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此文檔收集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課程設計說明書課程名稱: 機械設計 所在院系: 機電學院 姓 名: 班 級: 學 號: 指導教師: 日 期: 目錄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12傳動方案的分析23電動機選擇,傳動系統(tǒng)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2一、電動機的選擇2二、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3三、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44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4一、V帶傳動設計4二、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設計8(二)低速級斜齒圓柱齒輪設計計算表18(三)斜齒輪設計參數(shù)表285軸的設計計算29減速器軸的結構草圖29一、軸的結構設計29二、軸的結構設計32三、軸的結構設計34二、校核軸的強度366軸承的選擇和校核39一、軸承的選擇和校核397鍵聯(lián)接的選擇和校核41一、軸大齒輪鍵418聯(lián)軸器的選擇429減速器的潤滑、密封和潤滑牌號的選擇42一、傳動零件的潤滑42二、減速器密封4210減速器箱體設計及附件的選擇和說明43一、箱體主要設計尺寸(參考2表11-1,11-2)43二、附屬零件設計4511設計小結4812參考資料49此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1機械設計課程設計任務書一、 設計題目:設計鑄造車間型砂輸送機的兩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二、 設計條件:整機使用壽命為5年,每天兩班制工作,每年工作300天,工作時不逆轉,載荷平穩(wěn),允許輸送帶速度偏差為5%。工作機效率為0.95,要求有過載保護,按單件生產(chǎn)設計。vF二、原始數(shù)據(jù):學號1-910-1819-2728-3637-4647-50輸送帶拉力F(N)340038002600290028003100輸送帶速度v(m/s)0.90.81.21.01.10.9鼓輪直徑D(mm)350320460440450330三、設計內(nèi)容:1 分析傳動方案;2 減速器部件裝配圖一張(0號圖幅);3 繪制軸或齒輪零件圖一張;4 編寫設計計算說明書一份。2傳動方案的分析 傳動裝置是將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工作機的中間裝置。它常具備減速、改變運動形式或運動方向以及將動力和運動進行傳遞與分配的作用。機器一般是由原動機、傳動裝置和工作裝置組成。傳動裝置是用來傳遞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變換其運動形式以滿足工作裝置的需要,是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傳動裝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機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傳動方案除滿足工作裝置的功能外,還要求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廉、傳動效率高和使用維護方便。 本設計中采用原動機為電動機,工作機為皮帶輸送機。傳動方案采用了兩級傳動,第一級傳動為帶傳動,第二級傳動為展開式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又分為高速級和低速級,結構簡單,應用廣泛,展開式由于齒輪相對于軸承為不對稱布置,因而沿齒向載荷分布不均,要求軸有較大的剛度。 帶傳動承載能力較低,在傳遞相同轉矩時,結構尺寸較其他形式大,但有過載保護的優(yōu)點,還可緩和沖擊和振動,故布置在傳動的高速級,以降低傳遞的轉矩,減小帶傳動的結構尺寸。 齒輪傳動的傳動效率高,適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廣,使用壽命較長,斜齒輪傳動的平穩(wěn)性較直齒好,是現(xiàn)代機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機構之一。所以本設計采用的是雙級斜齒齒輪傳動。 減速器的箱體采用水平剖分式結構,用HT200灰鑄鐵鑄造而成3電動機選擇,傳動系統(tǒng)運動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一、電動機的選擇1.確定電動機類型 按工作要求和條件,選用y系列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2.確定電動機的容量(1)工作機卷筒上所需功率PwPw = Fv/1000 =2900x1.0/1000=2.9kw(2)電動機所需的輸出功率為了計算電動機的所需的輸出功率Pd,先要確定從電動機到工作機之間的總功率總。設1、2、3、4、5分別為彈性聯(lián)軸器、閉式齒輪傳動(設齒輪精度為7級)、滾動軸承、V形帶傳動、工作機的效率,由2表1-5查得1 = 0.99,2 = 0.98,3 = 0.99,4 = 0.95,5 = 0.95,則傳動裝置的總效率為 總=1223345 = 0.99 x 0.982 x 0.993 x 0.95 x 0.95 =0.83262.9/0.836=3.483kw3.選擇電動機轉速由2表1-6推薦的傳動副傳動比合理范圍 普通V帶傳動 i帶=24 圓柱齒輪傳動 i齒=35則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合理范圍為 i總=i帶i齒1i齒2 i總=(24)(35)(35)=(18100)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nd=i總nw=(18100)nw=18nw1000nw=(18100)x43.406=7814340 r/min 根據(jù)電動機所需功率和同步轉速,查2表12-1,符合這一范圍的常用同步加速有1500、1000。選用同步轉速為1500r/min選定電動機型號為Y112M-4二、傳動裝置總傳動比的確定及各級傳動比的分配1.傳動裝置總傳動比 i總= nm / nw=1440/43.406=33.175式中nm-電動機滿載轉速., 1440r/min; nw-工作機的轉速,43.406 r/min。2.分配傳動裝置各級傳動比 i總=i帶i齒1i齒2 分配原則: (1)i帶i齒 (2)i帶=24 i齒=35 i齒1=(1.31.4)i齒2 根據(jù)2表1-5,V形帶的傳動比取i帶 = 2,則減速器的總傳動比為 i = 33.175/2=16.588雙級圓柱齒輪減速器高速級的傳動比為 i齒1 = = = 4.644低速級的傳動比 i齒2 = i/i齒1 =3.572 三、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計算 1.各軸轉速計算 1440r/min n= nm / i帶 = 1440/2=720r/min n= n / i齒1 = 720/4.644=155r/minn= n / i齒2 =155/3.572=43.4r/min 2.各軸輸入功率 P0= Pd=3.483kwP= Pd4 =3.483x0.95=3.31kw P= P23 =3.31x0.98x0.99=3.21kwP= P23 =3.21x0.98x0.99=3.11kw3.各軸輸入轉矩T0 = 9550Pd/n0 =9550x3.483/1440=23.1 NmT = 9550P/n =9550x3.31/720=43.9 Nm T = 9550P/n =9550x3.21/155=197.8 NmT = 9550P/n =9550x3.11/43.4=684.3 Nm表1 傳動裝置各軸運動參數(shù)和動力參數(shù)表 項目軸號功率轉速轉矩傳動比 0軸3.483144023.12 軸3.3172043.94.644 軸3.21155197.83.572軸3.1143.4684.34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一、V帶傳動設計1.設計計算表項目計算(或選擇)依據(jù)計算過程單位計算(或確定)結果(1)確定計算功率PcaPca=d查表8-8取1.2Pc=1.23.483=4.17964.1796(2)選擇帶的型號根據(jù)Pc=4.1796,nc=1440,查圖9.13得V帶型號為A帶V型A帶(3)選擇小帶輪直徑100mm查表8-7及8-9100(4)確定大帶輪直徑=2100=200 200(5)驗算傳動比誤差(6)驗算帶速7.54(7)初定中心距 500(8)初算帶長 =1476.2 1476.2(9)確定帶的基準長度查表8-2取Ld=14301430(10)計算實際中心距離(取整)(11)安裝時所需最小中心距(取整)(12)張緊或補償伸長量所需最大中心距(13)驗算小帶輪包角度(14) 單根V帶的基本額定功率查表8-4插值法 =1.3128 1.3128(15) 單根V帶額定功率的增量查表8-5插值法=0.1692 0.1692(16) 長度系數(shù)查表8-2根據(jù)緊鄰原則0.96(17)包角系數(shù)表8-6插值法=0.972 0.972(18)單位帶長質(zhì)量表8-3q=0.1050.105(19)確定V帶根數(shù)4(20)計算初拉力 查表8-3得q=0.105 =114.9114.9(21)計算帶對軸的壓力=9149142.帶型選用參數(shù)表帶型A1002007.54477168491465 3帶輪結構相關尺寸項目計算(或選擇)依據(jù)計算過程單位計算(或確定)結果(1)帶輪基準寬bp查表8-1mm(2)帶輪槽寬b查表8-11B=13mm13(3)基準寬處至齒頂距離ha查表8-11mm3(4)基準寬處至槽底距離hf查表8-11mm8(5)兩V槽間距e查表8-11mm15(6)槽中至輪端距離f查表8-11mm9(7)輪槽楔角查表8-11度40(8)輪緣頂徑damm206(9)槽底直徑dfmm182(10)輪緣底徑D1mm170(11)板孔中心直徑D0mm104(12)板孔直徑d0mm35(13)大帶輪孔徑dd=20mm20(14)輪轂外徑d1mm38(15)輪轂長Lmm40(16)輻板厚SS=CS=C=6mm6(17)孔板孔數(shù)查【3】表22.1-17104x3.14159/(35+16)=6.4個8二、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設計(一)高速級斜齒圓柱齒輪設計計算表項目計算(或選擇)依據(jù)計算過程單位計算(或確定)結果1.選擇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1)選擇材料及熱處理查表10-1?。?5#,調(diào)質(zhì),240HBS大:45#,?;?,200HBS?。?40HBS大:200HBS(2)選齒輪精度等級查表10-668級7(3)選擇齒數(shù)Z=20Z2=4.644x20=93U=93/20=4.65個=20Z2=4.644x20=93U=93/20=4.65(4)初選螺旋角度14(5)壓力角N度20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1)由式(10-24)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即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試選KHt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202.433重合度系數(shù)Z=1.6288 螺旋角系數(shù)Z由式(10-23)0.985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T1Nmm43.9x齒寬系數(shù)d由表1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E由表5MPa1/2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20計算接觸疲勞強度許用應力H齒輪接觸疲勞強度極限由圖25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由1式5接觸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KHN由圖23KHN1 =0.95 KHN2 =0.98 KHN1 =0.95 KHN2 =0.98 計算接觸疲勞強度許用應力H取失效概率為,安全系數(shù)為S=1,由式4得H1= H2= 取為接觸疲勞強度許用應力2)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按式(1024)試算mm36(2)調(diào)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計算圓周速度vm/s1,357計算齒寬bb = dd1t mm362)計算載荷系數(shù)KH使用系數(shù)KA由表10-21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2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查得1.4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17載荷系數(shù)KH由式10-2KH=KAKVKHKH2.0233)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計算分度圓直徑由式10-12417相應的模數(shù)2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1)由式(10-20)試算齒輪模數(shù),即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試選KFt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用的重合度系數(shù)Y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用的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式10-190.8148計算并比較計算當量齒數(shù)ZV齒形系數(shù)YFa由表17YFa1=2.75YFa2=2.16YFa1=2.75YFa2=2.16應力校正系數(shù)YSa由表18YSa1=1.56YSa2=1.79YSa1=1.56YSa2=1.79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由圖4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的壽命系數(shù)由圖22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的許用應力F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1.4,由式得F1= F2= 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結論:兩值相等0.0162)試算齒輪摸數(shù)由1式20 =1.38mm1.38(2)調(diào)整齒輪摸數(shù)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圓周速度vmmm/s計算齒寬bb = dd1mm29齒高h及寬高比b/hb/h=mmb/h=9.352)計算載荷系數(shù)KF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8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F由表查得1.4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F由表4查得1.41732載荷系數(shù)KF由式10-2KF=KAKVKFKF2.143)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計算齒輪摸數(shù)由式10-13 1.62結論: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取2 mm,已可滿足彎曲強度。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須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d1= 41.7 mm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于是由= 41.7xCOS14x0.5= 20.2 取20,則Z2 = Z1U =20x4.65=93 取Z2 = 93 ,Z1與Z2互為質(zhì)數(shù)。4幾何尺寸計算(1)計算中心距a將中心距圓整為115mm115(2)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度10.7(3)計算齒輪的分度圓直徑dmm(4)計算齒輪的齒根圓直徑dfmm(5)計算齒輪寬度bb = dd1圓整后?。篵1 = 47 b2 = 42 mmb1 = 47 b2 = 425圓整中心距后的強度校核(1)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由式(10-22)進行校核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只計算有改變的參數(shù),其余參考前面計算數(shù)值)重合度系數(shù)Z 螺旋角系數(shù)Z 0.99計算載荷系數(shù)KH使用系數(shù)KA由表10-21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1.08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查得1.4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17載荷系數(shù)KH由式10-2KH=KAKVKHKH=1x1.08x1.4x1.417=2.142.14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202.433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結論: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條件(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由式(10-17)進行校核: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只計算有改變的參數(shù),其余參考前面計算數(shù)值)計算載荷系數(shù)KF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1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F由表查得1.2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24載荷系數(shù)K由式10-2KF=KAKVKFKF2.3496計算當量齒數(shù)ZV齒形系數(shù)YFa由表17YFa1=2.54YFa2=2.16YFa1=2.54YFa2=2.16應力校正系數(shù)YSa由表18YSa1=1.63YSa2=1.80YSa1=1.63YSa2=1.80重合度系數(shù)Y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式10-190.8124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6主要設計結論Z1=20 Z2=93 m=2 n=20 =10.7 a=115 b1=47 b2=42 小齒輪材料及熱處理:45#(調(diào)質(zhì)) 大齒輪材料及熱處理:45#(?;ǘ┑退偌壭饼X圓柱齒輪設計計算表項目計算(或選擇)依據(jù)計算過程單位計算(或確定)結果1.選擇精度等級、材料及齒數(shù)(1)選擇材料及熱處理查表10-1小齒輪材料為45#(調(diào)質(zhì))240HBS,大齒輪材料45#(?;?00HBS小齒輪材料為45#(調(diào)質(zhì))240HBS,大齒輪材料45#(常化),200HBS(2)選齒輪精度等級查表10-668級7(3)選擇齒數(shù)Z個(4)初選螺旋角度14(5)壓力角N度2按齒面接觸強度設計(1)由式(10-24)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即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試選KHt1.3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202.433重合度系數(shù)Z螺旋角系數(shù)Z由式(10-23)0.985計算小齒輪傳遞的轉矩T3Nmm197777齒寬系數(shù)d由表1材料的彈性影響系數(shù)ZE由表5MPa1/2189.8區(qū)域系數(shù)ZH由圖202.433計算接觸疲勞強度許用應力H齒輪接觸疲勞強度極限由圖25應力循環(huán)次數(shù)N由1式5接觸疲勞強度壽命系數(shù)KHN由圖23KHN3 =0.96 KHN4 = 0.99 KHN3 =0.96KHN4 = 0.99 計算接觸疲勞強度許用應力H取失效概率為,安全系數(shù)為S=1,由式4得H3= H4= 取為接觸疲勞強度許用應力2)試算小齒輪分度圓直徑按式(1024)試算mm62.9(2)調(diào)整小齒輪分度圓直徑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計算圓周速度vm/s0.51計算齒寬bb = dd3tmm632)計算載荷系數(shù)KH使用系數(shù)KA由表10-21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2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查得1.2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22載荷系數(shù)KH由式10-2KH=KAKVKHKH1.743)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計算分度圓直徑由式10-1269.4相應的模數(shù)2.043按齒根彎曲強度設計(1)由式(10-20)試算齒輪模數(shù),即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試選KFt1.21.41.3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用的重合度系數(shù)Y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用的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式10-190.8148計算并比較計算當量齒數(shù)ZV齒形系數(shù)YFa由表17YFa3=2.54YFa4=2.16YFa3=2.54YFa4=2.16應力校正系數(shù)YSa由表18YSa3=1.63YSa4=1.78YSa3=1.63YSa4=1.78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由圖4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的壽命系數(shù)由圖220.940.96計算彎曲疲勞強度的許用應力F取彎曲疲勞安全系數(shù)S 1.4 ,由式得F3= F4= 計算大小齒輪的并加以比較=結論:小齒輪的值小于大齒輪的值0.0162)試算齒輪摸數(shù)由1式20mm1.69(2)調(diào)整齒輪摸數(shù)1)計算實際載荷系數(shù)前的數(shù)據(jù)準備圓周速度vmmm/s計算齒寬bb = dd3mm52.25齒高h及寬高比b/hmmh=3.8025b/h=13.742)計算載荷系數(shù)KF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2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F由表查得1.2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198載荷系數(shù)KF由式10-2KF=KAKVKFKF2.023)按實際載荷系數(shù)計算齒輪摸數(shù)由式10-131.59結論:對比計算結果,由齒面接觸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大于由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的法面模數(shù),取 2 mm,已可滿足彎曲強度。但為了同時滿足接觸疲勞強度,須按接觸疲勞強度算得的分度圓直徑d3= 69.4 mm來計算應有的齒數(shù)。于是由= 。取 ,則Z4 = Z3U = 39x3.6=122.4 取Z4 =123 ,Z1與Z2互為質(zhì)數(shù)。4幾何尺寸計算(1)計算中心距a將中心距圓整為160mm160(2)按圓整后的中心距修正螺旋角度11.1(3)計算齒輪的分度圓直徑dmm69.3(4)計算齒輪的齒根圓直徑dfmm(5)計算齒輪寬度bb = dd3圓整后?。篵3 = 70 b4 = 65 mmb3 = 70 b4 = 655圓整中心距后的強度校核(1)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由式(10-22)進行校核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只計算有改變的參數(shù),其余參考前面計算數(shù)值)重合度系數(shù)Z螺旋角系數(shù)Z 0.99計算載荷系數(shù)KH使用系數(shù)KA由表10-21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2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查得1.2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38載荷系數(shù)KH由式10-2KH=KAKVKHKH1.815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校核結論:滿足齒面接觸疲勞強度條件(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由式(10-17)進行校核:1)確定公式中的各參數(shù)值(只計算有改變的參數(shù),其余參考前面計算數(shù)值)計算載荷系數(shù)KF動載荷系數(shù)KV由圖1.02齒間載荷分配系數(shù)KF由表查得1.2齒向載荷分配系數(shù)KH由表4查得1.483載荷系數(shù)K由式10-2KF=KAKVKFKF1.815計算當量齒數(shù)ZV齒形系數(shù)YFa由表17YFa3=2.41YFa4=2.18YFa3=2.41YFa4=2.18應力校正系數(shù)YSa由表18YSa3=1.67YSa4=1.79YSa3=1.67YSa4=1.79重合度系數(shù)Y螺旋角影響系數(shù)式10-190.80392)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校核6主要設計結論Z3=34 Z4= 118 m= 2 n=20 =11.1 a=160 b3=70 b4=65 小齒輪材料及熱處理:45#(調(diào)質(zhì)) 大齒輪材料及熱處理:45#(?;ㄈ┬饼X輪設計參數(shù)表傳動類型模數(shù)齒數(shù)中心距齒寬螺旋角高速級斜齒圓柱齒輪22093115474210.7低速級斜齒圓柱齒輪 234123160706511.15軸的設計計算減速器軸的結構草圖一、軸的結構設計1選擇軸的材料及熱處理方法查1表15-1選擇軸的材料為優(yōu)質(zhì)碳素結構鋼45;根據(jù)齒輪直徑,熱處理方法為正火。2確定軸的最小直徑查1的扭轉強度估算軸的最小直徑的公式:再查 1表15-3,A0 =126103考慮鍵:d增大5%7%,取6%,(17,.1220.95)x(1+6%)=18.1522.21. 取d=203確定各軸段直徑并填于下表內(nèi)名稱依據(jù)單位確定結果d=202023303741.7d6=d3=30304選擇軸承潤滑方式,確定與軸長有關的參數(shù)。查 1 “齒輪傳動的潤滑”,及表13-10 故選用 脂 潤滑。將與軸長度有關的各參數(shù)填入下表名稱依據(jù)單位確定結果箱體壁厚查 2 8地腳螺栓直徑及數(shù)目n查 2 軸承旁聯(lián)接螺栓直徑查 2 表5-116軸承旁聯(lián)接螺栓扳手空間、查 2 表5-1軸承蓋聯(lián)接螺釘直徑查 2 表5-110軸承蓋厚度查 2表11-1012小齒輪端面距箱體內(nèi)壁距離查 2 10軸承內(nèi)端面至箱體內(nèi)壁距離查 210軸承支點距軸承寬邊端面距離a查 2 表6-622.25.計算各軸段長度。名稱計算公式單位計算結果38553974=B 47L(總長)295(支點距離)157.6二、軸的結構設計1選擇軸的材料及熱處理方法查1表15-1選擇軸的材料為優(yōu)質(zhì)碳素結構鋼45;根據(jù)齒輪直徑,熱處理方法為正火回火。2確定軸的最小直徑查1的扭轉強度估算軸的最小直徑的公式:再查 1表15-3,考慮鍵:最小直徑處沒有鍵,d=403確定各軸段直徑并填于下表內(nèi)名稱依據(jù)單位確定結果40495249404選擇軸承潤滑方式,確定與軸長有關的參數(shù)。查 1 “齒輪傳動的潤滑”,及表13-10 故選用 脂 潤滑。將與軸長度有關的各參數(shù)填入下表 名稱依據(jù)單位確定結果軸承支點距軸承寬邊端面距離a查 2 表6-627.55.計算各軸段長度名稱計算公式單位計算結果4440668 44L(總長)194(支點距離)139三、軸的結構設計1選擇軸的材料及熱處理方法查1表15-1選擇軸的材料為優(yōu)質(zhì)碳素結構鋼45;根據(jù)齒輪直徑,熱處理方法為正火回火。2確定軸的最小直徑查1的扭轉強度估算軸的最小直徑的公式:再查 1表15-3, 126103考慮鍵:有一個鍵增大6%,d=503確定各軸段直徑并填于下表內(nèi)名稱依據(jù)單位確定結果根據(jù)聯(lián)軸器選d=5050考慮到聯(lián)軸器的定位58軸承選7312ACd=6060考慮到軸承的定位728072604選擇軸承潤滑方式,確定與軸長有關的參數(shù)。查 1 “齒輪傳動的潤滑”,及表13-10 故選用 脂 潤滑。將與軸長度有關的各參數(shù)填入下表 名稱依據(jù)單位確定結果軸承支點距軸承寬邊端面距離a查 2 表6-638.75.計算各軸段長度名稱計算公式單位計算結果聯(lián)軸器的長度選8282504255 66350L(總長)348(支點距離)138.6二、校核軸的強度齒輪的受力分析:齒輪2上的圓周力小齒輪上的經(jīng)向力小齒輪上的軸向力Ft=2337Fr=865.7Fa=441.58齒輪3上的圓周力小齒輪上的經(jīng)向力小齒輪上的軸向力Ft=570.8Fr=2117.5Fa=11201求支反力、繪彎矩、扭矩圖(1)垂直平面支反力 L1=l1+l2-a-0.5B2=44=40-22.2-0.5x42=40.8L2=l4+l5-a-0.5B3=65+44-22.2-0.5x70=54.8L3=l2+l3+l4-0.5B2-0.5B3=40+6+68-0.5x42-0.5x70=58L1+L2+L3=153.6 Fza=144.3 Fzb=-1270(2)垂直平面彎矩圖(3)水平平面支反力對A取距Fa=3693Fb=4352(4)水平平面彎矩圖(5)合成彎矩圖(6)扭矩圖2按彎扭合成校核軸的強度(1)確定軸的危險截面 根據(jù)軸的結構尺寸和彎矩圖可知:齒輪3處的彎矩最大,故齒輪3處最危險。(2)按彎矩組合強度校核軸危險截面強度查1表15-1得=60mpa,因此,故安全。6軸承的選擇和校核一、軸承的選擇和校核1軸軸承的選擇選擇軸軸承的一對 7308AC軸承,查2 表6-6校核軸承,軸承使用壽命為5年,每年按300天計算。2根據(jù)滾動軸承型號,查出和。Cr=19KN 3校核軸軸承是否滿足工作要求(1)畫軸的受力簡圖。(2)求軸承徑向支反力、(a)垂直平面支反力、 (b)水平面支反力、 (c)合成支反力、(3)求兩端面軸承的派生軸向力、(4)確定軸承的軸向載荷、軸承1被壓緊,軸承2放松。(5)計算軸承的當量載荷、查1 表13-5 : 0.20.68 X=1 Y=0 0.250.68 X=1 Y=0軸承2危險(6)校核所選軸承由于兩支承用相同的軸承,故按當量動載荷較大的軸承 2計算,滾子軸承的0.68,查1表13-6取沖擊載荷系數(shù) 1.1,查1表13-4取溫度系數(shù)1.0,計算軸承工作壽命:結論:軸承壽命合格7鍵聯(lián)接的選擇和校核一、軸大齒輪鍵(1)鍵的選擇選用普通平鍵A型,軸徑 45,查1表6-1得bxh=14x9(2)鍵的校核鍵長度小于輪轂長度,根據(jù)大帶論輪轂寬度和鍵的長度系列選鍵長45mm。查表6-2得l=L-b=45-14=31mm k=0.5x9=4.5 所以所選用的平鍵強度合格。8聯(lián)軸器的選擇查1表14-1得查2表8-5,選用彈性套柱銷聯(lián)軸器: LT8聯(lián)軸器 GB/T 432320029減速器的潤滑、密封和潤滑牌號的選擇一、傳動零件的潤滑1齒輪傳動潤滑因為齒輪圓周速度,故選擇浸油潤滑。2滾動軸承的潤滑 所以選擇脂潤滑 二、減速器密封1.軸外伸端密封因為軸承選用脂潤滑,工作環(huán)境較清潔,軸頸圓周速度,工作溫度不超過90,所以軸外伸端選用毛氈圈密封2.軸承靠箱體內(nèi)側的密封因為軸承采用脂潤滑,為防止箱內(nèi)潤滑油和潤滑脂混合,所以在軸承前設置擋油環(huán)。查2P212得,徑向間隙為0.2mm。3.箱體結合面的密封為保證密封,箱體剖分面連接凸緣應有足夠寬度,并要經(jīng)過精刨或刮研,連接螺栓間距也不應過大(小于150-200mm),以保證跢的壓緊力。為了保證軸承孔的精度,剖分面間不得加墊片。為提高密封性,涂膠,圓錐銷定位,螺栓固定。10減速器箱體設計及附件的選擇和說明一、箱體主要設計尺寸(參考2表11-1,11-2)名稱計算依據(jù)計算過程計算結果箱座壁厚8箱蓋壁厚8箱座凸緣厚度=1.58=1212箱蓋凸緣厚度=1.58=1212箱座底凸緣厚度=2.58=2020地腳螺栓直徑=0.036160+12=17.76,取df=2020地腳螺釘數(shù)目a=160250,n=44軸承旁聯(lián)接螺栓直徑16箱蓋與箱座聯(lián)接螺栓直徑=(0.506)20=1012,取d2=10聯(lián)接螺栓的間距l(xiāng)=150200l=150200150軸承端蓋螺釘直徑=(0.40.5)20=810,取d3=1010定位銷直徑=(0.70.8)10=78,取d=88、至外箱壁距離查2表11-2、至凸緣邊緣距離查2表5-1軸承旁凸臺半徑查2表11-1=20R1=20凸臺高度根據(jù)低速級軸承座外徑確定,以便于扳手操作位準4848軸承座寬度=8+20+22+(510)=5560,取B1=6060鑄造過渡尺寸查 2 表11-1X=3 Y=15X=3 Y=15大齒輪頂圓與內(nèi)箱壁距離1.28=9.610齒輪端面與內(nèi)箱壁距離1015取=1010箱蓋、箱昨筋厚、取=7,2=7取=7,2=7軸承端蓋外徑=72+(55.5)8=122127=90+(55.5)8=140145=130+(55.5)8=180185=22=140=180軸承旁聯(lián)接螺栓距離=122=140=180二、附屬零件設計1窺視孔和窺視孔蓋查【2】P167表11-4得,因為,所以選取蓋厚為mm,的窺視孔蓋,如下圖所示2.通氣塞和通氣器 減速器工作時,箱體內(nèi)的溫度和氣壓都很高,通氣器用于通氣,能使熱膨脹氣體及時排出,保證箱體內(nèi),外氣壓平衡一致,以避免由于運轉時箱內(nèi)油溫升高,內(nèi)壓增大,而引起減速器潤滑油沿接合面、軸伸處及其他縫隙滲漏出來。查2 表1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家具購買合同范本
- 2025家電購買合同樣本
- 2025年國家電網(wǎng)招聘之電工類通關考試題庫帶答案解析
- 2025年度出版物銷售合同協(xié)議
- 鐮刀型細胞貧血病的臨床護理
- 浙江國企招聘2025衢州常山縣農(nóng)村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15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浙江國企招聘2025浙江省安全生產(chǎn)科學研究有限公司招聘28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養(yǎng)殖場經(jīng)營租賃合同
- 歙縣二中大考試卷及答案
- 陜西高一聯(lián)考試卷及答案
- 滅蟲除害消殺記錄
- 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
- 女性健康知識講座通用課件
- 護士如何處理病患的病情變化和緊急治療
- 砂石料銷售可行性報告
- 代謝性堿中毒護理課件
- 2024年山東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提升地方政府行政效能的對策研究
- 船舶防污染基礎知識培訓
- 餐廳小院策劃方案
- 氫氧化鈉介紹msds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