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想象,鑒賞詩歌.doc_第1頁
巧借想象,鑒賞詩歌.doc_第2頁
巧借想象,鑒賞詩歌.doc_第3頁
巧借想象,鑒賞詩歌.doc_第4頁
巧借想象,鑒賞詩歌.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巧借想象,鑒賞詩歌摘要:閱讀鑒賞詩歌的一個有效途徑就是通過合理的想象聯(lián)想,才能領略到詩歌的無窮魅力。本文所闡述的就是如何借助想象來進入詩歌的意境。關鍵詞:感受古典詩歌的圖畫美 體會古典詩詞的情感美 領會古典詩歌的含蓄美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五千年的文明史熔鑄了璨如星河的優(yōu)秀詩篇。作為中國民族文化瑰寶的古典詩詞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徜徉其中,不僅能讓人獲得美的享受,還能增加文化積淀,提高文學素養(yǎng),如何引導學生走進并盡情徜徉于這一美麗殿堂,領悟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詩歌的無窮魅力呢?蘇聯(lián)作家別林斯基說過:“在文學中,尤其在古典詩詞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動力量?!睍x人陸機的文賦就描寫了文學創(chuàng)作過程中想象的情形:“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傍訊,精騖八極,心游萬仞。其致也,情瞳眬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傾群言之瀝液,漱六藝之芳潤。浮天淵以安流,濯下泉而潛浸。于是沉辭怫悅,若游魚銜鉤,而出重淵之深;浮藻連篇,若翰鳥纓繳,而墜曾云之峻。收百世之闕文,采千載之遺韻。謝朝華于已披,啟夕秀于未證。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選義按部,考辭就班。”如果詩人不進入這樣的一種忘我而心與物游的想象的至高狀態(tài),那么很難想象他能做出什么好詩來。因此,可以說詩歌的創(chuàng)作,就是在詩人的主觀情志的關照下依靠想象和聯(lián)想來完成的。在古代特定的語言條件下和古典詩歌的章法下,詩人依靠想象和聯(lián)想,以高度凝練的文字這個口袋裝進真切而豐富的詩歌的精神食糧,這就像把鮮活的茶樹的葉子,用精工制成精品的茶葉一樣?,F(xiàn)代人閱讀他們的作品,袋里的食糧要到出來,干瘦的茶葉要泡開,必須予以復原。這決定了,閱讀詩歌必備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合理的想象聯(lián)想的能力,借此,復原詩人創(chuàng)作時的情景狀態(tài),深切的體會詩的意境主旨。司空圖引過一句名言:“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彼f明欣賞者只有通過語言中的中介,進行想象、揣摩、體會,才能轉化為視覺形象。這個間接性特點,要求欣賞者的想象和聯(lián)想能力必須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我們在欣賞詩詞時,必須發(fā)揮想象力才能深入的理解和體味濃縮在簡短的文字背后的深厚的情感。詩詞的含蓄性,也決定了在鑒賞詩詞的過程中必須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惟其如此,才能領悟詩詞的美。一、帶著想象,感受古典詩歌的圖畫美。詩言志,詩是用來抒情的。而詩歌的創(chuàng)作十分講究含蓄、凝練,詩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輸,詩人往往將其表達的思想感情寄托于描繪的自然畫面和生活圖景之中,寫景則借景抒情,詠物則托物言志,這樣,“情”有了依托,“境”有了靈魂。這里的所寫之“景”、所詠之“物”,即為客觀之“象”。詩歌描繪自然風景或生活圖景、塑造生動藝術形象的語言稱為“景語”。塑造藝術形象本非語言所長,它更適宜表達抽象的概念和嚴密的推理。繪畫、雕刻等造型藝術可以塑造完整、清晰的視覺形象,語言就不行,因為它缺乏直觀性,無法細致描摹多維立體的空間形象、無比豐富的細節(jié)和無窮無盡的變化,而只能萬取一收,以少總多,過點連線地勾勒“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寫意的圖景。這是語言的短處,卻又正是它的妙處。紅樓夢中的香菱就曾贊美王維這兩句詩描繪景物形象“逼真”。對于欣賞者來說,景語不過是引發(fā)想象的觸媒,因其簡陋,因其間接,才驅使欣賞者調動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審美體驗,進行藝術的再創(chuàng)造,像香菱那樣創(chuàng)造性地想象出一個“逼真”的景象來。詩中景語具有“顯像”功能,但它塑造的形象是一種“想象形象”,包含了欣賞者再創(chuàng)造的成果。惠崇春江晚景(蘇軾),詩歌寫了富有早春特色的一些景物,再現(xiàn)了畫面內(nèi)容。如果我們讀詩只是再現(xiàn)畫面內(nèi)容,那還不夠,還應該從畫面展開想象,才顯得畫有詩情,詩有畫意。我們可以想象:春江蜿蜒遠去,近處清水一泓;江畔有幾絲翠竹,竹外有數(shù)枝桃花;花下有蘆葦草,蘆根已露鮮嫩的筍芽;江上有鴨群戲水,鴨蹼劃出道道波痕,嘎嘎地追逐聲引得江里的河豚也想浮上水面;夕陽斜照,余霞映水,漣漪泛金波。好一幅早春晚景圖,好一派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景象。徜徉于想象,能讓人跨越時空,如臨其境,感受到詩歌的圖畫美。如何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呢?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景語經(jīng)常采用疊加的方式,將典型意象有機地組合成極具表現(xiàn)力的自然風景畫或社會風情畫。首先要找出所描寫的主要景物;然后找出這些景物的修飾語;最后加上自已的修飾語,將這些景物描述出來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用生動的語言將這些景物連綴成畫面。例析一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元曲共寫了藤、樹、鴉、橋、水、家、道、風、馬九種事物,一字一詞,一字一景,真可謂“惜墨如金”。但是,凝練而并不簡陋,九種事物名稱之前分別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現(xiàn)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使各個事物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又使本來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的深秋暮色籠罩下,構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xiàn),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jié):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接下來,眼前呈現(xiàn)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nóng)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當然,他鄉(xiāng)并非故鄉(xiāng),這樂景只能讓游子徒增傷感而已。 第二幅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xiāng)愁的游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了得陸機文賦當人進入聯(lián)想與想象的時候,便“情曈昽而彌鮮,物昭晰而互進“。這時,眾多的形象紛至沓來,空虛的,具體了了;無形的,有形了了;寡情的,含情了。人們通過想象活動,把自己的情感熔鑄到感知的對象中去,從而加深了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理解,也加強著審美感受。想象的好處在于能讓我們穿越時空,“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二、 帶著想象,體會古典詩詞的情感美儒家有“詩言志”之說,詩人們的偉大不僅在于他們絕世的才華,更在于他們借詩所傳達出的那種高尚節(jié)操和人文精神,這才是詩歌真正的精髓所在,這就是古典詩詞的情感美。詩歌的第一要素是情感,無情即無詩。詩歌總是把詩人的精神世界袒露出來給人看。即使是對客觀生活的描寫,也必定經(jīng)過了詩人主觀情感的淘洗、釀造、升華,充滿著情感的力量。因此,讀詩必須要去把握詩人的抒情基調和情感旨趣,體會古典詩詞的情感美。如何想象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之美呢?(一)置身詩境1. 要“沉浸其中”,暫時忘掉周圍的一切,對外界的各種因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全身心地投入到一個想像的世界中。2. 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體會和審美經(jīng)驗,在想像中讓自己進入到詩人用文字勾勒的場景中,去感受、體會,從而與詩人取得共鳴。有些詩歌寫的不是生活中的實物、景色,而是一些神奇的傳說和光怪陸離的景象,或者本就是存在于詩人想像中的物象和景象,這種境界是讀者從未體驗過的。我們?nèi)匀恍枰柚延械纳铙w會和審美經(jīng)驗,力求與詩人取得共鳴。因為傳說也好,詩人的想像也罷,都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提煉而來的,是現(xiàn)實生活的曲折反映。我們只有充分發(fā)揮想像和聯(lián)想,調動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盡量構想詩人描繪的奇幻世界,從而獲得對人生、自然的新認識。這就是“置身詩境”。例析二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一個破字,不僅有攻破的意思,更讓我們想象到被叛軍燒殺擄掠之后長安城一片殘垣斷壁、殘破不堪,慘不忍睹的景象。一個“深”字,寫出草木茂盛的景象。進一步會聯(lián)想到,之所以雜草叢生,是因為人煙稀少才會如此。人都到哪去了呢?有的被叛軍捉走了,有的逃難去了,有的被殺戮了戰(zhàn)爭使得人民流離失所,家破人亡。繼續(xù)置身詩境,我們會進一步想象:如果沒被攻破,國都會是什么樣子呢?那該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街上是摩肩接踵,集市上商品琳瑯滿目,人聲喧嘩,一片繁華。穿越時空,站在公元755年長安街頭的我們不禁會發(fā)出物是人非的感嘆:山河還在,但和平安寧不在了,亭臺樓閣不在了,曾經(jīng)的繁華不在了,也就是除了山河,什么都沒有了。面對淪陷中的滿目瘡痍的長安城,作者的內(nèi)心的凄然憂憤我們完全能感同身受了。置身詩境:通過反復朗讀,借助聯(lián)想和想象,再現(xiàn)的作者所描繪的畫面和情感,并沉浸其中,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得到審美享受。(二)緣景明情“緣景明情”,簡而言之,就是根據(jù)我們在想像中勾勒出來的詩人描繪的意境,觸景生情,去感受、體會處于這樣的意境中自己萌發(fā)的情感,從而推想詩人的情感。例析三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先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一位稀疏白發(fā)的詩人,站在殘破的長安城頭,面對遍地草木,心想遠方親人,老淚縱橫,憂心忡忡,這怎不叫人愴然淚下!然后一個“搔”字更激發(fā)了我們的想象:面對破敗的長安城,面對淪陷的山河,身陷困境的詩人除了流淚感傷之外,似乎無能為力了,于是他只好撓頭,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白發(fā)也越撓越短,連發(fā)簪也要插不上了。這一細節(jié),含蓄而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此時此刻,我們穿越了歷史的隧道,去感受到一位愛國詩人、苦難詩人的心路歷程。真實地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了,和詩人的心一起跳動,為國而愁、為親而恨、為民而傷。(三)情在言外由于詩歌的語言是精煉的,富有跳躍性的,僅理解詩句的字面義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運用聯(lián)想想象,理解詩句深層的含義,也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例析四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詩的開頭兩句, “僵臥孤村不自哀”敘述了作者的現(xiàn)實處境和精神狀態(tài),“尚思為國戍輪臺”是對“不自哀”這種精神狀態(tài)的解釋,前后照應,形成對比。“僵、臥、孤、村”四字寫出了作者此時凄涼的境遇?!敖弊謱懩赀~,寫肌骨衰老,“臥”字寫多病,寫常在床蓐;“孤”字寫生活孤苦,不僅居處偏僻,而且思想苦悶,沒有知音;“村”寫詩人貧困村居,過著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寫出了作者罷官回鄉(xiāng)后處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現(xiàn)狀?;\罩著一種悲哀的氣氛,讓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緒急轉,又現(xiàn)出一種樂觀豪放之氣。詩人對自己的處境并不感到悲哀,貧病凄涼對他來說沒有什么值得悲哀之處;詩人自己尚且“不自哀”,當然也不需要別人的同情?!耙龟@臥聽風吹雨”緊承上兩句。因“思”而夜闌不能成眠,不能眠就更真切地感知自然界的風吹雨打聲,由自然界的風雨又想到國家的風雨飄搖,由國家的風雨飄搖自然又會聯(lián)想到戰(zhàn)爭的風云、壯年的軍旅生活。這樣聽著、想著,輾轉反側,幻化出特殊的夢境“鐵馬冰河”,而且“入夢來”反映了政治現(xiàn)實的可悲:詩人有心報國卻遭排斥而無法殺敵,一腔御敵之情只能形諸夢境。詩人空懷壯志,卻不為朝廷所重,只能“僵臥孤村”,把為國家恢復中原的理想寄托到夢境之中詩人不需要同情,但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終生不渝的統(tǒng)一之志,理解他為這個壯志奮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滿腔熱血、一顆忠心,就是“尚思為國戍輪臺”的精神狀態(tài)??上o人能理解他,詩人正是因為“喜論恢復”、熱心抗敵才屢屢受打擊,最后才罷官閑居的。詩人一生渴望萬里從戎、以身報國,可他壯志難酬、無路請纓,悲憤的心情充斥在詩人的心中,愈是悲憤,他對理想愈是執(zhí)著;對理想愈是執(zhí)著,他的悲憤也愈是強烈。這種悲憤忠烈的感情一直在他心靈中激蕩,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夢中也常常夢到.。詩人明說“不自哀”,可字外卻彌漫著層層哀傷之情,詩人的矛盾情感,離開聯(lián)想想象是萬難理解到位的。“凡作人貴直,而作詩貴曲”(小倉山房文集),古代詩人深得含蓄婉曲之妙,我們在閱讀時應當反復咀嚼,帶著想象品出這“言外之味,弦外之響”(人間詞話)。三、 帶著想象,領會古典詩歌的含蓄美。王昌齡在詩格中說:“詩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日意境。物境一,欲為山水詩,則張泉石云峰之境,極麗絕秀者,神之于心。處身于境,視境于心,瑩然掌中,然后用思,了然境象,故得形似。情境二,娛樂愁怨,皆張于意而處于身,然后馳思,深得其情。意境三,亦張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則得其真矣?!边@里所說的三境中,“物境”即客觀的景象之境,“情景”即主觀的感情之境,“意境”則是作者的主觀情意與客觀物境的高度融合,是優(yōu)秀詩歌作品必須達到的一種藝術境界。我們領略了詩歌的景美、情美之后,該咀嚼詩歌最高層次的意境之美了。王之夫在姜齋詩話中所說的“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于詩者,妙合無垠?!彼晕覀冊谥笇W生學習這些古詩詞時,就要特別注意這種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一體的特點,使學生感受到古詩詞的意境美。清人章學誠就說:“有天地自然之象,有人心營構之象意之所至,無不可也。然而心虛用靈,人累于天地之間,不能不受陰陽之消息;心之營構,則情之變易為之也。情之變易,感于人世之接構,而乘于陰陽倚伏為之也。思則人心營構之象,亦出天地自然之象也?!???梢哉f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想象都是在意境的召喚下的想象,而非僅僅為了文辭的華美和寄意的深刻而想象。這種想象不僅僅是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種手法,而毋寧說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的展現(xiàn)的方式?!耙饩场币辉~是中國古代文論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意境是作者內(nèi)在思想情感與外在客觀物象的統(tǒng)一,意是內(nèi)在的抽象的心意,境是外在的具體的物象,意源于內(nèi)心并借助于境來表達,境其實是意的寄托物。“意境”一詞,源自佛經(jīng)。佛家認為,心之所游履攀緣者,謂之境,所觀之理也謂之境,能觀之心謂之智。晉代的陸機在文賦中從“情思”與“物境”互相交融的角度說過,“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心懔懔以懷霜,志眇眇而臨云;”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則認為構思規(guī)律的奧妙在于“神與物游”,即作家的主觀精神與客觀物境的契合交融;中國古典詩歌講究意境,這個意境以物的形式表達出來,卻又不是黏著于物的,而是在這個物的境界里生發(fā)出一種無一言明的情緒狀態(tài),而這種狀態(tài)只能由想象才能在物質世界中飛騰起來,展開一個觀念的世界。想象是詩人從現(xiàn)實的生活躍入感性天地的最要的催化劑。近代國學大師在其學術著作人間詞話中總結說:“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薄坝形抑场笔亲髡叩囊环N有欲求情的意境,是作者寄在所描寫的景物上有欲望的思想感情,是一種移情的意境?!坝形抑?,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闭f明了作品是以作者為主動去觀察客觀事物,而被寫的客觀對象是被動的,這樣寫出的作品就會帶著作者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帶有作者的欲望。如元曲大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以“秋”染“思”,又以“思”映“秋”,緊緊扣住“思”字,含蓄深摯地表達了“天涯淪落人”的凄寂、苦悶和無法解脫的“斷腸”之情,作者受心情所迫看不見秋天的豐收,只見到了秋天的凄涼,愈思愈涼。這景物創(chuàng)造的這種意境正是作者主觀的、帶有欲望的思想感情,也正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真感情,屬“有我之境”。作者抒發(fā)的是真感情,寫的也是真景物,景物隨著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而變化。作者心情歡快,所描寫的景物都在歡躍;作者憂郁悲傷,所描寫的景物都黯然失色。如“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边@里的“淚眼”指的是作者,“花”是被寫的事物。作者帶著悲觀絕望的心情問花兒,只希望花兒給作者一個明確的答復。但自然界中花怎么能說話呢?這里通過描寫作者淚眼所帶附的痛苦、悲傷的思想感情及“問花”花不語這景物創(chuàng)造的這種意境正是作者主觀的、帶有欲望的思想感情,也正是作者在創(chuàng)作時從內(nèi)心發(fā)出的真感情意境的另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無我之境”。這種境界是作者的一種無欲無求的境界,是作者及讀者的一種超然于物外的藝術審美境界。作品能超然物外也就是達到了“無我之境?!薄盁o我之境,以物觀物”“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能在作品作創(chuàng)造這種境界的大多是遠離官場權貴的隱居者。他們帶著無欲無求的心境,淡泊的、怡然自得的心情融到大自然的景物中去,達到物我不分,物我兩忘,物我渾然一體的境界。晉朝詩人陶淵明在飲酒的第五首中寫說:“彩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痹娙诉@里所表達的心情及所描寫的自然景物正是一種無欲無求的“無我之境”的人生境界。詩人把那悠閑自得的心情,淡泊人生的隱居生活融入了沒有利害關系的大自然中去。詩人描寫了這樣的一幅畫面:采菊東邊籬笆底下,無意之中抬頭看見了南山。這種超然的心境自然而然地被表達了出來。這句詩能千古傳頌,正是由于作者創(chuàng)造了一種簫灑自得,閑居自如、無欲無求的藝術境界,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渾為一體,哪里是我,哪里是物,讓讀者分不開,只感覺那是詩人在干農(nóng)活時那怡得的心情和淡淡的田野景象構成一幅美好的圖畫?!坝形抑场焙汀盁o我之境”是作品境界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意境的創(chuàng)造,是作者感情的體現(xiàn),情的體現(xiàn)在于作品的表達。作者不同的感情,創(chuàng)造的意境也不同?!坝形抑场眲?chuàng)造的是作者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把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貫注到客觀景物中,在景物描寫上,凝集了自己的悲歡哀樂之情,運用各種藝術表現(xiàn)手法,使原來無情的事物有情化,具有強烈的感染力。而“無我之境”創(chuàng)造的是一種淡泊人生、平淡隨意、怡然自得、靜謐優(yōu)美、和諧平衡的境界。作者的感情及所描寫的景物融為一體,這意境中作者的心靈和情趣是隱蔽的,深藏在與之相對的情與物之中。這種境界具有陶冶讀者心靈、凈化讀者心境的無形魅力??芍^詩畫交融,誦之為詩,著壁成畫,賞心而悅目,能充分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是啊,帶著想象,能讓我們感受古典詩歌撲面而來的畫面美和意境美。正像王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