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語文第五單元復習提綱.doc_第1頁
七下語文第五單元復習提綱.doc_第2頁
七下語文第五單元復習提綱.doc_第3頁
七下語文第五單元復習提綱.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七下語文第五單元復習提綱第21課偉大的悲劇 人物傳記一、重點字詞:1、注音: 拽 zhui 毛骨悚然 song 怏怏不樂yng 毋寧w吞噬sh 羸弱li 告罄qng 癲狂 din 凜冽ln le 步履l 姍姍來遲shn 憂心忡忡chng 疲憊不堪bi2、詞語:(1)拽:拉 (2)風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3)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懼。悚然:恐懼的樣子。(4)怏怏不樂: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5)毋寧:不如。(6)吞噬:吞食。(7)語無倫次:話講得很亂,沒有條理。(8)羸弱:瘦弱。(9)告罄:指財物用完。 二、整體把握:偉大的悲劇選自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作者是奧地利(國名)作家茨威格(人名)。他的主要成就體現(xiàn)在傳記文學和小說創(chuàng)作方面。本文是一篇傳記,寫的主要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筋疲力盡卻又滿懷希望奔向南極點,卻悲哀地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有人捷足先登,只好垂頭喪氣地踏上歸途,最后一個個悲壯地死去。課文頌揚的是一種人類勇于探險的精神、為事業(yè)而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三、重點句子理解:1、對人類來說,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作者在這里要表達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答:在這里,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達了角逐失敗后的一種極度沮喪、悲哀的心情。但事實上作者本人并不這么認為,理由是,作者為斯科特這個失敗者作傳,本身就說明作者不同意“第一個到達者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么也不是”的觀點。2、挪威國旗耀武揚威、洋洋得意地在這被人類沖破的堡壘上獵獵作響。(國旗怎么會“耀武揚威”“洋洋得意”?這里表現(xiàn)出斯科特內(nèi)心什么樣的復雜感情?)答:作者在這里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在悲痛的斯科特眼中不是國旗在耀武揚威,洋洋得意,而是對手阿蒙森在洋洋得意,寫出了斯科特的失落,痛苦萬分,悲哀,難受,沮喪,懊悔和不甘。3、斯科特接受了這項任務,他要忠實地去完成這一最冷酷無情的職責:在世界面前為另一個人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這一事業(yè)正是他自己所熱烈追求的。(斯科特為什么要接受這項為他人業(yè)績作證的任務?他不接受不行嗎?)答:英國人普遍講求紳士風度,主張誠實、守信,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種文化傳統(tǒng)熏陶下的斯科特,不能不接受這項為他人的業(yè)績作證的任務。正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其人格才顯得無比的高尚,贏得了人們的尊敬。4、但是在這白雪皚皚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樓,它召來那些由于愛情、忠誠和友誼曾經(jīng)同他有過聯(lián)系的各種人的形象,他給所有這些人留下了話。(聯(lián)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什么意思?作者為什么要這樣比喻?)答:聯(lián)系上下文看,“心中的海市蜃樓”是指斯科特在離開世界前心中回憶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對遙遠祖國、親人和朋友的懷想,與現(xiàn)實的嚴酷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海市蜃樓是美好的,卻是根本無法實現(xiàn)的。這樣寫更加增強了悲劇效果,給人心靈的沖擊。5、一個人雖然在同不可戰(zhàn)勝的厄運的搏斗中毀滅了自己,但他的心靈卻因此變得無比高尚。所有這些在一切時代都是最偉大的悲劇。(這兩句話表達的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這兩句話表達了作者對斯科特崇高的贊譽,意思是斯科特在與大自然的搏斗中雖然失敗了,他的肉體倒下了,但是他的心靈經(jīng)受了考驗,變得無比的崇高。有價值的、美的毀滅當然是偉大的悲劇。這話在全文中可作為主旨句,起點題的作用。四、學習這篇課文,要注意把握以下幾個方面。1、理清故事情節(jié),把握 “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人物”。2、關(guān)注令人難忘的細節(jié)。比如,歷盡艱險到達極點,等待他們的卻是占領者阿蒙森留下的國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這個失敗者為他完成的業(yè)績作證,而斯科特居然接受了這項任務!再如,負責科學研究的威爾遜博士,在離死神只有寸步之遙的時候,仍堅持科學觀察,并拖著16公斤的珍貴巖石樣品!又如,不幸的奧茨先是要求給他十片嗎啡,以圖盡快結(jié)束自己,其他隊員堅決拒絕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獨自走向了帳篷外的茫茫風雪。而最后斯科特海軍上校極其冷靜地將日記記錄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凍僵,筆從手中滑下來為止。這樣的情節(jié),相信會感動所有的人!第22課 在沙漠中心一、重點字詞:1、注音:硌(g) 犁鏵(l)hu) 篩糠(shi) 真諦(d) 乙醚(m) 蟲豸(zh) 打嗝(g) 噎住(y)臍帶(q) 軀殼(q qio)2、詞語:(1)噎:塞住,堵?。豢奁臉幼踊蚩奁穆曇?。(2)篩糠:文中比喻因驚嚇或受凍而身體發(fā)抖。(3)軀殼:指有形的身體。(4)犁鏵:翻土用的農(nóng)具。(5)真諦: 真實的意義或道理。(6)蕓蕓眾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東西。一般也用于指眾多平常的人。(7)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義,有價值。(8)蟲豸:蟲子。泛指小動物。這里比喻碌碌無為的人。二、整體把握:梳理作者的心理變化過程,認識作者的優(yōu)秀品格。文章寫了“我”瀕臨死亡的處境以及面對死亡從(痛苦絕望)到(堅定頑強) 的心理活動過程。請根據(jù)記敘內(nèi)容劃分文章層次,注意語言標志。三、重點句子:1、“寒風就像平原上的騎兵向我直沖過來,我只好團團轉(zhuǎn)以躲避它的來犯?!边\用比喻和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沙漠的惡劣環(huán)境和作者的感受,語氣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風趣,表現(xiàn)了作者鎮(zhèn)定樂觀的精神。2、“我們期待黎明就像農(nóng)人期待春天,我們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們在群星中尋找自己的真理?!保?)寶貴的露水在黎明才有,黎明代表著生的希望,所以作者說期待黎明就像農(nóng)人期待充滿希望的春天;中途站維系著飛行員的生命,所以作者說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福地。這兩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2)“群星”代表大自然,“在群星中尋找真理”就是在同自然的搏斗中實現(xiàn)生命的價值。這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對自己的追求的自豪。第23課 登上地球之巔一、重點字詞:1、注音:冰鎬go 體力不濟j 砭骨bin 崔巍wi 滯留zh 迸散bng 窒息zh 匍匐p f 巉巖chn yn2、詞語:(1):巉巖:高而險的山巖。(2)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覺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劇烈。(3)履踐:踩踏。(4)崔巍:形容山高大雄偉。(5)養(yǎng)精蓄銳:養(yǎng)足精神,積蓄力量。(6)齊心協(xié)力:眾人一心,共同努力。(7)斬釘截鐵:形容說話辦事堅決果斷,毫不猶豫。二、整體把握:課文詳實而生動地記敘了英勇的中國登山隊首次從北坡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過程,書寫了世界登山史上的新記錄,表現(xiàn)了登山健兒不畏艱險、勇于犧牲、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三、景物描寫:(1)5月24日清晨,陽光燦爛,珠穆朗瑪尖錐形的頂峰聳立在藍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嶺間繚繞不散。(2)夜色濃重,珠穆朗瑪峰山嶺間朦朧一片,只有頂峰還露出隱約的輪廓。(3)夜更深沉,山上山下到處是一片漆黑,只有點點星光在空中閃耀。珠穆朗瑪頂峰的黑影在他們面前開始變得非常低矮了。(4)舉目四望,朦朧的夜色中,珠穆朗瑪山區(qū)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們的腳下?,F(xiàn)在,他們?nèi)说念^頂上,只有閃閃發(fā)光的星斗,再也找不到任何可以攀登的山巖了。作用:這些描寫使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在閱讀的緊張之余還可以求得放松,來欣賞一下美麗的珠峰景色。這在閱讀效果上可稱為一張一弛,給人美的享受。四、背誦句子:(1)他用雙手插進巖縫,腳尖蹬著巖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2)即使有完美的體格,旺盛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氣不足忍受砭骨的大風雪,神經(jīng)不敢履踐崔巍懸?guī)r的邊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樣的昏睡病侵襲時奮勇前進,他仍將不能到達頂峰。第24課 真正的英雄一、重點字詞:1、注音:陰霾mi 迫不及待 孜孜不倦 z 夢寐以求mi2、詞語:(1)陰霾:空氣在因懸浮著的大量煙塵微粒而形成的混濁現(xiàn)象。這里指一種壓抑、沉悶的氣氛。(2)迫不及待:急得不能再等待了,形容心情急切。二、主題概括(主旨):這篇演講詞是里根總統(tǒng)通過哀悼罹難的航天勇士,來頌揚人類的探索精神,號召人們化悲痛為力量,踏著先烈開辟的道路,繼續(xù)進行太空探索。 感情脈絡變化:悲痛(前) 力量(后)。 寫作思路:總 分 總?cè)?、重點句子:(1)英雄之所以稱之為英雄,并不在于我們頌贊的語言,而在于他們始終以高度的事業(yè)心、自尊心和鍥而不舍地對神奇而美妙的宇宙進行探索的責任感,去實踐真正的生活以至獻出生命。(2)在痛苦中我們認識到了一個意義深遠的道理:未來的道路并不平坦,整個人類前進的歷史是與一切艱難險阻斗爭的歷史。(3)我們所能找到的惟一安慰是,我們在心里知道飛得那樣高那樣自豪的你們,現(xiàn)在在星際之外找到了上帝許諾以不朽生命的歸宿。四、歌頌英雄的詩詞:(1)“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軻(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李清照)項羽第25課 短文兩篇一、體裁 :神話傳說,神話:關(guān)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生活的一種天真的解釋和美麗的向往。所以,神話作品通常具有超現(xiàn)實想象、夸張的浪漫主義特點。二、夸父逐日 1、原文: 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2、出處:選自山海經(jīng)海外北經(jīng),內(nèi)容主要為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保存了不少遠古的神話傳說。3、注釋:逐走:賽跑。逐:競爭。走:跑。入日: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欲得飲:很想能夠喝水解渴。河,渭:黃河,渭水。北飲大澤:大湖。傳說縱橫千里,在雁門山北。道渴而死:半路上因口渴而死去。鄧林:地名,現(xiàn)在在大別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處。鄧林既“桃林”。未至:沒有趕到??剩核械娇诳省墸哼z棄。3、翻譯:夸父與太陽競跑,一直追趕到太陽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黃河、渭河喝水。黃河、渭河的水不夠,又去北方的大澤湖喝水。還沒趕到大澤湖,就半路渴死了。他遺棄的手杖,化成桃林。4、文章主題:通過神話,表現(xiàn)夸父無比的英雄氣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自然、征服大自然的強烈愿望和頑強意志。5、成語“夸父逐日”(夸父追日 ):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氣魄。6、得到什么啟示:樹立遠大理想,為實現(xiàn)理想,不畏艱難,努力奮斗!三、共工怒觸不周山 1、 原文: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怒而觸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維絕。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2、出處: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是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撰寫的一部文學著作。3、注解:(1)共工:傳說中的部落領袖,炎帝的后裔。(2)顓頊:傳說中的五帝之一,黃帝的后裔。(3)昔者:從前 (4)爭:爭奪 (5)為:做 (6)而:連詞,承接 (7)觸:碰、撞 (8)絕:斷(9)維:繩子(11)傾:傾斜 (12)西北:向西北 (13)故:于是 (14)焉: 兼詞,相當于“于之”。(15)不滿;塌陷。滿:夠 (16)潦:積水 (17)歸:匯集 (18)塵埃:塵土,這里指泥沙4、翻譯:(1)昔者,共工與顓頊爭為帝:從前共工與顓頊爭做帝王。(2)怒而觸不周之山:憤怒地撞擊不周山(3)天柱折,地維絕:支撐著天的大柱子折斷了,拴系著地的大繩子也斷了。(4)天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天向西北方向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這里移動。(5)地不滿東南,故水潦塵埃歸焉:大地的東南角塌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