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餐飲服務許可審查規(guī)范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為落實餐飲服務許可分類管理制度,規(guī)范餐飲服務許可,根據(jù)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辦法,制定本規(guī)范。第二條本規(guī)范適用于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對餐飲服務提供者餐飲服務申請的審查。第三條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按照推進分類管理、強化風險控制的原則對餐飲服務申請進行審查。第四條餐飲服務提供者的分類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執(zhí)行。省級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將新出現(xiàn)的餐飲服務經營方式歸入已有業(yè)態(tài);確難以歸入的,可新設業(yè)態(tài),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備案。第五條餐飲服務許可審查按照以下類別分別進行:第一類:特大型餐館,大型餐館,供餐人數(shù)300人以上的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供餐人數(shù)500人以上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第二類:中型餐館,快餐店,供餐人數(shù)300人以下的學校食堂,供餐人數(shù)50500人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第三類:小型餐館,小吃店,飲品店,供餐人數(shù)50人以下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第四類:建筑工地食堂;第五類: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第六條特大型餐館,大型餐館,學校食堂,供餐人數(shù)500人以上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連鎖經營餐飲服務企業(yè)總部,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應當設專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其他餐飲服務提供者的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可兼職。第七條 特大型餐館、大型餐館,學校食堂,供餐人數(shù)500人以上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連鎖經營餐飲服務企業(yè)總部,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應當制定關鍵環(huán)節(jié)食品加工操作規(guī)程、食品安全檢查計劃以及食品安全突發(fā)事件應急處置預案。第八條 餐飲服務許可審查包括對申請材料的書面審查和對經營現(xiàn)場核查?,F(xiàn)場檢查時,核查人員不少于2人。檢查人員應當填寫餐飲服務許可現(xiàn)場核查表,制作現(xiàn)場核查記錄,經申請人核對無誤后,核查人員和申請人在核查表和記錄上簽名或者蓋章。申請人拒絕簽名或者蓋章的,核查人員應當注明拒簽情況。第九條餐飲服務許可現(xiàn)場核查項目按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程度,分為關鍵項、重點項和一般項?,F(xiàn)場核查結果實行綜合判定。關鍵項是對食品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必須全部合格;重點項是對食品安全有較大影響的項目;其余項目為一般項。第二章第一類許可現(xiàn)場核查要求第十條選址要求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第十一條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要求(一)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二)粗加工、切配、烹飪、餐用具清洗消毒、特大型餐館餐用具保潔為獨立隔間的場所。(三)進行涼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備餐,分別設置相應操作專間。(四)制作現(xiàn)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及加工生食海產品,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五)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六)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分開設置。(七)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數(shù)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要求。(八)切配烹飪場所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50%(全部用半成品烹飪的可適當減少)。(九)涼菜間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10%。(十)加工經營場所內無圈養(yǎng)、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的區(qū)域(或距離25m以上)。第十二條食品處理區(qū)地面與排水要求(一)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二)地面和排水溝有排水坡度。(三)排水溝出口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第十三條食品處理區(qū)墻壁、門窗要求(一)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二)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三)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調等場所如設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制作。第十四條食品處理區(qū)天花板要求(一)天花板采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涂覆或裝修。(二)清潔操作區(qū)、準清潔操作區(qū)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場所屋頂若為不平整的結構或有管道通過,加設平整、易于清潔的吊頂。(三)水蒸氣較多的場所的天花板有適當?shù)钠露?。第十五條洗手消毒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內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洗手設施,其位置設置在方便員工的區(qū)域。(二)洗手池的材質為不透水材料,結構易于清洗。(三)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設施,員工專用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標識。第十六條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要求(一)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二)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委員會 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三)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四)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使用不銹鋼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積垢并易于清洗。(五)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六)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第十七條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要求(一)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數(shù)量或容量與加工食品的數(shù)量相適應。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設專用于拖把等清潔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第十八條設備、工具和容器要求(一)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包裝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二)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三)所有食品設備、工具和容器不使用木質材料,因工藝要求必須使用除外。第十九條通風排煙設施要求(一)烹調場所采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便于清洗和更換。(二)排氣口裝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第二十條采光照明設施要求加工經營場所光源不改變所觀察食品的天然顏色。安裝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設施使用防護罩。冷凍(藏)庫房使用防爆燈。第二十一條廢棄物暫存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設存放廢棄物或垃圾的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區(qū)分的標識。(二)廢棄物容器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內壁光滑便于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為非手動開啟式。第二十二條庫房和食品貯存場所要求(一)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分開設置。(二)冷藏、冷凍柜(庫)數(shù)量和結構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有明顯區(qū)分標識。(三)除冷庫外的庫房有良好的通風、防潮、防鼠(如設防鼠板或木質門下方以金屬包覆)設施。(四)冷凍(藏)庫設可正確指示庫內溫度的溫度計。第二十三條專間要求(一)專間內無明溝,地漏帶水封。食品傳遞窗為開閉式,其他窗封閉。專間墻裙鋪設到頂。(二)專間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質,能夠自動關閉。(三)專間內設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的空調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工具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間、裱花間設專用冷藏設施。(四)專間入口處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的通過式預進間,洗手消毒設施符合本規(guī)范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第二十四條更衣室要求更衣場所與加工經營場所處于同一建筑物內,有足夠大小的空間、足夠數(shù)量的更衣設施和適當?shù)恼彰?。第二十五條廁所要求(一)廁所不設在食品處理區(qū)。(二)廁所采用水沖式,地面、墻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積垢的材料,設有效排氣裝置,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窗戶設置紗窗,或為封閉式,外門能自動關閉,在出口附近設置洗手設施。第三章第二類許可現(xiàn)場核查要求第二十六條選址要求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第二十七條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要求(一)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二)進行涼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備餐,分別設置相應操作專間。(三)制作現(xiàn)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及加工生食海產品,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四)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五)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分開設置。(六)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數(shù)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要求。(七)切配烹飪場所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50%(全部用半成品烹飪的可適當減少),涼菜間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10%。(八)涼菜間面積5。(九)加工經營場所內無圈養(yǎng)、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的區(qū)域(或距離25m以上)。第二十八條食品處理區(qū)地面、墻壁、門窗、天花板與排水要求(一)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二)地面和排水溝有排水坡度。(三)排水溝出口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四)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五)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六)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調等場所如設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制作。(七)天花板采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涂覆或裝修。第二十九條洗手消毒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內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洗手設施,其位置設置在方便員工的區(qū)域。(二)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設施,員工專用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標識。第三十條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要求(一)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二)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熱力消毒的,可設置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三)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四)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五)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第三十一條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要求(一)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數(shù)量或容量與加工食品的數(shù)量相適應。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設專用于拖把等清潔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第三十二條設備、工具和容器要求(一)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包裝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二)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第三十三條通風排煙設施要求(一)烹調場所采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便于清洗和更換。(二)排氣口裝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第三十四條廢棄物暫存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設存放廢棄物或垃圾的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區(qū)分的標識。(二)廢棄物容器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內壁光滑便于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為非手動開啟式。第三十五條庫房和食品貯存場所要求(一)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分開設置。(二)冷藏、冷凍柜(庫)數(shù)量和結構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有明顯區(qū)分標識。第三十六條專間要求(一)專間內無明溝,地漏帶水封。食品傳遞窗為開閉式,其他窗封閉。專間墻裙鋪設到頂。(二)專間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質,能夠自動關閉。(三)專間內設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的空調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工具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間、裱花間設專用冷藏設施。(四)專間入口處設置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的通過式預進間,洗手消毒設施符合本規(guī)范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第三十七條廁所要求(一)廁所不設在食品處理區(qū)。(二)廁所采用水沖式,地面、墻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積垢的材料,設有效排氣裝置,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窗戶設置紗窗,或為封閉式,外門能自動關閉,在出口附近設置洗手設施。第四章第三類許可現(xiàn)場核查要求第三十八條選址要求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第三十九條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要求(一)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二)進行涼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備餐,分別設置相應操作專間。制作現(xiàn)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及加工生食海產品,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三)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四)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分開設置。(五)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數(shù)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要求。(六)切配烹飪場所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50%(全部用半成品烹飪的可適當減少)。(七)涼菜間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10%。第四十條食品處理區(qū)地面、墻壁、門窗、天花板與排水要求(一)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二)排水溝出口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三)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四)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五)天花板采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涂覆或裝修。第四十一條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要求(一)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熱力消毒的,可設置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三)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第四十二條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要求(一)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數(shù)量或容量與加工食品的數(shù)量相適應。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設專用于拖把等清潔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第四十三條設備、工具和容器要求(一)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包裝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二)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第四十四條通風排煙設施要求(一)烹調場所采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便于清洗和更換。(二)排氣口裝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第四十五條廢棄物暫存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設存放廢棄物或垃圾的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區(qū)分的標識。(二)廢棄物容器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內壁光滑便于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為非手動開啟式。第四十六條庫房和食品貯存場所要求(一)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分開設置。(二)冷藏、冷凍柜(庫)數(shù)量和結構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有明顯區(qū)分標識。第四十七條專間要求(一)專間內無明溝,地漏帶水封。食品傳遞窗為開閉式,其他窗封閉。專間墻裙鋪設到頂。(二)專間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質,能夠自動關閉。(三)專間內設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的空調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工具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間、裱花間設專用冷藏設施。(四)型 第五章第四類許可現(xiàn)場核查要求第四十八條選址要求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第四十九條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要求(一)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二)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三)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分開設置。(四)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數(shù)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要求。第五十條食品處理區(qū)地面、墻壁、天花板、門窗與排水要求(一)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二)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三)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四)天花板不滲水,無脫落、破損。第五十一條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要求(一)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熱力消毒的,可設置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第五十二條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要求(一)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數(shù)量或容量與加工食品的數(shù)量相適應。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設專用于拖把等清潔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第五十三條設備、工具和容器要求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包裝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第五十四條通風排煙設施要求烹調場所采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便于清洗和更換。第五十五條廢棄物暫存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設存放廢棄物或垃圾的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區(qū)分的標識。(二)廢棄物容器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內壁光滑便于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為非手動開啟式。第五十六條庫房和食品貯存場所要求(一)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分開設置。(二)冷藏、冷凍柜(庫)數(shù)量和結構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有明顯區(qū)分標識。第五十七條備餐專間要求(一)專間內無明溝,地漏帶水封。食品傳遞窗為開閉式,其他窗封閉。專間墻裙鋪設到頂。(二)專間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質,能夠自動關閉。(三)專間內設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的空調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工具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間、裱花間設專用冷藏設施。(四)專間入口處設置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第六章第五類許可現(xiàn)場核查要求第五十八條選址要求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第五十九條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要求(一)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二)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三)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應分開設置。(四)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最大供餐人數(shù)相適應,小于200,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shù)之比為1:2.5;200400,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shù)之比為1:2.5;400800,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shù)之比為1:4;800-1500,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shù)之比為1:6;面積大于1500的,其面積與單班最大生產份數(shù)之比可適當減少。(五)烹飪場所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15%,分餐間面積食品處理區(qū)10%,清洗消毒面積食品處理區(qū)10%。(六)廠區(qū)道路采用混凝土、瀝青等便于清洗的硬質材料鋪設,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七)加工經營場所內無圈養(yǎng)、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的區(qū)域(或距離25m以上)。第六十條食品處理區(qū)地面與排水要求(一)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二)墻角、柱角、側面、底面的結合處有一定的弧度。(三)地面和排水溝有排水坡度。(四)排水溝出口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第六十一條食品處理區(qū)墻壁、門窗要求(一)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二)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三)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調等場所如設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制作。(四)內窗臺下斜45度或采用無窗臺結構。第六十二條食品處理區(qū)天花板要求(一)天花板采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涂覆或裝修。(二)清潔操作區(qū)、準清潔操作區(qū)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場所屋頂若為不平整的結構或有管道通過,加設平整、易于清潔的吊頂。(三)水蒸氣較多的場所的天花板有適當?shù)钠露?。第六十三條洗手消毒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內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洗手設施,其位置設置在方便員工的區(qū)域。(二)洗手池的材質為不透水材料,結構易于清洗。(三)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設施,員工專用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標識。第六十四條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要求(一)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二)采用熱力消毒(因材質等原因無法采用的除外)。(三)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熱力消毒的,可設置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四)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五)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使用不銹鋼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積垢并易于清洗。(六)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七)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第六十五條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要求(一)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數(shù)量或容量與加工食品的數(shù)量相適應。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二)設專用于拖把等清潔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第六十六條設備、工具和容器要求(一)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包裝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二)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三)食品設備、工具和容器與食品的接觸面平滑、無凹陷或裂縫。(四)所有食品設備、工具和容器不使用木質材料,因工藝要求必須使用除外。第六十七條通風排煙設施要求(一)烹調場所采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應便于清洗和更換。(二)排氣口裝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第六十八條采光照明設施要求加工經營場所光源不改變所觀察食品的天然顏色。安裝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設施使用防護罩。冷凍(藏)庫房使用防爆燈。第六十九條廢棄物暫存設施要求(一)食品處理區(qū)設存放廢棄物或垃圾的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區(qū)分的標識。(二)廢棄物容器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內壁光滑便于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為非手動開啟式。第七十條庫房和食品貯存場所要求(一)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分開設置。(二)冷藏、冷凍柜(庫)數(shù)量和結構應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有明顯區(qū)分標識。(三)除冷庫外的庫房有良好的通風、防潮、防鼠(如設防鼠板或木質門下方以金屬包覆)設施。(四)冷凍(藏)庫設可正確指示庫內溫度的溫度計。第七十一條專間要求(一)專間內無明溝,地漏帶水封。食品傳遞窗為開閉式,其他窗封閉。專間墻裙鋪設到頂。(二)專間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質,能夠自動關閉。(三)專間內設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的空調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工具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間、裱花間設專用冷藏設施。(四)專間入口處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的通過式預進間,洗手消毒設施符合本規(guī)范第六十三條的規(guī)定。第七十二條更衣室要求更衣場所與加工經營場所處于同一建筑物內,有足夠大小的空間、足夠數(shù)量的更衣設施和適當?shù)恼彰?。第七十三條廁所要求(一)廁所不設在食品處理區(qū)。(二)廁所采用水沖式,地面、墻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積垢的材料,設有效排氣裝置,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窗戶設置紗窗,或為封閉式,外門能自動關閉,在出口附近設置洗手設施。第七十四條運輸設備要求(一)配備封閉式專用運輸車輛,以及專用密閉運輸容器。(二)運輸車輛和容器內部材質和結構便于清洗和消毒。第七十五條檢驗室要求(一)設置開展食品和環(huán)節(jié)表面菌落總數(shù)、大腸菌群檢驗的檢驗室,并配備相應檢驗設備。(二)配備專用留樣容器和冷藏設施。第七章 附 則第七十六條省級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可根據(jù)本規(guī)范制定具體實施細則,并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備案。第七十七條本規(guī)范由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負責解釋。第七十八條本規(guī)范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25附件1:第一類餐飲服務許可現(xiàn)場核查表(適用于特大型餐館,大型餐館,供餐人數(shù)300人以上的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供餐人數(shù)500人以上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單位名稱: 地 址: 核查日期: 核查內容核查和評價方法編號核查項目的重要性結果判定符合不符合不適用(合理缺項)1.選址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1*2.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2*粗加工、切配、烹飪、餐用具清洗消毒、特大型餐館餐用具保潔為獨立隔間的場所。3*進行涼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備餐,分別設置相應操作專間。4*制作現(xiàn)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及加工生食海產品,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5*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6*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分開設置。7*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數(shù)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要求。8*切配烹飪場所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50%(全部用半成品烹飪的可適當減少)。9*涼菜間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10%。10*加工經營場所內無圈養(yǎng)、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的區(qū)域(或距離25m以上)。11*3.食品處理區(qū)地面與排水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12*地面和排水溝有排水坡度。13*排水溝出口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14*4.食品處理區(qū)墻壁、門窗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15*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16*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調等場所如設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制作。17*5.食品處理區(qū)天花板天花板采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涂覆或裝修。18*清潔操作區(qū)、準清潔操作區(qū)及其它半成品、成品暴露場所屋頂若為不平整的結構或有管道通過,加設平整、易于清潔的吊頂。19*水蒸氣較多的場所的天花板有適當?shù)钠露取?0*6.洗手消毒設施食品處理區(qū)內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洗手設施,其位置設置在方便員工的區(qū)域。21*洗手池的材質為不透水材料,結構易于清洗。22*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設施,員工專用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標識。23*7.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24*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熱力消毒的,可設置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25*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26*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使用不銹鋼或陶瓷等不透水材料、不易積垢并易于清洗。27*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28*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29*8.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洗水池,水池數(shù)量或容量與加工食品的數(shù)量相適應。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30*設專用于拖把等清潔工具、用具的清洗水池,其位置不會污染食品及其加工制作過程。31*9.設備、工具和容器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容器、包裝材料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要求。32*接觸食品的設備、工具和容器易于清洗消毒。33*所有食品設備、工具和容器不使用木質材料,因工藝要求必須使用除外。 34*10.通風排煙設施烹調場所采用機械排風。產生油煙的設備上部加設附有機械排風及油煙過濾的排氣裝置,過濾器便于清洗和更換。35*排氣口裝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36*11.采光照明設施加工經營場所光源不改變所觀察食品的天然顏色。安裝在暴露食品正上方的照明設施使用防護罩。冷凍(藏)庫房使用防爆燈。37*12.廢棄物暫存設施食品處理區(qū)設存放廢棄物或垃圾的容器。廢棄物容器與加工用容器有明顯區(qū)分的標識。38*廢棄物容器配有蓋子,以堅固及不透水的材料制造,內壁光滑便于清洗。專間內的廢棄物容器蓋子為非手動開啟式。39*13.庫房和食品貯存場所食品和非食品(不會導致食品污染的食品容器、包裝材料、工具等物品除外)庫房分開設置。40*冷藏、冷凍柜(庫)數(shù)量和結構能使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分開存放,有明顯區(qū)分標識。41*除冷庫外的庫房有良好的通風、防潮、防鼠(如設防鼠板或木質門下方以金屬包覆)設施。42*冷凍(藏)庫設可正確指示庫內溫度的溫度計。43*14.專間專間內無明溝,地漏帶水封。食品傳遞窗為開閉式,其他窗封閉。專間墻裙鋪設到頂。44*專間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質,能夠自動關閉。45*專間內設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要求的空調設施、空氣消毒設施、工具清洗消毒設施;涼菜間、裱花間設專用冷藏設施。46*專間入口處設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設施的通過式預進間,洗手消毒設施符合本表第6項的規(guī)定。47*15.更衣室更衣場所與加工經營場所處于同一建筑物內,有足夠大小的空間、足夠數(shù)量的更衣設施和適當?shù)恼彰鳌?8*16.廁所廁所不設在食品處理區(qū)。49*廁所采用水沖式,地面、墻壁、便槽等采用不透水、易清洗、不易積垢的材料,設有效排氣裝置,有適當照明,與外界相通的窗戶設置紗窗,或為封閉式,外門能自動關閉,在出口附近設置洗手設施。50*注:1本表共50項,其中關鍵項13項,重點項18項,一般項19項。*表示關鍵項,*為重點項,*為一般項。2項目中的內容如部分不符合,應作為不符合。31核查項目匯總表關鍵項重點項一般項不符合項目(項)核查人簽名: 申請人閱后簽名:日期: 日期:現(xiàn)場核查結果判定準則表中項目按其對食品安全的影響程度,分為關鍵項、重點項和一般項,其中關鍵項是對食品安全有重大影響的項目,重點項是對食品安全有較大影響的項目,其余項目為一般項。符合下表的,可判定為現(xiàn)場核查基本符合:關鍵項允許不符合數(shù)重點項和一般項允許不符合數(shù)0項重點項和一般項不符合總數(shù)10項,其中重點項不符合數(shù)3項附件2:第二類餐飲服務許可現(xiàn)場核查表(適用于中型餐館,快餐店,供餐人數(shù)300人以下的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供餐人數(shù)50500人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食堂)單位名稱: 地 址: 核查日期: 核查內容核查和評價方法編號核查項目的重要性結果判定符合不符合不適用(合理缺項)1.選址選擇地勢干燥、有給排水條件和電力供應的地區(qū),不得設在易受到污染的區(qū)域。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旱廁等污染源25m以上,并設置在粉塵、有害氣體、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擴散性污染源的影響范圍之外。1*2.場所設置、布局、分隔和面積設置與食品供應方式和品種相適應的粗加工、切配、烹飪、面點制作、餐用具清洗消毒、備餐等加工操作場所,以及食品庫房、更衣室、清潔工具存放場所等。各場所均設在室內。2*進行涼菜配制、裱花操作和食堂備餐,分別設置相應操作專間。3*制作現(xiàn)榨果蔬汁和水果拼盤及加工生食海產品,設置相應的專用操作場所。4*各加工操作場所按照原料進入、原料處理、半成品加工、成品供應的順序合理布局,并能防止食品在存放、操作中產生交叉污染。5*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工具、用具和容器,有明顯的區(qū)分標識,存放區(qū)域分開設置。6*食品處理區(qū)面積與就餐場所面積之比,以及最大供餐人數(shù)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guī)范等要求。7*切配烹飪場所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50%(全部用半成品烹飪的可適當減少),涼菜間面積食品處理區(qū)面積10%。8*涼菜間面積5。9*加工經營場所內無圈養(yǎng)、宰殺活的禽畜類動物的區(qū)域(或距離25m以上)。10*3食品處理區(qū)地面、墻壁、門窗、天花板與排水地面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不易積垢、耐腐蝕、防滑的材料鋪設,且平整、無裂縫。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的地面易于清洗、防滑,并有排水系統(tǒng)。11*地面和排水溝有排水坡度。12*排水溝出口有網(wǎng)眼孔徑小于6mm的金屬隔柵或網(wǎng)罩。13*墻壁采用無毒、無異味、不透水、平滑、不易積垢的淺色材料,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和烹調等場所有1.5m以上光滑、不吸水、淺色、耐用和易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墻裙。14*門、窗裝配嚴密,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和可開啟的窗設有易于拆洗且不生銹的防蠅紗網(wǎng)或設置空氣幕,與外界直接相通的門能自動關閉。15*粗加工、切配、餐用具清洗消毒、烹調等場所如設門,采用易清洗、不吸水的堅固材料制作。16*天花板采用無毒、無異味、不吸水、表面光潔、耐腐蝕、耐溫、淺色材料涂覆或裝修。17*4.洗手消毒設施食品處理區(qū)內設置足夠數(shù)量的洗手設施,其位置設置在方便員工的區(qū)域。18*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相應的清洗、消毒用品和干手用品或設施,員工專用洗手消毒設施附近有洗手消毒方法標識。19*5.餐用具清洗消毒保潔設施配備能正常運轉的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20*各類清洗消毒方式設專用水池的最低數(shù)量:采用化學消毒的,至少設有3個專用水池。采用人工清洗熱力消毒的,可設置個專用水池。各類水池以明顯標識標明其用途。21*餐用具清洗消毒水池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22*設專供存放消毒后餐用具的保潔設施,標記明顯,結構密閉并易于清潔。23*清洗、消毒、保潔設備設施的大小和數(shù)量能滿足需要。24*6.食品原料、清潔工具清洗水池粗加工操作場所分別設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水產品3類食品原料的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醫(yī)院護理工作計劃實施方案
- 電子商務部門年中總結
- 小古文原創(chuàng)課件
- 木工坊課程分享會
- 《顧客抱怨處理》課程
- 江蘇省無錫市洛社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考物理試題模擬題及解析(全國卷I:)含解析
-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yè)學院《形體與舞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潮安縣2025年數(shù)學四年級第二學期期末綜合測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場地調查技術規(guī)范
- 赤峰學院《生物統(tǒng)計學模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縣人民醫(yī)院開展產前篩查技術服務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央2025年中國日報社及所屬事業(yè)單位招聘國內高校應屆生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小紅書運營:小紅書賬號運營培訓課件
- 2022年陜西省普通高校職業(yè)教育單獨招生統(tǒng)一考試英語試題及答案
- 大健康特色產業(yè)園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發(fā)展(集團)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墻紙墻布施工工藝標準化流程
- 水泥混凝土路面翻修施工方案詳解
- 《射雕英雄傳》好書讀后感
- DB51T 2049-2015 建筑消防設施檢測規(guī)范
- 【MOOC】風景背后的地貌學-華中師范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