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學生導學稿.docx_第1頁
3.2學生導學稿.docx_第2頁
3.2學生導學稿.docx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義務教育 八年級:物理(滬科) 課型 : 新授 主備人 :羅軍輝 審核: 年級主任簽字: 編號:使用時間 年月 日課題 第三章 聲的世界 第二節(jié) 聲音的特性學習目標:1了解聲音的三個特性。2知道聲音的音調跟發(fā)聲體的頻率有關,響度跟發(fā)聲體的振幅有關。不同發(fā)聲體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學習重點:聲音的三個特性及其決定因素。學習難點:響度與音調的區(qū)別。教學導入導入一.創(chuàng)設問題的情境,引入新課,生活中我們接觸到的聲音各種各樣,千差萬別。其中有許多聲音讓我們感到悅耳、動聽。例如:音叉發(fā)出的聲音、人歌唱的聲音、各種樂器的演奏聲等,它們都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物理學中把這類聲音叫做樂音。請同學們注意聽下面的歌曲(男低音獨唱曲、女高音獨唱曲),比較這兩支歌曲的演唱風格有什么不同?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高,有的聲音聽起來音調低,聲音為什么會有音調高低的不同呢?讓我們一起來做下面的探究活動。導入二.課題引入,同學們,前幾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了解了人耳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下面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大自然中的一些美妙的聲音吧?。úシ配浺簦┱垖W生提出想要知道的有關聲音的問題。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整理、分類,抽取與聲音的特性有關的問題作為本節(jié)探究的內容,從而引出課題導入三。師生共同欣賞一段音樂和一段噪聲,請學生談談對這兩段音樂的感覺,提出問題:為什么同是聲音給人的感覺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要點梳理】知識點一、音調1.音調的定義聲音頻率的高低叫做音調。聲音的三個主要的主觀屬性即音量(也稱響度)、音調、音色(也稱音品)之一。表示人的聽覺分辨一個聲音的調子高低的程度.音調主要由聲音的頻率決定,同時也與聲音強度有關。對一定強度的純音,音調隨頻率的升降而升降;對一定頻率的純音、低頻純音的音調隨聲強增加而下降,高頻純音的音調卻隨強度增加而上升。2.聲現(xiàn)象及其特點舉例,聲音的現(xiàn)象,特點男低音歌唱家的歌聲低沉、粗壯、聲音低,女高音歌唱家的歌聲尖細、聲音高,獅子的吼聲低沉、粗壯、聲音低,羊羔的叫聲尖細、聲音高,成年男人的說話聲低沉、粗壯、聲音低,女同學的說話聲尖細、聲音高,老牛的叫聲,低沉、粗壯、聲音低,蚊子、蝙蝠、老鼠的叫聲尖細、聲音高,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高低是不同的,由得發(fā)出的聲音高,有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低。3.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物體振動快慢有關,振動塊音調高,振動慢音調就低。4.頻率的概念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振動的次數,是描述振動物體往復運動頻繁程度的量,常用符號f或v表示,單位為秒-1。為了紀念德國物理學家赫茲的貢獻,人們把頻率的單位命名為赫茲,簡稱“赫”。每個物體都有由它本身性質決定的與振幅無關的頻率,叫做固有頻率。頻率概念不僅在力學、聲學中應用,在電磁學和無線電技術中也常用。交變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叫做電流的頻率。5.超聲波和次聲波人耳能聽到的聲波頻率范圍約為20-20000Hz,頻率低于20Hz的聲波為次聲波頻率高于20000Hz的為超聲波??傊烧駝涌炻煌?,音調不同,引出頻率的概念。再由人耳聽到聲音的頻率范圍,引出超聲波和次聲波的概念。這樣就可以聯(lián)系本章章題圖中的大象應用次聲波來進行交流的現(xiàn)象。另外人能聽到聲音的頻率為20Hz20000Hz,其中最敏感的頻率2000Hz3000Hz。老年人的聽覺隨著年齡而衰退,能聽到的頻率約為50Hz12000Hz人的歌唱聲的頻率不同,大約男低音的頻率為60Hz,女高音的頻率為2500Hz,通常男子說話聲的頻率為95Hz142Hz,而女子說話聲的頻率為272Hz553Hz。想想議議蝴蝶的翅膀一秒鐘振動不超過10次,蚊子的翅膀一秒鐘振動500600次,由于蝴蝶的翅膀振動的頻率低于人耳的聽頻范圍,當然人耳聽不到蝴蝶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而蚊子翅膀的振動頻率在人耳的聽頻范圍內,人耳就能聽到蚊子翅膀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知識點二、響度1.響度的定義聲音的強弱(或大?。┙凶鲰懚?。響度是感覺判斷的聲音強弱,即聲音響亮的程度,根據它可以把聲音排成由輕到響的序列。2響度與什么有關響度的大小主要依賴于聲強,也與聲音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振幅越小,響度越小。此外,響度還與距離發(fā)生體的遠近有關,距離發(fā)聲體越近,響度就越大。探究問題:小明想比較幾種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檢測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還有:音叉、機械鬧鐘、鞋盒()在本實驗中適合作聲源的是_;()小明將聲源放入鞋盒內,在其四周塞滿待測材料他設想了兩種實驗方案:方案A讓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離處,比較所聽見聲音的響度方案B讓人一邊聽聲音,一邊向后退,直至聽不見聲音為止,比較此處距鞋盒的距離你認為最佳的方案是_()通過實驗得到的現(xiàn)象如表格所示:檢測材料、衣服、錫箔紙、泡沫塑料、 響度、較響、較響、弱、 距離、較長、長、短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_()實驗隱含的物理方法有: 目標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對物理問題的分析方法的掌握,考查實驗數據處理方法等。解答()音叉與機械鬧鐘都可以作為聲源發(fā)出聲音,本題中采用的是控制變量法,要研究材料的隔音性能,我們要控制聲源的響度不變,而音叉振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響度變小,不適宜作為聲源,較好的是選擇機械鬧鐘。()A方法采用控制聲源響度和到聲源的距離,比較聲音通過不同材料時的響度;B方法控制聲源的響度和能夠聽到聲音的極限,比較距離。在這兩種方法中,比較距離現(xiàn)象明顯,而且操作簡單。所以最佳方案為:()根據實驗表格中的分析可知:衣服在距離較長的地方響度還比較大,而泡沫塑料在距離短的地方響度比較弱,所以衣服的隔音性能最差,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最好。則待測材料隔聲性能由好到差的順序為:泡沫塑料、錫箔紙、衣服。()在此實驗中,之所以選擇機械鬧鐘作為聲源,就是因為它是一個自動發(fā)聲裝置,這樣發(fā)出的聲音的響度可以保持不變,避免了對實驗產生影響。而且在回答誰的隔聲效果好時是通過比較三種材料的相對距離得到的。所以實驗中用到的物理方法有:控制變量法和比較法。評析通過本題可以發(fā)現(xiàn)很多物理現(xiàn)象都跟生活實際有很大的關聯(lián),所以要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做到科學與實際相結合。怎樣才能使物體振動發(fā)出的聲音更響,學生很容易想到應該使物體振動的幅度更大些,關鍵是應該讓學生想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實驗來證實他們的猜想。如果學校沒有較多的音叉做學生分組實驗,課本中圖134的實驗也可改為演示實驗:觀察音叉響度不同時,乒乓球振動的幅度有什么不同。這個實驗的效果比較明顯。用不同的力量敲打音叉,在音叉與懸掛的乒乓球接觸時,乒乓球振動的幅度明顯不同。知識點三、音色音色是聲音中比較重要的概念。音色的概念比較抽象,不像響度和音調概念那樣容易感知。教學中應盡量讓學生體驗,使學生感悟到不同的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即便音調相同,聲音還是有所區(qū)別的。音色的不同,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音質不同”。想想做做可以聽“音帶”或,也可以讓會樂器的學生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同一首曲子,讓大家感知一下音色的含義演示觀察波形的演示實驗,目的是增加學生對不同樂器聲音音色的感性認識。前面提到音色的概念比較抽象,但從波形圖中則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音色聲音的本質。由課本中的圖135可以看出,音叉、鋼琴和長笛的基頻(振幅最大的振動的頻率)相同,但是在基頻的基礎上還有一些附加的小的振動,這些小的振動和大的振動一同決定了聲音的音色。教學中不必講基頻、復音等概念,只需讓學生看到主要的振動頻率相同,但小的附加振動不一樣,所以音色不同即可。關于樂器,學生比較感興趣,教師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己通過觀察或者查閱資料就某種或某個樂器,談談其發(fā)聲的原理,也可就此問題讓學生寫篇說明文?!镜湫屠}】類型一、音調及決定因素例1.“高聲呼叫”“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 )A音調高低 B響度大小 C音色好壞 D以上說法都不對解析:日常用語提及聲音時用的“高”、“低”,有時指響度,有時指音調,如,唱歌時常聽人說“這個音太高了,我唱不上去”,這兒的“高”指的是音調高,而本題中很明顯指的是聲音響,即響度大小。在物理語言中,聲音的“高”、“低”只用來描述音調,而用聲音的“大”“小”來描述響度。物理學中的用語要求清楚準確,含義惟一,不能產生歧義。但日常生活中的用語我們可結合其所在語言環(huán)境去理解。答案:B例2蜜蜂載著花蜜飛行時,翅膀每秒平均振動300次,不載花蜜時平均每秒振動440次,有經驗的養(yǎng)蜂人能辨別出蜜蜂是飛出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其辨別的主要依據是()A.聲音的響度不同 B.聲音的音調不同 C.聲音的音色不同 D.蜜蜂飛行的高度不同解析:本題考查音調和決定音調的因素。發(fā)聲體的音調由其振動的頻率決定,頻率越快,音調越高。由于蜜蜂飛回時翅膀的振動頻率比飛出時小,所以它的音調比飛出時低。有經驗的養(yǎng)蜂人就是通過音調的高低辨別蜜蜂是飛出還是飛回的。故應選B。答案:B類型二、響度例3.醫(yī)生用聽診器給病人診斷病情,其原理是( )A.減少聲音分散,增強響度 B.改變音色 C.提高音調 D.增大發(fā)聲體的振幅解析:病人臟器振動發(fā)出的聲音太小,不能用耳朵直接聽到,利用聽診器,由于固體傳聲性能好,聲音又在細管中傳播不易散失,增大了聲音的響度,有利于醫(yī)生診斷病情。答案:A例4.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下列對兩人聲音的描述正確的是( )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大 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低,響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大 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調高,響度小解析:聲音的高低即音調,“男低音”、“女高音”中的“低”、“高”就是指音調的低高。聲音的大小即響度,因為女高音是為男低音伴唱的(即小聲唱),故女高音的響度要小些,男低音的響度要大些。答案:A類型三、音色例5.鐵路工人檢查車輪時,常常輕輕敲打車輪,通過聲音判斷車輪有無損傷,這是根據(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聲音是否刺耳解析:當車輪有損傷時,我們可以理解成發(fā)聲體本身發(fā)生了改變,而音色就是由發(fā)聲體本身決定的,所以當車輪有損傷時,聲音的特色音色(音品、音質)就會發(fā)生改變。答案:C例6.聽音樂時,要判斷是什么樂器在演奏,依據的是( )A.聲音的響度 B.聲音的音調C.聲音的音色 D.聲音的節(jié)奏解析:不同樂器的材料、結構不同,發(fā)出聲音的音色(音質)不同,以此可判斷是哪一種樂器發(fā)出的聲音。答案:C達標檢測1.聲音的特性有三個要素:_、_和_。2.頻率指_,描述物體振動的_,頻率的單位為_。頻率決定著_高低。3.將鼓輕敲一下,然后再重重地敲一下,兩次敲擊聲音相比發(fā)生了變化的是(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三項均未改變4.“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和“低”指的是 ( )A.音調 B.音色 C.響度 D.速度5.“引吭高歌”和“低聲細語”中的“高”與“低”指的是( )A.音調高低 B.響度大小C.音色好壞 D.以上均有可能6.蝙蝠能發(fā)出超人類聽覺上限的超聲波,它的發(fā)聲頻率范圍是10 000 Hz120 000 Hz,蝙蝠的發(fā)聲器官振動一次所需的最長時間是多少?7.在使用二胡之前,樂師常旋動琴弦軸以“定弦”,這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A.音調 B.響度C.音色 D.音調、響度、音色都改變8.老師用同樣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將它不斷剪短,這是在研究聲音的( )A.響度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B.音調與吸管材料的關系C.音調與吸管長短的關系 D.音色與吸管材料的關系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聲源離我們越近,振幅越大,響度就越大B.鼓面每秒振動的次數越多,音調就越高,響度也越大C.棒擊鼓面的力越大,鼓面振幅越大,音調越高,響度也越大D.聲源離我們越遠,振幅越大,響度就越小10.男人說話的聲音多數比女人低沉,這個“低”字反映了男人的_低;“引吭高歌”中的“高”反映了聲音的_大。11.撥動同樣張緊的粗橡皮筋和細橡皮筋,觀察到粗橡皮筋比細橡皮筋振動得_,它們發(fā)出的聲音的_不同,這說明_;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分別去撥動已張緊的同一根橡皮筋,觀察到力大時橡皮筋振動的振幅比力小時的振幅_,兩次發(fā)出的聲音的_不同,這說明_。12.)日常生活中,我們常說聲音“震耳欲聾”,這是指聲音的_很大;我們能夠辨別不同樂器發(fā)出的聲音,是由于它們的_不同。13.(2010貴州貴陽實驗區(qū)模擬)2010年12月26日,南亞、東南亞海域發(fā)生強烈地震,引發(fā)了罕見的大海嘯,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來人們在清理現(xiàn)場時很少發(fā)現(xiàn)有貓、狗、老鼠等動物的尸體,人們猜測可能是地震時產生的_聲波,動物可以聽到,而人聽不到。14.在學習吉他演奏的過程中,小華發(fā)現(xiàn)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的,他決定對此進行研究。經過和同學們討論,小華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橫截面積有關。猜想二: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長短有關。猜想三:琴弦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高低,可能與琴弦的材料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小華找到了下表所列九種規(guī)格的琴弦。因為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