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習題.pdf_第1頁
植物生理習題.pdf_第2頁
植物生理習題.pdf_第3頁
植物生理習題.pdf_第4頁
植物生理習題.pdf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生理題解 植物生理題解 一 植物的水分生理 一 植物的水分生理 1 一個成熟植物細胞的水勢 A CRT B P C 質壁分離時 D 吸水充分膨脹時 P 2 如果細胞外液的水勢高于植物細胞的水勢 這種溶液稱為 A 等滲溶液 B 高滲溶液 C 平衡溶液 D 低滲溶液 3 將一細胞放入與其滲透勢相等的糖溶液中 則 A 細胞失水 B 細胞既不吸水 也不失水 C 細胞既可能吸水 也可能失水 D 是否吸水和失水 視細胞壓力勢而定 4 將一植物細胞放入純水中 吸水達到平衡時該細胞的 A w s B w P C w m D w P 5 一植物細胞的 w 0 3Mpa p 0 1Mpa 將該細胞放入 0 6Mpa 溶液中 達到平衡時 細胞的 A P變大 B P變小 C P不變 D w 0 45Mpa 6 設 A B 兩細胞相鄰 其滲透勢和壓力勢都是 A 大于 B 水勢則是 A 小于 B 這時水分在兩細胞間的流動 取決于它們的 A 滲透勢 B 水勢 C 壓力勢 D 壓力勢和水勢 7 水分在根及葉的活細胞間傳導的方向決定于 A 細胞液的濃度 B 相鄰活細胞的滲透勢梯度 C 相鄰活細胞的水勢梯度 D 相鄰活細胞間的壓力勢梯度 8 吐水是由于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 A 蒸騰拉力引起的 B 根系生理活動的結果 C 土壤中水分太多的緣故 D 空氣中水分太多的緣故 9 呼吸抑制劑可以抑制植物的 A 主動吸水 B 被動吸水 C 蒸騰拉力加根壓 D 葉片蒸騰 10 風和日麗的情況下 植物葉片在早晨 中午 傍晚的水勢變化趨勢為 A 低 高 低 B 高 低 高 C 低 低 高 D 高 高 低 11 影響氣孔蒸騰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氣孔周長 B 氣孔面積 C 氣孔密度 D 葉片形狀 12 目前 學說不是解釋氣孔運動機理 A K 累積學說 B 化學滲透學說 C 淀粉與糖轉化學說 D 蘋果酸代謝學說 13 在保衛(wèi)細胞內 下列 組因素的變化是符合常態(tài)并能促使氣孔開放的 A CO2含量上升 pH 值升高 K 含量下降和水勢下降 B CO2含量下降 pH 值下降 K 含量上升和水勢下降 C CO2含量上升 pH 值下降 K 含量下降和水勢提高 D CO2含量下降 pH 值升高 K 含量上升和水勢下降 14 氣孔關閉與保衛(wèi)細胞中 物質的變化無直接關系 A ABA B 蘋果酸 C K D GA 15 植物激素中的 促進氣孔關閉 A IAA B GA C CTK D ABA 16 水分運輸的共質體途徑是指水分從一個細胞經過 進入另一個細胞的移動過程 A 細胞質 B 細胞膜 C 胞間連絲 D 原生質體 17 水分子在植物體內沿導管向上運輸的動力是 蒸騰拉力 根壓 ATP 水解釋放的能量 水分子之間的內聚力 導管壁的內縮力 A B C D 18 植物蒸騰旺盛時 在一張葉片中 距離葉脈越遠的部位其水勢 A 越高 B 越低 C 基本不變 D 與距離無關 19 植物蒸騰作用的快慢 主要決定于 A 葉面積的大小 B 葉內外蒸汽壓差的大小 C 蒸騰系數的大小 D 氣孔的大小 20 微風促進蒸騰作用 主要是因為它能 A 使氣孔打開 B 降低空氣濕度 C 吹散葉面水汽 D 降低葉溫 二 植物的礦質營養(yǎng) 二 植物的礦質營養(yǎng) 1 缺硫時會產生缺綠癥 表現為 A 葉脈間缺綠以至壞死 B 葉脈發(fā)黃 但葉肉組織仍然保持綠色 C 葉肉缺綠 D 葉脈保持綠色 2 是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作用中不可缺少的 3 種元素 A 錳 銅 鉬 B 鋅 硼 鐵 C 鐵 鉬 鈷 D 氯 鋅 硅 3 在維管植物的較幼嫩部分 虧缺下列 元素時 缺素癥首先表現出來 A K B Ca C P D N 4 蘋果樹頂芽遲發(fā) 嫩枝長期不長 葉片狹小呈簇生狀 嚴重時新梢由上而下枯死 是缺少 元素 A Ca B B C K D Zn 5 油菜的 花而不實 和棉花的 蕾而不花 是由于缺乏元素 A Mo B Zn C B D Cu 6 與落葉前相比 在自然的落葉中含量會顯著減少的一組礦質元素是 A C H O N B Mn P Fe Zn C N P K Mg D Ca Fe K Mg 7 植物一般不能直接利用磷礦粉作磷肥 若將磷礦粉與 一起施用 則能增加根系對磷的吸收 A 硫酸銨 B 碳酸氫銨 C 鈣鎂磷肥 D 硝酸鈣 8 植物的吸水量與礦質元素吸收量之間的關系是 A 有關但不全一樣 B 直線相關關系 C 兩者完全無關 D 呈負相關關系 9 植物白天吸水是夜間的 2 倍 那么白天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礦質離子是夜間的 A 2 倍 B 小于 2 倍 C 大于 2 倍 D 不一定 10 植物細胞對溶質吸收的機理 以下 B C D 屬主動吸收 A C 屬被動吸收 A 離子通道 B 離子泵 C 載體 D 共轉運 11 植物細胞對離子吸收和轉運時 膜上起電致質子泵作用的是 A NAP 激活酶 B 過氧化氫酶 C ATP 酶 D FD 12 典型的植物細胞 在細胞膜的內側具有較高的 電荷 而在細胞膜的外側具有較高的 電荷 A 負 負 B 負 正 C 正 負 D 正 正 13 根細胞內 NO2 還原成 NH 4 是在 中進行的 A 細胞質 B 前質體 C 葉綠體 D 高爾基體 14 葉肉細胞內硝酸鹽的還原過程是在 內完成的 A 細胞質 液泡 B 葉綠體 線粒體 C 細胞質 葉綠體 D 細胞質 線粒體 15 進行生理分析診斷時發(fā)現植物體內酰胺含量很高 這意味著植物可能 A 缺少 NO3 N 的供應 B 氮素供應充足 C 缺少 NH4 N 的供應 D NH 4 N 的供應充足而 NO 3 N 的供應不足 16 離子通道是質膜上的圓形孔道 橫跨膜的兩側 負責離子的 跨膜運輸 A 內在蛋白 B 單向 C 內向 D 外向 17 負責主動運輸的載體蛋白類型是 A 單向載體 B 質子泵 C 反向 D 共轉運 18 植物根部吸收的無機離子主要是通過 向地上部分運輸的 A 韌皮部 B 共質體 C 木質部 D 質外體 19 葉片吸收的礦質主要是通過 向地下部分運輸的 A 韌皮部 B 共質體 C 木質部 D 質外體 20 施肥促使增產的原因 作用 A 完全是直接的 B 完全是間接的 C 主要是直接的 D 主要是間接的 三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 植物的光合作用 1 從化學反應的性質來說 光合作用屬于 A 水解反應 B 取代反應 C 氧化還原反應 D 裂解反應 2 光合細胞是在 內合成淀粉的 A 葉綠體基質 B 過氧化體 C 線粒體 D 細胞質 3 光合作用的原初反應發(fā)生在 B 光合作用中 Rubisco 羧化反應發(fā)生在 C 光合作用中電子傳遞發(fā)生在 B 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發(fā)生在 B 光合作用放氧反應發(fā)生的氧氣先出現在 D A 葉綠體被膜上 B 類囊體膜上 C 葉綠體間質中 D 類囊體腔中 4 要測定光合作用是否進行了光反應 最好是檢查 A 葡萄糖的生成 B ATP 的生成 C O2的釋放 D CO2的吸收 5 下列組成光合作用碳循環(huán)所必需的一組物質是 A 葉綠素 類胡蘿卜素 CO2 B CO2 NADPH ATP C CO2 H2O ATP D 葉綠素 NADP ATP 6 光合作用中原初反應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的作用是 B 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的結果是 C 光合作用的碳同化過程是指 D A 光能的吸收傳遞 B 光能轉變?yōu)殡娔?C 電能轉變?yōu)榛钴S的化學能 D 活躍的化學能轉變?yōu)榉€(wěn)定的化學能 7 證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中存在有兩個光系統的兩個主要實驗證據是 A 希爾反應 B 紅降現象 C 熒光現象 D 雙光增益效益 E 磷光現象 8 在光照 溫度等條件適宜的條件下 給植物以 18O 2標記過的水 過一段時間后測定 可發(fā)現存在于 中 A 三碳化合物 B 淀粉 C 周圍空氣 D C6H12O6 9 如果讓一株植物在含有 18CO 2的環(huán)境中生長 以下 物質會最先出現放射性 A PGA B PGAL C NADPH D RuBP 10 光合鏈中數量最多 能同時傳遞電子 質子的電子傳遞體是 A Fd B PQ C PC D Cytb 11 葉綠體在受到光照時 pH 最低的部位是 A 葉綠體基質 B 類囊體腔 C 細胞基質 D 葉綠體膜間腔 12 下列是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中 錯誤的是 A ADP 的磷酸化作用發(fā)生在類囊體膜的外表面 B 電子在電子傳遞體上傳遞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 不能直接轉化成為 ATP 中的化學能 C 溫度降到 0 時 仍有植物能進行光合作用 D NADPH 和 ATP 在光系統 中形成 13 光合鏈中的 是電子傳遞的分叉點 因為此后電子有多種去向 A H2O B PC C Fd D NADP 14 反應與光無直接關系 A 原初反應 B Hill 反應 C 電子傳遞和光合磷酸化 D Emerson 效應 15 葉綠體間質中含量最高的蛋白質是 A Rubisco B 羧化酶 C 檸檬酸合成酶 D 丙酮酸脫氫酶 16 在卡爾文循環(huán)中 催化 1 5 雙磷酸核酮糖接受 CO2形成 3 磷酸甘油酸反應的酶是 A PEP 羧化酶 B RuBP 羧化酶 C 丙酮酸羧化酶 17 在光合環(huán)運轉正常后 突然降低環(huán)境中 C02濃度 則光合環(huán)的中間產物含量會發(fā)生 的瞬間變化 A RuBP 量突然升高 而 PGA 量突然降低 B PGA 量突然升高 而 RuBP 量突然降低 C RuBP 和 PGA 量均突然降低 D RuBP 和 PGA 量均突然升高 18 礦質元素 與水的光解放氧有關 A Ca Mg Cl B Ca Mn C Ca D Mn Cl 19 葉片的光合細胞中 蔗糖是在 中合成的 A 細胞質 B 細胞核 C 微體 D 線粒體 20 在光合作用中最先形成的三碳糖是 A 磷酸甘油醛 B 磷酸甘油 C 磷酸甘油酸 D 磷酸丙酮酸 21 光合產物是以 的形式從葉綠體轉移到細胞質中去的 A 核酮糖 B 葡萄糖 C 蔗糖 D 磷酸丙糖 22 對于進行 C4 光合作用的植物 在葉肉細胞內合成的 C4化合物的主要功能是 A 驅動 ATP 合成 B 與 C02結合生成葡萄糖 C 降低 NADP D 將 C0 2轉運至鞘細胞 23 C4 途徑中 CO2的受體是 A 草酰乙酸 B 天冬氨酸 C 核酮糖二磷酸 D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4 C4 途徑中 C02的最初固定是發(fā)生在 中 A 葉肉細胞細胞質 B 葉肉細胞葉綠體 C 維管束鞘細胞質 D 維管束鞘葉綠體 25 C4 植物 CO2固定的最初產物是 A 草酰乙酸 B 磷酸甘油酸 C 果糖 6 磷酸 D 核酮糖二磷酸 26 C4 植物和 CAM 植物的光合特征共同點是 A 都能進行 Calvin 循環(huán) B 葉肉細胞中 Rubisco 活性高 C 都能在維管束鞘中還原 C02 D 在葉肉細胞中 C02 27 光呼吸乙醇酸代謝途徑的底物主要來源于 的作用 A RuBp 羧化酶 B RuBP 加氧酶 C 乙醇酸氧化酶 D PEP 羧化酶 28 下列因素中對光呼吸影響最為顯著的是 A 水分 B 日照長度 C 溫度 D CO2和 O2濃度 29 C4植物同C3植物相比有二 A CO2 補償點高 B 光呼吸低 C CO2 還原和磷酸化在不同的時間完成 D CO2 補償點和飽和點都低 30 在正常的自然條件下 植物光合速率不高的限制因子是 A 水分 B 光照 C 溫度 D CO2濃度 四 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 四 植物體內有機物的運輸 1 植物葉片從幼到老的整個生命活動過程中 A 有機物既輸出也輸入 B 礦質元素只輸入 C 有機物只輸出 D 礦質元素既輸入又輸出 2 在篩管中 離子的含量最高 A AL 3 B Cl 1 C Ca2 D K 3 關于篩管中物質的運輸 下列敘述 項不正確 A 篩管中沒有無機離子 B 篩管中有較高濃度鉀離子 C 篩管中大量運輸的主要是糖類 D 植物激素可在篩管中運輸 4 春天樹木發(fā)芽時 葉片展開前 莖桿內糖分運輸的方向是 A 從形態(tài)學上端運向下端 B 從形態(tài)學下端運向上端 C 既不上運也不下運 D 即上運也下運 5 激素對同化物的運輸有明顯的調節(jié)作用 其中以 最為顯著 A CTK B IAA C GA D Eth 6 蔗糖向篩管的質外體裝載是 進行的 A 順濃度梯度 B 逆濃度梯度 C 等濃度 D 無一定濃度規(guī)律 7 油料種子發(fā)育過程中 首先積累 A 油脂 B 可溶性糖和淀粉 C 蛋白質 D 淀粉和油脂 8 主要分布在導管和篩管的兩端 它們的功能是將溶質從導管和篩管裝載或卸出 A 通道蛋白 B 轉移細胞 C 保衛(wèi)細胞 D 厚壁細胞 9 實驗表明 韌皮部內部具有壓力 這為壓力流動學說提供了證據 A 環(huán)剝 B 蚜蟲吻刺 C 傷流 D 蒸騰 10 關于環(huán)割的作用 錯誤的說法是 A 阻斷了葉片形成的同化物在韌皮部的向下運輸 B 環(huán)割上端韌皮部組織同化物積累引起的膨大 C 如果環(huán)割不寬 切口能重新愈合 D 如果環(huán)割太寬 環(huán)割上端韌皮部組織因得不到同化物而死亡 11 摘去植物的繁殖器官后 其營養(yǎng)器官的壽命 A 延長 B 縮短 C 變化不顯 D 無一定規(guī)律 12 P 蛋白存在于 中 A 導管 B 管胞 C 篩管 D 伴胞 13 細胞依靠 將原生質相互聯系起來形成共質體 A 纖維絲 B 胞間連絲 C 微管 D 微絲 14 大部分植物篩管內運輸的光合產物是 A 山梨糖醇 B 葡萄糖 C 果糖 D 蔗糖 15 源與庫單位的 是整枝 摘心 疏果等栽培技術的生理基礎 A 區(qū)域化 B 對應關系 C 可變性 D 固定性 五 植物激素 五 植物激素 1 生長素促進枝條切段根原基發(fā)生的主要作用是 A 促進細胞伸長 B 刺激細胞分裂 C 引起細胞分化 D 促進細胞擴大 2 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 與促進 無關 A 脂肪 B 蛋白質 C 核酸 D RNA 3 生長素在植物體內運輸方式是 A 只有極性運輸 B 只有非極性運輸 C 既有極性運輸又有非極性運輸 D 無極性與非極性運輸 4 根 莖 芽對生長素敏感程度的順序為 A 根 莖 芽 B 根 芽 莖 C 芽 莖 根 D 莖 芽 根 5 用小麥胚芽鞘切段伸長法鑒定 IAA 時 下述 注意事項是不正確的 A 要挑選大小均勻的小麥種子并萌發(fā)成幼苗后才能實驗 B 實驗操作要在較弱的光下進行 C 實驗材料要切去胚芽鞘尖端 D 切段要在水中漂洗后 才能測定 6 作物在生產上需要消除頂端優(yōu)勢 A 麻類和向日葵 B 棉花和瓜類 C 用材樹 D 玉米和高粱 7 超適量的 IAA 對植物生長有抑制作用 這是由于其誘導生成了 而引起的 A ABA B ETH C CTK D GA 8 在大麥種子萌發(fā)前將胚去除 種子中的淀粉則不能被水解 若對其施用 可最有效地使種子重新 獲得水解淀粉的能力 A 淀粉酶 B 赤霉素 C 碳水化合物 D DNA 酶 9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 細胞分裂素主要是調節(jié) A 縮短分裂周期 B 細胞質分裂 C 細胞壁生物合成 D 細胞壁的可塑性 10 細胞分裂素常用的生物鑒定方法是 A 蘿卜子葉增重法 B 胚芽鞘伸長法 C 水稻幼苗鑒定法 D 黃化豌豆幼苗的 三重反應 現象 11 乙烯常用的生物鑒定方法是 A 蘿卜子葉增重法 B 胚芽鞘伸長法 C 水稻幼苗鑒定法 D 黃化豌豆幼苗的 三重反應 現象 12 乙烯對蛋白質合成 A 有促進作用 B 有抑制作用 C 無影響 D 影響很小 13 下列植物激素中 的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 葉與花脫落與衰老 A 生長素 B 乙烯 C 赤霉素 D 細胞分裂素 14 由于 能增強對各種逆境的抵抗能力 將其稱為 逆境緩和激素 A IAA B ABA C CTK D ETH 15 誘導果樹形成無籽果實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有哪些 A KT B 乙烯利 C CCC D GA3 E NAA 16 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最根本的區(qū)別是二者的 A 分子結構不同 B 生物活性不同 C 合成方式不同 D 體內運輸方式不同 六 植物的光形態(tài)建成 六 植物的光形態(tài)建成 1 植物種子的萌發(fā)需要在黑暗條件下 A 萵苣 B 擬南芥 C 莧菜 D 煙草 2 種子萌發(fā)時 A 蠶豆和花生的子葉都從不光合作用 B 出土前通常具有胚芽鞘和胚根鞘 C 胚根長出后才進行呼吸作用 D 脫落酸含量上升 3 促進萵苣種子萌發(fā)的光是 A 藍紫光 B 紅光 C 遠紅光 D 綠光 4 誘導白芥幼苗彎鉤張開的光是 A 藍光 B 綠光 C 紅光 D 遠紅光 5 多種實驗表明 植物向光性反應的光受體是 A 核黃素 B 花色素 C 藍光受體 D 葉綠素 6 目前認為藍光反應的受體是 A 光敏色素 B 隱花色素 C 紫色素 D 葉綠素 7 光敏色素有兩個組成部分 它們是 A 酚和蛋白質 B 生色團和蛋白質 C 吲哚和蛋白質 D 吡咯環(huán)和蛋白質 8 光敏色素按照生色團類型可分為 Pr 和 Pfr 其中 Pfr 是 A 生理激活型 B 生理失活型 C 生理中間型 9 光敏色素 Pr 型的吸收峰在 A 730nm B 660nm C 450nm D 640nm 10 高比值的 Pfr Pr 促進 開花 抑制 開花 A 短日植物 長日植物 B 長日植物 短日植物 C 日中性植物 中日性植物 七 植物的生長生理 七 植物的生長生理 1 當種子開始萌發(fā)時 其細胞內的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將 A 升高 B 降低 C 無變化 D 先升后降 2 種子萌發(fā)時 貯藏物質發(fā)生水解作用過程中 活性最高的酶是 1 脂肪酶 2 淀粉酶 3 蛋白酶 4 轉氨酶 5 過氧化氫酶 6 蔗糖酶 A 1 2 3 B 4 5 6 C 2 4 5 D 1 3 5 3 小麥種子萌發(fā)時 如果長時間缺氧 就會引起爛芽 這主要是由于 A 二氧化碳中毒 B 酒精中毒 C 乳酸中毒 D 供能不足 4 高等植株 S 形的生長曲線中 其縱坐標可以用 參數來表示 A 時間 重量 體積 B 蛋白質含量 細胞個數 葉面積 C 蛋白質含量 葉面積 干重 D 高度 鮮重 細胞個數 5 將一根柳條枝分成四段 A 和 B 分別表示枝條的形態(tài)學上端和下端 懸掛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 若干天后只 有 的枝條不是在形態(tài)學的上端長出芽來 A A 端朝上 B 端朝下 B B 端朝上 A 端朝下 C 將柳條技切段水平放置 D 在 B 端上涂上 IAA 羊毛脂 6 生物鐘的一個特性是能被外界因素重撥 此重撥信號是 A 黎明或黃昏的溫度變化 B 黎明或黃昏的光暗變化 C 水分變化 D 光照強弱變化 7 促使溫帶樹木秋季落葉的信號是 A 氣溫下降 B 光強減弱 C 日照變短 D 秋季干燥 8 植物激素調節(jié)植物頂端優(yōu)勢和側芽生長 其中以 最為明顯 A IAA 和 ABA B CTK 和 GA C IAA 和 CTK D CTK 和 IAA 9 種子萌發(fā)初期 胚根長出之前 呼吸類型是 A 無氧呼吸 B 有氧呼吸 C 有氧呼吸兼無氧呼吸 10 使種子健壯萌發(fā)的溫度是 A 低于種子萌發(fā)最適溫度 B 略高于種子萌發(fā)最適溫度 C 為最適溫度 八 植物的生殖生理 八 植物的生殖生理 1 冬小麥經過春化作用后 對日照要求是 A 在長日照下才能開花 B 在短日照下才能開花 C 在任何照下都能開花 2 小麥 油菜等經過春化處理后體內赤霉素含量 A 減少 B 增加 C 不變 D 有增減變化 3 春化作用感受部位是 A 葉片 B 葉鞘 C 莖尖端生長點 D 根系 4 將北方的冬小麥引種至廣東栽培 結果不能抽穗結實 這是因為 A 氣溫高 B 日照長 C 雨水多 D 光照強 5 促進溫帶樹木秋季落葉的信號是 A 氣溫下降 B 光強減弱 C 日照變短 D 秋季干燥 6 以 12h 作為短日植物和長日植物的臨界日長的假定是 A 正確的 B 可以的 C 不正確的 7 如果將短日植物蒼耳放在 14h 日照下 將 A 不能開花 B 能開花 C 不一定開花 8 菊花臨界日長為 15 小時 進行 日照處理 可以開花 A 大于 15 小時 B 小于 15 小時 C 等于 15 小時 9 假如要使菊花提前到 五一 節(jié)開花 可對正常生長的菊花作如下 處理 A 高溫處理 B 低溫處理 C 長日照處理 D 短日照處理 10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 A 莖尖生長點 B 腋芽 C 葉片 11 用紅光間斷暗期 會 短日植物蒼耳開花 A 促進 B 抑制 C 不影響 12 用遠紅光間斷暗期 會 長日植物冬小麥開花 A 抑制 B 促進 C 不影響 13 長日植物南種北移時 其生育期 A 延長 B 縮短 C 不變 D 既可能延長也可能縮短 14 若在光期中插入一短的暗期 對長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開花反應 A 對長日植物有影響 對短日植物沒有影響 B 都有影響 C 對長日植物沒有影響 對短日植物有影響 D 都沒有什么影響 15 植物的光周期習性往往與原產地有關 因此在由北往南和由南往北引種短日植物新品種時 一般注意 A 分別選用早熟和晚熟品種 B 分別選用晚熟和早熟品種 C 均選用早熟品種 D 均選用晚熟品種 16 對短日植物經右圖 所示的處理后會開花 則對該短日植物經右圖 A E所示處理后會開花的有 A 開花 B 開花 C 開花 D 不開花 E 開花 九 植物的成熟與衰老生理 九 植物的成熟與衰老生理 1 在豌豆種子發(fā)育過程中 最先積累的是 A 蛋白質 B 以蔗糖為主的糖分 C 脂肪 D 淀粉 2 在油料種子發(fā)育過程中 最先積累的貯藏物質 A 淀粉 B 蛋白質 C 脂肪酸 D 油脂 3 水果貯藏保鮮時 降低呼吸的環(huán)境條件是 A 低 O2 高 CO2 零上低溫 B 低 O2 高 CO2 零下低溫 C 無 O2 高 CO2 零上低溫 D 低 O2 無 CO2 零下低溫 4 冬季 某些植物細胞內淀粉含量減少而可溶性糖增加 原因是 A 細胞凍傷 B 可溶性糖有防凍作用 C 光合作用增強而淀粉合成減弱 D 有利于控制水分平衡 5 呼吸躍變型果實在成熟過程中 抗氰呼吸加強 與下列 物質密切相關 A 酚類化合 B 糖類化合物 C 赤霉素 D 乙烯 6 在不發(fā)生低溫傷害的條件下 適度的低溫對衰老的影響是 A 促進衰老 B 抑制衰老 C 無影響 7 與脫落有關的主要是下列 兩種酶 A 核酸酶和蛋白酶 B 果膠酶和脂酶 C 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D 淀粉酶和脂酶 8 葉片脫落與生長素有關 把生長素施于離區(qū)的近基一側 則會 A 加速 B 抑制 C 無影響 9 在植物衰老過程中也有某些蛋白質合成 主要是 A 水解酶 B Rubiso C SOD D 識別蛋白 10 能加速植物的衰老 A 干旱 B 施 N C CTK D 長日照 十 植物的抗性生理 十 植物的抗性生理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