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潘小明).doc_第1頁
乘法分配律(潘小明).doc_第2頁
乘法分配律(潘小明).doc_第3頁
乘法分配律(潘小明).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乘法分配律課堂實錄(執(zhí)教:特級教師潘小明)師: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今天,希望同學們能探究發(fā)現乘法的又一個新知識。(簡潔的導入,給學生以期待,激發(fā)起學生探究新知識的欲望) 電腦出示: 師:買3套這樣的兒童服裝應付多少錢呢?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請列式計算。 學生各自獨立計算,不一會兒,紛紛舉手。 生1:我先算出一套服裝的價錢,再求出三套的價錢,算式是括號5加4括號乘以3。 師:(結合學生回答進行板書,并故意地)你列的算式里共有幾個括號? 生1:這樣說吧,5與4的和乘以3,得數是27。買3套服裝應付27元。我的另一種方法是:先分別算出三件上衣和三條裙子的價錢,再算出三套服裝的總價錢。算式是5乘以3的積加上4乘以3的積。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54)3;5343 生2:我的方法是: 55544427 生3:我的方法是: 54545427 生4:我覺得這兩個同學的想法與前面同學的兩種想法是一致的。但是,上面的算式比較簡單。(眾生點頭以示同意) 電腦出示:小強擺木塊,每行擺6個綠木塊,8個紅木塊,共擺了4行。 師:請你想象一下,小強是怎樣擺的?結合學生回答,電腦逐步出示下圖。 師:小強一共擺了多少個木塊?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 學生再次各自列式計算,并很快說出兩種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接著上題板書如下: (68)4 ;6484 這里,教師直接提出“你能用幾種方法解答?”,其目的是讓學生在經歷了兩種不同思考方法的計算后,便于學生發(fā)現新的知識規(guī)律。同時,產生這樣一種體驗,乘法分配律的知識存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中。 師:從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 同學們的雙雙眼睛注視著黑板上的算式,在尋找著其中的規(guī)律。漸漸地,一些學生舉起了手,有些學生開始有些激動,急著與周圍的同伴說起了悄悄話此時,教師沒有急于指名學生個別回答,而是 師:(驚奇地)你們真的發(fā)現了這些算式中隱含著的規(guī)律,請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嗎? 教室里的氣氛一下子熱烈起來了,同學之間指點著、交流著,一些心急的同學忍不住又高舉著小手。 師:從大家的神態(tài)和臉部表情中,老師知道你們一定覺得自己發(fā)現了什么規(guī)律。同學們,你們發(fā)現了什么,我能猜到。不過,你們所看到的也許只是一種偶然現象,是一種猜想而已。你們能再舉些例子對自己的猜想進行驗證嗎? 同學們認真地在本子上任意地寫著算式,進行著計算。很快地舉起了手,積極地匯報自己驗證的結果。 生1:(83)48434 生2:(51)353l3 生3:(l9)5l595 生4:我覺得不一定對的。我也舉了例子,(ll)7717 該生的回答,引起了軒然大波。許多學生問道:左邊算式的答數是幾?右邊算式的答數是幾?這兩個算式你說相等嗎?通過這個小小的計算失誤,同學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發(fā)現是正確的。 師:從同學們舉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確定你們的發(fā)現是正確的。 生5:老師,雖然舉了許多例子,可萬一還是碰巧,怎么辦? 該生的這一提問,還引來了一些學生的贊同:“是呀,萬一還是碰巧呢?”教師被這意外的“一問”問住了,稍后 師:會有這種“萬一”嗎?你能舉出一個反例嗎? 教師的反問,引起同學們的深人思考 生6:不可能有反例出現。以“(83)48434”為例吧,左邊算式括號里算得11,表示有11個4,右邊算式的“84”表示有8個4、“34”表示有3個4,加起來共有11個4。等號兩邊的算式形式不同,但它們的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11個4,所以是相等的。其它的式子,道理是一樣的。 師:同學們還有不同意見嗎? (眾生搖頭,以示沒有意見) 師:你們發(fā)現的這個知識規(guī)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請同桌再交流一下。 學生積極地與同桌交流著,又踴躍地參加集體交流。 生1:把括號里的兩個數加起來后乘以一個數,等于把括號里的兩個數都去乘以一個數,再把乘出來的積加起來。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邊把兩個數加起來乘以乘數,等于括號里的一個加數乘以乘數加上括號里的另一個加數乘以乘數。 師:你們想表達的是這樣的意思嗎?(教師板書: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 師: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來表示乘法分配律嗎2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ab)c=acbc 師:對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感覺怎樣(稍等)簡潔、明了。這就是數學的美。 【對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學,教師沒有把重點放在數學語言的表達上,反復地進行所謂的嚴格、準確和簡明的表述,而是把重點放在讓學生通過多種方法的計算去完整地感知,對所列算式進行觀察、比較和歸納,大膽提出自己的猜想并舉例進行驗證。只有經過這樣的探究活動,學生才會真正有所體驗,才能建構自己有意義的知識,用語言表達乘法分配律也就水到渠成?!?師:請運用乘法運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題: (3225)4 = 44 (6412)3 = 25(49)= 7564 = 前面三題,學生很快根據乘法分配律正確地填數。由于第題是開放的,有的把75寫成兩個加數的和再乘64的形式,也有的將64拆成兩個加數的和再乘75的形式等,再運用乘法分配律進行填數。 師:選擇。請用手勢表示正確答案的編號。 與 25(48)相等的算式是()。 254258; 254258; 2548 全班學生中有一位選,三位選,其余都選。通過辨析,學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內涵及與乘法結合律的區(qū)別。 成功點擊 在整個探究發(fā)現乘法分配律的過程中,教師沒有采用簡單的一問一答的方式,把知識規(guī)律展示給學生,而是適時地給出一組問題:從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沒有發(fā)現什么規(guī)律?這些算式中真的隱含著規(guī)律,請與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嗎?不過,你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