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6講氨和銨鹽【考綱解讀】1.了解氨氣、銨鹽的性質,掌握氨氣的實驗室制法和NH的檢驗。2.初步了解常見化肥的基本性質?!究键c一】氨的分子結構和性質1物理性質氨氣是_色_氣味的氣體,_液化可作制冷劑,常溫、常壓下,1體積的水可溶解_體積的氨氣。2分子結構電子式:_。3氨的化學性質(1)與水的反應NH3H2O NH3H2O NHOH,氨氣溶于水得氨水,氨水中含有的粒子有:_。氨水為可溶性一元弱堿,易揮發(fā),不穩(wěn)定,易分解:NH3H2O_。(2)氨氣與酸反應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與蘸有濃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現象為_,將濃鹽酸改為_,也會出現相同的現象?;瘜W方程式為_, _。與CO2等酸性氧化物反應:NH3CO2H2O=NH4HCO3或2NH3CO2H2O=(NH4)2CO3。(3)NH3的還原性氨的催化氧化化學方程式:_。(4)與鹽溶液反應將氨水加入下列溶液,完成下表:被滴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FeCl3溶液生成_色沉淀AlCl3溶液生成_沉淀Al33NH3H2O=Al(OH)33NH特別提醒(1)氨氣是非電解質;氨水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2)氨氣是堿性氣體,不能用濃硫酸干燥,也不能用無水CaCl2干燥,可用堿性干燥劑堿石灰干燥。(3)氨氣溶于水,生成NH3H2O,但關于氨水的質量分數、物質的量濃度的計算仍按溶質為NH3。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不正確的說明理由。氨氣溶于水能導電,所以氨氣是電解質。實驗室用濃氨水與NaOH固體制取氨氣。氨和酸反應生成銨鹽,與揮發(fā)性酸相遇時能形成白煙。某晶體與NaOH共熱放出一種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該晶體中含有NH。氨水中含氮微粒中最多的微粒是NH。把NH3通入稀HNO3中,當溶液的pH等于7時,溶液中NH3和HNO3等物質的量反應。2液氨和氨水有哪些區(qū)別?完成下列表格。液氨氨水形成物質分類混合物微粒種類NH3、NH3H2O、H、H2O、NH、OH存在條件常溫常壓下不能存在常溫常壓下可存在3.在標準狀況下,用以下氣體做噴泉實驗,請根據情況,填寫燒瓶中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假設燒瓶中溶質不能擴散出來)。(1)用氯化氫氣體做噴泉實驗,噴泉結束后,水充滿燒瓶,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2)用NH3做噴泉時,噴泉結束后,水充滿燒瓶,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3)用NO2氣體做噴泉實驗,噴泉結束后,水充至燒瓶的2/3處,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4)用NO2和O2按41體積比混合,噴泉結束后,水充滿燒瓶,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_?!究键c二】銨鹽及NH4的檢驗1銨鹽的概念銨根離子與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2銨鹽的物理性質銨鹽都是_色固體,均易溶于水。3銨鹽的化學性質4NH的檢驗未知液呈堿性濕潤_色石蕊試紙變_色,則證明含NH。特別提醒不能用直接加熱銨鹽制取氨氣。如:硝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因為加熱過程中NH4NO3可能發(fā)生爆炸而有危險;NH4HCO3受熱極易分解產生CO2,使生成的NH3中混有較多的CO2雜質;NH4Cl受熱分解生成的HCl和NH3遇冷后立即化合又生成NH4Cl。4固態(tài)NH4Cl受熱變成氣體,氣體遇冷又變?yōu)楣虘B(tài)NH4Cl;固態(tài)碘受熱變成蒸氣,蒸氣遇冷又變成固態(tài)碘,這兩種現象的本質是否相同?5按要求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1)在NH4Cl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熱。(2)在NH4Cl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3)在濃NH4Cl溶液中加濃NaOH。(4)NH4Cl溶液呈酸性的原因。(5)在飽和NH4Cl溶液中滴加NaAlO2,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和白色沉淀。特別提醒(1)銨鹽與堿反應不在溶液中進行不寫離子方程式。(2)銨鹽的稀溶液與堿反應,不加熱,產物為NH3H2O。(3)NH與CH3COO、HCO等雖然能發(fā)生雙水解反應,但能大量共存。(4)NH與SiO、AlO因發(fā)生完全的雙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噴泉實驗的形成原理1形成噴泉的原理形成噴泉最根本的原因是瓶內外存在壓強差。當燒瓶內氣體溶于液體或與之反應時,瓶內氣體大量減少,壓強降低,外界的大氣壓將液體壓入燒瓶內,如此持續(xù),最后液體將充滿燒瓶。2常見噴泉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兩類:(1)極易溶于水的氣體(NH3、HCl、SO2等)與水可形成噴泉。(2)酸性氣體(HCl、SO2、NO2、CO2、H2S等)與NaOH(aq)也能形成噴泉。【例1】噴泉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現象,其產生原因是存在壓強差。(1)圖甲中,為化學教學中所用的噴泉實驗裝置。在燒瓶中充滿干燥氣體,膠頭滴管及燒杯中盛有液體。下列組合中不可能形成噴泉的是()AHCl和H2OBO2和H2OCNH3和H2ODCO2和NaOH溶液ENO2和H2O設若用D組合做噴泉實驗,燒杯中的液體一定是NaOH溶液嗎?_。用A組合做噴泉實驗時,若燒瓶中充滿HCl氣體,則在標準狀況下,做完實驗后燒瓶中c(HCl)_molL1(設溶質不擴散)。若用E組合做噴泉實驗時,則標準狀況下,做完實驗后燒瓶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是_molL1。(2)某學生積極思考產生噴泉的其他辦法,并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裝置。在圖乙的錐形瓶中,分別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反應后可能產生噴泉的是()ACu與稀鹽酸 BNaHCO3與NaOH溶液CCaCO3與稀硫酸 DNH4HCO3與稀鹽酸這種方法產生噴泉的原理是_。在圖乙錐形瓶外放一水槽,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質,結果也產生噴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質可以是()A濃硫酸 B食鹽 C硝酸鉀 D硫酸銅這種方法產生噴泉的原理是_。比較圖甲和圖乙兩套裝置,從產生噴泉的原理來分析,圖甲_上部燒瓶內氣體壓強;圖乙_下部錐形瓶內氣體壓強。(填“增大”或“減小”)(3)城市中常見的人造噴泉及火山爆發(fā)的原理與上述_(填“圖甲”或“圖乙”)裝置的原理相似。 氨氣的實驗室制法1加熱固態(tài)銨鹽和堿的混合物一般加熱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2NH4ClCa(OH)22NH3CaCl22H2O。(1)裝置:“固體固體氣體”(與用KClO3或KMnO4制O2的裝置相同)。(2)收集: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3)干燥:用堿石灰(NaOH和CaO固體的混合物)。(4)驗滿方法: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試紙變藍色;將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置于試管口,有白煙產生。(5)尾氣處理:一般在管口塞一團用水或稀H2SO4浸濕的棉花球,可避免污染空氣。特別提醒制氨氣時,選用的銨鹽及堿都有一定的要求。選銨鹽時,不選(NH4)2CO3、NH4HCO3、NH4NO3等,因它們受熱易分解,使產生的NH3中混有較多的雜質氣體,另外NH4NO3易爆炸;選堿時,用堿石灰而不用NaOH或KOH,因NaOH、KOH具有吸濕性,易結塊,不利于產生氨氣,且在高溫下均能腐蝕玻璃。2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其他方法方法化學方程式(或原理)氣體發(fā)生裝置加熱濃氨水NH3H2ONH3H2O濃氨水固體NaOHNaOH溶于水放熱,促使氨水分解,且OH濃度的增大有利于NH3的生成濃氨水固體CaOCaO與水反應,使溶劑(水)減少;反應放熱,促使氨水分解?;瘜W方程式為NH3H2OCaO=NH3Ca(OH)2【例2】有甲、乙兩位同學想利用下列裝置及化學試劑,對實驗室制取并收集氨氣的實驗進行改進。化學試劑:NH4Cl固體、濃氨水、固體NaOH (1)甲同學想方便快速制取少量氨氣,應選擇的裝置是(填序號),選用試劑是(填序號)。選用上述試劑制氨氣的理由是_,實驗過程中,制氣時的實驗操作是_。 (2)乙同學建議,把教材中實驗室制取氨氣的收集裝置由大試管改為集氣瓶且瓶口向上收集氨氣,并確保不污染環(huán)境,請你根據其設想回答: 若用排氣法收集氨氣,請在方框內畫出其氣體收集裝置和尾氣吸收裝置,標出所用試劑(自選)名稱。 若用排液集氣法收集NH3,可選用的試劑是(填序號)_。AH2O B濃H2SO4選擇確定CCCl4 D飽和NaCl溶液方法指導(1)依據藥品原理裝置。(2)依據NH3的物理性質選擇集氣方法。(3)注意防倒吸。氨及銨鹽命題中的綠色化學思想的應用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教學更是離不開實驗教學,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觀察到語言難以表達清楚的實驗現象,增強更直觀的感性認識?;瘜W實驗教學中力求利用最少的實驗藥品獲得最佳的實驗效果、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在化學實驗過程中要滲透綠色化學思想,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近幾年的高考命題中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纠?】如下圖,利用培養(yǎng)皿探究氨氣的性質。實驗時向NaOH固體上滴幾滴濃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對實驗現象所做的解釋正確的是()選項實驗現象解釋A濃鹽酸附近產生白煙NH3與濃鹽酸反應產生了NH4Cl固體B濃硫酸附近無明顯現象NH3與濃硫酸不發(fā)生反應C氯化物溶液變渾濁該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干燥紅色石蕊試紙不變色,濕潤紅色石蕊試紙變藍NH3是一種可溶性堿【例4】化學實驗的微型化可有效地減少污染,實現化學實驗綠色化的要求。觀察下面四個實驗(夾持裝置未畫出),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加熱時,上部匯集了固體NH4Cl,說明NH4Cl易升華B加熱時,溶液顏色變淺,冷卻后又恢復為原來的顏色C加熱時,中固體由藍色變?yōu)榘咨?,冷卻后能恢復為原來的顏色D中,浸泡在熱水中的容器內氣體顏色變深,說明受熱時反應2NO2 N2O4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高考題組一有關NH3、NH3H2O、NH4所參與的離子反應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劃“”,錯誤的劃“”。(1)NH4ClNaOHNaClNH3H2O能用HOH=H2O表示()(2010大綱全國卷,6A)(2)往鹽酸中滴加氨水HOH=H2O()(2009廣東,12A)(3)AlCl3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濃氨水:Al34NH3H2OAlO4NH2H2O()(2009上海,18C)(4)在稀氨水中通入過量CO2:NH3H2OCO2=NHHCO()(2008廣東,11A)(5)AgNO3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gNH3H2O=AgOHNH()(2008天津理綜,11D)(6)將NH3通入熱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2還原成Cu()(2010大綱全國卷,7D)高考題組二NH3、銨鹽的應用2(2011上海綜合,15)研制和開發(fā)不含碳并可工業(yè)生產的清潔能源,一直是科學家不懈追求的目標。目前液氨被人們視為一種潛在的清潔燃料。液氨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4NH33O22N26H2O。和氫燃料相比有關數據見下表,據此判斷正確的是()燃料沸點() (kJmol1)燃燒熱相對分子質量(gmol1)液態(tài)密度(gcm3)氫252.60238.402.020.07氨33.50317.1017.030.61以氨和氫為燃料時,均可以減緩溫室效應氨泄漏到空氣中比氫氣更易發(fā)生爆炸等質量的氨和氫分別燃燒,氨放出的熱量多氨的液化比氫容易得多A B C D3(2009上海,4)用濃氯化銨溶液處理過的舞臺幕布不易著火。其原因是()幕布的著火點升高幕布的質量增加氯化銨分解吸收熱量,降低了溫度氯化銨分解產生的氣體隔絕了空氣A B C D高考題組三NH3的制法、NH3的催化氧化實驗拓展探究4(2010重慶理綜,27)某興趣小組用下圖裝置探究氨的催化氧化。(1)氨催化氧化的化學方程式為_。(2)加熱玻璃管2一段時間后,擠壓1中打氣球鼓入空氣,觀察到2中物質呈紅熱狀態(tài);停止加熱后仍能保持紅熱,該反應是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3)為保證在裝置4中觀察到紅棕色氣體,裝置3應裝入_;若取消3,在4中僅觀察到大量白煙,原因是_。(4)為實現氨催化氧化,也可用裝置5替換裝置_(填裝置代號);化合物X為_(只寫一種),Na2O2的作用是_。5(2009全國理綜,28)已知氨可以與灼熱的氧化銅反應得到氮氣和金屬銅,用下圖中的裝置可以實現該反應?;卮鹣铝袉栴}:(1)A中加入的物質是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2)B中加入的物質是_,其作用是_。(3)實驗時在C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4)實驗時在D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D中收集到的物質是_,檢驗該物質的方法和現象是_。6(2010海南,17)根據氨氣還原氧化銅的反應,可設計測定銅元素相對原子質量Ar(Cu)(近似值)的實驗。先稱量反應物氧化銅的質量m(CuO),反應完全后測定生成物水的質量m(H2O),由此計算Ar(Cu)。為此,提供的實驗儀器及試劑如下(根據需要可重復選用,加入的NH4Cl與Ca(OH)2的量足以產生使CuO完全還原的氨氣):請回答下列問題:(1)氨氣還原熾熱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為_。(2)從所提供的儀器及試劑中選擇并組裝本實驗的一套合理、簡單的裝置,按氣流方向的連接順序為(用圖中標注的導管口符號表示)a_。(3)在本實驗中,若測得m(CuO)a g,m(H2O)b g,則Ar(Cu)_。(4)在本實驗中,使測定結果Ar(Cu)偏大的是_(填序號)。CuO未完全起反應CuO不干燥CuO中混有不反應的雜質堿石灰不干燥NH4Cl與Ca(OH)2混合物不干燥(5)在本實驗中,還可通過測定_和_,或_和_達到實驗目的。高考題組四含氮廢水的處理72010北京理綜26(1)某氮肥廠氨氮廢水中的氮元素多以NH和NH3H2O的形式存在,該廢水的處理流程如下:(1)過程:加NaOH溶液,調節(jié)pH至9后,升溫至30 ,通空氣將氨趕出并回收。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加NaOH溶液的作用:_。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通空氣的目的:_。高考題組五有關NH3、N2H4的計算8(2011上海單科,30改編)氨和聯(lián)氨(N2H4)是氮的兩種常見化合物,在科學技術和生產中有重要的應用。根據題意完成下列計算:(1)聯(lián)氨用亞硝酸氧化生成氮的另一種氫化物,該氫化物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3.0,其中氮原子的質量分數為0.977,計算確定該氫化物的分子式。該氫化物受撞擊則完全分解為氮氣和氫氣。4.30 g該氫化物受撞擊后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_L。(2)聯(lián)氨和四氧化二氮可用作火箭推進劑,聯(lián)氨是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劑,反應產物是氮氣和水。由聯(lián)氨和四氧化二氮組成的火箭推進劑完全反應生成72.0 kg 水,計算推進劑中聯(lián)氨的質量。(3)氨的水溶液可用于吸收NO與NO2的混合氣體,反應方程式為6NO4NH35N26H2O6NO28NH37N212H2ONO與NO2混合氣體180 mol被8.90103 g氨水(質量分數0.300)完全吸收,產生156 mol氮氣。吸收后氨水密度為0.980 gcm3。計算:該混合氣體中NO與NO2的體積比。吸收后氨水的物質的量濃度(答案保留1位小數)。課時規(guī)范訓練教材習題回扣1(必修1P1032)下列氣體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H2 BNH3 CO2 DNO2(必修1P1034)下列方法中,不能用于實驗室里制取氨的是()A在燒瓶中將熟石灰和氯化銨混合,加水調成泥狀后加熱B加熱試管中的氯化銨固體C將燒瓶中的濃氨水加熱D將分液漏斗中的濃氨水滴入裝有生石灰的燒瓶中3(必修1P1035改編)某同學用濾紙折成一個紙蝴蝶并噴灑一種溶液(保持濕潤),掛在鐵架臺上。另取一只盛某種溶液的燒杯,放在紙蝴蝶的下方(如右圖)。過一會兒,發(fā)現紙蝴蝶變?yōu)榧t色。下表的組合中,能夠實現上述變化的是()紙蝴蝶上的噴灑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小燒杯中的溶液濃鹽酸濃氨水NaOH溶液濃硫酸A. B C D4(必修1P10411改編)實驗室有下列幾種常見的干燥劑:濃硫酸、堿石灰、無水氯化鈣、生石灰、P2O5、硅膠干燥劑。其中能干燥氨氣的是()A除外 BC D全部5(必修1P10810改編)管道工人曾經用濃氨水檢驗氯氣管道是否漏氣。已知能發(fā)生如下反應(在有水蒸氣存在的條件下):2NH33Cl2=6HClN2。如果氯氣管道某處漏氣,用該方法檢查時會出現的現象是_。產生白煙的化學方程式:_。寫出濃氨水與氯氣反應的總化學方程式:_。能力提升訓練1有關氨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NH3是4核10電子分子,具有還原性BNH3極易溶于水,可做噴泉實驗,氨氣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劑C氨氣是非電解質,NH3H2O是電解質D蘸有濃鹽酸的玻璃棒遇氨氣產生的白煙為小冰晶2下列關于氨水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氨水和液氨不同,氨水是混合物,液氨是純凈物B氨水中物質的量濃度最大的粒子是NH3H2O(除水)C氨水顯弱堿性,故通常保存在金屬容器中D在1 molL1氨水中,NH3H2O、NH、NH3的物質的量濃度之和為1 molL13已知氣體的摩爾質量越小,擴散速度越快。如圖所示為氣體擴散速率 的實驗,兩種氣體擴散相遇時形成白色煙環(huán)。下列關于物質甲、乙的 判斷正確的是()A甲是濃氨水,乙是濃硫酸B甲是濃鹽酸,乙是濃氨水C甲是濃氨水,乙是濃鹽酸D甲是濃硝酸,乙是濃氨水4右圖的裝置中,干燥燒瓶內盛有某種氣體,燒杯和滴管內盛放某種溶液。擠壓滴管的膠頭,下列與實驗事實不相符的是()ACO2(NaHCO3溶液)/無色噴泉BNH3(H2O中含酚酞)/紅色噴泉CH2S(CuSO4溶液)/黑色噴泉DHCl(AgNO3溶液)/白色噴泉5已知NH3和HCl都能用來做噴泉實驗,若在標準狀況下用兩個大小不同的燒瓶分別收集滿NH3和HCl氣體,實驗后兩個燒瓶中溶液的關系是()A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相同,溶質的質量分數不同B溶質的質量分數相同,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不同C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都不同D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和溶質的質量分數都相同6已知NH3難溶于CCl4,如下圖所示,下列裝置中,不宜用于吸收氨氣的是()7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無色透明的一組離子是()ANH、Al3、SO、NOBK、Na、AlO、NOCK、NH、SO、Cu2DNa、K、NO、HCO8下列反應中,氨既表現還原性,又表現堿性的是()A2NH33CuO3CuN23H2OB4NH35O24NO6H2OC8NH33Cl2=N26NH4ClDNH3H2ONHOH9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將少量液體甲逐滴加入到固體乙中,試管中試劑為丙,則下表中對應選項正確的是()甲乙丙試管中的現象A濃鹽酸二氧化錳石蕊試液先變紅后褪色B醋酸粉狀貝殼Na2SiO3溶液無渾濁C濃氨水生石灰AgNO3溶液無明顯現象D濃硝酸銅水生成無色氣體并在試管口變?yōu)榧t棕色10. 將下列固體在隔絕空氣的密閉容器中用酒精燈加熱,在加熱過程中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但冷卻后又聚集為原來的物質的是()A碘片 B氯化銨 C碘化銨 D碳酸鈉11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A硫酸銨溶液與氫氧化鋇溶液共熱:NHSOBa2OHBaSO4NH3H2OB氯化銨溶液中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NHOHNH3H2OC氯化銨固體和熟石灰共熱:NHOH=NH3H2OD碳酸銨溶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COCO2H2O=HCO12.制取氨氣并完成噴泉實驗(圖中夾持裝置均已略去)。(1)寫出實驗室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2)收集氨氣應使用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氣可選用作干燥劑。(3)用圖A所示裝置進行噴泉實驗,上部燒瓶已裝滿干燥的氨氣,引發(fā)噴泉的操作是,該實驗的原理是_。(4)如果只提供如圖B所示裝置,引發(fā)噴泉的方法是_。13下圖中AJ分別代表相關反應的一種物質。已知A分解得到等物質的量的B、C、D,圖中有部分生成物未標出。請?zhí)顚懸韵驴瞻祝?1)A的化學式_。(2)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3)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4)J與F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5)在反應中,當生成標況下2.24 L G時,轉移電子數為_mol。14某?;瘜W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氨氣的性質后討論,既然氨氣具有還原性,能否與H2還原CuO一樣呢?他們設計實驗制取氨氣并探究上述問題。請你參與該小組的活動并完成下列實驗:(一)制取氨氣(1)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固體和氫氧化鈣固體混合物的方法來制取氨氣。(2)實驗室還可在_(填一種試劑)中滴加濃氨水的方法快速制取少量氨氣。(二)實驗探究該小組成員設計實驗探究氨氣的還原性及其產物,實驗裝置(夾持及尾氣處理裝置未畫出)圖如下:(3)該裝置在設計上有一定的缺陷,為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你對該裝置的改進措施是_。(4)利用改進后的裝置進行實驗,觀察到CuO變?yōu)榧t色物質,無水CuSO4變藍,同時生成一種無污染的氣體。(三)問題討論(5)有同學認為:NH3與CuO反應生成的紅色物質中可能含有Cu2O。已知Cu2O是紅色粉末,是一種堿性氧化物,在酸性溶液中,Cu能自身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Cu2和Cu。請你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檢驗該紅色物質中是否含有Cu2O:_。(6)在解決了問題(5)后,又有同學提出:Cu2O與CuO的熱穩(wěn)定性哪個更強?于是他們又進行了如下實驗:取98 g Cu(OH)2固體,加熱到80 時,得到黑色固體粉末,繼續(xù)加熱到1 000 以上,黑色粉末全部變成紅色粉末A。冷卻后稱量,A的質量為72 g。據此可推得A為_,由此得到的結論是_。答案基礎再現深度思考考點一1無有刺激性易7002HH3(1)NH3H2O、NH3、H2O、NH4、OH、HNH3H2O(2)有白煙生成濃硝酸HClNH3=NH4ClNH3HNO3=NH4NO3(3)4NH35O24NO6H2O(4)紅褐Fe33NH3H2O=Fe(OH)33NH4白色考點二2白3NH4ClNH3HClNH4HCO3NH3CO2H2ONH4OHNH3H2O2NH4ClCa(OH)2CaCl22NH32H2O4紅藍深度思考1正確。不正確,NH3本身不導電,溶于水,與水發(fā)生反應NH3H2O NH3H2O NH4OH而導電,故NH3不是電解質;不正確,氨水中存在大量的NH3H2O和少量的NH4;不正確,NH3和HNO3等物質的量反應時,得到NH4NO3溶液,NH4水解使溶液顯酸性,pH7。2氨氣液化氨氣溶于水純凈物NH33(1)0.045 molL1(2)0.045 molL1(3)0.045 molL1(4)0.036 molL14不相同,NH4Cl固體受熱分解成NH3和HCl,發(fā)生了化學變化;固態(tài)碘受熱升華成為碘蒸氣,是物理變化。5(1)NH4OHNH3H2O(2)NH4OH NH3H2O(3)NH4OH=NH3H2O(4)NH4H2ONH3H2OH(5)NH4AlOH2O=NH3Al(OH)3規(guī)律方法解題指導【例1】(1)B不一定,只要膠頭滴管中盛有足夠的濃NaOH溶液足以把燒瓶中的CO2吸收即可(2)D錐形瓶中發(fā)生反應:NH4HCO3HCl=NH4ClCO2H2O,隨著CO2氣體的產生,錐形瓶中的壓強增大而產生“噴泉”A濃H2SO4溶于水時,放出大量的熱,溫度升高使錐形瓶中的酒精揮發(fā)加快,瓶內壓強增大,從而形成“噴泉”減小增大(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實驗學校2025年八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信息處理技術員考試小技巧與試題及答案
- 軟件設計師考試趨勢分析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屆北京市延慶區(qū)數學七下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試題含解析
- 軟件測試策略與方法總結試題及答案
- 移動應用用戶體驗設計考題試題及答案
- 機械設備行業(yè)保安工作計劃
- 算法與數據結構2025年考試試題及答案
- 如何開展財務審計工作計劃
- 信息科技行業(yè)安全防護總結計劃
- 中考英語初中必會英語語法匯總
- 工業(yè)機器人22手部設計-23腕部設計課件
- 2023年被告民事訴訟答辯狀
- 監(jiān)獄圍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范本
- 《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示范課教學課件【部編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定稿)
- SB/T 10029-2012新鮮蔬菜分類與代碼
- GB/T 6075.3-2001在非旋轉部件上測量和評價機器的機械振動第3部分:額定功率大于15kW額定轉速在120r/min至15000r/min之間的在現場測量的工業(yè)機器
- GB/T 26673-2011道路車輛點火系統(tǒng)電氣特性試驗方法
- GB/T 21739-2008家用電梯制造與安裝規(guī)范
- GB 21670-2008乘用車制動系統(tǒng)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
- GA/T 1275-2015石油儲罐火災撲救行動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