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看該工程的社會福利.doc_第1頁
從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看該工程的社會福利.doc_第2頁
從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看該工程的社會福利.doc_第3頁
從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看該工程的社會福利.doc_第4頁
從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看該工程的社會福利.doc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從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看該工程的社會福利提要:本文就隋代開鑿運河這項工程,用投入產出等手段對其進行經濟學分析。本文分析了這項工程的成本和實際獲得的受益,以及運河在以后的歷史時期所產生的經濟影響。關鍵字:大運河,隋代,公共工程隋代大運河的開鑿是中國水利史上的奇跡,對中國的政治經濟有著重要的影響.歷來,很多人認為,大運河的開鑿是導致隋朝政權傾覆的重要原因.唐代詩人皮日休有一首著名的詩,汴河懷古.對隋代大運河的作用作了一番獨到的評述.“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運河為隋亡之禍根,眾口一詞之定論也.詩以懷古作翻案,評判隋煬帝修建運河之千秋功罪,獨具只眼.此論發(fā)前人之所未發(fā),膽識過人,立論通達,非史眼如炬者不能為此.本文就試以經濟學,分析皮詩.潛在帕累托優(yōu)性標準:設經濟從狀態(tài)B轉變到狀態(tài)A,一部分人得益,一部分人受損.如果得益的人能夠補償受損的人,從而在補償之后,沒有一個人會在比狀態(tài)B中更壞,則認為從社會的觀點看,狀態(tài)A優(yōu)于狀態(tài)B.根據潛在帕累托優(yōu)性標準,如果一項改變所帶來的凈收益大于零,則這一改變就是對社會福利的改善.將這個標準移植到公共項目,如果一個項目所帶來的凈收益大于零,則該項目就是對整個社會福利的改善,就值得實施.項目的凈收益可以從三方面說明.第一,項目凈收益等于項目收益減去項目成本. V=B-C第二,項目凈收益等于項目所有時期凈收益的總和. V=V t Vt代表項目在t時期的凈收益第三,項目凈收益等于項目對所有個人凈收益的總和.V=Vi Vi代表項目對i個人的凈收益第四,項目還需考慮其外部效應。很多外部效應有一個相對滯后期。另外,再考慮不同時期收益的貼現和不同個人凈收益的加權.綜合兩方面的的因素,可以得到精確反映社會福利變化的,反映項目全部社會價值的公式.社會項目價值=AjBt(Px*Xjt-Py*yjt)Oi該公式表面,社會項目價值有四項基本要素決定.(1) 項目所增加的產出和投入,即X, Y(2) 評估產出和投入的價格,即Px,Py(3) 從時間方面調整收益的貼現因子Bt(4) 從收入分配方面調整收益的加權因子At(5) 工程的外部效應下面就從這五方面來分析大運河這個項目的凈收益.一 大運河所增加的投入和產出隋煬帝開鑿運河,目的大致可以分為三類.開鑿中部的通濟渠和疏通邗溝,目的是為了保證洛陽的物資運輸.開鑿北方的永濟渠,目的是為了方便出征高麗時的運兵.開胃江南河,則是為了游玩.大運河以溝通了五大水系(海,黃,淮,江,錢)著稱,但長期以來并不是很暢通.事實上,從來沒有一段時間能從余杭通至琢郡.隋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洛陽,大運河的開鑿也是以洛陽為中心,為洛陽的經濟發(fā)展服務.大運河經常淤塞。為了疏通河道,以后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勞力和財力,其追加投資非常驚人。唐代安史亂后,租賦供應,十之七八,依憑江南,詩人所言,并不夸大.事實上,江南水網遍布,交通方便.唯有運河(即煬帝開鑿江南河一段)始終不是很暢通,每年都要投入大量勞力疏通,保證糧米的運輸,運輸效率極低.史稱,自廣通渠成,”轉運便利,關中賴之”,似為實況.然開皇十四年關中大餓時,文帝復帥人民復食于洛陽,可見廣通渠的運輸效率不會很高,否則,他也不至于被唐太宗譏為”逐糧天子”了.(梁方仲,1956)唐代江南戶口日多,租調日增,漕運遂幾成問題。開元十八年,裴耀卿言:江南戶口多,而無征放之役,然送租庸調物,以歲二月至揚州,入斗門,四月以后,始渡淮入汴,??嗨疁\。六,七月乃至河口,而河水方漲,需八,九月水落,始得上河入洛。而不可否漕路多梗,船只阻礙。江南之人不習河事,轉雇河師水手,重為勞費。其得行日少,阻滯日多。由此可見,大運河在歷史上的運輸效率很低。到了元以后,漕運更多的開始依賴海運,運河河道就進一步被淤塞荒廢了。大運河也對以后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有一定的間接效應,并可以用乘數效應來估計.但總的來看,這影響是不大的.大運河的間接效應長期以來被高估了.二 大運河自身的成本和當期收益隋代的經濟狀況是非常好的.以人口繁殖和田地開辟為例.年代人口(戶)人口(口)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2,459,80416,163,863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906,8704,685,501陳滅時(589)500,0002,000,000北魏太和十八年(494)5,000,000北齊為周所滅時(577)3,302,52820,006,880北周太象二年(580)3,590,0009,009,604北周禪隋時(581)3,999,604隋煬帝大業(yè)二年(606)8,907,53646,019,956(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tǒng)計)再看田地開辟,隋代墾田共有2次記錄,都是空前絕后的.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墾田19,404,267頃.至隋煬帝大業(yè)二年(606年),增至55,854,041頃.這個數字不可信,但也可以看出隋代墾田的發(fā)展.這兩點充分說明了隋代社會經濟繁榮的盛況.”自漢以來,丁口之蕃息,倉廩府庫之盛,莫如隋”(錢穆,國史大綱).”比至末年,計天下儲積,得供五,六十年”(通鑒).隋代的租調制,賦稅勞役也比前朝后世要輕的多,在此不詳述了.直至隋終,其國庫依然充裕,洛口倉等幾個義倉,成為隋末農民起義重要的戰(zhàn)利品.隋煬帝修建大運河,主要的投入表現在人力上.我們看一看隋代動用人力的統(tǒng)計. 隋代民力耗用一覽時間項目動用勞動力開皇五年(公元585年)修朔方靈武長城三萬開皇六年(公元586年)修筑長城十一萬開皇七年(公元587年)修筑長城十一萬開皇八年(公元588年)伐陳兵五十一萬八千開皇十八年二月(公元598年)伐高麗水陸軍三十萬仁壽四年(公元604年)修運河丁男數十萬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修建東都洛陽二百萬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開通濟渠百余萬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開邗溝十萬余大業(yè)元年(公元605年)挽船夫八完余大業(yè)三年(公元607年)開御道舉國就役大業(yè)三年七月(公元607年)筑長城百余萬大業(yè)四年正月(公元608年)鑿永濟渠百余萬,丁男不足,始役婦人大業(yè)四年七月(公元608年)筑長城二十余萬大業(yè)七年(公元611年)運倉米至琢郡常數十萬大業(yè)七年(公元611年)發(fā)民夫運米夫六十余萬大業(yè)八年正月(公元612年)伐高麗一百一十三萬余大業(yè)九年三月(公元613年)筑大興城丁男十萬大業(yè)十二年正月(公元616年)筑宮苑數萬人(散見于隋書)大運河的開鑿分四個階段,耗費的勞動力極多.役死百姓無數,以致于開到永濟渠的時候,丁男已經不足,開征婦人.隋代對民力的虐用是非常驚人的,從上可見一般.開鑿通濟渠,使洛陽與淮河畔的泗州相連,并與從淮陰往南通向揚州邊上的長江古渠道連接起來.這條河渠和該系統(tǒng)其余部分的開鑿是在平坦的沖擊平原上進行的,工程無疑需要進行大量的疏浚工作和新的建設.隋煬帝的鋪張奢侈亦是歷史上著名的.修山陽瀆時候,渠兩旁修筑御道,沿路榆柳夾道.”又造龍舟鳳船,黃龍赤艦,樓船篾舫,募請水工,謂之殿腳,衣錦行滕,執(zhí)青絲挽纜船,以幸江都.”(隋書.食貨志).可見大運河的投入是很大的,耗盡了民力,對民間財富的剝削也是極為殘酷的.三 大運河凈收益在時間方面的貼現開鑿運河的時候,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都在北方。到了唐末,經濟中心逐漸南移,到宋代,經濟文化中心徹底轉移到了南方。在這個過程中,大運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最關鍵的因素?!皸顖蚤_廣運潭,歲漕山東粟四百萬石。”(新唐書食貨志)只云山東,不言吳越江南也。天寶年間,諸道米粟最盛者首推河南河北,其次關內與河東,更次乃及江南淮南。由此推南北經濟情況,北勝于南尚遠。安史亂起,唐室遂專賴長江一代財賦立國。直至河北山東藩鎮(zhèn)割據,租稅不入中央,唐室的財政命脈,只能永遠依賴南方。當時運河漕運不暢通,劉晏為肅,代時理財名臣,主要便在于能整理漕運。史稱,晏為江南,江淮以來轉運使,每歲運米數十萬石給關中,或至百萬余斛??梢?,能否疏通管理好運河的運輸,提高其效率,這始終是歷代統(tǒng)治者頭痛的問題了。我們再以大運河的終點余杭為例.分析運河與經濟發(fā)展的關系。人口是體現經濟繁榮的一個重要標志,見下表時間人口(戶)人口(口)隋大業(yè)五年(609年)15,380不詳唐貞觀年間(627-649年)30,571153,720開元28年(740年)86,258585,963南宋初124萬(杭州方志)可見,開元年間是余杭經濟發(fā)展的重要轉折點.杭州縣志記載,杭州發(fā)展史上有三件大事.開元元年筑海塘62千米,抵御海潮.代宗年間(762-779年)李泌開鑿六井,引自西湖.五代時期,吳越錢镠擴建杭州城.這三件大事,極大的推動了杭州經濟的發(fā)展,也使人口劇增,到南宋成為中國第一大城市,但都和運河沒有直接的聯系.錢穆說,河南山東在漢唐時,正猶如江浙之在元明。所謂“歲漕關東粟數百萬石”者,大即在此兩省。可見中國南北經濟社會文化轉移之劇烈,其原因則多半在人事,而不在地理氣候人種血統(tǒng)等原因上。四 大運河對不同社會階層的影響“帝御龍舟,文武官五品以上給樓船,九品以上給黃篾舫,舟艫相接,二百余里.所經州縣,并令供頓,獻食豐辦者,加官爵,闕乏者,譴至死.”(隋書.食貨志)由這段記載,可以清晰的看出,不同社會階層,在開鑿運河過程中的收益是很不同的.前文已經論述,隋代國庫一直是非常充裕.但國富不等于民富.隋代賦稅雖然名義上是很輕的,但這些法令未必反映了實際的情況.”諸州調物,每歲河南自潼關,河北自蒲板,輸長安者相屬于路,晝夜不絕者數月”(通鑒)政治之腐敗,河工之黑暗。水利是政府?;ㄘ斄ψ疃嗟捻椖?,而收效往往最少。據統(tǒng)計,水利方面的投資,真正用到實處的只占二三成。同時,不同階層的人民對運河的使用也有矛盾。百姓需要引水灌溉,官府則需要養(yǎng)水漕運。運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沿岸的農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加劇了社會的矛盾。豫魯蘇皖四省,是自然條件最優(yōu)越的地區(qū)。因為要防止運河以及黃淮河水的泛濫,所耗民力極為驚人,最后都是轉嫁到百姓身上。運河的開挖,特別是江南河一段,大大拉開了人民的貧富差距,為以后的叛亂埋下了伏筆.廣大人民承受的壓力極大.社會福利的目標中,含有”平等”的內容.因此,在評估社會公共項目時,窮人每單位收入增量的權數,比富人應該更多.但大運河不僅沒有增加窮人的福利,反而給窮人帶來了更沉重的負擔.五 運河對自然地理的影響運河溝通南北,逆自然之地形。運河對自然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在當時幾乎沒有被考慮過?,F在看起來,社會總成本是相當巨大的。明人語,筑垻堰,建堤閘,歲糜巨幣。而鑿者不勝淤,筑者不勝潰。堤密于田畔,地破于壞瓜。人力已盡,水患方烈。運河對于近旁的水系也有很大的影響。山東濱海,水勢宜東注,而運河盡逆之使西。清沈葆楨謂:“舍運道而言水利易,兼運道而籌水利難。民田與運道勢不兩立。兼旬不雨,民欲啟涵洞,官必閉以養(yǎng)船。運河水溢,官又開閘灞以保堤。堤下民田,立成巨浸。宋丁謂談錄謂:汴渠派分洪河,自唐迄今,皆以為莫大之利。然跡其事實,抑有深害。凡梁宋之地,湊流此渠,以成其大。至隋煬帝將幸江都,遂析黃河之流,筑左右堤三百余里。舊所湊水,皆為橫截,散漫無所。故宋毫之地,遂成卑濕。且昔之安流,今乃湍悍。昔之漕運,冬夏無阻。今則春開秋閉,歲中漕運,止得半截。每有甘霖,決溢為患。自斯觀之,其利安在?錢穆語,自從東漢王景治河,正使河汴分流。河東北入海,汴東南入泗。隋煬帝溝通江淮河汴,雖有南北水運連貫之利,然亦復不掩其害也。小結:總的來看,大運河的開挖并不符合帕累托改善的標準.運河溝通了南北水運,為漕運提供了便利,為經濟重心的南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投入非常巨大,耗費民力,水運的效率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