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文章要注意“觀世音菩薩”.doc_第1頁
寫文章要注意“觀世音菩薩”.doc_第2頁
寫文章要注意“觀世音菩薩”.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西南聯(lián)大教授劉文典:寫文章要注意“觀世音菩薩” 聯(lián)大八年,成就了一番氣象,有國外西南聯(lián)大研究者問沈從文先生,何以使然?沈先生想了一下,說了兩個字“自由”。事實上,這也是很多聯(lián)大人的共識。只有在自由的環(huán)境里,人的潛能才會得到充分地發(fā)揮,人的興趣、愛好、個性也才會得到充分的尊重,難怪聯(lián)大有那么多個性鮮明的教授,他們鮮活的人生所演繹的種種風雅之事,直到今天還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而這之中傳聞、軼事最多的非劉文典莫屬了。和老蔣干仗、替莊子跑警報、只吃鮮桃一口、月光下講月賦、磨黑風波這些就不說了,現只說說老先生和文學、寫作有關的故事。 劉文典恃才傲物,聯(lián)大只陳寅恪、唐蘭、馮友蘭等幾位國學功底深厚的教授能入他的法眼,搞新文學的“才子”出身的教授們,他是很看不上眼的。劉文典看不起文學創(chuàng)作,認為“文學創(chuàng)作能力不能代替真正學問”。一次有人問他是否知道當時正在走紅的巴金,他喃喃自語:“我沒聽說過他,我沒聽說過他。”在西南聯(lián)大,教中文系大一各體文習作的是沈從文,學校要給沈提級,劉憤憤不平:“陳寅恪才是真正的教授,他該拿四百元,我該拿四十塊,朱自清該拿四塊,可我不會給沈從文四角錢的?!?劉文典喜發(fā)驚人之語,一次,學生向他請教如何寫好文章,他信口說:“只需注意觀世音菩薩就行了?!睂W生不明白。他解:“觀,就是要多觀察;世,是要懂得世故;音,是要講究音韻;菩薩,即是要有救苦救難,為廣大老百姓服務的菩薩心腸。”劉文典雖看不起文學創(chuàng)作,但整天在與文章打交道之中,竟也參透了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質和寫文章的訣竅。寫作只需注意“觀世音菩薩”,真的是老僧只說家常話?,F容我狗尾續(xù)貂,穿鑿附會一下。觀:就是要多觀察,多觀察,寫清楚,這相當于先學會車零件,然后才能組裝機器。多觀察,才能有細節(jié),有細節(jié),形象才活得起,文章才有質感。多觀察,才能見別人所未見,發(fā)別人所未能發(fā)之言。 世:紅樓夢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睂懳恼卤闶情喪?,古人早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言,文章往往都是“話到滄桑語便工”,難怪“庾信文章老更成”了。 音:古詩是講音韻,而在文章的寫作上,這就是一個語言問題,文學其實就是語言的藝術,語言的藝術很多時候不在說了什么,而在于怎樣說。好的文學語言是飽滿的、有色彩、有溫度的,它超越時空地能讓人感受到作者的體溫和心跳,看看司馬遷、曹雪芹、張岱、汪曾祺等人的文字就知道了。 菩薩:搞文學創(chuàng)作,就得有一顆對世間萬物的悲憫之心,就得有一顆救苦救難的菩薩心腸,落一葉而悲秋,以一顆易感的心,表達人間的冷暖情懷。因而好作家便都代表著社會的良心。這是簡單地說了。 看來劉文典的“觀世音菩薩”,對“寫作”還真拿捏得準,無厘頭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