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全程復習方略配套課件 單元評估 質量檢測(十二) 岳麓版(廣東專用).ppt_第1頁
高中歷史全程復習方略配套課件 單元評估 質量檢測(十二) 岳麓版(廣東專用).ppt_第2頁
高中歷史全程復習方略配套課件 單元評估 質量檢測(十二) 岳麓版(廣東專用).ppt_第3頁
高中歷史全程復習方略配套課件 單元評估 質量檢測(十二) 岳麓版(廣東專用).ppt_第4頁
高中歷史全程復習方略配套課件 單元評估 質量檢測(十二) 岳麓版(廣東專用).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十二 第十四單元 60分鐘100分 一 選擇題 本大題共15小題 每小題4分 共60分 1 大凡受過教育的中國人盡管可能聽不懂彼此的方言 卻能閱讀同樣的書籍 如果他們使用的是字母文字 中國恐怕早就分裂為像意大利 法國 西班牙 葡萄牙那樣的許多國家了 這說明 a 使用字母文字是歐洲分裂成多國的主要原因b 漢字有雙重特性即實用性和藝術性c 統(tǒng)一文字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d 字母文字有藝術性而沒有實用性 解析 選c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能力 材料體現(xiàn)的大意是 統(tǒng)一文字加強了中國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 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 2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會成功落幕 其會徽 見下圖 與中國哪一書體形式更相似 a 隸書b 楷書c 行書d 篆書 解題關鍵 篆書的特點是 字體略長 筆畫圓均 富于圖案美 解析 選d 本題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 根據會徽的 世 字的特點 結合中國古代主要書體的不同藝術特色 可判斷出它與篆書形式更為相似 3 2011 廣州模擬 貞觀長歌 塑造了李世民及魏征 房玄齡等歷史人物形象 下列鏡頭在劇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 魏征高聲吟誦 大江東去浪淘盡 b 唐太宗正聚精會神欣賞 松鷹圖 c 房玄齡用楷書書寫奏折 陳述國事d 御書房懸掛著文徵明的書法作品 解析 選c 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a項中 大江東去浪淘盡 是宋詞的代表 其作者是蘇軾 出自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可排除 b項中的 松鷹圖 為明朝朱耷的代表畫作 不可能在唐朝出現(xiàn) 可排除 d項中文徵明是明朝時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故最有可能在劇中出現(xiàn)的應為c項所述內容 4 2011 寧波模擬 秦代地方軍隊調動 五十人以上必須以虎符為信 其中一銅制虎符寫有 甲兵之符 右才 在 皇帝 左才 在 陽陵 秦之郡名 它隱含的秦朝歷史信息包括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書法篆刻藝術 民族關系 冶金鑄造水平a b c d 解析 選c 本題考查解讀材料 獲取信息能力 聯(lián)系秦政治 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相關內容 材料中反映出中央與地方的關系 秦朝建立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銅制虎符的文字 應聯(lián)系秦的 書同文 政策 虎符為銅質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秦代冶金鑄造技術水平 陽陵為秦之郡名 并不能反映秦當時的民族關系 5 在敦煌藝術中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壁畫大多宣傳佛教悲慘犧牲的善行和現(xiàn)實的悲苦無奈 隋唐壁畫則更多的宣傳享受和娛樂 表現(xiàn)幸福與祥和 宋朝壁畫中 世俗場景大量滲入佛界 這種變化說明 a 佛教文化的中國化b 中外文化的交融性c 藝術形式的多樣化d 藝術內容的時代性 解析 選d 本題考查理解和分析歷史問題能力 文學藝術是社會的鏡子 是對社會政治經濟狀況的藝術再現(xiàn) 魏晉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 社會動蕩 隋唐時期國家統(tǒng)一經濟繁榮 宋代市民階層興起 不同的時代環(huán)境造就了文學藝術的不同風格 類題拓展 一定時期內影響文藝發(fā)展的因素 1 經濟因素 經濟發(fā)展是否繁榮 2 政治因素 分析當時的社會是否安定或相對安定 分析國家是否統(tǒng)一 政治是否清明 分析統(tǒng)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發(fā)展 分析各民族間和中外之間是否存在有利于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因素 社會發(fā)展趨勢的作用 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社會大變革 明清時期封建制度衰落等都對當時文藝發(fā)展產生重大影響 6 2011 廣州模擬 2010年3月14日上午 溫家寶總理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提到了元朝著名畫家黃公望的 富春山居圖 右圖 局部 下面有關此畫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畫應該屬于文人畫b 該畫的特點是借物抒情 追求神韻意趣c 該畫是工筆重彩畫的杰作d 該畫集文學 書法 繪畫 篆刻于一體 解析 選c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繪畫的相關史實 元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借物抒情 追求神韻意趣 集文學 書法 繪畫 篆刻于一體 屬于文人畫 畫面構圖恬淡 不屬于工筆重彩畫 7 2011 清遠模擬 右圖為明末清初 八大山人 的繪畫作品 墨魚圖 圖中魚的眼睛瞪得很大 被稱為 瞪眼魚 作者這一夸張的藝術手法的主要寓意是 a 反映了時代變遷 社會動蕩和對現(xiàn)實的不滿b 試圖改造中國傳統(tǒng)繪畫風格c 諷刺中國人閉目塞聽 不了解世界大勢d 反映了先進的中國人 開眼看世界 的思想動向 解題關鍵 準確全面掌握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背景 包括政治 經濟 思想等社會狀況 解析 選a 本題考查學生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 明末清初中國商品經濟發(fā)展 并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 這種變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就是出現(xiàn)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依此a項符合題意 其他三項均與材料無關 8 2011 天津模擬 明清時期 年畫 剪紙等大量百姓喜聞樂見的東西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 而且更具生活上的實用性 這主要是因為 a 白話文開始興起b 理學興盛c 市民階層逐漸壯大d 思想控制空前嚴密 解析 選c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能力 年畫等民間風情畫滿足了市民階層的精神需求 其他三個選項與民間風情畫發(fā)展無關 9 于穆清廟 肅雍顯相 駿奔走在廟 此文應該出自 詩經 中的 a 雅 b 頌 c 風 d 關雎 解析 選b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能力 依據材料中 清廟 駿奔走在廟 等信息可知 這與宗廟祭祀相關 故選b 10 2011 泰安模擬 北魏孝文帝深受漢族文化影響 對漢族詩文很有研究 他最不可能研究過的詩句是 千人唱 萬人和 山陵為之震動 川谷為之蕩波 碩鼠碩鼠 無食我黍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 曉風殘月 a b c d 解析 選b 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出自漢賦 不符合題意 出自 詩經 不符合題意 出自唐朝李白的 靜夜思 出自南宋柳永的 雨霖鈴 11 2011 皖南八校模擬 明代小說 西游記 中孫悟空 向往 天不收 地不管 自由自在 的生活 對緊箍兒耿耿于懷 成佛后首先是把它打個粉碎 它反映出明代出現(xiàn) a 追求個性自由 反對綱常禮教的思想b 注重氣節(jié) 自我節(jié)制 奮發(fā)立志的思想c 追求民主自由 反對君主專制的思想d 追求金錢 海外冒險的拜金主義思想 解題關鍵 明清時期 封建社會衰落和資本主義萌芽 使反封建的小說走向繁盛 解析 選a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材料能力 西游記 中的孫悟空是反封建的鮮明人物形象 他頭上的緊箍兒是封建禮教的象征 12 2011 東莞模擬 中國古代文學主流表達形式經歷了賦 詩 詞 曲 小說的變化過程 這種變化反映 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 通俗文學的蓬勃發(fā)展 科舉考試內容的變化 城市經濟的繁榮a b c d 解析 選d 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中國古代文學主流形式的演變體現(xiàn)出平民化 通俗化趨勢 這與城市經濟發(fā)展 市民階層壯大有關 與題干無關 13 有人稱 北宋到明清 在 附庸風雅 的貴族文化之外 一種新文化形態(tài)在崛起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yè)生活 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的市民文化 下列屬于 市民文化 形態(tài)的是 清明上河圖 程朱理學 元曲 小說 漢賦a b c d 解題關鍵 一定時期的文化是由當時政治 經濟發(fā)展狀況決定的 又是一定時期政治 經濟的反映 解析 選d 本題考查學生描述和闡釋事物能力 題目中指明了信息 市民文化 而且是 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業(yè)生活 人頭攢動的瓦舍勾欄中 清明上河圖 反映了宋朝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元曲和明清的小說適應了市民階層對文化日益增強的需求 14 2011 深圳模擬 元史 順帝紀 載 禁優(yōu) 藝人 盛服 許男子裹頭巾 婦女服紫衣 不許戴笠乘馬 反映了 a 元朝有嚴格的職業(yè)服裝規(guī)定b 歧視漢人c 藝人地位低下d 杜絕明星崇拜現(xiàn)象 解析 選c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能力 禁優(yōu) 藝人 盛服 許男子裹頭巾 婦女服紫衣 不許戴笠乘馬 大意是 禁止藝人穿華麗的衣服 只允許男藝人裹頭巾 女藝人穿紫衣 不允許戴笠乘馬 反映了元代藝人的地位低下 15 2011 馬鞍山模擬 電影 梅蘭芳 的熱映使公眾進一步走近了這位 蓄須明志 顯民族氣節(jié)的文化名人 據報道 在京劇藝術家中 梅蘭芳 1894 1961 出訪和在國內接待外國藝術家最多 這說明 a 京劇是世界最有影響的劇種b 梅蘭芳對京劇藝術走向世界作出重要貢獻c 京劇藝術是國際交往的重要內容d 作為 同光十三絕 的梅蘭芳德藝雙馨 解析 選b 本題考查學生調動和運用知識能力 京劇在民國以來逐步走向世界 這和梅蘭芳的貢獻分不開 a的說法太絕對 c的說法也不妥當 國際交往的內容很廣泛 涉及政治 經濟 文化各個方面 京劇只是文化當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梅蘭芳不屬于 同光十三絕 d錯誤 二 非選擇題 本大題共2小題 第16題20分 第17題20分 共40分 16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與社會政治 經濟格局變遷的大形勢相呼應 中國文化亦從唐型文化轉向宋型文化 所謂唐型文化 是一種相對開放 外傾 色調熱烈的文化類型 而宋型文化則是一種相對封閉 內傾 色調淡雅的文化類型 材料二宋文化細膩豐滿 但在氣魄上遠不及漢唐文化氣勢雄壯 唐太宗李世民以 天可汗 的尊稱威懾周邊民族 而宋代自立國之始 就為外患所困擾 長期與遼 西夏 金等游牧民族政權相對峙 這些少數(shù)民族勢力 對宋人世界的長期包圍與輪番撞擊 產生了雙重文化效應 一方面 北宋人因被動挨打而生的憂患 南宋人因國破家亡而生的憂患 滲透于宋文化的各個層面 另一方面 契丹 黨項 羌 女真等游牧民族從漢文化中吸取到豐富營養(yǎng) 在遼朝 孔子受到朝野上下的尊崇 貞觀政要 史記 漢書 等漢文化名著被譯成契丹文字 廣為流行 西夏 已是任用中國賢才 讀中國書籍 用中國車馬 行中國法令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張岱年等主編 中國文化概論 請回答 1 根據上述材料 分析唐宋文化的特點及形成的原因 10分 2 兩宋時期 中國南北文化呈現(xiàn)出何種差異 原因何在 10分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能力 第 1 題特點緊扣材料分析即可 原因從政治 經濟及民族關系等方面論述 第 2 題差異注意從南北方地區(qū)所處形勢分析 原因與兩宋政治局面有關 答案 1 特點 唐型文化相對開放 外傾 色調熱烈 宋型文化相對封閉 內傾 色調淡雅 細膩豐滿 憂患氣息濃厚 原因 唐朝國家統(tǒng)一 社會安定 經濟發(fā)展 國力強盛 對外經濟文化交流盛況空前 聲名遠播 疆域遼闊 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與發(fā)展 兩宋積貧積弱 而周邊少數(shù)民族勃興 民族政權對峙 兩宋長期遭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圍困與進攻 總之 唐宋文化的差異是由兩朝的政治 經濟 軍事等綜合力量的強弱來決定的 2 差異 北方文化表現(xiàn)為游牧民族文化與中原先進文化的碰撞 融合 少數(shù)民族呈現(xiàn)封建化趨勢 南方文化呈現(xiàn)出濃厚的憂患意識 原因 少數(shù)民族在同兩宋長期的戰(zhàn)爭與經濟文化的交流中 受到中原先進封建文化的影響 兩宋長期遭受北方少數(shù)民族政權的圍困與進攻 被動挨打 割地求和 山河破碎 17 閱讀下列圖片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元朝后期 科舉考試制度恢復 文人對雜劇的投入減少 加上表演模式過于呆板僵化 逐漸脫離群眾 由巔峰狀態(tài)衰落下來 請回答 1 材料一中圖一 圖二反映的詩歌產生的原因分別是什么 二者作品的內容有何相同之處 為什么 8分 2 結合材料二 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曾出現(xiàn)過哪些戲曲種類 6分 3 結合材料三及所學知識 分析戲曲興盛和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并談談你的認識 6分 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材料解讀和知識遷移能力 第 1 題結合教材知識不難分析產生的原因 要結合兩人詩歌內容概括其共同特點 結合所處時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第 2 題注意分階段回答 第 3 題 興盛 原因可結合所學知識概括 衰落 原因根據材料三中的關鍵語句作答 答案 1 楚辭 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華 采用楚國方言 創(chuàn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