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五章兒科病證護理 第一節(jié)兒科病證護理特點 一 采集病史方面 二 病因與發(fā)病方面 三 臨床表現(xiàn)方面 四 用藥方面 五 飲食調護方面 六 情志護理方面 第二節(jié)兒科常見病證 兒科病證多由先天稟賦不足 感受外邪 或飲食喂養(yǎng)不當而引起 臨床常見病有 感冒 厭食 痄腮 麻疹 遺尿 腹瀉 等 一 感冒 俗稱 傷風 以惡寒 發(fā)熱 頭痛 鼻塞 流涕 咳嗽 全身不適等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四季皆可發(fā)生 尤以春 冬多見 其病因是由于感受六淫之邪 尤以感受風邪為主 小兒臟腑嬌嫩 腠理松薄 衛(wèi)外功能末固 加之冷暖不能自調 故易為外邪時氣所侵 現(xiàn)代醫(yī)學的流行性感冒 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參照本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 一 風寒感冒1 主癥惡寒 發(fā)熱 無汗 鼻塞 流清涕 噴嚏 或咽癢 咳嗽 咳痰清稀色白 頭痛 身痛 舌苔薄白 脈浮緊 指紋浮紅 2 調護原則辛溫解表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臥床休息 注意保暖防寒 避免直接吹風 中藥湯劑宜熱服 藥后蓋被安臥發(fā)微汗 注意觀察服藥后出汗情況 2 飲食調護 以食辛味發(fā)散食物和熱食為宜 多飲開水 以利驅邪外出 忌生冷 3 藥物方法 選用通宣理肺丸 或生姜10g 蔥白三根 加適量紅糖煎湯熱服 蓋被使微汗出 4 針灸方法 針風池 風門 列缺 合谷 大椎 毫針淺刺用瀉法 取大椎 身柱 大杼 風門 肺俞拔火罐 5 推拿方法 發(fā)熱無汗者 可行背部捏脊直至背部發(fā)熱 肢體疼痛者 可局部按摩 頭痛者 可按摩印堂 太陽 頭維 百會等穴及前額部 鼻塞流涕者 可用熱毛巾敷鼻額部 或按摩迎香 印堂穴 風池 風門 外關穴拔火罐 二 風熱感冒1 主癥發(fā)熱重 微惡風或不惡風 有汗 頭痛 鼻塞 流膿濁涕 口干渴 咽喉紅腫疼痛 咳嗽 痰黃粘稠 舌質紅 苔薄白微黃 脈浮數(shù) 指紋浮露 色較紅赤 2 調護原則辛涼解表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病室溫度宜涼爽 濕潤 避免直接吹風 若汗出熱退時 宜用溫水毛巾或干毛巾擦身后更換衣服 避免受涼 中藥湯劑宜溫服 注意服藥后反應 2 飲食調護 宜選用涼潤之食品 如西瓜汁 綠豆粥 梨 枇杷 蘿卜等 忌辛刺激和肥甘厚味 3 藥物方法 選用銀翹解毒丸或板藍根沖劑 咽喉腫痛者 用銀花 麥冬 甘草煎湯代茶飲 便秘可用麻仁丸或番瀉葉泡水 4 針灸方法 選用風池 大椎 曲池 外關 合谷等穴 毫針刺 用瀉法 5 推拿方法 可按摩印堂 太陽 迎香 風池 曲池 合谷穴 風池 尺澤 大椎穴拔火罐 三 暑濕感冒1 主證高熱無汗 頭痛身痛 身重困倦 鼻塞流涕 咳嗽 胸悶 納差 腹瀉 嘔吐 舌質紅 苔薄白或膩 脈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暑解表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病室溫度宜涼爽 通風 汗出熱退時 宜用溫水毛巾或干毛巾擦身后更換衣服 避免受涼 2 飲食調護 宜清淡 富營養(yǎng)的半流質飲食 多食新鮮水果 蔬菜 忌辛辣刺激 肥甘厚味 3 藥物方法 選用新加香薷飲 頭身疼痛者 可用鮮藿香 鮮佩蘭 薄荷洗凈池水代茶飲 二 厭食 指小兒較長時間食欲不振 厭惡進食的病證 多由脾失健運 脾胃氣虛及胃陰不足而致 本病在城市兒童中發(fā)病率較高 夏季癥狀可加重 預后良好 病程較長者 可演變?yōu)轲嶙C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 小兒厭食證 可參照本病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 一 脾失健運1 主癥厭惡進食 食不知味 多食或逼迫進食后則惡心 嘔吐 脘腹脹滿 大便不暢 舌質淡 苔白膩 脈細弱 指紋青 2 調護原則健脾助運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指導家長給予患兒合理膳食 改進不合理喂養(yǎng) 使患兒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忌用有損脾胃的藥物 如大苦大寒類中藥等 2 飲食調護 選用山藥苡仁扁豆粥 將山藥 薏苡仁 扁豆各10g 粳米50g一同煮粥 加白糖調味 分2次食 亦可選用大棗粥 取洗凈大棗浸泡片刻 加粳米和水煮成稀粥 每日早晚服食 3 情志護理 許多患兒由于進入陌生環(huán)境如入幼兒園或學習負擔過重 或遭強迫進食 而出現(xiàn)緊張 恐懼 孤獨等心理反應 產生厭食 要仔細分析厭食的精神因素 辨因施護 4 藥物方法 選用人參健脾丸 亦可用雞內金粉 每次1s 每日2次 吞服 或以炙黃芪 雞內金 焦白術 五谷蟲各5g 炒山藥108 研末 調成糊狀 敷貼于臍部 用膠布固定 每周2次 10次為1個療程 5 針灸方法 取中脘 足三里 內關 脾俞 胃俞等穴 每次選用2 3穴 用補法 留針10 20分鐘 或不留針 每日1次 三棱針點刺四縫穴擠出少量黃白色液體 隔日1次 10次為1療程 亦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法 上述每穴灸5 10分鐘 6 推拿方法 采用捏脊法 患兒俯臥 醫(yī)生兩手半捏拳 兩食指抵于背脊之上 再以兩手指拇指伸向食指前方 合力夾住肌肉提起 爾后食指向前 拇指向后退 作翻卷動作 兩手同時向前移動 自長強穴起 一自捏到大椎穴 如此反復5次 每捏3下將脊背的皮提1下 連續(xù)6天為1療程 亦可輔以揉按足三里 內關 中脘等穴 二 脾胃氣虛1 主癥不思飲食 形體偏瘦 面色少華 食少便多 大便入水易散 夾未消化物 易出汗 易外感 舌淡苔白 脈細 指紋青紫 2 調護原則益氣健脾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指導家長合理喂養(yǎng)患兒 糾正患兒不良飲食習慣 如避免偏食或吃零食 尤其是吃過多的糖果 避免服用刺激性較大的藥物或食物 以減少脾胃損傷 2 飲食調護 選用黃芪粥 將黃芪15g煎水取汁 去渣 入粳米煮至米花湯稠為度 食時可加紅糖少許 早晚溫熱各服一頓 7天為一療程 亦可甩牛奶花生粥 花生100g 粳米50g加水共煮粥 粥將熟時兌入牛奶250ml煮沸 以白糖調味 分2次服 3 情志護理 消除引起厭食的精神因素 多與患兒溝通思想 取得患兒信任 并鼓勵患兒漸漸增加食量 4 藥物方法 選用人參健脾丸 5 針灸方法 中脘 足三里 內關 脾俞 胃俞 氣海 陰陵泉等穴 6 推拿方法 見脾失健運 三 胃陰不足1 主癥納呆 食少飲多 面色萎黃 皮膚失潤 大便偏干 小便短黃 舌紅少津 少苔 詠細 指紋紫紅 2 調護原則益胃養(yǎng)陰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同脾胃氣虛 2 飲食調護 選用藕梨粥 將藕 梨切碎 絞汁 以粳米共煮粥 分2次服 亦可用蘿卜烏梅飲 將蘿卜切片 加水與烏梅共煮 以白糖調味服 3 情志護理 仔細分析厭食因素 消除患兒焦慮 緊張 不滿等不良心理反應 切忌不能用強迫 打罵 威嚇等方法對待患兒 要耐心說服 關心體貼患兒 使其配合治療 4 藥物方法 可用胡黃連粉 雞內金粉 按1 3混勻 每服1 2g 每日3次 或以沙參 麥冬 雞內金 五谷蟲各5g 炒山藥10g 研末 調成糊狀 敷貼于臍部 用膠布固定 每周2次 10次為1個療程 5 針灸方法 取中脘 足三里 內關 脾俞 胃俞 陰陵泉等穴 每次選2 3穴 用補法 亦可采用艾條溫和灸法 或用三棱針點刺四縫穴擠出少量黃白色液體 3日1次 6 推拿方法 主要采用捏脊療法 亦可輔以揉按足三里 內關 中脘等穴 三 痄腮 由風溫邪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本病發(fā)病急驟 以發(fā)熱 耳下腮部腫脹疼痛為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散發(fā) 以冬春兩季多見 學齡兒童發(fā)病率較高 一般預后良好 年長兒童可并發(fā)睪丸腫痛等癥 民間稱本病為 蛤蟆瘟 顱鶿瘟 一次患病后 可產生持久免疫 其病因為外感風溫毒邪致氣血郁滯所致 現(xiàn)代醫(yī)學 流行性腮腺炎 可參照本病證辨證施護 一 溫毒襲表1 主癥輕微發(fā)熱惡寒 嘔吐 一側或兩側耳下腮部漫腫疼痛 咀嚼不便 咽紅 舌紅苔黃 脈浮數(shù) 2 調護原則疏風清熱 散結消腫 辨證施護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鮮 溫 濕度適宜 患兒應休息 隔離至腮腫完全消失為止 加強口腔護理 經(jīng)常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2 飲食調護 飲食以清淡的流質或軟食為宜 禁食辛辣刺激 肥膩 酸性食物 選用牛蒡子粥 牛蒡子10g加水煎汁 去渣 入粳米同煮粥 加冰糖調味 分2次服 亦可選用石膏銀花綠豆飲 石膏15g 綠豆30g加水煮至豆熟 放入銀花 以蜂蜜調味 分3次服 3 情志護理 患兒易產生恐懼 緊張情緒 醫(yī)護人員必須注意語言行為 態(tài)度和藹 語言親切 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 舒適的治療與康復環(huán)境 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4 藥物方法 內服選用銀翹解毒丸或清開靈沖劑 外用以青黛散 如意黃金散 紫金錠 任選一種 以醋或水調勻 敷患處 每日1次 5 針灸方法 取合谷 外關 曲池 少商 商陽 翳風等穴 每次選2 3穴 用瀉法 二 熱毒蘊結1 主癥壯熱煩躁 頭痛 口渴欲飲 食欲不振 伴嘔吐 腮部彌漫性腫大 脹痛 堅硬拒按 咀嚼困難 咽紅腫痛 舌紅苔黃 脈滑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熱解毒 軟堅散結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鮮 溫 濕度適宜 患兒應休息 隔離至腮腫完全消失為止 加強口腔護理 經(jīng)常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2 飲食調護 飲食以清淡的流質或軟食為宜 禁食辛辣刺激 肥膩 酸性食物 可選用蒲公英粥 取干蒲公英30g或新鮮蒲公英120g 洗凈切碎 煎取藥汁 去渣 入粳米同煮為粥 亦可用西瓜番茄汁 將西瓜 番茄切碎 搗爛 絞取汁液 頻飲 3 情志護理 參見溫毒襲表證護理 4 藥物方法 內服六神丸 外用青黛散 如意黃金散 紫金錠 任選一種 以醋或水調勻 敷患處 每日1次 5 針灸方法 取合谷 外關 曲池 太沖 頰車 翳風等穴 每次選2 3穴 用瀉法 三 毒聚睪丸 并發(fā)睪丸炎 1 主癥一側或兩側睪丸腫脹疼痛 或有下腹部疼痛 伴發(fā)熱寒戰(zhàn) 舌紅 苔黃 脈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熱解毒 軟堅散結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臥床休息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鮮 溫 濕度適宜 加強口腔護理 經(jīng)常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重點觀察睪丸腫脹疼痛變化情況 可采用 丁 字帶將陰囊托起 局部冷敷 2 飲食調護 選用滑石粥 滑石30g用布包扎后放入沙鍋煎汁去渣后 入粳米煮為稀粥 選用葡萄藕地汁 新鮮葡萄 鮮藕各100g 生地5 10g 葡萄 藕搗爛絞汁 生地煎水 合并 分5 8次飲用 3 藥物方法 內服六神丸 外治用青黛散 如意黃金散或六合丹局部外敷 4 針灸方法 取合谷 外關 曲池 太沖 足三里等穴 每次選2 3穴 用瀉法 四 邪陷心肝 并發(fā)腦膜炎癥 1 主癥壯熱 頭痛劇烈 嘔吐 頸項強直 煩躁不安 甚至嗜睡 昏迷 舌紅 苔黃 脈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熱解毒 涼肝熄風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臥床休息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新鮮 溫 濕度適宜 加強口腔護理 經(jīng)常漱口 保持口腔清潔 加強監(jiān)護 重點觀察神志 瞳孔 體溫 脈搏 呼吸 血壓 面色 二便等變化 2 藥物方法 內服可選用至寶丹 紫雪丹 安宮牛黃丸 3 針灸方法 取曲池 大椎 十宣放血 嘔吐取內關 抽搐取合谷 人中 太沖等穴 用瀉法 四 麻疹 小兒最常見的一種急性發(fā)疹性傳染病 以發(fā)熱 咳嗽 鼻塞流涕 淚水汪汪 口腔麻疹粘膜斑 遍身出現(xiàn)紅色疹點 稍見隆起 捫之礙手 狀如麻粒為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都有發(fā)生 但多流行于冬春季節(jié) 以1 4歲小兒發(fā)病率最高 毒邪由口鼻而入 主要侵犯肺 脾兩經(jīng) 陽邪熱毒與氣血相搏 郁于肌表 發(fā)于皮外 而成麻疹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麻疹 可參照本病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 一 疹前期1 主癥從開始發(fā)熱至疹點出現(xiàn) 一般經(jīng)歷三 四天 惡寒輕 發(fā)熱重 鼻塞 流涕 咳嗽噴嚏 咽部充血及聲嘶 目赤畏光 眼淚汪汪 倦怠思睡 納差 口腔內有麻疹粘膜斑 咽紅 小便短赤 舌紅 苔薄黃 脈浮數(shù) 指紋紅赤浮露 2 調護原則辛涼透表解毒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保持病室清潔 舒適 安靜 溫濕度適宜 光線柔和 避免吹風受寒和強光刺激眼睛 觀察體溫 脈搏 神志 咳嗽 哭聲 出汗情況及麻疹透發(fā)順序 分布 色澤等變化 保持口腔 眼 鼻清潔 每天進行口腔護理2 3次 目赤眵多者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 再滴眼藥水 每日2 3次 2 飲食調護 宜清淡 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的營養(yǎng)食物 3 情志護理 患兒高熱 煩躁 皮膚瘙癢 且易出現(xiàn)驚恐 緊張 醫(yī)護人員及家屬要精心照料患兒 安排好患兒的起居 生活 消除其緊張情緒 配合治療 4 藥物方法 新鮮芫荽30g 煎水代茶 或用溫熱芫荽湯擦洗頭面部 手足 胸腹 適用于麻疹初起 疹出不透 煩躁不安者 或用蘆根1把 煎水服 適用于麻疹初期心煩口渴者 或用西河柳1把 煎水代茶 適用于麻疹初起不透 二 出疹期1 主癥從出疹至透發(fā)完畢 約三天 證見壯熱煩渴 咳嗽 目赤 乏力 疹點始見于耳后發(fā)際 漸及全身 疹色由鮮紅而暗紅 稍微隆起 捫之礙手 舌紅絳 苔黃厚少津 脈洪數(shù)或細數(shù) 指紋紫滯 2 調護原則辛涼透表 清熱解毒 佐以涼血活血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保持病室清潔 舒適 安靜 溫濕度適宜 光線柔和 避免吹風受寒和強光刺激眼睛 保持口腔 眼 鼻清潔 每天進行口腔護理2 3次 目赤眵多者 先用生理鹽水清洗 再滴眼藥水 每日2 3次 應根據(jù)麻疹是否順序透發(fā) 疹色是否正常 麻疹出齊后體溫是否逐漸降低 咳嗽是否減輕 呼吸是否平順等來判斷麻疹的順逆 2 飲食調護 宜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注意補充水分 可用白茅根60g煎水代茶 亦可用果汁 甘蔗汁加開水稀釋飲用 3 情志護理 參見疹前期 4 藥物方法 芫荽30g煎水代茶飲 或用金銀花6g 連翹6g 菊花6g 煎水服 適用于疹出不齊 或用溫水擦浴方法降溫 三 疹收期1 主癥從皮疹透齊至收疹完畢 約三天左右 疹點由出疹順序部位依次隱沒 癥狀逐漸減輕 發(fā)熱漸退 可有咳嗽 低熱 納差等 舌紅少津 苔少或無 脈細 指紋淡紫 2 調護原則養(yǎng)陰清熱 生津和胃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注意病室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溫 濕度適宜 患兒邪去正虛 要避免吹風受涼 病后脾胃虛弱 應注意健脾益胃及飲食調理 患兒皮膚上有糠狀脫屑 應避免搔抓 2 飲食調護 逐漸加強飲食調養(yǎng) 可給予牛奶 雞蛋 豬肝 瘦肉及蔬菜 水果等營養(yǎng)品 也可服用綠豆湯 3 藥物方法 可用黃連解毒湯以清胃 泄熱 解毒 四 麻疹逆證1 主癥高熱 煩渴 咳嗽加劇 氣喘鼻煽 疹色紫暗 出血疹 壓之不退 或有神昏譫語 驚風抽搐 小便短赤 腹脹便秘 唇焦舌燥 舌質絳紅 舌苔黃厚而干 脈沉 細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熱解毒 涼血活血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患兒應臥床休息 病室應安靜 溫濕度適宜 光線應柔和 避免強光刺激眼睛 空氣應新鮮 避免吹風受寒 保持皮膚 口腔 眼 鼻清潔 密切觀察體溫 脈搏 呼吸 血壓 神志 咳嗽 哭聲 出汗情況及麻疹透發(fā)順序 分布 色澤等變化 若出現(xiàn)高熱不退 神昏譫語 驚風抽搐 疹出不暢 疹色紫暗 咳嗽聲嘶 面色蒼白 四肢欠溫等表現(xiàn) 要立即報告醫(yī)師 積極配合搶救治療 供給足夠的水分及易消化的營養(yǎng)食品 可用白茅根60g煎水代茶 2 飲食調護 神昏者 暫禁食 給予靜脈補液 病情緩解后 給予流質飲食 逐漸增加食量 多飲水 也可服用綠豆湯 3 藥物方法 選用安宮牛黃丸 紫雪丹 至寶丹 五 遺尿 3歲以后仍不能自覺控制排尿 或睡眠中小便自遺 醒來方覺的一種病證 腎氣不足 氣化失常 肺氣不宣 制水無權 脾氣虛弱 運化無能 均可產生遺尿 現(xiàn)代醫(yī)學之 遺尿癥 可參本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 一 腎氣不足1 主癥經(jīng)常睡中遺尿 醒后方覺 小便清長 面色蒼白 神疲乏力 畏寒肢冷 反應遲鈍 舌淡苔白 脈細弱 2 調護原則溫腎固攝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注意保暖 尿床后及時更換衣被 保持皮膚清潔衛(wèi)生 睡姿不宜仰臥和俯臥 以側臥為宜 被蓋不要過緊 雙腳不宜過溫或受壓 睡前盡量排空膀胱 少食有利尿作用的飲料和食品 訓練定時排尿 逐漸建立良性的排尿條件反射 盡量尋找引起遺尿的原因 采取對因施護 2 飲食調護 選用雀兒藥粥 先把菟絲子 覆盆子 枸杞子各10g 一同放入沙鍋內煎取藥汁 去掉藥渣 再將麻雀兩只去毛及腸雜 洗凈用酒炒 然后與粳米 藥汁加適量水一并煮粥 欲熟時加入鹽 蔥白 生姜 煮成稀飯粥服食 冬季食用為最好 3 5天為1療程 3 情志護理 患兒經(jīng)常遺尿 情緒低落 或悲觀 驚恐 緊張 醫(yī)護人員及家長不要責怪患兒 要耐心開導 消除患兒驚恐 緊張情緒 以減輕精神負擔 積極配合治療 4 藥物方法 選用縮泉丸或金匱腎氣丸 或用桑螵蛸3g 炒焦研末 加紅糖少許 每日下午用溫開水調服 連服3天 或黑胡椒適量 風濕膏1張 每晚睡前將適量黑胡椒放臍窩中 以填滿為度 用風濕膏貼好壓緊 24小時后去掉或更換 7次為1療程 5 針灸方法 關元 氣海 三陰交 陰陵泉 足三里 腎俞等 每次選2 3穴 亦可用艾炷直接灸關元 三陰交 神門等穴 或選神闕 關元等穴拔罐 留罐3 5分鐘 每日或隔日1次 6 推拿方法 主要采用捏脊方法 患兒俯臥 從長強穴起 沿脊兩側雙手捏提皮膚 逐漸向上移至大椎 3次捏提1下 共7遍 推拿法 仰臥 兩手拇指分別從臍部沿腹白線直推到恥骨聯(lián)合 推3 5分鐘 隨后在臍下即兩髂前上棘間連線中點處 用兩手拇指向左右推3 5分鐘 耳穴按摩腎 膀胱皮質下 枕 耳尖 外生殖器 交感等 每日早晚各1次 每次20分鐘 4周為1療程 二 肺脾氣虛1 主癥睡中遺尿 白天尿頻 經(jīng)常感冒 咳嗽痰喘屢作 氣短自汗 面白少華 四肢無力 食欲不振 大便溏泄 舌淡苔白 脈細弱 2 調護原則補益肺脾 固攝小便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參見腎氣不足證護理 2 飲食調護 選用金櫻子粥 先煎金櫻子15g 取濃汁去渣 入芡實10g同粳米30g煮粥 粥成后加白糖調味 分2次服 亦可用狗肉黑豆湯 將狗肉切成小塊 與黑豆加水燉至豆爛肉熟 將桑螵蛸 益智仁煎水取汁 加入湯中 以鹽 生姜調味 分2次食用 3 情志護理 精神刺激 驚嚇 過度勞累 興奮 或受體罰 責罵等可造成神經(jīng) 精神穩(wěn)定功能失調 引起遺尿 因此 對患兒態(tài)度要和藹 語言要親切 努力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鼓勵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4 藥物方法 選用縮泉丸 亦可用桑螵蛸3g 山藥5g 炒焦研末 加紅糖少許 每日下午用溫開水調服 或用炙黃芪 黑胡椒 蔥白各5g 炒山藥10g 研末調成糊狀 敷貼于臍部 用膠布固定 每周2次 10次為1療程 5 針灸方法 取穴脾俞 胃俞 關元 足三里 氣海 三陰交 陰陵泉等 每次2 3穴 6歲以下兒童用迅速淺刺法 不留針 6歲以上兒童用補法 或用艾炷直接灸法 或選神闕 關元拔罐 留罐3 5分鐘 6 推拿方法 同腎氣不足 三 肝經(jīng)濕熱1 主癥睡中遺尿 小便黃而量少 性情急躁 夜夢紛紜 或夜間磨牙 口渴欲飲 面赤唇紅 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肝泄熱 緩急止遺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參見腎氣不足證 2 飲食調護 選用蒲公英粥 取干蒲公英30g或新鮮蒲公英60g 洗凈切碎 去渣取藥汁 入粳米同煮為稀粥 每日分2次服食 也可選車前苡仁燉豬膀胱 豬膀胱一個 車前子10g紗布包 薏苡仁15g 并加生姜 花椒 鹽適量放入豬膀胱中 兩端用線扎緊 加水燉至爛熟 去車前 分2 3次服 3 藥物方法 選用知柏地黃丸 4 針灸方法 取穴太沖 行間 肝俞 懸鐘 三陰交 陽陵泉等 每次選2 3穴 6歲以下兒童用迅速淺刺 不留針 6歲以上兒童用瀉法 六 泄瀉 指排便次數(shù)增多 糞便稀薄或呈水樣 感受寒 暑 濕邪 飲食不當 損傷脾胃 或脾胃虛弱 脾腎陽虛 均易引起泄瀉 現(xiàn)代醫(yī)學中的急慢性腸炎 腸結核 消化不良等疾病 可參照本病證辨證施護 辨證施護 一 寒濕 風寒 瀉1 主癥起病急驟 泄瀉稀薄或呈水瀉 臭氣不甚 腹痛腸鳴 可伴有惡寒發(fā)熱 鼻塞頭痛 苔薄白或白膩 脈濡緩 2 調護原則解表散寒 芳香化濕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注意腹部保暖 避風寒 中藥宜溫服 2 飲食調護 宜溫服流質 半流質飲食 亦可用生姜粥 生姜紅糖湯或生姜當歸羊肉湯以溫中散寒 忌食生冷瓜果 葷腥 油膩食物 3 藥物方法 吳茱萸30g 丁香2g 胡椒30粒研末 用陳醋或植物油制成糊狀 敷于臍部 外用紗布固定 每日換藥1次 4 針灸方法 以長強 足三里 天樞為主穴 嘔吐加內關 發(fā)熱加曲池 亦可用小劑量藥物在上述穴位注射 選用足外踝最高點 直下赤白肉交界處 以艾條溫灸兩側 各10 15分鐘 每日2 3次 5 拔罐法 取雙側大腸俞拔罐 每次5 10分鐘 每日拔1次 二 濕熱 暑濕 瀉1 主癥腹痛腹瀉 瀉下急迫 或瀉而不爽 糞質黃褐色 有臭味 煩熱口渴 肛門灼熱 肢體倦怠 食欲不振 小便短黃 苔黃厚膩 脈滑數(shù) 2 調護原則清熱利濕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密切觀察患兒體溫 腹痛等情況和大便的次數(shù) 色 質 量氣味變化 正確評估患兒脫水情況 2 飲食調護 以素流質 素半流質為宜 鼓勵多飲糖鹽水 山楂 橘子水 或用扁豆粥 茯苓粥 薏苡仁粥等以清利濕熱 忌食葷腥 油膩食物 3 藥物方法 葛根5g 黃連5g 黃芩10g 馬齒莧30g 木香6g 濃煎成100ml 每次10 30ml灌腸 每日2次 4 針灸方法 針刺長強 足三里 天樞 曲池 內關等 亦可用小劑量藥物穴位注射 5 拔罐法 取雙側大腸俞拔罐 每次5 10分鐘 每日拔1次 三 傷食瀉1 主癥脘腹脹滿 陣陣作痛 痛則欲瀉 瀉后痛減 大便臭如敗卵 伴有不消化食物 腸鳴 噯腐酸臭 納呆或嘔吐 夜臥不安 苔厚膩或垢濁 脈滑 2 調護原則消食導滯 3 調護方法 1 生活護理 合理安排患兒飲食 提倡正確母乳喂養(yǎng) 2 飲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安徽省銅陵五中化學高二下期末經(jīng)典試題含解析
- 濟寧一中2025年4月期中考試高二語文試題
- 河南省周口市項城市官會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地理試卷( 含答案)
- 工程勞動競賽活動方案
- 工作解壓活動方案
- 山東四月景區(qū)活動方案
- 工業(yè)項目質量月活動方案
- 少先隊競聘活動方案
- 小裝修公司宣傳策劃方案
- 巡察工作評比活動方案
- 2024山西航空產業(yè)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JJG 164-2000液體流量標準裝置
- 光伏運維技能大賽考試題庫及答案
- 大學生實習實踐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職業(yè)道德1
- JBT 14346-2023 建筑施工機械與設備 泥水平衡頂管機 (正式版)
- XXXX造價管理精講講義第五章工程項目投融資
- 李辛演講-現(xiàn)代人的壓力與管理
- 2024屆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物理八下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激光先進制造技術 課件 第3章 激光熔覆技術
- 醫(yī)院與商會合作協(xié)議
- 爭分奪秒備戰(zhàn)期末主題的學習班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