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名詞解釋.doc_第1頁
藥理學名詞解釋.doc_第2頁
藥理學名詞解釋.doc_第3頁
藥理學名詞解釋.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藥理學名詞解釋1. 藥理學:研究藥物與機體之間作用及其規(guī)律、作用原理的科學。2. 藥物:用于預防、治療、診斷疾病包括計劃生育的具有藥理活性的化學物質。除極少數診斷用藥外,藥物在較小量時即可影響機體組織細胞的某些過程(如生理、病理生理、生物物理、生物化學和免疫等過程)。3. 藥物效應動力學:研究藥物對機體有何作用的及作用機制。4. 藥物代謝動力學:研究機體對藥物的處置或影響。5. 效應與作用:藥物作用是指藥物對機體組織細胞的初始作用。藥物效應是指機體對藥物作用的反應,是藥物作用的結果,常表現為機體功能和(或)組織形態(tài)的變化,作用和效應有時難以區(qū)分其界限,故二者?;煊谩?. 治療指數:是半數致死量(LD50)/半數有效量(ED50)的值,此為評估藥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標。7. 量效關系:是指藥物劑量或濃度與藥物效應的強弱之間的關系。濃度-效應關系比劑量-效應關系的線性關系好,但是臨床上更常使用劑量-效應關系。8. 受體:是構成細胞的物質成份,可位于細胞膜,也可位于細胞漿。大多數受體是某些大分子蛋白質,具有嚴格的立體專一性,具有能識別和結合其周圍環(huán)境中特異分子的位點,此位點即受體分子的受點。有些受體還分亞型。9. 激動藥:指與受體有較強的親和力,也有較強的內在活性的藥物。10. 完全激動藥:有較強的親和力和較強的內在活性(=1)。11. 部分激動藥:有較強的親和力但內在活性較弱(01)。12. 反向激動藥:與激活態(tài)受體結合或可引起受體的構型向非激動狀態(tài)方向轉變,因而引起與原來的激動藥相反的生理效應。13. 拮抗藥:(阻斷藥):與受體只有較強的親和力而無內在活性的藥物。14. 競爭性阻斷藥:可逆性與受體結合,與激動藥相互競爭受體,使激動藥的量效曲線平行右移,不抑制最大反應。15. 非競爭性阻斷藥:不可逆的與受體結合,阻斷激動藥與受體的結合,使激動藥的量效曲線非平行右移,并抑制最大反應。16. 半數有效量(ED50):量反應指能引起50%最大反應強度的藥物劑量;質反應指引起50%實驗對象出現有效(或陽性)反應的藥物劑量。17. 半數致死量(LD50):指引起50%實驗對象死亡的藥物劑量。18. 不良反應:指無益于防治疾病的,甚至給病人帶來痛苦或組織損害的作用,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包括三致作用)、后遺反應、停藥反應、藥源性疾患、變態(tài)反應、依賴性等。19. 毒性反應:一般是用藥量過大(急性中毒反應)或用藥時間過久(慢性中毒反應)所引起的有害于病人的作用,部分毒性作用尤其急性毒性作用常為藥理作用的增強或延續(xù)。20. 副作用:指藥物在治療量出現的與治療作用無關的、可給病人帶來不適或痛苦的作用。一般是由于藥物作用的選擇性較低所致:用于治療作用以外的作用即為副作用。副作用多半是可恢復性的功能變化,一般輕微。21. 后遺效應:指停藥后,血漿藥物濃度已降至閾濃度以下所殘存的生物效應。22. 變態(tài)反應:也稱過敏反應,為一種與藥物固有的藥理作用無關的不良反應(故針對相應藥物作用性質的特效解毒藥對此反應無效),是藥物引起的免疫病理反應。與藥物的劑量無關;僅見于少數個體。23. pA2值(拮抗參數):是定量評價競爭性阻斷藥作用強度的指標,即首先實驗做出激動藥的濃度-效應曲線后,然后再競爭性阻斷藥存在的條件下,當2倍濃度的激動藥才產生沒有阻斷藥干預的等同的效應強度時,此時阻斷藥摩爾濃度的負對數值。24. 受體脫敏:指受體對激動劑敏感性和反應性降低的現象。25. 選擇性:在一定劑量下,藥物引起機體產生效應的范圍的專一或廣泛程度。26. 效能:藥物所能引起的的最大反應。27. 效價強度:指多個作用相同的藥物引起等效反應時的相對劑量。28. 藥物作用機制:是人們用最先進的現代科學方法進行研究后,對藥物效應所作的解釋,是藥理作用的一部分。29. 安全范圍:通常指LD50/ED95或LD5ED95之間的距離,反映藥物的安全性。30. 量反應:在個體上,以藥物引起某一指標的數或量的變化程度來反映藥物效應的強度,藥物效應的強弱連續(xù)增減的量變。31. 質反應:以給藥后某一效應在群體中的發(fā)生率來反映藥效強度,對群體的個體而言只有該效應的出現或不出現(陽性或陰性、有或無)之分。32. 閾濃度(閾劑量):或最小有效量,藥物引起生物效應所需要的最小的劑量或濃度。33. pD2值:親和力指數,即藥物-受體復合物的解離常數KD的負對數。34. 停藥反應:指長期用藥,突然停藥后所出現的癥狀,常表現為原有疾病的加劇,故又稱回躍反應。35. 解離常數KD:表示藥物與受體的親和力,單位為mol,指引起最大效應的50%時所需要的藥物摩爾濃度。36. 半最大效應濃度EC50:在量反應中是指引起50%最大反應強度的藥物劑量。37. 特異質反應:由于遺傳因素許多藥物的作用有種屬差異和個體差異的現象。38. 繼發(fā)反應:是指繼發(fā)在藥物治療作用之后的一種不良反應,是治療劑量下治療作 用本身帶來的后果。又稱為治療矛盾。39. 首過效應:某些藥物在通過胃腸道、胃腸粘膜細胞和肝臟細胞時,部分被代謝滅活,使進入循環(huán)的藥量減少,此效應稱為首過消除。40. 生物利用度:即經血管外給藥后藥物制劑被機體吸收進入體循環(huán)的相對量和速度。41. 時量曲線:指在給藥后,血漿藥物濃度隨時間變化的動態(tài)過程,以給藥后時間為橫坐標,血藥濃度為縱坐標作圖 即為時量曲線。42. 半衰期:一般指藥物消除半衰期,指組織藥物濃度下降50%所需的時間,人們常說的半衰期一般指藥物血漿半衰期,即血漿藥物濃度下降50%所需的時間,也有人將藥物效應下降一半所需時間叫做藥物的生物半衰期。43. 表觀分布容積:指體內的總藥量按血漿藥物濃度來溶解,所需體液的容積,為理論數值,是由藥物的理化性質決定的常數。44. 穩(wěn)態(tài)血藥濃度:又稱坪值濃度,指恒速恒量連續(xù)多次給藥后(45個t1/2),機體吸收藥物入血的速度與從血液中消除速度達到平衡,血藥濃度趨于穩(wěn)定時的濃度。45. 一級速率消除:即恒比消除,每單位時間內消除恒定比例的藥物,每單位時間血漿藥物濃度按等比例衰減,絕大多數藥物屬此類消除。46. 零級速率消除:恒量消除,單位時間內消除的藥量相等,血漿 藥物單位時間恒量減少,恒量消除多數情況下是藥量過大,超出機體最大消除能力所致。47. 負荷劑量:對安全性較大的藥物采用首劑加倍的方式,使血藥濃度快速達到有效濃度的給藥劑量稱為負荷劑量。48. 峰值濃度:指藥物在血漿內所達到的最大濃度。49. 達峰時間:從給藥始至出現峰濃度的時間叫達峰時間。50. 再分布:又稱一般藥物先向血流量較大的組織器官分布,然后向血流量較少的組織器官轉移的現象稱為再分布。51. 血腦屏障:包括血液與腦組織的屏障、血液與腦脊液的屏障等,對藥物通過血液進入腦部具有選擇性限制的屏障作用52. 被動轉運:又稱下山轉運或順梯度轉運,即藥物從濃度高的一側向低的一側擴散滲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載體,沒有飽和限速及競爭性抑制現象,但擴散速度受藥物的理化特性影響。53. 離子障:指非離子型藥物易穿透細胞膜,而離子型藥物則不易穿透細胞膜,被限制在細胞膜的一側的現象54. 主動轉運:又稱上山轉運,即逆濃度(或電位)梯度轉運。這種轉運需要細胞膜上的受體,需要能量,有飽和性和競爭抑制現象。55. 腸肝循環(huán):某些藥物經肝生物轉化后向膽管分泌,膽有濃縮作用,故某些藥物在膽汁內的濃度大于血藥濃度,藥物隨膽汁入腸后,可被重新吸收形成腸肝循環(huán)。56. 易化擴散:介于主動轉運和被動轉運之間,其特點為:順濃度差、不耗能,但需要細胞膜上載體,有飽和性和競爭性抑制現象。57. 安慰劑:指不含藥理活性成分只含賦形劑,在外觀上與有活性的藥物制劑完全相同。在臨床試驗中,作為空白對照,以排除受試者心理因素對藥物作用的影響。58. 藥物的相互作用:藥物在機體內發(fā)生的相互影響稱為相互作用。59. 協(xié)同作用:藥物之間作用使原有的效應增強。60. 拮抗作用:藥物之間作用使原有的效應減弱。61. 藥物的依賴性:指長期使用某種藥物后,機體對該類藥物產生了生理性或(和)精神性的依賴和要求,有精神依賴性和生理依賴性兩種。62. 習慣性:應用藥物一段時間后停藥,病人精神上發(fā)生主觀的不適感覺而沒有發(fā)生其他生理功能的紊亂和危害,有藥物耐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