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囊-活瓣-面罩通氣術.ppt_第1頁
氣囊-活瓣-面罩通氣術.ppt_第2頁
氣囊-活瓣-面罩通氣術.ppt_第3頁
氣囊-活瓣-面罩通氣術.ppt_第4頁
氣囊-活瓣-面罩通氣術.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氣囊 活瓣 面罩通氣術 宜昌市葛洲壩中心醫(yī)院張志安楊宜群 氣囊 活瓣 面罩通氣術是通過氣囊 活瓣 面罩裝置間歇性地給予氣道正壓 克服肺 胸彈性阻力 支持病人呼吸的一種簡便有效的人工通氣方法 是間歇性正壓通氣 IPPV 的呼吸急救裝置 又稱氣囊 活瓣復蘇器 球囊 閥 面罩系統(tǒng) 人工急救呼吸球 加壓給氧氣囊 簡易呼吸器等 俗稱 手控皮球 此種裝置可聯(lián)接面罩應用 也可直接與氣管插管 食道阻塞式插管或氣管切開導管等相聯(lián)接 應用于急危重病人的緊急人工通氣和氧合 近年來 氣囊 面罩通氣和氣管內插管的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顯示氣囊 面罩給氧短時間內使用與氣管內插管療效相似 從而否定了經(jīng)由氣管插管的通氣方式是心肺復蘇的 金標準 這一傳統(tǒng)觀念 因此 國際心肺復蘇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建議所有院前和院內提供高級生命支持的救護人員都必須掌握氣囊 面罩通氣技術 a類推薦 對于所有的院前急救人員則要求作為核心技術培訓掌握 應當指出 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通氣各有其優(yōu)缺點 因此 片面地一味強調有創(chuàng)和無創(chuàng)在復蘇和急危重癥處理時都是不科學的 應當根據(jù)具體情況將無創(chuàng)通氣和有創(chuàng)通氣合理的結合起來 序貫性地治療各種急危重癥 這才是最好的選擇 1 面罩通氣 1 面罩 近年來隨著無創(chuàng)通氣技術應用領域的拓展 多種面罩裝置可用于臨床通氣 這些面罩可在急救者和病人之間提供屏障 阻止傳染性疾病在病人和急救者之間傳播 面罩 1 2 面罩固定技術 首先應該選好面罩的大小 以能完全覆蓋口鼻而不遮住眼睛和下巴為宜 選好面罩后與供氧系統(tǒng)連接 并充分開放氣道 急救人員位于患者頭端 方法如下 1 2 1 頭帶固定法 急救者位于病人頭部 面罩蓋住病人的口鼻 并用四頭帶或其它頭帶固定 1 2 2 手固定法 將面罩放在病人的口鼻上 并緊貼覆于患者面部 不使其漏氣 頭后仰 擠壓呼吸氣囊直到胸廓隆起 心肺復蘇時或對懷疑有頭面部創(chuàng)傷者可用 E C鉗夾法 即用一手的后3指 中 環(huán) 小指 呈 E 形抬起下頜 拇指和食指以 C 形環(huán)繞面罩 向下用力壓住面罩 使其緊緊貼覆于面部 2 氣囊 面罩通氣 氣囊 面罩操作簡便 能保證提供足夠的潮氣量和氧供 而且還可以外接其他的通氣裝置 廣泛用于院前和院內的心肺復蘇 2 1 構造與原理 一般由A 單向活瓣 閥門 B 自主充氣囊 球體 C 安全閥 D 氧氣儲氣袋 氧貯器 構成 2 1 1 呼吸活動單向活瓣 閥門 包括進氣閥 出氣閥 鴨嘴閥 儲氣閥等 2 1 2 呼吸氣囊 硅球體 2 1 2 1 呼吸球容積 壓縮容積 成人 1600ml 1300ml 兒童 500ml 350ml 嬰兒 280ml 100ml 2 1 2 3 潮氣量控制 潮氣量可根據(jù)患者胸廓產(chǎn)生的起伏狀態(tài)或 和參照下表控制 小 女 手掌大 男 手掌 成 單手 750ml800ml人 雙手 1200ml1300ml兒童 350ml350ml嬰兒 100ml100ml 2 1 3 壓力安全閥 為了避免過高的氧氣流量和過低的壓縮次數(shù)而造成球體和氣囊內壓力太高 特別設置了安全閥裝置 自動提供調節(jié)進氣壓力在安全范圍 成人 60cmH2O 10cmH2O以內 嬰兒 兒童 40cmH2O 5cmH2O以內 壓力超過此范圍安全閥自動開啟將壓力排出 2 1 4 氧氣儲氣袋 氧儲存器 與氧氣儲氣閥 儲氣袋可提高供氧濃度 在沒有氧氣設備供氧時氣囊只提供室內空氣 21 氧氣 當不使用儲氣袋時 一般氧流量為5L min時 吸入氧濃度為30 氧流量為10 12L min時 吸入氧濃度可達為50 但很難超過50 而在使用儲氣袋時 吸入氧濃度最高可達100 2 1 4 1 儲氣容積 成人型 2500ml 兒童型 1500ml 嬰兒型 600ml 2 1 4 2 氧流量 成人 10 15L min 兒童 5 10L min 2 1 4 3 氧氣濃度 成人型 兒童 含儲氣袋為99 不含儲氣袋時為45 嬰兒型 含儲氣袋為99 不含儲氣袋時為90 2 1 5 氧氣儲氣硅閥 由空氣進氣閥和排氣閥組成 當氧流量增大時 儲氣袋內壓力亦增大 作用于空氣進氣閥使所進空氣量減少 一般用帶2500ml儲氣袋的復蘇器在氧流量為15L min所產(chǎn)生的袋內壓可關閉進氣閥并獲得100 氧供給 當儲氣袋內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排氣閥排氣以保證安全 2 1 6 氧氣儲氣袋和氧氣儲氣閥座必須與外接氧配合 如果無外接氧氣 則不需要安裝組件 2 2 工作原理 氣囊 面罩通氣包括吸氣相和呼氣相兩個階段 并循環(huán)反復 其工作原理如下 2 2 1 吸氣相工作流程 當壓下氣囊時即產(chǎn)生正壓 在其作用下將鴨嘴閥推向下方 并堵住出氣閥口 使氣囊內氣體通過鴨嘴閥中心閥口進入患者氣道 如使用氧氣時氧氣管聯(lián)接氧氣接口 則氧氣經(jīng)氧氣儲氣閥充滿儲氣袋 2 2 2 呼氣相工作流程 將原壓縮氣囊松開時 鴨嘴閥在呼出氣流作用下向上推而閉合鴨嘴閥 同時打開出氣閥將呼出的氣體排出 與此同時 進氣閥受到氣囊松開產(chǎn)生的負壓作用而打開 讓空氣由儲氣閥進入氣囊 同時也將儲氣袋內的氧氣送入氣囊 直到氣囊完全恢復到壓縮前狀態(tài) 3 操作程序 3 1 將患者仰臥 并開放氣道 3 2 清除口腔與喉中任何可見的異物 3 3 將患者嘴打開 可用開口器 防止咬傷舌頭 插入合適的空氣導管 并固定好 3 4 急救者應位于患者頭部的上方 將患者頭部后仰并舉頦 面向急救者 3 5 以面罩蓋住患者嘴鼻 并固定好面罩 使其不漏氣 呼氣時面罩也不需要離開病人面部 3 6 聯(lián)接AMBU通氣裝置 同時聯(lián)接氧氣 氧氣流量大小與根據(jù)氣囊體積 病人的病種和年齡等進行選擇 3 7 用另一只手規(guī)律性壓縮呼吸氣囊 將空氣送入肺中 提供足夠的吸氣 呼氣時間 同時注意觀察患者胸廓起伏情況 3 7 1 呼吸頻率 成人 10 15次 min 兒童 14 20次 min 嬰兒 35 40次 min 心肺復蘇時胸外按壓與呼吸頻率比 成人不論單人或雙人復蘇均為30 2 原來推薦的5 l不再使用 3 7 2 潮氣量 無氧供的條件下為10ml kg給與 總潮氣量為700 1000ml 次 在有氧供的條件下按6 7ml kg 總潮氣量為400 600ml 次 3 7 3 吸呼比 I E 1 1 2 3 8 如果患者已經(jīng)完成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術 應將面罩去除 并將AMBU裝置直接與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導管聯(lián)接后 依正常操作程序操作 3 9 用完后應及時清洗消毒 檢查完好無故障后備用 3 10 急救者應注意以下情況以確定患者是否處于正常通氣 3 10 1 觀察患者胸廓是否隨呼吸囊壓縮和復原而相應起伏 3 10 2 經(jīng)由面罩透明部分 檢查患者嘴唇和面部顏色變化 3 10 3 在呼氣時檢查面罩內是否呈霧氣狀 3 10 4 經(jīng)由透明蓋檢查AMBU通氣裝置的單向閥運作是否正常 4 缺點 4 1 容易漏氣 4 2 增加一定的機械死腔 4 3 舌后墜時可造成通氣量不足 4 4 潮氣量過大時有可能造成胃脹氣 4 5 不易口腔護理和吸痰 4 6 操作者易疲勞 5 注意事項 5 1 凡機械通氣的患者均應在床旁常備AMBU和氣管導 插 管接頭 以便于發(fā)生停電 氣源不足或呼吸機故障時應急用 5 2 擠壓頻率不要過快 注意讓吸氣時間小于呼氣時間 以免產(chǎn)生過高的氣道壓力造成肺的氣壓傷 5 3 過大的通氣量和長期面罩通氣可引起胃脹氣 從而限制有效通氣 并增加反流和誤吸的機會 吹入一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