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3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篇 外國近代教育第一章 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的教育一、選擇1文藝復興的策源地是( ) 法國 英國 德國 意大利2法國人文主義學者拉伯雷撰寫了( ) 烏托邦 太陽城 巨人傳 散文傳3文藝復興的思想旗幟是( ) 自然主義 戰(zhàn)斗無神論 人文主義 人道主義4最先揭開宗教改革“序幕”的是德國的( ) 加爾文 馬丁路德 斯圖謨 胡斯5伊拉斯謨是歐洲( )國的人文主義者。 德國 尼德蘭 英國 法國6西班牙軍官、天主教狂熱信徒羅耀拉于1534年創(chuàng)立了( ) 虔信派 清教 耶穌會教團 加爾文教7文藝復興運動實質上是一次 的文化革命( )A奴隸主階級 B封建階級 C資產(chǎn)階級 D無產(chǎn)階級8以下幾位哪一個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 )A蒙田 B莫爾 C伊拉斯謨 D弗里吉奧 9由于創(chuàng)辦“快樂之家”而被譽為“第一個新式學校的教師”的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是( ) A蒙旦 B拉伯雷 C莫爾 D維多里諾10以下幾項哪一項是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特征( )A人文主義 科學主義 民主主義 貴族主義 普及性B人本主義 古典主義 貴族性 世俗性 宗教性C人本主義 封建主義 世俗性 宗教性 貴族性D人文主義 古典主義 貴族性 世俗性 普及性11宗教改革運動最初產(chǎn)生于( )A德國 B尼德蘭 C法國 D英國12宗教改革中,主張將教會權力置于國家之下,由國家辦教育的是( )A路德派的教育改革 B加爾文派的教育改革C英國國教教育改革 D天主教教育改革13加爾文派在教育權的問題上,主張( )A教會至高無上,教育由教會負責 B國家應取代教會辦教育C國家和教會合作辦教育 D教育權既不屬于教會也不屬于國家14宗教改革后的教育稱為新教教育,以下哪一個不是其“新”的表現(xiàn)( )A教育的世俗化目的 B破除了中世紀前教育的宗教性C強迫義務教育 D國家對教育實行管理15面對各地宗教改革,天主教改革自己以適應變化的世界,這種改革的產(chǎn)物是( )A修道院 B堂區(qū)學校 C新教 D耶穌會16耶穌會教育中的精英學科是指( )A邏輯學 B哲學和神學 C天文學 D神學和文學17耶穌會學校形成一套完整的組織管理模式,一切以耶穌會章程和 兩個綱領性文件為標準和指導。( )A組織管理反案 B天主教教義 C教學大綱 D圣經(jīng)18新教教育與人文主義教育、天主教教育相比,具有較強的( )A貴族性 B世俗性 C宗教性 D群眾性19人文主義教育、新教教育和天主教教育,三者的根本差異在于( )A形式不同 B教育內(nèi)容不同 C教育方式不同 D服務的目的不同20對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天主教改革三者關系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文藝復興、宗教改革都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的改革,他們是天主教改革的導火線B宗教改革是文藝復興在宗教領域的繼續(xù),宗教改革又使得羅馬天主教在鎮(zhèn)壓革命的同時變革自身C文藝復興是資產(chǎn)階級在意識領域的變革,宗教改革是一場新舊教的宗教斗爭,天主教改革是自身的改良,三者無相互關聯(lián)D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天主教改革都是資產(chǎn)階級改革運動二、辨析題1耶穌會的教育活動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取得很大成功,是教育史上一個不小的進步。三、簡答題1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簡述宗教改革時期路德派的教育主張。四、分析論述題1試論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在教育上的特色。第二章 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選擇題117世紀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洛克提出了( )A.自然教育 B.紳士教育 C.要素教育 D.科學教育2. 18世紀末,英國的“星期日學校”是由( )倡導的 A.洛克 B.羅伯特歐文 C.羅伯特雷克斯 D.凱沙圖華茲3. 18世紀末,英國傳教士蘭卡斯特和貝爾創(chuàng)制了( ) A.導師制 B.葛雷制 C.導生制 D.道爾頓制4. 英國的“公學”事實上是一種( )學校 A.私立學校 B.公立學校 C.平民學校 D.貴族學校5. 英國近代的慈善教育主要是指( ) A.中等教育 B.初等教育 C.高等教育 D.職業(yè)教育6. 英國哲學家、教育家洛克撰寫了( ) A.愛彌爾 B.教育論 C.教育漫話 D.人的教育7. 英國近代國民教育制度正式形式的標志是( )法案的正式頒布 A.巴爾福法案 B.福斯特法案 C.巴特勒法案 D.哈多報告8. 英國近代教育制度的一個明顯特點是( ) A.單軌學制 B.雙軌學制 C.學校三軌制 D.多元制9標志著英國“新大學運動”開始的是( )的成立。A倫敦大學 B劍橋大學 C牛津大學 D耶魯大學10以下幾位哪一位不是英國的教育家( )A愛爾維修 B斯賓塞 C赫胥黎 D培根11提出“知識價值論”,認為學科是否重要與生活、生產(chǎn)和個人的發(fā)展相關系的教育家是( )A培根 B洛克 C斯賓塞 D第斯多惠12英國的四位教育家培根、洛克、斯賓塞、赫胥黎在教育主張上有一個共同點是( )A主張教育萬能 B強調(diào)教育的貴族性C強調(diào)教育應當遵循兒童心理 D提倡科學教育1319世紀初,拿破侖在教育上實行了典型的( )體制A.地方分權制 B.中央集權制 C.中央、地方共權制 D.自治制14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撰寫了著名教育哲理小說( )A.林哈德與葛篤德 B.愛彌兒 C.教育詩篇 D.巨人傳15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 )A.狄德羅 B.愛爾維修 C.盧梭 D.夸美紐斯16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以前的教育權主要掌握在( )手中。 A國教 B天主教 C議會 D封建貴族17法國大革命期間,資產(chǎn)階級提出了很多教育改革的基本主張,以下不屬于這一內(nèi)容的事( ) A主張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 B主張建立國家教育制度C主張實行普及義務教育 D提倡教育內(nèi)容的世俗化、科學化18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拿破侖設立的掌管全國教育行政的最高權力部門是( )A帝國大學 B柏林大學 C文部省 D法蘭西教育部19法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后,規(guī)定大力發(fā)展初等教育和師范教育的法案是( )A費里法案 B拿破侖法 C基佐法案 D富爾法案20法國的教育家( )提出了“教育萬能論”。 A狄德羅 B涂爾干 C拉夏洛泰 D愛爾維修21法國社會學家和教育家( )對教育與社會的作用進行了全面論述。A拉夏洛泰 B狄德羅 C康德 D涂爾干22以下幾位哪一個不是法國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 ) A愛爾維修 B伊拉斯謨 C盧梭 D狄德羅23法國啟蒙思想家( )在論國民教育一書中系統(tǒng)闡述了國家辦學的思想。 A拉夏洛泰 B涂爾干 C愛爾維修 D盧梭24近代西方國家中最早進行普及義務教育的國家是(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法國25泛愛主義教育運動的代表人物是()A.巴西多 B.康德 C.洪堡德 D.赫爾巴特2619世紀初,對德國各級學校進行整頓和改革的是()A.黑格爾 B.洪堡 C.費希特 D.赫爾巴特27德國近代著重講授自然科學和實用知識的學校是( )A.文科中學 B.實科中學 C.文實學校 D.文法學校28. 巴西多的( )一書,被譽為18世紀的世界圖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圖的教科書。 A泛愛讀本 B初級讀本 C大教學論 D愛彌爾29. 1810年德國文教總管洪堡所創(chuàng)立的( )對歐美高等教育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 A文教部 B帝國大學 C慕尼黑大學 D柏林大學30. 被稱為“德國教師的教師”的教育家是( )A.赫爾巴特 B.第斯多惠 C.福祿倍爾 D.洪堡31. 18世紀德國中學的主要形式是( )A實科中學 B文實中學 C學園 D文科中學32以下幾位教育家中不屬于德國教育家的是( )A康德 B費希特 C烏申斯基 D第斯多惠33美國獨立前,移植的主要是( )A.法國教育 B.英國教育 C.德國教育 D.荷蘭教育34. 被稱為“美國公立學校之父”的是( )A.賀拉斯曼 B.帕克 C.杜威 D.克伯屈35. 美國的教育領導體制,是典型的( )A.中央集權制 B.地方分權制 C.中央地方共權制 D.民族區(qū)域自治制36. 北美殖民地時期,北、中、南三個地區(qū)中教育最落后的一個是( )A南部 B中部 C北部 D都一樣37美國教育由州一級管理的教育分權制度首先是在( )確立的。A賓夕法尼亞 B華盛頓 C馬薩諸塞 D馬里蘭38使美國各州義務教育得到普及,形成現(xiàn)代教育體制的是( ) A公立學校運動 B毛雷爾撥地法 C美國的獨立 D學術大學的創(chuàng)建39為了解決工農(nóng)學院的經(jīng)費問題,撥地辦學,186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 )A費里法案 B史密斯休斯法 C巴特勒法 D毛雷爾法40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育分權制,美國政府認識到中央設立教育領導機構的必要性,為此設立了( )A州教育委員會 B教育總署 C文部省 D學術型大學41倡議并創(chuàng)建莫斯科大學的是( )A.彼得大帝 B.羅蒙諾索夫 C.葉卡特琳娜 D.烏申斯基42. 被稱“俄國教師的教師”的教育家是( )A.別林斯基B.烏申斯基C.皮洛果夫D.托爾斯泰43. 烏申斯基的教育代表作是( )A.祖國語言B.兒童世界C.人是教育的對象D.人的教育44. 烏申斯基教育體系的原則是()A.教育的民主性B.教育的民族性C.教育的直觀性D.教育的神學性45. 俄國近代復雜、紊亂的學制仍以()為主要特點A.單軌制B.雙軌制C.多軌道D.中央集權制46. 俄國歷史上第一部關于國民教育的法令是1786年的( )A大學附屬學校章程 B國民教育暫行章程C國民學校章程 D俄羅斯帝國大學章程4717世紀中葉,俄國實行新的文化教育發(fā)展政策,開設普通和專門學校,創(chuàng)建科學院,使教育得到很大進步,這是( )的成果。 A葉卡捷琳娜改革 B亞歷山大一世改革C羅蒙諾索夫改革 D彼得一世改革48以下哪個是莫斯科大學的特點( )A世俗性 B貴族性 C等級性 D宗教性49俄國歷史上第一次規(guī)定建立女子學校的章程是( )A俄羅斯帝國大學章程 B國民教育部女子學校章程C女子學校令 D國民學校章程501871年7月,日本成立了統(tǒng)一領導全國教育事業(yè)的機構( )A.帝國大學B.文部省C.國家教育委員會D.教育部51. 1872年,日本文部省仿效法國教育制度而制定了( )A.學制令B.教育令C.帝國大學令D.中學校令52. 福澤渝吉的教育代表作是( )A.勸學篇B.學制令C.實業(yè)補習學校規(guī)程D.全人教育論53. 日本從 世紀初開始實行免費義務教育。( )A20 B19 C18 D17541886年日本的東京大學改稱( )A國立大學 B市立大學 C帝國大學 D私立大學55 是日本教育史上第一個新學制,在確立教育領導體制的基礎上,建立了全國的學校教育體制。( )A學校令 B學制令 C帝國大學令 D教育敕諭561886年,日本頒布的各種法令統(tǒng)稱學校令,以下幾項不屬于其中的是( ) A大學校令 B師范學校令 C帝國大學令 D中學校令57近代日本教育發(fā)展的總綱是( )A國民學校章程 B學制令 C教育敕諭 D帝國大學令58日本近代教育與其它國家相比,有明顯的( )A封建色彩 B軍國主義色彩 C資本主義色彩 D貴族性59明治維新以前,日本的教育管理權主要掌握在( )手中。 A教會 B皇室、藩國 C倒幕派 D支部省6019世紀歐美和日本的教育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以下表述不正確的是( )A教育權基本完成了從教會向政府的過度B建立了國民教育制度C教育心理學化傾向,教學內(nèi)容逐步從人文走向科學D義務教育得到普及,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二、辨析題1 19世紀,英國的學校教育制度屬于單軌制。三、簡答題1請簡述近代英國初等教育發(fā)展的狀況。2簡述洛克提出的教學方法。3請簡述斯賓塞的知識價值論。4巴西多的泛愛主義教育思想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5請簡要介紹洪堡對德國教育的改革及其意義。6簡述康德的教育思想。7簡要介紹費希特的國民教育主張。8簡單介紹烏申斯基教育思想的基本內(nèi)容。9簡述近代美國教育的概況。10明治維新教育改革的主要內(nèi)容是什么?四、分析論述題1闡述近代法國教育的特點。2論述第斯多惠的教育思想。第三章 西歐近代教育思想一、選擇題1夸美紐斯是17世紀 的偉大家教育。( )A法國 B美國 C德意志 D捷克2以下作品哪一個不是夸美紐斯的代表作( )A初級讀本 B世界圖解 C母育學校 D大教育論3夸美紐斯生活的環(huán)境是新舊兩種社會的交替時期,新舊思想的矛盾在他的思想中表現(xiàn)為( ) A其思想既有民主主義,又有人道主義 B其思想既有民主性,又有宗教性C其思想搖擺不定,自相矛盾 D其思想既有宗教性,又有反宗教性4夸美紐斯的教育目的觀有兩面性,其中民主主義的一面體現(xiàn)在( )A現(xiàn)實性目的 認為宗教是未來世做準備B宗教性目的 認為宗教是未來是做準備C現(xiàn)實性目的 認為教育使人認識世界,以享受現(xiàn)實的幸福D宗教性目的 認為教育使人認識世界,以享受現(xiàn)實的幸福5夸美紐斯認為教育對個人的作用在于( )A使天賦得到發(fā)展 B改造社會、國家 C使人身心健康 D“使人得救”6在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體系中,存在兩個重要教育原則是( )A直觀性 鞏固性 B順應自然 直觀性C順應自然 泛智 D泛智 直觀性7夸美紐斯“泛智”教育思想是指( )A教育內(nèi)容泛化 B教育對象泛化 C教育方法泛化 D教育內(nèi)容與教育對象泛化8夸美紐斯提出了許多教學原則,但不包括( )A直觀性 B激發(fā)學生求知與 C量力性 D發(fā)展性9夸美紐斯在道德教育中納入的一個新概念是( )A愛國教育 B公德教育 C勞動教育 D紳士教育10以下這些教育史上的創(chuàng)舉,不是由夸美紐斯提出來的是( )A首次提出量力性原則 B第一個提出分班教學C第一次提出統(tǒng)一的學校體系 D第一個提出較完整的教學原則11盧梭的教育思想都反映在( )A論教育 B愛彌兒 C十日談 D泛智學校12盧梭是 教育思想的杰出代表,這種思想是以 為理論基礎的。( )A神學主義 唯心主義 B實用主義 心理學C自然主義 白板論 D自然主義 性善論13盧梭的教育思想中反封建的程度特別強,其原因是( )A生于小資產(chǎn)階級新興時期,受環(huán)境影響B(tài)出生于小生產(chǎn)者家庭,代表下層人民,資產(chǎn)階級革命意識強C受到伏爾泰的啟發(fā)、教導,投身革命D生活經(jīng)歷特別坎坷,所以反社會性很強14盧梭將教育分為哪三種( )A自然教育 人為教育 神的教育B自然教育 人為教育 國家教育C自然教育 人為教育 事物的教育D自然教育 神的教育 自我教育15盧梭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也是一種( )A消極教育 B道家教育 C積極教育 D“白板說”16以下哪一點不是盧梭的“自然人”的特征( )A不受傳統(tǒng)束縛 B自食其力 C熱愛大自然 D身心健康17盧梭認為,適合進行道德教育的人生階段是( ) A嬰兒期 B兒童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18裴斯泰洛齊是 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自然主義 B經(jīng)驗主義 C實用主義 D要素主義19裴斯泰洛齊是 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 )A瑞士 B瑞典 C德國 D法國20以下各項哪一個不是裴斯泰洛齊一生中的教育實踐( )A創(chuàng)辦“兒童之家” B創(chuàng)辦“新莊”教農(nóng)民技術C創(chuàng)辦斯坦茨孤兒院 D創(chuàng)辦布格多夫小學21裴斯泰洛齊的代表作是( )A懺悔錄 B民主主義與教育 C林哈德與葛杜德 D少年維特之煩惱22 是第一個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思想家。( )A赫爾巴特 B裴斯泰洛齊 C福祿培爾 D盧梭23裴斯泰洛齊認為,任何事物都是由 構成的,這是學習的開始。( )A統(tǒng)覺團 B要素 C回憶 D恩物24在裴斯泰洛齊看來,道德教育的要素是( )A對母親的愛 B感覺、觀察力 C樂于助人 D博愛、仁義25從要素教育思想出發(fā),裴斯泰洛齊認為智育應當通過哪些課程來進行( )A算術 幾何 語文 B政治 歷史 神學C邏輯 辯證 歷史 D算術 幾何 音樂26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裴斯泰洛齊不是第一個提出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的思想家,但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將其付諸實踐的教育家;B裴斯泰洛齊一生有無數(shù)教育實踐,一直就有意識地把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合;C“貧兒之家”明確地把學習與手工勞動相結合,標志著裴斯泰洛齊有意識地將教學與勞動結合了起來;D裴斯泰洛齊的教育實踐反映了資本主義工場手工業(yè)時代對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之間關系的新要求。27赫爾巴特是 哲學家、心理學家、教育家。( )A美國 B德國 C法國 D英國28西方歷史上,第一位把心理學作為獨立學科研究,并建成一門科學的思想家是( )A裴斯泰洛齊 B福祿培爾 C蒙臺梭利 D赫爾巴特29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學實際上是針對 提出的。(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30在赫爾巴特的課程理論中,根據(jù)學生“思辨”的興趣應當開設的課程是( )A自然 B數(shù)學 C文學 D神學31“統(tǒng)覺”的研究,對赫爾巴特課程設置的啟發(fā)是( )A課程設計應遵循“相關”、“集中”的原則B課程內(nèi)容應當與兒童的經(jīng)驗、興趣一致C兒童課程選擇應遵循兒童心理發(fā)展順序D兒童課程應經(jīng)常更換32赫爾巴特把教學過程分為( )A三個階段 B四個階段 C五個階段 D六個階段33在赫爾巴特教學理論當中,與教學的“聯(lián)想”階段相對應的學生的“興趣”階段是( )A注意 B行動 C期待 D要求34在赫爾巴特教學理論當中,“明了”教學階段,教師適合采用的教學方法是( ) A應用 B交流 C綜合 D敘述35西方教育史上,被稱為“幼兒教育之父”的是( )A盧梭 B凱興斯泰納 C赫爾巴特 D福祿培爾36世界上第一所幼兒園創(chuàng)辦于( )A意大利 B法國 C美國 D德國37福祿培爾在教育史上第一次把自然哲學中“進化”的概念完全而充分地運用于人的發(fā)展和人的教育,從而提出了 的教學原則。( ) A統(tǒng)一 B順應自然 C發(fā)展 D創(chuàng)造38福祿培爾的幼兒園課程體系是以 為主要特征的。( )A恩物與游戲 B活動與游戲 C活動與工作 D工作與紀律39福祿培爾創(chuàng)造的一套供兒童使用的教學用品名稱為( )A恩物 B串珠 C工作 D玩具二、簡答題1什么是教育性教學原則?2簡要介紹赫爾巴特的課程理論。3簡述赫爾巴特的教學理論。三、分析論述題1請闡述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及其歷史地位。2試述盧梭的自然主義的教育思想。3試述裴斯泰洛齊的要素主義教育思想。4請闡述福祿培爾的幼兒教育理論。答案第二篇 外國近代教育第一章 人文主義教育一、選擇1D 2C 3C 4B 5B 6C 7C 8A 9D 10.B11.A 12.A 13A 14B 15D 16B 17C 18D 19D 20B二、辨析題1耶穌會的教育活動具有許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取得很大成功,是教育史上一個不小的進步。答:該題的提法不完全正確,耶穌會的教育作為天主教的改革成果,有其獨有的特色,為天主教的教育帶來進步,但從歷史角度看則不然。隨著宗教改革運動的進行,羅馬天主教會一方面鎮(zhèn)壓各地的反抗,一個方面又忙著改革自身來適應變化了的世界,“耶穌會”就是這種改革的產(chǎn)物。其創(chuàng)始人是西班牙神學家羅耀拉,他非常重視教育,并把力量放在中、高等教育上。耶穌會教育的特點就是用人文主義精神來改革學校和教學。出于培養(yǎng)精英以控制未來的統(tǒng)治階層考慮,耶穌會集中全力于中等和高等教育方面而不重視初等教育。在教學內(nèi)容上,耶穌會教育的教學內(nèi)容也依據(jù)中高等的區(qū)別很不相同:中等教育以拉丁語、希臘語、希伯來語、文法、古典文學等人文學科為主;高等教育則主要是哲學和神學。此外,耶穌會學校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完備的組織管理模式,一切以1559年的耶穌會章程和1559年的教學大全這兩個綱領性文件為標準和尺度。高水平的師資也是耶穌會學校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條件。耶穌會十分重視師資的培養(yǎng)和訓練,其教師均受過宗教、知識及教育教學方法三個方面的訓練。耶穌會的教學方法也富有成效。采用了寄宿制和全日制,學生依成績分班,采取班級授課方式,教師在教學中采用講授、閱讀、寫作、背誦、辯論、練習等多種方式,學校提倡溫和紀律、愛的管理,強調(diào)師生間的親密關系,很少使用體罰??梢?,耶穌會在外界的影響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使天主教的教育在短短的時間內(nèi)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然而,這并不代表它在歷史上也是一種進步,因為不管他的制度、方法多么完善,組織管理多么周密,師資水平多么高,這些都服從于一個目的企圖重建教皇和天主教會對歐洲的統(tǒng)治,這一目的是逆歷史潮流的,因而,題中的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三、簡答題1人文主義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文藝復興運動是公元14世紀初期到17世紀中葉歐洲新興資產(chǎn)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向封建主義和基督教神學體系發(fā)動的一場偉大的文化革命運動,人文主義是這場運動的旗幟,在教育方面人文主義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人本主義。人文主義教育在目標上注重個性發(fā)展,在教學方法上反對禁欲主義,尊重兒童天性,堅信通過教育這種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個人、改造社會和自然,這些都表現(xiàn)出人本主義的內(nèi)涵,人的力量、人的價值被充分肯定。第二,古典主義。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吸收了許多古人的見解,人文主義教育實踐尤其是課程設置已具有古典性質,但非純粹復古,而是古為今用,在當時是一種進步。第三,世俗性。不論從教育目的還是從課程設置等方面看,人文主義教育充溢著濃厚的世俗精神,關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關注今生而非來世,與中世紀有巨大區(qū)別。第四,宗教性。人文主義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幾乎所有的人文主義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們雖然抨擊天主教會的弊端,但不反對宗教,更不打算消滅宗教,他們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紀陳腐專橫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種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貴族性。這是由文藝復興運動(并非大眾運動)的性質決定的,人文主義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上層子弟;教育的形式多為宮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眾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上層人物如君主、侍臣、紳士等。2簡述宗教改革時期路德派的教育主張。答:宗教改革運動產(chǎn)生于16世紀初,是文藝復興在宗教領域的繼續(xù),反對天主教的腐敗、愚昧、虛偽,企圖以新的宗教取代原有的舊宗教,宗教改革運動在歐洲呈現(xiàn)錯綜復雜的局面,其中比較大的教派有三個:路德派、加爾文派和英國國教派,而路德派是最早發(fā)起這場改革的教派,他們提出了許多新的主張,包括在教育上的一些見解: 中世紀時期教育上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教育權統(tǒng)統(tǒng)歸羅馬天主教會所有,國家無法掌握教育權,而路德派在宗教改革中提出的一個重要主張就是:把教會置于國家權力之下辦教育。路德認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宗教性的,在于使人虔信上帝,使人靈魂得救,辦學校不僅易于教會,也益于國家,因而他們主張:(1)國家應重視教育,掌握教育權;(2)國家應推行普及、義務的教育;(3)重視各類教育的發(fā)展;(4)重視學校教育和教學的管理。這樣就強調(diào)了教育國有和教育為國家服務的宗旨??傊返屡傻淖诮毯徒逃母锔淖兞松系壑髟滓磺?,教皇按照上帝的規(guī)定主管人間一切事物的思想,導致了一種新的思想的產(chǎn)生,既由歷來以管理國家是世俗君主的責任,勸慰人們的精神世界是教會的責任,進而發(fā)展為上帝給世俗君主至高無上的權力,每個國家的教會都應付屬于君主。這個思想為近代教育由教會控制過渡到國家控制奠定了基礎。四、分析論述題1試論述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在教育上的特色。答:文藝復興運動是公元14世紀初期到17世紀中葉歐洲新興資產(chǎn)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向封建主義和基督教神學體系發(fā)動的一場偉大的文化革命運動,被復興的事古希臘和古羅馬古典知識的非基督教的世俗學科。文藝復興不僅僅是為了復興古典文化,更主要是新興資產(chǎn)階級新文化對古代文化的繼承、利用和發(fā)展,是以古托今。人文主義則是文藝復興這場運動高舉的大旗,是文藝復興時代不同國家、不同領域、不同時期的巨人們所共同擁有的世界觀。人文主義思想具有四個特征:(1)歌頌贊揚人的意義、尊嚴和價值;(2)宣揚人的意志自由和個性自由;(3)要求現(xiàn)實生活和塵世的享樂;(4)提倡學術,尊崇理性。文藝復興作為一場意識形態(tài)的文化革命運動,在教育上也有許多的主張,歸納起來這種人文主義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這些內(nèi)容:首先,在教育的目方面,前期人文主義者認為,教育應當培養(yǎng)有美德、崇尚共和精神的公民,這樣的人是一種學習型的人才,是為政體服務的;后期人文主義者則認為,教育要培養(yǎng)賢明的君主、能干的侍臣,一種實干型的人才,但這種人也是為政體服務的。對于教育的價值,人文主義者一致認為教育有重要作用,只有通過教育才能培養(yǎng)美德,獲得身心和諧發(fā)展。人文主義者還高度評價德育的重要性,再度推崇古代的四項基本美德:正義、勇敢、節(jié)制、智慧。他們認為培養(yǎng)美德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古典文化。人文主義的教育內(nèi)容主要包括五個方面:(1)古典語言和古典著作;(2)三藝:文法、修辭、辯證法;(3)神學;(4)本族語;(5)自然科學在教育方法上,帶有明顯的人文主義的特色:反對權威主義,崇尚自由精神;教育應該遵循兒童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批判經(jīng)院主義的煩瑣方法,引入認識事物的新方法;注重能力培養(yǎng),反對迂腐學風。這些是人文主義在教育上的一些具體主張,從中不難看出里面所滲透的人文主義的思想成分,經(jīng)總結可以把這些教育思想歸納成五個主要的特征:第一,人本主義。人文主義教育在目標上注重個性發(fā)展,在教學方法上反對禁欲主義,尊重兒童天性,堅信通過教育這種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個人、改造社會和自然,這些都表現(xiàn)出人本主義的內(nèi)涵,人的力量、人的價值被充分肯定。第二,古典主義。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吸收了許多古人的見解,人文主義教育實踐尤其是課程設置已具有古典性質,但非純粹復古,而是古為今用,在當時是一種進步。第三,世俗性。不論從教育目的還是從課程設置等方面看,人文主義教育充溢著濃厚的世俗精神,關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關注今生而非來世,與中世紀有巨大區(qū)別。第四,宗教性。人文主義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幾乎所有的人文主義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們雖然抨擊天主教會的弊端,但不反對宗教,更不打算消滅宗教,他們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紀陳腐專橫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種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第五,貴族性。這是由文藝復興運動(并非大眾運動)的性質決定的,人文主義教育的對象主要是上層子弟;教育的形式多為宮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眾教育;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養(yǎng)上層人物如君主、侍臣、紳士等。以上這些就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在教育上表現(xiàn)出來的一些特征,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人文主義的教育也不例外,從其思想主張和特征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人文主義教育既有進步性也有落后性,由于時代的局限它不可能擺脫其封建性和宗教性的特點,但是它掃蕩了中世紀教育的陰霾,展露出了新的時代教育的新興信息,開了歐洲的教育先河。第二章 歐美主要國家和日本的近代教育制度一、選擇題1.B 2.C 3.C 4.D 5.B 6.C 7.B 8.B 9.A 10.A11.C 12.D 13.B 14.B 15.C 16.B 17.A 18.A 19.C 20D21.D 22.B 23.A 24.C 25.A 26.B 27.B 28.B 29.D 30B31.D 32.C 33.B 34.A 35.B 36.A 37.C 38.A 39.D 40B41.B 42.B 43.C 44C 45.D 46.C 47.D 48.A 49.B 50B51.A 52.A 53.A 54.C 55.B 56.A 57.C 58.B 59.B 60D二、辨析題1 19世紀,英國的學校教育制度屬于單軌制。答:題中的說法是不正確的。19世紀,英國教育一直具有明顯的雙軌性質。近代英國的教育形式主要有慈善學校、文法學校和公學、學園、星期日學校和“導生制學?!?,其中慈善學校主要是初等教育,使教會等社會團體為貧困人民解決基本教育問題的方法;文法學校和公學產(chǎn)生于文藝復興時期,是英國富家子弟升入大學的預備學校,屬于中等教育性質;公學則強調(diào)學校由公眾團體集資興辦,培養(yǎng)一般公職人員,教學設備、條件和教學質量均高于文法學校;學園是由非國教派創(chuàng)辦的一種新的學校形式,當時主要靠學生交費維持,傳授一些實用的知識,后來發(fā)展成為一種實科性質的中學;日期日學校和“導生制”學校則都是非正式學校,為解決童工和社會人群的教育問題而設置的簡單學校。從這些教育形式我們可以分析出:英國的初等教育一直屬于宗教和慈善事業(yè)?!俺醯冉逃ā鳖C布后,義務教育得到普及,但勞動人民所受的宗教教育和粗淺的文化教育是不足以升學的,這是英國教育中的一軌。而另外一邊,文法中學和公學等學校都是為貴族子弟設立,作為中等教育及其預備學校是為升入大學做準備,直到19世紀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學、大學以及師范教育才適應社會的發(fā)展需要而陸續(xù)發(fā)展起來。然而,直至二十世紀初,就讀于現(xiàn)代中學和一般職業(yè)技術學校的英國平民子弟還是難以升學,而貴族子弟依舊經(jīng)過家庭教育或預備學校升入公學和文法學校,為將來升入大學做準備。由此可見,19世紀英國的教育一直具有雙軌性質。三、簡答題1請簡述近代英國初等教育發(fā)展的狀況。答:英國是一個古老的封建國家,在其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受教育仍是貴族、高級僧侶及其上層社會家庭的子弟的特權。16世紀宗教改革之前,窮苦兒童主要是在天主教堂附設的讀經(jīng)班或唱詩班里學到一些初步的閱讀與唱歌的知識。宗教改革期間,天主教和新教各派為了爭取群眾,都對初等教育給予了較多的重視。宗教改革之后,新教成為英國國教,天主教的僧院學校均告停閉,由國教各郊區(qū)負責的簡陋的教區(qū)學校逐漸發(fā)展起來。這種學校接納窮人子弟入學,教學多用英語,仍以圣經(jīng)為主要學習內(nèi)容,是英國初等教育學校的最初形式。英國的初等教育主要是慈善性質,開始創(chuàng)辦的是“基督教知識促進會”和“國外福音宣傳會”,之后又有“乞兒學?!?、“勞動學?!薄ⅰ柏毭駥W?!钡仍S多慈善學校。1780年,報館經(jīng)理雷克斯首創(chuàng)“星期日學?!保ㄒ喾Q“主日學校”)以利用禮拜日對童工進行指導和教育;這一時期還有一種由老年婦女在家中開辦的“婦女學校”。所有這些由教會、民間慈善團體或私人開辦的初等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都很差,貧苦兒童離校后大多不能進入中等學校繼續(xù)學習。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種慈善事業(yè)。導生制學校和幼兒學校就是此時在英國出現(xiàn)的兩種屬于慈善事業(yè)的初等學校。1870年英國政府頒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國家對教育的補助和監(jiān)督,在各學區(qū)設立國民學校,承認教會學校為國家教育機關之一種,但要求學校中的世俗科目與宗教分離。1880年英國政府規(guī)定初等教育為強迫教育。到1891年,開始實現(xiàn)初等教育免費的規(guī)定。至此,英國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為國家所控制。其年限一般為6年。2簡述洛克提出的教學方法。答:洛克是英國著名的實科教育和紳士教育的倡導者,他在其代表作教育漫話中闡述了他的教育主張。他認為教學應首先啟發(fā)兒童求學的欲望,激起讀書的興趣。教學要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fā),使讀書變得饒有趣味,寓學習于興趣之中,他們就會把“學習當成另外一種游戲或娛樂去追求”。其次,應鼓勵和培養(yǎng)兒童的好奇心。洛克認為如果兒童的好奇心不斷得到鼓勵和培養(yǎng),他們的推理能力和判斷能力就會得到發(fā)展,理智就會逐步完善。再次,要集中和保持學生注意力。為了達到上述的目的,教師首先應盡量讓學生了解所學知識的用處,當兒童真正了解了知識的用處就會集中注意去學習。其次教師的態(tài)度應當溫和、慈愛。第四,洛克根據(jù)人的認識是從簡到繁的特點,強調(diào)教學也應從易到難,出簡及繁,循序漸進。洛克極為重視思想和方法的訓練,認為良好的方法可以清除前進道路中的障礙,有助于掌握知識,領會事理。方法有多種,但主要的有二,即從一般到特殊的方法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強調(diào)應該使學生在這兩種方法上都得到訓練。洛克針對當時教育只重視死記硬背,忽視發(fā)展智力的嚴重弊端,提出在教學過程中提高人的能力較之獲得知識更為重要,這一思想在當時有著較大的積極意義,在教育史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3請簡述斯賓塞的知識價值論答:斯賓塞是19世紀英國著名的哲學家、社會學家和教育家。他所生活的19世紀的英國大、中學的教育內(nèi)容已經(jīng)不能反映當時科學和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對此,斯賓塞提出,教育的目的是為“完滿生活做準備”,呼吁教育應從古典主義的傳統(tǒng)束縛中解放出來,適應生活、生產(chǎn)的需要,應當教授有價值的知識。斯賓塞認為,最重的問題不在于某些知識有無價值,而在于它的比較價值。這個比較的尺度就是他提出的知識價值論:他認為,學科是否重要是與生活、生產(chǎn)和個人的發(fā)展相關系的,為此,他把人類生活的幾種主要活動加以分類。它們可以自然的排列成為:直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動;從獲得生活必需品而間接有助于自我保全的活動;目的在撫養(yǎng)和教育子女的活動;與維持正常的社會和政治關系有關的活動;在生活中的閑暇時間可用于滿足愛好和各種感情的活動。根據(jù)生活準備說和知識價值論,他提出學校應該開設以下五種類型的課程:第一類是生理學和解剖學。它是直接保全自己的知識,是合理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第二類是邏輯學、力學、數(shù)學、光學等,是間接保全自己的知識,是使文明生活成為可能的一切過程能夠正確進行的基礎。第三類是生理學、心理學和教育學。是履行父母責任必須的知識。第四類是歷史。有利于調(diào)節(jié)人們的行為,維持正常社會關系。第五類是文學、藝術等。4巴西多的泛愛主義教育是什么?答:18世紀70年代,德國出現(xiàn)了以泛愛主義為宗旨,創(chuàng)辦“泛愛學?!钡慕逃顒印!胺簮蹖W校”是在夸美紐斯和法國啟蒙學者的教育觀影響下出現(xiàn)的新式學校。“泛愛學?!钡膭?chuàng)始人是巴西多,他發(fā)表關于學校教育的重要性及其對社會公共福利的影響搞慈善家及富人書,按照盧梭的教育觀點,提出了培養(yǎng)博愛、節(jié)制、勤勞的美德,注重實用性和兒童興趣,寓教育教學于游戲之中等及富新意的辦校設想,呼吁人們捐資助學,結果引來了包括奧地利國王、俄國女皇在內(nèi)的一批達官顯貴的支持。泛愛學校采用“適應自然”的教學方式,還兒童以本來面目。教學中注重直觀,學生常在游戲、表演、誦讀、交談、心算等活動中學習。學習的內(nèi)容也十分廣泛,本族語和實科知識占有重要地位,還有外語、體育、音樂、舞蹈和農(nóng)業(yè)勞動、手工勞動,等等。巴西多還為泛愛學校編出包括多種基礎科學知識的初級讀本,該書附有100幀插圖,被譽為18世紀的世界圖解、教育史上第二本有插圖的教科書。5請簡要介紹洪堡對德國教育的改革及其影響。答:19世紀是德國社會和教育進行變革和發(fā)展的時期,其中在教育改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是洪堡,當時他任普魯士內(nèi)務部文教總管,根據(jù)新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制訂了包括學制、課程、教法、考試、學校管理和師資在內(nèi)的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在初等教育上,他認為初等教育的目的是發(fā)展學生的理性,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培養(yǎng)學生的宗教感情,為進一步的學習做準備。在中等教育上,編制了教學計劃,以拉丁文、希臘文、德文和數(shù)學為主課,重視歷史、地理、和自然科學的教學。在高等教育上,洪堡提出了學術自由原則、教學與研究相結合原則。還創(chuàng)辦了柏林大學,這是19世紀對德國教育最有影響的事事,對后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4月抄表核算收費員-初級工模擬考試題(含答案解析)
- 蔬菜加工中的微生物控制考核試卷
- 學前教育頂崗實習工作說明
- 石材開采工藝與設備選型考核試卷
- 節(jié)能型縫制設備開發(fā)考核試卷
- 《H組網(wǎng)技術》課件
- 帆船幼兒美術課件
- 草原割草在規(guī)范行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考核試卷
- 航空貨運業(yè)務中的航空器裝載技術改進考核試卷
- 《看電影》活動設計
- 醫(yī)院培訓課件:《疑難病例討論制度及護理查房制度解讀》
-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130-2023
- 衛(wèi)生部檢驗科三甲評審標準
- 新版三體系+50430內(nèi)審資料(含檢查表)
- 辦公室隔斷施工方案
- 組織學與胚胎學-女性生殖系統(tǒng)
- 法律法規(guī)及其他要求更新表
- 22G101系列圖集常用點全解讀
- 《X線攝影檢查技術》復習考試題庫(帶答案)
- MIDASM32調(diào)音臺培訓教程歸納
- 普通地質學教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