒載 制動力等 由式 4 44 4 45 4 46 得 EIEIn N b 78 913 567 1 6 40 8591 1 0 2 3 2 1 2 142 3 1 2 14 0 nxnn MnHxn a n i i n i i 32 EIEIEIxn n i i 26 1725 1 6567 1 429 0 6 1 22 14 EIEIn0912 0 0152 0 6 2 22 3 2 3 1744 0 4176 0 0696 0 6EInEIEIn EI EIEIEI EIEI a 61 6011 1744 0 64 170912 0 50 53344176 0 60 35826 17 2 0 EI nxnn HnMn n i i 42 454 2 3 2 1 2 142 32 0 5 計算作用在每根樁頂上作用力 Pi Qi Mi 按式 4 50 計算 豎向力 kN80 541 kN99 232142 454 25 1 78 913 567 1 001 EIEI EIxbP ii 水平力kN75 59 42 454 0696 0 61 6011 0152 0 0302 EI EI EI EIaQi 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二手設(shè)備采購合同范文
- 交通工具意外保險合同范本
- 業(yè)務(wù)外包合同范本
- 中外合資企業(yè)股權(quán)轉(zhuǎn)讓合同模板
- 個人信用貸款合同范例
- 人事檔案信息安全保密合同
- 個人二手房買賣合同安全擔保協(xié)議書
- 五方建筑工程施工合作協(xié)議合同
- 不過戶二手車買賣合同協(xié)議
- 二手紅木家具轉(zhuǎn)讓合同模板
- 整體租賃底商運營方案(技術(shù)方案)
- 常用藥物作用及副作用課件
- 小學生作文方格紙A4紙直接打印版
- 老人心理特征和溝通技巧
- 幼兒阿拉伯數(shù)字描紅(0-100)打印版
- 標桿地產(chǎn)集團 研發(fā)設(shè)計 工程管理 品質(zhì)地庫標準研發(fā)成果V1.0
- TMS開發(fā)業(yè)務(wù)需求文檔
- 2023年1月浙江高考英語聽力試題及答案(含MP3+錄音原文)
- HI-IPDV10芯片產(chǎn)品開發(fā)流程V10宣課件
- 房產(chǎn)抵押注銷申請表
- 【課件】第三課 蒙娜麗莎 課件高中美術(shù)湘美版美術(shù)鑒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