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科學上冊備科教案 2 第一課 根里的“抽水機” 教學目的 1. 了解根的形態(tài)。 2. 知道直根系和須根系。 3. 了解根的作用。 重點難點 :了解根的形態(tài)和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圖片。 同學們,你們見過叔叔阿姨種小樹苗嗎?為什么那些小樹苗的根部都包著一些泥巴呢?根有這么重要嗎?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課根里的“抽水機”(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觀察植物的根 根是植物體的一個重要器官。一般來說,大多數(shù)植物都具有這一器官。不同植物的根,其長短、粗細、形態(tài) 各不相同,請仔細觀察根和用適當?shù)脑~語描述根的特征。 植物的根可分為直根系和須根系。 板書: 根系分為: 1)直根系 2)須根系 直根系的特點是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而須根系沒有明顯的主根和側根,都是不定根,根的粗細、長短相近,看上去就像一把胡子。 3 還有哪些常見植物的根屬于直根系或須根系? 下列植物的根分別屬于哪種根系?把答案填寫在課本上。 課文四種植物的根系分別是:稻 須根系;蒲公英 直根系;洋水仙 須根系;芝麻 直根系。 (二)觀察根系的分布 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主要是依靠根系從土壤里吸收的。根系分布得越深、越廣,其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強。 大多數(shù)植物的根系分布得很深、很廣。 (三)扎根土壤的秘密 出示大風吹,樹枝搖的圖片。 植物能牢牢地“站穩(wěn)”在地面上,確實是根的功勞嗎? (板書 )根的作用: 1)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四)毛茸茸的根尖 出示根尖的放大圖,介紹哪個部分是根尖,根毛長在什么地方。 這些毛絨絨的根尖有什么作用呢? 根毛可以增加植物與土壤接觸的面積,吸收更多的水分和礦物質,向莖和葉子輸送,供給植物生長所需。 ( 板書根的作用 ): 2)根有吸收水分和礦物質的作用。 (五)不同環(huán)境里植物的根 出示課 本圖中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示意圖。 這是一幅典型的草原植物的根系分布圖。圖中植物通過根狀莖連成一片,根系的分布淺而密,構成了密密的網(wǎng)狀。 4 這是沙漠植物的兩種典型的分布圖。圖中左側的是駱駝刺,根系深深扎入地下;右側的是仙人柱,根系雖然很淺,但擴展得很寬。 草原、沙漠里的植物根系有什么特點? 歸納總結: 植物的根系生長特點與其生長環(huán)境有關。 草原上的植物的根密密麻麻聯(lián)成一個網(wǎng)狀,既可以固定泥土,也可以使自己牢牢地固定在地面上;而在沙漠中,由于沙子松散又缺少水分,所以植物的根系都十分發(fā)達,有的盡可能往地下伸長, 有的盡可能向周圍擴大,既可以較好地固定自己,又利于自己充分吸收水分。 三、教學后記:根長得越深,分布得越廣,植物就越不容易被大風刮倒。同時,植物生長需要的水分和各種礦物質,因此根系的分布范圍越廣越深,才能保證從土壤中獲得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物質。由此說來,植物的根系越發(fā)達,對于植物的生長越有利。我們常說“根深葉茂”,正是這個道理。 5 第二課 莖里的“運輸網(wǎng)” 教學目的: 1.了解莖的形態(tài)。 2.了解莖的一般結構。 3.探究莖的作用。 重點難點 :莖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活動指引 琪琪發(fā)現(xiàn)折斷的莖的 斷口處有水滴出來,那水是哪兒來的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二課莖里的“運輸網(wǎng)”(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水在植物體內的流動 白花染色實驗 在課本上介紹的實驗里,我們能在浸泡在紅顏色水里的姜花莖的橫切面上看到許多小紅點。這說明了什么? 紅顏色是從植物的哪個部分傳輸?shù)街参锏那o部呢?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莖能運輸水分這一功能。 (二)探究莖的其他作用 植物的莖除了能運輸水分外,還有什么作用呢? 1)出示課本圖,觀察圖中各種類型的莖。 通過觀察各種各樣的莖,歸納出莖還有支持植物體的作用。 2)出示一些圖片,有被剝皮 的樹干、樹干的斷枝缺口處等。 6 出示有關莖運輸養(yǎng)分的資料。 歸納出植物的莖還有運輸養(yǎng)分的作用。 (三)樹干和枝條記錄的秘密 植物的莖可以包括哪些部分呢?(樹干、樹枝、藤等) 莖在的生長過程中會有哪些變化? 莖周長的變化;莖長度的變化;樹皮顏色的變化。 三、教學后記: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植物的莖,植物的莖有三個作用 :1) 運輸水分的作用、 2) 支持植物體的作用、 3) 運輸養(yǎng)分的作用。 7 第三課 葉里的“加工廠” 教學目的: 1.了解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 2.理解沒有太陽、沒有植 物地球上就沒有生命。 重點難點: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引導頁的圖片。 觀察植物的葉子生長的情況和特點。 陽光能照射到每一片葉子嗎? 師:植物的生長需要陽光,植物通過葉片來接收陽光。葉片怎樣才能接收更多的陽光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三課葉里的“加工廠”(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觀察葉子的排列情況 觀察葉子的排列,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葉片有互不遮蔽的規(guī)律(葉鑲嵌),葉片這種排列規(guī)律有什么意義? 這樣的排列有利于葉片盡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陽光。 (二)綠葉的作用 葉片的排列有利于葉 片盡可能地吸收更多的陽光。 8 植物為什么需要陽光呢? 綠色植物能在陽光下制造淀粉和氧氣,同時吸收二氧化碳。 指導閱讀課本上的卡通虛擬情景圖片,簡要了解光合作用的過程。 (三)討論 :植物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如果沒有植物,自然界會怎樣? 植物沒有陽光照射會怎么樣? 沒有植物,自然界會怎么樣?植物對人類極其他生物的生存有什么意義? 光合作用為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 ( 1)制造有機物。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數(shù)量是非常巨大的。人類和動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間接地來 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 ( 2)轉化并儲存太陽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成化學能,并儲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中。地球上幾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間接利用這些能量作為生命活動的能源的。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燃料中所含有的能量,歸根到底都是古代的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儲存起來的。 ( 3)使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相對穩(wěn)定。綠色植物廣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斷地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從而使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著相對的穩(wěn)定。 9 ( 4)對生物的進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教學后記:光合作用為包 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質來源和能量來源。因此,光合作用對于人類和整個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0 第四課 花里的“育嬰房” 教學目的: 1. 了解花的結構。 2. 探究花的作用。 3. 了解花的其他特征。 重點難點:了解花的結構,探究花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一些花的圖片一。說說花的名稱。 二 三 四 這些美麗的花藏有什么秘密呢?不同植物種類的花,結構是否相同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四課 花里的“育嬰房” (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解剖花 自然界花的形狀、顏色、大小各不 相同,但基本結構卻有共同之處。請同學們通過解剖花來了解花的基本結構。 把花朵由外向內一層層解剖,相同的部分放在一起,然后觀察各部分的形態(tài)和數(shù)量,做好記錄。 通過解剖活動,學生會發(fā)現(xiàn)有的花四部分結構都齊全,而有的卻并不齊全,引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的定義: 像白菜花一樣,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組成的花,屬于完全花。缺少其中某些部分的花,屬于不完全花。 11 生活中常見的完全花有:木棉花、白菜花、蘿卜花、油菜花、茄花、蠶豆花、梨花、桃花、柑橘花、牽?;ǖ?;不完全花有:百合花(缺花萼)、南瓜花(屬單性花,缺雄蕊或雌 蕊)、黃瓜花(屬單性花,缺雄蕊或雌蕊)、絲瓜花(屬單性花,缺雄蕊或雌蕊)、雞蛋花(缺花萼)、柳樹花(缺花冠)等。 (二)尋找花里的“育嬰房” 這些花的雄蕊在哪里?雌蕊呢?(讓學生指出來) 剝開雄蕊的花藥,剖開雌蕊的子房,了解這些結構的作用。 教師引導學生們觀察雄蕊頂端的花粉和雌蕊的子房。如觀察花粉是否容易脫落,雌蕊的柱頭是否有黏性,子房里是否有胚珠(將來能發(fā)育成種子)等。然后根據(jù)觀察到的事實,證明“子房是植物的育嬰房” 歸納總結:雌蕊里的子房就是植物的育嬰房。植物的種子就是在這里發(fā)育成長的。 (三)討論 : 花的各個組成部分分別有什么作用? 一朵完全花由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組成。 1)花萼是花的最外一層,由一定數(shù)目的萼片組成,有保護幼花的作用。 2)花冠由數(shù)片花瓣組成,可以保護雄蕊、雌蕊。在蟲媒花中,花瓣鮮艷的顏色起著吸引昆蟲來傳粉的作用;而在風媒花中,花瓣很小或退化,以利于接受花粉。 3)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上端有花藥,里面有花粉。 12 4)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內有胚珠,發(fā)育后成為種子,子房發(fā)育成熟后即為果實。 (四)給花建檔案 1)教師出示課前做好的幾種“花的檔案”。 你喜歡哪份“ 花的檔案”呢?為什么? 2)“花的檔案”一般應有哪些內容? 教材為同學們提供了一個花朵檔案卡的樣本,同學們可以仿照這個形式自行設計檔案卡。 3)每組設計一份“花的檔案卡”,并制作出來。 4)出示做好的“花的檔案卡”,學生與師生之間相互點評。 教學后記:能了解花的結構,探究花的作用,了解花的一些其他特征 13 第五課 果實里的新生命 教學目的: 1. 了解果實的結構。 2. 探究果實的作用。 重點難點:了解果實的結構,探究果實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青蔥的絲瓜架下,孩子們對著一個個剛結出來的小絲瓜感到很好奇 :小絲瓜是由花變成的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五課果實里的新生命(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觀察結果的過程 課本選擇了幾幅絲瓜開花結果過程典型階段的圖片,幫助學生觀察植物從開花到結果的變化過程。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提示學生發(fā)現(xiàn)開花結果的現(xiàn)象:花瓣、雄蕊在慢慢地枯萎,子房在不斷長大,最后發(fā)育成果實。 把我的發(fā)現(xiàn)填寫在 p24“我的發(fā)現(xiàn)”里 小結:果實是由花的子房發(fā)育形成的。 (二)果實里藏著什么? 1)出示蘋果或梨子的實物。 蘋果屬于植物的哪一類器官呢?(蘋果是果實。) 2)你知道果實里面藏有什么呢?可 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呢? 14 學生解剖蘋果,并觀察蘋果的內部構造。 蘋果的構造由哪些部分組成?匯報和交流。 3)其他的果實也有相似的構造嗎? 再解剖其它一些常見的果實。 匯報其它果實的構造。 4)歸納小結:果實是由果皮與種子構成的。 (三)尋找植物園的果實 在哪里可以找到植物的果實?(社區(qū)或郊外) 布置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到公園、郊外進行尋找植物的果實,并做好觀察記錄。 讓學生做好觀察、解剖記錄,以達到認識更多果實的目的。 在觀察后,可讓學生描述一種最喜歡的果實,強調作出全面的描述。 各組匯報計劃,教師點評。 (四)討 論 :果皮和種子各有什么作用? 課本上出示的果實分別是:四季豆、蘋果、西瓜、板栗、檸檬 果實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其中主要的是果皮。果皮有保護種子的作用,種子則起傳宗接代的作用。有些果實的果皮堅硬是為了更好地保護種子;有的果皮肥厚多汁,這是果實吸引動物食用,然后幫助它們傳播種子的一種構造。 (五)網(wǎng)上學:有趣的果實 以論壇交流的方式,用文字或圖片展示一些有趣的果實,將自己 15 知道的果實介紹給其他小朋友,并了解他們介紹的果實,拓寬對果實世界的了解,感受植物的多樣性。同時,通過尋找植物果實的活動,比較不同植物的果 實,豐富學生對果實的認識,了解植物的果實是千姿百態(tài)的,體會生物的多樣性。 教學后記:了解了果實的結構。探究了果實的作用。 16 第二單元 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第六課 酸奶秘密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嘗試自己動手做酸奶; 2、能夠畫出自己做酸奶的心情曲線并與同伴交流; 3、能夠收集有關細菌、病毒的資料并參與討論。 知識與技能 1、知道酸奶是乳酸菌使鮮牛奶發(fā)酵而成的; 2、知道細菌是一種無處不在的微生物; 3、認識到細菌具有雙重性,一方面可以為人類造福,另一方面又會給人類帶來危害; 4、知道病毒也是微生物中的一類; 5、了解病菌的一些傳播途徑。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享受動手制作的快樂,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 愿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教學準備 :鮮牛奶、白糖、酸奶、勺子、保溫杯等。 教學過程設計 一、自己動手做酸奶 1談話:你吃過酸奶嗎?知道酸奶是怎么做成的嗎? 2學生交流吃酸奶的感受并猜測酸奶是怎樣做成的。 (讓學生提出各種可能性,教師不做任何評價;提供給學生每組一份空的酸奶瓶,讓學生觀察酸奶瓶上的配料表,或許他們會有所發(fā) 17 現(xiàn)) 3學生自己動手做酸奶。 ( 1)介紹做酸奶的方法: 教師為學生提供煮好的鮮 牛奶若干。 (具體是:在電飯鍋里放入一些鮮牛奶,再加一些白糖,煮開幾分鐘,并將煮好的鮮牛奶分發(fā)給每個小組) 學生自帶消毒過的保溫杯和勺子。(事先要用開水燙一燙) 待牛奶冷卻到 35 40的時候,把鮮牛奶倒入自消過毒的保溫杯,并往里面加入適量的酸奶,仔細攪勻,并蓋上蓋子。 保溫幾個小時后,酸奶就做成了。 ( 2)學生自己制作酸奶。 測一測:我在制作酸奶時,放入的酸奶與鮮奶的比例是 _:_ 教師講述:大約保溫 8 個小時后,酸奶便制成了。 提醒:自制的酸奶不要存放太久。不要吃變質的酸奶,否則會引起腹瀉、消化不良,甚至中毒! 二、認識細菌,解釋牛奶為什么會變成酸奶 1談活:做酸奶時需要注意些什么? (制作酸奶時需要注意兩個條件:一是溫度,保持在 35 40左右;二是衛(wèi)生,所有的器皿要進行消毒處理) 2提問:為什么牛奶會變成酸奶? 3學生思考回答,引出酸奶中的乳酸菌,從而引出細菌的概念。 18 4學生交流課前收集來的有關細菌的資料,資源共享。 5學生閱讀教材第 6 頁上的資料 細菌和酸奶。 6教師小結: 細菌的基本形態(tài)特點及分布 細菌的種類 細菌的繁殖 細菌與人類的關系 7討論并交流:你還能舉出哪些有用或有害的細菌? 三、認識沒有細胞結構的病毒 1講述:下面老師再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動物、植物和我們前面所研究過的微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你知道嗎 ?在微生物大家族中,還有一種沒有細胞結構的成員,它就是病毒。 2談話:你聽說過“非典”和艾滋病嗎?它們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3學生看教材插圖認識形形色色的病毒。 4提問:你對哪種病毒比較熟悉?不妨向同學介紹介紹。 5學生交流。 6提問:你還知道哪些危害人類健康的病 毒? 7教師小結:危害人類健康的病毒和細菌叫病菌,許多傳染病由病菌引起。病菌會通過各種途徑侵入人體。 四、了解病菌是如何通過皮膚接觸傳染的 19 1提問:病菌是通過什么途徑侵入人體的呢? 2學生猜測。 3模擬病菌通過皮膚接觸傳染的活動:一位同學用沾粉筆灰的手和第二位同學握手,依次傳遞下去,粉筆灰就傳給了握過手的同學。其實有些病菌的傳播也是這個道理。 4討論:還有什么其他途徑會使病菌沾到你的手上?我們應該怎么預防? 5學生交流。 6談話:除了皮膚接觸以外,還有哪些途徑會使病菌侵入人體? 7教師補充介 紹有關病菌傳播途徑的資料。 20 第七課 發(fā)面的學問 教學目的: 1. 知道真菌是既不屬于植物也不屬于動物的一類生物。 2. 調查生活中的真菌(霉菌和食用菌種類)及生長環(huán)境。 重點難點 霉菌和食用菌種類及生長環(huán)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圖片。 什么使面團發(fā)生了這樣大的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七課發(fā)面的學問(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發(fā)面團 出示發(fā)面團的制作材料。 向學生演示發(fā)面團的過程及注意事項。 觀察面團發(fā)酵前后在顏色、大小、氣味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討論 制作過程中, 你認為使面團發(fā)大的最關鍵一個步驟是什么?把自已的猜測寫下來,并匯報交流。 小結:原來是酵母菌的使面團發(fā)了起來。 (二)認識酵母菌 在干酵母粉里,有一種特殊的微生物 酵母菌。酵母菌有一個 21 特殊的本領,它可以把面粉中的一些淀粉分解。在這個過程中,會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發(fā)酵現(xiàn)象。 發(fā)酵過程中產生的氣體到哪里去了? 酵母菌在發(fā)酵過程中釋放出二氧化碳,使面團膨脹起來,我們看到發(fā)起來的面團里面有空隙,這些空隙就是發(fā)酵時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占據(jù)的空間。 (三)霉菌生長的環(huán)境 (出示書中圖片)這些橘子和柿 子發(fā)霉了,生活中我們常見到這種現(xiàn)象,說說看你還見到過哪些物體發(fā)霉,這些物體上面的“霉”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一組霉菌的放大圖片,簡要介紹霉菌的特點。 通常在什么環(huán)境下物體容易發(fā)霉? 溫暖、潮濕、陰暗的環(huán)境下物體容易發(fā)霉。 小結:霉菌生長環(huán)境的共同點:潮濕、溫暖、陰暗。 (四)蘑菇 蘑菇是一種大型的真菌。 以圖片的形式向學生介紹常見的食用蘑菇及有毒蘑菇。 幾種常見的食用蘑菇及毒蘑: 食用蘑菇:金針菇、香菇、雞樅、竹蓀、猴頭菇、羊肚菌、銀耳等。 有毒蘑菇:毒傘、白毒鵝膏菌、臭黃菇、毛頭乳菇等。 (五)網(wǎng)上學:細菌 和真菌的利與弊 22 組織學生參加網(wǎng)上討論,把自己找到的細菌與真菌的圖文資料貼到討論區(qū),培養(yǎng)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搜集信息的能力。比較細菌與真菌,了解它們的利與弊。 23 第三單元 奇妙的電與磁 第八課 電路的研究 教學目的: 1. 認識簡單電路。 2. 知道開關的作用。 3. 知道有的材料容易導電,有的材料不容易導電。 4. 認識電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來源。 重點難點 知道常用電器的工作需要一個完整的回路、知道開關的功能,并能用一些基本組件連接一個簡單電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圖片。 師 :如果小金屬環(huán)碰到金屬絲,會出現(xiàn)什么現(xiàn)象?為什么? 燈泡就會亮起來,因為小金屬環(huán)碰到金屬絲后,電池、導線、燈泡組合成為一個電路,燈泡就會亮起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八課電路的研究(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讓燈亮起來 1)利用課本圖中的材料,讓燈泡亮起來。請學生嘗試動手連接電路,使燈泡發(fā)光。同時,在書上“我的連接圖”框中畫下電路連接 24 簡圖, 小結:這樣一個閉合回路就是一個簡單電路。 2)如果要讓兩個燈泡同時亮起來,應該怎樣連接?有多少種不同的連接方法? 把你的連接方法用圖畫表示出來,記錄在 p46 面的“ 我的發(fā)現(xiàn)”里。 (二)開關加在哪里? 1)電路中的開關就是用來接通或切斷電路的,是電路中不可缺少的控制部件。 開關加在哪里? 先畫個電路圖就會顯而易見,把你的連接圖記錄在 p47 面的“我的連接圖”里。 2)你還見過哪些種類的開關? 指導學生閱讀 p47 最后一段。 (三)判斷容易導電的材料 演示:在一個帶開關的簡單電路中,拆下開關,把橡皮等物體接在開關原來的位置,燈泡還會發(fā)光嗎?用其他物體替換又會怎樣呢? 把實驗結果記錄在 p48 面的“實驗記錄”里。 小結:能令燈泡發(fā)光的材料是容易導電的材料,而不容易導電的材料不 能令燈泡發(fā)光。 (四)制作數(shù)學游戲機 出示課本圖。 25 1)數(shù)學游戲機背面應該怎樣連接線路,才能讓它能正常使用? 2)根據(jù)電路原理和公式的連接需要,設計連接方式。 (五)安全用電 指導學生閱讀 p50 面,了解電是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能量來源、了解為什么要注意用電的安全,并且養(yǎng)成安全用電的好習慣。 1. 身體不要觸及電器的帶電部分。 2. 電線霉爛或電器破損時,應停止使用。 3. 不用濕手觸摸電器, 清潔電器時要先斷開電源。 4. 遇見不正常的放電或觸電事故時,應先斷開電源。 活動安排思路 課程安排 活動題目 活動內 容 能力要求 活動 1 讓燈泡亮起來 利用導線、電池分別讓 1 個燈泡和 2 個燈泡亮起來 觀察、分析、比較 活動 2 開關加在哪里? 利用開關控制燈泡的亮與滅 觀察、記錄、整理、分析 活動 3 判斷容易導電的材料 檢驗不同材料是否容易導電 觀察、實驗、記錄 整理、 分析 擴展: 利用電路知識,設計 科學小制作 26 資料: 安全用電 , 知道怎樣才叫安全用電 , 收集信息、交流 27 第九課 有趣的磁現(xiàn)象 教學目的: 1. 知道磁鐵都有磁性和兩個磁極。 2. 知道磁鐵間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規(guī)律。 3. 知道磁鐵隔著 物體也能吸鐵。 重點難點 磁鐵的兩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圖片。 擦窗器為什么隔著玻璃還能相互吸著呢?里面是不是有磁鐵?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九課有趣的磁現(xiàn)象(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磁鐵能吸起什么? 實驗得出: 磁鐵能吸引鐵及由鐵制成的物體。 (二)磁鐵哪個部分磁性最強? 通過實驗可以看出:磁鐵的兩端有很強的吸力,這里的磁性最強。磁鐵中磁性最強的部位叫做磁極,一塊磁鐵有兩個磁極。磁鐵指南的一端叫南極,用“ S”表示;磁鐵指北的一端叫北極,用“ N”表示。這是因為“北”的英文 單詞是“ North”,“南”是“ South”,所以國際上通行磁鐵指北的一極標字母 N,指南的一極標字母 S。 28 (三)兩塊磁鐵的探究 磁鐵能吸引一些東西,那么在兩塊磁鐵互相靠近會有什么現(xiàn)象呢? 把磁鐵吊在繩子上,用一塊磁鐵的 N 極對著另一塊磁鐵的 S 極,然后讓它們慢慢接近,突然它們吸到了一起;讓兩塊磁鐵的 S 極互相接近,這時磁鐵產生排斥而扭向兩旁;再將兩塊磁鐵的 N 極互相接近,這時磁鐵也產生排斥而扭向兩旁。 通過觀察可發(fā)現(xiàn):相同的兩個磁極(如 S-S, N-N)靠近時會互相排斥;不同的兩個磁極(如 S-N, N-S)靠近時會互相 吸引。 小結:磁鐵同性極互相排斥、異性極互相吸引。 (四)擦窗器的結構 出示實物(擦窗器,并演示使用方法)。 分析擦窗器用到了磁鐵的哪些特性? 里面可能有幾塊磁鐵? (五)隔物吸鐵的探究 磁鐵能隔著物體吸鐵嗎?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磁鐵能隔著什么物體吸鐵,記錄實驗結果。 通過實驗可以得出:磁鐵隔著較薄的物體能吸鐵。 (六)研究磁力的大小 磁力的大小相同嗎? 磁鐵可以隔著多厚的紙(或木板、布塊)吸鐵?想一想為什么再厚些就吸不住了呢? 29 小結:磁力有大有小,磁力的大小是不會改變的。 (七)哪里應用了磁? 哪里利 用了磁? 磁的在生活和生產中的應用很廣泛,如電冰箱門封、磁性跳棋、塑料筆盒的盒蓋、箱包的磁吸鎖、鐵皮黑板上壓圖片的小磁鐵、打靶玩具中的磁性飛鏢、門后防風磁吸、冰箱磁鐵裝飾、皮包或錢包上的磁鐵扣、揚聲器里的磁鐵、磁性擦窗器、磁性胸針等。 (八)磁鐵游戲 出示課本圖片。 你能仿照波波的設計,也設計一個利用磁鐵的游戲用具嗎? 你的磁鐵游戲是怎樣玩的呢?你用了哪些材料、怎樣制作?你為什么會想到用這些材料制作呢? 學生分組設計并討論設計的合理性。 把你的設計填寫在 p57 面的“我的設計”里。 活動安排思路 課程安排 活動題目 活動內容 能力要求 活動 1: 磁鐵能吸起什么? 探究磁鐵能吸起什 實驗、觀察、分析、歸納 么材料制成的物件 活動 2: 哪里應用了磁? 調查磁在生活動的 觀察 、搜集信息 應用 30 第十課 指南針 教學目的: 1. 初步感知物體間的磁化現(xiàn)象。 2. 利用磁鐵能指示南北的性質,制作簡易指南針。 3. 學會正確使用指南針,利用指南 針確定方向。 重點難點 制作簡易指南針。 正確使用指南針,利用指南針確定方向。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出示課本圖片,講述彬彬他們郊游的故事。 為什么指南針能告訴我們方向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課指南針(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小磁船的探究 教師做“小磁船”的演示,得出:磁鐵能指示方向;指南針是利用磁鐵制成的。 把你的結論填寫在 p59 面的“我的結論”里。 (二)制作指南針 除了書上介紹的制作方法外另外介紹以下兩種制作方法: ( 1)浮力支承式指南針 制作方法: 31 用永磁鐵對兩根鋼針進行磁化。 把 一小塊 2 厘米 2 厘米 2 厘米的硬泡沫塑料做成如圖所示的形狀。底面呈一個正方形( 2厘米 2厘米),上一半用刀片切成棱錐狀,把磁化好的鋼針水平地穿在棱錐上。 在碗里盛滿水,然后把做好的裝置放在水面上。鋼針和硬泡沫塑料就能在水面上自由轉動,當它靜止時,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泡沫塑料塊可以用塑料瓶蓋或軟木塞代替。也可用玉米稈的芯制作。 ( 2)懸掛式指南針 制作方法: 把兩根磁化好的鋼針平行穿在黃豆大小的硬泡沫塑料塊上。 在塑料塊上穿一根細線,懸掛在圓珠筆芯的一端。圓珠筆芯的另一端用對折的小紙片夾緊,紙片插在豎立 的書的裝訂線一側,緊貼裝訂線,作為支架。使塑料塊連同鋼針能在水平面內自由轉動。鋼針在靜止時,就能指示南北方向了。 活動安排思路 課程安排 活動題目 活動內容 能力要求 活動 1: 小磁船的研究 發(fā)現(xiàn)“磁船”能指示方向 觀察、分析、歸納 活動 2: 制作指南針 用磁化的鐵針做一個指南針 觀察、制作、歸納 資料 指南針 了解指南針的歷史及原理 搜集資 料、總結歸納 32 第十一課 神奇的電磁鐵 教學目的: 1. 知道電能產生磁。 2. 探究電磁鐵與磁鐵的異同。 3.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4. 了解電磁鐵的應用。 5. 學會制作電磁鐵。 重點 知道電能產生磁。 難點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小的因素。 教具準備 鐵釘、漆包線、大頭針、電池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電磁起重機圖片。 看了這張圖片后,你想到了什么?或者你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一課神奇的電磁鐵(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電磁起重機為什么能吸鐵? 出示圖 片(電磁起重機的內部裝置), 觀察電磁起重機的吸盤結構 能不能利用電池、導線、鐵釘這些材料做個模擬電磁起重機呢? 學生分組制作電磁起重機,并嘗試用它吸起鐵制的大頭針。 33 知道電磁起重機通電產生磁性,所以可以吸鐵。 (二)電磁鐵與磁鐵 出示磁鐵和電磁鐵。電磁鐵與磁鐵一樣,都能吸引鐵。 電磁鐵是否也像磁鐵一樣具有磁性? 設計一個實驗,研究電磁鐵是否也有磁極。 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進行實驗,并將發(fā)現(xiàn)填寫在課本的實驗記錄表里。 小結:像磁鐵一樣,電磁鐵也具有磁極。 (三)讓電磁起重機的“力氣”更大 電磁起重機的力氣有多大? 出示電磁鐵、一盒回形針。觀察電磁鐵能吸起多少回形針。 如果要增加電磁鐵的磁性,你有什么辦法? 學生分組討論并設計實驗。 嘗試增加線圈匝數(shù)來增強磁性。 嘗試增強電流的方法增強磁性。 嘗試同時增加線圈匝數(shù)和增強電流來增強磁性。 小結:電磁鐵的磁性可以通過增加線圈匝數(shù)、增強電流、同時增加線圈匝數(shù)和增強電流三種方法來增強。 三、總結 :今天,電磁鐵已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像各種家用電器、各種車船、飛機、飛船、火箭、人造衛(wèi)星等等,我們的生活已離不開它了。 活動安排思路 34 課程安排 活動題 目 活動內容 能力要求 活動 1: 電磁起重機為什么 研究電磁起重機的結構 觀察、分析、歸納、 能吸鐵 總結、制作、實驗 活動 2: 電磁鐵與磁鐵 研究電磁鐵與磁鐵的相 設計、制作、實驗 同之處 活動 3: 讓電磁起重機的 探究影響電磁鐵磁性大 觀察、分析 、制作、 “力氣”更大 小的因素 實驗 35 第四單元 各種各樣的能量 第十二課 能量及其形式 教學目的: 1. 知道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 2. 知道電、光、熱、聲、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重點:知道任何物體工作都需要能量。 難點:知道電、光、熱、聲、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圖片。 同學們,很多美麗的小村莊里有著各種大大小小的水車,大家知道水車為什么會轉動嗎? 不流動的湖水也能夠讓水車轉動起來 嗎?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二課能量及其形式(板書課題)。 二、新課 (一)是什么使下圖中的物體動起來的? 四幅圖分別為自行車、太陽能汽車、電氣化火車和風車。 騎車的人利用雙腳蹬動自行車踏板提供能量使自行車運動起來; 太陽能汽車是利用太陽的能量轉化成電能后,使車里的馬達運轉起來,使車向前進; 電車利用電能讓車動起來;風車葉片的轉動是由于風的能量驅動的。 36 通過充分的觀察和分析,讓學生通過討論認識到是能量使物體動起來的。 (二)讓小車動起來 可以有多種方法使小車動起來: 1)利用帆架在車上,使車可以利用風能 使小車動起來; 2)把氣球吹脹,放在車尾,然后把氣球放氣,氣球吹出的氣流形成的反沖的能量使小車向前運動; 3)用釘子把橡皮筋固定在桌子上,另一頭固定在車上,牽動小車,把橡皮筋拉長,放開手,橡皮筋的彈力(儲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會使小車前進; 4)把橡皮筋的一頭固定在車上,另一頭卷在車的車軸上,橡皮筋的彈力(儲存在橡皮筋里的能量)也會使小車前進。 (三)在下面的這些現(xiàn)象中,存在著哪些形式的能量? 在一些常見的現(xiàn)象中,是存在著不同的能量形式的。例如有:聲能、光能、電能、熱能、磁能、潮汐能等。 除了以上的能量形式外 ,其他形式的能量還有:風能、機械能、太陽能、核能、生物能和地熱能等。 (四)能量普遍存在,假如缺少某種能量,世界會怎樣呢?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一個城市如果電能供應不足,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呢?工廠要停工,商店要關門;我們的家里就不能開燈,家用電器(電風扇、空調機、電冰箱、電視機、音響等)就不能使用;大樓由于沒有電,電梯不能運行,蓄水池不能抽水而蓄水,電話沒有 37 電流可以說,沒有了電,城市的生活就會被破壞了。 三 、 總結 :各種各樣的能量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它了。 38 第十三課 能 量的轉換 教學目的: 1. 認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轉化。 2. 知道水能可以轉化為機械能和電能。 重點難點 能量是可以互相轉換的。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本引導頁的圖片。 他們在參觀什么地方?為什么水沖下來就會產生電?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十三課能量的轉換(板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絹紡與絲織品的多元化發(fā)展考核試卷
- 太陽能電池板的制造工藝考核試卷
- 化工設備智能制造技術考核試卷
- 家用通風設備品質保障措施與用戶體驗優(yōu)化考核試卷
- 絹紡和絲織的產業(yè)政策研究考核試卷
- 漁業(yè)資源利用的生態(tài)效率分析考核試卷
- 山西省長治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江西農業(yè)工程職業(yè)學院《氫能與新型能源動力系統(tǒng)》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西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生物醫(yī)學信息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許昌學院《體育鍛煉指導(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貴州高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產科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護理查房課件
- (完整版)大學學術英語讀寫教程下冊課文翻譯
- 內鏡室工作流程
- 《Hadoop技術原理》課件-11.Flume
- 太子參的種植方法及管理
- 國開大學2024秋《國家開放大學學習指南》在線形考(任務一至五)試題及答案
- 血液標本采集(靜脈采血)
- 水利水電建筑工程基礎知識單選題100道及答案解析
- 【MOOC】3D工程圖學-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安全環(huán)保班組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