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法學專業(yè)論文)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pdf_第1頁
(國際法學專業(yè)論文)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pdf_第2頁
(國際法學專業(yè)論文)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pdf_第3頁
(國際法學專業(yè)論文)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pdf_第4頁
(國際法學專業(yè)論文)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國際法學專業(yè)論文)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pdf.pdf 免費下載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 碩士論文摘要 專業(yè) 國際法學 研究方向 國際公法 作者姓名 陳蓉 指導教師 李偉芳 隨著全球環(huán)保意識的不斷提高 濕地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 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通過完善的法律對濕地加以保護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我國目前沒有專門的濕地立法 濕地的保護尚依賴傳統(tǒng)的資源法 面對我國濕地 不斷減少的現(xiàn)狀 盡快進行專門的濕地保護立法追在眉睫 本文通過對保護濕地 的國際公約以及對發(fā)達國家如美國 澳大利亞濕地保護立法經驗的介紹 為我國 濕地保護的立法提出具體而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全文共分為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了濕地的概況和價值 首先分析了各國對濕地的定義以及濕地 所具有的特殊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值 然后介紹了濕地不斷喪失的現(xiàn)狀以及保護濕 地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介紹了 濕地公約 對濕地的保護 首先介紹了 濕地公約 締約 國所承擔了三大義務 其次重點介紹了 濕地公約 促進締約國保護濕地的理念 和手段 最后對公約的作用加以總結 第三部分介紹發(fā)達國家濕地保護的立法和政策 該部分介紹了美國和澳大利 亞的濕地保護經驗以及值得借鑒之處 詳細介紹了美國聯(lián)邦濕地立法的理念以及 機構協(xié)調和利益權衡機制 澳大利亞的國家濕地政策以及各州完備的公眾參與制 度 第四部分就我國濕地保護立法的現(xiàn)狀提出我國濕地保護立法的幾點建議 具 體來說分為四個方面 首先應制定專門的濕地保護立法 其次應確立保護性利用 的濕地保護的理念 再次構建良好的公眾參與的制度 最后協(xié)調濕地保護管理機 構的職能 關鍵詞l 濕地濕地保護專門立法可持續(xù)發(fā)展公眾參與 2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il e g is i a t i o no nw e t i a n d p r o t e c tio na n dt h eim p r o v e m e n to nr eie v a n tl e g ai s y s t e mi nc h i n a t h e s i sa b s t r a c t w i t ht h er a i s eo f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w a r e n e s s m o r ea n d m o r ep e o p l eb e g i nt or e a l i z et h eu n i q u ee c o l o g i c a la n de c o n o m i cv a l u eo f w e t l a n d a n dt h e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s o c i e t yc a l l so ne v e r yc o u n t r yt om o d i f y i t sl e g a ls y s t e mf o r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t i l ln o wc h i n ah a sn os p e c i a l 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l a wo rr e g u l a t i o n t h ep r o t e c t i o no fw e t l a n di nc h i n a i ss t i l lo nb a s i so ft h et r a d i t i o n a lr e s o u r c e sl a w i nv i e wo ft h el o s s e s a n dd e g r a d a t i o no fw e t l a n di nc h i n a c h i n an e e d st of o r m u l a t es p e c i a l 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l a ww i t h o u td e l a y o nt h eb a s i so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t h e s u c c e s s f u le x p e r i e n c eo fw e t l a n dc o n v e n t i o na n dd e v e l o p e dc o u n t r i e ss u c h a su s aa n da u s t r a li a t h ea u t h o rt r i e st op u tf o r w a r ds o m ed e t a il e da n d f e a s i b l es u g g e s t i o n so n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l e g i s l a t i o ni nc h i n a t h et h e s i sc o n s i s t so ff o u rp a r t i e s p a r to n eg i v e st h eb r i e fi n t r o d u c t i o no fw e t l a n da n di t sv a l u e s f i r s t l yt h ea u t h o ra n a l y s e st h ed i f f e r e n td e f i n i t i o no fw e t l a n di n d i f f e r e n tc o u n t r i e sa n dt h eu n i q u ee c o l o g i c e c o n o m i ca n d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 o fw e t l a n d a n dt h e nt h ea u t h o rp r e s e n t st h ec o n s i s t e n t l o s s e sa n d d e g r a d a t i o no fw e t l a n di nt h ew o r l d w h e r e a sp o i n t so u tt h ei m p o r t a n c e a n du r g e n c yo f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p a r tt w oi n t r o d u c e st h e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i nw e t l a n dc o n v e n t i o n f i r s t l yt h ea u t h o ri n t r o d u c e st h eo b l i g a t i o no ft h ep a r t i e so ft h e w e t l a n d c o n v e n t i o n s e c o n d l yt h ea u t h o re m p h a s i z e st h ei d e aa n di n s t r u m e n t so f t h ec o n v e n t i o no nh o wt op r o m o t et h ep a r t i e st om o d i f yt h e i rl e g a ls y s t e m t op r o t e c tt h e i rw e t l a n d f i n a l l y t h ea u t h o rs u m m a r i z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 3 o ft h ec o n v e n t i o n p a r tt h r e ei n t r o d u c e st h e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p o l i c yo fd e v e l o p e d c o u n t r i e so n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d e t a i l e dt h es u c c e s s f u l e x p e r i e n c eo ft h eu s aa n da u s t r a l i ao n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f o rt h eu s a t h ea u t h o rs t r e s s e 3i t sf e d e r a lw e t l a n d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r e c o m m e n d st h e i d e ao fi t sl e g i s l a t i o na n dt h em e c h a n i s mo fb a l a n c ei n t e r e s t a sf o r a u s t r a l ia t h ea u t h o rc o m m e n d si t sn a t i o n a lw e t l a n dp o l i c ya n di t s m e c h a n i s mf o ra t t r a c t i n gp u b l i c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p a r tf o u rp u t sf o r w a r ds o m el e g i s l a t i o ns u g g e s t i o n so nw e t l a n d p r o t e c t i o ni nc h i n a t h es u g g e s t i o n sc o n c e r nf o u ra s p e c t s f i r s t l y c h i n a s h o u l df o r m u l a t et h es p e c i a l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l a w s e c o n d l y c h i n a s h o u l de s t a b l i s ht h ei d e a o fp r o t e c t i v eu s ei n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t h i r d l y c h i n as h o u l dd e s i g nam a t u r em e c h a n i s mo fp u b l i c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f i n a l l y c h i n as h o u l dh a r m o n i z et h ef u n c t i o no fm a n a g e m e n ti n s t i t u t i o n s k e yw o r d s lw e t l a n d 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 s p e c i a ll e g i s l a t i o n 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 p u b l i cp a r t i c i p a t i o n 4 論文獨創(chuàng)性聲明 堡壘叁 的學位論文鼉 i 堡型倦孽麴f 習盔童汪 望 虱朔荔 i f 銻冽挺的屯磊打 是我個人在導師指導下進行的研究工作及敢得的研究成果 論文中除了特別加以 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 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機構已經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 其他研究者對本研究的啟發(fā)和所做的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聲明并表示 了謝意 作者簽名 氆整 論文使用授權聲明 目期 芝乙曼1 2 本人完全了解華東政法學院有關保留 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 即 學校有權 保留送交論文的復印件 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并制作光盤 學??梢怨颊撐?的全部或部分內容 可以采用影印 縮印或其它復制手段保存論文 學校同時有 權將本學位論文加入全國優(yōu)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共建單位數據庫 保密的淪文在解 密后遵守此規(guī)定 作者簽名 殛 整 導師簽名 日期 趁三z 乏廠7 5 9 濕地保護的國際立法與中國相關法律制度的完善 導言 濕地與森林 海洋并稱為地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 其中 森林與海洋一向倍受 關注 而濕地很長一段時間未能得到人們的重視 只是被認為是骯臟無用的爛 泥廢地 或是被當成農田開墾的對象加以圍墾 因此 全球濕地數量不斷減少 構成全球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因素 2 0 世紀中期以來 隨著全球環(huán)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 濕地所具有的不可 替代的重要生態(tài)價值和經濟價值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國際社會通過了一系 列國際公約幫助締約國加強濕地保護的立法 特別是鼓勵締約國加強濕地的專 門立法 一些發(fā)達國家如美國 澳大利亞在濕地保護方面起步較早 積累了較 為豐富的濕地保護經驗 他們不斷的完善國內的濕地保護立法 對濕地的開發(fā) 和利用的行為加以限制 遏制濕地不斷減少的狀況 保護濕地的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 促進濕地的可持續(xù)利用 以保證濕地生態(tài)價值的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我國目前尚沒有專門的國家濕地立法 濕地保護的法律依據散見于各種資 源法中 由于傳統(tǒng)的資源立法過多重視濕地的經濟價值 忽視了濕地的生態(tài)價 值 有些甚至對濕地的開發(fā)行為持鼓勵的態(tài)度 此外 參與濕地保護的部門多 而雜 缺乏統(tǒng)籌協(xié)調 各部門均以本部門的利益為出發(fā)點 導致濕地保護的效 率下降 無法對濕地進行科學的管理 濕地保護的立法缺陷造成我國濕地的大 面積破壞 濕地現(xiàn)狀不容樂觀 亟待濕地專門立法 而且我國已經加入了保護 濕地的一系列公約 有義務對濕地進行專門立法保護 本文希望能夠通過對保 護濕地的國際公約以及對美國 澳大利亞等國家濕地保護經驗的介紹 為我國 濕地保護的立法提出具體而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第一章濕地的概況及其價值 一 濕地的含義 第一節(jié)濕地的含義和價值 濕地是包含各種生態(tài)因素的一種特別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 1 濕地以水為基本要 素 控制著環(huán)境以及相連的植物和動物 濕地表現(xiàn)為水體在陸地表面或鄰近陸 地表面或那些被淺水水域覆蓋的陸地 由于地理學家 土壤學家 水文學家 生物學家 社會學家及經濟學家等對濕地研究的著重點不同 迄今為止 濕地 的確切含義仍有爭議 一 發(fā)達國家濕地的定義 最早給濕地下定義的是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1 9 5 6 年其發(fā)布的第3 9 號通知 c i r c u l a r3 9d e f i n i t i o n 將濕地定義為 濕地是被暫時的 間歇的 或永久性的淺水層所覆蓋的低地 3 到1 9 7 9 年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 對濕地進行了重新定義 濕地是介于陸生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水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過渡土 地 該地地下水位通常在地表面或接近于地表面 或者是該地的地面被淺層水 所覆蓋 同時 濕地必須至少具備下列特征中的一個 1 土地以水生植物生 長為優(yōu)勢 并非要求年年如此 只要滿足周期性就行 2 地層土主要是沒有 水流的潮濕的土壤 3 地層土在每年植物生長季節(jié)的某些時候被水浸泡或被 淺層水覆蓋 美國工程兵部隊的定義 濕地是指那些被地表水 地下水經常 性地和持續(xù)地淹沒或浸透 在正常情況下足以支持適合于在水飽和的土壤中生 長的植物盛行的地區(qū) 工程兵部隊還設置了三個參數對濕地加以界定 這三個 參數為 水生植被 潮濕的土壤和沼澤水文地理 如果所有這三個條件都被滿 s k v h a n 見r u b m a n a n a l y s i s o f n o n f i d a l w e t l 鋤d r e g u l a t i o n i n m a r y l a n d v i g i l l i a e n v i w r a n a n t a lj o u m a l v o 16 1 9 9 7 2 國家林業(yè)局 濕地公約 履約辦公室編譯 濕地公約履約指南 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 0 0 1 年版 第2 頁 s p s h a w c g f r e d i n e w e t l a n d s o f t h e u n i t e d s t a t e s t h e i r e x t e n t a n d t h c i r v a l u e f o r w a t e r f o w la n d o t h e r w i l d l i f e u s d c p a t t m a n t o f t h e i n t e r i o r f i s ha n d w i l d l i f c s 仃 o 最c i r c u l a r3 9 6 7 1 9 5 6 1 轉引自d a v i d c f o r s b e r g t h e m i n n e s o t a w e t l a n d c o n s e f v a t i o n a c t o f l 9 9 l b a l a r m e o f p u b l i c a n d p r i v a t e i i l t c f c g t s 1 h e w 1 l i mm i t e h e l ll a wr e v i e w f a l l 1 9 9 2 m i t s c h w j g o s s e l i n k 工g w e t l a n d s v a n n o s t r a n d r e i n h o l d c o m p a n y 2 0 0 0 4 1 2 2 足的話 那么這個區(qū)域就被認為是濕地 5 英國的濕地定義代表著歐洲的普遍觀點 其定義為 濕地是水支配其形成 控制其過程和特征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集合 即在足夠長的時間內足夠濕潤使得具有 特殊適應性的植物或其他生物體發(fā)育的地方 加拿大國際濕地工作組 1 9 7 9 的定義為 表土以濕地為主 并有水生植 物生長 氣候溫暖時 地下水位接近或高于地面 7 力 拿大濕地資料中心 1 9 7 9 的定義 土壤為水所覆蓋 或長期飽和 以增進濕地或積水過程 且須包含濕 土 水生植物和適應濕生環(huán)境的多樣性生物活動 8 1 9 8 7 年8 月 在加拿大 埃德蒙頓的國際濕地與泥炭生產討論會上 加拿大專家提出的濕地定義 濕 地是一種土地類型 其主要標志是土壤過濕 地表積水 水深小于2 米 有時含 鹽量高 土壤為泥炭 泥炭層大于4 0 厘米 或潛育化沼澤土 生長水生植物 濕地生物或植物貧乏 9 可見有關濕地的各種概念各不相同 然而不管采取何種形式進行概述 以 下三點構成了濕地定義的基本骨架 1 濕地的確定是以水的出現(xiàn)為標準的 2 濕地通常具有獨特的低地土壤與高地土壤相區(qū)別 3 濕地生長著適應潮 濕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植被 但不同的定義所包含的側重點各不相同 存在一些不足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的定義突出地強調了濕地是水體和陸地之間的空間 過渡性 卻忽略了其生態(tài)性質上的過渡性 因而就把濕地的概念僅僅限定在水 體的沿岸帶 排除了非鄰近水體的濕地 工程兵部隊的定義由于強調濕地植被 特征 易于在法律和管理方面的實際應用 加拿大的定義更加強調濕地的水文 和土壤特征 對植被特征沒有足夠的重視 英國的定義所重視的是濕地成因的 主導因子 水文因素 而對土壤和植被條件的關注不夠 二 濕地公約 對濕地的定義 針對各國濕地定義中的不足 關于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 公約 以下簡稱 濕地公約 中對濕地采用了比較廣泛的定義方法 目前 5 劉曼明譯 美國有關濕地的各種定義 h t t p w w w h w c c c o m c n n e w s d i s d l a v n e w s d i s o l a v a s d i d 1 8 4 2 3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1 月2 1 日 6e d w a r dm a l t b y w a t e r l o g g e d w e a l t h e a r t h s c a np u b l i c a t i o n sl t d 1 9 8 6 3 2 7 王索蘭 濕地植物凈化污水效能之研究 h t i p w e t m m i l v s p s t v e d u t w 一9 3 8 1 3 b 1 d o a e v a c e 3 a 8 s b 8 e a a e d 6 v l a a t s h t m 訪問 日期 2 0 0 6 年1 1 月2 1 日 8 同上 王飛 謝其明 論濕地及其保護和利用 以洪潮濕地為例 載 自然資源學報 1 9 9 0 年第4 期 m 姜文來 袁軍 濕地 h c t p w w w i w a t e r c n z h u z u o s h i d i s h i d i l h t m 訪問時問 2 0 0 6 年1 1 月2 1 日 該定義也是國際公認的對濕地的定義 濕地公約 文本第一條第一款中對濕地 做如下定義 濕地系天然或人造 永久或暫時之死水或流水 淡水 微咸或咸 水沼澤地 泥炭地或水域 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 m 的海水區(qū) 在公約第二 條第一款中進一步明確 濕地 可包括與濕地毗鄰的河岸和海岸地區(qū) 以及位 于濕地內的島嶼或低潮是水深超過6 米的海洋水體 因此 所有季節(jié)性或常 年性積水地帶 包括沼澤 泥炭地 濕草甸 湖泊 河流以及洪泛平原 河口 三角洲 灘涂 珊瑚礁 紅樹林 水庫 池塘 水稻田 以及低潮時水深淺于 6 米的海岸線等均屬于濕地的范疇 此外 還包括人工濕地 諸如魚塘 蝦塘 農田池塘 灌溉農地 鹽池 水庫 沙礫礦坑 污水處理場以及運河 三 我國的濕地定義 我國目前國家立法中沒有對濕地的明確定義 只是在某些資源立法中有所 提及 如 土地管理法 中規(guī)定 那些尚未施加保護措施的沼澤 灘涂 荒灘 等天然濕地 這樣的規(guī)定容易使?jié)竦乇徽J為是除農用地 建設用地以外的未開 發(fā)用地 我國某些地方性立法中對濕地的概念有所規(guī)定 比如 廣東省濕地保 護條例 中規(guī)定 濕地是指天然或者人工的 永久或者暫時的沼澤地 泥炭地 水域地帶 帶有靜止或者流動 淡水或者半咸水及咸水水體 包括低潮時水深 不超過六米的海水區(qū) 甘肅省濕地保護條例 中規(guī)定 濕地是指本省境 內天然或人工形成的適宜喜濕野生生物生長 具有較強生態(tài)調控功能的潮濕地 域 主要包括常年和季節(jié)性沼澤地 泥炭地 鹽沼地 湖泊 以及生物功能明 顯的水域 黑龍江省濕地保護條例 中規(guī)定 濕地是指自然形成的具有 調節(jié)周邊環(huán)境功能的所有常年或者季節(jié)性積水地段 包括沼澤地 泥炭地 河 流 湖泊及泛洪平原等 并經過認定的地域 江西省鄱陽湖濕地保護條例 中規(guī)定 都陽湖濕地 是指天然形成的具有調節(jié)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功能的水域 草洲 洲灘 島嶼等 地方性法規(guī)中對濕地的定義互不統(tǒng)一 對濕地的定義也寬窄不一 我國作 為 濕地公約 的締約國 并且 濕地公約 對濕地所作的定義已為世界范圍 的濕地保護與管理領域所接受 因此 我國濕地的概念可以采用 濕地公約 中的定義 但由于 濕地公約 中的定義過于寬泛 我國在采納其定義時可以 c o n v 晌o hw e t l a n d so f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i m p o r t a n c ee s p e c i a l l ya sw a t e a f o w lh a b i t a t a t h t t o w w w r a m s a r o r a k e vc o n ye h t m n o v 嚴2 0 0 6 4 根據我國的具體國情 重點考慮濕地的水文因素 濕地上的土壤和植被特點以 及生物多樣性特征 在公約定義的基礎上對濕地的概念加以適當調整 二 濕地的作用和價值 一 濕地的生態(tài)價值 1 維持生物多樣性 濕地的生物多樣性具有及其重要的地位 依賴濕地生存和繁衍的野生動植 物極為豐富 全球超過4 0 的動植物依賴濕地生存 其中 有許多是珍惜特有 的物種 許多瀕危鳥類遷徙鳥類都在濕地中遷徙和繁殖 我國4 0 多中國家一級 保護鳥類中 約有一半生活在濕地 同時 濕地也是重要的物種基因庫 對維 持野生動物種群的存續(xù) 篩選和改良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提供大量淡水資源 水資源在人類文明史中被稱為 生命之源 尤其是淡水資源 但人們在討 論淡水資源時往往會忽略淡水濕地的重要作用 淡水濕地是大自然中最大的蓄 水池 可以有效地蓄水 防洪并作為可以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水源 2 0 世界 以來 世界經濟在高速發(fā)展的同時 全球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特別是淡 水資源的匱乏嚴重制約和威脅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 鑒于濕地在提供水資源方面 的重要作用 濕地公約 第八次締約國大會把第七個世界濕地的主題定為 沒 有濕地就沒有水 3 調節(jié)洪水 防洪排澇 濕地一般都位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承泄區(qū) 是水文循環(huán)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同時 由于濕地土壤的特殊水文物理性質 使?jié)竦啬芊€(wěn)固海岸線以及控制土壤侵蝕 成為天然蓄水庫 洪水能被濕地儲存于土壤之中 或以表面水的形式保存于湖 泊和沼澤中 濕地通過攔截徑流 蓄積暴雨的方式改變洪峰高度 減少洪災發(fā) 生 如美國的查爾斯河河流濕地在保護波士頓免受洪水危害方面要比工程措旎 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如果查爾斯河流域3 4 0 0 公頃濕地消失 洪水危害每年將增 加損失1 7 0 0 萬美元 美國許多專家也指出 如果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濕地更加 陶信平 略論中國濕地保護 載 長安大學學報 2 0 0 4 年第4 期 廿趙永新 沒有濕地就沒有水 載 人民日報 2 0 0 3 年l e l3 1 日第 版 王蓉 論濕地與水資源保護 b 螄 凸塑型矗亟地 曼出i 鯉f 璺h 螋蠲畦i 旺 u 5 z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7 日 5 密集一些 那么1 9 9 3 年的密西西比河洪水的危害就會小很多 4 凈化水質 提高土壤質量 濕地在淡水循環(huán)中發(fā)揮著重大作用 許多濕地具有去除水體有機 無機物 質和有毒物質的功能 此外 一些濕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污染物 水葫蘆 香 蒲和蘆葦都已被成功的用來處理污水 由于濕地的凈水功能十分突出 能夠清 除土壤中的氮 磷污染 是人類生產生活污水的天然 過濾池 1 6 二 濕地的經濟價值 1 提供豐富的水生動植物產品 濕地可以給人們多種多樣的產物 水稻 魚類是眾所周知的濕地產品 另 外還有藕 菱 蝦 貝 藻類等是富有營養(yǎng)的副產品 有些濕地的動植物還可 入藥 有許多動植物還是發(fā)展輕工業(yè)的原材料 如蘆葦就是重要的造紙原料 據美國海洋與大氣管理局估計每年美國河流內漁業(yè)資源銷售額達2 7 4 億美元 其中9 5 以上的魚類和貝類資源來自于濕地 2 提供礦物資源 濕地中有各種礦砂和鹽類資源 我國青藏 蒙新地區(qū)的堿水湖和鹽湖中 不僅蘊藏有大量的食鹽 芒硝 天然堿 石膏等普通鹽類 而且富含著硼 鋰 等多種稀有元素 而且我國的重要油田大都分布在濕地區(qū)域 3 教育科研價值 復雜的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 多樣的動植物群落 珍貴的瀕危物種等 在自然科 學教育和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它們?yōu)榻逃涂茖W研究提供了對象 材料和實驗基地 有些濕地還保留了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文化遺跡 是歷史文 化研究的重要場所 有些濕地中保留了過去和現(xiàn)在的生物 地理等方面演化進 程的信息 在研究環(huán)境演變 古地理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 濕地的美學價值 1 觀光旅游 1 5 w i l l i a m ks t e v e n s r e s t o r e d w e t l a n d c o i l i d e a s e l l l r e a t o f m i s s i s s l p p i f l o o d s n e w y o r k t i m 鶴 a u g u s t8 1 9 9 5 h t t p w w w t d l o r t i e r 3c d l c f m c o n t e n t i t e mi d 1 1 0 2 f o l d e ri d 7 2 6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7 日 王蓉 濕地水資源保護管理對策構想 載 林業(yè)經濟問題 2 0 0 4 年第6 期 m i e h a dc b l u m m d b e r n a r dz a l d l a f e d e r a lw e t l a n dp r o t e c t i o nu n d e rt h ec l e a nw a t e r a c t r e g u l a t o r y a m b l v a l e n e n i n t e r g o v e m m e n t a lt e n s i o n a n dac a l i 斯r e f o r m 6 0u c o l o lr e v 6 9 5 6 9 7t t 3 1 9 8 9 轉 弓i 自 d a r y n m c b e t h w e t l a n d c o n s e r v a t i o na n d f e d e r a l r e g u l a l i o n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f o o d s e c u r i t y a c t s s w e m p b u s t e p r o v i s i o l la sa m e n d e d b v t h e f e d e r a l a g r i c u l t u r e i m p r o v e m e n ta n d r e f o r m a c t o f l 9 9 6 i l a r v a r de n v i r o n m e n l a ll a wr e v i e w 1 9 9 7 6 濕地具有自然觀光 旅游 娛樂等美學方面的功能 許多重要的旅游風景 區(qū)分布在濕地區(qū)域 如漓江 三峽 千島湖等名勝 一些以濕地為基礎的娛樂 性活動 如垂釣 觀鳥等可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 2 給人提供愉悅 濕地的這一功能很難用經濟價值來衡量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 能夠走到戶 外 欣賞滿眼的綠色 各種水禽 白鷺 貝類以及其他動植物和諧共處 欣欣 向榮的情景就是濕地美學價值的體現(xiàn) 美國第八巡回上訴法院審判的國家野生 動物聯(lián)盟訴農業(yè)穩(wěn)定與保護局一案有力的支持了濕地的美學價值 該案中 野 生動物聯(lián)盟指出 農業(yè)穩(wěn)定與保護局如果同意土地生產者轉變濕地將極大的損 害濕地的美學價值 人們原來可以對濕地上的野生動物進行觀賞 喂養(yǎng) 拍攝 的權利因此而收到損害 法院最后肯定了原告的訴請 指出 被告的行為對濕 地和濕地上野生動物給人們帶來的美學價值是一種傷害 轉變濕地的行為同時 也造成了飲用水污染的增大 降低了地下水的供應量 這些都是與沼澤地翻犁 條款的精神背道而馳 第二節(jié)濕地所處的現(xiàn)狀及濕地保護的緊迫性 一 全球濕地的現(xiàn)狀 一 全球濕地分布 全球濕地的總面積有多大 目前尚是未知數 據目前資料的初步統(tǒng)計 目 前 全世界有濕地面積5 1 4 億公頃 加拿大濕地面積居世界首位 有1 2 7 億 公頃 占全球世界濕地面積的2 4 美國1 1 1 億公頃 之后為俄羅斯 我國濕 地面積約3 8 4 8 萬公頃 約占全球世界濕地面積的7 居世界第4 位 亞洲第1 位 全球濕地以亞熱帶分布比較集中 約占全球濕地的2 9 3 其次以亞寒帶 n a t i o n a l w i l d l i f e f e d e r a t i o n v a 面c u l t u r a ls t a b i l i z a t i o na n d c o n s e r v a t i m s a v 魄9 8 5f 2 d 5 6 9 國家林業(yè)局辦公室 世界濕地資源 h t t n w w w f o r e s t r v e o v c n s u l y o a g c c c n t e n t a s p t l mt n a m e s i l v l m d m 2 0 0 0 fi n m a m e e 6 b 6 9 3 e 6 堡血繾 星6 監(jiān)螋地經 里縋 監(jiān)8 墾監(jiān)巨 血叢玨旦量豎星z 經 翌 壁 i 韭3 訪問時同 2 0 0 6 年1 2 月1 0 日 7 分布居多 約占1 3 4 全球濕地現(xiàn)狀 就世界而言 濕地經歷著退化 喪失的過程 雖然沒有精確的全球濕地喪 失的統(tǒng)計數字 但有關數據足以表明濕地喪失十分嚴重 人類活動的加劇和工業(yè)生產的迅猛發(fā)展 比如農耕 污染和無節(jié)制的伐木 活動導致大量的濕地被破壞 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管理局估計在過去的兩個世 紀里美國超過一半的濕地被毀 最初的2 2 億英畝原始濕地已經變成了農田 超過1 億英畝的濕地被填平 目前 美國濕地仍以每年1 4 萬英畝的速度減少 在威斯康星州 最初的1 0 0 0 萬英畝的濕地中 3 2 的已經消失 只有6 7 5 萬英 畝的濕地仍處于1 9 8 4 年的未開發(fā)狀態(tài) 康乃狄克州 路易斯安娜州 明尼蘇達 州都已失去一半的濕地 伊利諾斯州8 3 0 萬英畝的濕地只剩下9 1 8 萬英畝 愛 何華州9 9 的濕地被轉化成農田 加利福利亞州5 0 0 萬英畝濕地中9 1 己消失 從1 9 5 0 至今 美國的濕地損失率達5 4 英國濕地類型齊全 濕地內動植物種群豐富 但如今許多由于人類活動已經 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 1 6 3 7 年 英國a n g l i a 沼澤面積達3 3 8 0 平方公里 如今只剩下 不到l o 平方公里 1 9 7 0 年到1 9 8 0 年間 由于農業(yè)排水和農用地的增加 每年要損 失沼澤面積約6 萬公頃 這種狀況一直到2 0 世紀8 0 年代才有所好轉 1 9 5 0 年至u 1 9 8 0 年間 英格蘭和威爾士的鹽堿濕地功縮減1 5 泥炭沼澤則減少了8 4 2 據 拉 姆薩爾公約 締約大會最近的一次報告 英國的河口面積縮小了2 3 鹽堿濕地 損失率達5 0 濕地草原也縮小了4 0 4 二 我國濕地的現(xiàn)狀 一 我國濕地的分布 我國濕地面積約6 5 9 4 萬公頃 其中還不包括江河 池塘等 位居亞洲第 一位 世界第四位 其中天然濕地約為2 5 9 4 萬公頃 包括沼澤約1 1 9 7 萬公頃 天然湖泊約9 1 0 萬公頃 潮間帶灘涂約2 1 7 萬公頃 淺海水域2 7 0 萬公頃 人 王憲禮 李秀珍 濕地的國內外研究進展 載 生態(tài)學雜志 1 9 9 7 年第1 期 2 1 j e n n i f e r l b o l g e r c r e a t i n ge c o n o m i c i n c e n t i v e s t o p r e s e r v e u n i q u e b 町 s 舊n s h o u l d w i s c o n s i n a d o p t a p r i v a t cw e t l a n d sm i t i g a t i o nb a n k i n gp o l i c y m a r q u e t t el a wr c e ms p r i n g 2 0 0 0 丑來建國 王曦 中國濕地保護立法研究 法律出版社2 0 0 4 年舨第7 0 頁 m i c h e l m o o r c r a w f o r d p r e n t i c e s c o t t f r a z i e r a g l o b a l o v e r v i e w o f w e t i n n d 洶 d d c g t a d a t i o l l a t b t l p w w w r a m s a r o r g a b o u t a b o u tw e d a n dl o s s h i m n o v 1 i p 2 0 0 6 工濕地約4 0 0 0 萬公頃 包括水庫水面約2 0 0 萬公頃 稻田約3 8 0 0 萬公頃 我 國濕地類型多 絕對數量大 分布廣 區(qū)域差異顯著 生物多樣性豐富 我國 濕地可分為8 個主要區(qū)域 即 東北濕地 長江中下游濕地 杭州灣北濱海濕 地 杭州灣以南沿海濕地 云貴高原濕地 蒙新干旱 半干旱濕地和青藏高原 高寒濕地 到2 0 0 5 年2 月2 日 青海湖的鳥島 湖南省洞庭湖 香港米埔 黑龍江興凱湖等3 0 處濕地已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 5 我國濕地的現(xiàn)狀 1 天然濕地面積急劇減少 由于2 0 世紀中后期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 我國濕地的面積急劇縮減 近幾 十年來 我國沿海地區(qū)累計喪失海濱灘涂濕地面積約2 0 0 萬平方公里以上 相 當于沿海濕地面積的5 0 湖泊面積的萎縮和數量的減少更為突出 號稱 千 湖之省 的湖北 在2 0 世紀5 0 年代末有湖泊1 0 6 6 個 目前面積大于1 平方公 里湖泊僅剩1 8 1 個 大于l o 平方公里的湖泊僅剩4 4 個 洞庭湖因圍墾 湖泊 面積已由建國初期的4 3 5 0 平方公里急劇縮小至現(xiàn)在的2 6 2 5 平方公里 鄱陽湖 面積也由1 9 4 9 年的5 2 0 0 平方公里減少到目前的2 9 3 3 平方公里 上世紀5 0 年 代 我國紅樹林總體面積達4 4 萬公頃 到2 0 0 2 年紅樹林面積已不足1 5 萬公 頃 減少了7 3 廣州市海濱大量存在的紅樹林 到2 0 世紀末即使包括人工 紅樹林也只剩下3 8 0 0 公頃 減幅達8 2 海南和廣西的紅樹林分布面積也分 別減少了5 2 和4 3 三江平原原是我國最大的平原沼澤分布區(qū) 據統(tǒng)計 1 9 7 5 年三江平原自然沼澤面積為2 4 4 萬公頃 占平原面積的4 8 1 9 8 5 年沼 澤面積下降到1 5 0 萬公頃 占平原面積的2 9 到1 9 9 0 年沼澤面積僅剩1 1 3 萬 公頃 占平原面積的2 2 到2 0 0 0 年 沼澤面積還剩8 3 5 萬公頃 僅占三江 平原面積的7 7 從1 9 8 2 年至2 0 0 0 年間 三江平原的沼澤濕地減少了8 2 由 1 9 8 2 年的1 5 5 0 0 公頃減至2 0 0 0 年的1 7 0 0 公頃 灌叢濕地和島狀林濕地逐漸 斟 中國濕地特點 塾 埡 z 盟盟 h i 塑 籃叱坐業(yè)i 皿 堡i 衛(wèi)i 絲鰱i 2 嫂 竺 l 倒 幽 b 訪 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1 2 日 4 趙勝玉 中國9 處濕地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總數達3 0 處 h t t p n e w s x i n h u a n e t c o m n e w s c e n t e r 2 0 0 5 0 2 0 3 c o n t e n t2 5 4 1 7 6 6 h t m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1 2 日 兩李世杰 應重視湖泊科學的建設與發(fā)展 載 中國科學院院刊 2 0 0 6 年第5 期 2 7 張忠華 胡剛 粱士楚 我國紅樹林的分布現(xiàn)狀 保護及生態(tài)價值 載 生物學通報 2 0 0 6 年第4 期 9 消失 由1 9 8 2 年的1 0 1 0 0 公頃減至2 0 0 0 年的零公頃 4 該區(qū)域隨著自然濕地面 積的逐漸減小 濕地生態(tài)功能明顯下降 生物多樣性降低 出現(xiàn)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 現(xiàn)象 如風蝕加重 土壤局部沙化 鹽漬化 水土流失加重 旱災次數增多等 等 4 2 濕地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 濕地是許多動植物資源生長繁育場所 是有價值的遺傳基因庫 對維持野生 物種群的存續(xù)有重要意義 其潛在價值難以估量 由于濕地的大量開發(fā) 導致濕地 動植物生存環(huán)境的改變和破壞 使越來越多的生物物種 特別是珍稀生物失去生 存空間而面臨滅絕的危險 物種多樣性的減少而使生態(tài)系統(tǒng)趨向簡化 使系統(tǒng)內 能流和物流中斷或不暢 削弱了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控能力 降低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性和有序性 三江平原是一塊重要的國際濕地 其獨特的生態(tài)位為舉世矚目 它支撐著 一大批稀有 脆弱和瀕危的動植物物種 三江平原濕地是眾多珍稀水禽的棲息 地和繁殖地 又是大量候鳥飛行的主要驛站 全區(qū)有國家一級保護鳥類9 種 二級保護鳥類1 7 種 丹頂鶴世界僅存一千余只 而三江平原濕地居有三百多只 且為繁殖群 在這一片繁華的野生世界中 有植物一千余種 其中藥用 蜜源 和纖維資源十分豐富 哺乳動物有5 0 種 鳥類有9 2 種 魚類有5 1 種 然而由 于棲息地的破壞和人類活動的影響 現(xiàn)東北虎已經瀕臨滅絕 冠麻鴨已經絕跡 丹頂鶴群體數量減少 魚產量僅相當于1 9 6 0 年的1 7 濕地小葉樟草地和葦 塘面積大幅度縮小 3 濕地污染嚴重 生態(tài)質量下降 我國工農業(y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 大量有毒 有害的污水 生活廢水排入濕地 濕地水環(huán)境遭到破壞 目前我國大多數江河和湖泊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如鄱 陽湖每年有1 0 4 億噸工業(yè)廢水排入湖區(qū) 洞庭湖區(qū)現(xiàn)有工業(yè)污染源1 8 0 3 個 其中 重大污染源1 4 1 個 年廢水排放量達3 6 2 億噸 農藥施用量近2 萬噸 3 1 三注平原有 4 長春分院 東北地理所 東北百年生態(tài)惡化向人們拉響警報 h t t p r f c a s a cc n 1 1 t m l d i r 2 0 0 3 0 6 1 6 5 4 1 2 h t m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1 2 日 4 中國濕地亟待保護的現(xiàn)狀 h t t p c a m p u s c h i n a r e n c o m o o 0 3 a r f i c l c l 4 5 2 4 0 3 0 0 s h m a l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1 2 日 柚沈孝輝 救救 大地之腎 h 鯫 叢凸噬腳當地 蛐逝笪絲f h 繼畦p 叢垂塾出 訪問日期 2 0 0 6 年1 2 月1 2 日 射董明輝 朱有志 莊大昌 洞庭潮濕地生態(tài)旅游資源保護和開發(fā)利用研究 載 資源科學 2 0 0 1 年 第2 期 1 0 大小工礦 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七千七百多個 年產工業(yè)廢水1 4 3 億噸 生活污水0 5 6 億噸 大部分廢水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入地表水體 這些都給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造成嚴重 污染 導致濕地生態(tài)功能嚴重衰退 野生動植物種類和數量急劇減少 4 濕地的防洪排澇能力下降 我國濕地開發(fā)由于缺少總體規(guī)劃和統(tǒng)籌兼顧 許多地區(qū)將大面積的沼澤 湖 泊 河灘 海涂 草甸圍墾或開發(fā)成耕地 牧場的同時 濕地大面積具有防洪功 能的天然濕地永久消失 2 0 0 3 年 追尋通江湖泊 活動的調查表明 長江中下游 地區(qū)濕地面積呈急劇萎縮趨勢 原有的i 0 0 多個通江湖泊只剩下洞庭湖 都陽湖 石臼湖3 個 導致江湖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到重創(chuàng) 防洪蓄洪能力明顯降低 昔日 八百 里洞庭 的洞庭湖已從4 0 年代末期約4 3 萬公頃 減少至目前的約2 4 萬公頃 水面 縮小4 0 蓄水量減少3 4 鄱陽湖因圍墾損失庫容4 5 2 2 億立方米 建國初至 七十年代每年因圍墾減少湖泊面積逾4 0 0 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