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7-2018學年度高二物理人教版選修3-2第五章交變電流第四節(jié)變壓器課時練習一、單選題1. 如圖所示,一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 2;副線圈電路中接有燈泡,燈泡的額定電壓為220v,額定功率為22w;原線圈電路中接有電壓表和電流表?,F(xiàn)閉合開關,燈泡正常發(fā)光。若用u和i分別表示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讀數,則()a. u=110v,1=0.05ab. u=110v,l=0.2ac. u=440v,i=0.2ad. u=440v,1=0.05a【答案】b【解析】燈泡正常發(fā)光,故輸出端電壓為220v,電流i2=a=0.1a;根據電壓之比等于匝數之比可得 輸入電壓u1=220v/2v=110v;根據電流之比等于匝數的反比可知 輸入電流i1=2i2=20.1=0.2a;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 本題考查變壓器的基本原理,要明確變壓器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電壓之比等于匝數之比,電流之比等于匝數的反比2. 如圖所示,電 電壓保持不變,若將滑動變阻器觸頭向左滑動,關于兩電表示數變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大b. 電流表示數變大,電壓表示數變小c. 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大d. 電流表示數變小,電壓表示數變小【答案】d【解析】將滑動變阻器觸頭向左滑動,則初級電阻增加,初級電流減小,電流表示數減?。桓鶕芍?,次級電流減小,燈泡兩端的電壓減小,電壓表示數減??;故選項d正確,abc錯誤;故選d.3. 用電壓為u的正弦交流電 通過甲、乙兩種電路給額定電壓為u0的同一小電珠供電,如圖甲中r為滑動變阻器,圖乙中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匝數分別為n1,n2,若電珠均能正常工作,則()a. 變壓器可能是升壓變壓器b. n1 n2=u0 uc. 甲乙電路消耗功率之比為u2 u02d. r兩端的電壓最大值為(u-u0)【答案】d【解析】a、由圖甲知,電 電壓等于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 電壓之和,所以,在圖乙中,根據電壓與匝數成正比,知,所以該變壓器是降壓變壓器,故a錯誤;b、由乙圖,根據電壓與匝數成正比,得,故b錯誤;c、電珠均能正常工作,所以電流等于額定電流,甲電路消耗的功率,乙電路消耗的功率,所以甲乙電路消耗的功率之比為,故c錯誤;d、r兩端電壓的有效值,因為是正弦交流電,所以r兩端電壓的最大值為,故d正確。點睛 掌握住理想變壓器的電壓、電流之間的關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間的關系即可解決本題。4. 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的兩端a、b接正弦交流電 時,電壓表v的示數為220v,電流表a1的示數為0.20a已知負載電阻r=44,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電表均為理想交流電表)()a. 原線圈和副線圈的匝數比為2 1b. 原線圈和副線圈的匝數比為5 1c. 電流表a2的示數為0.1ad. 電流表a2的示數為0.4a【答案】b【解析】變壓器的輸出功率等于輸入功率,則 解得 故選b。5. 如圖所示a、b間接入正弦交流電,理想變壓器右側部分為一火災報警系統(tǒng)原理圖,r2為熱敏電阻,隨著溫度升高其電阻變小,所有電表均為理想電表,電流表a2為值班室的顯示器,顯示通過r1的電流,電壓表v2顯示加在報警器上的電壓(報警器未畫出),r3為一定值電阻當r2所在處出現(xiàn)火情時,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 v1的示數減小,a2的示數增大b. v2的示數減小,a1的示數增大c. v1的示數不變,a1的示數減小d. v2的示數不變,a2的示數減小【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 當傳感器r2所在處出現(xiàn)火情時,r2的電阻減小,導致電路的總的電阻減小,所以電路中的總電流將會增加,a1測量的是原線圈中的總的電流,由于副線圈的電流增大了,所以原線圈的電流a1示數也要增加;由于電 的電壓不變,原副線圈的電壓也不變,所以v1的示數不變,由于副線圈中電流增大,r3的電壓變大,所以v2的示數要減小,即r1的電壓也要減小,所以a2的示數要減小,所以b正確,acd錯誤故選b考點 變壓器;電路的動態(tài)分析【名師點睛】電路的動態(tài)變化的分析,總的原則就是由部分電路的變化確定總電路的變化的情況,再確定其他的電路的變化的情況,即先部分后整體再部分的方法。6. 如圖所示一理想變壓器的原線圈匝數n1=1000匝,副線圈匝數n2=200匝,交流電的電動勢e=220sin100tv(不考慮其內阻),電阻r1=88,c為電容器,電壓表和電流表對電路的影響可忽略不計,則()a. 電壓表的示數為44vb. 電流表的示數為0.1ac. 通過r2的電流始終為零d. 變壓器的輸入電功率為22w【答案】a【解析】a、電壓表測量的為有效值 ,則a正確b、電容器通交流,則過的電流不為0,通過的電流為,則,則bc錯誤;d、理想變壓器,則,則d錯誤。點睛 理想變壓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計線圈內阻;二是沒有出現(xiàn)漏磁現(xiàn)象,同時當電路中有變壓器時,只要將變壓器的有效值求出,則就相當于一個新的恒定電 ,其值就是剛才的有效值,明確電容器可通過交流電。7. 如圖所示的電路中,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n1 n2=22 5,原線圈接u1=220sin100t(v)的交流電,電阻r1=r2=25,d為理想二極管,則()a. 電阻r2兩端電壓為50vb. 通過副線圈的電流為3ac. 原線圈的輸入功率為200wd. 二極管的反向耐壓值應大于50v【答案】b【解析】a、由表達式知原線圈電壓有效值為,根據,得副線圈兩端電壓為,根據電流的熱效應,所以兩端電壓為,故a錯誤;b、副線圈的電阻電壓只有正向電壓,而電阻的電壓仍等于副線圈的電壓,因此可假設沒有二極管,則每個電阻消耗的功率為,由于現(xiàn)在二極管的作用,所以副線圈的輸出功率為,流過副線圈的電流,故b正確,c錯誤;d、副線圈的最大電壓為,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性,因此二極管的反向耐壓值應大于,故d錯誤。點睛 根據表達式可以求得輸出電壓的有效值、周期和頻率等,二極管的作用是只允許正向的電流通過,再根據電壓與匝數成正比即可求得結論。8. 為了能安全對某一高電壓u、高電流i的線路進行測定,圖中接法可行的是()(繞組匝數n1n2)a. b. c. d. 【答案】b學, , .學, , .學, , .學, , .故選b考點 考查了電壓互感器點評 關鍵是理解測定原理,根據原理分析解題9. 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的輸入電壓u=1000sin200t(v),變壓器副線圈與一個定值電阻r=100相連,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n1 n2=10 1,電壓表和電流表均是理想交流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輸人電壓為正弦交變電壓,其周期t=0.02sb. 電壓表的示數為100v,電流表的示數為10ac. 電壓表的示數為100v,電流表的示數為10ad. 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為100w【答案】d【解析】a、根據輸入電壓的瞬時值表達式知,輸入電壓為正弦交變電壓,周期為,故a錯誤;b、輸入電壓的有效值,根據電壓與匝數成正比,得副線圈兩端的電壓,電壓表的示數為電流表示數,故bc錯誤;d、電阻r消耗的電功率,故d正確。點睛 解決本類問題,除了知道變壓器特點外,還要知道交流電表達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二、多選題10. 在某交流電路中,有一正在工作的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分別為n1=600匝、n2=120匝,電 的電壓為u=311sin100t(v),原線圈中串聯(lián)一個0.2a的保險絲,為保證保險絲不被燒毀,則()a. 負載功率不能超過44wb. 副線圈電流最大值不能超過1ac. 副線圈電流有效值不能超過1ad. 副線圈電流有效值不能超過0.2a【答案】ac【解析】原、副線圈的匝數分別為n1=600匝、n2=120匝,電 的電壓為u=311sin100t(v),所以副線圈電壓是,副線圈允許的電流有效值最大為,所以負載功率不能超過p=ui=441=44w,故bd錯誤;ac正確故選ac11. 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中一定相同的物理量有()a. 交流電的頻率b. 磁通量的變化率c. 功率d. 交流電的峰值【答案】abc【解析】變壓器的變壓原理即為在同一個鐵芯中磁通量的變化率相同,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變壓器只改變電壓和電流不改變電流的頻率,變壓器的變壓和變流比規(guī)律知,原副線圈的電壓、電流的有效值不同,最大值也不同,故abc正確,d錯誤。點睛 本題考查了變壓器的變壓特點,知道電壓、電流與匝數的關系,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等。12. 如圖理想變壓器副線圈1、2之間的匝數是總匝數的一半,二極管d具有單向導電性(正向電阻為零,反向電阻為無窮大)r是可變阻, 是單刀雙擲開關,原線圈接在電壓不變的正弦交流電 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若r阻值不變,當 分別接1和2時,電壓表讀數之比為2 1b. 若r阻值不變,當 分別接1和2時,電壓表讀數之比為 1c. 當 分別接1和2時,r消耗功率相等,則r阻值之比為2 1d. 當 分別接1和2時,r消耗功率相等,則阻值r之比為 1【答案】bc【解析】試題分析 設原線圈與副線圈的匝數分別為,原線圈輸入電壓為u1,副線圈電壓為,當 接2時 ,此時電壓表示數與副線圈兩端的電壓相等,及,功率為;若 與1相連,則,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2,則,得,此時的功率為 由上分析知 電壓表的示數之比為,電阻值之比為2 1,bc正確??键c 考查了理想變壓器【名師點睛】對于變壓器需要掌握公式、,以及知道副線圈的電流以及功率決定了原線圈中的電流和功率,理想變壓器是理想化模型,一是不計線圈內阻;二是沒有出現(xiàn)漏磁現(xiàn)象同時當電路中有變壓器時,只要將變壓器的有效值求出,則就相當于一個新的恒定電 ,13. 如圖所示為某住宅區(qū)的應急供電系統(tǒng),由交流發(fā)電機和副線圈匝數可調的理想降壓變壓器組成發(fā)動機中矩形線圈所圍的面積為s,匝數為n,電阻不計,它可繞水平軸oo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水平勻強磁場中以角速度勻速轉動矩形線圈通過滑環(huán)連接降壓變壓器,滑動觸頭p上下移動時可改變輸出電壓,r0表示輸電線的電阻不計交流發(fā)電機與降壓變壓器原線圈間導線電阻,以線圈平面與磁場平行時為計時起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發(fā)電機線圈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e=nbscostb. 當滑動觸頭p向下移動時,變壓器原線圈兩端的電壓將升高c. 若發(fā)電機線圈某時刻處于圖示位置,變壓器原線圈的電流瞬時值為零d. 當用電量增加時,為使用戶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觸頭p應向上滑動【答案】ad【解析】a、從垂直中性面計時,則感應電動勢的瞬時值表達式為,故a正確;b、當觸頭p向下移動時,變壓器原線圈兩端的電壓不變,故b錯誤;c、當線圈與磁場平行時,感應電流最大,故c錯誤;d、用電量增加時,輸出端電流增大,導線上消耗的電壓增大,用戶獲得電壓減小,故為了讓用戶正常工作,應增大輸出電壓,即讓滑動觸頭向上滑動,故d正確。點睛 本題考查變壓器的基本原理,要注意明確變壓器電壓之比等于線圈匝數之比,而電流之比等于線圈匝數的反比,同時能根據動態(tài)分析規(guī)律分析電流和電壓的變化情況。三、計算題14. 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線圈匝數n1=1000匝,副線圈有兩個線圈,匝數分別為n2=200匝,n3=500匝,分別接一個r=55的電阻,在原線圈上接入220v的交流電,求 (1)兩個副線圈上的電壓分別是多少?(2)兩個副線圈上的電流之比i2 i3=?【答案】(1)44v、110v;(2)2 5【解析】(1)根據變壓器原理可知,電壓之比等于線圈匝數之比 故,;(2)由歐姆定律可知 ,;故電流之比 。點睛 本題考查變壓器原理,要注意多個副線圈時,電壓之比仍滿足線圈匝數之比,而電流之比不能再應用匝數的反比求解,只能根據歐姆定律或功率關系求解。15. 如圖所示,交流發(fā)電機內阻不計,它通過一個小燈泡l連接變壓器,變壓器輸出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麗水市縉云縣人民法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金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恒豐銀行成都分行招聘筆試真題
- 重視員工意見與建議計劃
- 行業(yè)動態(tài)與自身發(fā)展的關聯(lián)計劃
- 網絡管理實踐中的案例借鑒試題及答案
- 網絡工具使用技巧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戰(zhàn)略管理中的人力資源考量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環(huán)境風險與長遠戰(zhàn)略目標的互動研究試題及答案
- 提升競爭力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4年中國家具電商行業(yè)市場競爭格局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智研咨詢)
- 導數(30題)-2024年考前15天高考數學沖刺大題訓練(新高考)含答案
- 高層建筑一棟一冊消防安全檔案
- 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方法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大連理工大學
- 外科圍手術期營養(yǎng)支持療法
-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qū)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下學期期末科學試題
- 2024年江蘇省高考化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級)學業(yè)水平考試初二會考地理試卷真題
- 小學二年級數學100以內三數加減混合運算綜合測驗試題大全附答案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期中測試題-2023-2024學年中職高教版
- 學習康復科常見物理治療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