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地理學視角下城市規(guī)劃的時間問題.pdf_第1頁
時間地理學視角下城市規(guī)劃的時間問題.pdf_第2頁
時間地理學視角下城市規(guī)劃的時間問題.pdf_第3頁
時間地理學視角下城市規(guī)劃的時間問題.pdf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城市建筑2 0 1 66U R B A N I S M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J u n2 0 1 6 時間地理學視角下城市規(guī)劃的時間問題 T IMEP R OBL EMlNURB A NP L A NNlNGFR OMT HEP ER SPE C T IVE OFT lME GE O GR A P H Y 柴彥威端木一博IC h a iY a n w e iD u a n m uY ib o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 編號4 1 5 7 11 4 4 摘要城市中的時間是一種與空間同等重要的資源 這一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現(xiàn)有的城市規(guī)劃中 人們往往強調空 間尺度 而忽視時間尺度 時間地理學可以從微觀層面將時間與空間視角結合起來 從而在城市規(guī)劃中合理分配時間資源 提高人們的生活 質量 本文從時間地理學的概念與方法入手 探討如何利用精細化的時空數據 挖掘城市居民時間利用特征及需求 同時為以人為本的城市 規(guī)劃提供解決思路 關鍵詞時間分配時空間行為時間地理學城市規(guī)劃 A b s t r a c t T im eint h ec it yisak in do fr e s o ur c ee q u a l l yim p o r t a n tt os p a c e T h eq u a l it yo fr e s id e n t s l if eisc l o s e l yr e l a t e dt ot h ea l l o c a t io n o f t im e U r b a np l a n n e r st e n dt of o c u so nt h es c a l eo fs p a c e w h il eig n o r in gt h es c a l eo ft im e T im e g e o gr a p h yc a nc o m b in et im ea n ds p a c ein t h em ic r ol e v e l S Oa st oa l l o c a t et im er e s o u r c er e a s o n a b l ya n dim p r o v et h eq u a l it yo fp e o p l e l sl if e B a s e do nt h ec o n c e p ta n dm e t h o do ft im e g e o gr a p h y t h isp a p e rd is c u s s e sh o wt ou s et h et e m p o r a la n ds p a t ia ld a t at oe x p l o r et h ec h a r a c t e r is t ic sa n dr e q u ir e m e n t so fu r b a nr e s id e n t s l t im eu s e I tw il la l s op r o v id es o l u t io n sf o rh u m a n o r ie n t e du r b a np l a n n in g K e y w o r d sT im ea l l o c a t io n S p a c e t im eb e h a v io r T im e g e o gr a p h y Ur b a np l a n n in g 一 引言 時間 與 空間 共同構成了人類存在的基本范疇 對于個體而 言 時間與空間都是一種資源 并且兩者是不可分割的 城市中的時間也 是一種與空間同等重要的資源 這一資源的合理分配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 息相關 近些年來 隨著我國家庭居民消費水平的持續(xù)提高以及消費結構的進 一步改善 城市居民的需求逐漸展現(xiàn)出較為綜合化 多元化的特征 1 1 城 市規(guī)劃也不再僅僅關注物質生產布局與設施配套 而且加入了對非物質元 素的空間決策以及對于信息流的引導和控制 團與之伴隨的是城市規(guī)劃在 其方法論上從供給導向到需求導向 從宏觀視角到微觀視角的轉變 面向 個體與群體的日常行為分析有肋于挖掘居民的真實需求 從而為轉變下的 城市規(guī)劃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 與此同時 時間要素在城市規(guī)劃與公共政策中的重要性也目益凸顯 城市規(guī)劃開始試圖在空間中融入B 1 1 司元素 開展更為人性化的設計 因 此有了更多對時間尺度的考慮 開始逐步由空間規(guī)劃轉向時空間規(guī)劃 但 是 在城市規(guī)劃中所考慮的時間尺度 往往指的是長時間尺度的社會發(fā)展 變迂 個體的 日常的時問始終是城市規(guī)劃中 個缺席的變量 時間地理 學以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為目標 強調時間與空間的結合 為研究城市規(guī) 劃中個體的 日常的時間利用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本文將從時間地理學的概念與方法入手 探討如何利用精細化的時空 數據 挖掘城市居民時問利用特征及需求 同時為以人為本的城市規(guī)劃提 供解決思路 二 時間地理學 城市問題同生命科學一樣 需要通過顯微鏡般細致觀察的方式 才能 對人們的活動有所了解 時間地理學能夠通過活動日志調查 了解人們每 項活動的起止時間 地點 交通方式 同伴 滿意度等多樣化的信息 獲 取每一個人的日?;顒勇窂?從而實現(xiàn)對人的活動 顯微鏡 式的觀察 1 關注微觀個體 強調時間尺度 時間地理學最早由瑞照學者哈格斯特朗 T o r s t e nH j g e r s t r a n d 于2 0 世紀6 0 年代后期提出 其核心是關注微觀層面的人類行為與客觀環(huán)境的 關系 強調時空間利用和客觀制約 1 3 與城市規(guī)劃從宏觀到微觀 從空間 到時空I 司B 9 轉型相對應的是 B I I 司地理學同樣具有關注微觀個體 強調時 間尺度的特點 一方面 時間地理學強調基于微觀個體的分析 致力于建 立微觀個體情境與宏觀匯總模式之間的聯(lián)系 即通過微觀分析折射宏觀問 題 口 另一方面 時間地理學強調時間尺度 將時間和空間在微觀層面上 結合起來以把握不同個體行為活動在連續(xù)的時卒間中的同一眭 啥格斯 特朗認為 時間和空間一樣 是一種資源 這種資源不僅有限 而且不可 轉移 人在一定時間與空間內的存在意味著這些資源的消耗 這種時間和 空間的概念構成了時間地理學的重要特點 時間地理學提出用路徑 制約 時空棱柱等概念來理解時空間中的人 的行為 并用一系列符號進行表示 56 1 其中 路徑是個體在各種制約下 由時空間中的運動軌跡和停留點所組成 直接反映了個體行為的時間和空 間特征 圖1 制約是指個體在時空間中受到外部客觀條件的約束 決 定著路徑的空間形態(tài) 探尋制約的時空機制具有重要意義 時空棱柱是路 2 1 F E A T U R ET H E M EI 生疊專欄 自家 郵局 單位 銀行 單位 自家 圖1 時空路徑示意圖 圖片來源參考文獻 4 徑的展開 個體在制約下的時空可達范圍 其形態(tài)反映了活動的時間分配 和空間分布 7 這些概念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個體活動發(fā)生的時間特征 空間特征 決 策過程 活動模式及與城市實體地理空間的關系等 在國內外規(guī)劃界得到 廣泛應用 為配置與優(yōu)化城市公共資源提供了良好的視角和可操作的研究 方法 2 關注人們生活質量 個體生活質量的提高是城市規(guī)劃面l im B 9 關鍵性問題 滿足公眾的社會 需求是規(guī)劃的重要目標與衡量標準 時間地理學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對個人 生活質量改善的關注 力圖通過針對個人行為的線索式研究 總結出不同 人群與不同行為系統(tǒng)的匹配 進而更加準確地把握不同類型人群的不同生 活需求 為城市規(guī)劃提供可靠的依據 8 對生活質量改善的共同關注 使得時間地理學在一開始便與城市規(guī)劃 產生了緊密的聯(lián)系 并且這一聯(lián)系正隨著城市規(guī)劃和時間地理學發(fā)展方向 的持續(xù)接近而得到加強 一方面 城市規(guī)劃正面臨著人本主義的轉向 社 會發(fā)展對城市規(guī)劃的現(xiàn)實需求使得個體在時空間中的位置以及個體所能獲 得的公共資源的可達性逐漸成為城市規(guī)劃中必須考慮的問題i另一方面 時間地理學也在不斷致力于發(fā)展其應用實踐 持續(xù)關注社會空間研究 微 觀實證研究 個性化的生活空間研究等研究領域的拓展 為構建理想的城 市空間服務 3 新時期的時間地理學 進入2 0 世紀9 0 年代后 通過與位置識別技術 1 0 c a t io n a w a r et e c h n o l o g ie s L A T 基于位置的服務 1 0 c a t io n b a s e ds e r v ic e L B S G I S 技術的結合 8 間地理學在數據采集和分析方法上得到了全新的發(fā)展 大 規(guī)模 高精度的個體時空行為數據的可獲得性 G I S 在地理可視化和地理 計算中的廣泛應用為時間地理學注入了新的活力 也為在城市規(guī)劃中的應 用提供了多種可能 聞 與此同時 信息與通訊技術 in f o r m a t io na n dc o m m u n ic a t io nt e c h n o l o gie s I C T 的迅猛發(fā)展對城市居民的日?;顒?尤其是時空利用和 活動一移動行為等方面產生了巨大影響 引發(fā)了地理 交通 規(guī)劃學者 的關注 9 l 城市地理與城市規(guī)劃的研究者開始認識到I C T 的廣泛使用 如 遠程辦公 網上購物 網上娛樂等 不僅會引起居民出行行為的變化 還 會影響實體活動的地點 發(fā)生時刻及持續(xù)時間 并形成時空間行為的新 模式 圖2 活動序列分析與匯總分析 圖片來源 參考文獻 1 3 三 城市系統(tǒng)中的時間研究 城市生活時間研究的問題意識最早起源于工業(yè)革命初期社會的時間觀 的變化以及對工人階級生活條件的關注 一方面 產業(yè)革命后城市地域中 職住分離化愈加明顯 必要的通勤把時間觀念引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 使人 們逐漸認識到時間的資源稀缺性 1 0 另一方面 工人階級的生活條件以及長 時期工作的特征引起了一些經濟學者 社會學者的關注 許多學科開展了時 間利用研究的探索 如時間經濟學 社會學 時間管理學等 但這些視角多 忽視設施時空配置與居民時間利用的密切聯(lián)系 難以進行規(guī)劃應用 除此之外 在啥格斯特朗日 Y is 地理學框架的基礎上 關注時空間關 聯(lián) 時空間資源 活動一移動系統(tǒng) 城市的時空間結構秩序的時空間行為 研究也得到了較大的發(fā)展 口1 1 n 1 相比于其他研究視角 時空間行為研究 重視時空間的關聯(lián)性 強調設施時空配置與居民時間利用的密切聯(lián)系 因 此能更有效地應用于規(guī)劃實踐中 時空間行為研究下的城市生活時間利用研究主要涵蓋時間分配 時間 節(jié)奏 時空路徑 活動時空密度 時空可達性等方面的研究內容 1 時間分配 時間地理學認為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資源 生活時間分配體現(xiàn)了個 體所支配的時間資源 根據這一認識 時間地理學可以按照人們對時間需 求層次的不同將時間分為生理必需時間 社會必需時間和自由支配時間 并運用統(tǒng)計分析等方法分析討論各類活動與出行行為所形成的時間分配結 構 值得注意的是 將同一活動的時間進行匯總分析的方法會導致活動順 序的信息和同一活動之間的間隔活動信息丟失 然而 時間地理學可以通 過活動序列分析表現(xiàn)活動的順序性和連續(xù)性 從而保留活動日志的完整信 息 圖2 l 2 時間節(jié)奏 生活時間節(jié)奏是將個人的活動發(fā)生時間進行匯總 在時間軸上考慮城 市居民開展各類日常活動的時間分布情況 圖3 1 4 時間節(jié)奏可以反映出 城市主體的生活方式 并折射出個體所處空間的結構與功能 特定地域空 間中居民的日常生活節(jié)奏由于受到特定的社會時間安排 往往表現(xiàn)出顯著 的節(jié)律性特征 3 時空路徑 時空路徑是時間地理學研究的核心概念 用以表達微觀個體在時空中 的連續(xù)運動軌跡 即在三維的時空間坐標中用二維坐標表示空間 第三維 坐標表示時間 f 3 早期研究往往使用示意性的表示方法 而隨著G I S 技術 他行作食眠其旅工飲睡口口 M n 博 坫 控 9 6 3 洲 洲 洲 洲 刪 洲 州 洲 M 塘 n 域市蕾筑2 0 16 6U R B A N I S MA N DA R C H I T E C T U R EJ u n 2 0 16 的發(fā)展 在G I S 環(huán)境下進行時空路徑的表達逐漸成熟 通過建立時空坐標 將個體實際活動路徑在G I S 三維空間進行展示 并將城市相關地理圖層添 加作為底圖 以增加近景可視化和增強地理背景的真實性 1 5 這一空間 表達方法能夠將時空間活動相互作用而組織起來的行動軌跡進行清楚地展 示 以發(fā)現(xiàn)活動日志中各種行為規(guī)律 隨著G P S 數據采集技術的成熟 學 者開始運用G P S 記錄個體詳細的行為軌跡 從而探索其行為模式的細節(jié)特 征 圖4 M 使用G P S 數據生成的時空路徑能夠提供更為精確的時間和空 間信息 4 活動時空密度 活動時空密度是分析活動的時空間分布 特別是日?;顒优c居住空間 的關系的重要工具 從時間地理學框架出發(fā) 家是對于個體具有重要社會 意義的駐點 各類活動的展開具有圍繞家向外拓展的地理衰減特性 因此 活動時空密度方法采用構建時空坐標系的方法展示活動在時空間上與家的 相互作用關系 圖5 以活動開始時間為 軸 以活動離家距離為Y 軸 1 1 S 之后以活動持續(xù)時間為權重進行核密度分析 1 8 由于這一方法能夠同時揭 示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中的密度分布 因此便于分析時空間的相互關系 1 5 l 5 時空可達性 時空可達性的概念源于時間地理學中的時空制約和時空棱柱 是考慮 了個體受到時空制約后的可達性或可達范圍 時空可達性可以通過構建潛 在路徑范圍 或稱潛在活動空間 來實現(xiàn) 在給定時空制約條件下 個體 能夠物理到達的時空范圍 在時空間中被表達為時空棱柱 將時空棱柱的 體積投影到二維平面上 即潛在路徑范圍 通過潛在路徑范圍可以測度個 體在一定時間預算和活動分布制約下可能到達的最大空間范圍 時空可達性與活動的固定性和彈性關系密切 按照活動時間與空間 選擇的靈活性將活動分為固定活動和非固定活動 有的固定活動是指活動 的時間安排相對固定 不可調整 而其他固定活動指活動地點固定不可調 整 于是 時空可達性可以理解為個體活動序列中先后兩個固定活動之間 的時間間隔內個體所能到達的空間范圍 四 城市規(guī)劃的時間問題 已有的基于時空間行為的城市生活時間利用研究揭示了居民活動時間 結構特征及其與居民屬性 城市空間 I C T 使用等因素的相關關系 并論及 城市時間資源對居民時空可達性的影響 這為時間地理學在城市規(guī)劃中的 實踐應用打下了基礎 仃 固五周萬周日 工作罕習 圖3 時間節(jié)奏示例 圖片來源 參考文獻 1 4 1 時間尺度下的個體與空間 時空間行為研究下的時間分配 B T f 節(jié)奏 時空路徑 活動時空密 度 時空可達性等特征反映了個體的出行與活動在時間和空間上的節(jié)奏與 分布 也就是個體行為的時空信息 在時間地理學中 行為既是個體主觀需 求的客觀表現(xiàn) 也是打開個體需求 黑箱 的 鑰匙 以餐飲活動為例 居民餐飲活動在不同時間的頻率 時長 空間分布等信息反映了居民在不 同自9 B 1 間點的用餐活動需求 對應地 也體現(xiàn)了居民在不同的時間點對餐 飲設施這一城市資源的需求 由此可見 引入個體時間尺度的城市規(guī)劃應 增加個體的時空資源需求 城市資源B 9 1 1 空間分布兩個方面的考慮 并關 注兩者的匹配情況 衡量城市資源的時空供給能否滿足居民的時空需求 在個體上 活動在時間上的分布與節(jié)奏為個體的生活賦予豐富的內 容 反映出個體的多樣化需求 而在空間上 時間的推動也會為實體空間 賦予不同的場所意義 以上海南京路的一天為例 在早晨 它是當地居民 進行鍛煉活動的場所 上午 隨著游客的增多 它將變成游人如織的繁華 街道 到了夜幕降臨 這里則是休憩與娛樂的勝地 流連在此處的游人與 當地居民一起 搭起簡陋的音響設備 唱歌跳舞 可以看出 如果沒有時 間的維度 僅僅對靜態(tài)的空間進行規(guī)劃 賦予其單一的功能 既是一種不 協(xié)調的設計 也難以滿足居民的多樣化需求 2 結合時間問題的城市規(guī)劃 時空間行為研究能夠彌補傳統(tǒng)城市規(guī)劃對居民時空行為的規(guī)律與決策 機制考慮的不足 傳統(tǒng)的基于土地的 靜態(tài)的 藍圖式的城市規(guī)劃亟待與 時空間行為研究相結合 從而轉向基于人的 動態(tài)的 精細化的規(guī)劃 1 9 I 首先 基于行為數據B g E 總分析能夠發(fā)現(xiàn)整個城市活動一移動系統(tǒng)的時空 間特征及存在問題 進而實現(xiàn)對空間結構進行優(yōu)化和調整 這往往有賴于 大時空尺度的行為數據匯總 其次 基于屬性數據a g U E 總分析能夠挖掘出 特定居民群體 如老年人 女性 弱勢群體等 的實際需求 引導城市資 源配置時兼顧效率與公平 實現(xiàn)合理布局 最后 基于時空數據的匯總分 析有利于實現(xiàn)城市時間的動態(tài)需求管理 在交通規(guī)劃 設施時間規(guī)劃等方 面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 此外 時空間行為研究也有助于城市規(guī)劃中公共政策的制定 以時間 為導向的公共政策應該同時面向城市居民與城市資源 一方面 通過空間 規(guī)劃和信息發(fā)布的方式 調控居民的時間利用 另一方面 基于居民的時 空間需求 規(guī)劃城市時空間資源 2 0 從城市規(guī)劃角度考慮 后者具有更重 要的實踐意義和可操作性 w 樂 務 娛 事 一 聞 他 眠 務 人 行 誅 蔓 睡 家 個 出 f 1 F E A T U R ET H E M EI 主 專欄 I 圖4 基于6 P S 數據生成的時空路徑示例 圖片來源參考文A 1 7 五 結語 時間資源在城市中的合理分配 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 也是 城市規(guī)劃中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時間地理學關注微觀視角 強調時間尺 度 并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目標 是城市規(guī)劃解決時間問題的重要突 破口 以時間地理學為基礎的時空間行為研究對城市生I 舌B C 間利用積累 了豐富的研究成果 涵蓋了時間分配 時間節(jié)奏 時空路徑 活動時空密 度 時空可達性等方面內容 揭示了居民活動時間結構特征及其與居民屬 性 城市空間 I C T 使用等因素的相關關系 對于以人為本的城市規(guī)劃實踐 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一 參考文獻 1 于文波 城市社區(qū)規(guī)劃理論與方法研究 探尋符合社會原則的社區(qū) 空間 D 杭州 浙江大學 2 0 0 5 2 塔娜 柴彥威 時間地理學及其對人本導向社區(qū)規(guī)劃的啟示 J 國際 城市規(guī)劃 2 0 1 0 6 3 6 3 9 3 H A G E R S T R A N DT W h a ta b o u tP e o p l einR e g io n a lS c ie n c e J P a p e r s o ft h eR e g io n a lS c ie n c eA s s o c ia t io n 1 9 7 0 1 7 2 1 4 L E N N T O R PB P a t h sinS p a c e t im eE n v ir o n m e n t s AT im eG e o g r a p h ic S t u d yo fM o v e m e n tP o s s ib il it ie so fI n d iv id u a l s M S w e d e n L u n d S t u d ie sinG e o g r a p h y 1 9 7 6 5 柴彥威 王恩宙時間地理學的基本概念與表示方法 J 經濟地理 1 9 9 7 3 5 5 6 1 6 6 柴彥威 時間地理學的起源 主要概念及其應用 J 地理科學 1 9 9 8 1 6 5 7 2 7 趙瑩 柴彥威 陳潔 等 時空行為數據的G I s 分析方法 J 地理與地 理信息科學 2 0 0 9 5 1 5 8 柴彥威 李崢嶸 劉志林 等 時間地理學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 J 人文 地理 2 0 0 0 6 5 4 5 9 9 申悅 柴彥威 王冬根I C T 對居民時空行為影響研究進展 J 地理科 學進展 2 0 1 1 6 6 4 3 6 5 1 1 0 柴彥威 李崢嶸 史中華茸舌時間調查研究回顧與展望 J 地理科 學進展 1 9 9 9 1 6 8 7 5 ii C H A P I NFS H u m a nA c t iv it yP a t t e r n sint h eC it y M N e wY o r k J o h n 7 圖5 活動時空密度示例 圖片來源 參考文獻 1 7 W il e y S o n s I n c 1 9 7 4 f 1 2 W E B E RJ K W A NMP Br in g in gT im eB a c kin AS t u d yo nt h e I n f l u e n c eo fT r a v e lT im eV a r ia t io n sa n dF a c il it y O p e n in gH o u r so n I n d iv id u a lA c c e s s ib il it y J T h ep r o f e s s io n a lg e o g r a p h e r 2 0 0 2 2 2 2 6 2 4 0 1 3 E L L E G A R DK AT im e g e o gr a p h ic a lA p pr o a c ht ot h eS t u d yo f E v er y d a yL if eo fI n d iv id u a I s a C h a I l e n g eo fC o m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