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大道本相源流 大道本相源流陳磊撰文2.25道是組成宇宙萬物眾生的最基本的東西,下面講述的就是這種物質(zhì)的許多基本的特性特征。道不是神靈,神靈也離不了道,道不是宗教,宗教離不了神靈。為了人們能夠理解他,我用的是人格化的人性化的比喻。理解體會即可,不要用人性的思維去看待他。他比人性的思維要純凈單純。大道的本性是宇宙的基本法則,也可以稱之為天道。也是丹道修真必須了解,必須做到的心性。大道的本性特征特性叫德。#無性,無極,虛無,順其自然,清靜,不爭,虛懷若谷,舍身為人,無為,無不為,無我,公平公正,無私,無欲,靈性,唯道獨尊,博愛,毀滅萬物,無情,無與有,陰陽平衡,和,樸實渾厚,包容,謙讓,一,中,這些所有的特性特征都是大道的德。#道是組成萬物最基本的東西,并且是唯一的一種物質(zhì)。宇宙萬物眾生分解到最后,都是由一種物質(zhì)組成的,就是道。從這個特點講,道又有一個名字,叫一。所以道的德性就是成全一切,無私奉獻。#道是本有的,自有的,永恒的。他的本性也不是人為的規(guī)定的。#道不偏不向,無性,沒有任何自己的思想觀點立場,心性清靜虛無,公正,平等,無私,中性中立,從這個特點講,他又有一個名字,叫中。根據(jù)不同的特征特性,可以給道起很多的名字。甚至是人格化的名字,很多神靈的名字都是根據(jù)道不同的特性特征起的。#無極就是范圍無限的廣大,個子無限的小??梢韵胂蟮朗且环N粒子,是最小的粒子,沒有比他再小的了,小的虛無了,但是他充滿所有宇宙空間,范圍無邊無際,廣大無限。無限的廣大彰顯著大愛無疆,無限的小表達著不爭謙讓,不圖名利,不炫耀逞強。無上,至尊,至上,至大。#無為就是不加入自己的思想,意識,意念,觀點,想法,不干涉干擾影響是無為。萬物眾生想什么就給他什么,要什么就幫他什么,責任自負,后果自當,不管是誰,要善就給善,要惡就給惡,就是無不為,就是什么都能做,但是不主動的去干涉干擾。明白這個道理后,就要先想好,跟師父該要什么,不該要什么,到劫難降臨時別責怪別人。福禍無門,唯有自招,都是自己想要的呀!無為只是一個做事的方法,并不是什么都不做。道的無私,大愛,奉獻,反而決定了什么都要做,都是要注意方法,一定要用無為的方法,方能不給自己帶來劫難。行有為之法,就會進入陰陽狀態(tài),如果又停留在陰陽狀態(tài),就回不來了。行有為之法,達到了目的就行了,不要停留在那個方法的狀態(tài)上繼續(xù)下去。那就進入了陰陽狀態(tài),要用無為的心態(tài)行有為的方法。#無不為就是沒有不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事情都做,不選擇不挑剔,不分貴賤高低,不為名不為利,什么地方需要就到什么地方,什么人需要就幫助誰。但是,做事的時候要用無為的方法,順其自然,不自以為是的去干擾干涉影響別人,更不會阻攔控制傷害別人,只是做事,并且什么都干。#大道如同陽光一樣照耀著萬物眾生,這就是他的大愛。眾生自己的品性,眾生之間的恩怨關(guān)系,與大道是沒有關(guān)系的。他只是一如既往的照耀著大家,大道是不會過問的這就是他的無為無性。#無為無不為是道的基本特征之一,他沒有自己的自主意識,完全是別人的意識,受別人的控制利用,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讓他成什么就成什么。眾生做什么事情都會影響到他,都要用到他,都離不了他。眾生隨意利用他在什么地方,創(chuàng)造一個外形,就又給他起個名字。#現(xiàn)在有人說萬物基本的狀態(tài)是光,能量,波,等等名詞,這都不是道,那只是道的一種特征特性的表現(xiàn)形式。不管用什么方法,能查看到的感覺到的都不是道,因為他是最基本的東西,根本就找不到他的任何外形外相。他無形無性無外相外形。只有他自己才能感覺到他自己,找到他自己。修行境界無止境,只能無限接近道,不能真正的成為道。得道成道只是相對而言。人依靠能量而生存,能量只是道衍生出來的東西,只是相對于人來講,比較單純單一。脫離道遠的東西就要依靠離道比較近的東西維持才能生存。能量也是有不同的。波只是某一種東西的存在形式。道是安靜的平靜的不動的。#無性的性是指思想,心性,特征,個性,意念,意識,特點,特殊的東西,萬事萬物各有各的特性特征,就是各自有各自的個性,特點特征,各有各的名字,道是所有萬物個性的總和,就是共性。所以就沒有個性了,也就是無性了。有了個性就有了外形,沒有個性就是無形的道。萬物有了個性,已經(jīng)不是道了,是物。成了有形有性的物,可說可講可見的物。道是萬物眾生的共性,也就包含著他們所有的意識特性,所以他的智慧是巨大的,無限的,沒有能夠超越他的。就因為道的無性虛無才成就萬物眾生。才能是萬物眾生的本源。大道同時擁有宇宙萬物萬事的共性,所有的特征,所以他包含萬有所有。停留在一個特性上就有了個性,就不是道。#只要自己存在一個固定的思維意念意識,就會產(chǎn)生一個相應(yīng)的外形外相。做到了無性,相應(yīng)的也就沒有外形了,沒有外相了。大道無性,也就沒有外形外相。所以呀!在靜坐練功的時候,不管產(chǎn)生什么了景象,那都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道無形無相。不管人的修為境界有多么的高,絕對的查看不到真正的道是什么樣的,因為道是最基本的東西,只能是在冥冥之中感覺到它的存在。修為境界只能無限的接近的,不能真正的成為道,真正成為道的時候就無形無相無性了,沒有任何意識意念了,也就代表著自己毀滅了。#虛無是指自己的意念除了道的本性之外,什么都不考慮,什么信息也不能驚動自己,不是什么都不存在。萬事萬物還都繼續(xù)是存在的。耳不聽,眼不看,心不想,體不覺。但是也不是什么都不想,只是保持與道一樣。虛無并不是什么都沒有,虛無是包含大有,包含所有一切,道是宇宙萬物的共性,就是萬事萬物所有的特征特性,匯集到一點,表面看就是虛無的啦!所以人常說,道不敢說,就是因為它包含的東西太多了,說了這么一個事情的特點,如果執(zhí)著在那個方面,就會犯了盲人摸象的毛病,一葉障目不見森林。但是,如果是針對某一個角度去講,絕對的可以分析的非常非常的詳細,如果一個人針對某一個角度某一個事件也說不清,而借用道不可說,那就是搪塞,或者說他根本就不知道!#順其自然,就是順應(yīng)萬物眾生各自的要求,欲望,需求,想法不去干涉,干擾,影響,阻攔。結(jié)果是各負其責,自作自受。絕對沒有自以為是的自己的思想。順其自然的方法是無為。萬物眾生之間的矛盾恩怨與道無關(guān)。道是萬物之母,之父,對誰都一樣。只是無欲無望的付出。#清靜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保持虛無,無性的狀態(tài),干干凈凈,沒有任何的污染,沒有任何的意識意念。一個就是安靜,不被驚動。保持一個狀態(tài)不被驚動,修道就是使自己始終保持道的狀態(tài)不被驚動。道是清靜的,清是無,是沒有任何的欲望意識,是無性。靜,是安靜,是寂靜,不動。但是靜極生動,動生陰陽。陰陽平衡就是靜,就是和。執(zhí)著于陰陽就是執(zhí)著于善惡對錯。道是和的狀態(tài),也就是平衡的狀態(tài),陰或陽都不可過盛才能平衡??!否則陰陽皆要毀滅消失。#善惡,美丑,好壞,對錯,福禍,是是非非,高低,冷熱,貴賤,成敗,強弱,虛實,大小,上下,內(nèi)外,真假,正邪,都是陰陽,停留在陰陽上面,就得不到道。講述陰陽目的是讓人明白道理,尋找真道。陰陽可以說可以講,不講別人就不明白,但是不能停留在陰陽上面。悟出陰陽之理也就能找到道。#不爭,好理解。沒有貪心。別人要什么就給什么,只要是自己有的。道沒有自己的欲望意識,也就沒有爭的意念。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本能的。不和別人爭,就不會有別人來與自己爭,有陰必有陽。自己退出,競爭就不存在了,陰陽也就消失了。#虛懷若谷,謙虛,包容,胸懷寬廣,不計較。#道是組成萬物最基本的物質(zhì),所以它是最渺小的,也是最低下的,他從不和人爭,更不會與人斤斤計較,更不會逞強好勝,這就是他這個謙讓的本性,他不圖名利,掩飾而不顯露,所以,他存在冥冥之中,我們找不到他,只能從萬物萬事的狀態(tài)中,尋找它顯示出來的本性,養(yǎng)育萬物付出而不爭。#舍己為人也好理解,道生萬物,眾生萬物均是道的孩子,無私的關(guān)愛,不論孩子怎么樣。#無我就是沒有我的意識,意念,不是我這個人不存在了,實際上自己還是存在的。但是,自己的言行,思想都沒有自我的表現(xiàn),流露,體現(xiàn),目的。如果有你,他,萬物,眾生,道的存在也就會有我的存在,與眾生一心,想別人所想,心中只有被人,別人如同自己。給別人干的不是給別人干的,就是給自己干的。別人就是我,道就是我。無我也可以理解成不自私,不自以為是。沒有我的意識,也就沒有萬物眾生的意識,就是虛無的了,就接近于道了。無我就能與萬物眾生一體,也只有做到無我才能做到與眾生萬物一體,才能接近道性。其實這就是一個修行修煉的具體方法啊。#無私就是沒有私心嘍,不為自己著想,心中只有別人。也不是只為了某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是對所有人所有眾生。對誰也不特殊照顧。只是奉獻,不會私藏積累,大道也沒有必要私藏積累。宇宙的所有一切都是他衍生出來的,都如同他的孩子,與眾生一心,與萬物一體了,私藏積累對自己有什么用呢!#無欲,就是沒有任何額外的想法,意念,意識,欲望,只是保持一種狀態(tài)。做事情都是本能的,該干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休息,交往,生活,安心做事不胡想。#無與有是道與萬物的存在形式,道是虛無的無性無形的,看不見摸不著,是無的狀態(tài),萬物是道衍生的,所以萬物是從無的狀態(tài)衍化成有性有形的有個性特征的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物體眾生了。萬物脫離道太遠就要毀滅回歸于道,又變成無的狀態(tài)。所以道生于有,萬物生于無。也可以理解成無是道,有是萬物眾生。無是混沌無極的狀態(tài),有是陰陽太極的狀態(tài)。萬物生而道滅,是道的舍身為人的境界,成就眾生。#靈性就是可以隨著外來的意識影響而做出相應(yīng)的變化。就是別人叫他干什么就干什么。這一點不要與清靜矛盾。道雖然外形發(fā)生了變化,只是受到污染,本質(zhì)沒有變化。這也是萬物眾生終有毀滅的原因。外因去掉就又恢復(fù)為道。如水的變化,但還是水分子原子。我始終保持清靜無性的道的狀態(tài),不管別人把我怎么樣,我還是我。水可以改變形態(tài),可以受到污染,但是,水還是水。道也是的。清靜是修行的方法,靈性是道的特性。自己喜歡道,道就喜歡自己,自己與道作對,道就與自己作對。只要人有意識的控制道炁,就可以順著自己的欲望意識把道炁變成如何東西,道炁會順著人的意識而隨著發(fā)生變化。神就是運用道創(chuàng)造萬物眾生的。比如,我們用水造冰棒,可以隨心所欲造出許多的花樣,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用道炁造東西只需要意識意念控制即可,不像造冰棒還需要冰箱。#道對待萬物眾生都是一樣的,不偏不倚,不會挑揀選擇,自己偏離脫離了道,與道無關(guān)。對自私的人就顯得是無情的。#道生萬物,是萬炁本根,本源,是最基本的物質(zhì)。充滿宇宙內(nèi)外,萬物最終還要回歸于道,所以,唯道獨尊。如果自己變成了道,就變成了唯我獨尊。道只要有了一個個性,就要有一個相應(yīng)的外形,就是產(chǎn)生了一個物種。產(chǎn)生出的物種又都有了新的名字,就不在叫道了。道炁是虛無的狀態(tài),所以萬物生于無。萬物是道炁生的,根本上還是道炁,但是都不叫道了,有了新的名字,所以在萬物眾生的表面找不著道。#道生萬物,滋育萬物,沒有偏愛,都一樣,就是博愛。只是孕育萬物,舍身奉獻而不是與萬物競爭。道生萬物,所以萬物只有依靠道才能生存。道生萬物即萬物的最基本的組成成分是道。人的身體與道融合就能健康長壽,靈魂長生,心性與道的本性一樣,就沒有劫難。#道生萬物,公正平等,不干擾不影響眾生,富貴貧賤福禍都是自己所為,依靠祈求別人,就要虧欠別人的,早晚都要償還,求別人不如求自己。#大道對任何人都是公正無私,沒有遠近親疏,一視同仁,因為大道無親,所以就顯得無情。如果你與這人關(guān)系比較親密,走的比較親近,那就肯定會疏遠另外一個人,與這一個人關(guān)系比較好,那么肯定就會與另外一個人關(guān)系不太好,這樣就有失公正平等。大道無親,也不會去傷害別人,更無仇恨怨言,只是無私的付出奉獻。大道有情似無情,公正平等的有情既是對個體的無情,沒有偏袒的無情既是對眾生的有情,因為他這個友情是對所有眾生萬物的,是公正無私的,要作用到一個人身上,因為他沒有偏私之心就顯得是無情了。如果他偏袒某一個人,就是對其他人的傷害了。所以,大道對任何眾生的所作所為從來不會去干擾干涉,只是默默無聞地做他該做的事情。天道地道人道,各行其道,互不干涉,都不能偏離大道太遠,更不可逆道而行。天界的眾生所行之道接近大道,就平安祥和,地界眾生與人世間的眾生,因為偏離了大道,所以劫難就多。在人世間如果完全的遵循大道,在別人眼中就是一個另類,會成為孤家寡人,會處處被人欺負,在別人眼中會成為一個看似軟弱無能的人,在一些自私人的眼中會成為一個薄情寡義的人。#道的淳樸渾厚,道只是渾渾噩噩的存在著,本能的無意的,默默無聞的做著事情,只管做事。雖有智慧而不顯示,表里如一。什么也不要什么也不需求。道不強勢,不逞能,也不軟弱無能,逆道者滅。道雖強但沒有棱角,所以不會主動傷人。#道平淡無奇,不用心就找不到。用心隨處都能找到。#修道之人的目的是生存,健康,長生長壽,平安,所以就清心寡欲,不爭謙讓,不巧言令色,不玩弄機巧。清凈得清靜,就無事。人守德就能合道。守德還要適應(yīng)環(huán)境,如魚水之情。萬念由心起,一切由自己的心念決定。所以要虛無空其心。#萬物離不了道,但是道無形無欲,使人誤以為道是無用不存在的。如果道是有形的并且是有用的,早就為了道產(chǎn)生爭斗戰(zhàn)爭了。所以,悟道的人從不炫耀顯示自己的才華,作用,否則就無法保全自己了。只是默默無聞的做事,不干擾干涉眾生的行為,只是順著眾生的欲望在無形無意之中引導(dǎo),事情還是別人做,話還是別人說,哈哈!無為啊!使自己存在于眾生之中。超人的才華能力對一些人就是威脅,對自己也就是威脅了。有用的東西終究是要被人毀掉的。大樹有用被人砍伐,動物有用被人殺害。眾生都是圣人超人,而自己是沒人知曉的無名小卒,哈哈!所以悟道的真人無能無名,但是,他的大能會在知道他,理解他,了解他的人身上顯示出來。#道生養(yǎng)萬物眾生,所以道主要的德性就是讓萬物眾生能生存下去而不是滅亡,只有逆道的人才會自取滅亡。生存才是大事啊。亡命之徒不怕死,所以是逆道的行為,更大的毀滅就會降臨其身,逆道而行會讓他萬劫不復(fù)的,徹底的毀滅,不能重生。重視生命的人,就會順道而行。天道貴生啊。#既然天道貴生,人就沒有任何的理由決定別人的生死。殺人的武器是不符合天道的。都有平等生存的權(quán)利。#萬物眾生都來自于道,所以與萬物眾生一心,就等于合道了。要合天道,就要與眾生萬物一體一心一意。#道不傷害任何人,也不保佑任何個人,是否平安都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離開了道自作自受。#國如道而養(yǎng)育民,使民不能離國,民就會尊國愛國。如國有利器傷民,則民就會為了生存而反抗。如國離道而與民爭,則民不能生矣!國重德則民服順。所以治國用德,而不是用利器。德是道的本性。國是母,民是子,母慈,子焉敢不孝!#道如光照萬物,眾生得光而溫暖。#道生萬物滋育萬物,如果萬物自以為是,脫離了道,就會失去道的滋養(yǎng),自取滅亡,如果狂妄無知,逆道而行,就會被道清凈而消失。如同冰塊放到熱水中,如同風吹云散。道是至尊無上的,絕對不可冒犯的。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與道平起平坐,并肩平行。絕對不是完全變成了道。完全變成了道也就標志著自己的毀滅。更不可能超于道。修道把自己修正的與道一樣,只是自己的心性與身體保持的與道一樣,但是,自己的真靈還是存在的,如果真靈也變成了道,就徹底毀滅了。所以,了解這個真相的人,就非常的敬畏道。道沒有任何的欲望,自我意識,只是舍身付出,別的什么也不過問,公平的對待,就是無情。所以,講各種感情的不是道,是人事。脫離了道的人才會講情,講高尚偉大,講善惡美丑是是非非。因為脫離了道的人,都是生活在陰陽五行之中。人只要貪圖執(zhí)著于陰陽五行的世界,就會脫離道。要想不脫離道,就要保持自己的心性與道的本性一樣,道的本性就是德,所以,萬物是道生之,修德育養(yǎng)之。所以,只要人有了德,就能夠肉身長壽靈魂長生,平安順利。#比如用無極之法毀滅邪魔的時候,首先就要自己達到無極的狀態(tài)。無極就是無限的大,范圍無限的廣大,邪魔跑得再遠也跑不掉,無處逃生,無極又是無限的小,非常非常的小,小到虛無的狀態(tài),那就是把邪魔毀滅的非常徹底干凈。跑到哪個地方也跑不掉他。同時,再處于無性的狀態(tài),把邪魔的所有意識意念欲望都清理凈,就能夠把邪魔徹底的毀滅掉,也就是萬劫不復(fù)之地。如果一點真靈真性都不給他留,他就永遠沒有重生的機會了。所以,任何有欲望的,處于陰陽五行狀態(tài)的萬物眾生,終究都要被道清凈,其實這個清靜,對于眾生萬物來講,就是毀滅的意思,把他的個性,外形,意識心性都給清凈掉了,靈性也變得與道一樣,沒有一點自己的個性靈性了,不就是毀滅了嗎?所以,德性越高,修為境界也就越高,法力功力也就越高,這是必然的。所以,道即生萬物眾生,同時,也能毀滅眾生萬物。離道則死,逆道則滅,順道則生。所以,合道得道之人,也能夠長生不老。#道無限大,生育萬物,只有有道的地方才有宇宙萬物,宇宙外還是道,先有道后有萬物,范圍廣之無限,是最初之物,沒有比他再早的東西了。道又是最基本的東西,沒有比他再基本的了,也只有如此,道才會生育萬物。這是道的無極性。修道之人就要有道的這個特性。修道要有一個寬廣,博大,包容的胸懷,有成人之美,助人之樂的心。如此我們就有了一個道身。耶穌讓人吃其肉,喝其血,佛祖以身喂鷹,喂虎,都是用自己的道身,而不是凡間的肉身。老君講的和其光同其塵,這都是無私的道,舍身的道,無極的道,博愛的道,公平的道,沒有分別心的道。做不到,就成不了道身。脫離了真我,脫離了眾生的人,就自我滅亡。有人會講,你怎么這么狂啊!不是我狂,我是在講其中之理,修為境界,圣人也都是用人格化的比喻,讓人明白道理,道成肉身,肉身成道之理。道家就是直接講的,我就是道,道就是我。一個道理。我就是道了,道又是生育萬物,眾生,不就是我生育萬物眾生嗎?很簡單的邏輯推理啊。人世間的肉身我不是真我啊。#道不是教,不是宗派,道是為了眾生,為了神靈,道就是道,誰都離不了他,道生神,神又用道創(chuàng)造眾生萬物。人是道衍生的組成的,人有主動的意識意念,人可以運用道創(chuàng)造東西,所以,人就是神。尊道敬人,尊天道行人道。順道則生,逆道則亡。道不會講人話,修道悟道之人,都可以講道之性。就是替天行道。以前的悟道之人,就是以道為我,以我為道,講道傳道。不明其中道理,還以為別人狂,要么就是跟著狂,進入魔道。自己誤解而成了魔,還說別人是魔。這就是人對道的無極至尊性的誤解。修道是把道的本性上升到精神境界。#只要自己的心性與道的本性一樣,即可得道,但是,道無法送人,越是想得到道就越是失去道。#道可以悟,可以結(jié)合事情體會,驗證,永遠看不見,摸不著,因為他是最基本的無限小的東西。所以,有形有性的言行都不是道。圣人只是結(jié)合人事講解道的本性本相。并沒有要求人必須要做什么。但是,人類的人事所為如果不符合道的本性,就會劫難叢生。仁義禮智信愛忠孝善都是人事,有了這些就有了陰陽的產(chǎn)生。#道是萬物之本,萬炁本根,宇宙萬物眾生都在大道的范圍之內(nèi),所以,道心能包容宇宙萬物眾生一切。外觀大道虛無混沌,只有進入宇宙萬物眾生之中才會有陰陽五行。#宇宙萬物都必須遵守的的本性才能永久,人在宇宙中是很渺小的,微不足道的,不要妄想。#道是先天就有的,在神之前就有的,創(chuàng)造萬物的神王也是道生出來的。以道的本性劃分的三界,是誰也逃脫不了的。依照眾生萬物的心性立場有分為三類,陰,陽,和。#圣人結(jié)合人世間的各種道理,各種事情,講述道的本相。又結(jié)合道的本性講述修道的方法。#行事做事要,無為而為,順其自然,有求必應(yīng),應(yīng)聲而到,隨緣變化,隨處現(xiàn)身,一切隨緣,隨緣施法,心誠則靈,德理兼?zhèn)?,各行其道,互不干涉,順?yīng)天意,各盡其責,各有使命,各守本位,#為人處事要,虛懷若谷,柔弱不爭,無知無能,謙忍低下,禮贊眾生,博愛助人,至誠仁義,尊師敬道,知足無怨,中庸和順。#戒,狂妄自大,自以為是,爭強好勝,浮躁妄求,顯擺炫耀。#心性修為,無極,清凈,虛無,無性,無形,無生,無畏,無罪身,無法,無寂,無我,無情,無為,無相,心虛無礙,心無旁騖,專心一致,心如死灰,無拘無束,隨應(yīng)變化,心空四寂。上善若水。善惡有報。自作自受。順其自然。#和其光,同其塵,道是什么樣,自己就是什么樣,道怎么做事,自己就怎么做事,與道一樣就行了。這就是修道的秘訣,無上之法。#修真就是把自己的元神修煉出來,修煉元神的原料就是道,所以就要把自己的心性修正的與道的本性一樣。心中的欲望雜念越多,元神的修為境界就越低,甚至走入魔道。在人世間的這幾十年,就是時刻驗證修正自己的心境,始終把自己的心性修正的與道一樣,不發(fā)生改變。有的人自己的心境一點也沒有改變,只是在語言上表面上,道理講得頭頭是道,那是做給別人看的,對自己的靈魂一點好處也沒有,懂得道理越多,理由講得越是高尚,偉大,冠冕堂皇,離真正的道也就越遠。有的人只是靜坐的時候,追求那一點一時的境界,那也是掩耳盜鈴自欺其心的表現(xiàn)。在活著的時候不能夠把自己的靈魂清靜,死后失去了這個條件,就無法改變了。也就是說,活著的時候把靈魂修到什么境界,基本成為定局了。靈魂元神的修成,依賴道炁和后天肉身中的五行之精華,凝聚煉化而成的,原料不純凈造出的元神怎么能純潔呢!造出來之后還要保持不受污染,所以要時時的驗證修正自己的心性??!我們修道是為了修煉出自己的元神,我們學會為人處事是為了與三界眾生友好相處。#大道的本性特征非常的多,絕對的不能斷章取義,犯了盲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森林改培與農(nóng)村安全生產(chǎn)考核試卷
- 綠色能源與可持續(xù)能源考核試卷
- 環(huán)境安全在能源開發(fā)利用中的約束與挑戰(zhàn)分析考核試卷
- 碳酸飲料行業(yè)包裝材料與環(huán)保創(chuàng)新考核試卷
- 小升初英語陳述句專題復(fù)習課件
- 經(jīng)紀人如何處理藝人合作關(guān)系糾紛考核試卷
- 聚己內(nèi)酰胺共聚物纖維單體制備考核試卷
- 電力設(shè)備風力發(fā)電設(shè)備與并網(wǎng)技術(shù)考核試卷
- 紙張物理性能測試與優(yōu)化考核試卷
- 玻璃精密軸承考核試卷
- 智能音箱行業(yè)發(fā)展趨勢與市場前景深度解析
- 2024年榆林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防汛抗旱合同協(xié)議
- 2025年氣瓶充裝作業(yè)人員P證理論考試練習試題(400題)附答案
- 國際五一勞動節(jié)頒獎榮譽晚會動態(tài)PPT模板
- 全息經(jīng)絡(luò)刮痧療法(內(nèi)部培訓(xùn))課件
- CPK計算表格EXCEL模板
- 消防安全知識課件PPT(72張)
- 針刺傷的預(yù)防及處理(課堂PPT)
- 危巖體穩(wěn)定性計算--傾倒式
- 煤礦測量技術(shù)管理系統(tǒng)規(guī)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