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doc_第1頁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doc_第2頁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doc_第3頁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doc_第4頁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不求人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少人不懂毛衣尺寸的計算方法:在織毛衣時,總要問別人應該起多少針,或者憑感覺織其結(jié)果往往是織成的毛衣不是大,就是小。下面不求人來教你毛衣尺寸計算好方法。不求人編織毛衣時一般是按針數(shù)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jù)花型的密度適當?shù)丶俞樆驕p針。所以不求人一個比較直觀、準確的計算編織毛衣尺寸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后,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后以此為標準去推算毛衣的尺寸。不求人的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高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長為77百米左右(23尺);高(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寬為90 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中165175米)男套衫,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中(160170米)女套衫,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身長為65厘米(195尺);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身長為60厘米(18尺)。不求人特別提醒你:開衫的編織毛衣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風雪衣和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編織毛衣的尺寸及比例一. 毛衣起多少針呀?這個問題不求人來幫你解決:用所選好的針和線,按您所選定的花紋來編織;織成一個10平方厘米的小樣片,再對照衣服的大小,您就知道您的衣服要起多少針了。根據(jù)線的粗細不同,我分別例出3.3平方厘米(一寸見方)的針數(shù)和行數(shù)。以供大家參考:粗 線:寬以78針,長以810行中粗線:寬以9針, 長以1011行細 線:寬以11針, 長以1214行注意:根據(jù)花型的密度不同,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操作時適當加針、減針。下面不求人給你介紹一種最直觀準確的計算方法:用你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選擇好的花樣編織33厘米后,再量具體的尺寸,然后以此為標準去推算整件毛衣的尺寸。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高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高 (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29尺), 身長為77厘米(23尺);高 (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寬為90 厘米(27尺), 身長為70厘米(21尺);中 (165175米)男套衫,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中 (160170米)女套衫,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矮 (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 身長為65厘米(195尺);矮 (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 身長為60厘米(18尺)。開衫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衣長則根據(jù)個人愛好或款式,可長可短。根據(jù)年齡不同老年人可適當加放寬度。名詞解釋:直密10cm寬度中有多少行橫密10cm寬度中有多少針縫耗(針)在兩個衣片相縫合的地方,實際要損失的針數(shù)(俗稱:縫頭)二上衣的編織順序及尺寸計算織衣的順序:后前袖領最后織其它細小部件上衣后片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2. 身長行數(shù)=(身長底邊羅紋)直密3. 正身長行數(shù)=(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 4. 肩寬針數(shù)=肩寬橫密縫耗(針)5. 掛肩總行數(shù)=掛肩長直密6. 掛肩收針針數(shù)=(12胸圍針數(shù)肩寬針數(shù))27. 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針6針后,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nèi),將應收針數(shù)收完8. 后領口針數(shù)=后領口寬橫密縫耗(針)9. 單肩針數(shù)=(肩寬針數(shù)后領口寬針數(shù)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shù)=單肩針數(shù)肩高行數(shù)上衣前片: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2. 身長行數(shù),與后片“2”相同。3. 正身長行數(shù),與后片“3”相同。4. 肩寬針數(shù),與后片“4”相同。5. 掛肩總行數(shù),與后片“5”相同。6. 掛肩收針針數(shù),與后片“6”相同。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后片多收次??稍谄绞諘r,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shù)。袖片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 2. 袖長行數(shù)=(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3. 袖根針數(shù)=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shù)=(袖根針數(shù)袖口針數(shù))25. 袖身行數(shù)=袖長行數(shù)袖山行數(shù)6. 袖山行數(shù)=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 7. 袖山單側(cè)收針針數(shù)=(袖根針數(shù)-袖山寬針數(shù))21.領片針數(shù)=(領深2后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2.領片行數(shù)=領高羅紋直密不求人提醒: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guī)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后慢,若減針,則先慢后快。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5.袖山收針行數(shù)接近于前、后片掛肩的收針行數(shù)。 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后領口可不予考慮。7.后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三. 不求人關于毛衣各部制作圖及說明描述:毛衣各部位的制作及大致比例. (請依據(jù)款式、體形、年齡靈活對待).上圖是毛衣各部分的名稱: A, B, C, D, E, F, G, H, I 就是要量度的基本部份( 因為這里不好貼圖,所以就沒能將圖片放上,請參加http:/bbs.vknit./read.php?tid=629&fpage=1&tore ad=1 - ED6EA = 毛衣腳寬度B = 毛衣寬度C = 肩寬D =腋下高E =胸高(腋上線)F x 2 = 袖寬G x 2 = 袖口寬H =袖山高度I = 袖下長A & B:一般A = B,但是也可以A B, 或B A, 視毛衣款式而定。D + E = 毛衣長度Fx2=C H( 袖山高度)+ I( 袖下長)= 袖長不求人袖子針數(shù)的算法:用尺子量到腋下肩的長度。一般編織男式的衣服要6寸,女式的要5。寸,具體要根據(jù)身高來確定(一般來講,袖根約等于肩寬)。你確定好袖子的針數(shù)后一次起完,先留出和身體腋下分袖子那里的平收針數(shù),袖山開頭是余下針數(shù)的,在把另外的針數(shù)的分成部分。然后來回加上,開始第次是加針,第次是家針,以后是每次加針,直到加完那的為止,平收的留針一次平織完,這就是袖身。編織公分后。在袖下開始減針,袖上部分先減的緩一點,袖下部分可急一點,最后就是完成袖口的工作。毛衣編織的編織順序及尺寸計算毛衣編織的順序:后前袖領最后織其它細小部件毛衣編織-后片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2. 身長行數(shù)=(身長底邊羅紋)直密3. 正身長行數(shù)=(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4. 肩寬針數(shù)=肩寬橫密縫耗(針)5. 掛肩總行數(shù)=掛肩長直密6. 掛肩收針針數(shù)=(12胸圍針數(shù)肩寬針數(shù))2 :7. 掛肩收針方法: 平收3針6針后,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nèi),將應收針數(shù)收完。8. 后領口針數(shù)=后領口寬橫密縫耗(針)9. 單肩針數(shù)=(肩寬針數(shù)后領口寬針數(shù))2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shù)=單肩針數(shù)肩高行數(shù)毛衣編織-前片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2. 身長行數(shù),與后片“2”相同。3. 正身長行數(shù),與后片“3”相同。4. 肩寬針數(shù),與后片“4”相同。5. 掛肩總行數(shù),與后片“5”相同。6. 掛肩收針針數(shù),與后片“6”相同。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后片多收次??稍谄绞諘r,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shù)。毛衣編織-袖片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2. 袖長行數(shù)=(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3. 袖根針數(shù)=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shù)=(袖根針數(shù)袖口針數(shù))25. 袖身行數(shù)=袖長行數(shù)袖山行數(shù)6. 袖山行數(shù)=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7. 袖山單側(cè)收針針數(shù)=(袖根針數(shù)-袖山寬針數(shù))2毛衣編織-領片1.領片針數(shù)=(領深2后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2.領片行數(shù)=領高羅紋直密毛衣編織-其它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guī)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后慢,若減針,則先慢后快。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5.袖山收針行數(shù)接近于前、后片掛肩的收針行數(shù)。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后領口可不予考慮。7.后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不求人兒童毛衣尺寸計算不少人不懂毛衣尺寸的計算方法:在織毛衣時,總要問別人應該起多少針,或者憑感覺織,其結(jié)果往往是織成的毛衣不是大,就是小。其實編織毛衣時一般是按針數(shù)來定尺寸的,按粗細程度大致可分為三種:一是高粗線:編織時寬以78針為33厘米(1寸)左右,長以810針為33厘米左右,二是中粗線,寬以9針為33厘米,長以1011針為33厘米,三是細線,寬以11針為33厘米,長以1214針為33厘米。用這三種線編織花樣時,一般會有12針的誤差,因此要根據(jù)花型的密度適當?shù)丶俞樆驕p針。有一個比較直觀、準確的計算編織毛衣尺寸方法,就是試驗法:用選擇好的針和線先起20針,按你需要的花樣編織33厘米后,用尺子量具體的尺寸,然后以此為標準去推算毛衣的尺寸。具體的方法是將人的身高分為高、中、矮三個類型:高(175米以上)男套衫,身寬為97厘米左右(29尺),身長為77百米左右(23尺);高(170米以上)女套衫,身寬為90 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中165175米)男套衫,身為90厘米(27尺),身長為70厘米(21尺);中(160170米)女套衫,身為80厘米(24尺),身長為63厘米(19尺),矮(165米以下)男套衫,身寬為83厘米(25尺),身長為65厘米(195尺);矮(160米以下)女套衫,身寬為73厘米(22尺),身長為60厘米(18尺)。開衫的編織毛衣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7厘米左右(2寸),身長要加33厘米左右(1寸),風雪衣和外套的身寬是套衫的身寬加133厘米左右(4寸),身長則根據(jù)個人愛好,可織成短、中、長等樣式嬰兒毛衣尺寸編織尺寸分別適合1/3月-6/9月-12月(2歲-3/4歲)的嬰兒。我是按照2歲的尺寸即起180針用中粗寶寶絨線織的,尺寸比較合適。由下往上圈織。用4.5mm針雙股羊駝線起144-153-162 (180-198)針,一行反一行正織8圈. 接著重復織7反針,2正針. 當織到3-4-4 (5-5) cm時,把第1,2反針并針減到6針 = 128-136-144 (160-176) 針/圈. 同樣再重復隔行減針共 4 次 = 64-68-72 (80-88)針 (= 圈上剩反針2, 正針2). 織物現(xiàn)在大約7-8-8 (9-9) cm. 繼續(xù)織到11-12-13 (14-15) cm,在前后中心點分別作一記號,以后的尺寸都從記號開始量起。從記號開始繼續(xù)織1-2-2 (3-4) cm ,前中心留10-10-12 (12-14)針 (= 開出臉).開始片織, 隔行每邊減 1針共 2-2-2 (3-4)次. 同時在后中心記號兩側(cè)隔行各加 1針共4-4-4 (5-5)次.加減完后共58-62-64 (72-76)針 . 當織到11-12-13 (14-15) cm時,隔行每邊加 1針 4-4-4 (5-5) 次.然后向前中心點加 6-6-8 (8-12) 針 (注:即臉上方)= 72-76-80 (90-98) 針. 接著圈織 . 當織到19-21-22 (24-26) cm時完成??p合頂部。臉邊:包括留的針數(shù)挑大約 68 to 88 針 (能被 4除開)用雙股羊駝線,4.5mm針圈織. 反針一圈,正針一圈,接著兩正兩反織。當邊織到 4-4-5 (5-6) cm 時,折疊縫合.8-11個月大的嬰兒開衫毛衣、褲子一般尺寸要織多大才夠?恒源祥寶寶絨,大概平針密度10cm*10cm為27針*37行。衣服的寬窄要自己根據(jù)冬天還是別的季節(jié)還有小孩的胖瘦自己定,一般衣服的長短是:身子織到5寸分針,袖籠長4寸,正身總長9寸,袖子織7寸長,衣服可以穿到11歲沒問題;褲子一般在1尺到1.1尺左右,自己根據(jù)情況分襠. 嬰幼兒毛衣尺寸參照表 尺碼對照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2. 身長行數(shù)=(身長底邊羅紋)直密3. 正身長行數(shù)=(身長底邊羅紋掛肩)直密4. 肩寬針數(shù)=肩寬橫密縫耗(針)5. 掛肩總行數(shù)=掛肩長直密6. 掛肩收針針數(shù)=(1 2胸圍針數(shù)肩寬針數(shù))27. 掛肩收針方法:平收3針6針后,佘針一般每2行減1針,在7厘米9厘米的高度內(nèi),將應收針數(shù)收完。8. 后領口針數(shù)=后領口寬橫密縫耗(針)9. 單肩針數(shù)=(肩寬針數(shù)后領口寬針數(shù))210.肩坡每行收針針數(shù)=單肩針數(shù)肩高行數(shù)上衣前片1. 底邊起針=(1/2胸圍1厘米)橫密縫耗(針)2. 身長行數(shù),與后片“2”相同。3. 正身長行數(shù),與后片“3”相同。4. 肩寬針數(shù),與后片“4”相同。5. 掛肩總行數(shù),與后片“5”相同。6. 掛肩收針針數(shù),與后片“6”相同。7. 掛肩收針方法: 可比照后片,但前片比后片多出1厘米,收針要比后片多收次??稍谄绞諘r,收掉這1厘米的針數(shù)。袖片編織袖片時,它的直密和橫密與原密度略有差別:袖橫密=原密度125% 袖直密=愿密度95%1. 袖口起針=袖寬2袖橫密縫耗(針)2. 袖長行數(shù)=(袖長袖口羅紋長)袖直密縫耗(針)3. 袖根針數(shù)=袖根寬2袖橫密縫耗(針)4. 袖身每邊應加針數(shù)=(袖根針數(shù)袖口針數(shù))25. 袖身行數(shù)=袖長行數(shù)袖山行數(shù)6. 袖山行數(shù)=袖長高袖直密縫耗(針)7. 袖山單側(cè)收針針數(shù)=(袖根針數(shù)-袖山寬針數(shù))2領片1.領片針數(shù)=(領深2后領寬2厘米)羅紋橫密2.領片行數(shù)=領高羅紋直密其它在做編織工藝時,有些規(guī)律性的尺寸關系及簡便計算方法可以借鑒:1.一般成人袖寬比掛肩少3厘米3.5厘米,童裝袖寬比掛肩少1.5厘米2厘米。2.一般男衫的袖口寬為21厘米24厘米,女衫的袖口寬為17厘米21厘米。3.編織袖片時,若加針,宜先快后慢,若減針,則先慢后快。4.成人的袖山高尺寸一般為12厘米14厘米。5.袖山收針行數(shù)接近于前、后片掛肩的收針行數(shù)。6.為編織操作簡便,一般后領口可不予考慮。7.后領口寬一般為肩寬的1/3。(二)下裝各部位編織尺寸計算毛褲的編織成型較快捷、簡便,一般分為左右褲片兩部分,另加一褲襠方塊編織。編織時,如果從褲腰處開始編織,褲腰的折雙邊就比較省力,但褲腿減針時有些費事;反之,從褲腿處開始編織,褲腰折雙邊有些費事,可褲腿的簡易加針和褲腰后翹的編織就容易些。這就需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來定。毛褲的三種編織法:兩片編織法1. 腰口起針針數(shù)=腰圍2橫密2. 褲長行數(shù)=(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3. 腰后翹。后翹一般高出3厘米左右,約為45個回程(810行)。編織時,將腰寬針數(shù)取中,分為前、后腰,再將后腰的針數(shù)除以回程數(shù)(即45個回程),用回形加針編織法即可織成腰后翹。如果是從褲腳口起針,應采用回形減針法編織。4. 臀寬針數(shù)=臀圍2橫密5. 上襠應加針數(shù)=臀寬針數(shù)-腰寬針數(shù)6. 上襠長行數(shù)=(直襠一腰羅紋)直密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shù):前側(cè)=上襠長行數(shù)(上襠應加針數(shù)的1/4)后側(cè)=上襠長行數(shù)(上襠應加針數(shù)的3/4)8. 橫襠針數(shù)=臀寬針數(shù)+(前襠寬+后襠寬)橫密或:橫襠針數(shù)=橫襠寬橫密9. 褲腿行數(shù)=(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10.褲腿應減針數(shù)=橫襠針數(shù)-褲口針數(shù)11.褲腿減針間隔行數(shù)=(褲腿行數(shù)2-后襠減針行數(shù))(褲腿應減針數(shù)-后襠應減針數(shù))12.后襠應減針數(shù)=后襠寬橫密13.后襠減針行數(shù)=后襠應減針數(shù)2如果從褲腳開始編織,第“10”“11”“12”、“13”、項中的“減針”須改為“加針”,第“5”、“7”項中的“加針”須改為“減針”。三片編織法(加方法)1. 腰口起針針數(shù),與兩片編織法“1”相同。2. 褲長行數(shù),與兩片編織法“2”相同。3. 腰后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4. 臀寬針數(shù),與兩片編織法“4”相同。5. 上襠應加針數(shù),與兩片編織法“5”相同。6. 上襠長行數(shù),與兩片編織法“6”相同。7. 上襠加針間隔行數(shù)=(上襠長行數(shù)上襠應加針數(shù))28. 褲腿行數(shù)=(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9. 褲腿應減針數(shù)(單側(cè))=臀寬針數(shù)-褲口針數(shù)10.褲腿減針間隔行數(shù)=褲腿行數(shù)褲腿應減針數(shù)11.方塊針數(shù)=方塊寬橫密12.方塊行數(shù)=方塊長直密四片編織法四片編織法與其他編織法不同的是:褲腿減針時,每一片褲腿的外側(cè)也要參與減針。平針編織褲前片1. 腰口起針針數(shù)=(腰圍4-1)橫密2. 褲長行數(shù)=(褲長-腰羅紋-褲口羅紋)直密3. 臀寬針數(shù)=(臀圍4-1)橫密4. 上襠長行數(shù)=(直襠-腰羅紋)直密5. 前橫襠針數(shù)=前襠寬橫密+臀寬針數(shù)+(本褲片第3項)6. 褲腿行數(shù)=(褲長-直襠-褲口羅紋)直密7. 褲腿應減針數(shù)=前橫襠針數(shù)-前褲口針數(shù)8. 褲腿減針間隔行數(shù)=褲腿行數(shù)(褲腿應減針數(shù)2)9. 前褲口針數(shù)=(褲口寬2-1)橫密平針編織褲后片1. 腰口起針針數(shù)=(腰圍4+1)橫密2. 褲長行數(shù),與褲前片“2”相同。3. 腰后翹,與兩片編織法“3”相同。4. 臀寬針數(shù)=(臀圍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