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蘇教版八年級(下)語文文言文總復習課文翻譯一、馬說譯文世間有了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可是伯樂卻不會經常有。所以即使有了名馬,也只能在馬夫手里屈辱,和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的里面,不把它稱作千里馬。 日行千里的馬,一頓有時能吃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夠日行千里,把它當作普通馬來喂養(yǎng)。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特長也就顯現(xiàn)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驅使它,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又不能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鳴,卻不懂得它的意愿。拿著馬鞭,走到千里馬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是真的沒有千里馬嗎?恐怕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 二、陋室銘譯文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靈驗了。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蘚痕跡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竹簾里。到這里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梢詮椬嗖患友b飾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耳鼓,也沒有官府公文來使身體勞累。南陽有諸葛亮的草茅,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它們雖然都簡陋,但因為居住的人很有名,所以受到人們的景仰。)孔子說:“有什么簡陋呢?”三、活板譯文用雕板印刷書籍,唐朝人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這么做。五代的時候才(用雕板)印刷五經,以后的經典文獻就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宋朝慶歷年間,有個叫畢昇的平民,又發(fā)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銅錢邊緣似的,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一類東西覆蓋好。想要印刷,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便在鐵框內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滿了一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鐵板上的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樣平。如果只印刷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刷幾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極其快速。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板在印刷,那一塊板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已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字模,用來準備同一版內有重復的字。不用時,就用紙條給它們作標志,(按照字的韻部分類)每一個韻部做一個標簽,用木格子把它們貯存起來。遇到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隨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一會兒就能制成功。不用木頭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為木頭的紋理有的疏松有的細密,一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會同藥物粘在一起,(拆版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撣,那些字模就會自已掉下來,一點也不會被藥物弄臟。 畢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們得到,到今天還珍貴地收藏著。四、核舟記譯文明朝有個有特殊技藝的人名字叫王叔遠,他能夠用直徑一寸的細小圓形木頭,雕刻出宮殿、器具、人物,以及鳥獸、樹木、石頭,沒有一件不是依據(jù)木頭原來的樣子模擬那些東西的形狀,各有各的神情姿態(tài)。他曾經贈送給我一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蘇東坡乘船游覽赤壁。 船從頭到尾大約八分多一點,高大約兩粒黍子左右。中間高起而開敞的部分,是船艙,用篛竹葉做成的船篷覆蓋著它。旁邊開著小窗,左右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開窗戶來看,雕刻有花紋的欄桿左右相對。關上窗戶,就看到右邊刻著“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邊刻著“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用石青涂在刻著字的凹處。 船頭坐著三個人,中間戴著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須的人是蘇東坡,佛印在他的右邊,魯直在他的左邊。蘇東坡、黃魯直一起看一幅書畫橫幅。蘇東坡用右手拿著書畫橫幅的右端,用左手輕按魯直的脊背。魯直左手拿著橫幅的末端,右手指著書畫橫幅,好像在說什么話。蘇東坡露出右腳,黃魯直露出左腳,各自略微側著身子,他們的互相靠近的兩個膝蓋,各自隱蔽在書畫橫幅下面的衣褶里面。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開胸襟露出兩乳,抬頭仰望,神態(tài)表情和蘇東坡、黃魯直不相關聯(lián)。佛印平放著右膝,彎曲著右臂支撐在船上,并豎起他的左膝,左臂掛著念珠靠著左膝,念珠簡直可以清清楚楚地數(shù)出來。 船尾橫放著一支船槳。船槳的左右兩邊各有一個船工。在右邊的人梳著椎形的發(fā)髻,仰著臉,左手靠著一根橫木,右手扳著右肢趾頭,好像大聲呼叫的樣子。在左邊的船工右手拿著蒲葵扇,左手摸著爐子,爐子上面有個壺,那個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茶水燒開了沒有的樣子。 那只船的底部稍微平坦,就在它的上面刻上了姓名,文字是“天啟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遠甫刻”,(字跡)細小得像蚊子腳,一勾一畫清清楚楚,它的顏色是黑的。還刻著篆文圖章一枚,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顏色是紅的。 總計一條船上,刻有五個人;刻有窗戶八扇;刻有箬竹葉做的船篷,刻有船槳,刻有爐子;刻有茶壺,刻有書畫橫幅,刻有念珠各一件;對聯(lián)、題名和篆文,刻有文字共三十四個??墒怯嬎闼拈L度還不滿一寸。是挑選又長又窄的桃核雕刻成的。嘻,技藝也真靈巧奇妙啊!五、山市譯文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xiàn)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yè)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并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xiàn))“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xiàn)了)高高的城墻,(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墻,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眼前,數(shù)也數(shù)不過來。忽然刮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shù)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shù)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么區(qū)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六、口技京城里有一個擅長口技的人。正趕上一家大擺筵席請客,在客廳的東北角,安放了一架八尺寬的屏風,表演口技的人坐在屏風后面,里面只有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眾多的賓客相聚而坐。過了一會,只聽得屏風后面醒木一拍,全場立刻肅靜,沒有一個敢高聲說話的。遠遠聽到長長的巷子里傳來了一陣狗叫,隨即就有一個婦人被驚醒,打呵欠,伸懶腰,她的丈夫說著夢話。不久,小兒子醒了,大聲啼哭。丈夫也醒了。婦人撫慰著小兒子,給他喂奶,小兒子含著奶頭啼哭,婦人拍著哼著哄他睡覺。接著大兒子也醒了,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在這時候,婦人用手拍小兒子的聲音,大兒子剛剛醒來說話的聲音,丈夫呵叱大兒子的聲音,同時一齊發(fā)出,各種聲音都摹仿得惟妙惟肖。全場的賓客,沒有一個不伸長脖子,斜眼旁視,微露笑容,暗暗贊嘆,認為好極了。沒有多久,丈夫打起呼嚕,婦人拍孩子的聲音也越來越輕逐漸停止了。隱隱約約聽到有老鼠悉悉索索,盆碗器物傾斜翻倒,婦人在夢中咳嗽的聲音??腿藗兊男那樯晕捤闪诵?,漸漸坐端正了。突然有一個人大喊:“失火啦!”隨即丈夫起來大喊,婦人也起來跟著大喊。兩個孩子齊聲啼哭。一會兒,成千上百的人大喊,成千上百的孩子號哭,成千上百的狗狂叫。里面夾雜著劈里啪啦的房屋倒塌聲,烈火燃燒的爆裂聲,呼呼的風聲,成千上百種聲音一齊響起來;還夾雜著成千上百人的呼救聲,一齊用力拉倒著火房屋的喊叫聲,搶救東西的聲音,潑水滅火的聲音。凡是應該有的聲音,沒有一樣沒有。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只手,一只手有一百個指頭,也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種聲音;即使一個人有一百張嘴,一張嘴有一百條舌頭,也說不清其中的任何一處。在這時候,客人們沒有一個不驚慌失色,離開坐位,捋起袖子,伸出手臂,兩條腿索索發(fā)抖,幾乎想要搶先逃跑了。忽然醒木一拍,各種聲響全部消失。撤去屏風一看,只有一個人、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塊醒木罷了。七、送東陽馬生序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家里窮,沒有辦法買書回來讀,常常向有藏書的人家去借,(借來就)自己動手用筆抄寫,計算著約定的日子(按時)歸還。(有時)天氣非常寒冷,硯池里(的水)結成很硬的冰,手指(凍僵)不能彎曲、伸直,也不放松抄書。抄完,趕快送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大多數(shù)愿意把書借給我,我于是能夠讀到各種各樣的書籍。已經成年,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擔心沒有才學淵博的老師、名人和他們交游,曾經跑到百里之外,捧著經書向當?shù)赜械赖?、有學問的前輩請教。那位前輩道德高,聲望高,學生擠滿了屋子,但人的言辭、臉色并沒有稍微變得委婉、溫和。我站在他的身邊,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彎著身子,側著耳朵,恭恭敬敬地請教;有時受到他的訓斥,(我的)態(tài)度更加恭敬,禮節(jié)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句話辯解;等到他高興了,就又去請教。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還能有所收獲。當我去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嚴寒的冬天寒風凜冽,積雪有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凍裂了(我)還不知道。到了書館,四肢凍得僵硬了不能動彈,服役的人拿熱水來(給我)澆洗,用被子圍著、蓋著(我),很長時間才暖和過來。寄居在旅店里,主人每天只提供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食品味道的享受。和我住在一個旅店里的同學們都穿著繡花的絲綢衣服,戴著用紅纓和寶石裝飾的帽子,腰間掛著白玉制成的環(huán),左邊帶著佩刀,右邊掛著香袋,光彩照人,就像神仙一樣;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一點沒有羨慕的意思。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就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別人了。我求學時的勤奮與艱苦的情況大體就是這樣?,F(xiàn)在在太學里學習的各個學生,朝廷每天有米糧供給,父母每年給(他們)冬夏的衣服,沒有受凍挨餓的擔心;坐在大廈里里面讀書,再沒有奔走的勞累了;有司業(yè)、博士做他們的老師,沒有問題得不到回答,要求得不到滿足的;凡是應該有的書都集中在這里,不必像我那樣動手抄寫,要向別人借來書才看得到。他們的學業(yè)如果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如果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資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專一罷了,哪里是別人的過失呢?東陽縣的馬君則在太學里讀書已經兩年了,同輩的人很稱贊他的賢能。我到京城朝見皇帝,馬生以同鄉(xiāng)晚輩的身份拜見我。寫了一封長信作為見面禮,言辭很流暢、通達。同他議論、分析問題,言語溫和而臉色平和。他自己說少年時在學習上用心很勞苦。這可以說是善于學習的了。他將要回家探望他的父母,因此我講講求學的困難來告訴他。閱讀理解一、馬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1解釋下列加點字詞。(1)才美不外見 同“現(xiàn) ” 顯露 (2)一食或盡粟一石 有時 (3)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4)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受屈辱 2下列加點字詞意思一樣的是( B ) A故雖有名馬 雖有千里之能 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之不能盡其材 C馬之千里者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D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3表示作者觀點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文中揭示千里馬悲慘命運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 翻譯下列句子。(1)且欲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尚且想普通的馬等同也不可能,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驅使它不能按照正確的方法,喂養(yǎng)它不能竭盡它的才能,它叫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5課文說的是馬,其實論的是人,想一想“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指人才,識別人才的人,淹沒人才的人。 表達作者對朝廷淹沒人才的憤慨不滿。 6千里馬只有靠伯樂的慧眼才能被發(fā)現(xiàn)嗎?談談你的看法。 一方面要有千里馬的才能,還要善于抓住機遇,也離不開伯樂的賞識 二、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1將橫線上的內容填好。2解釋下列加點詞。(1)往來無白丁 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2)可以調素琴 不加裝飾的琴 (3)無案牘之勞形 使勞累 (4)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3課文的中心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圍繞中心句從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角度寫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從交往人物不俗的角度寫的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從生活情趣高雅的角度寫的是:“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jié)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4 課文開頭結尾都運用了類比的手法,試分析它們有什么作用。 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主題,通常陋室不陋,結尾以古人自比,暗示陋室不陋 5仿寫開頭填空的一段話。略 三、短文兩篇(一)活版慶歷中有布衣畢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熔,則以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zhí)?,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低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粘污。1 解釋下列加點字。(1) 火燒令堅 使 (2)一板已自布字另外(3) 更互用之接替(4)殊不粘污一點兒也不2同字異義 (1)又為活版 發(fā)明 不以木為之者 刻 (2)持就火煬之靠近 瞬息可就完成 (3)則以紙?zhí)?用標簽標出 每韻為一帖 標簽 3活板的主要特征是:“ 活 ”,(用一個字概括) 課文是按工作程序 順序來介紹的;用“膠泥刻字”而不用木頭刻字的原因是:“文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低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 ”4翻譯: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 有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弊字,立即刻它,用火燒,一會兒就完成了 5文中運用多種說明方法,試說出其中兩種并各舉一例。 如打比方:“薄如錢唇” 列數(shù)字:“ 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 (二)核舟記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中軒敞者為艙,箬蓬覆之 。旁開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保罂獭?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石青糝之。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zhí)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xiàn)右足,魯直現(xiàn)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坦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shù)也。1將文中內容填好。2解釋加點字。(1)高可二黍許 左右 (2)雕欄相望焉 相對(3)神情與蘇黃不屬類似(4)詘右臂支船 同“屈”彎曲3翻譯: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他們的相互靠近的兩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面的衣褶里 4核舟的主題是“大蘇泛赤壁”,選文是如何突出這一主題的,請找出相關句子加以說明。用核舟窗戶上刻是蘇軾的詩句“山高月小,水落石”, “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來暗示的 5蘇黃二人與佛印的神態(tài)有什么不同? 如有所語 矯首昂視 6試分析這兩段選文在作者寫作意圖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都表現(xiàn)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 四、口技遙聞深巷中犬吠,便有婦人驚覺欠伸,其夫囈語。既而兒醒,大啼。夫亦醒。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又一大兒醒,絮絮不止。當是時,婦手拍兒聲,口中嗚聲,兒含乳啼聲,大兒初醒聲,夫叱大兒聲,一時齊發(fā),眾妙畢備。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未幾,夫篌聲起,婦拍兒亦漸拍漸止。微聞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傾側,婦夢中咳嗽。賓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婦亦起大呼。兩兒齊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兒哭,百千犬吠。中間力拉崩倒之聲,火爆聲,呼呼風聲,百千齊作;又夾百千求救聲,曳屋許許聲,搶奪聲,潑水聲。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奮袖出臂,兩股戰(zhàn)戰(zhàn),幾欲先走。1 將文中內容填好。2 解釋下列加點字。(1)便有婦人驚覺欠伸 驚醒 (2)兩股戰(zhàn)戰(zhàn) 大腿 (3)幾欲先走 跑 (4)婦撫兒乳 喂奶 3 選文按 時間設想 順序描寫的三個場面是 驚醒 , 入睡 , 起火 其中正面描寫了表演者表演的內容,側面描寫了 賓客的反應 ,(請用波浪線畫出),其作用是 從側面突出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 。4翻譯:婦撫兒乳,兒含乳啼,婦拍而嗚之。 婦人撫摸小兒給他喂奶,小兒含著乳頭啼哭,婦人拍他輕聲哼唱哄呀入睡 5試分析這三個場面中聲音的特點。 由遠到近,由外到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 五、送東陽馬生序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覽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緼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苦此。今諸生學于太學,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無凍餒之患矣;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無奔走之勞矣;有司業(yè)、博士為之師,未有問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書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其業(yè)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豈他人之過哉?東陽馬生君則在太學已二年,流輩甚稱其賢。余朝京師,生以鄉(xiāng)人子謁余。撰長書以為贄,辭甚暢達。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自謂少時用心于學甚勞。是可謂善學者矣。其將歸見其親也,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1本文是一篇 贈序 ,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內容多為 勉勵 稱許 之辭。2解釋下列加點的詞。(1)手自筆錄 用筆 (2)先達德隆望尊 學術界的前輩 (3)不敢出一言以復 辯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預定買賣合同協(xié)議
- 噸包采購合同協(xié)議
- 商業(yè)合作合同協(xié)議
- 和個人簽訂家政合同協(xié)議
- 正規(guī)租廠房合同協(xié)議
- 毛衣服裝采購合同協(xié)議
- 2025精簡版合同借款協(xié)議全書
- 模特拍攝簽約合同協(xié)議
- 2025寫字樓租賃合同范文模板
- 2025年北京市房屋租賃合同范本下載
- 智能對話模型研究-全面剖析
- 考研英語03-12年真題譯文
- 放射住培結業(yè)考試試題題庫及答案
- 旅游項目開發(fā)可行性報告
- 初中期末家長會模板
- 種植業(yè)統(tǒng)計培訓
- 期中綜合模擬測試卷(含答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
- GB/T 27060-2025合格評定良好實踐指南
- 勞動教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華中師范大學
- (完整版)年產30萬噸甲醇工藝設計畢業(yè)設計
- 雷雨第四幕完整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