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1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2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3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4頁
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語文上學期第二次月考試題新人教版.doc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7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安、連城、永安、漳平一中,龍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聯(lián)考2012-2013年上學期第二次月考高一語文試題(考試時間:150分鐘 總分:150分)一、課文名句默寫(10分)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2.滿載一船星輝, 。3.軟泥上的青荇, 。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5.又前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 !” , ,發(fā)盡上指冠。6.真的猛士, , 。7.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 。二、文言文閱讀(18分,每題3分)8.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不同的一項是( )(3分)a.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乃令張良留謝 b.不如因善遇之 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c.沛公置車騎 項王則受璧,置之坐上 d.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道芷陽間行9.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3分)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數(shù)目項王 籍吏民,封府庫 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項伯殺人,臣活之 拔劍撞而破之a(chǎn)./ b./c./ d./ 10.下列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a.距關,毋內(nèi)諸侯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c.秦王還柱而走 d.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11.下列各句中與所給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3分)例句: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a.籍何以至此 b.得復見將軍于此c.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d.欲呼張良與俱去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每小題3分)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3分)范增數(shù)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3分)三、詩歌鑒賞題(6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問題。寄遠杜牧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云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回處,誰家紅袖憑江樓?13.首句中“悠悠”在詩中有何作用?(3分)14.本詩后兩句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請作簡要分析。(3分)四、文化經(jīng)典閱讀。(6分)閱讀下面論語選段,回答問題。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論語里仁)【注釋】處:享受、接受。惡(w):怎么,如何。造次:倉促,匆忙。15.下列各項中,對選段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一選段論述了仁德的重要性,說明“仁”是取舍一切的標準,是人須臾不可離的道德。b.孔子承認人們欲望的存在與滿足欲望的合理性,但君子愛財應取之有道。c.人如果離開了“仁”,即使其他方面有所成就,也無法成就自己的美名。d.孔子認為,人必須以“仁”為操守,吃飯的時候要遵循“仁”的準則,時間緊迫的時候也不能失去“仁”。16.孔子是怎樣認識富貴與仁德的關系的?五、文學名著閱讀(10分)17.下列各項中,對作品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a.蔣干為了立功,再次自告奮勇前往江東探視軍情。周瑜與龐統(tǒng)經(jīng)過密議,又一次將計就計,使蔣干引導著龐統(tǒng)來到曹營。徐庶見到龐統(tǒng),教他使用連環(huán)計。龐統(tǒng)借機向曹操獻了鎖戰(zhàn)船的連環(huán)計,為東吳火攻曹操創(chuàng)造了條件。b.周瑜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而病,孔明說他可借得東風。周瑜高興地筑起了“七星壇”,然后把各路軍馬調(diào)度停當,等候東風。為了躲避周瑜的加害,東風一起,孔明便在趙云的接應下回到了夏口。c.曹軍潰敗,曹操急率人馬撤退。在奔往烏林的路上,被呂蒙追殺;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陸遜伏擊;逃往彝陵的路上又先后被趙云、張飛沖殺。曹操被殺得膽戰(zhàn)心驚。華容道遇關羽,關羽念及舊情,放過了曹操。d.劉琦病亡,魯肅二討荊州,被諸葛亮以取西川后奉還為由哄騙回去。劉備之妻甘夫人病逝,周瑜與孫權設下美人計,派魯肅把劉備騙到江東。e.趙云依照諸葛亮計催促劉備回荊州。劉備與孫夫人商議,借口到江邊祭祖,瞞著孫權離開南徐。孫權幾次派人追殺都沒有成功。周瑜帶兵追殺時遇到了諸葛亮的伏兵,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羞愧難當,再次氣病。18.簡答題(任選一題)(5分)(1)“舌戰(zhàn)群儒”的故事中,諸葛亮赴東吳有何目的?之后他又如何智激周瑜,讓周瑜明示己見的?(2)劉璋為何派張松去許都?張松為何不把西川地圖獻給曹操而獻給劉備?六、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長期以來,學術界研究孔子,把論語視作唯一信得過的依據(jù);并在有意無意之間把它當成了孔子乃至孔門思想的全面記錄。而沒有注意到論語編纂也是有重點的,也要遵循不與“六藝”“六經(jīng)”重復的基本原則,遵循著書立說的一般規(guī)律。這就導致人們對論語產(chǎn)生誤解。例如,現(xiàn)代所有的論語普及本,都把孔門所謂的“士”譯作“讀書人”,不少教育史論著認為孔門的教育內(nèi)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并以前者為重心。其實,春秋時代還沒有常備軍,官制文武不分職。各級官吏平日以理治民,農(nóng)閑時節(jié)教民備戰(zhàn),戰(zhàn)時出為帶兵的將領。與此相應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教育,也是文武兼?zhèn)涞?。其中“射”是射箭,“御”是駕馭戰(zhàn)車,即使平時演練也有“五射”“五御”等極為繁難的要求,屬于早已規(guī)范化了的系統(tǒng)的軍事教育科目。以歷史的眼光看射、御,其專業(yè)化程度并不亞于現(xiàn)代射擊與駕駛戰(zhàn)車技術。借用現(xiàn)代術語來說:射、御這兩項武藝,是每個受教育者必修的基礎課,而不是可學可不學的選修課。至于孔子所辦的私學,既然教育目的仍然是培養(yǎng)修己治人的“君子”,那就不能不受官學教育傳統(tǒng)的影響,不能不以傳統(tǒng)“六藝”為弟子必修的基礎課;更不能不受當時社會需要的制約,致力于培養(yǎng)文武兼?zhèn)涞娜瞬?。不然的話,孔門弟子從政以后,怎么能夠適應當時社會的實際需要?孔子私學還會有什么吸引力?關于孔門的武藝傳授,禮記射義中有頗為生動具體的記述。從孔子帶領弟子在“矍相之圃”演習“鄉(xiāng)射禮”的情況來看,孔門射藝教學既有孔子親自示范,又有對要領的口頭講解,還十分重視將德育貫穿其間??鬃幼錾浼痉稌r“觀者如堵墻”,可見其射藝之精湛。至于孔子駕馭戰(zhàn)車的技藝,論語子罕中也有反映:達巷黨人嘆孔子“博學而無所成名”,即謂之學而不專、缺乏強項。孔子知道了,便與門下弟子商議,擬在射、御二藝中選一藝來展示所長。這說明在孔子及其同時代人的心目中,所謂的“學”,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傳統(tǒng)的“六藝”之學??鬃咏?jīng)過比較權衡,選定以“執(zhí)御”來展示專長,可見其御藝亦相當嫻熟,可能更優(yōu)于射藝。由此窺測孔門之御藝傳授及弟子駕馭戰(zhàn)車的水平,應當也不會比射藝差。以往論者多將“御”混同于一般的趕馬車。其實,趕馬車稱“仆”,如論語子路中有“子適衛(wèi),冉有仆”;駕馭戰(zhàn)車才稱“御”,如詩經(jīng)車攻中有“徒御不驚”。特別是當“射”“御”并舉時,“御”絕不可以混同于“仆”,而只能是指“六藝”中的這項武藝。19.下列對“六藝”的理解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六藝”在本文中主要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種技能。b.在孔子時代,“六藝”中的“射” “御”是受教育者必須學習的科目。c.“六藝”教育體現(xiàn)文武兼?zhèn)涞脑瓌t,是由當時特定的歷史和社會條件決定的。d.“射”“御”被孔門重視,正源于孔門對社會需要的順應和對教育傳統(tǒng)的繼承。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認為孔門教育內(nèi)容只有道德教育和知識教育,是人們誤解論語的典型表現(xiàn)。b.不懂論語編纂有其重點,是學術界研究孔子只取信論語的重要原因。c.論語不與“六藝”“六經(jīng)”重復的事實,是遵循著書立說的一般規(guī)律的結果。d.從重視“射”“御”的程度看,當時官學的教育內(nèi)容主要為軍事,孔門也不例外。21.下列推斷,不符合原文內(nèi)容的一項是()a.孔子時代各級官吏平日以理治民,農(nóng)閑時節(jié)教民備戰(zhàn),戰(zhàn)時出為帶兵之將領,這與當時“三育”并舉息息相關。b.孔子的射藝御藝都很精湛,孔門關于射藝御藝的教學方法也靈活多樣,能更好地順應當時社會的需要。c.孔子教育因為要扭轉(zhuǎn)“博學而無所成名”的被動局面,所以加大了對生員“射”“御”技能的強度訓練。d.詩經(jīng)車攻中“徒御不驚”中的“御”也絕不可能混同于“仆”,因為“御”是駕馭戰(zhàn)車的專稱。七、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題。(共15分)劫 后張曉風 (1)那天早上大概是被白云照醒的,我想。云影一片接一片地從窗前揚帆而過,帶著秋陽的那份特殊的耀眼。 (2)陽光是真的出現(xiàn)了,陽光差不多可以嗅出來在那么長久的風雨和陰晦之后。我沒有帶傘便走了出去,澄碧的天空值得信任。 (3)琉公圳的水退了,兩岸的垂柳仍粘惹這黯淡的黑泥,那一夜它們必然曾經(jīng)浸在泥濘的大水中。還有那些草,不知它們那一夜曾以怎樣的荏弱去抗拒怎樣的堅強。我只知道憑著今天的陽光我知道有一天,柳絲仍將毿毿如金,芳草將仍萋萋勝碧,生命永不會被擊倒。 (4)有些孩子,赤著腳在退去的水中嬉玩,手里還捏著剛捉到的泥腥的小魚歡樂仍在,游戲仍在,貧困中自足的怡情仍在。 (5)巷子里,巷子外,快活的工人爬在屋頂和墻頭上。調(diào)水泥的聲音,砌磚塊的聲音,釘木樁的聲音,那么協(xié)調(diào)地響在發(fā)亮的秋風里。受創(chuàng)的記憶忽然間變得很遙遠,眼前只有音樂這災劫之后美麗的重建之聲。于是便想起戰(zhàn)爭,想起使人類恐懼了很久卻未出現(xiàn)的戰(zhàn)爭。忽然覺得并沒有什么可怕,如果在那時只剩下一對男女,他們?nèi)詫⑾髂緸槭?,裁葉為衣,并且舉火為炊。生活的弦將永不輟斷。 (6)局促的瓦屋前,人人將團花的舊被撐在椅子上。微溫的陽光下,那俗艷的花朵竟也出奇地動人。今夜,松香的軟褥上,將升起許多安恬的夢。今夜將無風,今夜將無雨,今夜是可預料的甜蜜。 (7)菜場里再度熙攘起來,提著籃子的主婦愉快地穿梭著,并且重新有了還價的興致。我第一次發(fā)現(xiàn)滿筐的雞蛋看來竟有那么圓潤可愛。那微赤帶褐的洛島紅,那晶瑩欲穿的來亨,都像是什么戰(zhàn)爭中贏來的珠寶,被放在顯要的位置上炫耀它們所代表的勝利在十一級的風之后,在十二級的水之后。 (8)隔樓的琴聲在久久的沉寂后終于響起,那既不成熟又不動聽的旋律卻令人幾乎垂淚。在災變之后,我忽然關心起那彈琴的小女孩,想她必然也曾驚悸過,哭泣過。而此刻,她的琴聲里重新響起穩(wěn)定而幸福的感覺,像一闋安眠曲,平復了日間的憂傷。 (9)簡單的琴聲里,我似乎漸漸能看見那些山石下的死者,那些波濤中的生者,一剎那間,他們仿佛都成了我的弟兄。我與那些素未謀面的受難者同受苦難,我與那些饑寒的人一同饑寒。有時候,我甚至能親切地想到幾萬年前的古人,在那個落地玻璃被吹破,黑暗中櫸木地板上流著雨水的夜里,我便那么確實地感到他們的戰(zhàn)栗,以及他們的不屈。我第一次稍稍了解那些在礦災之后地震之余的手足。我第一次感到他們眼淚在我的眼眶中流轉(zhuǎn),我第一次感到他們的悲哀在我的血管中翻騰。 (10)于是學會了為陽光感謝因為陰晦并非不可能;學會了為平靜而索然無味的日子感謝因為風暴并非不可能;學會了為粗食淡飯感謝因為饑餓并非不可能;甚至學會了為一張猙獰的面目感謝因為有一天,我們中間不知誰便要失去這十分脆弱的肉體。 并且,那么容易地便了解了每一件不如意的事,似乎原來都可以更不如意。而每一件平凡的事,都是出于一種意外的幸運。日光本來并不是我們所應得的,月光也未曾向我們索取過戶稅。還有那些煥然一天的星斗,那些灼熱了四季的玫瑰,都沒有服役于我們的義務。只因我們已習慣于它們的存在,竟至于習慣得不再激動,不再覺得活著是一種恩惠,不再存著感戴和敬畏。但在風雨之后,一切都被重新思索,這才忽然驚喜地發(fā)現(xiàn),一年之中竟有那么多美好的日子每一天,都是一個歡欣的感恩節(jié)。 有一天,當許多許多年之后,或許在一個多螢的夏夜,或許在一個爐火半溫的冬天黃昏,我們會再提起艾爾西和芙勞西,會提起那交加的風災雨劫,但我們會歡欣地復述,不以它為禍,只以它為一則奇妙耐聽的老故事。 我們將淡忘那些損失,我們不復記憶那些恐懼。我們只將想到那停電的夜里,家人共圍著一支小紅燭的美好畫面。我們將清晰地記起在四方風雨中,緊擁著一個哭泣的孩童,并且使他安然入睡的感覺,那時候那孩子或許已是父親。我們更將記得災劫之后的陽光,那樣好得無以復加地落在受難者的門楣上。(摘自一一風荷舉,有刪節(jié))22.下列對作品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兩項是( )(5分)a本文敘寫了在劫后日常生活中,孩子水中嬉戲,陽光下曬被等景象,其中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b第(3)段描寫垂柳以荏弱抗拒堅強,與劫后人們的表現(xiàn)形成對比,旨在襯托自然生命永不停息。c第(5)段中作者寫到調(diào)水泥、砌磚塊、釘木樁的各種聲音,突出工人們劫后投入到工作的極大熱情。d“令人幾乎垂淚”就是因為作者于琴聲中感受到了穩(wěn)定與幸福,琴聲如安眠曲,平復了憂傷。e全文的細節(jié)描寫細膩生動,多處使用修辭手法,用語講究,字里行間流溢著詩意清雋的氣息。23.第(11)段劃線部分有何特點?請加以賞析(4分)24.“我們更將記得災劫之后的陽光,那樣好得無以復加地落在受難者的門楣上”,聯(lián)系全文,請從內(nèi)容和作用兩個方面談談你對“陽光”的理解。(6分)八、語言運用(6分)25.對聯(lián)題。(2分,任選一題作答)(1)杭州西湖邊上岳墓前有秦檜等四人的鑄鐵跪像,人們借此來貶惡揚善。當年秦檜等人謀害岳飛,為后人唾罵理所當然,但用來塑像的白鐵則是無辜的。請你據(jù)此完成下面的對聯(lián)。 上聯(lián):青山有幸埋忠骨 下聯(lián):_ _ (2)徐特立先生曾經(jīng)贈給青年人一副對聯(lián),請你補充完整。 上聯(lián):有關家國書常讀 下聯(lián):_ _ 26.閱讀下面一段文字,給加黑字注音,根據(jù)拼音寫漢字。(1)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zhuǎn)輾于文明人所發(fā)明的槍彈的攢( )射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過去也有不少顯宦,以及叱咤風云的人物,l( )校講話。九、作文(70分)27.題目:又是 飄香時 要求:從花草植物中,任選一種填入所給標題的空白處。 以“又是 飄香時”為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叭A安、連城、永安、漳平一中,龍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聯(lián)考2012-2013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語文答題卷一、課文名句默寫(10分,每空1分)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2.滿載一船星輝, 。3.軟泥上的青荇, 。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5.又前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 !” , ,發(fā)盡上指冠。6.真的猛士, , 。7.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 。二、文言文閱讀(18分,每題3分)8. 9. 10. 11. 12. 三、詩歌鑒賞題 (6分,每題3分)13. 14. 四、文化經(jīng)典閱讀 (6分,每題3分)15.( )16. 五、文學名著閱讀(10分,每題5分)17.( )( )18.簡答題 第( )題六、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題3分)19. 20. 21. 七、文學類文本閱讀(15分)22.(5分)( )( )23.(4分) 24.(6分) 八、語言運用(6分)25(2分)第( )題 下聯(lián):_ _26(4分)(1)( ) (2)( )九、作文(70分)題目: _ 400500600 700 800 “華安、連城、永安、漳平一中,龍海二中,泉港一中”六校聯(lián)考2012-2013年上學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語文參考答案一、課文名句默寫(10分)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萬類霜天競自由。2.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里放歌。3.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4.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5.又前為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為慷慨羽聲,士皆嗔目,發(fā)盡上指冠。6.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7. 慘象,已使我目不忍視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聞。二、文言文閱讀(18分,每題3分) 8.c 9.b 10.d 11.c12. 派遣將士把守關卡的原因,是防止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事故的發(fā)生。范增屢次使眼色給項羽,并多次舉起自己所佩戴的玉玦示意項羽。三、詩歌鑒賞題 (6分)13.一方面描繪水流的悠長、江面的清寂。另一方面以景寫情,烘托出客子思歸的孤寂心情。 14.這兩句寫正值客心孤寂之時,忽見紅袖憑樓而更增思家之情,詩人看見紅袖憑樓的情景時,一下子聯(lián)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歸來,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濃重(或紅袖的悠閑和客心的孤回形成鮮明的對照,越發(fā)襯托出旅思的凄涼,進一步觸發(fā)了詩人的思家之情)。 四、文化經(jīng)典閱讀 (6分)15.d16.富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這必須通過正當?shù)氖侄魏屯緩饺カ@取,這樣才符合仁德。否則,寧受清貧也不去享受富貴。而仁德是必須時時堅守,一刻也不能背離的。五、文學名著閱讀(10分)17.ad(a項徐庶沒有教龐統(tǒng)使用連環(huán)計,而是在事后相見時揭穿了此計。d項孫權沒有派魯肅去,而是派呂范前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