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人員(見證取樣類)崗位考試(考核)大綱.docx_第1頁
檢測人員(見證取樣類)崗位考試(考核)大綱.docx_第2頁
檢測人員(見證取樣類)崗位考試(考核)大綱.docx_第3頁
檢測人員(見證取樣類)崗位考試(考核)大綱.docx_第4頁
檢測人員(見證取樣類)崗位考試(考核)大綱.docx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件2:檢測人員(見證取樣類)崗位考試(考核)大綱1011-1混凝土、砂漿性能1-1.1混凝土力學性能及耐久性1-1.1.1考核參數(shù) 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抗?jié)B性能1-1.1.2理論知識要求1-1.1.2.1熟悉(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02(2)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20091-1.1.2.2掌握(1)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樣、試件制作及養(yǎng)護要求(2)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計算;(3)抗折強度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計算;(4)混凝土抗水滲透性能(逐級加壓法)試驗方法及抗?jié)B等級的計算。1-1.1.3操作考核要求1-1.1.3.1應知(1)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用儀器準備;(2)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試樣的處理;(3)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用儀器的操作及讀數(shù);(4)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原始記錄表填寫1-1.1.3.2應會(1)抗壓強度試驗;(2)抗折強度試驗;(3)混凝土抗水滲透試驗。1-1.2砂漿力學性能1-1.2.1考核參數(shù) 抗壓強度1-1.2.2理論知識要求1-1.2.2.1熟悉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 70-20091-1.2.2.2掌握(1)砂漿拌合物的取樣、試件制作及養(yǎng)護要求;(2)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計算;1-1.2.3操作考核要求1-1.2.3.1應會 (1)砂漿抗壓強度試驗儀器準備;(2)砂漿抗壓強度試驗試樣處理;(3)砂漿抗壓強度試驗機的操作及讀數(shù); (4)試驗記錄表填寫;1-1.2.3.2應知砂漿抗壓強度試驗;1-2鋼材性能1-2.1考核參數(shù) 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斷后伸長率、最大拉力下總伸長率、彎曲性能、重量偏差、殘余變形。1-2.2理論知識要求1-2.2.1熟悉 (1)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1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 1499.1-2008; (2)鋼筋混凝土用鋼 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2-2007; (3)碳素結構鋼GB/T 700-2006;(4)金屬材料 拉伸試驗 第1部分:室溫試驗方法GB/T228.1-2010; (5)金屬材料 彎曲試驗方法GB/T 232-2010; (6)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 18-2012; (7)鋼筋焊接接頭試驗方法標準JGJ/T 27-2014; (8)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guī)程JGJ 107-2010; (9)鋼材力學性能及彎曲性能試驗用術語、符號、單位; (10)屈服強度、抗拉強度、斷后伸長率、最大拉力下總伸長率、彎曲性能、重量偏差等試驗的原理; (11)鋼材力學性能、彎曲性能試驗的抽樣、復驗規(guī)定。1-2.2.2掌握 (1)鋼材力學性能、重量偏差等試驗數(shù)據(jù)的計算及數(shù)值修約規(guī)定; (2)各類鋼材試驗結果的判定; (3)各類鋼材含焊件及連接件試驗結果的判定。1-2.3操作考核要求1-2.3.1熟悉 (1)萬能試驗機、標距儀的操作規(guī)程; (2)對萬能試驗機、量具、衡器的量程及精度的要求; (3)不同試驗項目樣品的要求; (4)鋼材原始標距的確定; (5)斷后標距的測量方法,V、Y點的確定原則及測量方法; (6)拉伸試驗中試驗速度的控制; (7)鋼筋上屈服、下屈服的確定方法。1-2.3.2掌握 (1)拉伸性能的試驗步驟; (2)彎曲性能的試驗步驟; (3)重量偏差的試驗步驟; (4)殘余變形的試驗步驟。1-3磚、砌塊的物理力學性能1-3.1考核參數(shù)抗壓強度、塊體密度、空心率1-3.2理論知識要求1-3.2.1熟悉 (1)燒結普通磚GB 5101-2003(2)燒結多孔磚和多孔砌塊GB 13544-2011 (3)燒結空心磚和空心砌塊GB 13545-2014 (4)混凝土砌塊和磚試驗方法GB/T 4111-2013 (5)普通混凝土小型砌塊GB/T 8239-2014 (6)砌墻磚試驗方法GB/T 2542-20121-3.2.2掌握 不同品種墻體材料試驗結果的計算和判定依據(jù)。1-3.3操作考核要求1-3.3.1熟悉 (1)壓力機的操作規(guī)程; (2)對壓力機的量程及精度的要求; (3)各種試驗所需樣品數(shù)量和制備方法;1-3.3.2掌握 (1)抗壓強度試驗步驟; (2)塊體密度試驗步驟; (3)空心率試驗步驟。1022-1水泥物理力學性能2-1.1考核參數(shù)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膠砂流動度、強度。2-1.2理論知識要求 2-1.2.1熟悉(1)通用硅酸鹽水泥GB 175-2007;(2)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檢驗方法GB/T 1346-2011;(3)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GB/T 2419-2005(4)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GB/T 17671-1999(5)水泥取樣方法GB/T 1257320082-1.2.2掌握(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凝結時間、安定性的計算及評定方法;(2)水泥膠砂強度的計算及評定方法。2-1.3操作考核要求2-1.3.1熟悉 (1)水泥膠砂攪拌機、凈漿攪拌機、振實臺、維卡儀、膠砂流動度測定儀、雷氏夾膨脹測定儀、安定性沸煮箱等儀器設備的操作規(guī)程;(2)水泥試驗室和養(yǎng)護箱的溫、濕度要求,養(yǎng)護池水溫要求及試件存放要求;(3)水泥凝結時間的測定要求;(4)水泥安定性的的測定要求;(5)膠砂試件拆模及破型時間要求;(6)水泥抗折強度、抗壓強度加荷速度要求。2-1.3.2掌握(1)水泥標準稠度用水量測定步驟標準法; (2)水泥凝結時間的試驗步驟;(3)水泥安定性的試驗步驟標準法;(4)水泥膠砂流動度的試驗步驟;(5)水泥膠砂強度的試驗步驟。2-2砂石常規(guī)2-2.1砂常規(guī)2-2.1.1考核參數(shù) 篩分析(顆粒級配)、表觀密度、含泥量、泥塊含量、堆積密度、空隙率、氯化物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及MB值2-2.1.2理論知識要求2-2.1.2.1熟悉 (1)建設用砂GB/T14684-2011 (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 52-2006 (3)砂的分類、分級、顆粒級配區(qū)的劃分; (4)篩分析(顆粒級配)、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塊含量、氯化物含量、人工砂石粉含量及亞甲藍MB值試驗方法; (5)砂的取樣方法。2-2.1.2.2掌握 各項試驗的要求試驗次數(shù)、計算方法及結果判定方法。2-2.1.3操作考核要求2-2.1.3.1熟悉 (1)各項試驗對所用儀器設備的量程及精度要求; (2)各項試驗的樣品數(shù)量及制備方法; (3)各項試驗的檢測程序及試驗要求。2-2.1.3.2掌握 (1)篩分析試驗的試驗步驟; (2)表觀密度試驗的試驗步驟; (3)堆積密度試驗的試驗步驟; (4)含泥量試驗的試驗步驟; (5)泥塊含量試驗的試驗步驟; (6)人工砂石粉含量試驗的試驗步驟; (7)亞甲藍MB值及快速試驗的步驟;(8)氯化物含量試驗的步驟。2-2.2石常規(guī)2-2.2.1考核參數(shù) 篩分析(顆粒級配)、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塊含量、針片狀顆粒含量、壓碎指標值。2-2.2.2 理論知識要求2-2.2.2.1熟悉 (1)建設用卵石、碎石GB/T14685-2011 (2)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準JGJ 52-2006 (3)石的分類、分級、顆粒級配區(qū)的劃分; (4)篩分析(顆粒級配)、表觀密度、堆積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塊含量、針片狀顆粒含量、壓碎指標值試驗方法;(5)石的取樣方法。2-2.2.2.2掌握 各項試驗的要求試驗次數(shù)、計算方法及結果判定方法。2-2.2.3操作考核要求2-2.2.3.1熟悉 (1)各項試驗對所用儀器設備的量程及精度要求; (2)各項試驗的樣品數(shù)量及制備方法; (3)各項試驗的檢測程序及試驗要求。2-2.2.3.2掌握 (1)篩分析試驗的試驗步驟; (2)表觀密度試驗的試驗步驟; (3)堆積密度試驗的試驗步驟; (4)含泥量試驗的試驗步驟; (5)泥塊含量試驗的試驗步驟; (6)針片狀顆粒含量試驗的試驗步驟; (7)壓碎指標值試驗的步驟。2-3 混凝土摻合料2-3.1考核參數(shù)混凝土礦物摻合料的技術標準、檢測標準。2-3.2理論知識要求2-3.2.1熟悉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爐礦渣粉GB/T18046-2008水泥細度檢驗方法篩析法GB/T1345-2005水泥化學分析方法GB/T176-2008水泥比表面積測定方法 勃氏法GB/T8074-2008水泥膠砂流動度測定方法 GB/T2419-2005水泥膠砂強度檢驗方法(ISO法)GB/T 176711999 混凝土礦物摻料的種類、用途和技術指標。2-3.2.2掌握 (1)各檢測參數(shù)試驗所需各類材料及技術要求;(2)各檢測參數(shù)試驗用材料用量及試驗環(huán)境條件要求;(3)各檢測參數(shù)的檢測方法、原理;(4)各檢測參數(shù)的計算方法、取值要求。2-3.3操作考核要求2-3.3.1熟悉(1)檢測所需儀器設備的準備; (2)試驗用材料及樣品的處理; (3)儀器操作及讀數(shù)(流動度測定儀、雷氏夾、安定性測定儀、抗壓抗折強度試驗機、負壓篩、李氏瓶、比表面積測定儀、滴定管、萬分天平); (4)試驗原始記錄表填寫。2-3.3.2掌握(1)細度的試驗步驟; (2)密度及比表面積的試驗步驟; (3)三氧化硫的試驗步驟; (4)游離氧化鈣含量試驗(乙二醇法)的試驗步驟。1033-1混凝土、砂漿性能3-1.1混凝土配合比3-1.1.1考核參數(shù) 混凝土配制強度的確定、混凝土配合比計算、混凝土配合比試配方法、混凝土配合比的調整與確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觀密度)的試驗方法及計算方法。3-1.1.2理論知識要求3-1.1.2.1熟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0-20023-1.1.2.2掌握 (1)混凝土配制強度的計算方法; (2)W/B計算方法; (3)用水量的確定、砂率的確定方法; (4)配合比計算步驟;(5)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及調整確定;(6)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觀密度)的試驗方法及計算方法。3-1.1.3操作考核要求3-1.1.3.1應會(1)混凝土配合比試拌用儀器準備;(2)混凝土配合比試拌用原材料的準備;(3)儀器操作及讀數(shù)(稱量設備、攪拌機、坍落度儀、振動臺、容重筒);(4)試驗原始記錄表填寫3-1.1.3.2應知按給定混凝土配合比試拌測定坍落度、表觀密度試驗、成型強度試件3-1.2混凝土力學性能及耐久性3-1.2.1考核參數(shù) 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抗?jié)B性能3-1.2.2理論知識要求3-1.2.2.1熟悉(1)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1-2002(2)普通混凝土長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50082-20093-1.2.2.2應知(1)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樣、試件制作及養(yǎng)護要求(2)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計算;(3)抗折強度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計算;(4)混凝土抗水滲透性能(逐級加壓法)試驗方法及抗?jié)B等級的計算。3-1.2.3操作考核要求3-1.2.3.1應會(1)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用儀器準備;(2)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試樣的處理;(3)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用儀器的操作及讀數(shù);(4)抗壓、抗折、抗水滲透試驗原始記錄表填寫3-1.2.3.2掌握(1)抗壓強度試驗;(2)抗折強度試驗;(3)混凝土抗水滲透試驗。3-2.3砂漿配合比3-2.3.1考核參數(shù) 砂漿試配強度的確定、水泥用量的計算、石灰膏用量的計算、砂用量的計算、用水量的確定、配合比試配方法、配合比的調整與確定、砂漿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觀密度、保水率)試驗方法及計算方法。3-2.3.2理論知識要求3-2.3.2.1熟悉 (1)砌筑砂漿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T 98-2010 (2)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 70-20093-2.3.2.2應知(1)砂漿試配強度的計算方法;(2)水泥用量、石灰膏用量、砂用量、用水量的確定方法;(3)配合比計算步驟;(4)混凝土配合比的試配及調整確定;(5)砂漿拌合物性能(稠度、表觀密度、保水率)試驗方法及計算方法。3-2.3.3操作考核要求3-2.3.3.1應會(1)砂漿配合比試拌用儀器準備;(2)砂漿配合比試拌用原材料的準備;(3)儀器操作及讀數(shù)(稱量設備、攪拌機、容重筒、稠度儀(含標定方法);(4)試驗原始記錄表填寫3-2.3.3.2應知按給定砂漿配合比測定稠度、表觀密度、保水率、成型強度試件。3-3砂漿力學性能3-3.1考核參數(shù) 抗壓強度3-3. 2理論知識要求3-3.3熟悉建筑砂漿基本性能試驗方法標準JGJ/T 70-20093-3.4掌握(1)砂漿拌合物的取樣、試件制作及養(yǎng)護要求;(2)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及試驗結果的計算;3-3.5操作考核要求3-3.6應會 (1)砂漿抗壓強度試驗儀器準備;(2)砂漿抗壓強度試驗試樣處理;(3)砂漿抗壓強度試驗機的操作及讀數(shù); (4)試驗記錄表填寫;3-3.7掌握砂漿抗壓強度試驗;3-4 混凝土外加劑3-4.1 考核參數(shù)混凝土外加劑的技術標準、檢測標準。3-4.2 理論知識要求 3-4.3 熟悉混凝土外加劑GB 8076-2008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GB/T 8077-201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5-2011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0-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GB/T 50081-2002 混凝土外加劑的技術要求和技術指標。 取樣方法。3-4.4 應知 (1)各檢測參數(shù)的檢測方法原理;(2)各檢測參數(shù)中公式的計算方法;(3)檢驗結果的評定。3-4.5 操作考核要求3-4.6應會 (1)檢測所需儀器設備的準備; (2)試驗用材料及樣品的處理; (3)儀器操作及讀數(shù)(含氣量測定儀、收縮率測定儀、凝結時間測定儀、泌水筒、酸度計、滴定管、移液管、萬分天平、火焰光度計); (4)試驗原始記錄表填寫3-4.7掌握 (1)外加劑PH值測定步驟; (2)外加劑減水率測定步驟; (3)外加劑收縮率比測定步驟; (4)外加劑含氣量測定步驟;(5)外加劑凝結時間之差測定步驟;(6)外加劑氯離子含量測定步驟1044 瀝青、瀝青混合料4-1 瀝青4-1.1 考核參數(shù)軟化點、針入度、延度、薄膜烘箱試驗、蒸發(fā)損失。4-1.2 理論知識要求4-1.3 熟悉建筑石油瀝青GB/T 4941998;瀝青軟化點測定法(環(huán)球法)GB/T 45071999;瀝青針入度測定法GB/T 45091998;瀝青延度測定法GB/T 45081999;石油瀝青溶解度測定法GB 71482008;石油瀝青薄膜烘箱試驗法GB/T 53042001;石油產(chǎn)品閃點與燃點測定法(開口杯法)GB 2671988;石油瀝青脆點測定法(弗拉斯法)GB 45102006;石油瀝青蒸發(fā)損失測定法GB 79642008;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 E202011;防水瀝青與防水卷材術語GB/T 183782001。石油瀝青技術指標的基本概念及防水瀝青術語。建筑石油瀝青、道路石油瀝青技術指標;石油瀝青取樣方法。4-1.4掌握 (1)根據(jù)品種及設計要求選取適當?shù)脑囼灧椒ǎ?(2)石油瀝青針入度、延度、軟化點檢測方法; (3)薄膜烘箱試驗、蒸發(fā)損失檢測方法;(4)針入度測定法的適用范圍以及針入度、延度、軟化點的數(shù)據(jù)處理及結果評定;4-1.5操作考核要求4-1.6 熟悉 (1)檢測儀器設備(針入度儀、延度儀、瀝青軟化點試驗儀)的性能、適用范圍及一般要求; (2)儀器設備校準方面的知識; (3)檢測環(huán)境要求; (4)各種試樣制作、冷卻及定溫要求。 (5)檢測程序及試驗要求;4-1.7掌握(1)儀器設備的操作方法。(2)針入度、延度、軟化點的試驗方法;(3)軟化點升溫速度的控制;4-2瀝青混合料4-2.1考核參數(shù) 密度、馬歇爾穩(wěn)定度、浸水馬歇爾穩(wěn)定度、瀝青含量、礦料級配、車轍試驗、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設計。4-2.2理論知識要求4-2.2.1熟悉 (1)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JTG E202011; (2)瀝青路面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0921996; (3)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4)瀝青混合料的種類; (5)各檢測參數(shù)的計算方法; (6)密度試驗方法的適用范圍。(7)瀝青混合料的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計算方法4-2.2.2 掌握 (1)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方法; (2)瀝青含量、礦料級配試驗方法; (3)密度試驗方法。(4)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 (5)瀝青混合料的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計算4-2.3 操作考核要求4-2.3.1 熟悉 (1)靜水力學天平、馬歇爾穩(wěn)定度儀、抽提儀的性能; (2)礦料級配試驗用篩孔徑及排列順序。 (3)靜水力學天平、馬歇爾穩(wěn)定度儀、抽提儀、馬歇爾擊實儀的操作方法;(4)瀝青混合料最佳瀝青用量的計算(5)瀝青混合料的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計算4-2.3.2 掌握 (1)密度試驗方法; (2)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方法; (3)瀝青含量試驗方法;(4)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件的成型方法;(5)瀝青混合料配合比設計。(6)瀝青混合料的礦質混合料配合比設計1055 土工及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類材料5-1 考核參數(shù) 含水率、密度、壓實度、擊實次數(shù)、液塑限、承載比(CBR)、彎沉、水泥穩(wěn)定碎石材料組成及配合比、無側限抗壓強度、水泥或石灰劑量。5-2 理論知識要求5-2.1 熟悉土工試驗方法標準GB/T 501231999含水率的試驗方法。公路土工試驗規(guī)程JTG E402007灌砂法進行現(xiàn)場壓實度試驗檢測方法。擊實試驗方法。液塑限試驗方法承載比(CBR)試驗方法公路路基路面現(xiàn)場測試規(guī)程JTG E602008路基頂面彎沉值的檢測方法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試驗規(guī)程JTG E512009水泥穩(wěn)定碎石材料組成及配合比設計方法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方法水泥或石灰劑量測定方法5-2.2 掌握 (1)密度壓實度中環(huán)刀法、灌砂法的試驗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2)擊實的試驗方法。(3)土的液塑限試驗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4)土的承載比(CBR)試驗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5)路基路面彎沉的檢測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6)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7)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灰劑量測定方法和數(shù)據(jù)處理5-3 操作考核要求5-3.1 熟悉 (1)擊實儀的性能和使用方法;(2)擊實試驗中干、濕法樣品的制備; (3)含水率試驗取樣要求。(4)土的液塑限試驗方法和要求(5)土的承載比(CBR)試驗方法和要求(6)彎沉的檢測方法和要求(7)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方法和要求(8)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灰劑量測定方法和要求5-3.2 掌握 (1)用灌砂法進行現(xiàn)場壓實度試驗檢測; (2)擊實試驗。(3)土的液塑限試驗(4)土的承載比(CBR)試驗(5)彎沉的檢測(6)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無側限抗壓強度試驗(7)無機結合料穩(wěn)定材料灰劑量測定1066防水材料6-1改性瀝青防水材料6-1.1考核參數(shù) 拉伸性能、耐熱性、低溫柔性、不透水性6-1.2理論知識要求6-1.2.1熟悉 GB 18242-2008彈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 GB 18243-2008塑性體改性瀝青防水卷材GB 23441-2008自粘聚合物改性瀝青防水卷材GB/T 328.8-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8部分:瀝青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 GB/T 328.9-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 GB/T 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10部分:瀝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 GB/T 328.11-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11部分:瀝青防水卷材 耐熱性 GB/T 328.14-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14部分:瀝青防水卷材 低溫柔性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的檢測參數(shù)、技術指標6-1.2.2掌握改性瀝青防水卷材的抽樣方法、樣品調節(jié)、檢測條件及步驟、結果計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6-1.3操作考核要求6-1.3.1熟悉(1)檢測設備的要求、性能和適用范圍;(2)儀器設備的操作及讀數(shù);(3)試樣處理;(4)檢測記錄表的填寫。6-1.3.2掌握 (1)拉伸性能試驗; (2)低溫柔性試驗; (3)不透水性試驗; (4) 耐熱性的試驗步驟。6-2高分子防水卷(片)材6-2.1考核參數(shù) 拉伸性能、低溫彎折性、不透水性6-2.2理論知識要求6-2.2.1熟悉GB 18173.1-2012高分子防水材料 第1部分:片材GB/T 528-2009硫化橡膠或熱塑性橡膠 拉伸應力 應變性能的測定 GB/T 328.9-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9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拉伸性能 GB/T 328.10-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10部分:瀝青和高分子防水卷材 不透水性 GB/T 328.15-2007建筑防水卷材試驗方法 第15部分:高分子防水卷材 低溫彎折性 高分子防水卷(片)材的檢測參數(shù)、技術指標6-2.2.2掌握高分子防水卷(片)材的抽樣方法、樣品調節(jié)、檢測條件及步驟、結果計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6-2.3操作考核要求6-2.3.1熟悉(1)檢測設備的要求、性能和適用范圍;(2)儀器設備的操作及讀數(shù);(3)試樣處理;(4)檢測記錄表的填寫。6-2.3.2掌握(1)拉伸性能試驗; (2)低溫彎折性試驗; (3)不透水性試驗。6-3 建筑防水涂料6-3.1考核參數(shù) 固體含量、拉伸性能、低溫柔性(或低溫彎折性)、不透水性6-3.2理論知識要求6-3.2.1熟悉GB/T 19250-2013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23445-2009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GB/T 16777-2008建筑防水涂料試驗方法建筑防水涂料的檢測參數(shù)、技術指標6-3.2.2掌握建筑防水涂料的抽樣方法、樣品調節(jié)、檢測條件及步驟、結果計算方法和判定規(guī)則。6-3.3操作考核要求6-3.3.1熟悉(1)檢測設備的要求、性能和適用范圍;(2)儀器設備的操作及讀數(sh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