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的教育思想.doc_第1頁
梁啟超的教育思想.doc_第2頁
梁啟超的教育思想.doc_第3頁
梁啟超的教育思想.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梁啟超的教育改革思想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廣東新會人??涤袨榈牡茏?,也是康有為從事變法維新活動的主要骨干和助手。1897年與他人在長沙創(chuàng)辦時務學堂,并任中文總教習,這所學堂以培養(yǎng)知識廣博的變法人才為目的,課程分普通學和專門學,普通學傳授經(jīng)學、諸子學和公理學、中外史治格算之粗淺者,專門學從入學后第七個月開始學習,從公法學、格算學和掌故學三個門類中任選一門。變法失敗后流亡日本,也堅持?;柿?。但民國成立后他在政治上不再追隨康有為,晚年主要從事學術活動。梁啟超是近代學術最為淵博的學者之一,著述多達七百余萬言,重要的有飲冰室文集、清代學術概論、先秦政治思想史等。 論培養(yǎng)新式國民梁啟超也像他的老師康有為一樣,強調(diào)變法是使國家富強的關鍵,而改良教育又是變法的關鍵。他認為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國家之間的競爭已由“力”而趨于“智”,所以他指出:“言自強于今日,以開民智為第一義?!贬槍Ψ饨〞r代只注重培養(yǎng)少數(shù)治國精英,對民眾則只講道德教化,乃至實行愚民政策。梁啟超提出“開民智”,即普遍提高民眾素質(zhì),其意義不僅是促進國家富強,而且能促進社會進步。他指出民權來源于民智“昔者欲抑民權,必以塞民智為第一義;今曰欲興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開民智可以說是由專制走向民主的必備條件。開民智的基本途徑自然是興辦教育。他說:“欲求新政,必興學校,可謂知本矣?!被谶@一思路,梁啟超指出:“教育之意義,在養(yǎng)成一種特色之國民。使結團體,以自立競存于列國之間,不徒為一人之才與智也。”他認為傳統(tǒng)教育最大缺點是培養(yǎng)的人缺乏國家觀念、公共觀念和自治觀念,只求個人完善,或者就想升官發(fā)財,奴性、作偽、自私、怯懦、麻木是人們的通病。他要求培養(yǎng)的新式國民,應具有獨立的人格,權利義務并重的思想,有知識、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團體協(xié)作精神。這些主張已顯然具有反封建的色彩。 論變科舉、興學校梁啟超對八股文取士的科舉制度也進行了猛烈的批判,將八股文取士視為中國錮塞文明之一大根源,結果是“愚其士人,愚其民,愚其王公”。在當時世界以智慧競爭的形勢下,“人皆智而我獨愚,人皆練而我獨闇,豈能立國乎?”只是因為科舉是整個傳統(tǒng)教育的指揮棒,所以他斷言:“欲興學校、養(yǎng)人才以強中國,惟變科舉為第一義?!彼€提出了變革科舉的三種方案:上策是“合科舉于學?!保磸U除科舉制度,使學校畢業(yè)生具有相當于科舉及第的身分(如小學畢業(yè)生相當于秀才,中學畢業(yè)生相當于舉人,大學畢業(yè)生相當于進士)。中策是“多設諸科”,例如明經(jīng)、明算、明字(中外語言文字)、明法(中外刑律)、絕域(各國公法)、通禮、技藝、學究(師范)、明醫(yī)、兵法等科目,以選拔各種專門人才。下策是“略變其取士之具”,即在維持現(xiàn)有科目的情況下,加試一些實學知識,使應試者能夠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他認為行上策國強,行中策國安,行下策國存,如果仍一成不變的話,國將不保。梁啟超參照日本教育制度,按人的身心發(fā)育將教育分為四個時期: 5歲以下為幼兒期,受家庭教育或幼稚園教育。 6歲至13歲為兒童期,受小學教育。14歲至21歲為少年期,受中學教育或同等程度的實業(yè)教育、師范教育。21歲至25歲為成人期,受大學教育。 論小學教育、師范教育和女子教育出自對傳統(tǒng)官方教育只重高等教育而忽視初等教育的批判,梁啟超尤其強調(diào)小學的重要性,因為這是人生治學的基礎,他比喻作登樓,不可能不經(jīng)過初級就登上樓頂。所以他認為:“今日中國不欲興學則已,茍欲興學,則必自以政府干涉之力強行小學制度之始?!币彩且滦鞣綄嵭袕娖攘x務教育。他對小學教育的內(nèi)容和方法都有具體論述,還草擬了日課表。他反對體罰,強調(diào)減少課時,充分開展有益于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課外活動,如參觀、游戲、體育、音樂等。 在各類教育中,師范教育又是發(fā)展的基礎。梁啟超撰寫論師范一文,他指出:“師范學校立,而群學之基悉定。”因此師范學校必須首先辦理,以保證小學有合格師資。他設計的教育制度表中包括尋常師范學校、高等師范學校直到師范大學的師范教育系統(tǒng),他還詳細介紹了日本師范學校的課程設置,作為我國辦師范學堂的參考。梁啟超是積極提倡開展女子教育的思想家之一。1896年他撰寫了論女學一文,認為中國女子不學也是造成國家貧弱的重要原因,因為如此巨大的人力資源得不到利用,還要消耗社會財富。開展女子教育,既可以增加社會生產(chǎn),又可以和睦家庭,“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有利后代)”,所以開展女子教育意義重大。女子教育應與男子教育平等,凡“農(nóng)商醫(yī)律格致制造等事,國人無男無女,皆可各執(zhí)一業(yè)以自養(yǎng),而無能或不能之別,故女學與男學必相合”。他計劃先在上海辦一所女學,還起草了章程。提倡女子教育,是維新派向封建禮教發(fā)起的又一重大挑戰(zhàn)。梁啟超的教育思想一、關于“開民智、育人才”的教育作用思想梁與康一樣,都持有“教育救國論”的觀點,故非常重視教育作用,認為國家的強弱以教育為轉(zhuǎn)移。他說:“世界之運,由亂而近于平,勝敗之原,由力而趨于智,故言自強于今日,以開民智為第一義。又說:“今日中國之大患,苦于人才之不足,而人才不足由學校不興也?!敝挥凶兎▓D強,才能興學校、開民智。他還闡述了“民智”與“民權”的關系。他說:“今日欲伸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有一分之智,即有一分之權;有六七分之智,即有六七分之權;有十分之智,即有十分之權。”他的意思是說,只有首先提高了人民的文教素質(zhì),然后才能在中國實現(xiàn)民權政治。他把“育人才”、“開學校”手作是“開民智”,提高人民素質(zhì)的主要手段,認為這是實行維新變法的根本之所在。這實質(zhì)就是把變法圖強的希望,寄托在培養(yǎng)大批具有維新變法思想、掌握西方科學技術的人才上。梁啟超就是從這一角度論述教育作用的,他的這種認識是卓越而深刻的,然而在當時的中國,僅靠教育去“救亡圖存”顯然是行不通的。這一點他與康有為的見解是一致的。他與康有為不同的是,他更強調(diào)了教育應有明確的“完旨”,即指出教育應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梁啟超認為,教育是人類一項極其復雜的活動,更不能沒有宗旨,他曾說:“他事無宗旨猶可以茍且遷就,教育無宗旨,則寸毫不能有成?!彼u中國傳統(tǒng)教育最大的缺點,是培養(yǎng)出來的人缺乏國家觀念,“可以為一個人的資格”,“而獨無可以為一國國民之資格”,所以他提出教育要培養(yǎng)“特色的國民”(“新民”),這種“新民”必須具有新道德、新思想、新精神、新的特性和品質(zhì)。事實上,這就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新一代,反映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在培養(yǎng)人才上的積極要求,不失為一種進步的教育思想。二、論兒童教育梁啟超重視兒童教育,他說:“人生百年,立于幼學”。他寫了論幼學,集中闡述了他關于兒童教育的主張,并介紹了西方國家兒童教育的經(jīng)驗,對改革當時中國的兒童教育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他批評了中國傳統(tǒng)教育中對兒童采取的體罰“撲教”,認為“導之不以其道,撫之不以其術”,“但憑棒喝”,結果使兒童視學校如囚牢,畏教師如獄吏。他認為這種兒童教育必須徹底改革,他大聲疾呼,若要保國保種,“非盡取天之下學究再可教之不可,非盡取天下蒙學之書而再編之不可。”他詳盡介紹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兒童教育:“先識字,次辨訓,次造句,次成文,不躐等也。識字之始,必從眼前名物指點,不好難也。必教以天文地學淺理,如演戲法,童子所樂知也。必教以古今雜事,如說鼓詞,童子所樂聞也。必教以數(shù)國語言,童子舌本末強,易于學也。必須以算,百業(yè)所必用也。多為歌謠,易于上口也。多為俗語,易于索解也。必習音樂,使無厭苦,且和其血氣也。必習體操,強其筋骨,且使人人可為兵也。日授學不過三時,使無太勞,致畏難也。”他認為兒童教育要適應兒童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要從小及早傳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常識,然后逐步擴大學生的眼界。要重視實物教學、直觀教學,引起兒童的興趣。要從小教以外國語,孩子容易記住和掌握。還要授以歌謠、俗語、音樂、體育,使兒童德、智、體、美得到和諧的發(fā)展。他還建議為兒童編好蒙學讀物,認為兒童應讀七種書:識字書、文法書、歌訣書、問答書、說部書、門徑書、名物書。對這七種書,都作了詳細的說明,并且還指出了教學方法,是我國近代最早提倡各科教材教法的教育家。三、論女子教育論女學一文詳述論述了女子教育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女子教育的好壞,關系到家庭和種族的后代,關系到國家的強弱。他說:“吾推極天下積弱之本,則必自婦人不學始?!奔矗褐袊e弱的原因,就是由于婦女沒有受教育的機會和權利。他認為良好的女子教育,“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遠可善種。”他批判了封建主義“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觀念,所以他從主張男女平權的思想出發(fā),要求仿照西方各國,創(chuàng)辦女學。為了推行他的女子教育的主張,他曾計劃先在上海創(chuàng)辦女子學堂一所,然后逐步推廣至各省府州縣。為此,他寫了倡設女學堂啟,并附女學堂試辦略章,對女學的辦學宗旨、課程設置、教職人員、管理制度、招生對象等方面,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他計劃這所女學堂招收8-15歲的“良家閨秀”,其教學內(nèi)容:“中文西文各半”,設三種學科:算學、醫(yī)學、法學,另設師范科,“專講求教育童蒙之法”,學成后,發(fā)給文憑,即可充任醫(yī)師、律師、教習。梁主張男女平等、婦女解放,提倡創(chuàng)設女學,以及他對女學的規(guī)劃和設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四、論師范教育專論論師范集中闡述了師范教育的重大作用。他認為師范教育是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基礎。他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