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講座 (2).doc_第1頁
專題講座 (2).doc_第2頁
專題講座 (2).doc_第3頁
專題講座 (2).doc_第4頁
專題講座 (2).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講座漢字學與小學識字教學 李鏜(原北京教育學院豐臺分院副院長、特級教師)第一講 古漢字學 古漢字學也叫傳統(tǒng)文字學。它研究的是先秦文字(下限也可到西漢)自身的規(guī)律。世界上許多古文字到現(xiàn)代大多“死”掉了,但漢字一直發(fā)展延續(xù)了下來。作為一個語文教師是要了解必要的古漢字學的知識,這樣在教學中才能隨機把我們悠久的文化傳承給后代。 古漢字學自漢朝至今一直受到國人的重視。漢朝的許慎的說文、自清朝開始的甲骨文的研究等,可以說是古漢字研究的精粹。 從語文教學的角度看,教師要基本了解古漢字字形的演變、造字法、字義的演變和字音的演變等基本知識。 1. 字形的演變 甲骨文是目前確定的最早的漢字,大致在商朝后半期使用的,它刻在龜腹部的甲上(也有少數(shù)刻在牛等動物的骨頭上的),主要用來占卜的。由于骨頭很硬,刻直線比較方便,所以甲骨文的筆畫以直線為多,且比較細。甲骨文里許多字還沒定型,同一個有幾種寫法: 目前發(fā)現(xiàn)的甲骨文大致有四千多字,古文字學家能考據(jù)出意思的有兩千多字。雖然甲骨文是最早的漢字,但到 1899年,人們才發(fā)現(xiàn)它。 金文(鐘鼎文)是商朝銅器上的文字,出現(xiàn)在商朝末葉。金文也叫銘文,從幾十字到幾百字,是記載器具為何而做,怎樣做的。金文有三千多字,文字學家能辨認的有兩千多字。 戰(zhàn)國文字 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代,各路諸侯各自為政,文字也不統(tǒng)一,和金文相比,有簡化的趨勢。戰(zhàn)國文字除了見于銅器上,還在陶器、玉帛、錢幣上出現(xiàn)。 說明:上一行字是說文中的小篆,下一行是秦篆。 小篆 秦始皇統(tǒng)一各國后,命令李斯主持統(tǒng)一文字工作,每個字都制定了標準的寫法。說文解字收了九千多個小篆,對每個字的構(gòu)造和意義都做了解釋。 隸書 漢朝出現(xiàn)的漢隸是從秦隸發(fā)展來的,它簡化了小篆,主要是合并筆畫,將曲筆改為直筆。漢字分為古字和今字。錄化是分界。甲骨文、金文、小篆屬古文字。 隸書、楷書、草書、行書是今字。 隸書向前發(fā)展分為楷書和草書。楷書和隸書相比,結(jié)構(gòu)沒大變化。主要是字形由扁而方,筆畫上,橫和撇的末尾不向上挑,點由長形變圓形。 草書分章草和今草,章草帶隸書的味道,字間是分開的,今草的筆畫和楷書一樣。介于楷書和今草之間的是行書。 2. 造字法 周禮中提到了六書,到了漢朝,有人認為漢字的造字法有六種?,F(xiàn)在,比較統(tǒng)一的說法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 象形文字是從圖畫發(fā)展來的。用描畫實物的方法來造字,就是象形。人、鹿、車、日、月、山等就是象形字。說文九千三百多字中有二三百字是象形字。要注意的是,字義變化了,有的字現(xiàn)在很難看出它是象形字。比如“自”是鼻子的象形,現(xiàn)在當“自己”和“從”講。 指事許慎說“指事者,視而可識,察二見意。”意思是說初看可以識別字形,細看就可以了解意思了。比如上和下、本和刃。 會意 許慎的解釋是“比類合誼,以見指撝?!币馑际前炎值膸讉€部分合起來領會它的意思,了解它指的是什么。比如武、信、采、牧、祭等。 形聲 許慎的解釋是“以事為名,取譬相成?!币馑际怯靡粋€部件表示意思,另一個表示聲音。形聲字由形符(義符)和聲符構(gòu)成。說文中有七千多字是形聲字。形聲字從結(jié)構(gòu)上看有: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左形右聲、右形左聲、上形下聲、下形上聲六種。 轉(zhuǎn)注 轉(zhuǎn)注其實是一種對字的解釋。即用甲字解釋乙字。人們對轉(zhuǎn)注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看法,不過這部影響大局。 假借 許慎說“本無其字,依聲托事。”意思是用一個同聲字來表示一個意思。比如用“然”字表示對、如此,用“亦”表示也,用“莫”表示不要。 綜上所述,漢字的造字法主要是象形、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和假借是用字,而不是造字。指事可以歸為象形和會意。所以可以說造字法是三種。 3. 字義的演變 漢字中少數(shù)是沒有意思的。比如“蝴、璃、徘、尬”。多數(shù)漢字是有意義的,從古到今,字義是有變化的。字義的變化主要有:字義擴大,如江、河、射、臉、購等。字義縮小,如臭、金、寡、禽等。字義轉(zhuǎn)移,如兵、股、木、樹、等。 4. 字音的演變 漢字字音的變化要比字形、字義的變化大。字形從漢朝到現(xiàn)在變化不大,字義雖然變化大,但多數(shù)古義保留在書面語中。詩經(jīng)、唐詩、元曲的押韻有很大變化就說明這點。從音韻學來說,它們分屬上古、中古、近代音系。 小互動輕松片刻1.看視頻脖子僵了,請你活動一下身體,模仿小狗狗洗完澡抖水的動作,請試試!怎樣,身體爽了,心情也爽了吧,感到自己年輕了吧? 2.看看下圖,能說出它們是什么字體嗎? 第二講 現(xiàn)代漢字學 現(xiàn)代漢字學研究的對象是現(xiàn)代漢字的特性和問題,它和古漢字學不同。古漢字學主要研究故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和漢字的演變,現(xiàn)代漢字學是在古漢字學的基礎上以語言學為基礎,結(jié)合心理學、信息學、統(tǒng)計學的邊緣科學。它主要研究現(xiàn)代漢字的字量、字形、構(gòu)字法、字音、字義、字序等。 1. 現(xiàn)代漢字來源 現(xiàn)代漢字大約 75%來自古代而沿用的,如:山、水、天、地、人。 20%的字,是簡化字,如:雞、書、干、鐵、體。 2.7%是新造字,如:氨、氮、琺、甩。 1.3%是借用字,古代有的,己消亡,現(xiàn)在最新用這個字,但音義都不同了,如:她、旮、胺。 2. 通用字、常用字 一個字的使用情況,要考慮四個方面:字的頻度,字的分布(不同類文章),字的構(gòu)字、構(gòu)詞能力(“木”字的構(gòu)字、構(gòu)詞能力是“的”字不能比的),生活中常用的字(“凳、廁”字頻號不高,但生活中常用)。 國家 1988年公布了現(xiàn)代漢語通用字表收字 7000個。通用字表規(guī)定了每個字的規(guī)范字形、筆畫、筆順、筆畫數(shù)、筆畫部件的組合結(jié)構(gòu)。 現(xiàn)代漢語常用字表由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國家教育委員會在 1988年公布,收常用字 2500,次常用字 1000。 常用字覆蓋率表 語料庫 總字數(shù) 總字種 1000 常用字覆蓋率 1500 常用字覆蓋率 2000 常用字覆蓋率 2500 常用字覆蓋率 人教社 350 萬 6432 87 79 93 53 96 45 98 05 國家語委 7000 萬 8290 89 53 94 79 97 29 98 05 人民日報 6000 萬 6970 92 35 96 78 98 55 99 31 3. 漢字效用遞減率 周有光 先生對各種字頻表統(tǒng)計的結(jié)果做了分析歸納,得出漢字出現(xiàn)頻度不均衡的規(guī)律,也叫漢字效用遞減率。這個規(guī)律告訴我們:最高頻 1000字的覆蓋率 大約是 90%,欠缺率 10%,以后每增加 1400字,欠缺率減少 9/10, 只有原來的 1/10。 最常用字 2400-2500個,是小學的識字量,常用字 3800個是九年義務教育的識字量,通用字約 6600以內(nèi)是中學(初中高中)的識字量。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改稿)提供了幾個字表。下邊是 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 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本表是識字寫字教學的基本字表。這些字構(gòu)形簡單,重現(xiàn)率高,其中的大多數(shù)能成為其他字的結(jié)構(gòu)成分。先學這些字,有利于打好識字寫字的基礎,有利于發(fā)展識字寫字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這些字應作為一、二年級教科書中識字寫字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 字表中的 17字附帶部首變體:人 (亻 ),刀 (刂 ),心 (忄 ),水 (氵 ),手 (扌 ),爪 (爫 ),犬(犭),火 (灬 )、玉( ),示 (礻 ),衣 (衤 ),竹( ),肉(月),足 ( ),言 (讠 ),金(钅),食 (饣 )。 (共 300字,按音序排列) 說明: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附在資料中。 4. 現(xiàn)代漢字字形分析 古人的六書說,對分析現(xiàn)代漢字已不完全適用,現(xiàn)代的學者們提出了部件分析法來分析現(xiàn)代漢字。部件分析法有三個要素:筆畫、部件、整字。 ( 1)筆畫 與筆畫相應的知識要點是:筆順、筆畫數(shù)、筆形、筆畫的組合 。 筆順 書寫漢字時下筆的順序教筆順,筆順的規(guī)律是: 先上后下:二、京、高。 先左后右:川、做、撇。 先外后內(nèi):月、同、勻。 先橫后豎:十、千、豐。 先撇后捺:八、人、入。 先中間后兩邊:小、水、辦。 先進去后關門:目、回、國。 筆畫數(shù) 現(xiàn)代漢字(通用字 7000)筆畫 8-12的字占 50%以上。計算筆畫要主要的幾點: a 在左上角相接的,分為兩筆,如:幾、廠、口、日。 b 在左下角相接的,而且是全包圍結(jié)構(gòu)的,分為兩筆,如:四、田、回、團。 非全包圍結(jié)構(gòu)的,為一筆,如:山、區(qū)、臣、兇、喝。 c 在右上角相接的,為一筆,如:刁、句、己、月、馬。 d 在右下角相接的,為兩筆,如:日、自、由、目、雷。 筆形 筆畫的形狀叫筆形。學者統(tǒng)計,漢字共有六種基本筆形(橫、豎、撇、點、捺、提)和二十五種派生筆形。從教學出發(fā)基本筆形可以加上鉤和折。派生筆形如下:橫折(日)、橫撇(又)、橫鉤(穴)、橫折鉤(月)、橫折提(計)、橫折彎(朵)、橫折折(凹)、橫折斜鉤(風)、橫折彎鉤(風)、橫撇彎鉤(隊)、橫折折撇(及)、橫折折折(凸)、橫折折折鉤(乃)、豎提(民)、豎折(山)、豎鉤(?。?、豎彎鉤(己)、豎折撇(專)、豎折折(鼎)、豎折折鉤(馬)、撇點(女)、撇折(公)、斜鉤(我)、彎鉤(家)。 有的筆形出現(xiàn)的位置是有規(guī)律的:平撇只出現(xiàn)部件的正上方(千、禾、兵),斜撇只出現(xiàn)在部件的左上方(修、余、釘),豎撇常出現(xiàn)在部件的左側(cè)(川、風、成)。 筆畫的組合 筆畫間的關系叫筆畫的組合。筆畫組合有四種: 相離:二、三、六、小、刁。 相交:十、丈、力、豐、七。 相接:廠、了、口、弓、己。 相切:上、比、正、刀、作。 ( 2)部件 部件也叫字根,是漢字的基本構(gòu)字單位。部件介于筆畫和整字之間,它大于或等于筆畫,小于等于整字。 大多數(shù)部件是筆畫的組合,如 : 例,由三個部件組成,三個部件是三個筆畫組合。 有的筆畫組合是一個獨體字,這時的部件就等于一個漢字。 部件等于筆畫:“麗和旦、舊和引、禮和亂 ”中的橫、豎、折是筆畫,也是這些字中的部件。 一個部件組成的字是獨體字,兩個以上的部件組成的字是合體字。部件的組合是有層次的。如“撼 ”字 ,第一層是左右結(jié)構(gòu),第二層是上下結(jié)構(gòu),第三層是半包圍結(jié)構(gòu),第四層是上下結(jié)構(gòu)。筆畫組合是相交、相接、相切就不在切分了,為一個部件。 部件的組字能力是不一樣的???、一、草字頭、木、人字旁的組字能力最強。 為了方便,部件該有名稱。成字的部件就用該字的讀音稱呼。如:土( tu)、刀 (dao)。在 300多個不成字的部件中 43個有習慣名稱。如:寶蓋兒、禿寶蓋、豎心兒、單立人、草字頭、走之兒、建字兒、四點底、立刀兒。 和部件名稱相關的是部件的部位名稱。合體字有八個部位名稱:上頭、下底、左旁、右邊、內(nèi)心、外框、中腰、四角。 屬于“頭”的部件,位于上下結(jié)構(gòu)的上部,兩面包圍結(jié)構(gòu)的左上部和右上部。如:八字頭、學字頭、廠子頭、氣字頭。 屬于“底”的部件,位于上下結(jié)構(gòu)的下部,如:心字底、皿字底、兒子底。 屬于“旁”的部件,位于左右結(jié)構(gòu)的左部,如:雙立人、絞絲旁、火字旁。 屬于“邊”的部件,位于左右結(jié)構(gòu)的右部,如:工字邊、方子邊、立刀邊。 屬于“心”的部件,位于全包圍、三面包圍結(jié)構(gòu)的內(nèi)部,如:玉字心、口子心、又字心。 屬于“框”的部件,位于全包圍、三面包圍結(jié)構(gòu)的外部,如:大口框、門子框。 屬于“腰”的部件,位于左中右結(jié)構(gòu)的中間部分,如:禿寶蓋腰、又字腰。 屬于“角”的部件,位于上下結(jié)構(gòu)的四角不部分,如:口字角、月字角。 有了部件和部位的名稱,就可以把字的結(jié)構(gòu)和組成部分說清楚了。如“贏”字是亡字頭,口字腰、左下是月字角,右下是凡字角,中間是貝字腰。 部件組合模式 ,是從整字的角度看第一層部件的結(jié)構(gòu)關系 .這種組合模式分 4大類 :左右、上下、包圍、框架。 .具體為 12小類: 左右結(jié)構(gòu):形把寶貓凱 左中右結(jié)構(gòu):街班辨掰 上下結(jié)構(gòu):是罵類然藥 上中下結(jié)構(gòu):曼愛衰囂 全包圍結(jié)構(gòu):國固回困 上三包圍結(jié)構(gòu):問同用 下三包圍結(jié)構(gòu):兇畫擊 左三包圍結(jié)構(gòu):匣匠臣 上左包圍結(jié)構(gòu):壓病居 上右包圍結(jié)構(gòu):句可氧 下左包圍結(jié)構(gòu):這延勉 框架結(jié)構(gòu):乖爽承噩巫 (3) 漢字構(gòu)字法 構(gòu)字法是指現(xiàn)代漢字構(gòu)字的理據(jù),它關注漢字第一級部件與整字的音義關系。從部件和整字的音義關系來看,構(gòu)成合體字的部件為三類:意符、聲符、記號。和整字意義有關系的部件叫意符,和整字讀音有關系的部件叫聲符,和整字意義、讀音每沒關系的部件叫記號。現(xiàn)代漢字的構(gòu)字法有以下七類: 獨體表意字 由一個意符構(gòu)成,從字形上就可以知道它的意思。如:凹、凸、丫、一、二、三。按六書說,這幾個字都屬指事字。 會意字 一般由兩個意符構(gòu)成,分兩種,有以形會意的字:從、刪、析、相、林、森 以義會意的字:掰、劣、吠、鳴、孬、擤。一些簡化字屬于會意字:寶、淚、滅。 形聲字 由意符和音符構(gòu)成的字,可分兩種,一種是古代的形聲字,如江河 ;一種是現(xiàn)代漢字的形聲字,聲符與讀音相同:疤、懊、苞、荷。有的音符兼表意,如:娶、懈、駟。 意符記號字 由意符和記號構(gòu)成的字。這類字大多是古代的形聲字,由于音符不能準確表音,古代的聲符邊成了記號。如:布、缸、蛇、燈、泉。 音符記號字 由音符和記號構(gòu)成的字。這類字大多是古代的形聲字,由于意符不再表意,古代的形符變成記號。如:球、誅。 獨體記號字 由一個不表意,也不表音的部件構(gòu)成的字。由于字形的變化,古代多數(shù)象形字不在象形了,如:水、山、子、女。有些合體字簡化后變成獨體記號字:樂、龍、門、書、專。 合體記號字 由兩個記號構(gòu)成的字。有的是古代的象形字,現(xiàn)在已不象形了。如:角、龜、馬、魚。有的是古代的形聲字,部件和意、音都沒更新了。如:騙、特、聽、頭。 上述七類,前三類是理據(jù)字,部件和整字的意、音有聯(lián)系。第四、五類是半理據(jù)字。后兩類字是無理據(jù)字。有人計算,現(xiàn)代漢字的理據(jù)度 50%左右。 字形與字義的關系 會意字兩個意符和起來,表示該字的字義:塵、孬、劣、灶。 形聲字和意符記號字中意符和字義的關系有以下級種: 1.意符和字義相同:爸、馥、船、黛。 2.意符表示字義的大類:鯉、銅、榆、愉、跑。 3.意符和字義有明顯的聯(lián)系:刻、渴、莽、鞭。 4.意符和字義有間接的關系:芳、鮮、僻、狡。 現(xiàn)代漢字學的這些知識可以為我們的識字教學提供科學的依據(jù)。 小互動輕松片刻1. 小笑話:開會時的自我介紹第一人說,我是 CEO。第二個人說,我是 CTO。第三個人一激動,脫口說,我是 UFO。 2.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中“僵”有人解釋為 ”僵硬 ”。所有的蟲子死了都是僵硬的。這個解釋對嗎?“僵”的本義是什么呢? 第三講 主要的識字法 教學常見的識字法有:字理識字、部件識字、隨文識字、集中識字、字族識字、韻語識字等。其實它們不在一個層面上。字理識字法對應的是部件識字法,它們是從一個字的學習著眼(微觀),從字形與字義、字音的關系或字形的關系幫助學生掌握這個漢字。換言之是從字的內(nèi)部入手。字形與字義有理據(jù)的適合用字理識字,無理據(jù)的適合用部件識字。隨文識字法對應的是集中識字法。它們是從學習漢字的角度著眼(宏觀),從字與字的關系入手。集中識字是把讀音或字形有關的字構(gòu)成一組字來。隨文識字又叫“注音識字,提前閱讀”。集中識字有字族識字法、韻文識字法等。 1 字理識字 1992 年,賈國均提出:字理識字教學法是依據(jù)漢字的組構(gòu)和演變規(guī)律,從漢字形音義關系入手進行識字教學的方法。博采眾家識字流派之長,通過對漢字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等構(gòu)形理據(jù)的分析,來突破字形的難關。 例子: “ 栽 ”字的教學 師:栽樹種花可以綠化、美化環(huán)境,咱們同學中有誰栽過樹、種過花? 生:今年春天,我和爺爺在院子里栽了一棵香椿樹。 師: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是怎么栽的嗎? 生:先用鐵鍬在地上挖一個坑,澆點水,然后把香椿樹苗放進樹坑中央,接著往坑里填土,用腳踩實了,再澆點水。 師:(教師出示“栽”字,學習字音。)請同學們結(jié)合剛才種香椿樹的介紹,分析“栽”的字形。 生:“栽”字上面是“土”,下面的橫要拉長,底下的“木”代表樹,右邊是個斜鉤,撇,點?!霸浴本褪前褬浞N在“土”里。 生:“栽”字左上是個“十”字,左下是個“木”字,右邊是個“戈”字,戈字表示兵器或工具,種樹要用鐵鍬。 生:“栽”字的“土”的下面一橫寫得很長,和“戈”共用了一橫,我是這樣記“栽”的,用鐵鍬把樹(“木”)種在“土”里就是“栽”。 師:同學們能夠結(jié)合“栽”的意思來分析字形,說得既形象又有道理。下面我們分小組用學習“栽”的方法學習裁衣的“裁”字。 生:我們把“戈”字看出裁剪衣服的剪刀,把“栽”字下面的木換成“衣”,就學會裁衣服的“裁”了。 識字教學不僅要讓學生認識字,還要字詞系聯(lián),讓學生用對字。下邊的字理教學就可以幫助學生用對字: 客人到家我說請片段 一、學習“青”: 小朋友你們看,這是哪?(漢字王國)看看誰來迎接我們了?(出示“青” ) 學生拼讀,說一說你怎樣記住它? 讀詞語:青草 青山 青菜 青蘋果 青蛙 通過讀詞語,你感覺到“青”表示的是什么。 今天我們就要去認識“青”字寶寶的一些朋友。 二、學習“清、請、蜻” 它的好朋友就藏在課文中,快讀一讀,把它們?nèi)Τ鰜怼?(出示生字)為什么你們猜這些字是青字寶寶的好朋友? 生:他們不僅長得象,名字也差不多。 讀一讀它們的名字。 生:自讀、小老師領讀。 摘掉拼音帽子你還認識它們嗎? 生:齊讀 再把書讀一讀,記住他們的名字。 生:自讀 學習“請” ( 1)有一個字寶寶很熱情,迫不及待的跑出來和我們打招呼了,看看是誰呀?(請) 客人到家的時候我們說(請進)客人進屋后我們說(請坐),我們給客人沏茶后說(請喝茶),誰能加上動作來表演一下。 (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的?讀句子(青加言字組成請,客人到家我說請。) “言”字和“青”字也是好朋友,他們站到了一起的時候,言字總是讓著青字,變成了“言字旁”為青字騰地,多有趣啊,我們也要向他們一樣互相謙讓。 ( 3)為什么是“言字旁”呢? ( 4)寫“請”字。 2 、學習“清、蜻” 師:青字寶寶帶著兩個好朋友來了,(出示“清、蜻”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讀音一樣)你怎樣區(qū)分他們? 清:(出示清清的河水圖),三點水旁和水有關系,比如“清清的河水”,也表示清澈干凈透亮的意思,你能組詞嗎?(清水、清潔、清晨、清新) 生:自讀(出示課文) 蜻:蟲字旁和昆蟲有關系,而蜻蜓是一種昆蟲。 青:表示顏色(出示青蛙圖) 三、鞏固練習 1 、把字寶寶送回家。 請、清、青、蜻 ( 1) ( )晨,我看見小( )蜓在空中飛來飛去。 ( 2)我( )老師到我家做客。 ( 3)小( )蛙在捉害蟲。 師小結(jié):你們記得這么清楚,那是用什么方法區(qū)別這些字的? 生:我是根據(jù)偏旁來記的。 并不是所有的漢字都適于字理識字,請看下邊的例子 “德”字的教學 師:同學們,生字表中有這樣一個字“德”,請用“德”字組詞語。 生:品德、德行、道德、美德 師:“德”字什么意思? 生:好的品行。 師:德是一個會意字,就是從這個字的字形便可以了解它所表達的意思。我們看看“德”字的字形變化。 出示圖片: 師: 早期甲骨文 (行,四通大道) (直,不曲折,不猶豫), 造字本義 :看清道路的方向,沒有困惑迷誤,大道坦然直行 。 晚期甲骨文 將四通大道 簡化為 。 早期金文 承續(xù)晚期甲骨文字形。晚期金文 加“心” ,突出心胸坦蕩的含義。篆文 基本承續(xù)晚期金文字形, 在“直” 與“心” 之間加一橫。師: 誰能根據(jù)“德”字的構(gòu)成,再說說這個字的意思? 生:行得正,看得正,想得正。 師:了解了“德”字所引會的意思,同學們再想一想,爸爸到底想到了什么?才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四年級下冊中彩那天)板書誠實守信、問心無愧。 點評 :學生學習這個字的問題是容易把右邊部件中的一橫落掉,還容易把右上角部件口字框中的兩豎落掉。教師從字理的角度做分析很牽強。對這個字的字形與字義的關系,古人也語焉不詳。說文的解釋是:德,升也,左形右聲。 2. 部件識字 分析字的結(jié)構(gòu)(筆畫與部件),記住各個位置上的部件、筆畫,比如:“照”字,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是個昭,下邊四點;上邊的昭是左右結(jié)構(gòu),左邊是個日,右邊是個召;召是上下結(jié)構(gòu),上邊是個刀,下邊是個口。這種方法適合現(xiàn)代漢字中的記號字和半記號字?!耙姟焙汀柏悺笔莾蓚€獨體字,低年級的學生很容易寫錯,教學步驟如下: ( 1)老師出示讀音,學生借助讀音讀準這兩個字見( jian)貝( bei)。再讀“看見、見面”和“寶貝、貝殼”兩組詞。 ( 2)老師出示兩個字。對最后一筆:“乚 ”描紅 ,讓學生說說區(qū)別。 第 2個步驟就是部件識字法。 再如教“贏”字,讓學生記住這個字是上中下結(jié)構(gòu),特別是下邊有是個左中右結(jié)構(gòu)。依次是:月、貝、凡。 3. 注音識字 是在掌握漢語拼音工具的前提下,依托拼音,隨文識字。它的好處是在識字量有限的前提下,提前讀寫。學生可以邊讀書邊學字。 4. 字族識字 是以字根字為依托,將由這個字根字做部件的字系聯(lián)起來,成一組字組織學習。并編一篇字族文來學習。 如以 ”皮 ”為字根字(母字)。系聯(lián)“坡、波、破、跛、披、被、玻、婆、菠”,在字族文中學習這一組字。字族文為:有土堆成坡,有水波連波。走路跛一跛,披衣床上坐,被子多暖和。透過玻璃窗,夕陽染山河。外婆來看我,帶來甜蘿卜。 5. 韻語識字 是把最常用的漢字組成常用詞,再編一篇有故事情節(jié),適合兒童學習的句式整齊的韻文。如課文猴子撿豆(一):猴子騎牛下山啦,提網(wǎng)撿豆喂娃娃,心想趕快裝滿吧,爭取早點背回家?!埃ǘ菏岸姑つ客锿叮先酉碌羧柯?,最后一看連搖頭,樂壞黑兔笑死牛。課文共 28個字,兒童在具體的語境中聯(lián)系生活識字,又因為課文押韻,朗朗上口,便于聯(lián)想和記憶。 為了把識字法說清楚,我們分門別類介紹。其實在教學中不同的識字法應該是隨機融合的。 著名學者、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說: 學習漢字有三個環(huán)節(jié):認字 寫字 用字。 認字是用正確的讀音聯(lián)系學生語言(口語)中已有的意思,看好其輪廓(部件筆畫 )。 寫字是著眼于細節(jié),把筆畫、筆順寫對。 用字則是指掌握形音義間的關系,用字組詞、造句,用好字是一項長期的學習任務,要逐步掌握,終身積累。 小學的識字教學要好上邊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小互動 輕松片刻 1. 用現(xiàn)代漢字學的知識分“楞”字的結(jié)構(gòu)。 2. 在圖書館找尋資料,同一著作的不同文字文本并列,最薄的是什么文字的文本?為什么? 第四講 識字教學疑難解答 一、識字教學中有哪些不當?shù)慕谭ǎ?1. 因形害義 例子:學習 “壯 ”時,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當上將軍的士兵才是真正的壯士。 ”(狼牙山五壯士戰(zhàn)士 壯士) 學習 “妹 ”時, 妹妹是個女孩,她是未來的希望。 學習 “心 ”時, “臥鉤 ”看成一個小鍋,三個點看成是三條小魚,編成的兒歌:一口小鍋,煎了三條小魚,兩條蹦出鍋外,一條留在鍋里。 評析:隨意聯(lián)想,歪批三國,沒有理據(jù),字形的記憶和理解字義無關,破壞了漢字的系統(tǒng)性,對學生用字無幫助。這樣的識字造成了字的形、音、義的分離,不但嚴重違背了科學的漢字知識,而且潛移默化地讓學生感到學問無非就是隨便聯(lián)想。 2 、 重音輕義 例子:資 知 只反復辨別聲母“ Z”和 “zhi ”讀法的不同。 藍 男 只反復辨別聲母“ l”和“ N”讀法的不同。 聲 神 只反復辨別韻母“ zheng”和“ zhen”的不同。 評析: 教學中,許多教師對生字的讀音傾注了大量的氣力,而較少涉及字義。即使涉及字義,也是或隨文解釋,或輕描淡寫,或者蜻蜓點水一帶而過。音、義分離實際上影響了學生對字形的識記。 3. 只求字理,脫離學生的認知 例子:豪 形聲字,從豕高省聲。 辜 形聲字,從辛古聲。辛:古代尖形刑器。 評析:為字理而字理,不和字義的理解或字形的識記相聯(lián)想,一味溯源,把問題復雜化,會使學生產(chǎn)生畏難情緒。 二、多音字有哪些類別? 常用多音字有 400多個,其意義類別為: 1. 某一讀音是嘆詞、象聲詞和用擬聲方式構(gòu)成的詞 (約 15 16個 ) 。 嘀 d 嗒汽車喇叭叫 【嘀里嘟嚕】 狀態(tài)詞。 形容說很快,使人聽不清。 嘀 也作 滴 。 d 【嘀咕】 小聲說,私下里說;猜疑,猶豫。 2. 某一讀音為輕聲讀法 (約 20個 ) 。 慌 hu ng 張驚 huang 表示難以忍受(用作補語,前面加 “得 ”): 累得 悶得 閑得 3. 某一讀音為方言詞 (約 7 8個 )。 坷 k 方土拉 k 坎 4. 某一讀音用于地名、姓名、稱呼、某種用品、行業(yè)詞等等 (約 60個 )。 燕 y n 燕子 y n 周朝國名,今指河北北部:山 娜 n 人名用字 nu 婀裊 5. 某一讀音多用于個別的或有限的詞語 (約 80個 ) 。 艾 i y書懲治:懲自怨自 脈 mi 搏 絡 來龍去 m 含情 6. 文白異讀 (40余 ) 剝 b o (語)皮 b (文)義同 剝( b o) 專用于合成詞或成語: 奪離落蝕削 盤 生吞活 提 d 義同 “提( t)” 用于下列各條:防溜 t 垂手拿著 7. 其余常見多音字 (200余 ) 度 d (共 15個義項) 數(shù)日量長 角 溫極過歡 虛 一再 置之外 du書推測;估計: 猜裁測揣 忖 德量力審時勢以己人 系 j 打結(jié);扣:鞋帶把領扣兒上 x (為一些名詞); 聯(lián)結(jié); 牽掛; 栓,綁; 把人 或東西捆上往上提或往下送。列統(tǒng)體 念關聯(lián) 維心天下。 三、有些錯別字學生總寫錯,通過字理分析能解決嗎? 寫錯的字是指把正確的字多寫少寫了筆畫,或者是部件位置錯了。也就是生造個字。比如“夏天 ”的”“夏”中間少一橫,“武”字多一撇,“碧”字三個部件寫錯位置。糾正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1 、字理分析 武字是個合體字,按古代造字法的會意,由止、戈二字合起來成為 “武 ”字。戈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止在甲骨文中實則為人的腳趾的象形,甲骨文中 “武 ”字的最初表現(xiàn)形式是足戈并立,左邊畫一個足型,而右邊畫一個戈型, 二者組合成其雛形,并以象形取意,即立足持戈,是一種靜態(tài);在此基礎上字體由左右結(jié)構(gòu),變成了上下結(jié)構(gòu),近而形成了止戈豎立的組合,此時最大的變化在于足型被止字所代替,而戈的一撇移到弋字的左上角,其意是持戈而行,處于一種動態(tài)。因為古代是經(jīng)常引起戰(zhàn)亂的,因此武是一種動態(tài)的形成,因而沒有那一撇。 2 、字形分析 以“碧”為例,編個字形說明:小王和小白坐一塊大石頭上。小王有點胖,坐的時候要稍稍側(cè)一下身,所以“王”最后一筆要寫成提。要想讓他們兩個做得都很穩(wěn)當,下邊的“石頭”的“石”第一筆橫要寫的稍長一些。 3 、比較分析 在學完“懶”、“嗽”、“嫩”三個字后,同學們對左邊的偏旁記得很牢,但每個字的右邊卻經(jīng)常寫錯,有的學生總結(jié)出一句順口溜:懶負嗽欠嫩反文,對同學們區(qū)分這三個字很有幫助。 別字是指用錯了字,由于形近、音同音近、義近而用混了。比如“雀”和“鵲”容易用錯。 當學生學了生字“鵲”后便與“雀”難以區(qū)分了。后來通過查字典明白了“雀”是會意字,由“小”和“隹”組成,“隹”是指短尾巴的鳥。如:麻雀、山雀都是短尾巴的小鳥,所以使用“雀”?!谤o”是形聲字,由“昔”和“鳥”組成,單只喜鵲。這樣一分析,學生就記得很清楚,日后運用時也不會出現(xiàn)錯誤了。 四、怎么擴大學生的識字量 ? 擴大識字量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識字。自主:是指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能動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活動,實現(xiàn)自主發(fā)展。自主,強調(diào)學生以學校課內(nèi)學習為主,同時強化課余的選擇性學習,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性學習的機會和空間,強化對實踐的學習。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信息社會里,學生學習的空間越來越寬廣,他們既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又可以完全靠自己努力去選擇的學習。不管哪種學習,學生是主體,這是永恒的。 強調(diào)培育學生學習選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要注意遵循了以下四個原則: 、引導性原則:教師是學生識字意識培養(yǎng)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識字的意識建構(gòu)。不包辦代替。 、激勵性原則:教師善于激勵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主動學習。講究方法和藝術。 、生活化原則:生活是學生識字的資源。教師幫助學生開發(fā)、創(chuàng)造生活資源。 、層次性原則:針對學生不同層次,因材施教,尊重個別差異。 具體操作的方法: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田字格本,每天自己認識一個或兩個字詞,記錄在本上,在每個星期的說話課上,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他們讓學生以自己喜歡的名字給作業(yè)本命名?;顒拥拿Q為“積穗成倉”。目的是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識字的方法和途徑,在點滴積累中認識更多的漢字,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棵棵麥穗就好比一串串漢字。穗,相當于一組漢字;積粒:一天認一個漢字就好比一天拾一棵粒麥子,把漢字聯(lián)系起來就是穗子。日積月累,積少成多,麥穗變糧倉。 每天認識一個字詞,不但要知道這個字詞的讀音,意思是什么,要告訴大家你從哪里學到的,是怎么記的。還有把這個字和學過的字聯(lián)系起來,做比較。在自習課上,教師采用“我來教一教”的方法組織學生互相交流。學生由于是自己認識的,老師又讓他去教同學,積極性很高,也很自豪。 例如,有個學生介紹:“我來教大家認識電視這兩個字,我是從電視報上學來的。電是日字中間加上豎彎鉤。視是分兩邊,左邊是示字旁,右邊是看見的見。電視,是我們家一件電器,他可以讓我知道世界各地的事情,還可以看動畫片等等?!耙暋弊趾汀白8!倍际恰笆尽弊峙?。 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學習,學生所認識的漢字多是他們身邊熟悉的事物。學生中有的拿來了各種好看的包裝紙,有的拿來報紙等等,這些都成為學生識字識詞的好資源。 接著,教師又幫助學生學習邊識字邊練習用上這些字詞進行說話。在積累與運用中感悟成功的快樂,提升自主行為。在學生互相交流字詞以后,老師又相機組織他們運用詞語練習說話、寫話,做到又學習了漢字,又理解應用漢字,既掌握了字詞的音形,又在應用中了解了意思。學生在應用詞語練習說話寫話時,又嘗到了詞語積累的樂趣、應用的詞語得心應手。也更增強了主動識字的意識。1. 構(gòu)建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 老師們在總結(jié)中發(fā)現(xiàn), 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掌握了大量漢字,發(fā)現(xiàn)了許多識字的途徑和方法。他們發(fā)現(xiàn)廣闊的自主識字的空間。如下: (1)認識班中同學的名字,了解名字的來由。張小龍、康思源、張文慧 (2)認識教室和家中的各種物品的名稱、用途。黑板、玻璃、笤帚、簸箕 (3)認識學校里、花園里各種花草樹木的名字、形狀。松樹、楊樹、柳樹 (4)認識自然現(xiàn)象的名字。下雨、下雪、刮風、白云、雷、閃電 (5)各種包裝袋上的文字。方便面、大家寶薯片、口香糖、旺旺米餅 (6)認識各種動物的名字。貓、狗、雞、鴨、魚、老虎、大象、獅子 (7)認識各種水果名稱。蘋果、香蕉、鴨梨、紅棗、荔枝 (8)到公園或看電視認識公園的名字。中山公園、景山公園、北海公園 (9)認識軍事武器的名稱。槍、炮、軍艦、潛水艇、戰(zhàn)斗機 (10)讀課外書,從書中會認識更多的漢字。 學生總結(jié)、創(chuàng)造了許多識記漢字的好方法。如: 比較的方法。在學習木和米時,一同學說:米比木多了一點一撇。 換偏旁的方法。學到烏鴉喝水一課時,學習喝和渴時,一個同學說:我用換偏旁的方法學習,把喝的口字旁換成三點水就是渴。 編順口溜:還有一個同學編了一個順口溜:口渴了要喝水,喝水張口喝,渴了咽口水。 換一筆或添一筆的方法:如,大與太 王與玉等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好方法,增強了自主識字的能力。許多家長反映,孩子每天自己想辦法識字,追著我們給買書,總想識到更多的字,積極性很高。 2. 學生自主識字意識逐步增強,在識字中學習語言,發(fā)展語言。 一位教師的說話訓練課。課上,學生非?;钴S。 當時,一個同學教同學們他認識的“馬”和“兔”后,一位同學馬上提出了建議。 他說“老師,我們用“馬”和“兔”這兩個字編一個小故事。建議立刻得到許多同學贊同。于是,學生紛紛響應,一個個生動的、富有童聲童趣的小故事誕生了。 “一天,一匹小馬高高興興去上學,到了學校,看見小兔子正在掃地,他趕緊放下書包,也來掃地。后來,老師表揚了他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