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17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 專題八 古代詩歌閱讀.doc_第1頁
(新課標)2017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 專題八 古代詩歌閱讀.doc_第2頁
(新課標)2017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 專題八 古代詩歌閱讀.doc_第3頁
(新課標)2017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 專題八 古代詩歌閱讀.doc_第4頁
(新課標)2017屆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一部分 語言文字運用 專題八 古代詩歌閱讀.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8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八古代詩歌閱讀1.(2016河南三門峽陜州中學月考)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11分)南征杜 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楓樹林。偷生長避地,適遠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見有知音。注此詩是大歷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陽前往長沙途中所作。此時距他去世只有一年。(1)與登高相比,本詩的景與情關系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答:(2)本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復雜心情?請簡要分析。(6分)答:2.(2016吉林實驗中學一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11分)酒樓秋望宋華岳西風吹客上闌干,萬里無云宇宙寬。秋水碧連天一色,暮霞紅映日三竿。花搖舞帽枝尤軟,酒入詩腸句不寒。古往今來恨多少,一時收拾付杯盤。注華岳: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這首詩作于南宋晚期,國家正處于危難之中。(1)這首詩頷聯(lián)寫景精妙,請分三點簡要分析。(6分)答:(2)與過零丁洋尾聯(lián)相比,本詩尾聯(lián)抒情方式有何不同?請簡要分析。(5分)答:3.(2016廣東佛山南海摸底)閱讀下面這首元曲,完成問題。(11分)雙調沉醉東風重九元盧摯題紅葉清流御溝,賞黃花人醉歌樓。天長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時候。衰柳寒蟬一片愁,誰肯教白衣送酒注?注“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鸞續(xù)晉陽秋:“陶潛九月九日無酒,于宅邊菊叢中摘盈把,坐其側久,望見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歸?!?1)這首曲能夠突出“重九”特點的意象有哪些?營造了怎樣的意境?(5分)答:(2)這首曲包含多種情感,請結合全曲進行賞析。(6分)答:4.(2016湖北黃石調研)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問題。(11分)群鶴詠南齊蕭道成八風儛遙翮,九野弄清音。一摧云間志,為君苑中禽。注此詩作于詩人鎮(zhèn)守淮陰時。詩人因其功勛卓著,名位日隆,頗受猜忌,為宋明帝所疑,被調進京城,擔任黃門郎,便于監(jiān)視。儛:通“舞”。翮(h):本義為羽毛的根部,這里代稱鳥翅。(1)這首詩在描寫鶴時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5分)答:(2)試分析此詩主要采用的抒情手法以及抒發(fā)的情感。(6分)答:5.(2016遼寧大連名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11分)踏莎行庚戌中秋后二夕帶湖篆岡小酌辛棄疾夜月樓臺,秋香院宇。笑吟吟地人來去。是誰秋到便凄涼?當年宋玉悲如許。隨分杯盤,等閑歌舞。問他有甚堪悲處?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jié)近多風雨。注庚戌:即宋紹熙元年(1190)。中秋后二夕:中秋節(jié)后的第二個晚上。篆岡:地名,當在帶湖之側。(1)詞的上片四句中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與情?在全詞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答:(2)詞的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詞加以分析。(6分)答:6.(2015河北唐山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11分)除夜宿石頭驛戴叔倫旅館誰相問?寒燈獨可親。一年將盡夜,萬里未歸人。寥落悲前事,支離笑此身。愁顏與衰鬢,明日又逢春。注據(jù)記載,戴叔倫晚年在撫州時曾被誣拿問,后得昭雪。此詩當作于詩人晚年任撫州刺史時期。(1)詩的前四句刻畫了一個怎樣的形象?請簡要說明。(5分)答:(2)結尾“明日又逢春”一句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答:7.(2015河南鄭州一檢)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問題。(11分)江城子病起春盡陳子龍注一簾病枕五更鐘,曉云空,卷殘紅。無情春色,去矣幾時逢?添我千行清淚也,留不住,苦匆匆。楚宮吳苑草茸茸,戀芳叢,繞游蜂。料得來年,相見畫屏中。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注陳子龍:明末文學家,本詞大約作于南明福王朝滅亡后一年。(1)這首詞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答:(2)“人自傷心花自笑,憑燕子,舞東風”運用了哪些表現(xiàn)手法?請簡要分析。(6分)答:8.(2015山西四校聯(lián)考)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11分)酒泉子潘 閬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1)這首詞的首句起到怎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答:(2)詞的下闋是如何表達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請簡要分析。(6分)答:9.(2015安徽合肥二模)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8分)初冬道中宋曾鞏潦退蛟螭不可逃,溪潭清澈見秋毫。欲霜日射西山赤,漸冷天騰北極高。秀色更濃唯竹柏,孤根先動是蓬蒿。感時一撫青萍注嘆,馬踏西風氣自豪。注青萍:古寶劍名,泛指劍。(1)這首詩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志趣?請簡要分析。(4分)答:(2)請簡要賞析頷聯(lián)“射”“騰”二字的妙處。(4分)答:10.(2015吉林長春一調)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11分)金縷衣無名氏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自遣羅 隱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1)請簡要分析這兩首詩表達的思想有何異同。(6分)答:(2)自遣一詩在情感上和字詞運用上“重疊之中有變化”,請針對其中一方面結合全詩簡要分析。(5分)答:11.(2015浙江臺州中學期中)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11分)塞路初晴雍 陶晚虹斜日塞天昏,一半山川帶雨痕。新水亂侵青草路,殘煙猶傍綠楊村。胡人羊馬休南牧,漢將旌旗在北門。行子注喜聞無戰(zhàn)伐,閑看游騎獵秋原。注行子:出行的人。(1)本詩頷聯(lián)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描繪了怎樣的邊塞風景?(5分)答:(2)請結合全詩分析最后兩句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答:12.(2015河北石家莊質檢)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問題。(11分)瘦馬圖龔 開一從云霧降天關,空盡先朝十二閑。今日有誰憐瘦骨?夕陽沙岸影如山。注龔開,宋末元初人,曾居廣陵幕府,宋亡后深隱不仕,靠賣畫為生。此詩是詩人為自己的畫作瘦馬圖所作的題畫詩。閑,馬廄。周禮夏官校禮曰:“天子十有二閑,馬六種。”(1)詩中塑造馬的形象主要運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答:(2)這首詩通過馬的形象寄寓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情感?請簡要分析。(5分)答:答案全解全析1.答案(1)登高以哀景寫哀情:借蕭瑟凄涼的悲秋之景來抒發(fā)作者的孤苦悲涼之感。本詩以樂景寫哀情: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來反襯作者愁苦悲哀、無以自遣的心境。(第一點2分,第二點3分)(2)羈旅悲愁:常年躲避戰(zhàn)亂,漂泊偏遠的地方,偷生落淚。垂老多病之嘆: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纏身,孤苦伶仃,滿懷悲嘆。心系朝廷:內(nèi)心不忘君恩,總是北望長安。苦無知音:多年自吟自嘆,沒有知音傾聽理解。(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解析(1)南征以明媚的江上春光開頭,接著又讓“偷生”“適遠”的沾襟淚水,把明朗歡快的氣息,抹洗得干干凈凈。詩人正于此不協(xié)調處展現(xiàn)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苦惱。登高則是詩人晚年在極端困窘的情況下寫成的。那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見,激起意中所觸;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fā)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2)這首詩反映了詩人死前不久極度矛盾的思想感情。這些情感著重體現(xiàn)在詩歌的后三聯(lián)?!巴瞪眱删浔憩F(xiàn)了詩人長年顛沛流離的羈旅悲愁之苦;“老病”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已是年老多病之身,按理應當北歸長安,然而命運卻迫使他南往衡湘之苦;最后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一生苦吟,卻不被人理解、賞識之苦。雖然如此,但“君恩北望心”一句表現(xiàn)出詩人渴望報效朝廷的情懷。2.答案(1)俯視、仰視相結合(或空間層次由低到高)。詩人先寫秋水碧波蕩漾,再寫映日紅霞,由低到高,層次分明。色彩鮮明艷麗。以“碧”“紅”二字分別描繪秋水、云霞之色,使畫面色彩鮮明艷麗,富有美感。以樂景寫哀情,表達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之情。(2)與過零丁洋尾聯(lián)的直抒胸臆有不同。本詩尾聯(lián)前句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將個人感情融入古往今來的歷史之中,拓寬了情感的深度和廣度;后句間接抒情,運用反語的手法,寫詩人表面上姑且將心中的憂憤之情交付給菜盤和酒杯,實則是憤激之語,表達的感情更加激越。解析(1)鑒賞詩歌的寫景特色的常見的角度如下:從描寫景物的角度去賞析,如空間角度、色彩角度、感覺器官角度等。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從詩歌的結構特點角度賞析。從錘煉字詞的角度賞析。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我們在閱讀時,讀出這些角度的話,就能讀懂詩歌寫景的特色。(2)過零丁洋尾聯(lián)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為國家安寧愿慷慨赴死的民族氣節(jié),使全篇由悲而壯,由郁而揚,形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壯歌,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shù)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yè)英勇獻身。酒樓秋望尾聯(lián)充分表達了詩人報國無路(或山河破碎、收復無望)的無奈與憂憤之情,前半句直抒胸臆,后半句則運用了反語的手法。3.答案(1)全曲能夠突出“重九”特點的意象:紅葉、黃花、長天、雁影、瘦山、衰柳、寒蟬。(3分)營造了暮秋蕭瑟、冷清的意境。(意象答對兩個得1分,總共3分;意境2分)(2)陶醉于賞黃花之中的快樂;因秋景冷清油然而生的內(nèi)心的孤獨;年華老去,無知己相伴的愁苦。(6分,每點2分)解析(1)詩歌重在寫景抒情,分析意境(景物形象),就要抓住詩歌中的具有重九(秋天)特征的意象。再根據(jù)“紅葉”“黃花”“長天”“雁影”“衰柳”“寒蟬”等具有凄寒、衰敗特征的意象概括出暮秋蕭瑟、冷清的意境。(2)第一句寫作者閑適地在紅葉上題詩讓流水帶走作者的情義,觀賞菊花后醉臥歌樓,表達了作者陶醉于賞黃花之中的快樂;看到萬里長空的雁影稀疏,遠山狹長清瘦,暮秋時節(jié)到處冷冷清清,作者內(nèi)心的孤獨冷清之情油然而生;這時節(jié),無人送酒,一起解憂,年華老去,表達了作者無知己相伴的愁苦。4.答案(1)對比手法。(1分)一、二句將鶴在九天搏擊八方來風,展翅翱翔,無拘無束盡情鳴叫的自由豪邁,(2分)與三、四句鶴被困苑中,摧折遠大志向,身受羈絆進行對比。(2分)(2)托物言志或借鶴自喻。(2分)表達自己被召回之后志向受損,處處受束縛的苦悶不平之情,(2分)以及對往日那種無拘無束、胸存壯志的生活的無限懷念之情。(2分)解析(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現(xiàn)手法的能力。答題時,首先要著眼于全詩內(nèi)容,通過對全詩內(nèi)容的感知與理解,抓住關鍵詞分析作答。由“儛”“弄”可知,前兩句描寫的是鶴翱翔天空的自由豪邁,而詩歌后兩句卻一反前兩句,表現(xiàn)出鶴被困苑中,摧折遠大志向,身受羈絆的遭遇,因此前后形成了對比。(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現(xiàn)手法和詩人情感的能力。答題時,可根據(jù)抒情方式的類型,結合注釋,抓住詩歌關鍵詞分析作答。由注釋可知,詩人因其功勛卓著受到猜疑而被調入京都監(jiān)視,才華得不到施展,心情郁悶感傷,而詩歌中所寫的鶴的遭遇與自己相似,故從寫作意圖的角度分析,可知詩人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來表達自己被召回后的苦悶心情以及對過去自由、雄心壯志的懷念之情。5.答案(1)描寫了帶湖秋夜的幽美景色,抒發(fā)了人們賞秋、樂秋之情。(2分)樓臺為皎潔的明月所照亮,庭院里散發(fā)出秋花秋果的清香。賞景的人在美景下來來往往,也都是“笑吟吟地”。(1分)為下文作者抒發(fā)風雨悲秋之意做鋪墊(蓄勢)。(2分)(2)“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jié)近多風雨?!边@兩句表面上寫想來秋天也會使人悲傷,憂慮重陽節(jié)時多風多雨的天氣。(2分)實際上“風雨”,一語雙關(或比興,或象征),“風雨”不僅指自然氣候,更暗喻南宋國運日衰,政治形勢之險惡。(或答悲秋不僅僅為秋日自然風雨悲傷,更為南宋國運日衰、風雨飄零而悲)(2分)通過時節(jié)變化的描寫反映作者對當時政局惡劣、國勢衰微的憂慮之情,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悲嘆。(2分)解析(1)本題考査理解詩句內(nèi)容,鑒賞作品的表達技巧的能力。需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分析。“夜月樓臺,秋香院宇”二句對起,以工整清麗的句式描繪出迷人的夜景:在清涼幽靜的篆岡,秋月映照著樹木蔭蔽的樓臺,秋花在庭院里散發(fā)著撲鼻的幽香。第三句“笑吟吟地人來去”,轉寫景中之人,十分自然。這七字除了一個名詞“人”之外,全用動詞或副詞,襯以一個結構助詞“地”,使得人物動態(tài)活靈活現(xiàn),歡樂之狀躍然紙上。秋景是如此令詞人和他的賓客們賞心悅目,他不禁要想,為什么自古以來總有些人,一到秋天就悲悲戚戚呢?很自然地引起下文的內(nèi)容。(2)結合作者的經(jīng)歷、時代背景及詩歌的內(nèi)容綜合理解。在上片“是誰秋到便凄涼”一個問句之后,作者又在下片著力地加上了一個意思更明顯的反問,把自己本欲肯定的東西故意推到了否定的邊緣。末二句突然作了一個筆力千鈞的反跌:“思量卻也有悲時,重陽節(jié)近多風雨。”這一反跌,跌出了此詞悲秋的主題思想,把上面大部分篇幅所極力渲染的“不必悲”“有甚悲”等意思全盤推翻了。到此人們方知,一代豪杰辛棄疾也是在暗中悲秋的。他悲秋的理由是,重陽節(jié)快來了,那凄冷的風風雨雨將會破壞人們的幸福和安寧?!爸仃柟?jié)近多風雨”一句,化用北宋人潘大臨詠重陽的名句“滿城風雨近重陽”,這正是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的“借古人之境界為我之境界”。辛棄疾之所謂“風雨”,一語雙關,既指自然氣候,也暗喻政治形勢之險惡。6.答案(1)刻畫出一個羈旅思鄉(xiāng)者的形象。(2分)除夕之夜,詩人遠離故鄉(xiāng),滯留驛舍,無人問候,只有寒燈為伴,孤獨凄涼。(3分)(2)內(nèi)容上:表達對宦海艱險、羈旅漂泊、年漸退暮的無盡感慨。(2分)結構上:點明題目(或呼應前文“一年將盡夜”)。(2分)這樣作結留有余味(或言有盡而意無窮,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2分)(分析酌情給分)解析(1)首聯(lián)寫萬家團聚之際,詩人在驛館長夜枯坐,只有寒燈相伴,表明詩人孤獨寂寞之情。頷聯(lián)“一年將盡”“萬里未歸”形象地寫出詩人身處異地,與家人遠隔萬里的羈旅生涯。(2)“明日又逢春”一句有兩個意義:第一,它的作用是點明題目,收束全詩。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寫的是明日,意義卻在今夕。第二,詩人用了一個“又”字,其思想基礎是對于“逢春”并沒有抱多大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此時此刻,詩人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給讀者留下無盡的想象。這就是所謂的“余味”。7.答案(1)傷春之情。作者“病起”發(fā)現(xiàn)春色已匆匆逝去,無法挽留,只能用“千行清淚”來表達對春天逝去的傷感。(2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1分)亡國之恨、故國之思(對故國的悼念、懷念之情)。作者由“卷殘紅”想到故國的覆亡如同這無情春色一樣逝去難留,不覺悲從中來,淚水潸然;楚宮吳苑曾經(jīng)芳草豐茸,百花盛開,游蜂盤繞,但昔日春景來年只能在畫屏中相見,更添故國之思和思而不得見的酸楚。(或“作者想到楚宮吳苑長滿豐茸的芳草,百花盛開,游蜂盤繞,而來年又會見到這畫屏般秀麗的春色,可南明福王朝滅亡,故國不在,只能獨自傷心”)(3分;其中“情感”1分,“分析”2分)(2)擬人?;ㄔ诖猴L中歡笑,燕子在東風中歡舞,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地描繪了“楚宮吳苑”的無邊春色。反襯(襯托、以樂景寫哀情)。以樂景寫哀情,用春花的歡笑和燕子的歌舞來反襯作者的傷心,雖然春光無限,但國家覆亡,詩人無心春景,倍增傷感。對比。花的笑、燕子的舞與作者的傷心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作者的亡國之痛,故國之思。(6分;答出給3分,答出或給3分;其中“手法”1分,結合詩句具體解說1分,表達效果1分)解析(1)對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情感態(tài)度的把握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要從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和個人經(jīng)歷入手分析;二要從作品描寫的關鍵詞入手品味;三要借助于詩歌中景物的特點來分析。本題結合注釋可知,作者含有亡國之恨;再結合標題“病起春盡”以及“留不住,苦匆匆”等句去分析,應含有惜春之情。(2)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需逐項落實下面幾項:掌握常用的表現(xiàn)手法;理解各類手法的特點及其作用?!叭俗詡幕ㄗ孕?憑燕子,舞東風”三句中運用了擬人、反襯、對比手法,答題時先明確手法,然后結合詩句分析表達的情感。8.答案(1)點明情感,以“長憶”表明作者對西湖念念不忘,同時襯托出西湖風景的美好;(3分)提示下文,一個“憶”字將作者的思緒從現(xiàn)實拉入對當年生活的回憶。(2分)(2)“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從蘆花蕩里隱隱約約傳送出來的渺遠的笛聲,忽然驚起棲息在蘆花蕩里的白鳥,從而襯托出環(huán)境的清幽、空曠、遼遠,表達了作者對此境的喜愛和向往之情;(3分)“閑整”“思入”兩個動詞把作者收拾魚竿、急欲赴西湖垂釣的動作、心理形象地表現(xiàn)出來,襯托了作者憶西湖憶得不能再忍耐、亟想歸隱湖上的心情。(3分)解析(1)這類題目要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方面來分析。首句,經(jīng)?;貞浧鹞骱木吧?那時每天都爬上高樓,憑欄向遠處眺望,三三兩兩的釣魚船,停在湖面上。顯示西湖風景十分美好,令作者念念不忘;另一方面,經(jīng)“憶”字提示,下文便從現(xiàn)實中脫開,轉入回憶。接下來一句,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當年對西湖無盡的留戀,用感情帶動寫景。(2)下闋兩句,繼續(xù)寫當日樓上見聞,前一句寫聲,“依約”是隱約、聽不分明的意思,摹笛聲渺茫幽遠、似有若無的韻致;后句寫形,用“忽驚起”狀白鳥(即白鷺)翩然而逝、倏然而驚的形態(tài),色彩明快,頗具情味,樸實的白描中透出空靈?!皠e來”二字將思路從回憶拉到現(xiàn)實。“閑整釣魚竿”不僅應上闋之“釣魚舟”,而且以收拾魚竿、急欲赴西湖垂釣的神情,襯托憶西湖憶得不能忍耐、亟想歸隱湖上的念頭。詞之下闋,營造出釣翁漁隱出沒的寥廓蒼茫的背景,寓情于景,寄托了作者的“出塵”思想。9.答案(1)溪潭清澈,寫其品行純潔;日射天騰,見其志向高遠;竹柏后凋,明其堅守之意;青萍之嘆,敘其壯志難酬;馬踏西風,抒其凌云豪情。(2)“射”字突出陽光的力量和氣勢,描畫出瑰麗的冬日山景;“騰”字運用擬物手法,將天空比作不受羈絆的駿馬,極寫冬日天空之高曠?!吧洹薄膀v”二字有力地表現(xiàn)了詩人贊美自然之情,寄寓了詩人奮發(fā)有為之志。解析(1)根據(jù)詩歌中“景情”關系(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逐聯(lián)分析。(2)答題步驟:解釋二字在句中的含義,展開聯(lián)想把二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最后點出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姿態(tài)、神態(tài)、氛圍、意境),或增強了感染力,或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10.答案(1)相同點:這兩首詩都含有珍惜當下、及時行樂的思想。(2分)不同點:前者說花兒與少年,所以“莫待無花空折枝”頗有不負青春、及時努力的意味;(2分)后者取象于放歌縱酒,表現(xiàn)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頹唐情緒,“今朝有酒今朝醉”讓人感到一種內(nèi)在的凄涼、憤激之情(如答放縱自我、享受生活亦可)。(2分)(2)(示例1)情感上重疊而富于變化。首句說的是得意時誠可高興,失意時也不必悲傷,次句則是從反面說同一意思:倘不這樣,“多愁多恨”是有害無益的。三句“今朝有酒今朝醉”就是“得即高歌”的反復與推進,四句“明日愁來明日愁”則是“失即休”的進一步闡發(fā)??傊?從頭到尾詩情有一個回旋和升騰。(示例2)字詞上重疊而富于變化。首句前四個字與后三個字意義相對,而二、六字(即)重疊;次句意思是多愁悠悠,多恨也悠悠,“多”“悠悠”重疊形成反復。三、四句句式相同,三句中“今朝”兩字重疊;四句中“明日愁”三字重疊,但前一個“愁”是名詞,后一個則是動詞,詞性亦有變化。(重疊中有變化是本詩突出的藝術手法,答出詩歌重疊處得2分,變化處得3分)解析(1)在整體感知兩首詩歌大體內(nèi)容的基礎上,抓住關鍵詞句分析,兩首詩歌中“須惜少年時”“直須折”“空折枝”“得即高歌失即休”“今朝醉”“明日愁”等關鍵詞句均表現(xiàn)了要珍惜當下、及時行樂的思想。分析二者不同之處,前者可抓住“莫惜金”“惜少年時”,從不負青春、惜時進取的積極角度作答;后者可抓住“今朝醉”,從放縱自己、失意頹廢的消極角度作答。(2)可從情感的重疊和字詞的重疊中選取一種進行分析,分析時,要抓住具有相同意義的詞句進行分析,如選取字詞的重疊變化,可從詩句中找出相同的字詞進行分析;在變化上,也可從詞性的角度分析。11.答案(1)詩歌在頷聯(lián)中運用了擬人的手法。(2分)描繪了雨后黃昏時,積水在青草豐茂的路上自由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