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版《登岳陽樓》導學案.doc_第1頁
學生版《登岳陽樓》導學案.doc_第2頁
學生版《登岳陽樓》導學案.doc_第3頁
學生版《登岳陽樓》導學案.doc_第4頁
學生版《登岳陽樓》導學案.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登岳陽樓導學案一、自主學習了解作者及相關的寫作背景杜甫(公元712-770),字 ,世稱 ,自稱 我國唐代偉大的 詩人。其人有“ ”之譽,其詩有“ ”之稱。詩作:“三吏” 吏、 吏、 吏 “三別” 別、 別、 別春望、春夜喜雨、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等知人論世,背景介紹唐代宗大歷三年()之后,杜甫出峽漂泊兩湖,此詩是詩人登岳陽樓而望故鄉(xiāng),觸景感懷之作。是年(769)詩人已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凄苦不堪,年老體衰,患肺病及風痹癥,左臂偏枯,右耳巳聾,貧病交加,再加上北歸無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著洞庭湖向南漂泊。二、 賞析詩歌1首聯(lián):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翻譯“昔聞”“今上”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心情?概括首聯(lián)內(nèi)容2頷聯(lián):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翻譯“坼”“浮”兩個字煉得好,好在哪里?頷聯(lián)側(cè)重寫什么?3頸聯(lián):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翻譯 頸聯(lián)的意境,由寬闊突然轉(zhuǎn)入狹窄,聯(lián)系尾聯(lián),試分析這種表達技巧的作用。試分析頸聯(lián)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尾聯(lián):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翻譯尾聯(lián)在抒發(fā)個人悲苦的感情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體現(xiàn)了詩人作者怎樣的情感?三、探究總結(jié)全詩1概括主旨意境2總結(jié)藝術技巧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翻譯:登上岳陽樓,放眼遠眺,天岳山一帶,無限風光,盡收眼底。江水浩淼,流向茫茫天邊;洞庭湖面,波闊浪涌,汪洋無際。大雁南歸,高翔的翅膀,帶走了我愁悶的心。月出山缺,仿佛是君山銜來了渾圓的美好之月。酣臥暢飲,恍若在天上飛杯換盞。醉后,涼風四起,不勝寒意。涼風習習,直吹得人,衣袖翩翩,飄舞不止。背景點擊 開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岳陽樓座落在今湖南岳陽市西北高丘上,“西面洞庭,左顧君山”,與黃鶴樓、滕王閣同為南方三大名樓,于開元四年(716)擴建,樓高三層,建筑精美,歷代遷客騷人,登臨游覽,莫不抒懷寫志。李白登樓賦詩,留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陽樓更添一層迷人的色彩。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天水附近)。少居蜀中,讀書學道。二十五歲出川遠游,客居魯郡。游長安,求取功名,卻失意東歸。至天寶初,奉詔入京,供奉翰林。不久便被讒出京,漫游各地。安史亂起,入永王李璘軍幕;及永王為肅宗所殺,因受牽連,身陷囹圄,流放夜郎。遇赦東歸,客死當涂令李陽冰所。唐朝另一詩人白居易詩“但是詩人最薄命,就中淪落莫如君”,正是他寂寞悲涼身世的寫照。但他以富于浪漫主義的詩歌反映現(xiàn)實,描畫山川,抒發(fā)壯志,吟詠豪情,因而成為光照千古的偉大詩人。詩文品讀 整首詩,詩人將自己隱在樓、川、雁、山等景觀后,讓樓去觀覽,川去迂回,讓雁牽愁心飛去,山銜好月走來。天地萬象都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載體了。 首聯(lián)描寫岳陽樓四周的宏麗景色。登上岳陽樓,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無際。這是從樓的高處俯瞰周圍的遠景。站得高,望得遠,“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這一“盡”一“迥”一“開”的渺遠遼闊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詩人立足點之高。這是一種旁敲側(cè)擊的襯托手法,不正面寫樓高而樓高已自見。 頷聯(lián)中詩人筆下的自然萬物好像被賦予了生命,你看,雁兒高飛,帶走了詩人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了團圓美好之月?!吧姐暫迷聛怼币痪?,想像新穎,有獨創(chuàng)性,著一“銜”字而境界全出,寫得詭譎縱逸,詼諧風趣。 頸聯(lián)寫詩人在岳陽樓上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云間一般。這里又用襯托手法寫樓高,夸張地形容其高聳入云的狀態(tài),這似乎是醉眼朦朧中的幻景。 尾聯(lián)收筆寫得氣韻生動,蘊藏著濃厚的生活情趣。樓高風急,高處不勝寒。醉后涼風四起,著筆仍在寫樓高。涼風習習吹人,衣袖翩翩飄舞,儀表何等瀟灑自如,情調(diào)何等舒展流暢,態(tài)度又何其超脫豁達,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整首詩運用陪襯、烘托和夸張的手法,沒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寫樓高,句句從俯視縱觀岳陽樓周圍景物的渺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卻無處不顯出樓高,不露斧鑿痕跡,可謂自然渾成,巧奪天功。 模擬考場 1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2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做簡要分析。 3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什幺?抒發(fā)了詩人的什幺情感? 4人評詩時常用“詩眼”的說法。你認為本詩第二聯(lián)的2句中,“詩眼”分別是哪個字?為什么?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參考答案 1“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耙钚摹北取皠e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且更新穎。(意思對即可) 2第三聯(lián)運用夸張手法寫出了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像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3詩人筆下的岳陽樓最突出的特點是“高”。情感是歡樂喜悅,超脫豁達。 4“詩眼”分別“引”“銜”?!耙毙蜗蟮貙懗隽舜笱愣萌饲?,把愁心帶走的情境;“銜”形象地寫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來,與詩人共享歡樂的情境。泊岳陽樓下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 岸風翻夕浪,舟雪灑寒燈。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 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賞析:此詩是杜甫晚年兵荒流離時乘舟從湖北初到岳陽所作(768年,作者于此大約兩年左右后病逝于湘江孤舟之上),是逢國破家衰的流亡之時,面臨危難,貧病交加。而即便如此,詩人仍不忘滿腔報國之心,臨危彌堅,不棄不餒,詩歌意境悲愴而宏偉有力。 以“江國逾千里,山城近百層”開端,寫作者對岳陽的初識:浩瀚的江河之國有千里之大,層巒的山城有百層之高。氣勢宏博,旋即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接下來轉(zhuǎn)寫近景:河岸的風吹卷著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燈光映照著紛飛落雪。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既是對比,又是承輔,以浩瀚開篇,續(xù)寫冷風寒燈,一遠一近,一大一冷托襯出別樣的悲愴。 “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即使遭遇苦境停滯無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會消退;艱難和危險反而更加激勵氣魄壯大!臨危無懼而彌堅!讀此句,令人心動怦然接下來“圖南未可料,變化有鯤鵬”句以圖南,鯤鵬自喻遠大之志向無可披靡。順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層,至此,詩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與前段的宏偉景色遙相呼應,似斷猶續(xù),首尾相照。 整首詩歌以豪景與壯志襯托出豪邁基調(diào),又岸風夕浪,舟雪寒燈做起伏,及滯留,危難而轉(zhuǎn)圖南鯤鵬,意境起伏,富于節(jié)奏;承轉(zhuǎn)頓挫,鏗鏘有力;情景呼應,渾然無間陪裴使君登岳陽樓 湖闊兼云涌,樓孤屬晚晴。 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 雪岸叢梅發(fā),春泥百草生。 敢違漁父問,從此更南征。詩歌翻譯: 云霧跟寬闊的湖面融為一體,傍晚落日照耀著獨自聳立的高樓。 主人待我就像當年陳蕃對徐孺子的禮儀一樣,徐孺下陳蕃之榻。那么我就只有勉力賦詩,來唱和才如謝靈運一樣的主人。 岸邊的積雪尚未完全融化,一叢叢梅花正盛開,但春天已然來到,百草正待破土而出。 我要違背漁夫勸我歸隱,隨波逐流的告誡,從今以后我要向大鵬一樣向南高飛。賞析 :當是大歷四年(769)春作。使君必岳陽太守,故詩用陳蕃事。第二次登岳陽樓,為應酬之作。 首二登岳陽樓,三四陪裴使君,五六樓前春景,七八自敘行蹤。此虛實相間格也。一日之間,陰晴迭換,亦見登眺之久,黃生謂可當岳陽樓圖是也。徐穉自方,謝脁比裴。屈原至江濱,漁父勸其與世推移。公旅況依人,故不敢違漁父之問而更欲南征。南征,指潭州。杜臆落句深有意于裴,言己不異屈原之放逐,漁父倘肯見問,豈敢違之而更南乎。此另一說。 第一聯(lián)寫景,云霧跟寬闊的湖面融為一體,傍晚落日照耀著獨自聳立的高樓。第二聯(lián)引典,主人待我就像當年陳蕃對徐孺子的禮儀一樣,徐孺下陳蕃之榻。那么我就只有勉力賦詩,來唱和才華如謝朓一樣的主人。這一聯(lián)是這首詩的詩眼,對兩個典故的妙用出神入化,尤其是“加”與“接”二字極其考量。第三聯(lián)繼續(xù)寫景,岸邊的積雪尚未完全融化,一叢叢梅花正盛開,但春天已然來到,百草正待破土而出。第四聯(lián)引典抒懷,我要違背漁夫勸我歸隱,隨波逐流的告誡,從今以后我要向大鵬一樣向南高飛。兩個典故,漁父出自楚辭,南征出自逍遙游。 詩的后兩句,歷來見仁見智。對“漁父問”的典故,凡讀過屈原列傳的人都會記得漁父勸說屈原“與世推移”“隨其流揚其波”的話。那么,杜甫用此典其意何在呢?“禮加徐孺子,詩接謝宣城?!笔欠Q贊裴使君的,這應該沒有疑義。稱贊的原因,我想絕不只是場面上的客套。不管出于何種動機,裴使君款待了杜甫,且陪杜甫(不是杜甫陪裴使君)登樓遠眺。但僅僅因為這一點就口不對心地妄加頌辭,恐怕不是杜甫一貫的為人處事的風格。在江陵時,杜甫就曾多次稱頌過鎮(zhèn)守荊州的陽城郡王衛(wèi)伯玉盡管衛(wèi)伯玉并不是科舉出身,也不懂詩詞歌賦,但他卻掌管著荊州的軍政大權。杜甫的稱贊其實是一種“感情投資”,希望以文詞上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美博得衛(wèi)的好感,再次“托身官府”續(xù)寫在成都時與嚴武相交的翻版故事??上У氖?,衛(wèi)伯玉不是嚴武,杜甫的“示愛”在今天看來便成了一種可笑而又令人心痛的單相思。以此來推演,也可以把陪裴使君登岳陽樓看作是杜甫在江陵一系列詩作的續(xù)篇。杜甫此時對裴使君能收留、重用自己是心存希望的,從詩中可以看出,裴使君也是文人出身,而文人就應該對我杜甫這樣的大詩人禮遇、關照、撫慰甚至起用的。只是這樣的心思不能明言,畢竟與裴使君素昧平生,自己對裴使君的為人還不太清楚。所以,只能在詩的結(jié)尾含蓄地借典喻事道出自己的愿望:希望你裴使君像陳蕃那樣,待我如徐孺子,那么我就可以違背漁父的勸說,留在岳陽從此不再“與世推移”,不用再漂泊流浪了;換言之,如果你裴使君不能“禮加徐孺子”,那么我豈敢違背漁父的勸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