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專版)2017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一編 古詩文閱讀梳理篇 專題二 課內(nèi)20篇文言文閱讀(含比較閱讀)第5篇 愛蓮說(河北2009年與《與朱元思書》對比考查).doc_第1頁
(河北專版)2017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一編 古詩文閱讀梳理篇 專題二 課內(nèi)20篇文言文閱讀(含比較閱讀)第5篇 愛蓮說(河北2009年與《與朱元思書》對比考查).doc_第2頁
(河北專版)2017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一編 古詩文閱讀梳理篇 專題二 課內(nèi)20篇文言文閱讀(含比較閱讀)第5篇 愛蓮說(河北2009年與《與朱元思書》對比考查).doc_第3頁
(河北專版)2017年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一編 古詩文閱讀梳理篇 專題二 課內(nèi)20篇文言文閱讀(含比較閱讀)第5篇 愛蓮說(河北2009年與《與朱元思書》對比考查).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篇愛蓮說(河北2009年與與朱元思書對比考查)周敦頤 原文呈現(xiàn)段層精解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第一段:以“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為入題做準備,再以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做烘托,最后用“予獨愛蓮”一語道出作者心意,由此入題。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以菊、牡丹襯托“蓮”,彼此對照,突出主旨。以蓮喻己,寄寓作者的理想和操守。)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第二段:自然說到蓮的種種可貴之處,滲透出作者對蓮的無限贊美之情,同時通過對比,含蓄地表明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救闹行摹勘疚膹氖贾两K以“菊之愛”“牡丹之愛”襯托“蓮之愛”,通過對蓮可貴品格的贊美,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人生態(tài)度: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消極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樣追逐功名富貴,而是要在污濁的世間堅定不移,永遠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文學常識】周敦頤(10171073),字茂叔,世稱“濂溪先生”。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北宋哲學家。他享有“人品甚高,胸懷灑落,如光風霽月(黃庭堅語)”的盛譽。著有太極圖說通書周元公集。 說:是古代一種文體,既可以說明議論,也可用來抒發(fā)感情。本文“借花喻人”,是一篇借物詠志、譏諷世俗的散文。本文選自周元公集?!粳F(xiàn)實意義】文章借“蓮”闡述了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問題。一個人如果自制力強,能不受環(huán)境影響,就可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保持自己的高尚情操;反之,一個人如果自制力弱,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就會“近墨者黑”。文言詞匯分類積累特殊用法詞語例句意思古今異義植亭亭凈植古義:立;今義:種植宜宜乎眾矣古義:應當;今義:合適一詞多義鮮陶后鮮有聞少芳草鮮美鮮艷益香遠益清越,更加斟酌損益增加清濯清漣而不妖清澈香遠益清形容詞用作動詞,顯得清新、清香遠香遠益清形容詞用作動詞,遠播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在遠處直中通外直挺立豈直五百里哉只,僅僅玉盤珍羞直萬錢通“值”,價值詞類活用蔓、枝不蔓不枝名詞用作動詞,生枝蔓,長枝節(jié)虛詞之水陸草木之花助詞,的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而出淤泥而不染轉(zhuǎn)折連詞,卻1給下面句子劃分節(jié)奏。(1)予/ 獨愛蓮/ 之出淤泥而不染(2)牡丹,花/ 之富貴者也2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1)可愛者甚蕃蕃:_多_(2)出淤泥而不染 染:_沾染(污染)_(3)濯清漣而不妖 濯:_洗滌_ 妖:_美麗而不端莊_(4)亭亭凈植 植:_立_(5)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褻:_親近而不莊重_(6)陶后鮮有聞 鮮:_少_3下列句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d)a陶后鮮有聞芳草鮮美,落英繽紛b香遠益清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c中通外直 指通豫南d陶后鮮有聞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4(2016東莞中考改編)下列“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c)a水陸草木之花b花之隱逸者也c蓮之出淤泥而不染d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5下列句子中的“而”字與“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一句中的“而”字含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a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b扁鵲望桓侯而還走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d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2016東莞中考)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_水中、地上各種草木的花,值得喜愛的很多。_(2)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_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它筆直而潔凈地立在水中,(人們)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它們),卻不能貼近去玩弄它啊。_(3)(2016東莞中考)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_對于菊花的喜愛,(從)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過。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_(4)牡丹之愛,宜乎眾矣。_對于牡丹的喜愛,人應當是很多了。_7(2016安徽中考)陶淵明“愛菊”和世人“愛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請用文中語句回答。_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_8(2016東莞中考)文章題目為“愛蓮說”,為何還寫了“菊”和“牡丹”?_運用襯托的手法,突出了蓮的高潔情操。_(2016梅州中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問題。(12分)【甲】愛蓮說(文略)【乙】 習慣說(清)劉蓉蓉少時,讀書養(yǎng)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讀 / 仰而思 / 思而弗得,輒起繞室以旋。室有洼,徑尺,浸淫日廣。每履之,足若躓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來室中坐,語之,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如土忽隆起者;俯視,地坦然,則既平矣。已而復然,又久而后安之。噫!習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與洼適也;及其久,則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則反窒焉而不寧。故君子之學,貴乎慎始?!咀⑨尅筐B(yǎng)晦堂:劉蓉居室名。浸淫:漸漸擴展。躓:跌絆。習之中人:習慣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2分)a香遠益清,亭亭凈植益:增加b菊之愛,陶后鮮有聞 鮮:少c每履之,足苦躓焉 履:踩d先君子來室中坐,語之 語:告訴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2分)a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b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復履其地,蹶然以驚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11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_我唯獨喜歡蓮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過卻不顯得嬌媚。_(2)顧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國為?_(父親)看到屋里的坑洼笑著對我說:“你連一間屋子都不能治理,還能治理國家么?”_12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