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參考課件2 岳麓版必修1.ppt_第1頁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參考課件2 岳麓版必修1.ppt_第2頁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參考課件2 岳麓版必修1.ppt_第3頁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參考課件2 岳麓版必修1.ppt_第4頁
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參考課件2 岳麓版必修1.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成才之路 歷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岳麓版 必修1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 第一單元 第3課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第一單元 一個青年跑進太學求學 畢業(yè)后 派到地方服務 待服務地方行政有了成績 再經(jīng)長官察選到中央 又須經(jīng)過中央一番規(guī)定的考試 然后才是正式入仕 那是當時入仕從政的唯一正途 政府的一切官吏 幾乎全由此項途徑出身 材料反映了我國古代什么時候的什么制度 回答以上問題和學好本課 你需要完成以下探究目標 1 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是怎樣確立的 分析其特點和作用 之后又是怎樣演變的 2 簡述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演變歷程 分析科舉制的影響 3 簡述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演變歷程 并給予評價 4 簡述漢唐以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 本課從以三省六部制為代表的中央行政體制 以科舉制為代表的選官制度和維護官僚隊伍廉潔高效的監(jiān)察制度等三個方面講了古代政治制度不斷成熟的體現(xiàn) 圖示如下 一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及其演變1 確立 1 職權 隋唐時期在中央實行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 隋稱內(nèi)史省 其職權分別是 負責 其長官都是宰相 下設六部 分別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2 特點及作用 三省之間相互牽制 互為補充 分工明確 提高了 相權被分割 避免了權臣獨攬大權 加強了 中書省 門下省 尚書省 起草詔令 封駁審議 執(zhí)行 尚書省 辦事效率 皇權 思考1 有人認為唐初的三省六部制是一種 皇權下的民主 結合我國封建政治制度的特點 談談你的認識 提示 所謂的 民主 是指三省之間 分工明確 相互牽制 以防止大臣專權 并且由于唐太宗鑒于隋亡的教訓 善于納諫 增添了這一制度的 民主色彩 但從本質上看 這一制度仍然是君主專制制度 對相權的牽制是為了加強君主的專制 因此 它只是一種 皇權下的民主 2 演變 1 宋朝 三省長官基本不參與政事 設 作為宰相辦公機構 只保留 權 軍政歸 掌管 財政歸 掌管 2 元朝 廢除 只設 六部歸入 3 影響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標志著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發(fā)生了深刻變化 權力的分解 既明確了 又使三省 對后世的國家體制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中書門下 行政 樞密院 三司 三省 中書省 中書省 決策 審議 執(zhí)行 行政分工 相互牽制 點撥 元朝的中書省與唐朝的中書省不同 唐朝的中書省是決策機構 元朝的中書省是行政機構 它與唐朝尚書省職能類似 二 選官制度1 發(fā)展演變 1 戰(zhàn)國時期 開始用 制度替代西周以來貴族世襲的 制 秦和漢初基本沿襲 2 漢武帝 實行 和 前者是讓各 每年向國家推薦人才 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 征聘人才 3 東漢末年開始 采用九品中正制選拔人才 世家大族日益把持選官大權 軍功爵 世卿世祿 察舉制 征辟制 郡國 社會 4 隋朝 隋煬帝時設 以試策取士 就是科舉制的來歷 5 唐代 科舉制成為中央統(tǒng)一分科 定期舉行的考試選官制度 2 科舉制的影響 1 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為不具有貴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參政機會 不僅擴大了統(tǒng)治的 也促進了 的進一步成熟 為官僚隊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高素質人才 2 成為 長期保持繁榮的制度保障之一 進士科 分科舉人 社會基礎官僚體制 中華帝國 秦漢 思考2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是怎樣演變的 體現(xiàn)出了怎樣的趨勢 提示 1 演變 2 趨勢 選官標準由家世門第逐漸發(fā)展為才學 選拔方式由推選逐漸發(fā)展為公開考試 人才選舉逐漸制度化 體現(xiàn)相對公平 公開 客觀的原則 封建社會后期 選官制度逐漸模式化 明清八股取士 禁錮思想 束縛人才 三 監(jiān)察與諫議1 監(jiān)察 1 對象 2 演革 時期 官員監(jiān)察制度便確立起來 成為中華帝國政治體制建設的重要方面 該時期在中央 是掌管監(jiān)察的官職 漢武帝時設的 成為地方的專職監(jiān)察官員 宋代地方上在州郡長官之下設置 時期監(jiān)察制度達到頂峰 中央設 和 地方 省級機構還專門設有負責司法 監(jiān)察的 官員 秦漢 御史大夫 刺史 通判 明清 都察院 都察院 按察使司 2 諫議 1 對象 2 演革 隋唐時期正式確立三省六部制 其中門下省負責 和 宋代出現(xiàn)了獨立的諫官機構 明清 專門的諫議機構已沒有 皇帝 諫議 封駁 諫院 3 評價 1 中國古代的監(jiān)察 諫議制度不能從根本上約束 的無上權力 不能杜絕官僚隊伍中的腐敗和低效現(xiàn)象 2 但作為一種常設的政治制度 在 打擊 勢力 維護 諫正 過失 防止 等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皇帝 整頓吏治 地方割據(jù) 中央集權 皇帝 決策失誤 四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1 表現(xiàn) 1 為代表的中央行政體制 2 以 為代表的選官用人制度 3 維護官僚隊伍廉潔高效的 制度 2 特點 1 適應 發(fā)展需要 進行有效控制和管理 2 反映了 的變化 不斷吸納新生力量 保持統(tǒng)治基礎的穩(wěn)固 以三省六部制 科舉制 監(jiān)察 大一統(tǒng)中央集權 社會結構 一 三省六部制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宰相者 上佐天子 理陰陽 順四時 下遂萬物之宜 外鎮(zhèn)撫四夷諸侯 內(nèi)親附百姓 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史記 陳丞相世家 材料二 材料三宰相是輔弼重臣的總稱 宋承唐官 然兩代宰相之設制精神頗相歧異 唐代相制重在謹慎大政 而宋代以杜絕強臣專擅之弊為要 請思考 1 據(jù)材料一 概括丞相的地位并分析其弊端 2 唐代三省六部制與秦朝三公九卿制相比 有何明顯變化 二者的特點 作用又有何相似之處 3 根據(jù)材料三 結合所學知識 比較唐宋宰相制度的異同 提示 1 輔佐君主 位高權重 相權過大 威脅皇權 易造成政局動蕩 2 變化 秦朝時 丞相作為中樞權力機構中的最高行政長官 位高權重 唐朝時 宰相的權力已被分割 相似 特點 中央官員相互牽制 彼此制約 皇權至上 作用 都加強了皇權 3 相同 不斷分化相權 加強君權 不同 唐代中書省 門下省強化集體議政 尚書省執(zhí)行政令 宋代相權按財 政 軍一分為三 拓展 對三省六部制的認識 1 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創(chuàng)造 出現(xiàn)了決策 審議 執(zhí)行權力的分解 此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 2 三省六部制的確立表明了古代政治兩個方面的趨勢 一是明確行政分工 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分散相權 強化皇權 3 三省之下的分權體制和近代西方的三權分立有本質的區(qū)別 三省之上還有獨裁專斷的皇帝 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權力的制約與平衡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較高的行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