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中歷史 1.2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每課一練 岳麓版必修1_第1頁
2012高中歷史 1.2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每課一練 岳麓版必修1_第2頁
2012高中歷史 1.2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每課一練 岳麓版必修1_第3頁
2012高中歷史 1.2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每課一練 岳麓版必修1_第4頁
2012高中歷史 1.2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 每課一練 岳麓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用心 愛心 專心1 必修必修 1 1 第二課第二課 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練習大一統(tǒng)與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練習 一 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一 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 1 以下敘述不符合春秋戰(zhàn)國歷史的是 A 群雄割據 戰(zhàn)火連綿 B 大夫奪權 國君稱王 C 社會混亂 歷史倒退 D 各國變法 富國強兵 2 西周時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 春秋時期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導致這一變化的直接 原因是 A 諸侯國實力超過周王室 B 社會生產力的大發(fā)展 C 春秋時井田制已瓦解 D 西周的宗法制度遭到破壞 3 王奪鄭伯政 鄭伯不服 秋 王以諸侯伐鄭伯 鄭伯御之 見 左傳 桓公五年 這反映出的問題是 A 分封制的崩潰 B 諸侯爭霸局面的形成 C 周王室的衰微 D 階級矛盾尖銳 4 下列事件發(fā)生在春秋時期的有 周王逐漸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 宗法制和分封制遭到破 壞 小宗取代大宗的事情時有出現 有的諸侯國打著 尊王 的旗號進行兼并戰(zhàn)爭 A B C D 5 春秋時期 周王向諸侯 求賻 求車 等現象說明了 A 周天子失去了 天下共主 的地位 B 宗法分封制得到加強 C 諸侯開始自行分封諸侯 D 諸侯展開爭霸斗爭 6 春秋時期出現了諸侯爭霸局面 其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 國家已經徹底分裂 B 方國聯(lián)盟瓦解 C 社會經歷著大變革 D 分封制走向衰落 7 使秦國強大起來并最終完成統(tǒng)一的變法是 A 李悝變法 B 吳起變法 C 鄒忌變法 D 商鞅變法 8 秦朝能夠 一法度 衡 石 文 尺 車同軌 書同文 其主要原因是 A 生產力的發(fā)展 B 國家的統(tǒng)一 C 秦推行法治 D 秦推行郡縣制 9 春秋時期奴隸社會崩潰 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現是 A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崩潰 B 私田出現 井田制瓦解 C 平民和奴隸起義頻繁 D 周邊少數民族不斷進攻中原 10 之所以說 春秋無義戰(zhàn) 主要是因為這一時期的戰(zhàn)爭實質上是 A 為了滿足貴族掠奪土地和人口財富的私欲 用心 愛心 專心2 B 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和痛苦 C 不利于國家的統(tǒng)一和民族融合 D 是周王室地位衰微的表現 11 秦王嬴政能夠滅六國 實現統(tǒng)一的根本原因是 A 商鞅變法比較徹底 秦在七國中實力最強 B 秦在統(tǒng)一過程中采取了正確戰(zhàn)略 C 統(tǒng)一條件成熟 嬴政順應了歷史發(fā)展趨勢 D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和將領的英勇善戰(zhàn) 12 元元黎民 得免于戰(zhàn)國 該語表明作者認為秦統(tǒng)一的意義是 A 使人民有了從事生產的安定環(huán)境 B 使人們脫離了弱小的諸侯國 C 為我國長期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 D 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13 秦統(tǒng)一后 在全國推行郡縣制 其中在今廣東地區(qū)設立的是 A 桂林郡B 南郡C 象郡D 南???14 六合之內 皇帝之土 乃今皇帝 一家天下 這則紀功刻石說的是 A 周天子分封天下 B 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 C 漢武帝開拓疆土 D 忽必烈一定乾元 二 始皇帝與三公九卿二 始皇帝與三公九卿 15 秦始皇在中央設立丞相 御史大夫和太尉等官職 組成中央政權機構 其直接意圖是 A 確立皇權至上 B 地方權力集中到中央 C 建立中央集權制度 D 防止大臣專權自恣 16 秦朝三公九卿和郡縣長官產生的方式是 A 世代相襲 B 考試選拔 C 地方舉薦 D 皇帝任命 17 秦朝 三公 的權限中 屬于御史大夫的是 A 負責管理軍事 B 幫助皇帝處理政事 C 負責執(zhí)掌群臣奏章 兼理國家監(jiān)察事務 D 中央政府的職能部門 18 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核心是 A 規(guī)定皇權至高無上 B 中央設置三公九卿 C 地方推行郡縣制 D 頒布秦律 嚴刑峻法 19 秦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有 修建萬里長城 統(tǒng)一度量衡 統(tǒng)一文字 整頓各地風 俗 A B C D 用心 愛心 專心3 20 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A 制定選拔考察官吏的制度 B 權力高度集中 C 法律細密 嚴苛 D 實行三公九卿制 21 只有皇帝一人稱 聯(lián) 皇帝的命令稱 制 或 詔 皇帝所有的印稱 璽 秦始 皇的這些規(guī)定直接目的是 A 便于發(fā)布命令 B 增強皇帝的神圣感 C 便于控制兵權 D 否定周王 的權威 22 下列關于三公九卿制的說法 錯誤的是 A 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B 御史大夫負責監(jiān)察百官 C 軍國大權最終掌握在太尉手中 D 三公之間互不相屬 互相牽制 23 由秦代開始形成的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 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貴族分封制 奠定了中國 古代大一統(tǒng)王朝制度的基礎 對此后兩千多年的中國政治與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 適合當 時歷史發(fā)展的需要 A B C D 24 秦始皇被稱為 千古一帝 我們之所以肯定他 最主要介因為他 A 確立了封建制度 B 建立了對后世影響極大的中央集權制度 C 所實行的統(tǒng)治政策對后世影響極大 D 建立了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5 秦朝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適應了 維護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 自然經濟存在的 需要 保護地主土地制度的需要 推動多民族國家發(fā)展的需要 A B C D 26 秦始皇以任命官員制代替世襲制 加強了中央集權 適應了專制統(tǒng)治的需要 是因為 實現了選賢任能 擴大了統(tǒng)治基礎 君主掌握了用人權 平民有了升遷的機會 27 就論證秦始皇統(tǒng)一度量衡而言 下列哪方面的證據應當最有說服力 A 古籍的記載 B 實物史料 C 政府的聲明 D 學者的解釋 28 秦律的發(fā)現 印證了下列哪一句史料的內容 A 商鞅 為田開阡陌封疆 而賦稅平 B 史記 明法度 定律令 皆以始皇始 C 詩經 七月亨葵及菽 八月剝棗 十月獲稻 D 防民之口 甚于防川 川壅而潰 傷民必多 民亦如之 29 秦法體現了下列哪家學派的觀點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30 秦朝時 軍隊調動需要通過 A 皇帝 丞相 太尉 B 皇帝丞相 用心 愛心 專心4 C 皇帝 太尉 D 皇帝 太尉 御史大夫 31 秦始皇建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最重要的原則是 A 天下之事 無大小 皆決于上 B 節(jié)用裕民 以德服人 C 以法為教 以吏為師 D 堯舜之道 不以仁政 不能平治天下 32 圖是秦陽陵虎符 銅鑄 中分為二 左右各有十二字銘文 甲兵之符 右在 左 在陽陵 發(fā)兵必須左 右半符驗合方能生效 上文 右在 后空缺部分應是 A 皇帝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丞相 三 廢分封 置郡縣三 廢分封 置郡縣 33 2004 全國 廢除分封制 建立郡縣制以后 秦朝 A 郡縣長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B 貴族不得擔任地方行政長官 C 家族勢力在地方絕跡 D 縣以下不設立基層組織 34 我國歷史上的郡縣制最早出現于 A 商朝時期 B 西周時期 C 春秋戰(zhàn)國時期 D 秦統(tǒng)一全國后 35 2000 上海 秦朝時期 郡的監(jiān)御史主要負責 A 收取賦稅 B 征發(fā)兵役 C 管理軍事 D 監(jiān)察郡守 36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與分封制相比 主要特點是 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 爵位世 襲制 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構 三公九卿和郡縣長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A B C D 37 天下共苦戰(zhàn)斗不休 以有侯王 賴宗廟 天下初定 又復立國 是樹兵也 求其寧息 豈不難哉 秦始皇為 求寧息 采取的措施是 A 焚書坑儒 B 修筑長城 C 推行郡縣制 D 攻打匈奴 38 柳宗元在 封建論 中說 秦有天下 裂都會而為之郡邑 廢侯衛(wèi)而為守宰 宰 縣令 此其所以為得也 柳宗元這段話實際上 A 肯定了秦朝的郡縣制 B 肯定了三公九卿制度 C 肯定了秦朝的賦稅制度 D 肯定了秦朝的民族政策 39 下列有關秦朝官制的敘述 不正確的是 A 中央設三公九卿制 地方推行郡縣制 B 太尉協(xié)助皇帝管理軍務 C 按官職大小排列應是三公 九卿 郡守 D 地方政權分為郡 府 縣三級 用心 愛心 專心5 40 關于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 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 B 皇權至上是這一制度的核心 C 對中國歷史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D 是導致秦朝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41 秦朝郡縣制度適應封建集權政治的需要 最主要在于 A 郡縣是地方行政管理機構 B 郡縣官吏必須對上一級負責 C 郡縣官吏與皇帝是臣與君的關系 D 郡縣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 官吏不能世 襲 42 關于郡縣制度的評價 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郡縣制是分封制的繼承和發(fā)展 廢分封 立郡縣是秦朝滅亡的主要原因 郡縣制代替分封制是歷史的進步 廢分封 立郡縣有 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A B C D 43 秦朝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中根本性的保障措施是 A 三公九卿制 B 郡縣制度 C 監(jiān)察制度 D 統(tǒng)一貨幣 44 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說 周之失 在于制 秦之失 在于政 不在制 材料中的兩個 制 分別是指 A 分封制和郡縣制 B 宗法制和郡縣制 C 分封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D 宗法制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45 西周實行分封制 秦朝實行郡縣制的共同目的 A 鎮(zhèn)壓人民的反抗B 控制邊疆地區(qū)C 防止地方割據D 鞏固統(tǒng)治秩序 46 秦推行郡縣制有利于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 這是因為這一制度 A 便于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直接管理B 有效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C 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 消除了地方割據勢力的形成 47 秦朝確立的郡縣制的特點是 A 地方官員相互牽制相互配合B 皇帝的命令可以直達百姓 C 地方官員由皇帝直接任免D 皇帝總攬軍國大權 48 秦朝 廢分封 設郡縣 的主要目的在于 A 確立法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 B 維護皇權的至高無上 C 鞏固剛剛統(tǒng)一的封建國家 D 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49 秦朝從中央到地方的政權機構依次是 A 中央 郡 縣 鄉(xiāng) 里 B 中央 縣 郡 鄉(xiāng) 里 C 中央 郡 縣 里 鄉(xiāng) D 中央 郡 鄉(xiāng) 縣 里 50 秦朝統(tǒng)一后確立專制集權制度 關于下面的 秦朝統(tǒng)治機制示意圖 表述不正確的是 用心 愛心 專心6 A 秦始皇開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秦律的頒行 說明秦朝是一個法制國家 C 中央機構職責明確 并設置監(jiān)察官員 D 秦朝開始在全國廢除分封制 實行郡縣制 51 古人對秦亡的主要原因分析 最接近史實的是 A 廢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以愚黔首 B 四維 禮儀廉恥 不張 故萬民叛離 C 所以殲滅而降辱者 六王之后也 D 乃舉措暴眾而有刑太極故也 52 下圖為秦朝時的文物 分別為束頸的鐵鉗 鐵桎 隸書律令竹簡 據此理解正確的是 鞏固中央集權的手段之一 反映秦朝的法律和刑罰的情況 秦朝滅亡原因之一是由于法律嚴酷 反映秦朝中央集權制的基本情況 A B C D 53 公元前 214 年 秦始皇統(tǒng)一嶺南后 設置了南???桂林郡和象郡 南??ぽ牱?四會 龍川 博羅 4 縣 郡所設在番禺 今廣州 任囂任郡尉 因南??傧驴h少 是小 郡 故稱尉不稱守 是為廣州建置之始 有關任囂的說法錯誤的是 A 他的職位由中央任命 不可以世襲 B 他事實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長官 C 他無權任免轄區(qū)內的四個縣令 D 他像以前的諸侯一樣擁有封地 四 非選擇題四 非選擇題 54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一 丞相綰等言 諸侯初破 燕 齊 荊地遠 不為置王 毋以填 同鎮(zhèn) 之 用心 愛心 專心7 請立諸子 唯上幸許 材料二材料二 廷尉李斯議曰 周文 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 然后屬疏遠 相攻擊如仇讎 諸候更相誅伐 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 皆為郡縣 諸子功臣以公賦稅 重賞賜之 甚足易制 天下無異意 則安寧之術也 置諸候不便 史記 請回答 1 材料 1 中王綰的主張是什么 主張分封諸王 2 材料 2 中李斯反對的理由是什么 安寧之術 主要指什么 分封諸侯國將重蹈春秋戰(zhàn)國紛爭的局面 推行郡縣制度 3 秦始皇最終肯定并采納誰的建議 對后世有何影響 李斯 郡縣制為歷代封建王朝所沿襲 為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提供了條件 有利于封建經濟的 發(fā)展 55 閱讀下列材料 秦始皇作為歷史上統(tǒng)一的第一人 他的千秋功過歷代都有評說 秦朝時有人稱贊說 今陛下興義兵 誅殘賊 平定天下 海內為郡縣 法令由一統(tǒng) 自上古以來未嘗有 五 帝不及 晉朝有人指責他 無道 視殺人如狗彘 明朝思想家李贄則說 始皇出世 李斯相之 天崩地裂 掀翻一個世界 是圣是魔 未可輕議 請回答 請回答 從秦朝人對秦始皇的稱贊中 你能夠得出哪些重要的歷史信息 表面信息 秦始皇統(tǒng)一了中國 推行了郡縣制 頒布了統(tǒng)一的秦律 為中國歷史發(fā)展 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深層信息 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下 皇帝具有絕對的最高權威 人們只能對其歌功頌德 而不能對他的過失進行絲毫繁榮評價 你怎樣看待晉朝之人和明朝李贄對秦始皇的評價 他們的評價都有偏頗之處 前者主要看到了秦始皇的暴政 后者則主要強調秦始皇的 功績 你認為我們今天應該怎樣評價秦始皇 評價秦始皇 應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 一方面 他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統(tǒng)一的封建國家 創(chuàng)立了封建專制中央集權制度 并為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另一方面 他推行暴政 導致了階級矛盾的迅速激化 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總之 秦始皇有功有過 但功大于過 5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皇帝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在各地設官職以掌管兵 刑 錢 谷等事 并依靠 地主 紳士作為全部封建統(tǒng)治的基礎 毛澤東選集 材料二 君主政體的原則總的來說就是輕視人 蔑視人 使人不成其為人 君主政 體 專制制度和暴政 是同一概念的不同說法 哪里君主制的原則是天經地義的 哪 里就根本沒有人了 專制制度必然具有獸性 并且和人性是不相容的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材料三 始皇為人 天性剛戾自用 起諸侯 并天下 意得恣縱 以為自古莫及己 專任 獄吏 獄吏得親幸 博士雖七十人 特備員弗用 丞相皆受成事 倚辯于上 上樂以刑殺 為威 天下畏罪持祿 莫敢盡忠 上下聞過日驕 下懾伏欺以取容 天下之事無小 大皆決于上 上至以衡石量書 日夜有呈 不中呈不得休息 史記 秦始皇本紀 請回答 請回答 用心 愛心 專心8 1 閱讀材料一 關于毛澤東所敘述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特征 試以秦始皇舉措 加以論證之 政治上 確定至高無上的皇帝制度 中央管制的三公九卿制度和地方機構的郡縣制 經濟上 實行并保護土地私有制 維護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 2 據材料二 三 結合秦朝史實 說明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弊端 這種制度具有獨斷性和絕對性 秦始皇依靠手中絕對權力以采用嚴刑酷法的方式控制 人民 統(tǒng)治時徭役 賦稅繁重 加強思想控制 實行愚民政策 使人不堪重負 這種制度 帶有濃厚的 人治 色彩 往往會因皇帝的才識和品質的好壞發(fā)生大起伏變化 57 圖片材料 瓦志上刻有 平陽 贛榆 東武 等地名 根據上面秦始皇陵相關圖片 請回答 1 據實測 圖一的兵俑平均身高為 1 85 米 為什么要將兵俑塑得如此高大 這是 否可以證明古人的平均身高比今人高 2 中國傳統(tǒng)建筑講究坐北朝南 而圖一的兵馬俑坑卻在秦始皇陵東側 而且又面朝 東方 這是為什么 3 圖二和圖三為我們了解秦始皇陵營造者的情況提供了哪些有用信息 解析 本題關鍵是讀懂材料 提取有效信息 作答時注意與教材內容聯(lián)系 做到史論 結合 答案 1 顯示秦軍的威嚴 這并不能說明 古人身高于今人 恰恰相反 今人的身高超過 古人 因為秦軍主力由北方人組成 身材較高 且作為主力 人員經過挑選 身材更高一 些 2 秦國地處西方 六國在東方 秦滅六國時秦軍由西向東進攻 為再現秦軍東進雄姿 故兵馬俑安排在陵墓東側 兵馬俑面朝東方 3 說明修建者來自全國各地 其中許多人是刑徒 58 閱讀下列材料 用心 愛心 專心9 材料一 博士淳于越進曰 臣聞殷周之王千余歲 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 今陛下有 海內 而子弟為匹夫 卒有田常 六卿之患 臣無輔拂 何以相救哉 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 非所聞也 材料二 丞相臣 李 斯昧死言 古者天下散亂 莫之能一 是以諸侯并作 語皆道 古以害今 飾虛言以亂實 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 天下敢有藏 詩 書 百家語者 悉詣守 尉雜燒之 以上材料均摘自 史記 秦始皇本紀 請回答 1 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觀點 其論據是什么 2 材料二是如何反駁材料一的觀點的 答案 1 觀點 實行分封制有利于統(tǒng)治的穩(wěn)固 論據 商周時期都因分封而統(tǒng)治長久 分封的諸侯王可以削弱地方特權 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2 李斯認為分封制是造成戰(zhàn)亂的原因 59 閱讀下列材料 10 分 材料一 選擇天下之賢者 立為天子 雖有農與工肆之人 有能則舉之 高予 之爵 重予之祿 任之以事 故官無常貴 而民無終賤 有能則舉之 無能則下之 墨子 材料二 左右皆曰賢 未可也 諸大夫皆曰賢 未可也 國人皆曰賢 然后察之 見賢焉 然后用之 孟子 梁惠王 請回答 1 二則材料反映的共同問題是什么 2 據材料一概括墨子用人主張 分析其主張是對哪種制度的否定 3 據材料二概括孟子規(guī)定的賢人標準 這種選人標準最早在中國哪個朝代予以實踐 答案 1 用人問題 2 分 2 選舉賢能 根據才干來確定爵位 俸祿 任免 2 分 是對君主世襲專制制度的否定 意思相同也可酌情得分 但要摳住 制度 2 分 3 根據國人的評價 并結合考查進行推舉 2 分 漢朝 2 分 60 14 分 閱讀以下材料 秦統(tǒng)治者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屬地 征服周圍一個又一個國家 當時的人恐懼地稱 秦 為野獸 把秦無情的擴張比做 蠶食 到公元前 221 年 秦統(tǒng)治者成為全中國的主人 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稱號 始皇帝就是 第一個皇帝 他的繼承人將為 第二個皇帝 這 樣一代一代傳下去 至千萬世 傳之無窮 新皇帝開始將早先在本國取得輝煌成功的法家學說應用到全中國 他廢除了所有的封 建 國家和王國 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qū) 每一行政區(qū)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 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 他還解除了除他自己軍隊之外的所有士兵的武裝 下令遷徙各 國的舊貴族到首都 以便監(jiān)視他們 把秦原來的衛(wèi)戍部隊派到全國各地 此外 新皇帝還 通過統(tǒng)一度量衡和貨幣來實行經濟集中化 一 美 斯塔夫里阿諾斯 全球通 史 回答 1 請根據以上材料列舉新皇帝鞏固統(tǒng)治的措施 6 分 2 他廢除了所有的封建國家和王國 實際上廢除的是什么制度 他 將廣闊的國土 用心 愛心 專心10 劃分為若干行政區(qū) 每一行政區(qū)都配備一批由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