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_第1頁
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_第2頁
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_第3頁
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_第4頁
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畢業(yè)論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論文)畢業(yè)設計(論文)題 目: 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 學 院: _ 專 業(yè): _ 員工姓名:班級/學號:_指導老師/督導老師: _起止時間:_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在管理上越來越深入而廣泛的應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實施在技術上已逐步成熟。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新型學科,任何一個單位要生存要發(fā)展,要高效率地把內部活動有機地組織起來,就必須建立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高校后勤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也逐漸變得龐大起來。如何管理好高校內部后勤信息,成為高校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畢業(yè)設計開發(fā)一個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顯得非常必要。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是把高校離散的后勤信息加以集中分類的處理,通過它的管理,可以將分類處理后的信息,直觀的提供給管理人員,代做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加強對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信息的優(yōu)化分配,充分發(fā)揮人的作,提高高校后勤整體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價值。本系統(tǒng)結合高校實際的后勤、制度信息,經過實際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強大的Visual Studio 2005作為開發(fā)工具SQLServer2000為后臺數據庫而開發(fā)出來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 關鍵字:Asp.Net;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SQL Server 2000;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IT in the management of more and more in-depth and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technology has gradually mature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an evolving new course for any one unit to survive and develop, wants the high efficiency of the internal activities organically organized, you must create suited to th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el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gradually become huge progress with the times. How to manage the University internal logistical information, become a big problem in the university management. In this case, the computer graduation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is very necessary.College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is to be college logistical discrete information centralized classification processing, through its management, clas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tuitive available to managers, made on behalf of a computer school is designed to strengthen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optimal alloc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people a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efficiency of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value creation.This system combines the actual logistic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ystem information, after actual demand analysis, using powerful Visual Studio 2005 as a development tool SQLServer2000 database for the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ASP.NET;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SQL Server 2000;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System目 錄 第1章 緒論51.1 選題的依據及意義51.2 可行性分析51.3 課題研究的內容71.4 本文結構安排7第2章 相關技術與開發(fā)工具82.1 Asp.NET簡介82.2 Asp.NET的安全性102.3 SQL Server 2000簡介102.4 T-SQL語言介紹11第3章 系統(tǒng)需求分析123.1需求分析概述123.2 后臺整體功能模塊分析13第四章 系統(tǒng)數據庫設計144.1 數據庫介紹144.2 數據庫設計概述144.3 概念結構設計154.4 邏輯結構設計174.5 物理設計194.6 數據庫的實施194.7 數據庫的運行及維護19第5章 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205.1 系統(tǒng)后臺設計要達到的目標205.2 系統(tǒng)總體設計分析205.3 系統(tǒng)詳細功能模塊的設計與實現215.3.1 管理員登錄215.3.2宿舍樓號管理215.3.3 宿舍門號管理235.3.4 學生入住管理245.3.5 學生退宿管理265.3.6 固定物資管理285.3.7流動物資管理305.3.8損毀物品管理325.3.9 動態(tài)新聞管理345.3.10通知公告管理365.4 系統(tǒng)測試37第6章 結論與展望386.1 結論38 第7 章 致謝39 第8章 參考文獻40第1章 緒論1.1 選題的依據及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在管理上越來越深入而廣泛的應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實施在技術上已逐步成熟。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新型學科,任何一個單位要生存要發(fā)展,要高效率地把內部活動有機地組織起來,就必須建立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高校后勤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也逐漸變得龐大起來。如何管理好高校內部后勤信息,成為高校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畢業(yè)設計開發(fā)一個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顯得非常必要。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是把高校離散的后勤信息加以集中分類的處理,通過它的管理,可以將分類處理后的信息,直觀的提供給管理人員,代做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加強對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信息的優(yōu)化分配,充分發(fā)揮人的作,提高高校后勤整體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價值。1.2 可行性分析可行性活動的主要目標是:進一步明確系統(tǒng)的目標、規(guī)模與功能,對系統(tǒng)開發(fā)背景、必要性和意義進行調查分析并根據需要和可能提出開發(fā)系統(tǒng)的初步方案與計劃??尚行匝芯康哪康木陀米钚〉拇鷥r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表內確定問題是否能夠解決。通過調查分析,新系統(tǒng)設計方案有以下三個可行性:2.1.1 技術可行性本系統(tǒng)采用基于B/S系統(tǒng)結構,Asp.Net語言,數據庫開發(fā)平臺選用SQL SERVER 2000,這兩種語言簡單,易懂,因此,在技術上是可行的。2.1.2 經濟可行性采用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可取代傳統(tǒng)信息管理的業(yè)務流程,減少人工開支,節(jié)省資金,并且可大大提高信息量的取得,縮短信息處理周期,提高信息管理的效率,具有用戶使用更簡單、界面更直觀、權限分配更合理等優(yōu)點大大減少管理成本。2.1.3 營運可行性本系統(tǒng)操作簡單,易于理解,只需通過簡單培訓,上手較快,一般只要懂一些網絡維護基礎知識的人都可勝任。面對于系統(tǒng)設計還應該以“標準性、安全性、兼容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維護性”為標準,在著眼于當前實用的基礎上,為將來系統(tǒng)的擴展,升級留有余地。本系統(tǒng)的開發(fā)應能在較長時間內滿足學校的發(fā)展需要。故本系統(tǒng)還滿足以下這幾個標準:(1)標準性:系統(tǒng)的軟硬件選型都應該采用工業(yè)化標準,這樣既可以保證系統(tǒng)運行質量又可以分享在此標準上的每一次技術進步。(2)安全性:通過系統(tǒng)使用權限的限制,控制使用者接觸數據的權限,從而確保使用者無法操作與其無關的數據。(4)兼容性:系統(tǒng)的所有軟硬件理論上都應有的兼容性,用以保證軟硬件的可互換性。(5)高效性:由于員工信息的日積月累,信息每次處理的信息量不斷增加,因此系統(tǒng)對信息的處理能力,響應能力都應是快速而有效的,在軟件編制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6)可維護性:系統(tǒng)軟件設計時應采用結構化模塊設計,以便于開發(fā)和維護,也有利于根據情況隨時進行功能調整。同時在系統(tǒng)開發(fā)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用戶的日常維護,使之能簡便易行。通過可行性分析研究,認為新系統(tǒng)的開發(fā)方案切實可行,可進行開發(fā)。1.3 課題研究的內容隨著信息技術在管理上越來越深入而廣泛的應用,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實施在技術上已逐步成熟。信息管理系統(tǒng)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新型學科,任何一個單位要生存要發(fā)展,要高效率地把內部活動有機地組織起來,就必須建立與自身特點相適應的管理信息系統(tǒng)。高校后勤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也逐漸變得龐大起來。如何管理好高校內部后勤信息,成為高校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畢業(yè)設計開發(fā)一個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顯得非常必要。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是把高校離散的后勤信息加以集中分類的處理,通過它的管理,可以將分類處理后的信息,直觀的提供給管理人員,代做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加強對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信息的優(yōu)化分配,充分發(fā)揮人的作,提高高校后勤整體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價值。本系統(tǒng)結合高校實際的后勤、制度信息,經過實際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強大的Visual Studio 2005作為開發(fā)工具SQLServer2000為后臺數據庫而開發(fā)出來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1.4 本文結構安排本論文共分八章:第一章:本章講述了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的概述,其中介紹了本課題選題的來源及意義,可行性分析等。第二章:本章講述了項目開發(fā)過程中涉及到的知識和開發(fā)工具,對進行了詳解,以及SQL Server 2000的介紹和系統(tǒng)開發(fā)的環(huán)境介紹第三章:本章介紹了開發(fā)該系統(tǒng)必須做的工作:需求分析和總體設計。需求分析是開發(fā)本系統(tǒng)前的工作,總體設計是對軟件開發(fā)的過程上的概括。第四章:本章較為全面的介紹了數據庫開發(fā)的一般過程:需求分析(上一章有介紹),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設計,系統(tǒng)實施,系統(tǒng)運行和維護。第五章:本章詳細介紹了本系統(tǒng)是如何開發(fā)的,對每個模塊都有詳細的說明。第六章:結論。第七章:參考文獻。第八章:致謝詞。第2章 相關技術與開發(fā)工具2.1 Asp.NET簡介 ASP.NET是由微軟公司推出的用于Web應用開發(fā)的全新框架,是.NET框架(即.NET Framework)的組成部分,它從現有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活動服務器頁)結構體系上跨出了一大步,是對傳統(tǒng)ASP技術的重大升級和更新。ASP.NET是建立在.NET框架的公共語言運行庫上的編程框架,可用于在服務器上生成功能強大的Web應用程序。 微軟公司的.NET框架是繼ActiveX技術之后,于2008年推出的用于構建新一代Internet 集成服務平臺的最新框架,這種集成服務平臺允許各系統(tǒng)環(huán)境下的應用程序通過因特網進行通信和共享數據。目前,因特網服務平臺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是系統(tǒng)間的互通性問題,一些相關協(xié)議如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可擴展標記語言)、SOAP(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簡單對象存取協(xié)議)等,.NET平臺將對這些協(xié)議提供支持,其意義可與當年Windows平臺推出的意義相提并論,微軟公司將其稱為“.NET戰(zhàn)略”。也就是說,.NET的最終目的就是讓用戶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利用任何設備都能訪問所需的信息、文件和程序。用戶不需要知道這些文件放在會地方,只需要發(fā)出請求,然后只管接收即sk ,而所有后臺的復雜性是完全屏蔽起來的。同時,對于開發(fā)人員來說,更容易建立Web應用程序和Web服務,進一步簡化對應用程序的開發(fā)。 .NET框架具有兩個主要組件:公共語言庫和.NET Framework類庫。公共語言運行庫是.NET框架的基礎。從層次上來看,.NET框架包括三個主要組成部分:公共語言運行時(Common Language Runtime,CLR或稱公共語言運行庫)、服務框架(Services Framework)和兩類應用模板。兩類應用模板包括傳統(tǒng)的Windows應用程序模板(Windows表單)和基于ASP.NET的面向Web的應用程序模板(Web表單和Web服務),其結構如圖所示。 機器代碼編譯各種.NET應用于程序邏輯JIT編譯中間語言(IL)代碼 Visual Studio .NET 是用于快速生成企業(yè)級 ASP.NET Web 應用程序和高性能桌面應用程序的工具。Visual Studio 包含基于組件的開發(fā)工具(如 Visual C#、Visual J#、Visual Basic 和 Visual C+),以及許多用于簡化基于小組的解決方案的設計、開發(fā)和部署的其他技術。Visual Studio 支持 Microsoft .NET Framework,該框架提供公共語言運行庫和統(tǒng)一編程類;ASP.NET 使用這些組件來創(chuàng)建 ASP.NET Web 應用程序和 XML Web services。MSDN Library 也包括在內,它包含這些開發(fā)工具的所有文檔。Asp.NET為開發(fā)人員提供了生成企業(yè)級Web應用程序所需要的服務、編程模型和軟件基礎結構,同其他Web開發(fā)平臺相比,Asp.NET具有下面三大優(yōu)勢。(1)支持編譯型語言程序員通過C#語言,開發(fā)的Asp.NET程序被編譯成中間語言,具有平臺無關性,由于Asp.NET頁面在執(zhí)行前會被編譯,所以Asp.NET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2)程序代碼與頁面內容的成功分離通常的動態(tài)網頁開發(fā),往往是在一個網頁上混合多種腳本語言。比如在HTML腳本語言上可以嵌入JavaScript或VBScript等客戶端腳本語言,也可以同時嵌入Asp.Net或JSP等服務器端腳本語言。這種多語言混合的Web開發(fā)模式通行已久,但是它的代碼可讀性很差,程序代碼同頁面內容混合在一起,程序員要在多種語言的思維上頻繁切換。Asp.NET Web集成了“所見即所得”的HTML編輯器,為開發(fā)人員開發(fā)Web頁提供了方便的圖形化支持。(3)引入服務器端控件Asp.NET中的服務器端控件會生成發(fā)送給瀏覽器的HTML代碼,顯示控件,它們還能生成隱藏的HTML元素來存儲它們當前的狀態(tài)。在提交頁面時,這些信息就會傳送回服務器,控件將自動處理這些信息,改變HTML,顯示控件。2.2 Asp.NET的安全性Windows Server 2003 系列操作系統(tǒng).NET FrameworkAsp.NET應用程序WEB 客戶端IIS 如圖所示,所有 Web 客戶端都通過 Microsoft Internet 信息服務 (IIS) 與 Asp.NET 應用程序通信。IIS 根據需要對請求進行身份驗證,然后找到請求的資源(如 Asp.NET 應用程序)。如果客戶端已被授權,則資源可用。Asp.NET 是一個已編譯的、基于 .NET 的環(huán)境,把基于通用語言的程序在服務器上運行。任何 Asp.NET 應用程序都可以使用整個 .NET Framework。當創(chuàng)建 Asp.NET 應用程序時,開發(fā)人員可以使用 Web 窗體或 XML Web services,或以他們認為合適的任何方式進行組合。每個功能都能得到同一結構的支持,使您能夠使用身份驗證方案,緩存經常使用的數據,或者對應用程序的配置進行自定義。2.3 SQL Server 2000簡介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中文版是基于客戶端/服務器模式的新一代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它在電子商務、數據倉庫和數據庫解決方案等應用中起著重要的核心作用,可為企業(yè)的數據管理提供強大的支持,對數據庫中的數據提供有效的管理,并采用有效的措施實現數據的完整性及數據的安全性。SQL Server 2000 是一個全面的、集成的、端到端的數據解決方案,它為企業(yè)中的用戶提供了一個安全、可靠和高效的平臺用于企業(yè)數據管理和商業(yè)智能應用。SQL Server 2000 為IT專家和信息工作者帶來了強大的、熟悉的工具,同時減少了在從移動設備到企業(yè)數據系統(tǒng)的多平臺上創(chuàng)建、部署、管理及使用企業(yè)數據和分析應用程序的復雜度。 通過全面的功能集、和現有系統(tǒng)的集成性、以及對日常任務的自動化管理能力,SQL Server 2000 為不同規(guī)模的企業(yè)提供了一個完整的數據解決方案。2.4 T-SQL語言介紹 SQL(StructureQueryLanguage,結構化查詢語言)是一種數據庫專用的計算機語言,不管是Oracle、MSSQL、Access、MySQL或其他公司的數據庫,也不管數據庫建立在大型主機或個人計算機上,都可以使用SQL語言來訪問和修改數據庫的內容。雖然不同公司的數據庫軟件多多少少會增加一些專屬SQL語法,但大體上,它們還是遵循ASNI(美國國家標準協(xié)會)制定的SQL標準。因為SQL語言具有易學習及閱讀等特性,所以SQL逐漸被各種數據庫廠商采用,而成為一種共通的標準查詢語言。只要你學會SQL,即可操作各種數據庫如VisualFoxPro、Access、dBase等等。總之,SQL語言是各種數據庫都可以使用的數據庫查詢語言 。 SQL語言不僅僅具有查詢數據庫的功能,而且可以對數據庫完成選取、增刪、更新與跳轉等各種操作。SQL語言是由命令(函數)、子句、運算符、加總函數及通配符等組成,分述如下: SQL的命令可分成數據定義語言與數據操作語言,數據定義語言可用來建立新的數據庫、數據表、字段及索引等,本教程不予介紹;另一為數據操作語言,可用來建立查詢表、排序、篩選數據、修改、增刪等動作。數據定義語言命令常用的有選擇、添加、刪除和修改這四種。2.5 系統(tǒng)開發(fā)的環(huán)境介紹 Windows XP可以作為運行SQL Server 2000最理想的系統(tǒng)平臺,開發(fā)軟件就是用現學的Microsoft Server 2000 SQL Management Studio,它包括SQL Server 2000企業(yè)管理器(Enterprise Manager)和查詢分析器(Query Analyzer),等方面的功能,給用戶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此外SQL Server 2000管理平臺還提供了一種環(huán)境,用于管理Analysis Services(分析服務)、Integration Services(集成服務)、Reporting Services(報名服務)。SQL Server 2000管理平臺為我們這樣的開發(fā)者提供一個熟悉的環(huán)境。此外本次開發(fā)環(huán)境的硬件配置也不需要很高,并且學校提供的機房上機環(huán)境完全可以滿足我們的硬件要求。第3章 系統(tǒng)需求分析3.1需求分析概述 需求分析就是通過與用戶的廣泛交流,得到未來系統(tǒng)必須具備的功能,即了解未來系統(tǒng)必須做什么,定義系統(tǒng)功能和用戶界面,使客戶了解系統(tǒng),開發(fā)人員了解系統(tǒng)需求,同時作為制定項目計劃的基礎。通常一般用戶對計算機技術了解不多,計算機工程人員對用戶的專業(yè)也不了解,這就阻礙了用戶與計算機工程人員的交流,傳統(tǒng)的數據流法和功能分析法等不能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面向對象建模方法為此提供了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案,引入用例的概念來描述用戶需求。需求階段產生用例模型,用例模型是計算機工程人員從用戶角度運用簡單的圖示描述的系統(tǒng)模型,同時它也是獲取需求、規(guī)劃和控制項目迭代過程的基本工具。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設計必須達到以下技術指標: (1)信息的完整性:采用值約束、缺省等多種方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一旦使用人員錄入或修改導致數據錯誤,系統(tǒng)必須明確地給出警告信息,提示使用者。(2)系統(tǒng)實用性: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是一個面向實際應用的軟件系統(tǒng)。它的建成將取代手工的低效率工作,因此在進行系統(tǒng)建設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人員的使用習慣。(3)系統(tǒng)可擴展性:在開發(fā)完成后,系統(tǒng)必須保證在用戶有新的需求時能方便地增加一些功能或模塊,及時解決用戶實際問題,同時還要與系統(tǒng)的其他部分能夠保持風格一致,使得軟件具有較好的可擴展性。(4)系統(tǒng)安全性:用戶進入系統(tǒng)時,應先經過嚴格的身份驗證,根據其權限級別,使用系統(tǒng)的某些功能和數據。3.2 后臺整體功能模塊分析高校后勤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也逐漸變得龐大起來。如何管理好高校內部后勤信息,成為高校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畢業(yè)設計開發(fā)一個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顯得非常必要。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是把高校離散的后勤信息加以集中分類的處理,通過它的管理,可以將分類處理后的信息,直觀的提供給管理人員,代做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加強對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信息的優(yōu)化分配,充分發(fā)揮人的作,提高高校后勤整體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價值。本系統(tǒng)結合高校實際的后勤、制度信息,經過實際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強大的Visual Studio 2005作為開發(fā)工具SQLServer2000為后臺數據庫而開發(fā)出來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本系統(tǒng)主要使用Visual Studio 2005進行編寫,通過SQL Sever 2000數據庫對用戶的基本信息進行存儲,并采用了ADO進行數據庫的訪問工作。如圖所示:第四章 系統(tǒng)數據庫設計4.1 數據庫介紹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網狀數據庫的設計是要創(chuàng)建一個性能良好的、能滿足不同需求的、又能被相應的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所實現的數據庫建設方案,這要求數據庫的設計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并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眾多學者對數據庫設計方法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嘗試,結合出許多各有優(yōu)點的數據庫設計方法,有基于E-R模型的數據庫設計方法,基于3NF的設計方法,基于抽象語法規(guī)范的設計方法等,較為實用的主流方法有兩種:E-R模型加規(guī)范化關系的方法和數據元素圖加規(guī)范化關系的方法。本系統(tǒng)在數據庫概念結構設計中是采用E-R模型加規(guī)范化關系的方法進行設計的,下面對該方法進行簡單的介紹。E-R模型加規(guī)范化關系的方法在數據庫結構設計中,主要工作是從需求分析所得到的所有信息以及它們之間的依賴關系出發(fā),去構造系統(tǒng)數據模型。在構模中,最常用的是E-R模型法。E-R模型中最基本的成分是實體、聯系以及它們的屬性。而實體(或聯系)與屬性構成關系,因為是否“規(guī)范化”而有“好”、“壞”之分,而關系的好壞又直接影響數據庫的質量。4.2 數據庫設計概述數據庫系統(tǒng)是以數據為中心,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的支持下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存儲、更新、加工和統(tǒng)計,進行信息的查詢和傳播等操作的計算機系統(tǒng)。數據庫系統(tǒng)的設計既要滿足用戶的需求,又要與給定的應用環(huán)境密切相關,因此必須采用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的設計方法進行設計。設計與使用數據庫系統(tǒng)的過程是把現實世界的數據經過人為的加工和計算機的處理,為現實世界提供信息的過程。在給定的DBMS、操作系統(tǒng)和硬件環(huán)境下,表達用戶的需求,并將其轉換為有效的數據庫結構,構成較好的數據庫模式,這個過程稱為數據庫設計。要設計一個好的數據庫必須用系統(tǒng)的觀點分析和處理問題。數據庫及其應用系統(tǒng)開發(fā)的全過程可分為兩大階段:數據庫系統(tǒng)的分析與設計階段;數據庫系統(tǒng)的實施、運行與維護階段。數據庫系統(tǒng)的設計分為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物理設計四個階段。數據庫系統(tǒng)的生命周期分為兩個重要的階段:一是數據庫系統(tǒng)的設計階段,二是數據庫系統(tǒng)的實施和運行階段。其中數據庫系統(tǒng)的設計階段是數據庫系統(tǒng)整個生命周期中工作量比較大的一個階段,其質量對整個數據庫系統(tǒng)的影響很大。數據庫系統(tǒng)設計有兩種不同的方法:一種是面向數據的設計方法(data-oriented approach),這種設計方法以信息需求為主,兼顧處理需求;另一種是面向過程的設計方法(process-oriented approach),這種設計方法以處理需求為主,兼顧信息需求。用前一種方法設計的數據庫系統(tǒng),可以比較好地反映數據的內在聯系,不但可以滿足當前應用的需要,還可以滿足潛在應用的需要。用第二種方法設計的數據庫系統(tǒng),可能在使用的初始階段比較好地滿足應用的需要,獲得好的性能,但隨著應用的發(fā)展和變化,往往會導致數據庫系統(tǒng)的較大變動或者不得不重新設計。這兩種設計方法,在實際中都有應用。面向過程的設計方法主要用于處理要求比較明確、固定的應用系統(tǒng)。但是在實際應用中,數據庫一般由許多用戶共享,還可能不斷有新的用戶加入,除了常規(guī)的處理要求外,還有許多即席訪問。對于這類數據庫系統(tǒng),最好采用面向數據的設計方法,使數據庫系統(tǒng)比較合理地模擬一個組織部門。通常一個組織部門的數據是相對穩(wěn)定的,而處理則是相對變動的,為了設計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數據庫系統(tǒng),一般采用面向數據的設計方法。4.3 概念結構設計概念設計的目標是設計出反映某個組織部門信息需求的數據庫系統(tǒng)概念模式,數據庫系統(tǒng)的概念模式獨立于數據庫系統(tǒng)的邏輯結構、獨立于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DBMS)、獨立于計算機系統(tǒng)。概念模式的設計方法是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用概念數據模型(例如E-R模型)表示數據及數據之間的相互聯系,設計出反映用戶信息需求和處理需求的數據庫系統(tǒng)概念模式。概念設計的目標是準確描述應用領域的信息模式,支持用戶的各種應用,這樣既容易轉換為數據庫系統(tǒng)邏輯模式,又容易為用戶理解。數據庫系統(tǒng)概念模式是面向現實世界的數據模型,不能直接用于數據庫系統(tǒng)的實現。在此階段,用戶可以參與和評價數據庫系統(tǒng)的設計,從而有利于保證數據庫系統(tǒng)的設計與用戶的需求相吻合。4.4 邏輯結構設計設計邏輯結構應該選擇最適于描述與表達相應概念結構的數據模型,然后選擇最合適的DBMS。設計邏輯結構時一般要分三步進行:1將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關系模型的邏輯結構是一組關系模式的集合。而E-R圖則是由實體、實體的屬性和實體之間的聯系三個要素組成的。所以將E-R圖轉換為關系模型實際上就是要將實體、實體的屬性和實體之間的聯系轉化為關系模式,這種轉換一般遵循如下原則:(1)一個實體型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實體的屬性就是關系的屬性。實體的碼就是關系的碼。(2)一個m:n聯系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與該關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而關系的碼為各實體碼的組合。(3)一個1:n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n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如果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則與該關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而關系的碼為n端實體的碼。(4)一個1:1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任意一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如果轉換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則與該關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每個實體的碼均是該關系的候選碼。如果與某一端對應的關系模式合并,則需要在該關系模式的屬性中加入另一個關系模式的碼和聯系本身的屬性。(5)三個或三個以上實體間的一個多元聯系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與該多元聯系相連的各實體的碼以及聯系本身的屬性均轉換為關系的屬性。而關系的碼為各實體碼的組合。(6)同一實體集的實體間的聯系,即自聯系,也可按上述1:1、1:n和m:n三種情況分別處理。(7)具有相同碼的關系模式可合并。2數據模型的優(yōu)化為了進一步提高數據庫應用系統(tǒng)的性能,通常以規(guī)范化理論為指導,還應該適當地修改、調整數據模型的結構,這就是數據模型的優(yōu)化。數據模型的優(yōu)化方法為:(1)數據依賴。 (2)對于各個關系模式之間的數據依賴進行極小化處理,消除冗余的聯系。 (3)按照數據依賴的理論對關系模式逐一進行分析,考查是否存在部分函數依賴、傳遞函數依賴、多值依賴等,確定各關系模式分別屬于第幾范式。 (4)按照需求分析階段得到的各種應用對數據處理的要求,分析對于這樣的應用環(huán)境這些模式是否合適,確定是否要對它們進行合并或分解。 (5)對關系模式進行必要的分解。 3設計外模式在我們將概念模型轉換為邏輯模型后,即生成了整個應用系統(tǒng)的模式后,還應該根據局部應用需求,結合具體DBMS的特點,設計用戶的外模式。E-R圖所示設計的表如圖所示:系統(tǒng)中定義的表 (1)管理員信息實體表:Manager (2)新聞通知實體表:News (3)宿舍門號實體表:sushe(4)宿舍樓號實體表:sushelou (5)學生入住退宿實體表:xuesheng(6)物資管理實體表:zichan4.5 物理設計數據庫最終是要存儲在物理設備上的。為一個給定的邏輯數據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huán)境的物理結構(存儲結構與存取方法)的過程,就是數據庫的物理設計。物理結構依賴于給定的DBMS和和硬件系統(tǒng),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充分了解所用DBMS的內部特征,特別是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充分了解應用環(huán)境,特別是應用的處理頻率和響應時間要求;以及充分了解外存設備的特性。 數據庫的物理設計通常分為兩步: (1)確定數據庫的物理結構;(2)對物理結構進行評價,評價的重點是時間和空間效率。4.6 數據庫的實施在進行概念結構設計和物理結構設計之后,目標系統(tǒng)的結構、功能已經分析得較為清楚了,但這還只是停留在文檔階段。數據系統(tǒng)設計的根本目的,是為用戶提供一個能夠實際運行的系統(tǒng),并保證該系統(tǒng)的穩(wěn)定和高效。要做到這點,還有兩項工作,就是數據庫的實施、運行和維護。首先是數據庫的實施。數據庫的實施主要是根據邏輯結構設計和物理結構設計的結果,在計算機系統(tǒng)上建立實際的數據庫結構、導入數據并進行程序的調試。它相當于軟件工程中的代碼編寫和程序調試的階段。用具體的DBMS提供的數據定義語言(DDL),把數據庫的邏輯結構設計和物理結構設計的結果轉化為程序語句,然后經DBMS編譯處理和運行后,實際的數據庫便建立起來了。目前的很多DBMS系統(tǒng)除了提供傳統(tǒng)的命令行方式外,還提供了數據庫結構的圖形化定義方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具體地說,建立數據庫結構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數據庫模式與子模式,以及數據庫空間的描述。(2)數據完整性的描述。(3)數據安全性描述。(4)數據庫物理存儲參數的描述。4.7 數據庫的運行及維護數據庫系統(tǒng)投入正式運行,意味著數據庫的設計與開發(fā)階段的基本結束,運行與維護階段的開始。數據庫的運行和維護是個長期的工作,是數據庫設計工作的延續(xù)和提高。在數據庫運行階段,完成對數據庫的日常維護,工作人員需要掌握DBMS的存儲、控制和數據恢復等基本操作,而且要經常性地涉及物理數據庫、甚至邏輯數據庫的再設計,因此數據庫的維護工作仍然需要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yè)技術人員(主要是數據庫管理員)來完成。數據庫的運行和維護階段的主要工作有:(1)對數據庫性能的監(jiān)測、分析和改善。(2)數據庫的轉儲和恢復。(3)維持數據庫的安全性和完整性。第5章 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5.1 系統(tǒng)后臺設計要達到的目標 高校后勤管理是學校管理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隨著時代的進步,高校也逐漸變得龐大起來。如何管理好高校內部后勤信息,成為高校管理中的一個大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計算機畢業(yè)設計開發(fā)一個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顯得非常必要。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就是把高校離散的后勤信息加以集中分類的處理,通過它的管理,可以將分類處理后的信息,直觀的提供給管理人員,代做計算機畢業(yè)設計加強對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信息的優(yōu)化分配,充分發(fā)揮人的作,提高高校后勤整體工作效率,創(chuàng)造價值。本系統(tǒng)結合高校實際的后勤、制度信息,經過實際的需求分析,采用功能強大的Visual Studio 2005作為開發(fā)工具SQLServer2000為后臺數據庫而開發(fā)出來的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5.2 系統(tǒng)總體設計分析本高校后勤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是根據實際的技術條件、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確定系統(tǒng)的實施方案的過程。通常系統(tǒng)設計包括總體設計和詳細設計兩大部分。其中總體設計要在系統(tǒng)分析的基礎上,把系統(tǒng)劃分為若干種類、若干層次的基本功能模塊,確定各個模塊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