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申論_第1頁
2011年9月申論_第2頁
2011年9月申論_第3頁
2011年9月申論_第4頁
2011年9月申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1 年年 9 月月 17 日公務員聯(lián)考日公務員聯(lián)考 申申 論論 試卷試卷 滿分 100 分 時限 150 分鐘 題 號 一 二 三 四 總 分核分人 得 分 一 注意事項一 注意事項 1 本試卷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 考試時限 150 分鐘 滿分 100 分 2 作答參考時限 閱讀資料 40 分鐘 作答 110 分鐘 3 仔細閱讀給定資料 按申論要求依次作答 答案要寫在指定位置 不在指定位置作答的 不得分 4 監(jiān)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 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 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留在桌上 待監(jiān)考人員允許離開 時 方可離開 二 給定資料二 給定資料 1 2011 年 2 月 科技部和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發(fā)布通告 經調查核實 2005 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 二等獎獲獎項目 渦旋壓縮機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fā) 的推薦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嚴重抄襲和 經濟效益數(shù)據不實的問題 經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委員會審核同意 并經國務院批準 決定撤銷 渦旋壓縮機設 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及系列產品開發(fā) 項目所獲 2005 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收回獎勵證書 追回獎 金 科技部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日前發(fā)布通告 撤銷西安交通大學原教授李某等 2005 年獲國家科 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決定 收回獎勵證書 追回獎金 這是中國首例因學術造假被撤銷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 獎獲獎項目 2006 年以來 包括清華大學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在內的一些高校接連身陷 造假門 事件 國內 頂尖高等學府的學術風氣遭遇信任危機 清華大學醫(yī)學院院長助理劉某 因在個人履歷 學術成果材料中把他 人論文作為自己的成績 涉嫌學術造假 被撤銷教授職務 上海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楊某 因申報評獎材 料中將他人論文列入自己成果清單 被免去同濟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職務 6 月 又被免除教授資格 終止聘 用合同 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某 因 漢芯 系列芯片造假騙取國家上億元經費 被撤消學院院長職務 教授聘用合同也被解除 據調查 陳某負責的漢芯團隊所研制的成果 其實結構簡單 并不能單獨實現(xiàn)指紋識 別和 MP3 播放等復雜演示功能 韓國胚胎干細胞研究帶頭人黃禹錫發(fā)表在美國 科學 雜志上的論文被調查有涉嫌造假 首爾大學決定撤 銷他的首爾大學教授職務 韓國政府決定 取消黃禹錫 最高科學家 稱號 檢察部門以詐騙 侵吞研究經費 非法買賣卵子等罪名向黃禹錫提出指控 韓國最高人民法院判處黃禹錫有期徒刑一年 6 個月 緩期 2 年執(zhí)行 王某于上世紀 90 年代就獲得了杰出青年基金 被公認為是最能不顧其它雜事只管埋頭做科研的人 因為 要做意義非常重大的課題 到青年基金三年期結束的時候 這位年輕的數(shù)學家沒有發(fā)表一篇論文 他用這三年 的全部精力做了一項非常杰出的研究 但當杰出青年基金三年期驗收的時候 因為沒有論文 很難通過 最后 迫于驗收的壓力 他把本可以發(fā)表的長達 100 多頁的關于他三年里所做的那項杰出研究的論文生生拆成了五篇 來發(fā)表 就為了能湊夠論文數(shù)量以通過驗收 有權威機構公布了一項調查 在接受調查的 180 位博士學位獲得者中 60 的人承認他們曾經花錢在學術 刊物上發(fā)表論文 相當比例的人承認曾抄襲過其他學者的成果 2 某報記者小 S 就最近幾年我國學術浮躁問題 采訪一位教育界評論家劉某 劉某說 近幾年來 我國學術浮躁事件曝光日益頻繁 民眾對學術浮躁的質疑 舉報和批評日益激烈 劉某認為目前學術浮躁呈現(xiàn) 多樣化 舉例 請人代抄是中國大專院校中幫忙的流行造假手段 大專院校的領導老師們平時工作繁忙 自 然要請人代勞 老師教授請大學生代勞 成為各科專業(yè)教授老師使用廉價勞動力的潛規(guī)則 大學生幫忙主管老 師撰寫學術論文的事件時有發(fā)生 拼湊編輯造假也成為當今常用的造假手段 一篇用拼湊編輯手段造假完成的 文章或者著作表面看上去非常完整 也非常有條理 有數(shù)據案例 還有歷史上名人名家的經典思想觀點佐證 文筆文法基本上也沒有大的錯誤 可是仔細閱讀研究就可以清楚發(fā)現(xiàn) 作者根本沒有自己創(chuàng)新的思想觀點 所 有看上去比較重要的思想觀點不是引用歷史名人的 就是抄襲民間大眾的 劉某告訴記者小 S 幾年前一位回國的朋友揭露 曾經在中國暢銷的歐美名家撰寫的經營管理著作 絕大 部分是中國內地的編輯出版機構杜撰造假的 就連歐美名家的姓名 個人履歷 所在機構名稱等都是假的 今年的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上 記者聽到委員們最多的發(fā)言就是 目前 科技界浮躁虛假之風大肆盛行 學 術腐敗 泡沫論文 虛假獎項等現(xiàn)象泛濫 許多科技工作者不能夠腳踏實地地開展工作 浮躁虛假之風已經嚴 重地侵蝕了整個科技界 更成為阻礙科技創(chuàng)新 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最大絆腳石 專家學者認為 近年來出現(xiàn)的學位論文抄襲事件 共同的原因是在平時培養(yǎng)中 老師對學生的指導很少 在審閱學生的論文時 導師放寬要求 甚至有的老師根本就沒認真審閱 現(xiàn)行制度下的中期答辯 論文盲審等 都很難真正避免論文質量不高 學術不端問題 不改革制度想避免學術不端 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防治學生 論文抄襲 導師負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導師不僅要在知識傳授和方法訓練上指導學生 承擔 傳道 授業(yè) 解 惑 的責任 同時 也應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引導 幫助學生提高誠信素質 學術品德 某省人大代表醫(yī)學院研究生處處長趙某分析 現(xiàn)在職稱評定體制存在問題 很多行業(yè)評聘都要論文 這就 給造假 行業(yè) 存在提供了土壤 政府應嚴厲打擊學術造假背后的 造假產業(yè) 某省人大代表也是大學校長的胡某也表示 對學術造假 法律上很難界定 國內也曾有幾例因學術造假告 到法院的 但論文畢竟不是專利 怎么算造假不好說 也沒對他人造成直接的危害 最終都不了了之 業(yè)內人士指出 目前我國每年發(fā)表的科研論文越來越多 也而且越來越長 學術著作也越來越多 越來越 厚 但是原創(chuàng)性的科研成果卻越來越少 3 前不久 湖南岳陽市人民政府宣布 經過當?shù)赜嘘P部門兩個多月的奮戰(zhàn) 成功破獲一起涉及福建 湖 南 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產 銷售案件 采訪發(fā)現(xiàn) 與以往類似事件不同的是 這次竟從飼料中檢測出以前從 未出現(xiàn)過的苯乙醇胺 A 從浙江大學教授鄒某處查獲含苯乙醇胺 A 的飼料 1500 公斤 并對其實施刑事拘留 如果說此前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 抓抓利益熏心的銷售商家源頭 問責一下管理不嚴的監(jiān)管部門 尚 還算一種對食品安全的把控 可此次冒頭的新型瘦肉精事件背后 竟赫然站著個浙大教授的身影 這又讓對科 學懷著無比景仰之情的公眾情何以堪 原來 這些嚴重損傷公共利益與公眾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 竟 還有所謂專家學者與之共謀的魅影 這些 天才的發(fā)明 讓人叩問 究竟是什么讓學界人士墮落如斯 浙大教授究竟在這起瘦肉精事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仔細分析 不難想象 就在幾年前 就曾有報道揭 示 綿延多年的 瘦肉精中毒 事件本可在源頭上避免 在西方早已發(fā)現(xiàn)瘦肉精的危害 并禁止使用時 國內 一些學者卻因為課題經費 職稱 地位 技術轉讓費等利益誘惑 集體屏蔽瘦肉精負面信息 最終造成后期一 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 長期以來 科研人員與利益靠得太近 又缺少相關規(guī)范制約 當學者將科研建立在貪婪的基礎上 則公眾 安全必然被科技反噬 當科研成果缺乏監(jiān)管 則 科學無禁區(qū) 就必然演變成 科學道德無禁區(qū) 科研精神 最核心的理念理應是公共精神與社會責任 倘若科學研究無視公共道德 藐視法律與科學倫理 則不僅會對社 會造成可怕的傷害 更會讓科學者個體陷入道德與法律的撻伐漩渦 有鑒于此 浙大教授涉案瘦肉精事件 理 應成為公眾乃至學界反思科研道德與倫科學理的契機 不僅需建立詳細的規(guī)范與細則規(guī)范科研 更要讓食品監(jiān) 管深入科研領域 讓科研走在合乎道德倫理與法律的路途上 4 有學者指出 最近十幾年 中國的大學教育取得了不小的進展 但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的傾向 高校 擴招本來是為了通過普及高等教育來提高民族的競爭力 但片面追求規(guī)模和數(shù)量增長 急于求成的擴招是一種 高等教育的 虛胖 各高校的軟硬件配套設施根本無法滿足突然擁進校園的膨脹數(shù)倍的莘莘學子們的需要 擴招使師資大量缺乏 高校不得不以降低招聘 門檻 來充實老師隊伍 一些大學教授把賺錢當作正業(yè) 而把 教學和科研當作副業(yè) 另外 學校把學術成果作為了評價教師職業(yè)能力的絕對標準 教師如果在 2 3 年內沒 有發(fā)表文章或者申請到課題 便要被解聘或者降級 這導致許多教師不潛心研究 而是抄襲他人論文予以發(fā)表 有的則在別人的研究成果中掛個名 有的則出錢請別人寫文章在國內外報刊發(fā)表 有的靠胡拼亂湊 學術垃圾 成批從這些人手中生產出來 某報曾經對當今大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了一次專門的調查 在采訪中記者發(fā)現(xiàn) 求職仿佛已經成為大學生 的首要任務 而學業(yè)似乎淪為副業(yè) 目前很多高校的專業(yè)課出勤率很低 而學生們對此早已就習以為常 一位 大四學生說 我們可不是玩兒 好多人都是參加實習或是找工作去了 老師也都是支持的 說實話 現(xiàn)在學 費這么貴 上大學還不是為了找工作 這些專業(yè)課可以不上 找工作才最重要 在談到畢業(yè)論文時 另一位 大四學生告訴記者 自己正忙著面試 實習 剛 東拼西湊 了一篇開題報告 論文到下學期再說吧 寫論 文不僅對找工作沒有幫助 還要花費不少精力 我看不少學長一周就能搞定論文 這已經算認真的了 大學 生小王告訴記者 對做學問 搞研究我一點沒有需求感 考試嘛 60 分萬歲 平時自己拿談戀愛來消磨時 光 5 為什么我們的學??偸桥囵B(yǎng)不出杰出人才 這就是著名的 錢學森之問 錢學森之問 是關于中 國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一道艱深命題 需要整個教育界乃至社會各界共同破解 從 1977 年國家恢復高考至今 中國教育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 為改革開放 國家建設培養(yǎng)了大批建設者 但放眼當下中國教育界 的確如錢所發(fā)的感慨 回過頭來看 這么多年培養(yǎng)的學生 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 就能跟民國時期培養(yǎng)的大師相比 由 錢學森之問 以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與當前高校教育質量日趨下降的矛盾 還有當前存在的 學術造假等教育界亂象 我們不難看出 無法培養(yǎng)出創(chuàng)造性 發(fā)明型杰出人才已成為一大社會難題 制約著中 國的發(fā)展 吉林大學 山東大學等學校校長為給學術更大自由而主動退出學術委員會 教授治校 高校去行政 化已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中國科技大學前校長 現(xiàn)任南方科技大學首任校長的教育家朱清時 在 2009 年接受鳳凰網訪談時說 未 來十年應該是中國教育改革的十年 去除行政化 讓教授治校 恢復學術至上是中國大學的必由之路 2010 年 6 月張清杰任武漢理工大學校長 他在就職演講中表示要營造學校 學術至上 的深厚氛圍 2010 年頒布 的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 2010 2020 年 提出 探索教授治學的有效途徑 充分發(fā)揮教 授在教學 學術研究和學校管理中的作用 這也說明了從國家到學者對學術自由 教授治校的思索 6 2004 年中國科學院完成 我國科學道德與學風問題基本分析和建議 對中國科學界許多違背科學道 德規(guī)范 敗壞學風的學術不端行為 道德失范及學風浮躁現(xiàn)象進行全面評估 2007 年 1 月 16 日 中國科協(xié)七 屆三次常委會審議通過 科技工作者科學道德規(guī)范 試行 第三章列述了各種 造假 抄襲 剽竊和其他違 背科學與共同體慣例 的 學術不端行為 2010 年 10 月 31 日 第十二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科學道德論壇在福州 舉行 中外專家學者就科技團體在科學道德規(guī)范建設中的引導作用 學術不端行為的源頭治理 提升學術機構 科學道德和誠信的辦法等展開了討論和交流 7 2011 年 5 月 28 日 溫家寶總理在中國科協(xié)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 解放思想 實事求是 崇尚 理性 勇于探索 追求真理 這是科學技術與生俱來的稟性 也是科學精神的實質 科技不僅是知識和技能 更是一種文化 一種精神 一個具有科學精神的民族 才是真正有生機 有希望的民族 要努力提高全民族科 學素質 要大力加強科學普及工作 傳播科學思想 弘揚科學精神 他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要抓住機遇 頑強 拼搏 為我國科技發(fā)展和現(xiàn)代化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8 2011 年 1 月 26 日 由我國熱心科普事業(yè)的兩院院士和科學專家學者共同評出的 2010 年全國十大科普 事件在京揭曉 張悟本事件 上榜 張悟本本為紡織廠下崗職工 由于有人 包裝 炒作 其出版的 把 吃出來的病吃回去 銷售火爆 而被稱為 養(yǎng)生食療專家 2010 年 2 月湖南衛(wèi)視 百科全說 為他做了專題 節(jié)目后 其知名度更是迅速竄升 2010 年 5 月有媒體報道其學歷有造假嫌疑 他大講特講 綠豆煮水喝能治 近視 糖尿病 高血壓 還能治腫瘤 長條茄子可以吸油 降血脂 還能治腫瘤 此種食療理念也遭到質疑 5 月 26 日 張悟本煞有介事地在北京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回應媒體質疑 但不久 經媒體和相關單位調查證實 張悟本所稱出身于中醫(yī)世家 父親張寶楊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的保健醫(yī)生 他曾就讀于北京醫(yī)科大學臨床醫(yī)學系 北京師范大學中醫(yī)藥專業(yè) 擔任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健康分會理事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中醫(yī)藥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員 并是衛(wèi)生部首批營養(yǎng)專家 等等 均系子虛烏有 就是這樣一位偽專家 用他的偽科學 把 悟本堂 變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神仙臺 找他看病的人趨之若 鶩 據 成都商報 報道 有人因按張悟本的方子喝綠豆湯導致胃病 痛經 還有網友發(fā)帖稱 他花 2000 元 找張悟本看病 開的方子是綠豆湯和冬瓜汁 用了不但沒有好的效果 倒添了不少毛病 張悟本的神醫(yī)騙局被拆穿 其 行醫(yī) 場所悟本堂也很快被拆除 一個靠著綠豆湯 白蘿卜 長茄子 理 論 忽悠民眾的假專家 終于無法再混跡江湖了 包括張悟本在內 一些所謂 神醫(yī) 養(yǎng)生明星 的發(fā)跡 固然與其本人騙術高超 媒體包裝炒作推波助瀾 以及政府部門監(jiān)管不力有關 但是 他們之所以能受到群眾 如此的追捧 從另一側面反映了群眾對普及養(yǎng)生保健知識的需求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健康養(yǎng)生方面 的信息越來越關注 我們周圍有許多貨真價實的醫(yī)學專家 他們在理論素養(yǎng) 臨床經驗方面都有上乘水準 也 出了不少論著 但是 他們往往忙于教學 診療 寫論文 做研究 活動范圍僅限于學術圈 沒有將學術知識 轉化為群眾需要的 通俗易懂的養(yǎng)生常識 或者說這種轉化的力度還不夠 所以 假神醫(yī)才占有了市場 浙江的姚某曾經是張悟本的粉絲 作為一個平民 他曾被張悟本的理論深深吸引 他曾試著生吃冬瓜汁 晚上不吃葷 還動員別人也跟著做 我現(xiàn)在為自己的無知愚昧感到慚愧 不過 他又繼續(xù)發(fā)問 張悟本出 事了 每個人都恨不得踏上一腳 但他走紅時 那些高貴的腳在哪里呢 如果專家和有關部門能更早更及時 地戳穿張悟本 假神醫(yī)真騙子 的嘴臉 那么受蒙騙的公眾應該會少得多 中國科普研究所專家 H 表示 科學界若不能及時有效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理性引導公眾 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謠言四布 恐慌蔓延的惡性后 果 也會造成科學家公信力的喪失 9 2010 年 11 月 25 日 中國科協(xié)召開新聞發(fā)布會 對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yǎng)調查結果進行公布 調查 結果顯示 2010 年 我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yǎng)的公民比例為 3 27 相當于日本 1991 年為 3 加拿大 1989 年為 4 和歐盟 1992 年為 5 等主要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在 20 世紀 80 年代末的水平 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水平從三個方面進行測度 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 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 崇尚科學精 神的程度 一個被調查者只有同時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測度 才被認定為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 在三個測量維度中 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學知識 與國外的差距較大 以國際通用的科學知識測試題的平 均正確率來看 2008 年美國的水平為 64 2010 年中國的水平僅為 41 在 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 上 我 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提升緩慢 而對于 崇尚科學精神的程度 這個維度 國際上沒有統(tǒng)一的題目和標準可供對 比 隨著人們對自身健康的日漸關注 近年來 養(yǎng)生熱 持續(xù)升溫 已成為巨大產業(yè)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 心聯(lián)合北京益派市場咨詢公司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 2704 人參與 82 9 的人明確表示自己需要養(yǎng)生 調查 中 40 8 的人表示自己的養(yǎng)生知識主要來源于 專家 來源于網絡 電視等大眾媒體的人更是超過半數(shù) 一直以來國家都很重視科學 科學幾乎成了最終的價值判斷標準 如果說某事科學 就意味著一路順風 絕對正確而且靠譜 反之 就是垃圾 但奇怪的是 到今天 一些民眾不僅沒有具備起碼的日??茖W理性 連 常識都沒有 科學常識 早就被丟在十萬八千里之外 不信科學 信邪說 越邪越信 一些缺乏科學修養(yǎng)和理 性判斷的媒體工作者熱衷于用 神秘現(xiàn)象 一夜成名 等傳奇性 娛樂性的 新聞 吸引公眾眼球 從無中 生有的 水變油 到夸大其辭的 基因皇后 從肆意炒作的 納米 到遍地開花的 國內首創(chuàng) 國際一 流 這類與科學精神相悖的不正?,F(xiàn)象 都曾被新聞媒體 包括在全國具有相當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媒體 充 分肯定 大唱贊歌 正如薩根在 魔鬼出沒的世界 中所指出 落后的科學普及所放棄的發(fā)展空間 很快 就會被偽科學所占領 三 作答要求三 作答要求 一 假定給定資料 1 6 是你在調查研究中獲取的信息 請你依據這些資料歸納出一份情況匯報提綱 以供領導參閱 20 分 要求 分條歸納 內容全面 表述準確 邏輯清晰 不超過 400 字 二 根據給定資料 7 9 請你分析張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現(xiàn)實問題 20 分 要求 問題全面明確 分析恰當透徹 表述簡潔明了 不超過 250 字 三 給定資料中反映了 大學學術浮躁 問題 請你就如何治理這些問題 提出對策建議 20 分 要求 問題全面明確 對策具體可行 不超過 350 字 四 結合給定資料 以 弘揚科學精神 提升科學素養(yǎng) 為題 寫一篇文章 40 分 要求 思想深刻 觀點明確 結構完整 語言流暢 不少于 1000 字 2011 年 9 月 17 日公務員聯(lián)考及政法干警考試申論考試已經結束 除河北 吉林等個別省市 公務員和基 層政法干警考試使用同一套申論試卷 材料及題目略有變化 具體可參考以下申論題目解析 一 假定給定資料 1 6 是你在調查研究中獲取的信息 請你依據這些資料歸納出一份匯報提綱 以供 領導參閱 要求 分條歸納 內容全面 表述準確 邏輯清晰 限 400 字 解析解析 情況匯報 公文特色的綜合式概括 要求概括給定資料 1 6 的主要內容 做一情況匯報 以供領導參閱 側重考查閱讀理解能力 解題關鍵 一是明確資料話題 圍繞學術浮躁 科學精神缺失展開 二是答案要點 信息點相對較散 可 摘抄關鍵詞 提煉整合 三是答案結構 建議分成學術浮躁的表現(xiàn) 原因 對策三部分作答 同時注意此題帶 有公文性質 答題時要兼顧公文格式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關于當前學術科研問題的情況匯報關于當前學術科研問題的情況匯報 XX 領導 現(xiàn)將當前我國學術科研情況匯總如下 請參閱 一 存在問題 當前我國科研誠信缺失現(xiàn)象嚴重 表現(xiàn)在 1 學術界浮躁虛假之風盛行 個別專家抄襲 剽竊他人成果 造假 2 個別專家喪失社會責任感 道德失范 3 部分學生學風浮躁 治學意識淡薄 功利化傾向嚴重 二 問題原因 反思科研誠信缺失的原因 主要是 1 個別專家盲目追求利益 無視公共道德 2 法律法規(guī)建設滯后 缺少相關規(guī)范制約 3 現(xiàn)有的職稱評價體系不完善 以論文數(shù)量為主 忽視質量 4 大學培養(yǎng)體制不完善 導師對學生低要求 缺乏道德引導 5 學術造假團伙猖獗 敗壞社會風氣 三 相關建議 科研誠信的缺失 不止敗壞了學風 而且嚴重阻礙了科技創(chuàng)新 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的步伐 針對以上問題 相關各方建議如下 1 完善科研體制 建立與科研相關的規(guī)范細則 同時加強監(jiān)管 2 深化教育改革 完善 職稱評定體系 探索教授治學治校途徑 3 學校注重加強對學生的道德引導 4 借鑒國外經驗 嚴厲處罰學 術造假行為 二 根據給定資料 7 9 請你分析張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現(xiàn)實問題 20 分 要求 問題全面準確 分析恰當透徹 表述簡潔明了 不超過 250 字 解析解析 現(xiàn)象分析題 要求分析 張悟本事件 折射的社會問題 側重考查綜合分析能力 解題關鍵 一是審題 要求分析張悟本事件 而非簡單分析張悟本個人 二是分析角度 從張悟本個人 媒體 政府 民眾 專家切入 三是答案分條分層 忌諱模糊一片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張悟本事件 產生的原因不僅包括本人騙術高超 還包括媒體的炒作 包裝 政府相關部門監(jiān)管不力 民眾養(yǎng)生科普知識的欠缺 醫(yī)學專家學術知識轉化 普及不夠等 這些反映出我國科學研究中一些學者的科學精神缺失以及大多民眾的科學素養(yǎng)低下等問題 這種現(xiàn)象不僅 危害了群眾的健康 更使社會產生了信任危機 針對這種現(xiàn)象 我們必須提高全民族科學素質 加大科學普及工作 傳播科學思想 弘揚科學精神 三 給定資料中反映了 大學學術浮躁 問題 請你站在某高校學術負責人的角度 就如何治理這些問 題 提出對策建議 20 分 要求 問題全面明確 對策具體可行 不超過 350 字 解析解析 提出對策題型 要求站在某高校學術負責人的角度 針對當前的學術浮躁問題 提出解決建議 側重考查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 解題關鍵 一是先找出問題 履歷造假 剽竊他人成果 抄襲 缺乏對學生的誠信素質的道德引導等 二是解決之策 盡可能針對問題 盡可能具體可操作 參考答案參考答案 當前我校學術浮躁現(xiàn)象日益嚴重 表現(xiàn)在 1 個別專家抄襲 剽竊他人成果造假 學術造假成風 2 部 分學生學風浮躁 治學意識淡薄 功利化傾向嚴重 學校缺乏對學生誠信素質的道德引導 針對以上問題 提出相關建議如下 1 建立論文監(jiān)測評價機制 通過引進相關技術打擊學術造假 嚴肅處理學術造假行為 追究相關責任人 責任 2 完善導師制度 減少學生人數(shù) 減輕老師負擔 對學生的誠信加強道德引導 3 倡導科研誠信 營造學術至上的良好氛圍 4 完善職稱評價體系 引導教師積極參與教學教研 5 發(fā)動社會力量 加大學術監(jiān)督 同時 加強和兄弟院校的合作 相互批評促進 四 結合給定資料 以 弘揚科學精神 提升科學素養(yǎng) 為題 寫一篇文章 40 分 要求 思想深刻 觀點明確 結構完整 語言流暢 不少于 1000 字 解析解析 本次考試的文章寫作要求考生以 弘揚科學精神 提升科學素養(yǎng) 為題進行論述 從題干要求來看 本題 屬于命題作文 考生在寫作之前通過閱讀給定資料 可以得知我國大力提倡科學精神的同時重視提升國民素養(yǎng) 這個工作 但是現(xiàn)在是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 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yǎng)有待提高 科學精神遭到威脅 全篇資料都 是圍繞科學精神和公民科學素養(yǎng)這兩個方面 所以考生吃透給定資料的內容 不僅可以拓展寫作思路 而且可 以借用給定資料順利完成寫作 這里提供一種寫作角度 考生可以根據已給題目 把文章寫作分為四個部分 首先敘述弘揚科學精神的重 要性 其次闡明提升公民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再次闡述弘揚科學精神 提升科學素養(yǎng)對于發(fā)展社會主義和諧 社會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一些建議措施 最后進行收尾 在寫作過程中要注意作答要求 思想深刻 觀點明確 結構完整和語言的流暢 參考例文參考例文 弘揚科學精神弘揚科學精神 提升科學素養(yǎng)提升科學素養(yǎng) 近些年來 我國的國民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